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牙膏行业外资占大头--上书房信息咨询
我国牙膏市场现状环境分析

我国牙膏市场现状环境分析1. 市场概况我国牙膏市场是一个庞大而竞争激烈的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截至2020年,我国牙膏市场规模达到了1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
同时,我国牙膏市场的消费人群广泛,包括儿童、成人和老年人,市场需求稳定。
2.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我国牙膏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复杂,主要由国内外知名品牌和中小型企业共同组成。
国内知名品牌包括佳洁士、中华、云南白药等,它们凭借多年的市场积累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
与此同时,国外品牌如高露洁、欧乐B等也在我国牙膏市场中占有一定市场份额。
此外,中小型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市场推广,也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3. 市场需求分析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牙膏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消费者对于牙膏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口腔健康:消费者更加关注牙膏的清洁效果和口腔健康功能,如去除牙渍、预防蛀牙、抗敏感等。
- 儿童牙膏: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儿童牙膏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消费者对于儿童牙膏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安全性和口味方面。
- 天然有机: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天然有机牙膏的需求也在增加。
这类产品通常不含防腐剂和人工添加剂,更符合消费者对于健康和环保的追求。
4. 市场发展趋势在未来几年,我国牙膏市场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高端化:消费者对于牙膏的品质和效果要求越来越高,高端牙膏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 个性化:消费者对于个性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牙膏市场也将朝着个性化定制的方向发展。
- 电商渠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渠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牙膏产品。
- 品牌建设:品牌影响力对于牙膏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
5. 市场机遇与挑战我国牙膏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市场机遇主要体现在口腔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升级和人口结构变化等方面。
田七牙膏借外资切入高端市场抵抗外资品牌

8
营& 路 销 蓑
维普资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 ・ ・ ・ ・ ・ 机 硅 氟 资 讯
… … … … .
■一 .
. .
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华杉告诉记者,外资牙膏 品牌刚进入中国市场时,主要以抢 占中 高端市场为主 ,并与以中低端市场为主的本土牙膏品牌形成了抗衡 。但随后,外资 品牌也开始 “ 放低 身价” 大量推出低价产品以抢 占市场 , , 并以高端产品支持其利润回报 , 这对本土牙膏又是一次极大的
亿元。
外 资冲 击
“ 事实上 ,我们一开始并不想引入资金的,但是要维持中药牙膏在全国市场的发展 ,仅依靠 鸯有
资金显然很难。 ”于晓声对记者坦言。
目前 ,国内牙膏市场依然被外资 品牌牢牢 占据。E r o i rn raoa 统计数据显示 ,20 年 , u m n o I e t nl o t t i n 07 高露洁、宝洁及联合利华三大外资公司的牙膏 品牌分别 以 2 %、2 .%和 1 5 4 2 7 %的市场份额牢牢控制 3 了中国牙膏市场 ,奥奇丽虽然排在第四位 ,但市场份额仅为 3 %。 . 6
维普资讯
暇 务 有 机 硅 氟 行 业
一 一 ● 一 _ _ ● _ … ~ … … … 一 … … 一 … … … … … … …
开 劬 信 息 传 播 赫 天 地
● … … … … 一 … … 一 一 _ _ ● … … … … ~ … 一 一 … 一 _
我国牙膏市场现状环境分析

我国牙膏市场现状环境分析一、市场概况牙膏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是人们日常口腔护理的重要产品之一。
我国牙膏市场规模庞大,消费需求旺盛。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牙膏的品质和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市场竞争格局1. 市场主要品牌目前,我国牙膏市场上主要的品牌有中华、黑人、佳洁士、舒客等。
这些品牌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是消费者购买牙膏的首选品牌。
2. 市场份额分布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中华牙膏在市场上占据了30%的份额,是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牌。
黑人牙膏和佳洁士分别占据了25%和20%的市场份额,舒客牙膏占据了15%的市场份额。
其他品牌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3. 市场竞争特点牙膏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之间的差异化竞争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
各大品牌通过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出具有不同功效和口味的牙膏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三、消费者需求分析1. 健康口腔需求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牙膏的健康功效要求越来越高。
他们希望牙膏能够有效去除牙渍、预防蛀牙、抑制口臭等口腔问题。
2. 天然成分需求消费者对牙膏中的成分也越来越关注,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含有天然成分的牙膏产品,如植物提取物、矿物质等,以避免对口腔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3. 口感需求除了健康功效外,消费者对牙膏的口感也有一定的要求。
他们希望牙膏的口感清爽、味道好闻,并且能够长时间保持口气清新。
四、市场发展趋势1. 高端市场的崛起随着消费者对口腔健康的重视,高端牙膏市场逐渐崛起。
这些高端牙膏产品通常具有更高的功效和更好的口感,价格也相对较高,但仍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2. 电商渠道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电商渠道购买牙膏产品。
电商渠道的兴起为牙膏品牌提供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也方便了消费者的购买。
3. 绿色环保趋势在当前环保意识的推动下,绿色环保牙膏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这些牙膏产品通常采用可再生材料制成,不含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符合环保要求。
我国牙膏行业供应情况与品牌格局分析

我国牙膏行业供应情况与品牌格局分析中国报告网我国牙膏行业供应情况与品牌格局分析导读:我国牙膏行业供应情况与品牌格局分析,2012年,我国共生产牙膏约80亿标准支(65克包装),实现总产值140亿元。
实际上,我国牙膏的市场容量应在220亿元至240亿元之间,还有1/3的市场没开发。
我国相当多产品在与国际同行的博弈中因为技术、品牌、市场运作等方面的原因,在高端市场处于竞争劣势时,也有一些产品凭借多年的积累和实力,正逐步打破这一局面。
在牙膏行业中,尽管目前进口品牌牙膏和本土品牌牙膏国内市场的份额比约为65%∶35%,但在100克包装、售价在15元以上的高端市场,本土品牌牙膏以60%以上的占有率领跑同行。
中国报告网行业分析师指出,2012年,我国共生产牙膏约80亿标准支(65克包装),实现总产值140亿元。
实际上,我国牙膏的市场容量应在220亿元至240亿元之间,还有1/3的市场没开发。
这也意味着本土牙膏品牌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既需要不断向市场推出有新颖诉求的产品,通过完善的品牌战略进行持久的宣传和产品推广。
目前,国内牙膏市场上的进口品牌主要有高露洁、佳洁士、皓清、竹盐、舒适达和狮王,本土品牌主要有冷酸灵、云南白药、蓝天六必治、美加净、纳爱斯、舒克、田七、黑妹、两面针和牙博士等。
另外,原属上海牙膏厂的中华牌牙膏,1993年被联合利华公司租用,租用期限50年;在我国已有70多年生产历史、原属好来化工公司的黒人牌牙膏,1984年其所在香港公司被美国高露洁公司以51%的股份控股。
眼下,其经营权仍为好来化工公司。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牙膏行业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14-2019)》显示:这些年来,进口品牌牙膏在对本土品牌牙膏进行挤压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本土品牌牙膏生产企业在市场运作、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等的提高。
这些年来,以云南白药、重庆登康和纳爱斯等为代表的牙膏生产企业,注重经营机制和营销模式的不断创新,在生产设备上舍得投入,制定了一系列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和办法,使产品在面向更广阔市场的同时,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并且不逊于进口品牌。
牙膏调查

市场营销环境目前,中国牙膏市场明显区分出三大阵营:第一阵营是由佳洁士、高露洁组成的“外资军团”,该军团目前占据55%左右的市场份额,实力最为强劲——近年来,高露洁、佳洁士等外资巨头不断进行自上而下的产品梯队建设,一边巩固自己在高端市场几近垄断的地位,树立高端品牌形象;一边不断推出新品,放低产品价格,向中低端市场渗透,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实际利润。
目前,外资巨头已经形成了多档次、多类别、多功能的全系列产品体系。
第二阵营是由两面针、冷酸灵、田七、黑妹、蓝天六必治等本土领军品牌组成的“传统国货”。
该军团目前占据25%左右的市场份额。
大多数本土牙膏的产品过于低端化进而造成对品牌认知上的严重低档化。
当外资巨头向低端渗透,与本土品牌在同等价位上竞争时,受众自然更倾向于选择洋品牌。
因为,受众经过洋品牌多年潜移默化的品牌教育,已经形成了洋品牌品质高、有档次的心理认知。
第三阵营是近年来崛起的中华(第三)、黑人(第四)、纳爱斯、云南白药、LG等组成的新兴品牌,该阵营有外资、合资;也有本土企业,它们都通过细分市场、差异化营销成功走出了第三条发展道路。
最后10%左右的市场,被众多杂牌牙膏组成的“杂牌军”所瓜分,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这些杂牌牙膏的生存空间已大幅萎缩。
分析:我们调查的结果基本上与事实相符,外资品牌占据63%的份额,新兴市场的牙膏占据12%,其余由传统国产牙膏统治市场竞争环境分析当前我国牙膏市场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一下方面:1、价格:价格竞争有所增强;国际企业力推低端产品,因其在高端市场已经进入饱和程度,但低端市场对其来说是完全空白的市场。
发展策略在创新产品、投放广告的基础上,转向降低成本、降低价格等方面。
以高露洁为代表的洋品牌走高开低走的市场策略,依靠降价和不断推出低价位产品的方式来竞争低端市场,形成残酷的价格战。
从区域和价格上看,在中心城市,牙膏市场是由外资名牌和国产名牌占据。
大众消费的价格区间是3~4元/支,以高露洁、佳洁士、中华组成的第一集团军占据了3元以上超过80%的市场份额,形成高度垄断。
牙膏市场价值对决

2000年,中国牙膏市场的半壁江山还掌握在本土品牌手中,而今天,以佳洁士、高露洁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已占据2/3以上的市场份额。
数载间,山河易帜,这是本土牙膏品牌不得不面对的严酷现实。
在这场牙膏市场多方力量的对决中,外资品牌因何而崛起?本土品牌又为何没能很好分享数亿中国人嘴边挤出来的巨大财富呢?牙膏市场的风云变幻到底给了我们怎样的借鉴与启示呢?上篇:牙膏市场三国演义经过十余年的激烈竞争与反复较量。
目前,中国牙膏市场明显区分出三大对决阵营:第一阵营是由佳洁士、高露洁组成的“外资军团”,该军团目前占据55%左右的市场份额,实力最为强劲。
第二阵营是由两面针、冷酸灵、田七、黑妹、蓝天六必治等本土领军品牌组成的“本土联军”。
这些企业都是传统的牙膏企业,该军团目前占据25%左右的市场份额。
第三阵营是近年来崛起的中华、黑人、纳爱斯、NBAiyao/ target=_blank>云南白药、LG 等组成的“第三方阵”。
该方阵有外资、合资(中华品牌经营权被联合利华收购,黑人为高露洁旗下,目前两品牌市场排名分列第三、第四位);也有本土企业,之所以将之归为第三方阵,是因为它们都通过细分市场、差异化营销成功走出了第三条发展道路。
最后10%左右的市场,被众多杂牌牙膏组成的“诸侯小国”所瓜分,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这些杂牌牙膏的生存空间已大幅萎缩。
一、外资军团:外资两强,一统半壁!佳洁士、高露洁这两个来自海外的顶尖牙膏品牌,自上个世界90年代进入中国(高露洁1992 年、佳洁士1995年),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迅速抢占了中国牙膏高端市场,并逐步向大众市场渗透。
最新数据显示,佳洁士市场份额24%,名列第一;高露洁18%,紧随其后;再加上高露洁旗下黑人牙膏12%的市场业绩,目前中国牙膏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已尽入两大巨头之手。
但在具体营销运作上,佳洁士、高露洁(不含黑人)不仅有诸多相同与相似之处,也分别形成自己了鲜明的、差异化的发展特点。
我国牙膏行业发展历程、现状及供需规模情况市场整体呈现供大于求格局

我国牙膏行业发展历程、现状及供需规模情况市场整体呈现供大于求格局牙膏是一种凝胶状的洁牙制品,通常会抹在牙刷上,借助牙刷的机械摩擦的作用清洁牙齿表面,对牙齿及其周边进行清洁,使口腔净化清爽。
使用牙膏有效地刷牙对于维持口腔卫生、改善牙齿和牙龈健康至关重要。
当前牙膏已成为现代人类生活的必需品。
有数据显示,每百万人每年消耗牙膏约620~800吨。
一、行业发展历程我国牙膏行业开始发展于1949年,到目前共经历了共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阶段,外资品牌进入市场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本土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取得突破。
到目前我国牙膏品牌由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组成。
牙膏市场上的进口品牌主要有高露洁、佳洁士、舒适达等,本土品牌主要有云南白药、冷酸灵、纳爱斯、舒客等,外资品牌一直依靠其高知名度和丰富的产品矩阵在我国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
尤其是高露洁和佳洁士这两家美国企业,长期占据着我国国内第一和第二的位置。
有资料显示,虽然高露洁在我国的市场份额在不断下降,但2022年高露洁全球市场份额仍然高达41.4%。
资料来源:中国牙膏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二、行业发展现状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牙膏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牙膏是主要的基础口腔护理产品,在我国口腔护理行业处于主导地位。
口腔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体现,维护口腔健康是防控全身性疾病的重要途径。
世界卫生组织将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者购买力的提高、消费升级的推动以及口腔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我国人均口腔护理支出稳步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张。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口腔护理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582亿元增至102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5%。
数据来源:中国牙膏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而随着人们口腔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我国牙膏市场总体规模也在持续增长。
我国口腔护理用品对外依存度高牙膏为主要进出口产品

我国口腔护理用品对外依存度高牙膏为主要进出口产品口腔护理用品,其产品种类多样,大致包括牙膏,漱口水,牙线,牙线棒(签),牙签,牙刷,舌刷,假牙清洁刷等。
从进出口贸易来看,数据显示,我国口腔护理用品出口量远远高于进口量,但由于国内产品集中于中低端市场,高端产品依赖于进口,我国口腔护理用品出口额远低于进口额,行业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在进出口量方面,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我国口腔护理用品进出口量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20年分别为4.7万吨、23.4万吨。
2016-2020年我国口腔护理用品进出口量(单位:万吨)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口腔护理用品市场分析报告-产业运营现状与发展前景预测》在进出口额方面,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我国口腔护理用品进出口额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20年分别为5.6亿美元、3.1亿美元。
2016-2020年我国口腔护理用品进出口额(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口腔护理用品市场分析报告-产业运营现状与发展前景预测》我国口腔护理用品进出口贸易逆差整体也维持高位,截至2020年为2.5亿美元,同比上年增加0.2亿美元。
2016-2020年我国口腔护理用品进出口贸易逆差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口腔护理用品市场分析报告-产业运营现状与发展前景预测》从细分产品来看,我国口腔护理用品主要产品为牙膏,2020年其进出口量分别为27999吨、196918吨,占比分别为59.5%、84%。
2020年我国细分口腔护理用品进出口量结构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口腔护理用品市场分析报告-产业运营现状与发展前景预测》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口腔护理用品进口集中于日本、韩国、美国,2020年其进口额分别为0.9亿美元、0.44亿美元、0.37亿美元。
2020年我国口腔护理用品进口金额TOP10地区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口腔护理用品市场分析报告-产业运营现状与发展前景预测》而我国口腔护理用品进口则集中于美国、中国香港、俄罗斯,2020年其出口额分别为0.95亿美元、0.68亿美元、0.43亿美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牙膏行业外资占大头
牙膏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洁用品,有着很悠久的历史。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工艺不断完善,各种类型的牙膏层出不穷,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现在牙膏品种已由单一的清洁型牙膏,发展成为品种齐全,功能多样,多种品牌的多功能型牙膏,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水平的需要。
2017年,我国牙膏市场规模大约在258.7亿元,同比上涨6.5%。
近些年,我国牙膏市场一直保持着小幅度的增长趋势。
对牙膏市场的调研分析,从定价分布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牙膏产品大致可分为三挡:低端、中端和高端产品。
截至2017年,国产牙膏巨头“两面针”连续12年扣非后亏损。
加上以前年度公司主要依靠出售所持股票实现盈利,不得不让人质疑其主营业务——牙膏——持续盈利能力。
两面针的现状,是国产牙膏衰落的一个缩影,也昭示着国内牙膏市场的日趋成熟。
随着消费升级与健康意识的提高,美白、护龈等功效成为当下消费者对牙膏的主要期望,含有中药成分的牙膏重新被消费者所青睐。
根据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发挥的数据,高露洁公司旗下的“高露洁”、宝洁公司旗下的“佳洁士”、联合利华公司旗下的“中华”等为数不多热销品牌雄霸国内60%以上的市场,而余下的不到三分之一的市场要被云南白药、两面针、田七等众多民族品牌“共享”,差距之大可见一斑。
据统计,云南白药旗舰店卖得最好的牙膏,总销量13.3万;两面针旗舰店卖得最好的牙膏,总销量只有3.3万;而外资品牌高露洁一家卖得最好的牙膏,总销量就超过32万。
当前,中国日化产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在牙膏市场,市场细分程度高,品牌忠诚度起主要作用。
据预测,未来我国牙膏市场将以个位数的增速发展,增长比较缓慢,传统牙膏市场容量有限,市场需要新型的产品。
我国牙膏行业的不断洗牌,归根到底是由于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
从我国牙膏细分市场的格局来看,当前我国具有美白功能的牙膏市场占比最大,达到了28%,主要原因是大
多数人对于牙膏的功能首先考虑的是美白效果,同时消费新生代比起其他群体更关注美白;其次是中草药类型的牙膏,占比达到了21%,主要原因是中草药配方的宣传深入人心,更多人愿意相信中草药的功能。
目前入局牙膏市场的中医药企业正日益增多。
在2016年7月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制药工业百强榜》中,39家中药企业有31家推出自己的中药牙膏产品,占上榜中药企业数量的80%。
除了很早就已布局的云南白药、广州药业、片仔癀外,出现在市场上的,还有哈药集团的三精双黄连牙膏、三金集团的西瓜霜牙膏、华素制药的华素愈创牙膏、江苏济川药业的蒲地蓝可炎宁牙膏、北京同仁堂清火护龈牙膏等,且多定位为中高端产品。
以九芝堂为例,这家老牌中医药企业由于近年来主业承压开始涉足大健康领域,并于2017年底推出了“裸花紫珠系列牙膏”,宣称要突破“功效与口感清新难以兼备的牙膏行业瓶颈“,不过此概念也并非其首创,在市场上要面临的竞争依旧非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