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彭吉象王宏建艺术学概论真题习题题

摘自隋志强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艺术学概论》上编艺术总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四、名词解释1.艺术四要素(2006年山东大学考题)2.不平衡关系(2004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3.艺术的形象性特征(2006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题)4.艺术真实(2007年山东大学考题、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5.审美关系(2006年曲阜师范大学考题)6.艺术的民族性(200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山东大学考题)7.审美(2011年广州美术学院考题)8.艺术符号(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9.主观精神说(2013年西北师范大学考题)10.文化工业(2013年清华美院考题)五、简答题1.简述“艺术的本质”。
(2009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2.艺术史上关于“艺术的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2009年聊城大学考题)3.试述艺术史上关于艺术的本质特征的三种代表性观点。
(2009年厦门大学考题)4.艺术生产理论对艺术学研究的启示。
(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5.艺术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006年曲阜师范大学考题)6.结合作品实际阐述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规律。
(2010年中山大学考题)7.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
(2008年山东大学考题)8.为什么说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010年南师大考题)9.情感在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2005年清华大学考题)10.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及其关系。
(2005年清华大学考题)11.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
(2007年聊城大学考题)12.什么是艺术的主体性特征?(2004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13.艺术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意义。
(2010年北京大学考题)14.试论述艺术中“再现”与“表现”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15.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是什么?(200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六、论述题1.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举例说明。
艺术概论考试重点

艺术概论重点: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及其特征
Ⅰ、关于艺术的本质有哪几种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Ⅱ、艺术的三个特征①形象性(如何理解)
②主体性(如何理解)
③审美性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主要有哪几种管带你及其代表人物和思想观点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Ⅰ、艺术教育的概念,根本目标及其具体任务
Ⅱ、艺术的功能:①审美认知(概念)
②审美教育(概念,原因,特点)
③审美娱乐(概念)
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Ⅰ、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及区别
Ⅱ、艺术与宗教的关系及区别
Ⅲ、艺术与道德的关系及其区别
Ⅳ、艺术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及区别
第五章:实用艺术
实用艺术的种类: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现代设计
Ⅰ、建筑艺术的三个设计原则:实用,美观,坚固(其中美观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Ⅱ、园林艺术的三个特征:建筑没,自然美,文化没;其中文化美是核心和精华。
Ⅲ、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实用性和审美性,变现性和形式美,民族性和时代性)
Ⅳ、这一张书后面一些典型例子
第六章:造型艺术
Ⅰ、造型艺术的种类
Ⅱ、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Ⅲ、这一章书后面的例子
第十章:艺术创作
Ⅰ、艺术创作主题——艺术家
Ⅱ、艺术创作过程
Ⅲ、艺术创作心理
Ⅳ、艺术流派的形成
第十一章: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的层次,典型和意境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艺术的功能艺术教育

艺术的功能艺术教育艺术的功能——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让学生们学习绘画、音乐、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艺术教育的功能和意义,并分析其对学生的影响。
首先,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生在艺术教育中能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通过自己的作品和表演,他们能够得到来自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和鼓励。
这种积极的反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感。
其次,艺术教育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艺术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思考和表达来理解和呈现艺术作品。
这种锻炼促使学生思维更加灵活,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艺术教育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情感表达能力。
此外,艺术教育对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艺术教育中,学生们需要与其他学生合作,共同参与艺术创作和表演。
通过这种合作,他们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同时,艺术作品和表演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
学生们可以通过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和体验,从而增强情感交流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而要实现艺术教育的这些功能和意义,我们需要关注如何有效地开展艺术教育。
首先,学校和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让学生们有更多的选择。
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应该被充分重视并纳入课程中。
同时,教师应该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能够引导学生们在艺术创作和表演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另外,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教育机会。
学校可以组织文化课程和艺术活动,家庭可以提供艺术资料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的艺术学习,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黑龙江统招专升本艺术概论之艺术的功能与教育

黑龙江统招专升本艺术概论之艺术的功能与教育一、思维导图二、考点摘要本章重点掌握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教育的意义以及艺术教育的任务与目标。
三、常考知识点(一)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的社会功能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审美认知作用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知功能恩格斯认为从巴尔扎克的社会小说《人间喜剧》学到的比从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统计学家要多。
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以情感人托尔斯泰《如歌的行板》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审美娱乐作用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能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以新的精力去投入新的工作寓教于乐(二)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1.在当代社会中,艺术教育显得更加必要和紧迫。
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获得巨大的发展。
一方面,造成了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变得更加舒适和富有,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和消遣需要。
另一方面,高科技社会,又使社会分工更加专门化和职业化,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反而更加焦虑和不安。
人们渴望超出有限的物质生存需要,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
2.人们需要在艺术中恢复自身的全面发展,通过对艺术与美的追求,提高人的价值,达到个性发展,实现人格的完善。
(三)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艺术教育的任务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理解: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四、常考名词解释1.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2.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其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艺术概论5功能

古希腊柏拉图强 古希腊柏拉图强 柏拉图 美育与德育的结合 的结合, 调美育与德育的结合, 认为荷马史诗以及悲 认为荷马史诗以及悲 剧、喜剧的影响都是 坏的,原因是这些艺 坏的,原因是这些艺 术作品使人的理智失 去控制、 去控制、情欲得到放 纵。 他提倡“理智” 他提倡“理智” 的艺术,特别强调音 的艺术,特别强调音 作用。 乐的教育作用 乐的教育作用。
有人说 过去的, 过去的,无法改变 现在的, 现在的,又看不清 而未来, 而未来,是如此遥远 有人说 过去的, 过去的,无需改变 现在的, 现在的,认真对待 而未来, 而未来,尽情去梦想吧
无 悔 今 生
——昨天· 今天· 明天
3.审美娱乐作用 3.审美娱乐作用 (1)物质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精神产品 )物质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 则是为了满足人们心灵的需要。 则是为了满足人们心灵的需要。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 精神产品,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 精神产品,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 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是通过艺术欣赏活动 艺术欣赏活动, (2)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是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 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 审美需要得到满足 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 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 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 即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古罗马美学家贺拉斯提出艺术应当寓教于乐 贺拉斯提出艺术应当寓教于乐, (3)古罗马美学家贺拉斯提出艺术应当寓教于乐,既 劝谕读者 又使他喜爱 才能符合众望。 读者, 喜爱, 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中国先秦时 期的艺术理论著作《乐记》 也有类似的思想, 期的艺术理论著作《乐记》中,也有类似的思想,提 出了“乐者乐也” 的主张, 包括音乐) 出了“乐者乐也” 的主张,认为艺术 ( 包括音乐) 应当使人们得到快乐。 应当使人们得到快乐。
艺术概论第3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2019/11/11
5
一、艺术的功能
• 其次,是对于自然现象的认知功能。 • 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
具有审美认知作用。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 的科学知识。
2019/11/11
6
一、艺术的功能
• 3、审美教育功能
• 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即指人们通过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 受到真、善、美的感染,可以在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获 得陶冶,并使人的思想、感情和理想发生深刻变化,获得审 美能力的提高和精神世界的升华。
2019/11/11
10
二、艺术的功能
•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 •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
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 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 息。 • 物质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精神产品则是为了满 足人们心灵的需要。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正是因 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古罗马美学家 贺拉斯提出艺术应当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 才能符合众望。
第三讲 艺术活动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 一、艺术的功能
• 1、审美娱乐功能 • 2、审美认知功能 • 3、审美教育功能
• 二、艺术教育
• 1、美育与艺术教育
• 2、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2019/11/11
1
一、艺术的功能
1、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的审美娱乐
活动是指通过艺术活 动,能够使人获得视 听感官的某种快适和 感觉上的美感,给人 以精神上的满足和愉 悦。
2019/11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
• (1)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提高人的
艺术概论各章节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1.艺术之父:费德勒2.我国最早在艺术学方面著作的是:宗白华3.艺术本质看法有: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康德,尼采)。
模仿再现说4.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
客体:社会生活。
艺术的价值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5.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6.艺术生产理论的艺术系统: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
7.艺术的特征:A形象性:a,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蒙娜丽莎,韩熙载夜宴图);b,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罗丹《巴尔扎克》;c,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水浒人物,阿Q 形象)。
B主体性。
C审美性:a,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峨嵋秀);b,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清明上河图》,《吝啬鬼》);c,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的统一(帕提农神庙体现“美就是和谐”的理念)。
(提示:形象性与审美性重点复习)第二章,艺术的起源1.人类最早的艺术活动开始于:上万年前的冰河时期。
2.艺术起源:a“模仿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
b“游戏说”(最早康德,“希勒—斯宾赛理论,希勒《美育书简》),人的“游戏”是以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并具有了超越动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会内容,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性的文化活动。
正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人类和动物界真正区分开来。
而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脱离了人类社会实践,所以仍然不能解开艺术诞生的真正奥秘。
c “表现说”:(美国美学家苏珊.朗阁提出符号说)。
d“巫术说”:(英国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提出;弗雷泽在他的《金枝》也提出)e“劳动说”:(希尔恩《艺术起源》;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从艺术发生学的观点来看,生产劳动显然是艺术起源的根本原因。
3.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a,在原始造型艺术中有些抽象的几何图案可能源于生产和生活;例如:一根波纹的线条两边画着许多点就表示一条蛇,附近有黑角的长菱形则表示鱼;螺旋形纹饰是由鸟纹变化而来,波浪形的曲线纹和垂幛纹是由蛙纹演变而来.......b,最早的乐器往往是用兽骨兽皮制成,最早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距今7000年的骨哨。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一、单选题1.“《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以下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庄子B.老子C.孔子D.孟子【答案】C【解析】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讲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段话除了强调文艺为维护儒家的政治、伦理道德服务外,也指出了文艺具有两方面的认识作用:①文艺“可以观”风俗之盛衰,具有认识社会、历史的作用;②文艺还具有认识自然现象、增长多方面知识的意义。
2.西方哪位思想家认为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萨克雷等人的作品“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A.费尔巴哈B.黑格尔C.列宁D.马克思【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历来重视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马克思在评价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萨克雷等人的作品时说,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这段话反映出艺术具有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更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知识。
3.哪位思想家在谈到巴尔扎克的社会小说《人间喜剧》时,认为从这里所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A.马克思B.费尔巴哈C.恩格斯D.黑格尔【答案】C【解析】恩格斯在谈到巴尔扎克的社会小说《人间喜剧》时,认为从这里所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揭示了文学作品存在的审美认知作用,它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更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真是做到了“观古今于须奥,览四海于一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宁把列夫·托尔斯 泰的小说看成是“俄 国革命的镜子”,因 为这些作品深刻地表 现了“俄国千百万农 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 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 思想和情绪”。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一、审美认知作用
2. 艺术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 自然现象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孔子论艺术的功能
“《诗》,可以兴, 可以观,可以群,可 以怨;迩之事父,远 之事君;多识于鸟兽 草木之名。” ——《论语》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恩格斯和列宁论艺术的认识作用
恩格斯认为,从巴尔 扎克的社会小说《人 间喜剧》中所学到的 东西,“比从当时所 有职业的历史学家、 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 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 还要多”。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拉小提琴的爱因斯坦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
(1)“以情感人”; (2)“潜移默化”; (3)“寓教于乐”.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1)“以情感人”
〔俄〕柴可夫斯基
《如歌的行板》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2)“潜移默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北朝民歌《木兰诗》)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艺术中的“高峰体验”
马斯洛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是一种“高峰体验”,在这种时 刻里,人会感受到强烈的幸福、 狂喜、顿悟、完美,这种体验 尤其存在于人的高级精神活动 如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之中, 审美活动中的“高峰体验”实际 上是通过自我证实而达到审美 的最高境界。
〔美〕马斯洛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美国影片《侏罗纪公园》剧照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美国《探索》频道节目剧照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二、审美教育作用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 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 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 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其思想、感情、理想、 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正确地理解和认识 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第二节 艺术教育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 二、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三、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 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 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 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虽然美学理论关于美的形态有自然美、社会美、 艺术美的划分,实施美育的途径又有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区分,但是大家普遍认 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
艺术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独 特的功能与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 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教育成为审美教育 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代著名文学家鲁迅
鲁迅(1881-1936),浙江绍 兴人,原名周树人,伟大的 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 《呐喊》、《彷徨》,小说 成功塑造了一系列脍炙人口 的典型人物形象,蕴藏着他 对中国社会历史和民族命运 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他不屈 不挠的顽强战斗精神,具有 极大的教育意义。
艺术总论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艺术教育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功能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艺术的社会功能
一、审美认知作用 二、审美教育作用 三、审美娱乐作用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一、审美认知作用
1.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二、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概念的含义:
(1)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是为培养艺术家或 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
(2)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 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 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美育”的概念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不但 首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而且 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
“感性冲动”
“理性冲动”
“游戏冲动”
〔德〕席勒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席勒《美育书简》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
以欲忘道,则惑而不
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乐。” (《乐记》)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贺拉斯“寓教于乐”说
贺拉斯在《诗艺》中明确 提出艺术应当“寓教于乐, 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 才能符合众望。”
他认为诗仅仅具有美感是 不够的,还必须具有魅力, 戏剧也应当具有趣味,才 能吸引观众。
〔古罗马〕贺拉斯
王国维,清末著名学者, 美学代表作是《人间词 话》与《红楼梦评论》, 他在近代最早公开将美 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 论。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近代美育倡导者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 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 在担任民国政府第一任教 育总长和北京大学校长期 间,把美育确定为新式教 育方针之一,并且提出了 一系列美育实施的设想。 此外,他还提出了“以美育 代宗教”的主张,影响深远。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高适《燕歌行》)
“当其贯日月, 生死安足论。” (文天祥《正气歌》)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3)“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就是强调应当把思想 教育融合到艺术审美娱乐之中。
第三章艺术功能和艺术教育
三、审美娱乐作用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 “子在齐闻《韶》,三月
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
不知肉味。”(《论语》)
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
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 享受和审美愉悦,悦心
“‘乐者乐也’。君子乐得 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悦目、畅神益智,通过
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
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