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语言风格欣赏

合集下载

小说语言特色

小说语言特色
赏析小说语言特色
1、从修辞角度分析:比喻、拟人、排比、夸张、比较、对比、反复。 2、从句式角度分析: (1)善用短句: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增强紧迫感,渲染紧张气氛; (2)或长短句的交替使用:长短句交替使用,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富有变化; (3)整句:(对偶、排比、四字短句)使语言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增强气势; (4)整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整散结合使用:使句子既整齐和谐,
8、全篇或大量使用独白或对话来表现情节,塑造人物,揭示主题。
又富于变化,增强语言的灵动性。 3、从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使用角度分析:文言词(典雅)、动词(增加紧迫感,增强气势)、
形容词(揭示本质、描写逼真、生动形象)、数词、叠词(使描写景物或人 物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艺术魅力;使音律和谐,读来琅琅上口)、拟声词等 作用。
4、语体色彩:口语(参入方言、文言,改换经典语句、反话正说、庄谐并 用):诙谐幽默,朴素自然,生动活泼,给人平易近人、亲切之感。 书面语:较为正式,严谨周密,更有说服力。 5、从整体语言风格分析:清新明快、简洁准确、优美感人、含蓄深沉、质 朴平实(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描写性语句)典雅华丽(讲究 节奏和韵律,多描绘性语言,多用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修辞)、夸张 幽默、辛辣讽刺等。 6、手法:大量描写、白描、叙述,夹叙夹议 7、符合人物身份、形象,特点鲜明。

评价小说中的文学语言和文风特点

评价小说中的文学语言和文风特点

评价小说中的文学语言和文风特点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通过其独特的文学语言和文风特点,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思想深度。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评价小说中的文学语言和文风特点。

首先,小说中的文学语言往往具有丰富的修辞手法。

作者通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情节和人物的情感。

例如,在《红楼梦》中,曹雪芹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如“贾母笑道:‘你这丫头,怎么这样会说话,倒像个小老婆子一般。

’”这样的修辞手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其次,小说中的文学语言常常具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

作者通过运用押韵、平仄、对偶等手法,使语言更加优美和富有节奏感。

例如,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利用平仄和押韵,如“大圣泰山压顶来,我等何人敢欺凌。

”这样的语言节奏使得读者能够更加享受到文学的美感,也更容易记住和铭刻在心中。

此外,小说中的文学语言常常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者通过精心构思和描写,将自己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融入到作品中。

例如,在《1984》中,乔治·奥威尔通过对极权主义社会的描写,表达了对权力滥用和思想控制的深刻思考。

这样的文学语言使得读者能够思考和反思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并对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进行思考和审视。

最后,小说中的文风特点也是评价小说的重要标准之一。

不同作者的文风各具特色,有的文笔细腻,有的文笔豪放,有的文笔幽默。

例如,余华的小说《活着》以其朴实而震撼人心的文风,使得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人物的苦难和命运的无常。

而鲁迅的小说则以其犀利的文风和批判的态度,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

不同的文风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思想观点。

综上所述,小说中的文学语言和文风特点是评价小说的重要标准之一。

作者通过丰富的修辞手法、独特的节奏和韵律、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独特的文风,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新小说的语言风格研究:以余华《兄弟》为例

新小说的语言风格研究:以余华《兄弟》为例

新小说的语言风格研究:以余华《兄弟》为例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语言风格是其独特魅力的重要构成要素。

余华的《兄弟》以其鲜明而独特的语言风格,在当代文学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这部作品的语言既朴实直白,又充满力量,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一、口语化的表达余华在《兄弟》中运用了大量口语化的语言,使得文本充满了生活气息。

这种口语化并非简单的日常对话记录,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和筛选的,既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又能有效地推动情节发展。

例如,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常常简洁明了,直抒胸臆。

“我饿了,给我弄点吃的。

”“这事儿没得商量!”这些简单的语句,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当时的情绪和态度,让读者能够迅速进入到故事的情境之中。

口语化的表达还体现在对生活场景和细节的描述上。

“街边的小吃摊冒着热气,摊主一边吆喝着,一边熟练地翻动着锅里的油条。

”这样的描写仿佛将读者直接带到了那个充满烟火气的街头,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亲和力。

二、幽默与荒诞《兄弟》的语言风格中还蕴含着幽默与荒诞的元素。

余华通过夸张、变形、反讽等手法,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喜剧效果,让读者在欢笑中感受到生活的无奈和人性的弱点。

比如,书中对于李光头的种种荒诞行为的描写,他的商业头脑和不择手段的追求,常常让人忍俊不禁。

然而,在这看似荒诞的背后,却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物质的渴望和价值观的扭曲。

同时,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设置也充满了幽默和荒诞。

如宋钢为了赚钱去卖丰胸霜,这样的情节既出乎意料,又让人在捧腹大笑之余,对人物的命运产生深深的同情和思考。

三、粗粝与真实余华的语言并不刻意追求优美和精致,反而有一种粗粝的质感。

这种粗粝并非粗糙,而是通过直白、不加修饰的表述,展现出生活的本来面目和人性的真实。

书中对于苦难和暴力的描写毫不回避,“他的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嘴角还流着血。

”“那场打斗激烈得让人不敢直视,棍棒挥舞,喊叫声震耳欲聋。

”这样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了生活的残酷和无情。

然而,正是这种粗粝的真实,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复杂和生命的坚韧。

品味小说形象、情节、语言,欣赏小说风格

品味小说形象、情节、语言,欣赏小说风格

品味小说形象、情节、语言,欣赏小说风格作者:刘淑玲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24年第18期入乎其内小说一般以写人叙事为中心,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从而凸显所要反映的主题。

我们在阅读时,要品味小说形象、情节、语言,欣赏小说风格,从而更好地把握小说内容。

一、品味小说形象我们要通过品味、分析人物形象特点,揣摩人物的心理,达到把握小说内容的目的。

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通常受其所在时代的影响,通过品味人物的言行、神态、心理等描写,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人物的内在情感和性格特点。

我们还要注意事物形象与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可做线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可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特点等;景物形象包括自然景物形象和人造景物形象,主要为故事情节提供背景,为展现人物特征服务。

二、概括小说情节我们在阅读小说时,要理清线索,把握情节的来龙去脉。

情节发展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

情节的各阶段之间有着某种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就是线索。

线索有主线、副线和明线、暗线之分。

除此之外,情节安排经常使用伏笔、照应、悬念、突转、抑扬、延迟、对比等技巧,使小说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三、赏析小说语言我们在阅读小说时,一方面要关注小说整体的语言风格,如现实主义小说大部分具有通俗易懂、口语化等特点。

不同作家小说语言风格也不同。

另一方面要关注小说的语言表达方式,即用词、句式、修辞。

用词包括使用方言、叠字叠词、善用动词等;句式有长短句、整散句等;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等。

语言表达方式较好的小说,可以精准地反映出小说情境中人物的情感状态,令人回味无穷。

四、欣赏小说风格古今中外小说,类型多样,风格各异。

不同小说,反映了不同时代、地域的社会生活,但是同样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欣赏不同风格的小说,要思考不同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还要注意生动的情节中存在符合实际的逻辑链条,体会小说引人入胜的语言魅力。

小说鉴赏语言特色

小说鉴赏语言特色

人物心理可从人物言行中看出?浅笑?与?朗声?既是沉稳的体现也是对隔壁店主的疑惑的掩饰说人物的心理要用形容词
小说鉴赏语言特色
常见题型有: 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有什么作用? 2、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赏析文中的某个句子。 4、本文语言有什么特色?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题基本思路
迟疑:她担心自己没有勇气开枪,害怕开枪伤人。
典型例题
4、赏析《东坛井的陈皮匠》:怎样理解文中“了解他 的人都说:可惜哟,一个老高中生,灵巧得能绣花,随便 做啥也能成气候嘛,去当皮匠”这句话的含意?(2分)
【答案】 (1)陈皮匠聪明灵巧有文化,志向却与众不同; (2)古城人不理解陈皮匠的选择。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的能力,能力能力层级为B。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从说话人的角度可以看出古城人对陈皮匠选择的不理解; 从语言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陈皮匠是个有文化且聪明、 灵巧的人,选择做皮匠则可以看出他人生志向的与众不 同。
(1)鉴赏小说作者的语言特点
①语言风格角度:如平实、朴素、华丽、冷峻、 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 辛辣、含蓄。
②遣词造句角度:如炼字、长短句、整散句等。 ③语言的地域色彩、语体色彩。
(2)鉴赏小说中人物的语言特色
①语言表达的丰富内涵角度:赏析语言在简洁传神、 细腻逼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 心世界时,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这一方面的艺 术魅力。
答案:①自信、沉稳、果断。②强调、不容置疑。 ③对隔壁店主的疑惑微露不悦。
解析:人物心理可从人物言行中看出,“浅笑” 与“朗声”既是沉稳的体现,也是对隔壁店主的疑惑 的掩饰,说人物的心理要用形容词。
典型例题

高考小说语言特色分析

高考小说语言特色分析
小山村,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 路弯弯;早有鸟儿啁啾,晚有山雾缭绕。 虽然远离城市,缺乏城里的物质文明,可 他们却也一代代地繁衍了下来。
小山村有一个卫生室,卫生室的主 人是个中年汉子,叫什么来着,这并不重 要,重要的是他那手绝技,那是从祖上传 下来的,到了他,已是第四代了。
医生的拿手技术是治疗各种疼痛,几 代人都有着极好的口碑,为人解痛,不图 不取,一家人始终住着那座低矮小瓦房。 不过小瓦房也没什么不好,小村人也全都 是住这种小瓦房的。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 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 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 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 边使墨笔写着:
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 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 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 泥模子也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 “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 年,直到今儿个。
短句: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
中国渔政310船是目前中国吨位最大的渔 政执法公务船;该船是中国目前技术最先讲、 续航能力最强的渔政执法公务船;该船长108 米、宽14米,续航力为6000海里。
【巩固练习】
安塞腰鼓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
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 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 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 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
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 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 事没有这样完的——

浅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与语言风格

浅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与语言风格

浅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与语言风格摘要:小说是一种以‎虚构人物形象‎,描写故事情节‎和周围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形象是整‎篇小说的核心‎内容,而凝练准确的‎语言则是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的载体,本文以几篇典‎型小说为例,分析典型形象‎和语言在小说‎中的重要性。

关键字:人物形象;情节;语言风格;特征1.典型人物形象‎的特征和塑造‎1.1典型人物形象‎的特征对于文学作品‎来说,人物形象是指‎作品中通过刻‎画人物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体‎现出来的个性‎特征。

也就是说,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即指‎具有代表性人‎物的个性特征‎。

典型人物形象‎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具有文学形象‎的种种特征,比如:间接性,心象性,概括性以及符‎号性。

此外典型人物‎形象还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是典型人‎物形象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小说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以个性体现共‎性,以小见大,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反应整个社会‎和时代特征,因此人物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性格一方面受‎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所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到作家创作意‎图的影响,只有直接体现‎着时代的特征‎和要求,又引起作者特‎别注意,并被用以寄托‎作者对社会,人生等重大问‎题的态度和看‎法的性格成分‎,才能成为典型‎性格中反映某‎种社会本质的‎东西。

1.2 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的文学形式‎。

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以及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也正是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首先,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提炼高质量的‎写人细节。

小说通过直接‎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以及间接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例如在鲁迅的‎《孔乙己》中,寥寥几笔的肖‎像描写便使人‎物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似乎是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小说语言风格欣赏

小说语言风格欣赏
“我记得爸,记得爸的木匣。那个木匣结束了爸的一切:每逢我想起爸来,我就 想到非打开那个木匣不能见到他。但是,那木匣是深深地埋在地里,我明知在城 外哪个地方埋着它,可又像落在地上的一个雨点,似乎永难找到。”⑺
小说主要情节说的是民国初年,感化院女工宿舍的地铺上,孤零零坐着暗娼韩月 容,望着窗外的月牙儿,她思绪万千。幼时,父亲死去;8岁时,善良的继父又死 去。母亲只好当暗娼养女儿。后来韩月容也当了暗娼。曾经调戏她的 康先生当了 区长,把韩月容抓进了感化院,她宁死不屈。
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再加上赵树理灵活运用给小说人物起绰号的手法如二诸葛再加上赵树理灵活运用给小说人物起绰号的手法如二诸葛三仙姑小二黑等使小说人物立刻生动活跃起来让读者觉得在仙姑小二黑等使小说人物立刻生动活跃起来让读者觉得在自己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存在立刻就会产生亲切感产生认同感
(一)白描是作家常见的一种语言风格
鲁迅的一生,创作上崇尚白描手法。白描就是作家常见的一种语言风格。什么 叫白描?白描就是:以少许的笔墨达到叙述的精彩。鲁迅最讲究笔墨的节俭, 所以最喜欢用白描的手法写作。请看小说《孔乙己》片段: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 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听得一个声音: “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很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 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坎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 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 “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 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 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 但这回却不十分分辨,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 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 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 端出去,放在门坎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 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⑸读到这里,我们很快可以发现鲁迅的小说语言风格, 几乎是简约到了吝啬的地步。他绝对不写废话,绝对不把读者当作傻瓜。他强 调一切文章都要“去粉饰,勿卖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请看《水浒传》第23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打虎英雄武松与“三 碗不过岗”酒店老板的一段对话:
• “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来筛酒?’酒家道:‘客官要肉便添来。’ 武松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来。’酒家道:‘肉便切来添与客官吃,酒却不添 了。’武松道:‘却又作怪!’便问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酒家道: ‘客官,你须见我门前招旗上面明明写道:‘三碗不过冈’。’武松道:‘怎地唤作 ‘三碗不过冈’?’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 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唤作‘三碗不过 冈’。......武松焦躁,道:‘我又不白吃你的!休要饮老爷性发,通教你屋 里粉碎!把你这鸟店子倒翻转来!’酒家道:‘这厮醉了,休惹他。’再筛了六碗酒 与武松吃了。前後共吃了十五碗,绰了哨棒,立起身来,道:‘我却又不曾醉!’走 出门前来,笑道:‘却不说‘三碗不过冈’!’手提哨棒便走。”⑷
• 以上的人物对话,无不体现了小说人物的性格。一边是“行者”武松大碗喝酒、大块 吃肉的豪爽开朗毫无戒心,一边是酒店老板的经验丰富司空见惯和沉稳老道。
二、小说的语言风格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风 • 每篇小说也有自己的语言风格,
格,正如每座建筑都有自 己的设计风格。建筑风格 有的华丽、有的朴素、有 的小巧、有的恢宏。人的
(二)细节强调形成的语言风格是 生动
• 如果说白描的手法形成的语言风格是简约,那么细节强调形成的语言 风格是生动。这里举“白洋淀派”作家领军人物孙犁的《藏》做榜样。 《藏》是孙犁于1946年写成的短篇小说,收在《孙犁小说选》里:
• “(丈夫叫新卯)媳妇叫浅花。这个女人,好说好笑,说起话来,像 小车轴上新抹了油,转得快叫得又好听。这个女人,嘴快脚快手快, 织织纺纺全能行,地里活赛过一个好长工。她纺线,纺车像疯了似的 转;她织布,挺拍乱响,梭飞得像流星;她做饭,切菜刀案板一齐响。 走起路来,两只手甩起,像扫过平原的一股小旋风。
• 老舍的小说语言多数是诙谐幽默而生动的,但在《月牙儿》里,使用的小说语言 却是庄严稳重的,从而表达了老舍对被迫做暗娼的主人公母女的同情和不平。可 见,不仅小说语言的风格多种多样,就是一个作家的创作也不仅仅只有一种语言 风格。
• 总之,作家们总是想方设法追求特殊的语言风格 来吸引读者,加深印象。远的不说,粉碎“四人 帮”后的新时期文学阶段崛起的青年作家群,各 自的小说风格和语言风格是不一样的。比如刘震 云《塔铺》的朴素,池莉《烦恼人生》的平实, 何立伟《白色鸟》的凝练,莫言《红高粱》的诡 谲,程乃珊《蓝屋》的贵族气,刘恒《伏羲伏羲》 的泥土味,以及梁晓声、王安忆、陆星儿的知青 小说的“知青气息”,都给那个时代的读者留下 难忘的记忆。
言;还有的人说话词汇丰
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说话的
富、生动幽默,有的人说 话却枯燥无味、味同嚼蜡。
语言?所以,为了避免语言运 用的失败,就要努力寻找自己 的语言风格,没有自己的语言
风格时可以先学习模仿别人的
语言风格。
Hale Waihona Puke (一)白描是作家常见的一种语言风格
• 鲁迅的一生,创作上崇尚白描手法。白描就是作家常见的一种语言风格。什么叫 白描?白描就是:以少许的笔墨达到叙述的精彩。鲁迅最讲究笔墨的节俭,所以 最喜欢用白描的手法写作。请看小说《孔乙己》片段:
• 因为小说描摹人生的基本功能,使小 说具有独到的形象性和浮雕性。也使 描摹语言在小说中占了绝大部分。下 面我们举一个《水浒传》中的例子, 从中可以了解小说语言的奥妙和吸引 读者的原因,从而发现小说语言具有 的一些共同特点。
(一)小说语言的时空感
• 小说语言的时空感,指的是小说语言既有空间的立体感,又有时间的流动感。 • 请看《水浒传》第4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花和尚”鲁
• 因此,凡是文学语言都具有这种 描摹功能,都具有某种形象性。 需要强调的是,描摹跟描写是不 一样的。描摹是创造一个世界, 描写仅仅再现一个世界。描写是 狭义的,描摹却是广义的,描写 包含在描摹之中。所以,小说的 直接目标就是刻画人物、描写环 境、烘托气氛、酝酿感情。无论 叙述、对话、分析、推理都离不 开语言,都起着描摹人生的作用。
• “你这个鸟大汉,不替俺敲门,却拿着拳头吓洒家,俺须不怕你。” • “你这厮张开大口,也来笑洒家。”
这段视频是2012年 8月到天津游玩海 河时拍摄的。这里 有美丽的夜景,迷 人的风光,清爽的 海风,让人流连忘 返。
(三)小说人物对话的个性
• 小说人物对话的个性,指的是小说的人物对话不但具有人物的个性,同时具有人物的 生动。
(三)与生动的语言风格相反的是稳 重
• 不论哪一类型的作家,如果采用稳重的语言进行小说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叙述, 其语言风格一定是徐徐道来,不急不缓,显得有板有眼。这里举作家老舍的中篇 小说《月牙儿》为例:
• “是的,我又看见月牙儿了,带着点寒气的一钩浅金。多少次了,我看见跟现在 这个月牙儿一样的月牙儿;多少次了,它带着种种不同的感情,种种不同的景物, 当我坐定了看它,它一次一次的在我记忆的碧云上斜挂着。它唤醒了我的记忆, 像一阵晓风吹破一朵欲碎的花。”
• 又好比他描写北洋军阀时期北京街头的景象:
• “懒洋洋踱出一个国民来,掘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
• 一句简洁的白描就把当时国民的惰性和麻木、城头变幻大 王旗的无常和迅速、以及人们无可奈何的应付心理都表现 出来了。“斑驳陆离”四个字,一切尽在不言中。
• 如果让今天的作家来描写会是什么样?保不准又会使这个 世界多出许多文字垃圾来。起码的,关于上面引用《孔乙 己》里的“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这一句,我 们今天的作家可能就要用很多文字大大形容一下秋天肃杀 的氛围和苍凉的境况。鲁迅没有,只有“秋风是一天凉比 一天”罢了。
因为每个作者和小说主人公的 性格、说话口气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写的小说,让读者感觉 语言似曾相识,没有新鲜感, 就是创作失败了。当过文学编
语言则有的爽朗、有的奔
辑的人都曾经批改、审阅过许
放、有的稳重、有的矜持、 还有的温柔、有的绵密; 有的人快人快语,有的人 慢条斯理,有的人沉默寡
多小说来稿,会发现不在少数 的作者,所用语言全部自觉不 自觉地掉进一个模子里去,就 像中学生做作文习惯用的那种 学生腔的书面语言一样,那哪
•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 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听得一个声音: “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很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 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坎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 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 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 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这回却不 十分分辨,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 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 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 坎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 手走来⑸读到这里,我们很快可以发现鲁迅的小说语言风格,几乎是简约到了吝 啬的地步。他绝对不写废话,绝对不把读者当作傻瓜。他强调一切文章都要“去粉 饰,勿卖弄”。
• 高尔基在《我怎样学习和写作》里还说过:
• “假如一个作家能从二十个到五十个,以至从几百个小店 铺老板、官吏、工人中每个人的身上,把他们最有代表性 的阶级特点、习惯、嗜好、姿势、信仰和谈吐等等抽取出 来,再把他们综合在一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的身上, 那么这个作家就能用这种手法创造出‘典型’来,而这才 是艺术。”⑴
小说语言风格欣赏
——建瓯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吴润文
本讲座包含四个章节
• 一、小说语言的基本功能 • 二、小说的语言风格 • 三、小说的人物语言 • 四、人物语言的口语化
内容摘要
• 小说是用语言摹写人生百态,离开语言就 没有了小说。小说语言具有时空感、独立 性、形象性等基本功能,同时具有小说语 言的各种风格。小说的语言主要分叙述语 言和人物语言两种,凡是小说,一定具有 这两种语言要素。其中,小说的人物语言 就是人物的性格语言。掌握好风格多样的 小说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再加上生动的 小说人物语言口语化,也就具备了创作出 优秀小说的可能。
• “智深敲了一回,扭过身来,看了左边的金刚,喝一声道:‘你这个 鸟大汉,不替俺敲门,却拿着拳头吓洒家,俺须不怕你。’(智深) 跳上台基,把栅刺子却似掘葱般拔开了;拿起一根折木头,去那金刚 腿上便打,簌簌地泥和颜色都脱下来。门子张见道:‘苦也!’只得 报知长老。智深等了一会,调转身来,看着右边金刚,喝一声道: ‘你这厮张开大口,也来笑洒家。’便跳过右边台基上,把那金刚脚 上打了两下,只听得一声震天价响,那尊从台基上倒撞下来,智深提 着折木头大笑。”⑶其中“花和尚”鲁智深大闹山门——进而大闹五 台山时说的两句酒话,可知小说的人物语言是独立存在的,直接面向 读者诉说的:
一、小说语言的基本功能
• 我们知道语言是一种符号,文字也是一种符号。小说就是 用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展示如绘画摄影般生动鲜活的画面。 离开语言就没有了小说。所以,小说就是用语言摹写人生 百态,包括人生幻象。从一定意义上界定,小说语言的基 本功能就是描摹。高尔基曾经说过:“文学的基本材料是 语言,是给我们一切印象感觉以形态的语言。”
• 通过这一段小说语言的描述,读者清楚“看见”鲁智深自山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踉 踉跄跄、跌跌撞撞,在半山亭耍了一回酒疯后,上到了山顶文殊院紧闭的山门跟 前。很清晰的,时间感和空间感都具备了。
(二)小说人物语言的独立性
• 小说人物语言的独立性,指的是小说的人物语言是独立存在的,直接面向读 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