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原理试卷A答案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关于城市空间结构表述,下列哪项是错误?( )A.多中心城市应加强各中心之间交通联系B.带型城市中需要完善垂直于交通主轴道路C.小城市适宜采用环形放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D.特大城市空间布局适宜采用多中心城市结构形式【答案】 C2、可以将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引入市区,较好地改善城市通风条件城市绿地空间布局为()。
A.楔形绿地布局B.混合式绿地布局C.带状绿地布局D.块状绿地布局【答案】 A3、关于城镇体系规划和镇村体系规划表述中,错误是()。
A.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B.省、自治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省、自治区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C.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需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D.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应确定中心村和基层村,提出村庄建设调整设想【答案】 B4、下列属于基础资料搜集的是( )。
A.城市历史、自然条件、城市人口、工业与仓库、对外交通、市政设施B.城市历史、自然条件、人文素质、失业率C.城市历史、人口流动、工业与仓库,建筑群D.城市历史、人口流动、自然条件、失业率、对外交通、市政设施【答案】 A5、城乡规划实施监督检查不包括()。
A.社会监督B.行政监督C.立法机构监督D.专业机构监督【答案】 D6、城市分区规划应当依据已经依法批准( )进行编制。
A.城市区域规划B.城镇体系规划C.城市总体规划D.城市行政区域【答案】 C7、城市总体规划调查中社会环境调查包括()。
A.人口调查、社会组织调查和自然地理环境调查B.人口调查、社会结构调查和气象调查C.人口调查、社会组织调查和社会结构调查D.社会组织调查、社会结构调查和生态调查【答案】 C8、2005年,中央政府对城乡关系作出了具有历史性转折的重大调整,在我国延续了( )多年的农业税退出了历史舞台。
A.700B.1500C.2600D.3000【答案】 C9、下列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不属于当代城市发展主要动力的是()。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过关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过关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180题)1、计算居住区绿地率时,其绿地面积是指( )。
A.居住区内所有绿化面积之和B.符合标准各级公共绿地面积之和C.符合标准各类绿地面积之和D.满足13面积在标准建筑日照阴影之外条件绿地面积之和【答案】 C2、市域发展方向上生态敏感度低城市发展急需空间属于( )。
A.优化调整区B.控制开发区C.鼓励开发区D.禁止开发区【答案】 C3、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宽度需要敷设供热管线,则建筑控制线之间宽度不宜小于()m。
A.9B.14C.10D.8【答案】 B4、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不会影响地块开发强度指标为()。
A.建筑高度B.建筑体量C.建筑密度D.建筑间距【答案】 B5、R.M.诺瑟姆提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以下。
A.20%B.30%C.50%D.70%【答案】 B6、下列关于民用机场选址原则表述,错误是()。
A.一个特大城市可以布置多个机场B.高速公路发展有利于多座城市公用一个机场C.机场与城区距离应尽可能远D.机场跑道轴线方向尽量避免穿越城市区【答案】 C7、下列关于信息化对城市形态影响表述,错误是()。
(2013年真题)A.城市空间结构出现分散趋势B.城乡边界变得模糊C.不同地段区位差异缩小D.新型社区功能更加单纯【答案】 D8、经济基础理论认为,城市在最初发展阶段发展关键是( )。
A.工业B.基础产业C.产业集中化D.产业综合化【答案】 B9、城市形成与发展重要条件是()。
A.城市布局B.自然资源C.城市道路交通D.城市对外交通运输【答案】 D10、在计算居住小区内道路用地时,不应包括是()。
A.尽端路回车场B.独立停车楼占地C.车道边人行便道D.道路中绿化带【答案】 B11、地下水过量开采造成的后果不包括( )。
A.水源枯竭B.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C.水的矿化度大幅降D.地面沉陷【答案】 C12、地下水过量开采造成后果不包括( )。
居住区规划试题及答案

居住区规划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居住区规划中,下列哪项不是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则?A. 以人为本B. 功能分区C. 交通便捷D. 经济节约答案:D2. 居住区规划中,绿地率的最低标准是多少?A. 25%B. 30%C. 35%D. 40%答案:B3. 居住区规划中,下列哪项不属于居住区配套设施?A. 教育设施B. 医疗设施C. 工业区D. 商业设施答案:C4. 居住区规划中,住宅建筑的日照标准是多少?A. 大寒日不低于2小时B. 大寒日不低于3小时C. 冬至日不低于2小时D. 冬至日不低于3小时答案:B5. 居住区规划中,下列哪项不是居住区交通规划的原则?A. 人车分流B. 交通便捷C. 停车方便D. 交通管制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居住区规划中,下列哪些因素是影响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A. 绿化覆盖率B. 噪音控制C. 空气质量D. 交通流量答案:ABC2. 居住区规划中,下列哪些是居住区规划的主要目标?A. 提高居住质量B. 促进经济发展C. 保护环境D. 增加就业机会答案:AC3. 居住区规划中,下列哪些是居住区规划的主要内容?A. 住宅建设B. 公共设施C. 交通规划D. 绿化建设答案:ABCD4. 居住区规划中,下列哪些是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则?A. 以人为本B. 可持续发展C. 功能分区D. 经济节约答案:ABC5. 居住区规划中,下列哪些是居住区配套设施?A. 教育设施B. 医疗设施C. 工业区D. 商业设施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居住区规划中,住宅建筑的日照标准是冬至日不低于3小时。
(对)2. 居住区规划中,绿地率的最低标准是30%。
(对)3. 居住区规划中,交通规划不需要考虑人车分流。
(错)4. 居住区规划中,工业区是居住区配套设施的一部分。
(错)5. 居住区规划中,居住区环境质量与绿化覆盖率无关。
(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居住区规划中功能分区的原则。
(完整版)居住区规划原理试卷A答案

(完整版)居住区规划原理试卷A答案《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试卷A3。
服务半径:服务半径是指设施服务范围的空间或时间距离4 住宅区容积率: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平方米/平方米)3 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的居住环境室外允许噪声标准为_B__A 30-40分贝B 35-45分贝C 35-40分贝D 40-55分贝4 哪一个不属于住宅区绿地的三大功能_A__A 美观功能B 使用功能C 生态功能D 景观功能5居住区内道路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为( ),但坡长不能超过( )米。
BA.8.0%;50 B.8.0%;20 C.3.0%;20 D.3.0%;50三、简答题(8分*5=40分)1。
住宅的群体组合中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有哪几个?并且要写出每种形式的优缺点.1、行列式:条式单元住宅或联排式住宅楼按照一定朝向和间距成排布置。
特点:构图强烈,规律性强,线形布局有利于服务设施的高效分布,有利于采用高能效的交通模式.缺点:形式单调,识别性差,易产生穿越交通,产生视线干扰和阴影遮蔽的问题。
2、周边式:住宅沿街坊道路周边布置,有单周边和双周边两种布置形式。
特点:容易形成较好的街景,内部安静,具有内向集中的空间,有利于邻里交往,节约用地.缺点:对地形的适应性差3、点群式:围绕组团中心建筑、公共绿地或水面有规律或自由的布置,形成丰富的群体空间。
特点:日照、通风好,对地形的适应能力强。
缺点:外墙面积大,太阳辐射较大,视线干扰大,识别性较差.4、院落式:将住宅单元围合成封闭的或版封闭的院落空间。
特点:便于邻里交往和布置老年与儿童活动场地,提高容积率。
缺点:转角部分易产生阴影。
5、混合式:指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或院落式,其中二种或数种结合或变形的组合形式.特点:空间丰富,适应性广,组成空间多变的住宅组群。
6、自由式:在群体布置时,形成似围非围的相互流动的院落空间效果,在地形起伏变化的地段因地就势,适于采用自由式的布置形式。
居住区规划原理课程居住区规划原理考卷-1

《居住区规划原理》试题专业: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居住区内部的对外联系应妥善处理。
下面哪种说法不妥()。
A.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B.当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增设洞口尺寸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道C.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控制在80~130m之间D.人行出口间距一般不超过80m,超过时则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口2、、下列()项有误。
A.10层以上的住宅为高层B.住宅超过100米时为超高层C.公共建筑超过24米时为高层D.公共建筑超过100米时为超高层3、、关于住宅建筑设计,下列说法()项有误。
A.住宅层高不应高于2.8mB.卧室、起居室的净高不应低于2.40m,其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mC.厨房的净高不应低于2.20mD.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时,其1/3面积的净高不应低于2.10m4、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高级住宅”是指()。
A.建筑装修标准高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住宅B.建筑装修标准高和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高级住宅C.建筑装修标准高和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住宅D.建筑装修标准高和设有分体式空气调节系统的住宅5、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多少时,应设不小于()面积的消防通道。
A.160m,3m×3mB.160m,4m×4mC.180m,4m×3mD.120m,4m×4m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建筑密度2、住宅用地3、公共绿地4、道路红线5、日照间距系数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社区在居住区规划中的意义。
2、居住区规划结构所包含的基本因素。
3、居民调查的作用与意义。
4、围合空间的作用。
四、论述题(25分)1、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概念方法较以前有哪些改变,宜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日照间距:前后两排住房之间,为保证后排住宅能在规定时日获得所需日照而必须保持的距离。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
A.小区、居住区、居住综合体三级B.邻里单位、小区、居住区三级C.邻里单位、居住区、居住综合体三级D.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答案】 D2、城市用地经济性评价是指根据城市土地( )属性及其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作用,综合评价土地质量优劣差异,为土地使用提供依据。
A.经济和自然两方面B.自然和社会两方面C.经济和社会两方面D.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答案】 A3、以下关于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表述错误是()A.按照生态功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B.按照保质保量要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C.按照集约适度、绿色发展要求划定城镇开发边界D.按照集约适度、快速发展要求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答案】 D4、现代城市规划中,最早引入城市立体交通体系主张代表人物是()。
(2010年真题)A.霍华德B.勒·柯布西埃C.索里亚·玛塔D.西谛【答案】 B5、关于城镇体系表述,错误是( )。
A.城镇体系核心是中心城市,没有一个具有一定经济社会影响力中心城市,就不可能形成具有现代意义城镇体系B.城镇体系是由一定数量城镇所组成C.城镇体系最本质特点是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D.城镇体系是以一个相对封闭区域内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不同区域有不同城镇体系【答案】 D6、不属于客运站布置方式是( )A.集中式B.通过式C.混合式D.尽端式【答案】 A7、城市并非是一种孤立存在的空间形态,它与其所在的区域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A.辩证B.动态C.互惠D.对立【答案】 A8、中国的市制实行的是哪种行政区划建制模式?( )A.广域型B.集聚型C.市带县型D.城乡混合型【答案】 A9、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化模式是以( )为主导。
A.国有企业B.分散家庭工业C.乡村集体经济D.私营企业【答案】 A10、控制性详细规划是由()提出规划控制指标规划。
居住区试题及答案(1)

居住区试题及答案(1)1.1居住区规划组织形式有哪些?简述各自的特点里坊: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设有坊墙、坊门,每晚实行宵禁,坊门关闭,禁止出入。
街巷:一般不通机动车,日照采光通风条件差,几乎没有绿化,空间呆板单调。
邻里单位:城市道路不得穿越邻里单位;邻里单位内设有小学,日常生活必须的服务设施;保证充分绿化,各住宅都有充分日照、通风和庭院。
居住小区:有整套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其规模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最大的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规模的上限。
综合居住区:以居住区用地为主体,附设不同类型的工作地段,以节约上下班的时耗,减轻城市交通的压力,方便生活,利于工作和生产1.2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的异同1.3 什么是社区?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了形成社区四个条件是什么?社区: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并有着较密切的交往的社会群体。
条件:1、有一定的社会关系;2、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3、有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4、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2.1 概念: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居住区:人们日常生活、居住、游息,具有一定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并集中布置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绿地道路以及其他各种工程设施,为城市街道或自然界限所包围的相对独立地区。
(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围合,并与居住区人口规模(3~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和自然界线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区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
(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居住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城乡规划原理-其他主要规划类型-第一节居住区规划

城乡规划原理-其他主要规划类型-第一节居住区规划[单选题]1.下列关于邻里单位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
[历年真题]A.周边式布局的街坊是典型的邻里单位B.(江南博哥)以小学的合理规模确定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C.邻里单位应避免外部车辆穿行D.邻里单位要求配套相应的服务设施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邻里单位的六条原则包括:①邻里单位周边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②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道路,以保持内部的安全和安静;③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不必穿过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是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邻里单位3000~4000人;④邻里单位的中心是小学,与其他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广场或绿地中;⑤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约合65公顷),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km);⑥邻里单位内小学周边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单选题]2.下列关于居住小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历年真题]A.居住小区规模主要用人口规模来表达B.因地块大小不同,而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C.居住小区是封闭管理的居住地块D.以一个居委会的管辖范围来划定居住小区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居住小区的核心概念是按照配套设施的服务半径和城市干路网的间距,综合确定居住小区的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对应一定的人口规模配建一套生活服务设施,并通过减少城市交通穿越,保证日照、通风和一定绿地等措施,保证较好的居住环境。
居住小区规模主要用人口规模来表达,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居住小区是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不为城市交通干路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单选题]3.下列关于邻里单位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
[历年真题]A.邻里单位的规模应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规模B.邻里单位的道路设计应避免外部汽车的穿越C.为邻里单位内居民服务的商业设施应布置在邻里的中心D.邻里单位中应有满足居民使用需要的小型公园等开放空间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佩理的论述,邻里单位由以下六个原则组成:①规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试卷A
班级姓名
一、名词解释(6分*5=30)
1.邻里单位: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提出了以控制居住区内部的车辆交通、
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宁为出发点的邻里单位的理论。
试图以邻里单位作
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改变城市传统居住区的缺陷。
2.千人指标:是指每千居民拥有的各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3.服务半径:服务半径是指设施服务范围的空间或时间距离
4 住宅区容积率: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平方米/平方米)
5 雷德朋系统:即人车分行的道路系统,这种系统由车行与步行两套独立的道路系统组成,
首次在美国的雷德朋小区规划中采用并实施。
二、选择题(2分*5=10分)
1.问卷调查最有效的关键是_B__
A 提问方式 B问卷设计 C问卷数量 D字体大小和颜色
2 居住区级商业中心属于哪类用地_C__
A R
B C2
C R2
D R3
3 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的居住环境室外允许噪声标准为_B__
A 30-40分贝
B 35-45分贝
C 35-40分贝
D 40-55分贝
4 哪一个不属于住宅区绿地的三大功能_A__
A 美观功能
B 使用功能
C 生态功能
D 景观功能
5居住区内道路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为(),但坡长不能超过()米。
B
A.8.0%;50B.8.0%;20 C.3.0%;20 D.3.0%;50
三、简答题(8分*5=40分)
1.住宅的群体组合中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有哪几个?并且要写出每种形式的优缺点。
1、行列式:条式单元住宅或联排式住宅楼按照一定朝向和间距成排布置。
特点:构图强烈,规律性强,线形布局有利于服务设施的高效分布,有利于采用高能效的交通模式。
缺点:形式单调,识别性差,易产生穿越交通,产生视线干扰和阴影遮蔽的问题。
2、周边式:住宅沿街坊道路周边布置,有单周边和双周边两种布置形式。
特点:容易形成较好的街景,内部安静,具有内向集中的空间,有利于邻里交往,节约用地。
缺点:对地形的适应性差
3、点群式:围绕组团中心建筑、公共绿地或水面有规律或自由的布置,形成丰富的群体空间。
特点:日照、通风好,对地形的适应能力强。
缺点:外墙面积大,太阳辐射较大,视线干扰大,识别性较差。
4、院落式:将住宅单元围合成封闭的或版封闭的院落空间。
特点:便于邻里交往和布置老年与儿童活动场地,提高容积率。
缺点:转角部分易产生阴影。
5、混合式:指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或院落式,其中二种或数种结合或变形的组合形式。
特点:空间丰富,适应性广,组成空间多变的住宅组群。
6、自由式:在群体布置时,形成似围非围的相互流动的院落空间效果,在地形起伏变化的地段因地就势,适于采用自由式的布置形式。
2 住宅区的路网布局规划的特点
1)顺而不穿,保持住宅区内居民生活的完整与舒适;
2)分级布置,逐级衔接,保证住宅区交通安全、环境安静以及居住空间领域的完整;
3)因地制宜,使住宅区的路网布局合理、建设经济;
4)功能复合化,营造人性化的街道空间;
5)空间结构整合化,构筑方便、系统、丰富和整体的住宅区交通、空间和景观网络;
6)避免影响城市交通。
3 住宅区工程管线综合的原则
1)各类管线布置应整体规划,近远结合,并预留今后可能建设的工程管线的管位
2)各类管线应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走向应沿道路或平行主体建筑布置,并力求短捷,减少交叉。
3)各类管线应满足相互间水平、竖向间距和各自的埋深要求。
4)当综合布置地下管线发生矛盾时,因采取避让原则。
4,住宅区道路的分级及其宽度:
a.居住区级:20——30m;(红线)
b.小区级:10——14m;(红线)
c.组团级:8——10m;(路幅)
d.宅前小路:2.5——3.5m;(路幅)。
5.默写出居住区用地平衡表,并说说平衡表的作用
作用:1对土地使用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作为调整用地和制定规划的依据之一2进行方案比较,检验设计方案用的分配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3审批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的依据之一。
四、论述题(20分*1=20分)
1、结合本学期所学到的知识,结合实例阐述居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之间的相同点和异同点。
1)从两者各自的概念上界定:从研究目的、研究范围、研究目的等。
2)从两者的各自的发展来看
3)作为一名规划师,如何看待这两者。
4)
5)
6)
7)(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