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教案

合集下载

体育课体能教案5篇

体育课体能教案5篇

体育课体能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提高体能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增强体能训练的科学性。

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力量、柔韧性、速度与灵敏性等体能素质。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体能训练方法与技巧的掌握,以及在实际训练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有氧耐力、力量、柔韧性、速度与灵敏性等体能素质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哨子、秒表、音乐播放器、训练器材(如:哑铃、跳绳、瑜伽垫等)。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毛巾、水杯等个人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动感音乐,引导学生进行轻松的热身活动,如慢跑、跳绳等。

2. 教学内容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有氧耐力训练:讲解有氧运动的概念、方法(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及训练技巧。

(2)力量训练:示范力量训练动作(如深蹲、俯卧撑、哑铃卧推等),讲解动作要领。

(3)柔韧性训练:示范瑜伽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强调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4)速度与灵敏性训练:讲解训练方法(如折返跑、跳跃障碍等)及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例,讲解如何制定训练计划,如训练频率、时间、强度等。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有氧耐力、力量、柔韧性、速度与灵敏性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分享训练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提高体能的方法与技巧(1)有氧耐力训练(2)力量训练(3)柔韧性训练(4)速度与灵敏性训练2. 训练计划制定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制定一份为期四周的有氧耐力训练计划。

(3)拍摄一段柔韧性训练视频,分享至班级群。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学生是否掌握了提高体能的方法与技巧?(2)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3)如何针对不同体能水平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能竞赛,提高竞技水平。

体能训练教案(全套

体能训练教案(全套

体能训练教案(全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体能训练展开,具体涉及教材《体育与健康》第5章“体能训练”的三个章节,分别是:第一节“体能训练概述”,第二节“有氧耐力训练”,第三节“力量训练”。

详细内容如下:1. 体能训练概述:了解体能训练的定义、分类、作用及训练原则;2. 有氧耐力训练:掌握有氧耐力训练的方法、强度、频率和注意事项;3. 力量训练:学习力量训练的基本动作、训练原则及训练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训练原则,掌握有氧耐力训练和力量训练的方法;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培养学生独立进行体能训练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能训练的兴趣,养成良好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量训练的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的掌握;2. 教学重点:有氧耐力训练的强度、频率和注意事项,力量训练的基本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秒表、哨子、音乐播放器;2.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瑜伽垫、哑铃、跳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优秀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分类、作用及训练原则,引导学生了解体能训练的重要性;3. 实践情景引入(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有氧耐力训练,如慢跑、跳绳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有氧耐力训练的强度、频率和注意事项;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力量训练的基本动作、训练原则及训练方法,并进行示范;5. 随堂练习(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力量训练,如深蹲、俯卧撑、哑铃卧推等,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六、板书设计1. 体能训练概述定义、分类、作用、训练原则2. 有氧耐力训练方法、强度、频率、注意事项3. 力量训练基本动作、训练原则、训练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体能训练的定义、分类和训练原则;(2)列举三种有氧耐力训练的方法,并说明其强度、频率和注意事项;(3)示范三种力量训练的基本动作,并说明其训练原则。

体能训练教案(全套

体能训练教案(全套

体能训练教案(全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依据《体能训练教程》第四章“力量训练”展开,详细内容包括: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方法及其在运动中的应用;重点讲解深蹲、卧推、引体向上等基础力量训练动作要领,并针对不同学生身体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运动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力量训练动作,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3. 培养学生自觉进行体能训练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方法及其应用,正确完成深蹲、卧推、引体向上等基础力量训练动作。

难点:针对不同学生身体条件进行力量训练动作的调整,以及训练过程中呼吸和动作的协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示范用力量训练器材。

学具:深蹲架、卧推凳、引体向上器、哑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运动员在比赛中因力量不足而失败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方法及其在运动中的应用。

3. 动作示范与讲解(15分钟)示范深蹲、卧推、引体向上等基础力量训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4. 学生分组练习(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力量训练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力量训练动作比赛,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2. 力量训练的方法3. 深蹲、卧推、引体向上动作要领4. 训练过程中呼吸与动作的协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

(2)列举三种力量训练方法。

(3)针对自己的身体条件,设计一套力量训练计划。

2. 答案:(1)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循序渐进、全面发展、因人而异、动静结合。

(2)力量训练方法:重复法、逐渐加重法、间歇法、变换法。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体能训练计划精品教案体能训练计划(实用8篇

体能训练计划精品教案体能训练计划(实用8篇

体能训练计划精品教案体能训练计划(实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体能训练计划相关内容。

主要依据教材《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第3章“体能训练方法与手段”以及第4章“体能训练计划制定与实施”。

具体内容包括:解各种体能训练方法,掌握制定个性化体能训练计划原则和步骤,以及如何根据不同训练目标调整训练计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并掌握体能训练基本方法与手段。

2. 培养学生制定适合自己体能训练计划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体能训练计划实施过程中调整与优化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体能训练方法、训练计划制定原则与步骤。

难点:如何根据个人特点制定并调整体能训练计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教材、PPT、白板、笔。

2. 学具:训练计划模板、训练记录表、运动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运动员训练图片和视频,引出体能训练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过程:观看运动员训练场景(5分钟),讨论体能训练作用(5分钟)。

2. 新课内容讲解:①体能训练方法(15分钟):介绍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训练方法。

②体能训练计划制定原则与步骤(15分钟):讲解个性化训练计划制定原则,引导学生掌握制定步骤。

3. 实践操作:①分组讨论:根据所学内容,小组讨论如何制定适合本组成员体能训练计划(15分钟)。

②制定训练计划: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制定训练计划(15分钟)。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①讲解例题:分析具体训练案例,讲解如何根据训练目标调整训练计划(10分钟)。

②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给出训练计划进行分析与评价(10分钟)。

六、板书设计1. 体能训练方法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柔韧训练2. 体能训练计划制定原则与步骤原则:个性化、针对性、阶段性、科学性步骤:目标设定、训练方法选择、训练周期安排、训练负荷调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为自己制定一份为期四周体能训练计划。

体能训练教案设计(优秀8篇)

体能训练教案设计(优秀8篇)

体能训练教案设计(优秀8篇)体能训练教案设计篇一设计思考:跳跃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项基本内容,跳跃训练对幼儿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提高有特别的帮助。

但是由于做连续性的跳跃动作对身体的体力和体能要求较大,幼儿容易产生兴趣上的疲劳和怕苦怕累的情绪,所以一直没能发挥其特有的锻炼作用。

青蛙是幼儿喜欢观赏和模仿的小动物之一,因为它跳得远、跳得高,常为人们除害而为幼儿喜爱和钦佩。

于是我们以小青蛙为角色设计了这个体能活动,以期达到玩中学习、学中练习、乐中锻炼的目的。

目的要求:1.在活动中,学会自然、协调地挥臂向前跳,感受挥臂向前的带动力。

2.激发对跳跃运动的兴趣,发展爆发力、平衡性和下肢耐力。

教学重点:进行双脚并拢向前连跳、纵跳取物动作技能的教学与练习。

活动准备:青蛙头饰(与幼儿人数相同),害虫(多于幼儿数量),塑料板(其中一面有单脚或双脚的脚印)、胶圈、"禾苗"若干。

活动过程:1.幼儿集中在场地一侧做青蛙冬眠状。

录音机传来春天轰隆隆的打雷声。

这时小青蛙们醒来跟随妈妈一起跑到场地上走、跑交替,欢快地活动四肢和身体。

2.青蛙妈妈: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太阳出来了,我们一起来做操。

跟着青蛙妈妈做摇头、转头、甩臂、弯腰、蹲站、扭腰、转膝、踢腿、踮脚等身体动作。

3.青蛙妈妈:小青蛙们,你们都有什么本领?(幼儿回答后)青蛙妈妈:大家在一起到草地上去展示一下自己会有几种本领。

幼儿分散在场地上做跳、跑、爬、扑、游泳等动作。

4.集中进行双脚并拢向前跳跃的教学示范与动作要领讲解。

双脚并拢-双脚弯曲-双手前后摆动-双脚瞪地向前上方跳起-双脚落地。

教师示范后,幼儿在教师动作要领的提示下进行动作模仿活动。

反复多次,直到熟悉动作要领。

5.在场地上用四张凳子和橡皮筋拉出一个大长方形,皮筋与地面的高度为28厘米左右。

幼儿自由地在四周跳入出练习动作。

6.再加五张椅子和皮筋,将大的长方形分割成四个方形。

青蛙妈妈:春天到了,田里水稻、玉米、青菜和河里的莲藕都发芽了,过几天害虫要出来吃这些植物了,大家赶紧到田里去练习跳跃本领幼儿分成四组分别在青菜地、玉米地、稻秧地、莲藕田里进行跳跃锻炼7.进行小组轮换,每只青蛙都要到其他的田里锻炼一下跳跃的本来。

体能训练计划教案体能训练计划(实用8篇

体能训练计划教案体能训练计划(实用8篇

体能训练计划教案体能训练计划(实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体能训练计划展开,教学内容包括《体能训练指南》第四章第一节:有氧耐力训练,第二节:力量训练,第三节:柔韧性训练。

详细内容涵盖有氧耐力训练的方法与技巧、力量训练的动作要领、柔韧性训练的重要性及实践操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有氧耐力、力量、柔韧性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增强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提高运动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力量训练的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

重点:有氧耐力训练的方法、力量训练的动作要领、柔韧性训练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示范器材。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瑜伽垫、哑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精彩瞬间,引发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有氧耐力训练:介绍有氧耐力训练的定义、作用和方法。

(2)力量训练:讲解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

(3)柔韧性训练:阐述柔韧性训练的意义和操作方法。

3. 实践操作:(1)有氧耐力训练:进行慢跑、跳绳等有氧运动,时间为20分钟。

(2)力量训练:分组进行哑铃卧推、深蹲、引体向上等力量训练,每组12个,共3组。

(3)柔韧性训练:进行瑜伽、拉伸等柔韧性训练,时间为10分钟。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体能训练计划。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为自己制定一份体能训练计划。

六、板书设计1. 有氧耐力训练:定义、作用、方法。

2. 力量训练:重要性、动作要领、训练方法。

3. 柔韧性训练:意义、操作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制定一份为期四周的体能训练计划。

2. 答案要求:包括有氧耐力、力量、柔韧性训练的具体内容、时间、频率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体能训练书籍,了解更多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幼儿园体能训练教案40篇

幼儿园体能训练教案40篇

幼儿园体能训练教案40篇幼儿园体能训练教案教案主题:跳绳运动教学目的:1. 学生能够正确地抓住跳绳的技巧,并能熟练跳绳。

2. 学生能够感受到跳绳的运动乐趣,增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3. 学生能够在游戏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 跳绳的正确抓握姿势;2. 跳绳的正确起跳和落地动作;3. 跳绳的规定节奏。

教学难点:1. 学生的抓握姿势技术;2. 维持跳绳的均匀节奏;3. 作为团队一员维持和促进团队的和谐氛围。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知识1.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次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是如何让他们觉得有趣的。

2. 介绍跳绳运动,其好处和需要使用的技术。

第二步:示范援助1. 通过展示跳绳的正确技术和姿势,来让学生对技术有一定的基础认识。

2. 如果有的学生仍然感到困惑和不安,让他们与老师一起跳,以加强他们的信心和技巧。

第三步:专注于技术1. 分类讨论,让学生们汇总自己学到的技术要点。

2. 种类讨论的结果作为学生的笔记,会出现在班级中供他们参考。

第四步:游戏探索1. 提供有趣的团队游戏,这些游戏有助于学生们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技巧和坚持练习跳绳。

2. 游戏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和输赢关系的重要性。

第五步:反思总结1. 分别向学生提问,鼓励他们分享对每个人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困难和挑战的看法。

2. 让学生分享自己经历过的成功和改进点,以总结学习过程。

3. 鼓励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感受自己的成就,以帮助他们始终保持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资源:1. 跳绳;2. 游戏工具;3. 有趣的游戏示范;4. 适当的赞扬和反馈。

教学评估:1.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密切观察学生在跳绳时的技巧。

2. 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每个孩子是否能够正确抓住正确的跳绳技巧。

3. 老师应该通过与学生进行对话,了解他们是否对跳绳和团队合作有所感受。

4. 老师应该密切观察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反应,并记录他们的进步和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部分。

体能训练教案

体能训练教案

体能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体能的定义和重要性。

2.掌握一些提高体能的基本方法和训练原则。

3.培养学生的体能意识和锻炼习惯。

二、教学内容:1.体能的定义和重要性。

2.提高体能的方法:(1)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

(2)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可以增强肌肉力量。

(3)柔韧训练:如瑜伽、拉伸等,可以增加关节灵活性。

(4)速度训练:如短跑、跳绳等,可以提高爆发力和反应速度。

3.训练原则:(1)适度性原则:根据个体差异和训练目标,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2)逐渐增加负荷原则:从易到难、由低到高地增加训练负荷。

(3)循序渐进原则:分阶段地进行训练,逐步提高运动强度。

(4)综合性原则:综合运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体能。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运动员的训练视频和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体能的重要性。

2.理论讲解(10分钟):介绍体能的定义和重要性,并简要介绍提高体能的方法。

3.讨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提高体能的方法,并在班级分享自己的想法。

4.实践训练(20分钟):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能训练,如跑步、俯卧撑、拉伸等。

5.训练反思(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效果的反思和总结。

6.训练计划制定(15分钟):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一个个人的体能训练计划。

7.训练计划展示(10分钟):学生将自己制定的训练计划展示给班级,并接受同学的评价和建议。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理论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效果。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五、教学辅助工具:1.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的视频和图片。

2.运动器材:如跑步机、哑铃等,用于实践训练。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参与情况:评价学生在讨论和实践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2.训练计划的合理性:评价学生制定的训练计划是否合理、具体、可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能训练教案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体能训练》
教案
教学对象: 2014级指战系1中队
教学时数: 34学时
编写人:吴尚
河南警察学院教师教案









01



















02



















03








教案









04







师教案









05






教师教案









06






教师教案









07






教师教案









08






教师教案








09






教师教案








10






教师教案








11






教师教案








12






教师教案








13






教师教案








14






教师教案








15






教师教案








16






教师教案

编号: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