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检验制度通用范本

合集下载

工程施工检测检验制度(3篇)

工程施工检测检验制度(3篇)

第1篇一、制度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施工质量、安全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为加强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工程施工检测检验的制度。

二、制度内容1. 进货检验制度(1)建筑工程中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必须进行现场验收,验收应包括资料核对、外观及数量核查、品质检查、抽样送检等内容,并填写相关记录。

(2)现场材料员应对进场材料进行外观质量及数量的验收。

(3)材料接收后由项目部经理或项目主管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对主要材料进行复验;凡需复检的材料,在使用前必须由实验员进行抽查、复验,证明合格后才能使用,并填写相关记录。

(4)大宗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进场验收后,必须工程项目经理及质检员在收货单及入库单上进行签认。

物资入库单上验证人员未签字视为该批材料尚属待检状态,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

(5)质检员对验收合格的材料,填写《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向工程监理工程师进行报验。

(6)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进行复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

若因材料质量问题而影响工程的质量,将追究采购者及验收人员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2. 施工现场质量检测管理制度(1)建设单位应与具备相应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签订检测委托合同,委托的检测项目、参数和数量应符合相关标准、文件要求。

(2)检测机构不得与所检测工程项目的参建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3)施工现场质量检测应从检测委托管理、施工现场检测行为管理、检测报告审核确认、不合格报告处置等环节开展全过程管理。

(4)重点强化检测报告审核确认环节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检测的真实性、准确性。

3. 施工检测试验计划管理规定(1)施工检测试验计划应在工程施工前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编制,并应报送监理单位进行审查和监督实施。

(2)根据施工检测试验计划,应制订相应的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

施工材料取样送检制度范本

施工材料取样送检制度范本

施工材料取样送检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确保工程质量,规范施工材料取样送检工作,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承建的各类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取样送检工作。

二、取样送检工作流程1. 施工材料进场后,施工员、质检员会同现场材料员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的材料,应办理入库手续,存放在规定位置,并进行标识;对需要复验或对质量有怀疑的材料,不能入库,更不得投入使用,应暂时单独存放在指定的待检区域,并作好待验标识,并记录,不得投放使用。

2. 进货检验应包括的内容:(1)进货文件的验证:包括进货单上的材料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质量标准是否与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相符;材质证明、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是否齐全、有效。

(2)实物验证:包括进货的实物是否与进货文件相符,进货数量是否与进货单相符,进货质量抽验是否符合要求,进货材料的包装、标识、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有效期是否符合要求和标识清楚。

3. 现场抽样送检,应由现场材料员报告项目技术负责人,由项目技术负责人通知试验员,按规定取样并送到有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4. 试验结果应报项目技术负责人或监理工程师确认。

确认为合格的材料方可投入使用或办理入库手续,存放在规定位置,并将原来的待验标识改为合格标识。

5. 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退货、更换等,确保工程质量不受影响。

三、取样送检要求1. 取样应遵循随机、均匀、代表性的原则,确保取样过程的公正、公平、透明。

2. 取样数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取样工具应清洁、干燥、专用,避免污染样品。

4. 取样过程中,应做好取样记录,包括取样时间、地点、取样人、样品名称、规格、数量、样品状态等,并由取样人和现场材料员共同签字确认。

5. 取样后的样品应立即封存,并送检。

避免样品受到污染、损坏或其他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6. 送检样品应填写检测委托单,并附上相关进货文件、取样记录等资料,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建设工程材料检查验收管理规定范文(4篇)

建设工程材料检查验收管理规定范文(4篇)

建设工程材料检查验收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设工程材料检查验收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材料使用率,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所有参与建设工程的单位和个人应遵守本管理规定,并按照规定执行。

第三条材料检查验收应当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第四条建设工程材料检查验收管理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材料、土建设施材料、电气设备材料、机械设备材料等。

第五条本管理规定的术语解释:1. 建筑材料:用于建筑施工的材料,包括水泥、钢筋、木材、沙子等。

2. 土建设施材料:用于土建施工的材料,包括钢筋、砖块、水泥等。

3. 电气设备材料:用于电气设备的材料,包括电缆、继电器、开关等。

4. 机械设备材料:用于机械设备的材料,包括钢材、轴承、齿轮等。

第二章材料检查第六条材料检查应在材料进场前进行,目的在于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第七条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材料检查工作,确保检查工作的及时、准确性。

第八条材料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材料标识检查:检查材料是否正确标识,包括材料名称、生产厂家、规格型号等信息。

2. 外观检查:检查材料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无裂缝、变形、破损等现象。

3. 尺寸检查:检查材料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包括长度、宽度、厚度等。

4. 抗压强度检查:对需要抗压的材料进行抗压强度检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5. 化学成分检查:对需要进行化学成分鉴定的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成分合格。

6. 其他特殊要求检查:对特殊要求的材料进行相应的检查。

第九条材料检查应编制相应的检查记录,记录材料的检查结果、检查人员、检查时间等信息。

第十条材料检查结果可以分为合格、不合格和待处理三种情况。

第十一条材料检查不合格的情况下,应尽快与供货方或制造方联系,对不合格材料进行退换或更换,并将情况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

第十二条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应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对不合格材料进行分类保存,并进行标识。

第三章材料验收第十三条材料验收应在材料进场后进行,目的在于确认材料的质量及时与正确。

建筑工程材料检验制度

建筑工程材料检验制度

建筑工程材料检验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筑工程项目的材料检验工作,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建筑工程项目中所有涉及的材料的检验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执行机构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部门。

第四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材料检验的组织原则、检验程序、检验人员资格要求等。

第五条本制度的制定、修订和解释权归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部门。

第六条建筑施工单位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做好材料检验工作。

第七条监理单位应对材料检验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第八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材料检验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二章材料检验的组织原则第九条材料检验工作应当依法依规进行,确保材料的合格性和安全性。

第十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起材料检验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

第十一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应当指定专门的材料检验人员,负责对工程项目中的所有材料进行检验。

第十二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材料检验档案管理制度,对检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和保存。

第十三条监理单位应当依法依规对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材料检验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三章材料检验的程序第十四条材料检验应当在材料到达工程现场之前进行,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五条材料检验应当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

第十六条材料检验应当由负责材料检验的人员进行,对材料的外观、尺寸、质量等进行检查。

第十七条材料检验应当根据检验结果判断材料的合格性和安全性,并做出相应的检验报告。

第十八条若发现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立即通知建筑施工单位,并采取措施处理。

第十九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对材料进行合格评定,并按照评定结果选用材料。

第四章材料检验人员的资格要求第二十条从事材料检验工作的人员应当具有相关专业的学历和技术水平。

第二十一条从事材料检验工作的人员应当参加过相关的培训,并具有相关的证书。

第二十二条从事材料检验工作的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责任心。

工程材料检验制度范文

工程材料检验制度范文

工程材料检验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和依据为了保证工程材料的质量,并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工程项目的材料检验工作。

三、工程材料检验的主要内容1.检验项目:根据工程材料的种类和规格,确定需要进行的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验、物理性能检验、化学成分检验等。

2.检验方法:根据标准和规范要求,确定相应的检验方法,包括试验方法、实验仪器的选择和使用等。

3.检验机构:选择符合要求的检验机构进行工程材料检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检验周期:根据工程的进度和施工需要,合理安排工程材料的检验周期,确保及时提供合格的材料。

5.检验记录:对每次检验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检验日期、项目、方法、结果等内容,并进行存档备查。

四、质量控制1.材料供应商资质评估:材料供应商必须具有相应的生产资质和质量管理体系,并定期进行资质评估,确保供应商的资质合格。

2.材料进场检验:对所有进场的工程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3.现场过程检验:对施工中使用的材料进行现场过程检验,包括材料的外观、尺寸、强度等检验。

4.材料使用前检验:在材料使用前进行必要的检验,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5.材料使用后检验:对使用后的工程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材料的使用效果符合要求。

6.随机抽检:对已使用的工程材料进行随机抽检,确保材料的使用质量。

五、责任分工2.施工单位:负责按照检验计划进行工程材料的检验,并提供接受检验的条件和配合。

3.检验机构:负责进行工程材料的检验,并提供检验报告,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制度执行和监督1.执行:全体工程人员必须按照本制度的要求执行工程材料检验工作,不得擅自变更和违规操作。

2.监督:项目负责人负责对工程材料检验工作的执行进行监督,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复核,确保检验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范文(五篇)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范文(五篇)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范文工程质量检查是指按照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检查项目,用国家规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质量检测,并和质量标准的规定相比较,确定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为确保工程质量,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特制定本制度工程质量检查工作主要包括工程的隐检、预检、分项工程的交接检查验收、工程分阶段结构验收、单位工程竣工检查验收几个部分。

在工程施工中,要认真贯彻执行以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1、开工前检验制度开工前检验的内容及要求。

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经审核并依据此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施工前的工地调查和复测已进行,并符合要求;各种技术交底工作已进行,特殊作业、关键工序已编制作业指导书;采用的新技术、机具设备、原材料能满足工程质量需要。

2、施工过程中检验制度施工中应对以下工作经常进行抽查和重点检验。

施工测量及放线正确,精度达到要求;按照图纸施工,操作方法正确,质量符合验收标准;施工原始记录填写完善,记载真实;有关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和管理制度是否落实;砼、砂浆试件及土方密实度按规定要求进行检测实验和验收,试件组数及强度符合要求;工班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并有交接记录;工程日志薄填写要符合实际。

3、定期质量检查制度项目部每月、工程队每周组织一次定期检查,由项目总工主持,质检部门和有关部门的人员参加。

检查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找准主要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限期进行整改。

4、检查程序自检→互检→班组长检查→队内技术人员、专检人员检查→项目部工长检查→项目部专职质检员→监理工程师施工队提前两小时申报,同时要说明申报部位和施工队自检情况,然后向专业队长报验,合格后向安质部申报,专职质检员检查合格后申报监理。

5、原材料、半成品、设备及各种加工预制品的检查制度。

订货时应依据质量标准签订合同,必要时应先鉴定样品,经鉴定合格的样品应予封存,作为材料验收的依据。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范文(3篇)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范文(3篇)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1.1 目的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能力和水平,保障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工程质量检验的程序和要求,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工程项目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的要求。

1.2 依据本制度的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规程》、《建设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负责的所有工程项目的质量检验活动。

三、质量检验的程序和要求3.1 质量检验的程序(1)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检验程序:① 准备工作: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控制方案,并按照规定报送监理单位备案。

② 施工过程检验: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控制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检验工作,包括材料检验、施工工序检验等。

③ 结构性检验:施工完毕后,应进行结构性检验,确保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④ 设备设施检验:对工程项目安装的设备和设施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⑤ 完工验收:由监理单位组织对工程项目进行完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2)质量问题整改程序:① 发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发现任何与工程质量有关的问题,应立即向监理单位和相关责任方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进一步的质量问题。

② 问题核实和确认:由相关责任方和监理单位共同对质量问题进行核实和确认,并制定整改方案。

③ 整改措施的实施:按照整改方案,对质量问题进行整改,并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

④ 整改验收:整改完成后,由监理单位组织对整改后的工程进行验收,确认问题已得到解决。

3.2 质量检验的要求(1)质量检验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质量检验应有专业的检验人员负责,确保检验工作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原材料及施工检验制度模板

原材料及施工检验制度模板

原材料及施工检验制度模板一、总则1.1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水平,保障施工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施工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及维修工程。

1.3 本制度对原材料的采购、检验、使用及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规范。

二、原材料检验制度2.1 原材料采购2.1.1 采购部门应选择具有合格资质的供应商,进行比质比价,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工程要求。

2.1.2 供应商应提供原材料的合格证明、检测报告等资料,以证明其产品质量。

2.2 原材料检验2.2.1 原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由项目质检部门对原材料进行现场检验。

2.2.2 检验内容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材质检验、性能测试等,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2.2.3 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使用,并应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如退货、换货等。

2.3 原材料使用2.3.1 使用部门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要求,合理使用原材料。

2.3.2 加强原材料的储存管理,防止原材料受潮、生锈、损坏等,确保原材料的使用寿命。

三、施工检验制度3.1 施工测量及放线3.1.1 测量人员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测量及放线。

3.1.2 测量精度应达到规定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准确性。

3.2 施工过程检验3.2.1 施工过程中,质检部门应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

3.2.2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及时发现和整改质量问题。

3.3 施工原始记录3.3.1 施工单位应认真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等。

3.3.2 施工原始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作为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

四、质量控制资料的完整性4.1 质量控制资料应包括原材料合格证、检测报告、施工过程记录、验收报告等。

4.2 质量控制资料应反映检验批从原材料到验收的各施工工序的施工操作依据、检查情况以及保证质量所必需的管理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编号:AN-QP-HT913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A Group Or Social Organ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 o Abide By The Rules Or Rules Of Action And Require Its
Members To Abide By Them. Different Industries Have Their Own Specific Rules Of Ac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Goals According T o The Plan And Requirement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材料检验制度通用范本
工程材料检验制度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团体或社会组织中,需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规则,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

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砼结构用的钢筋,其种类、钢号、直径等均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热轧钢筋的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13013-91的要求。

钢筋应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使用前仍应作拉力、冷弯试验。

以同一批号,同一截面尺寸的钢筋为一批,重量不大于60t。

每批钢筋进场首先检查外观质量(如裂缝、结疤、麻坑、气泡、砸痕及锈蚀程度等)并测量代表直径。

在每批钢筋中选取一个拉力试件和一个冷弯试件,按试验规程GB228-76金属拉力试验法和GB232-85金属冷、热弯曲试验法的规定进行试验,其中拉力试验项目应包括屈服点、抗
拉强度和伸长率三个指标。

依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砼建筑物应选用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也应为425#;运至现场的水泥应有厂家品质试验报告,进场后尚须复验。

袋装水泥储运时间超过三个月时,在使用前尚须重新检验,其品质质量按复验结果为准和使用。

通过水泥试样检验其标号、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必要时尚须增加细度、稠度和水化热等检验项目。

在这些品质检验指标中,安定性检验项目用沸煮法必须合格,若不合格时该水泥定为废品;凝结时间检验时: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此项检验不合格,该水泥为废品,而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2h,否则为不合格品;细度项目用0.08mm方孔筛,筛作不得超过12%,超过者为不合格; 另外,烧失量、不溶物以及水泥标号代于商
品标号或者水泥包装标志不全者,任一项不合格都为不合格品。

只有按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各项指标均合格的为合格品。

混凝土用砂应符合SDJ207-82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第4.1.13条款。

砂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4、2.8范围内;粒径小于0.08mm的细屑、淤泥和粘土的总量要小于砂重的3%。

砼用石应按批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若工程具有抗冻要求D150的砼,其石料坚固性指标应小于5%;其力学性能的检验可按JGJ53-92,《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当粗骨料中含有活性骨料、黄锈等必须进行专门的试验论证。

土工布与土工膜除满足一般物理力学性能外,见设计施工说明尚应满足水利专业特殊要求的指标,验收时并应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达到合格品后方可购入使用,在此应强调土工布的有效孔径检测指标对反滤作用至关重要,一般工程无纺布是无此技术指标要求的,而且多数厂家产品达不到此项水利要求,承建管理购货时切切注意!
鉴于当前市场上橡胶止水质量下滑状况,特别强调对购货前应测试其性能指标;比重应为1.2~1.5、含新胶量应为≥60%、极限强度应为13~15MPa、肖氏硬度应为50~60、延伸率应达400%~500%、弹性模量和在-40℃温度下工作不发生冻裂或硬化以及压缩应力等性能指标均达到规范标准,并以省检测中心站的检
测报告为验收依据。

对橡胶止水材料的采购建设施工单位购买时征得建设单位的认可。

施工单位应对提供使用的工程建筑材料负全部的责任。

一旦发现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施工单位必须按发包单位监理工程师的指示立即予以更换并承担由此所造成的一切损失,也不能以此为由要求增加工程支付。

砼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工程建筑材料进行自检,并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监理站确认,并存档作为验收依据。

可在此位置输入公司或组织名字
You Can Enter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