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报告.doc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首先出示两瓶气体,然后取一根带火星的木条的伸入其中一瓶,发现木条燃烧起来;再将燃烧的木条伸入另一集气瓶中,发现木条熄灭了。
这时提出问题:哪一瓶是氧气,哪一瓶是二氧化碳呀?再出示两瓶气体,指明分别是空气和二氧化碳,提问哪位同学能够用化学方法区别开?学生在小学自然课里接触过此类的知识,很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回答,然后就可以通过投影将完整明确的结论提供给学生,进行知识上的强化。
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学会用化学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也使学生在本节课的一开始就进入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为下面的探究实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下面进入本课的探究环节:我们每时每刻都要进行呼吸,那么我们呼出的是什么气体,吸入的又是什么气体呢?学生一齐说出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吸入的是空气。
那么,这节课就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收集我们呼出的气体呢?在给学生留出讨论、思考的时间后,我把收集的过程演示一遍,然后让学生根据示范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外,取出两个空集气瓶,即为两瓶空气。
因为该实验重点在于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所以在此不必过分强调操作的正确,以分散实验的主题。
下面我就这两组气体提出问题:刚才同学们都认为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那么,你们的假设对不对呢?怎样证明呢?学生马上可以回答:通过实验证明。
我进一步追问:你能设计这个实验方案吗? 学生分组活动,根据自己提出的假设进行讨论、查阅资料,然后选派代表提出他的实验设想。
受到前面演示实验的影响和暗示,学生很容易就设计出了实验方案,师生共同就细节问题进行完善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进行实验,并提醒学生作好实验记录。
进一步提问:呼出的气体成分只有二氧化碳吗?这时,我装做很随意的摘下眼镜,朝镜片上呼了口气,然后拿出眼睛布擦起了镜片,边擦边问:你们有没有这样擦过镜片?为什么要先哈口气呀?学生一齐说:哈出的气体里有水蒸气。
呼吸的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呼吸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探究呼吸对人体的作用和重要性。
3. 通过实验验证呼吸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呼吸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生理过程,通过呼吸系统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实验中,我们将通过观察人体在不同呼吸方式下的生理变化,验证呼吸对人体的重要性。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对象:志愿者(20名,男女各10名,年龄18-25岁,身体健康)2. 实验器材:秒表、血压计、心率计、呼吸测量仪、氧气浓度计、二氧化碳浓度计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志愿者分为四组,每组5人。
2. 实验步骤:a. 第一组:正常呼吸组。
志愿者正常呼吸,记录1分钟内的呼吸次数、心率、血压、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b. 第二组:深呼吸组。
志愿者进行深呼吸,记录1分钟内的呼吸次数、心率、血压、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c. 第三组:屏气组。
志愿者尽力屏住呼吸,记录1分钟内的呼吸次数、心率、血压、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 第四组:过度呼吸组。
志愿者进行过度呼吸,记录1分钟内的呼吸次数、心率、血压、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3. 数据处理:将每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呼吸方式下的生理指标变化。
五、实验结果1. 正常呼吸组:- 呼吸次数:每分钟16-20次- 心率:每分钟60-100次- 血压:收缩压90-120mmHg,舒张压60-80mmHg - 氧气浓度:21%- 二氧化碳浓度:0.04%2. 深呼吸组:- 呼吸次数:每分钟10-15次- 心率:每分钟70-90次- 血压:收缩压85-110mmHg,舒张压55-75mmHg - 氧气浓度:22%- 二氧化碳浓度:0.03%3. 屏气组:- 呼吸次数:0次- 心率:每分钟100-120次- 血压:收缩压120-140mmHg,舒张压80-100mmHg - 氧气浓度:18%- 二氧化碳浓度:0.05%4. 过度呼吸组:- 呼吸次数:每分钟25-30次- 心率:每分钟50-70次- 血压:收缩压70-95mmHg,舒张压45-65mmHg- 氧气浓度:23%- 二氧化碳浓度:0.02%六、实验分析1. 正常呼吸组:在正常呼吸下,人体生理指标稳定,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处于正常范围。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文章由<免费教育文稿网>收集。
教学目标]: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提出问题,大胆猜想,科学验证的探究过程。
2、通过探究活动,认识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不同。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初步方法。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实验用品](教师)集气瓶一只,毛玻片一块,水槽一只,酒精灯,滴管,火柴,木条,澄清石灰水,氧气一瓶,二氧化碳一瓶。
(学生)集气瓶四只,毛玻片四块,光玻片一块,水槽,酒精灯,滴管,火柴,木条,水槽,澄清石灰水,水。
[教学流程]提出问题――作出猜想――知识准备――实验设计――实验探究――完成报告。
[课堂设计]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教师]同学们,请大家跟着我的口令进行一次深呼吸。
请大家深深地吸一口气,再缓缓地呼出一口气。
这跟我们平时的呼吸没有什么两样,呼吸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可同学们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完全一样吗?[学生]不一样[教师]对,不完全一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人体吸入的气体(是什么)和呼出的气体的变化之处。
(板书课题: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第二部分作出猜想[教师]既然大家认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不完全一样,那就请大家猜想一下,可能会有哪些不同?(可以讲物质的不同,也可以讲空气中某些气体含量的变化。
)[学生讨论](教师提示:可以讲自己知道的,也可以讲自己估计的,但要能讲出猜想的简单理由)[学生回答]1、"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变低2、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高第三部分知识准备(已知的可通过问题提问的形式,未知的可以进行材料给予)[教师]大家能不能结合在其它学科中学到的有关知识和生活中的常识来讲讲如何检验这三种气体。
[学生讨论][学生回答]1、"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2、氧气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
呼吸气实验报告

呼吸气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呼吸气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和原理;2. 掌握呼吸气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步骤;3. 观察分析不同条件下呼吸气的差异。
实验器材:1. 实验台;2. 试管及试剂;3. 火柴或打火机;4. 镊子;5. 安全镜;6. 水槽。
实验步骤:1. 将试管放入水槽中,保证试管底部在水中;2. 用镊子将一小块磷出装于试管中;3. 迅速盖上试管的口部;4. 观察试管中的现象。
实验原理:人体呼吸的过程中,肺部吸入大气中的氧气,将其输入血液,供给全身组织的呼吸代谢。
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经由血液再次通过肺部排出体外。
实验中的燃烧过程正是模拟了人体细胞内的氧化代谢。
实验中加入的磷含有高能磷酸化合物,当通过火柴点燃磷时,磷与大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同时,磷与氧气也会生成二氧化硫等气体,形成了典型的燃烧过程。
实验结果:实验中,观察到磷燃烧过程中产生了白色的烟雾,并Beg相关的说明。
每次呼气时会发现有气泡从水中逸出。
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磷在火焰下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形成了白色的烟雾,这是燃烧产物中的一种气体。
同时,每次呼气时的气泡则是二氧化碳的产物。
实验的结果说明了呼吸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参与细胞内的氧化反应,产生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作为废物排出体外。
细化实验结果分析:1. 磷燃烧产生的白色烟雾可能是磷酸一氧化二磷等化合物;2. 每次呼气时产生的气泡是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通过此次呼吸气实验,我深刻认识到了人体呼吸过程中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在氧气的参与下,磷能够燃烧产生烟雾,而在人体的氧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则以气泡的形式从水中排出。
这一实验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呼吸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和生物反应,对人体的健康充满了敬畏之情。
同时,实验还提醒我们注意室内燃气的燃烧问题,以免产生有毒的燃烧产物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实验改进:1.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试剂来观察其燃烧产物,以便更直观地观察到不同气体产生的现象;2. 实验过程中磷的量可以适当增加,以增加磷燃烧产物的量,以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3. 可以通过收集燃烧产物,并进行化学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产物的性质和组成。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探究实验报告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探究实验报告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探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以加深对呼吸生理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人体吸入的空气中含氧约21%,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增加。
通过本实验,我们将收集并比较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成分,以验证这一生理过程。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一袋气球、一个气球导管、一个透明的塑料瓶A、一个透明的塑料瓶B、一个橡皮管、一个塞子。
2.将气球导管插入橡皮管一端,再将气球导管另一端插入透明塑料瓶A的瓶口,确保密封良好。
3.请实验者先深呼吸数次,然后将气球吹起并捏紧,再将其连接到透明塑料瓶A的导管上,松手让气球中的空气进入瓶中。
这就是吸入空气的样本。
4.请实验者用力呼气数次,然后将气球吹起并捏紧,再将其连接到透明塑料瓶B的导管上,松手让气球中的空气进入瓶中。
这就是呼出气体的样本。
5.同时收集两个样本后,将两个塑料瓶中的气体样本充分混合。
四、实验结果通过对比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成分变化,我们发现以下现象:1.吸入空气的样本中氧气含量较高(约21%),而二氧化碳含量较低(约4%)。
2.呼出气体的样本中氧气含量较低(约16%),而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约5%)。
3.两种气体样本中水蒸气含量也有所不同。
吸入空气的样本中水蒸气含量较低(约1%),而呼出气体的样本中水蒸气含量较高(约5%)。
五、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在呼吸过程中,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较高,而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较低。
这表明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来产生能量和排出二氧化碳。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降低,而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增加。
这表明人体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并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3.这些结果验证了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呼吸生理过程。
4.本实验通过收集和分析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人体呼吸的生理过程。
吸入_呼出测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吸入与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
2. 通过实验验证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
3. 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二、实验原理人体在进行呼吸作用时,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本实验通过测量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分析人体呼吸过程中的气体成分变化。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集气瓶、玻璃片、饮料吸管、水槽、酒精灯、火柴、澄清石灰水、无水硫酸铜、pH试纸、温度计、秒表。
2. 药品:澄清石灰水、无水硫酸铜。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集气瓶洗净、晾干,备用。
2. 吸入气体测量:a. 将一个集气瓶正放在实验桌上,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
b. 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吸入的空气,确保瓶内充满气体。
c. 将瓶盖打开,迅速将瓶口插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记录现象。
d. 将瓶口插入无水硫酸铜中,观察硫酸铜是否变蓝色,记录现象。
e. 将瓶口插入pH试纸中,观察pH试纸颜色变化,记录pH值。
3. 呼出气体测量:a. 将另一个集气瓶正放在实验桌上,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
b. 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确保瓶内充满气体。
c. 将瓶盖打开,迅速将瓶口插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记录现象。
d. 将瓶口插入无水硫酸铜中,观察硫酸铜是否变蓝色,记录现象。
e. 将瓶口插入pH试纸中,观察pH试纸颜色变化,记录pH值。
4. 比较分析:将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吸入气体:a. 澄清石灰水:无变化b. 无水硫酸铜:无变化c. pH值:待测2. 呼出气体:a.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 无水硫酸铜:变蓝色c. pH值:待测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澄清石灰水实验: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导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
2. 无水硫酸铜实验: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与无水硫酸铜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导致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较高。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报告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2 】探讨试验报告
运动进程记载:
试验目标1.熟悉我们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在构成上的不同.
2.学会气体收集.液体倾倒及常见气体的性质验证.
试验用品:
试验步骤试验现象结论与剖析
1.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盖
好,如许就收集好两瓶空气了
2.将两个空集气瓶装满水,用玻
璃片盖住瓶口的一部分,然后慢
慢往前推把瓶口全盖住(瓶内
不可留有气泡),玻璃片紧盖住
瓶口,然后倒扣在水槽中.用吸
管往瓶中吹气,直到集气瓶中充
满呼出的气体,在水下用玻璃片
把瓶口盖紧,掏出集气瓶放在桌
面上.同样的办法收集另一瓶呼
出的气体.
3.磨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
①往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②燃着的小木条分离伸入空气瓶和呼出气体瓶中,①不雅察到空气瓶中无显著现
象,呼出气体瓶中澄清石灰水变
混浊
②空气瓶中的小木条没变化,呼
出气体瓶中的小木条熄灭,
①解释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
量比空气中的高
②解释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呼出
气体中的高(也能解释呼出气
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
高),
取两片湿润的玻璃片,一片放在空气中,往另一块上吹气发明玻璃片上的水雾比空气中
的那片多,
解释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比空气中的高
第1页,-共1页。
对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成分的探究

备课人 王国良 上课时间 9月10日 学科主任签名 课题 对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成分的探究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份有何异同。
2、学习对化学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化学探究学习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的初步形成导 学 过 程复备一、创设情境 二、知识准备学生回忆小学自然(或科学)课,七、八年级生物学的相关知识。
教师演示学生当助手,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然后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 实验过程实验结论1 向一瓶氧气中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
氧气可以使燃着的木条 ,且氧气相对含量越多, 。
氧气的特性: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 。
2向另一瓶氧气中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3 向一瓶空气中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
4向一瓶二氧化碳中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
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木条 。
二氧化碳的特性:可以使澄清石灰水 ,出现的 越多,说明二氧化碳越多。
5 向一瓶二氧化碳中倾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观察现象。
三、活动探究问题质疑:1、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它是一种“摸不着看不见”的自然资源。
你知道空气中都含有哪些气体吗?2、“呼吸”是生命现象的特征之一,在这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有什么科学的奥秘呢?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呢?活动一:如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和空气?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收集吸入的空气及呼出的气体,进行操作指导。
活动二: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注意观察有何现象。
步骤现象 结论 判断依据分别向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呼气,观察现象。
达标测评1.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 )A 、水蒸气B 、二氧化碳C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D 、氧气 2.我们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 (1)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空气所含氧气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探究实验报告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姓名_____班级_____实验日期____
组号_____组长_____同组人_____
【探究名称】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收集资料】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下面的使用中,浑浊物越多,说明气体中
恶意回帖越多。
2、氧气可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什么氧气越多。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4.空气主要是有氧气、氮气组成的,还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老师提示】
实验中请同学们主要观察呼吸前后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的变化。
【设计实验并验证】
1.实验用品:水槽、集气瓶、玻璃片、弯头的饮料管、胶头滴管、火柴、小木条、澄
清石灰水
2.你的设计:
步骤和方法观察到的现象结论与解释
1.气体的收集
(1)取两个空的集气瓶,用
玻璃片盖好,这样两瓶空气
样品就收集好了!
(2)按课本14 页步骤 2 所
示的方法收集两瓶我们呼出
的气体
2. 检验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
气体的不同
(1)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和一根据(1)你得出的结论:
观察到的现象:____
瓶空气,向其中分别滴加澄______。
__________。
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2)取另外一瓶呼出的气体根据(2)你得出的结论:
观察到的现象:____
和一瓶空气,将燃着的木条______。
__________。
分别插入其中,观察现象。
(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根据(3)你得出的结论:
观察到的现象:_____
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并与另_____。
__________。
一块对比。
【交流评价】
1.知识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我评价:
我的评价
我的不足
我的改进
【巩固提高】
1.如何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该操作的要点是什么?
2.有同学用下面的装置灌满水收集我们呼出的气体,你认为应如何操作为什么?它的原理和课本一样吗?
3、仔细阅读下表:
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其它气体空气(%)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78 16 4 1.1 0.9 现有两瓶气体分别是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你能将它们鉴别开来吗?
4.通过这结课的探究对你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