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1-4章)【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配套题库【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二)】【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配套题库【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二)】【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考研模拟试题(一)一、概念解释(每题8分,共40分)1.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2.叙事学3.隐含读者4.发愤著书5.春秋笔法二、指出下面两题所引文字的出处并解释其含义(每题15分,共30分)1.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

在平地滔滔汩滑,虽一日千里无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2.何元朗,一言儿启词宗宝藏:道欲度新声休走样。

名为乐府,须教合律依腔:宁使时人不鉴赏,无使人挠喉捩嗓。

说不得才长,越有才越当着意斟量。

曾记少陵狂,道细论诗晚节详。

论词亦岂容疏放?纵使词出绣肠,歌称绕梁,倘不谐音律,也难褒奖。

耳边厢,讹音俗调,羞问短和长。

三、简答题(每题12分,共36分)1.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2.如何理解文学的地域风格?3.如何理解明清曲学家所说的“本色”?四、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1.试举例论述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

2.《水浒传》第二回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金圣叹夹批中说:“百忙中,偏又要夹入店小二,却反先增出邻舍火家陪之”,“真是极忙者事,极闲者笔也”(《笫五才子书施耐庙水浒传》第二回夹批)。

明清小说、戏曲中颇多这类“闲笔”试举数例,谈谈你对这种写法的认识。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概念解释(每题8分,共40分)1.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答: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是指主体能动的审美地反映客体的整个过程。

客体“主体化”是主体主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

2.叙事学答:叙事学是20世纪以来由俄国形式主义与法国结构主义形成的叙事理论。

俄国学者普洛普1928年发表的《民间故事形态学》中的结构思想传到法国,引起了大量关于叙事作品分析的尝试,这一系列学术活动逐渐酝酿成了叙事学。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12.1复习笔记一、诗或文学作品的定义关于诗或者说文学作品是什么、在哪里的问题,存在几种需要批判和驳斥的答案:1.第一种答案的主要观点及其错误性(1)主要观点:最流行、最古老的答案之一是把诗当作一种“人工制品”,具有像一件雕刻或一幅画一样的性质,和它们一样是一个客体。

这样,文学作品就等同于一张白纸或羊皮纸上留下的黑墨水线条,或者,如果人们记起巴比伦的诗歌,那它就是砖上刻着的槽子。

(2)这种答案的错误性①存在着大量的口头“文学”。

有些诗歌或故事从来没有以固定的形式写下来,但仍然继续存在着。

这样,黑墨水的线条只能是记录必然已经存在于什么地方的一首诗的方法。

②印好的书页包括了大量的因素,如铅字的大小、铅字的类型(正体、斜体)、开本的大小等其他许多因素,但这些因素对诗来说是外在的。

③印刷在诗中的作用决不仅仅表现在这类为数极少的印刷古怪的作品中,诗行的结尾、诗节的安排、散文的分段,以及那些只有通过拼写才能理解的眼韵或者双关语以及许多类似伪手法都必须看作文学作品中不可分割的因素。

2.第二种答案及其错误性(1)第二种答案:文学作品的本质存在于讲述者或者诗歌读者发出的声音序列中。

(2)这种答案的错误性在于①每次大声朗诵一首诗或者背诵一首诗只是在表演一首诗,而不是这首诗本身。

②存在着大量的根本不可能诉诸声音的书面文学。

③人们总是把印刷的许多文字作为总体来看,并不把它们分解成一系列音素,不仅不会去大声诵读,甚至不会去默读④一首诗每诵读一次就要比原诗多一些东西:每一次表演都包含了一些这首诗以外的因素,发音方面独特的气质、音高、速度、轻重音的安排,这些因素要么是由诵读者的个性决定的,要么表明了他对这首诗解释的方式。

况且,诗的诵读不仅给诗添加了个人的因素,而且还往往代表了对诗中暗含的各种成分——声音的高低、诵读的快慢、重音的安排和强度——的选择。

⑤有大量的文学是相对独立于音响模式之外的,音响在一首诗的结构中可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说一首诗是一系列音响就像把书页上的印刷看得高于一切一样令人不满意3.第三种回答及其错误性(1)第三种回答:诗是读者的体验。

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笔记

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笔记

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笔记第一部分定义和区分第一章文学和文学研究一、文学和文学研究1、文学是创造性的、是一种艺术,而文学研究可以说是一门知识或学问。

2、文学创作的经验对于一个文学研究者来说固然是有的,但他的职责与作者完全不同,研究者必须将他的文学经验转化成知性的形式,并且只有将它同化成首尾一贯的合理的体系,它才能成为一种知识。

3、文学研究者研究的材料可能是非理性的,或者包含大量的非理性因素,但他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因此便与绘画史家和音乐世家有所不同,甚至可以说与社会学家和解剖学家没有什么不同。

二、创造性的批评“创造性的批评”通常只是一种不必要的复述,充其量也只是一件艺术作品翻译成另一件,一般来说都要比原件低劣一些。

三、对艺术的探讨将自然科学运用的那些方法移用到文学研究上。

1、移用的方法(1)效仿一般科学的客观性、无我性和确定性诸优点。

(2)因袭自然科学的方法,探究文学作品的前因和起源,即“起因研究法”。

(3)把某些科学上通用的定量方法,如统计学、图表、坐标图等,引进文学研究的领域。

(4)用生物学的概念讨论文学的进化问题。

2、评价单纯的移用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科学方法仅就十分有限的文学研究范围或者某些特殊的文学研究手段而言,有时是有价值的。

四、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方法和目的上存在的差异1、历史上不同学者的探讨(1)早在1883年,狄尔泰就以“解释”和“理解”这两种认识范畴的对比来说明自然科学方法和历史学方法的不同。

狄尔泰认为,科学家以事物的始末缘由来解释它的本质,而历史学家则致力于理解事件的意义。

(2)1884年,著名的哲学史家文德尔班也对历史学必然因袭自然科学的方法这一观点加以抨击。

他认为自然科学家旨在建立普遍的法则,而历史学家则试图领会独一无二、无法重演的事实。

(3)后来、李凯尔特又对这观点做了精心的研究,并稍加修正和补充,他不太注重概括和个性化的探讨两种方法的分野,而是更多地关心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差别。

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笔记

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笔记

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笔记第一部分定义和区分第一章文学和文学研究一、文学和文学研究1、文学是创造性的、是一种艺术,而文学研究可以说是一门知识或学问。

2、文学创作的经验对于一个文学研究者来说固然是有的,但他的职责与作者完全不同,研究者必须将他的文学经验转化成知性的形式,并且只有将它同化成首尾一贯的合理的体系,它才能成为一种知识。

3、文学研究者研究的材料可能是非理性的,或者包含大量的非理性因素,但他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因此便与绘画史家和音乐世家有所不同,甚至可以说与社会学家和解剖学家没有什么不同。

二、创造性的批评“创造性的批评”通常只是一种不必要的复述,充其量也只是一件艺术作品翻译成另一件,一般来说都要比原件低劣一些。

三、对艺术的探讨将自然科学运用的那些方法移用到文学研究上。

1、移用的方法(1)效仿一般科学的客观性、无我性和确定性诸优点。

(2)因袭自然科学的方法,探究文学作品的前因和起源,即“起因研究法”。

(3)把某些科学上通用的定量方法,如统计学、图表、坐标图等,引进文学研究的领域。

(4)用生物学的概念讨论文学的进化问题。

2、评价单纯的移用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科学方法仅就十分有限的文学研究范围或者某些特殊的文学研究手段而言,有时是有价值的。

四、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方法和目的上存在的差异1、历史上不同学者的探讨(1)早在1883年,狄尔泰就以“解释”和“理解”这两种认识范畴的对比来说明自然科学方法和历史学方法的不同。

狄尔泰认为,科学家以事物的始末缘由来解释它的本质,而历史学家则致力于理解事件的意义。

(2)1884年,著名的哲学史家文德尔班也对历史学必然因袭自然科学的方法这一观点加以抨击。

他认为自然科学家旨在建立普遍的法则,而历史学家则试图领会独一无二、无法重演的事实。

(3)后来、李凯尔特又对这观点做了精心的研究,并稍加修正和补充,他不太注重概括和个性化的探讨两种方法的分野,而是更多地关心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差别。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1-6章)[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1-6章)[圣才出品]

第1章文学和文学研究一、名词解释1.文学性(武汉大学2010年研;四川大学2011年研)答: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术语,意指文学的本质特征。

文学性是指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性质,如押韵、对偶等。

文学性存在于话语从表达、叙述、描写、意象、象征、结构、功能以及审美处理等方面的普遍升华之中,存在于形象思维之中。

形象思维和文学幻想、多义性和暧昧性是文学性最基本的特征。

文学性的定义与语言环境以及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文学性”的定义中,接受者的角色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文学性的概念一直是开放的,宏观的,而非一层不变的。

2.文学四要素(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文学四要素是美国学者M.N.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的文学活动的四种要素。

他认为文学是一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世界、艺术家、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文学活动。

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欣赏者”见面,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

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二、论述题1.高尔基说:“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

”这一观点表达了什么样的文学观,谈谈你对这种文学观的看法。

(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1)基本含义高尔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诗人之所以发出声音,不仅仅是体察和关照自己的灵魂,表达给世界,作为一名诗人,他肩负的责任,更多是将他所注视或触摸到的世界,通过自己灵魂的酝酿,用形象的语言与情感,表现出来给世界和世界上的其他人来听,来传递,世界在诗人的诗歌中,得以再次被创造和复生。

诗人为是世界而生的,不是被自己创造的,更不是被用来保护自己的脆弱的灵魂的。

诗人要剖开自己的胸膛,让世界进入其中,将自己融入世界,诗人的伟大才从此诞生。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和心理学)【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和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8章文学和心理学一、文学心理学的四种含义:“文学心理学”的含义可以指从心理学的角度,把作家当作一种类型和个体来研究,也可以指创作过程的研究,或者指对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心理学类型和法则的研究,最后,还可以指有关文学对读者的影响的研究(即读者心理学)。

我们把第四方面的内容放在《文学和社会》一章里去讨论,而其他三个方面则将在本章中逐一加以论述。

严格地说来,也许只有第三方面的内容才属于文学研究的范围,而前两个方面则是艺术心理学的次要课题。

1.第一重含义:把作家当作一种类型和个体来研究作家是怎样的一类人?文学的天赋从何而来?(1)精神病说文学天才的资质总是引人思索的,早在希腊时代,天才就被认为与“癫狂”有关(“癫狂”被视作介乎神经质与精神病之间)。

诗人是“心神迷乱的”:他或多或少地不同于其他的人,并且他无意识地讲出的言词,也会被人认为既是下理性的,又是超理性的。

(2)天赋补偿说另一个早期的持续的观念就是诗人的“天赋”是补偿性的:缪斯使德姆道克斯失明,但“赐给他甜美的歌吟天赋”而瞎子蒂里西亚斯则被赐予预言家的灵视(vision)。

当然,缺陷和天赋并不总是如此直接联结在一起的,而且疾病和残废也可以是心理性的和社会性的,而不是生理上的。

《史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任何成功的例子都可以归因于补偿性的动力,因为每人都有不利条件,可能因此激励自己。

十分值得怀疑的是下面这种很流行的观点,即认为神经质——以及“补偿”——把艺术家同科学家和其他“沉思者”分开来:他们之间的明显差别就是作家常常记录自己的病情,把疾病变成写作的素材。

引申探讨:神经病与作家的创作心理基本问题在于:假如作家是个神经病患者,那么他的神经病是提供了他的作品的题材呢,还是仅仅提供了他写作的动机?倘若是后者,那么作家便与别的沉思者没有区别。

另一个问题是:假如作家在表现自己的主题时是神经病患者,那么他的作品又如何为读者所理解呢?作家的创作一定远远不止于记录一个病历,他必须要么写一个原始类型的模式(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所做的那样),要么写一个当今普遍流行的“神经不正常的个性”。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圣才出品】

第4章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一、概念辨析1.文学理论:对于文学是什么以及文学的基本规则的研究,主要内容如本书所示2.文学批评:对于具体作品、作家的鉴赏,文学批评的两个基本特征——首先是具体现实对象(作家、作品)的研究,那些对于文学理论与概念的批评实际上仍然是文学理论研究的范畴,其次是批评目的的多元性,既可以指向现实,也可以指向理论3.文学史:对文学发展过程的研究例:以《水浒传》为研究对象①《水浒传》的叙事策略研究(理)②从话本到小说——《水浒传》演变(史)③《水浒传》作者考证(史)④《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方法研究(理)⑤《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批)⑥《水浒传》的跨文化传播(史)⑦神秘数字与《水浒传》的人物组构(理)⑧《水浒传》思想本质新论——评¡°农民起义说¡±等(批)⑨赛珍珠《水浒传》翻译研究——后殖民理论的视角(理)高校文学类专业课程设置:1.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文学原理、艺术学理论、哲学史、文化理论、传播理论2.文学批评作品鉴赏、批评方法、比较文学研究3.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地区文学史(一)文学学与语文学既然我们已经明了文学研究有理可言,我们就须确定一下对文学做系统、整体研究的可能性。

英语词汇中没有很恰当的名词来称呼这种研究工作,最普通的术语是“文学学”与“语文学”。

前者似乎摈弃了“文学批评”,而强调学院式的研究,因此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

然而,如果像爱默生那样广义地解释“学者”的含义,则“文学学”无疑是可以接受的。

后一名词“语文学”很容易招致误解。

历史上,此词不仅指所有文学的与语言的研究,而且包含对人类一切心智活动产物的研究。

波克在他所著的《语文科学概论与方法》这一本基础理论书里把“语文学”界定为“一切知识的学问”,因此包括语言、文学、艺术、政治、宗教和社会风俗等的研究……在波克看来,文学研究只是语文学的一个分支,而语文学则是指整个的“文明学”……由于这一术语有多种分歧的意义,我们最好还是把它弃置不用。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叙述性小说的性质和模式)【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叙述性小说的性质和模式)【圣才出品】

第16章叙述性小说的性质和模式一、小说地位的提升及其批评变化无论从质上看还是从量上看,关于小说的文学理论和批评都在关于诗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之下。

其原因通常被认为是由于诗是古已有之,而小说则相对地来说只是近代的产物。

但是,这样的解释似乎不够充分。

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正如德语所说,是一种“创作”的形式;就它的高级形式而言,它是史诗和戏剧这两种伟大文学形式的共同的后裔。

也有人认为小说和消遣、娱乐、逃避现实等行为有广泛的联系,因而不是严肃的艺术,这就把伟大的小说和为了狭隘的市场目的而生产的产品混为一谈了。

在美国,有一种由学究们所传播的流传已久的观点,认为阅读非小说的著作是有教益的,而阅读小说则有害无利,充其量也只能使人自我放纵。

他们从那些有代表性的批评家如洛威尔和阿诺德等人对待小说的态度中找出了立论的根据。

补充: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熏浸刺提但是,也有另一种相反的观点会使我们对小说产生严重的错觉,即把小说当成文献或个人档案,或由于小说的真真假假的效果或它有时的自我宣称,使我们把它当成某人的自白,当成一个真实的故事,当成某种生活及其时代的历史。

文学总需有趣味,有一个结构和审美的意义,有一个整体的连贯性和效果。

当然,它和生活之间必须要有可以认知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却是非常复杂的:生活可以被提高,被滑稽地模仿或对照。

文学在任何时候都是为了某种特殊目的而从生活中选择出来的东西。

为了理解某一特定作品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有关于文学的独立的知识。

二、小说的虚构性与真实性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指史诗和戏剧)比较起来更接近哲学,而不是历史。

这句名言似乎具有永久的提示性。

有一种事实上的真实,有特定的事件发生时间和地点的细节,这是狭义的历史的真实。

又有一种是哲学的真实,那是概念的、命题的和一般的真实。

从这样定义的“历史”观点和哲学观点来看,想像性的文学就是“虚构”(fiction),也就是谎言。

“fiction”这一词的词义中仍然残留有古代柏拉图派对文学的控诉,对此,锡德尼和约翰逊博士回答说,文学从来不妄求具有那种意义上的真实;虽然这个词中仍然残留有过去控诉小说为欺骗的意思,但它也仍然能给那些最热忱的小说家们以刺激,他们清楚地知道,小说虽然没有真实那样奇异,但却比真实更具有代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文学和文学研究
一、文学与文学研究:
从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看文学研究的本质
文学文学研究
创造性知识性
艺术知识或学问
音乐音乐研究
美术美术研究
影视影视研究
文学研究的功能是将文学的经验转化为知识性的形式。

文学与文学研究的区别: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文学:怀古幽情;艺术手法;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2.文学研究:苏轼的生卒年月;《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创作时间;苏轼创作时的人生遭遇、家庭成员;《念奴娇》的创作经验: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二、文学的系统性与文学性(文学研究与文学鉴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1.文学性:对偶句式;遣词造句;夸张与拟人的修辞方法;内心情感的艺术传达。

2.系统性: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杜甫的思想情感与诗歌的关系;杜甫人生经历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文学中的应用
1.自然科学方法应用的可能性
文学研究中存在着某些客观元素:作家生卒年份;作品创作时间;作品的版本、印次;作家的书信、日记。

2.自然科学方法的适用范围
统计学(词频统计)确定作家风格;
例:《红楼梦》作者、韩寒代笔
考古学确定作品创作年份与版本
例:《老子》帛书
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及其研究方法的差异:
狄尔泰:
科学家致力于解释事物的本质(永恒性)
历史学家致力于理解事件的意义(时代性)
文德尔班:(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自然科学旨在建立普遍法则(普遍性)
历史学家旨在领会独一无二的事实(特殊性)
李凯尔特:
人文学科的重心在于具体和个别的事实,而个别的事实只有在参照某种价值体系时才能被理解。

例:《赵氏孤儿》——忠义为先
纳妾与休妻——男尊女卑
色诺波:
自然科学的对象是重复的事实
人文科学的对象是延续的事实
延续的事实:价值的相对永恒——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研究的差异总结:
自然学科人文学科
解释理解
普遍法则独特事实
普遍事实个别事实/文化
重复事实延续的事实
问:自然学科研究与人文学科研究差异是什么?
人文学科研究的相对性:
作家个案研究的相对个性:
李白与杜甫区别——个性
盛唐诗人群体的特征——相对个性
文学理论研究的相对普遍性
李白——浪漫主义
李白与杜甫的总体特征唐代文学的总体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的总体特征
第2章文学的本质
一、什么是文学
1.第一种观点:凡是印刷品都可称为文学
思考:广告传单、行政公文、新闻报道是不是文学?
引申:文学与文明的关系——作为文明一部分的文学。

文学性——文学的独特性——文学的审美价值。

韦勒克:将文学与文明的历史混同,等于否定了文学具有特定的领域和特定的方法。

2.第二种定义:文学等同于名著,核心在于其出色的文学表达形式。

思考:《谏太宗十思疏》、《孙子兵法》、《老子》、《理想国》为什么被视为文学作品?玄幻小说、言情小说、通俗文学为什么不被纳入文学研究的领域?
引申:基于美学的价值判断——一切有美学价值的文字都可被视为文学
韦勒克的思考:“名著”的适用性
文学史对于思想家的论述是支离破碎的,没有提供他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这里文学史家不能自动的转化为这些学科的合格的行家,而只能成为一个自以为是的入侵者。

名著——适合初级研究者
适用范围:科学、历史等累积性和渐进性科目,在考察想象性的文学时,如果仅限于阅读名著,及无法清晰认识语言、意识形态等背景,也无法了解文学的连续性和文学演化的过程。

3.第三种观点:文学如果仅指文学艺术,即想象性的文学,似乎是最恰当的。

语言是文学的材料。

文学语言、日常语言与科学语言:
这个问题是很棘手的,决不可能在实践中轻而易举地加以解决,因为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它没有专门隶属于自己的媒介,在语言用法上无疑地存在着许多混合的形式和微妙的转折变化。

要把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区别开来还比较容易;然而,仅仅将它们看作是“思想”与“情感”或“感觉”之间的不同,还是不够的。

文学必定包含思想,而感情的语言也决非文学所仅有,这只要听听一对情人的谈话或一场普通的吵嘴就可以明白。

尽管如此,理想的科学语言仍纯然是“直指式的”:它要求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一一吻合。

语言符号完全是人为的,因此一种符号可以被相当的另一种符号所代替。

语言符号又是简洁明了的,即不假思索就可以告诉我们它所指称的对象。

月亮
科学语言:月球
文学语言:
蟾宫、桂宫、广寒宫、婵娟、天镜、银钩、玉钩、玉轮、银蟾、玉弓、玉盘
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
科学语言趋向于使用类似数学或符号逻辑学那种标志系统(确定性)。

文学语言有很多歧义;每一种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语言,都拥有大量的同音异义字(词)以及诸如语法上的“性”等专断的、不合理的分类,并且充满着历史上的事件、记忆和联想。

简而言之,它是高度“内涵的”。

文学语言远非仅仅用来指称或说明什么,它还有表现情意的一面,可以传达说话者和作者的语调和态度。

举例:月亮:
科学语言:月球
文学语言: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科学语言:月亮=月球;文学语言:月亮=思乡
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文化性:
科学语言:
中文:月球;英语:Moon;日语:月
文学语言:
中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夜の月はとても青いです(今晚的月色泛青)
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
文学语言强调文字符号本身的意义,强调语词的声音象征。

现在已发明了各种技术来探究文字语言的符号和象征,如格律、头韵和声音模式等。

与科学语言不同的这些特点,在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中又有不同程度之分。

举例:(声音本身的含义)
The light that lies in women’s eyes.
——Thomas Moore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
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根本区别:
文学语言深深地植根于语言的历史结构中,强调对符号本身的注意,并且具有表现情意和实用的一面,而科学语言总是尽可能地消除这两方面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