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目标解读(第六单元)七年级

合集下载

(新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

(新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在“想象之翼"的主题下选编课文,这些文幸在内容主旨上有着共通性:生动有趣的故亭,引人深思的哲理,通过虚构的人物、情节、形象来反映现实。

单元学习要点要求在速读课文的基础上,调动学生自身的体验,发挥联想与想象,把握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中蕴含的理趣。

同时,选编的几篇课文在体栽上又不尽相同,既有童话神话,又有中外寓言,还有现代诗歌。

其中,《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的童话名篇,借助曲折离奇的故宰讽刺了统治者的愚味和社会的虚伪风气;《天上的街市》是现代诗歌,借助丰富的想象力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女蜗造人》是对古代神话的演绎,展示了先民创世文化的魅力,表现了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求索精神;最后,中外四则寓言故亭短小精悍,集中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对今人也有很好的尼迪。

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从文章体栽出发,关注课文丰富的想象力和发人深省的理趣,一方面探究课文对现实的映射和对哲理的揭示,一方面发挥想象力换一种方式看世界。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是“完成一篇基于课文文本再创造的想象文创作"。

围绕这一任务,从各篇课文中分别学习相关写作方法。

《皇帝的新装》作为童话故举生动有趣,可从中学习夸张、反讽等写作手法;《蚊子和狮子》充分体现了寓言故宰以物喻人的特点,可从中学习如何借物喻人。

《天上的街市》和《女蜗造人》都和神话故宰相关,可从中学习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

其他篇目,都有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思考,蕴含着哲理,可从中学习如何在想象文创作中融入现实主题。

在写作训练阶段,由于故举情节和主旨思想的不同,不同课文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写作,如《皇帝的新装》更适合续写,《天上的街市》更适合扩写。

教学推进中需抓住文本特征对课文进行处理,可以为学生的核心任务学习提供更好的抓手。

本单元的教学流程是:第一课段,熟悉单元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让学生充分熟悉文本;第二课段,重点篇目精读,力后面的整合对比阅读做准备;第三课段,让学生通过归纳概括文章的体栽特点和以丰富的形式展示文本故丰,总结想象文写作的具体手法;第四课段,基于课文文本,完成想象文写作。

第6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第6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在写作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联想和想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让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应用,包括如何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创意构思,以及如何将想象融入写作过程,使文章内容丰富、生动。
-学会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构思,培养结构化思考能力。
-通过对单元课文的深入分析,总结出联想和想象在文本中的具体运用,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举例解释:
-在分析《春》一文时,重点讲解作者如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想象,将春天描绘得栩栩如生,强调学生应在写作中运用感官体验来增强描述的生动性。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概念。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而想象是在脑海中创造新形象的能力。它们在写作中是丰富内容、拓展思路的重要工具。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本单元的课文《春》。这篇文章展示了作者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来描绘春天的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2.教学难点
-创意思维的激发,帮助学生克服写作时的思维僵化,能够自由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将联想和想象有效地转化为文字表达,避免空泛和不着边际的描述。
-在写作实践中,如何平衡联想和想象的自由发挥与文章的逻辑结构,使文章既有创意又不失条理。
举例解释:
-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时,难点在于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将虚构的情节与现实的道德寓意相结合。学生需要学会在自己的写作中,将想象与实际结合,创作出富有深意的故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知识梳理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知识梳理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知识梳理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美,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单元共包含3篇文章,《白杨礼赞》、《草原》、《最后一课》,文章内容丰富,风格各异,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自然景观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不够全面,需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不同文风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文风特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情感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自然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写作训练: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准备《白杨礼赞》、《草原》、《最后一课》的课文文本。

2.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3.讨论话题: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分享对自然景观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引出本单元的主题“人与自然”。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呈现《白杨礼赞》、《草原》、《最后一课》的课文文本,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精)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教案(全)

(精)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教案(全)

第六单元本单元教学大纲教学导航【主题分析】想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

乘着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超越自身局限,体验更广大的世界。

本单元的课文有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等,体裁多样,但它们有共同的特点,都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的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

文章想象丰富奇特,引人遐思。

目的是通过这些富于想象力的故事,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象的能力,引导我们憎恶假恶丑,向往真善美。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2. 能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题,对文章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3. 培养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提高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4. 培养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注意思考这类文章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培养高尚的情操。

【重点难点】1. 培养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仔细品读课文中含蓄语句的深层含义,揣摩精彩语句的巧妙。

2. 发挥联想和想象,把握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

3. 用课内学习的方法和获得的体验扩展课外阅读,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思考这类文章对自己的启发意义。

【教学指导】1. 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2. 进行一次课后小型的课外阅读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

【课时安排】《皇帝的新装》 2 课时《诗二首》 2 课时《女娲造人》 1 课时《寓言四则》 2 课时21皇帝的新装教学导航【教学内容】课本第120—124 页【教学目标】1. 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涵的思想内容。

2. 做阅读提要,用连贯的语句复述故事情节,理清写作思路。

3. 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能力。

4. 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提高阅读、浅析童话的能力。

5.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能力。

6. 通过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做一个纯正无邪的人,提升价值观。

【重点难点】1. 了解本文的艺术特点和描写手法。

第六单元(单元解读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六单元(单元解读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1.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 单元的结构,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想象之翼”,试图激发 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象的能力,引 导学生憎恶假恶丑,向往真善美;语文要素为: 学习快速阅读,通过寻找关键词语等方法提高 阅读速度。
2.重视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构建“教 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 系。
①开展读写活动,打通阅读与写作。
②在阅读教学中开展续写童话、创作小诗、改编神话、改 写寓言等活动。
③在名著阅读中引导学生探究《西游记》模式,创写想象故 事;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开展文学活动,尝试文学创 作,进行读写交流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单元学习目标
(一) 感受文学
的奇思妙想,体 验虚构与想象的 力量,扩大自身 的视野。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
第 六 单1 元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课标解读
单元内容对标新课标
课 标 表 述①
单元内容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
本单元所选编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皇
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 帝的新装》、神话《女娲造人》、寓言《赫耳墨
性、实践性课程。
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穿井得一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 杞人忧天》和诗歌《天上的街市》。这些课文的
程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 共同特点是通过虚构的人物、情节、形象来曲折
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键词语等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9课时)作一篇探险或科幻类作品。

三选一:1.撰写一篇有所思考和质疑的科学小论文;2.合理续写本单元中的某一篇课 文:3.独立创作一篇探险或科幻类作品。

读传记与科幻,说纪实与虚构从南极到太空到地心, 从勇气到智慧到精神由古今到中外 从自然到生活。

从单篇到整体, 由阅读到写作语文技能情感体验文化自信审美创造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3.学习重点难点1、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课文。

3、把握时间(工作程序)、逻辑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4、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教师活动二教师问题引领课堂:1、雕版印刷术早在什么时候就已出现?又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最后大规模应用在什么时候?2、说明介绍过程中可以有时间、空间、逻辑三种顺序,分析第2段的说明顺序。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活字印刷术的过程吗?3、作者介绍活板印刷术紧扣什么特征来说明的?“活”体现在哪些方面?4、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我国及世界科技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与前面的三篇文章联系在一起,探讨一下探6.课堂板书设计7.教学反思此课是文言文中少见的说明文体,本身翻译就不太好掌握,本文结构虽不难但是要以文章翻译为重点。

要注重跨学科学习,这篇课文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价值非凡。

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贡献,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文献,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所以老师要注意问题引领。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话题Topic 谈论食物Talk about food功能Functions 1.能够谈论对食物的喜好Talk about likes and dislikesI like…/I don’t like…2.能够询问别人喜欢什么Talk about what other people likeDo you like…? Do they like …? Does she like…?语法Grammar 一、掌握动词like在一般现在时中的用法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to like二、肯定句和否定句Affirmative and negative statementsI don’t like salad.John likes hamburgers.三、一般疑问句及其简略回答Yes/No question and short answersA:Do you like bananas?B:Yes, I do./No, I don’t.A:Does she like tomatoes?与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2.通过图片提供物体的名称,运用实际例子,感知、学习Do you like…? Yes, I do./No, I don’t. Does he like …? Yes, he does./No, he doesn’t.I don’t like…围绕上面的句型展开操练。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是否健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任务型活动,使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均衡饮食,合理配餐。

2.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指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Sectio n A 概述1.本单元主要围绕“谈论对食物的喜好”这一交际功能展开,并以like为例,进一步学习实义动词在一般现在时中的用法,是上一个单元内容的2.活动2让学生使用所学语言谈论自己对不同食物、运动类型以及颜色的喜好。

初中英语_人教版七年级下第6单元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英语_人教版七年级下第6单元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英语七年级(下)第6单元第1课时教案Unit 6 I’m watching TV.Section A (1a—2d)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①识记理解运用下列词汇:newspaper, read a newspaper, use, soup, make soup, wash, movie, go to the movies, just, eat out②掌握运用下列句式结构:1. —What are you doing? —I’m watching TV.2. —What’s he doing? —He’s using the computer.3. —What are they doing? —They’re listening to a CD.③初步理解掌握运用语法“现在进行时”。

2. 能力目标:运用现在进行时谈论正在发生的事情。

3. 情感目标:通过谈论正在发生的事情,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生活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1. 重点:①New words and phrases ② The sentence patterns ③ The grammar2. 难点: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的区别三、教学方法:①情景教学法②小组合作探究③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1. 学习生词,为新课做准备。

①课件出示本课时生词(newspaper, read a newspaper, use, soup, make soup, wash, movie, go to the movies, just, eat out),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纠正学生发音。

②教师领读生词,学生齐读,自读并记忆生词。

③教师检查学生掌握生词情况并给予评价。

2. 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①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整体感知现在进行时。

—What is he doing? —What is she doing?—He is reading a newspaper. —She is exercising.—What are they doing? —What are they doing?—They’re washing the dishes. —They’re watching TV.②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小组进行时的用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目标解读(第六单元)
过去我们讲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即“新课标”,往往习惯于从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教法层面展开探讨。

统编教材的推广使用无疑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为什么不可以从教材的编写层面落实课程标准呢?从教材的组织和设计出发,似乎更加水到渠成。

《语文课标》的落实有迹可循,更为具体和形象。

一、训练想象力,从培养想象力开始
很多时候我们感慨学生想象力的匮乏与贫瘠。

扪心自问:我们的教学是培养想象力的土壤吗?是孕育还是扼杀?
《语文课标》(7~9年级)在写作教学中明确提出“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近些年,中高考开始关注科幻文,无论是名著,阅读,还是写作,都在有意识地挑战想象力,想象力从何而来?
第六单元的整体设计专为想象力而来。

在第六单元的导言中写道:“想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

借着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超越自身局限,体验更广大的世界。

”在课文设置上,童话《皇帝的新装》,诗歌《天上的街市》《太阳船》,神话《女娲造人》,寓言《伊索寓言》《吕氏春秋》《列子》,篇篇主打想象力。

《皇帝的新装》,这一场来自童话世界的想象,以奇特的想象和荒诞的情节启发我们去反思人性反观现实;《诗二首》,想象离奇,情感热烈,它教给我们想象力的自由与浪漫;《女娲造人》,人类因为有了想象力所以构想出女娲用以解释人类的起源,而本篇因为想象力使得女娲少了一些神性,多了一些人情;《寓言四则》,用想象展开说理,在想象的国度里,神可以来人间闲逛购物,蚊子和狮子可以一较高下,有人为杞人指点迷津,揭开日月天地的神秘面纱,从此天不再塌,地不会陷,日月星宿不惧坠……
当我们教给了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力才有可能丰富充盈,才能在笔下写出富有生命灵性的想象文字。

《语文课标》实施建议中写道:“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在第六单元写作训练中,主题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并且提出三点要求,即“联想要自然贴切”“想象要合情合理”“联想和想象要有新意”。

写作实践给出的三个题目,无论是续写故事还是续写童话,还是《十年后的我》,都是想象力训练的一个较好的平台。

二、提高阅读,从提速开始
《语文课标》(7-9年级)中这样表述:“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是说进入中学后,学生要学会自读,默读,而且快速读;第二,有关快速读,还要讲究阅读策略,即精读之外,还要学会略读和浏览,通过提高阅读速度来提高阅读的广度。

第六单元导言中强调:“本单元快速阅读,力争每分钟不少于400字。

阅读时,尽量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寻找关键词语以带动整体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400字,比起《语文课标》(7-9年级)看似是少了100字,然而这正是科学之处,对于7年级的孩子来说,400字是很明确的要求,随着年龄增长,速度也会相应提高。

如何提速?要“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寻找关键词语以带动整体阅读”,这就使得学生阅读技巧的提高有了可以参照依据的方向。

这几篇课文中,《皇帝的新装》最长,在预习要求里,教材将快速阅读做了非常清晰的规范,要“快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的故事情节”,要“记录下读完全文的时间,看看你每分钟能读多少字”,还要“想一想,哪些因素影响了你的阅读速度”。

在课后习题“思考与探究”中,第一题就是“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故事情节”,提示文字还特地写道:“快速阅读时,既要静下心来,努力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也要在每个段落结束时,稍作停顿,想一想……”指导非常明确。

名著阅读继续了这一话题,以《西游记》为例,教材主张训练的就是精读和跳读。

与以往教材都不相同,统编教材给出了专门的“读书方法指导”,所谓“精读”,即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教材中概括为“细读、精思、鉴赏”六个大字,然后举例《三借芭蕉扇》详细示范如何精读;所谓“跳读”,即主动舍弃,有意忽略,“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例如“书中少数降妖伏魔故事,套路雷同,情节简单,也可以跳过”。

三、综合性学习,从文学活动开始
《语文课标》(7-9年级)有关综合性学习第一条就是:“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第六单元,将文学活动贯穿其中,处处体现活动意识。

且看《皇帝的新装》,课后“积累拓展”写道:“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尝试将这篇童话改变为课本剧并表演。

”综合性学习专题,号召组建“文学部落”,给出多种活动建议,比如“读书写作交流会”,沙龙、赛诗、话剧、讲座;比如“创立班刊”,成立图画组、设计组、文字组、宣传组……活动形式不一而足,多姿多彩百媚千妍。

有语文味的综合性学习是另一种形式的语文学习。

这是大语文观、生活语文理念的体现。

综上,在教授第六单元时应注意落实想象力的启发,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文学活动的开展,这样才能很好地落实《语文课标》的具体要求,增进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