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园林艺术第六章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
形体的大小、质感 、方向、色调可 以是变化的因素,同样地,形象特 征的统一、色彩的 统一、方向的统 一、明暗的统一等等也可以帮助我 们对整体的把握
•
⒈形式的统一 ⒉材料的统一 ⒊线条的统一 ⒋花木的多样化的统一 ⒌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
在园林布局中,往往采用下面大, 向上逐渐缩小的方法来取得稳定坚 固感,也常利用材料质地所给人的 不同重量感来获得稳定感,在山体 的设计上,也往往把山石设置在山 麓部分给人以稳定感
•
•
•
八、变化与统一
纷杂的变化会给视觉上带来刺激,但如果 缺少“统一”对整体的掌握,就未免会显得 零乱松散、力度不足;而过分单纯地只求 统一, 又不可避免会出现呆板单调、缺少 生气。
•
9.疏密对比
“密”的关系给人一种紧张感,窒息感和厚 度感。而“疏”的关系给人一种空间感,轻 松感和秩序感。这两种关系相互互动才能 产生和谐的气氛。若画面中仅存在一种情 感,很容易形成过于单调而缺乏变化的作 品。
• •疏密空间对比
•
10.动静对比
动和静是自然界中一切事物所表现的必然 形态,没有动,事物就得不到发展,没有 静,也就没有平衡。
•
1.形象对比
园林中构成园林景物的线、面、体和空间 常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在布局中只采用 一种或类似的形状时易取得协调和统一的 效果即调和,相反则取得对比。园林布局 中,形象的对比是多方面的。以短衬长, 长者更长,以低衬高,高者更高,这都是 形象对比的效果。
•
•
2.体量对比
体量相同的物体,放在不同的环境中,给 人的感觉也不同,放在空旷的广场中,人 觉其小,放在小室内,会觉其大,这就是 小中见大,大中见小的道理。园林布局中 常采用若干小的物体来衬托一个大的物体 ,以突出主体,强调重点,如颐和园为衬 托佛香阁的高大突出,在其周围建了许多 的小体量的廊
园林艺术及构图法则

• 园林艺术概述 • 园林构图法则 • 园林要素与构图 • 园林空间与层次 • 园林艺术的实际应用
01
园林艺术概述
园林艺术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园林艺术是运用自然元素和人造 景观创造宜人环境的一种艺术形 式。
特点
注重空间感、比例与尺度、色彩 与质感,以及意境的营造,旨在 提供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感官 的享受。
景观营造
通过植物配置、地形改造、水景设计等手段,营造优美的公园景观, 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游憩设施
公园绿地规划需考虑游憩设施的布局,合理设置步道、座椅、照明 等设施,提高公园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庭院景观营造
私密性需求
庭院景观营造需考虑私密性需求,通过植物、围 墙、篱笆等元素营造安静、隐蔽的氛围。
03
园林要素与构图
植物的运用
植物配置
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 合理搭配乔木、灌木、花卉等, 形成层次丰富、色彩斑斓的植物 群落。
季相变化
利用植物在不同季节呈现出的不同 色彩和形态,使园林景观随季节变 化而变化,增加观赏的趣味性。
空间营造
利用植物的遮挡和引导作用,形成 不同的空间感,如私密空间、半开 放空间等,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小品选择
选择与园林风格和主题相 符合的小品,如雕塑、灯 具、座椅等,起到点缀和 装饰的作用。
位置布局
合理安排小品的位置和朝 向,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协 调,同时满足人们的使用 需求。
文化内涵
小品不仅是装饰品,还应 该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 考。
04
园林空间与层次
空间的界定与划分
空间的层次与序列
空间层次
(完整)第三节 园林构图法则

第三节园林构图法则教学目的:掌握造型基本元素在园林中的应用,构图基本形训练。
教学重点: 1。
点、线、面的造景手法2。
质感的表现3.基础构图教学难点:1。
园林作品点、线、面、质感、色彩的综合表现2.构图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过程: 1。
造形基本元素2。
构图一、造形基本元素(一)点1、点的特征点是形态中最初的元素,也是形态世界最小的表现极限,几何学中点仅表示位置,不具备面积大小和方向,而在形态构成中,点可大可小,它的面积没有绝对的数值限制.点包括平面的点、立体的点、三角的点和球形的点等,随着点与块的缩小与扩大,它们之间可互相转换。
点具有高度的积聚性,易形成视觉焦点和中心。
景观中植物、亭塔等点状单体建筑、雕塑、小品、水景等均可视为点.2、点的造景手法(1)节点或终点:在轴线的节点上或者轴线的终点等位置,布置主要的景观要素形成景观重点,突出景观的中心和主题.(2)焦点:利用地形变化,在地形最突出处设置景观要素,如山顶布亭、塔等;在构图的几何中心,如广场中心、植坛中心等布置景观要素;(3)点的排列——--节奏与秩序美点的运动、分散与密集,可构成线与面。
同一空间中的两个点会产生疏密、高低等变化,具有明显的节奏韵律感。
如行道树、路挡、汀步等。
(4)散点散点可增加环境的自由、轻松和活泼的特性,会带来聚集或离散感.散点往往采用石头、雕塑、喷泉和植物的形式.点易造成凌乱和繁杂的感觉,因此要慎用。
(二)线1、线的特征线是点的移动轨迹,面的边界及面与面的交界或面的断、切、截取处,具有丰富形状和形态,并能形成强烈的运动感。
线的形态上可分为直线(水平线、垂直线、斜线和折线等)和曲线(弧线、螺旋线、抛物线、双曲线及自由线)。
景观中有相对长度和方向的园路、长廊、围墙、栏杆,溪流、驳岸、桥等均为线。
2、线的造景手法(1)直线,本身具有某种平衡性,中性,易适应环境。
具有表现的纯粹性,有时具有重要的视觉冲击力,但直线过分明显则会产生疲劳感。
第六章 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二)材料的统一
园林中非生物性的布景材料,以及由这些材料形成的 景物,也要求统一。
在园林造景中,运用尺度规律进行设计的方法有以 下几种: 单位尺度引进法 即应用某种为人所熟悉的景物作为尺度标准, 来确定群体景物的相互关系,从而得出合乎尺度规 律的园林景观。如在苏州留园中,为了突出冠云峰 的高度,在其旁边及后面布置了人们熟知的亭子和 楼阁作为陪衬和对比,来显示其“冠云”之高。
(一)空间对比 (二)虚实对比 (三)疏密对比 (四)形状的对比 (五)方向的对比 (六)大小的对比 (七)色彩的对比 (八)质感的对比 (九)布局的对比
(一)空间对比 苏州留园出人口的处理,是空间对比的一个佳例。留园 的人口既曲折又狭长,且十分封闭,但由于处理得巧妙,充 分利用其狭长、曲折、忽明忽暗等特点,应用对比的手法, 使其与园内主要空间构成强烈的反差,使游人经过封闭、曲 折、狭长的空间后,到达园内中心水池,感到空间的豁然开 朗。同时,由于人园门以后,内厅的暗与天井的亮的对比, 小院天井与曲廊的明与暗的对比,还有园门后游览路线西一 北一西北-西一北一西……不断的方向变化,加上大天井、 小曲廊、小天井、小院、内院……之间空间大小的变化,使 游人处于明暗对比、方向对比、空间大小的对比变化之中, 从而没有沉闷、单调的感觉。相反,通过对比的原理,最终 进入主空间时,顿觉留园中心水池的主空间明朗而宽阔。
如两种近似的体形重复出现,可以使变化更为 丰富并有协调感。如方形与长方形的变化,圆形与 椭圆形的变化都是近似协调。
园林绿地构图艺术应遵循的七个原则

机 飞播 前 ,提前 用五 氯硝 基苯 或 高锰 酸钾 药剂 稀释
浸 种 消毒( 特别 松类 种 子 极 为重 要) ,然 后与 鸟 鼠驱 避 剂混 全拌 种上 机 飞行 播种 ;二 是严 禁在 有立 枯病 史的疫 区调 种 ,加 强飞 播调种 检 疫工 作 ;三 是对 于 已发 生立枯 病 的播 区 ,在苗 木分 布 生长相 对集 中地 方 ,视 其发 病程 度 ,轻 者采 用硫 酸 亚铁稀 释 喷洒 防 治 , 重 者 除 苗 消 毁 ,防 止 病 害 感 染 蔓 延 。通 过 防
早 、 防小 、 防 了 的 “ 三防措施” ,有 效控 制 立 枯 病 害发 生 ,进 而 巩 固提 高 飞播造 林成 果 。
5 飞 播幼 林抚 育是 当务之 急
丛 ,综合 形成 平衡 ,虽 然形 体差 异大 ,但 质感 上却
使人 觉得平 衡 。 自然 式 园林 多采 用不对 称平 衡 。
4 比 例 与 尺 度 的 原 则
比例 是指 园林 中 的景物 在体 形上 具有 适 当的 关 系 , 既有 景 物 本 身 各 部 分 间长 、宽 、高 的 比例 关 系 , 也有 景物 之 间、个 体 与 整体 之 间 的 比例 关 系 。
相 等 的感 觉 。三 是对 称 的景 物 可 沿 着 道 路 连 续 出
现 ,既可静 观其 中 的一对 景物 ,也 可动 观连 续 出现
的对称 景物 。四是两 组景 物质 感和 量感 完全 相 同 的
对 称称 为 “ 完全 对称 ” ,给 人 以庄 严 、肃穆 、稳 定 、
整 齐 的感觉 ;两组外 表轮 廓相 似 的景物 虚 实不 同达
2 协 调 与 对 比 的 原 则
园林 空 间 中,对称 是通 过和 谐布 局达 到感 觉 上
园林景观设计之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的变化。
• A、形象对比:园林中构成园林景物的线、面、体和空间常具有各种不同的
形状,在布局中只采用一种或类似的形状时易取得协调和统一的效果即调和,
相反则取得对比。园林布局中,形象的对比是多方面的。以短衬长,长者更 长,以低衬高,高者更高,这都是形象对比的效果。
• B、体量对比:体量相同的物体,放在不同的环境中,给人的感觉也不同,
• (4)命名题咏产生联想。好的题名题咏不仅可以对景起画龙
点睛的作用,而且含义深、韵味浓、意境高,能使游人产生诗
情画意的联想。如平湖秋月,曲院风荷,荷风四面亭,看松读 画轩等。 • (5)利用植物拟人化产生比拟联想。运用植物的拟人化特性 美、姿态美给人以不同的感染而产生比拟联想,如松、竹、梅
为“岁寒三友”,象征不畏严寒、坚强不屈、气节高尚,梅、
兰、竹、菊为“四君子”,枫——晚秋更红,荷——出淤泥而 不染等。
对称均衡
对称均衡
不对称均衡
稳定
六、比拟与联想(寓情于景、寓意于景)
• • (1)以小见大、以少代多,产生联想 摹拟自然山水,创造小中见大,咫尺山林的意境使人有真山真水的感受,但这种摹 拟不是简单的模仿,而且常常不是全部自然山水的摹拟,而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局部 的摹拟。 (2)运用建筑雕塑产生联想 这些造型常与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神话小说、动植物形象相联系,使人产生艺术联 想。如卡通式的小屋、蘑菇亭、月洞门、名人塑像、仿竹仿木坐凳、各种雕塑等。 • (3)利用文物古籍产生联想 参观神化传说或历史故事的遗址或模拟遗址时,自然会联想到当时的情景,给人以 多方面的教益。如杭州岳坟、灵隐寺、武昌的黄鹤楼、成都武侯祠、杜甫草堂等。
花架的支柱便是简单韵律
交替韵律
起伏韵律
拟态韵律
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1、对比 在造型艺术中,把两个完全对立的事物做比较,叫
做对比。对比是造型艺术构图中最基本的手法,在 园林绿地中采用对比处理,可使景色生动、活泼、 突出主题。 对比的手法:形象对比、体量对比、方向对比、开 合对比、明暗对比、虚实对比、色彩对比、材料质 感对比等。
第二节 多样统一规律在园林中的运用
第一节 比例与尺度
第一节 比例与尺度
一、比例
1、概念 比例是一个数学关系。 但也是一个美学概念。 黄金分割也不能看做是永恒的形式美的限定。更不
能将艺术纳入纯数学的推导。事实上,除了黄金分 割以外的比例也有是美的。如火车的长宽比不符合 黄金分割,但它的造型不可否认是美的。因此,美 除了数的比例关系以外,还是一个感觉和经验上的 审美概念。
第二节 多样统一规律在园林中的运用
形象对比 长宽、高低、大小的不同形象的对比。 建筑与植物的形象对比。 山石、植物等。
第二节 多样统一规律在园林中的运用
体量对比 体量大小不同的比较 体量相同的景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的比较。
第二节 多样统一规律在园林中的运用
方向对比 景物立面造型的处理,横向、纵向、纵 横交错的处理。
第一节 比例与尺度
二、尺度
1、概念 尺度是指人与物的对比关系。是以人为标尺,对比
使用空间的度量关系。比例只表明各种对比要素之 间的相对数比关系,不涉及对比要素的真实大小。 以人为标尺的比例关系就是“尺度”
第一节 比例与尺度
第一节 比例与尺度
二、尺度
2、尺度在园林中的应用 1)以人的身高为度量。园林中的栏杆、踏步、围
为基本模度,利用划分、拼接、组合等手法,按照 整倍数关系来形成空间场所。 环境的尺度对比:小中见大、大中见小等 常用尺度:按照人体工程学、行为心理学的理论规 律,形成的常用尺度数据。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5.体量对比 苏州园林假山上亭子体量很小,显得山势雄伟, 假山周围树木不能太大,以免使假山显得矮小。 苏州河-昆明湖 6.色彩对比 红-绿,黄-紫,蓝-橙 为对比色。 皇家园林建筑红色宫墙-绿树 7.质感对比 不同材料之间质感能形成对比。 8.明暗对比 由于光线的强弱造成空间的明暗对比 9.形象对比 有长宽、高低、大小、粗细、方圆、 刚柔的不同形象的对比。 10.动静对比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二)调和 事物和现象的各方面相互之间的联系与配和达到 完美的境界和多样化的统一。
2.材料的统一
堆假山的石料、建筑小品制作的材料都要求 统一。 例如沈阳植物园中的建筑和小品多处为仿木 结构,多样统一。
3.线条的统一 堆叠假山的线条要统一。云南石林为纵线条, 无锡杜鹃园黄石假山为横线条。 4.花木的统一 全园要有基调树种,分布广,数量多,起到 统一的作用。 二、调和与对比 (一)对比 在造型艺术中,把两个完全对立的事物作比 较,叫做对比。
四、比例与尺度 数字比例:①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 拉斯学派“黄金分割”称为最美的线段 1: 0.618,应用于古希腊建筑中。 ②2、3、4、5的平方根等 (一)比例 园林中的比例是指园林中的景物在体形上具 有适当美好的关系,其中既有景物本身各部 分之间长、宽、高的比例关系,又有景物与 景物、景物与整体的比例关系。
密林与草地构成的疏密对比
佛香阁与长廊构成的方向对比
景
苏 州 园 林 中 的 竹 石 小
中 国 古 典 园 林 的 假 山 与 亭 子
中 国 的 皇 家 园 林 建 筑
同一种树木群植产生的协调感
明 、 清 北 京 城 平 面 图
故 宫 御 花 园 平 面 图
遥看南湖岛与廓如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在一起,使人感到融合、协调,在变化中求得
一致;“对比”则是把两种极不相同的东西放在一
起,使人感到鲜明、醒目,富于层次美。在园林
构图中,任何两种景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差异程度明显的,各自特点就会显得突出,对比
鲜明;差异程度小的,显得平缓、和谐,具有整
体效果。所以,园林景物的对比到调和统一,是
一种差异程度的变化。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二、对比与调和
对比和调和,是事物存在的两种矛盾状态,
它体现出事物存在的差异性,所不同的是,“调
和”是在事物的差异性中求“同”,“对比”是在事物
的差异性中求“异”。“调和”是把两个相当的东西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景物本身宽与高的比例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
1:1 1:1.68(黄金比例)
1:1.414 1:1.732
具有端正感 具有稳健感 具有豪华感 具有轻快感
1:2
具有俊俏感
1:2.236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具有向上感
比例与尺度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在大空间里赏景 会有雄伟、壮观 之感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在习惯大小的 空间里赏景会 感到自然、舒 适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在小于习惯尺度空间里有亲切、趣味感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雕塑体积与体育馆的规模相协调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小桥不足一米半,与小溪相称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五、均衡与稳定
⒈对称均衡 ⒉不对称均衡 ⒊质感均衡 ⒋稳定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对称均衡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对称均衡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不对称均衡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稳定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三、韵律与节奏
⒈简单韵律 同种因素等距反复出现 ⒉交替韵律 两种以上因素等距反复出现 ⒊起伏韵律 一种或数种因素在形象上与规律的起
伏、曲折变化 ⒋拟态韵律 既有共同因素,又有不同因素反复出
现的连续构图 ⒌交错韵律 某一因素作有规律的纵横穿插或交错
变化,但变化是按纵横或多方向进行。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路的颜色和四周形成鲜明的对比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挺拔的塔矗立在开阔的水边,产生明显 的方向对比,体园现林了艺空术间构图的法深则远、开阔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虚实空间对比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疏密空园间林艺对术比构图法则
近似协调 用方形、长方 形组合的庭园绿 地,显得总体调 和统一,又有大 小、高低、色彩 的变化。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花架的园支林柱艺便术构是图简法单则 韵律
交替韵律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起伏韵律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拟态韵律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四、比例与尺度
一、景物本身的比列 二、尺度:尺度是景物的整体或局部大小
与人体高矮、人体活动空间大小的度量关 系,也是人们常见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 大小关系。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一、变化与统一 二、对比与调和 三、韵律与节奏 四、比例与尺度 五、均衡与稳定 六、比拟与联想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一、变化与统一
⒈形式的统一 ⒉材料的统一 ⒊线条的统一 ⒋花木的多样化的统一 ⒌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