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927经济学(宏观和微观)考研真题及详解
北京大学经济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共5套!

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经济学原理 考试时间:1998年1月17日下午 招生专业:经济学院各专业及人口所部分专业 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1.马克思是如何从“20匹麻布=1件上衣”来分析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性的?(10分) 2.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是如何分析“G —W ”的? (8分)3.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农业中级差地租的总和称之为“虚假的社会价值”,为什么?(5分)4.什么是金融资本?(2分)5.如何理解中共十五大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论调?(10分)6.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谈谈你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想法。
(15分)宏观经济学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在理论基本假设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二、在经济复苏时期,凯恩斯主义者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使用上是否有所侧重?为什么?(5分)三、货币创造乘数的大小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6分)四、请说明公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10分)微观经济学一、论述题1.利用图说明“吉芬之谜”的答案。
(8分)2.说明寡头市场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
(9分)二、计算题(8分)已知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为Q=L 0.5K 0.5,生产要素资本的价格P K =8,厂商在边际替代率MRTS LK =0.25时实现最大利润。
求:(1)该厂商所面临的生产要素劳动的价格P L ;(2)当成本C=3200时,该厂商实现最大产量的均衡L 、K 和Q 值。
答案部分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经济学原理 考试时间:1998年1月17日下午 招生专业:经济学院各专业及人口所部分专业 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1.马克思是如何从“20匹麻布=1件上衣”来分析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性的?(10分)答:“20匹麻布=1件上衣”是简单价值形式的表达。
在这种价值形式中,等式两端的商品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其中左边的商品处于主动地位,要求把自己的价值相对的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为相对价值形式;而右边的商品则处于被动地位,是等价物,起着表现左边商品的价值的作用,因此叫等价形式。
北京大学经济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2008年北京大学940经济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微观经济学1.简答题(1)瓦尔拉斯均衡和纳什均衡有何区别?答:瓦尔拉斯均衡又称一般均衡,是指在一种价格体系下,整个经济中所有相关市场上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
而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组最优的策略组合,即在给定其他参与者的策略的条件下,每个参与者都采取他所能采取的最优策略。
瓦尔拉斯均衡与纳什均衡的区别是:一般均衡只是纳什均衡多个解中的一个特例。
如果一个可自由交换的竞争经济能够实现无限而且重复交换的纳什均衡,那么这个纳什均衡解就是一般均衡解。
因此,纳什均衡比一般均衡更具一般性,是现代经济的普适解,一般均衡则是经济系统的最优解。
(2)逆向选择的意义为何?可用何种方法或机制来减低其负面影响?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获得完整版真题及解读请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3)为何会有“公共地悲剧”?是否有解决办法?答:①“公地悲剧”是指一种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的现象。
有些物品,如江河湖海中的鱼虾、公共牧场上的草、十分拥挤的公路以及生活环境等,其在消费上没有排他性,但有竞争性,尤其当使用者人数足够多时,竞争性很大,这类物品称为公共资源。
由于是公共的,使用权、收益权是模糊的,每个人都有权使用,就产生了过度消费的问题。
例如,公共江河湖海中的鱼被过度捕捞,公共山林被过度砍伐,公共矿源被掠夺性开采,公共草地被过度放牧,野生动物被灭绝性猎杀等等,这种情况就是所谓公地的悲剧。
公地悲剧的产生是和公共资源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竞争性分不开的。
2007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考研复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剩余价值。资本家的货币只要和劳动力进行交换,就能够使其带来剩余价值。所 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综上所述,劳动力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结果
政治经济学部分 1. 劳动力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结果。30 分 【育明教育答案解析】本答案分三部分,一是劳动力商品及其特点,二是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三是劳 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 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 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受历 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 (2)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资本总公式:G—W—G′ (G'=G+m) 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存在着矛盾: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商品交换过程只能使价值形式 在商品与货币之间转换,而不能引起价值量的变化。但是,资本总公式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价值量的增值。 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是要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从哪里 产生的。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说明,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发生价值增值; 离开流通领域,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所以,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既不能发生在流通领域,也不能离开 流通领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3)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不是生来就是资本的,只有当它能带来剩余价值时才成为资 本。(2)流通中的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3)剩余价值之所以能产生,是因为资本 家在流通中买到了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够创造超过自身价值以上的一 部分价值。(4)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它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 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生活 资料的价值: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②劳动力繁衍后代 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 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还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它不仅能创造出自身价值,而且还能创造出比
北大ccer例年真题与答案

CCER1996 年经济学原理试题微观经济学(共60 分)一、(每题3.5 分)下列题目的目的是检验你的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请注意,你必须对你的答案进行解释,否则不得分。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不论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消费束(consumption bundle)的数量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如果偏好序不满足连续性假设,那么,效用函数就不存在。
”2、“劣质商品(inferior goods)一定是吉芬商品(Giffen goods),但吉芬商品不一定是劣质品”3、“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的加总,因此市场需求曲线连续的必要条件是每个人的需求曲线是连续的。
”4、“如果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征,那么,要素在生产上的边际替代率是不变的。
”5、“如果A点不是帕累托最优(即不在合同曲线上),B 点是帕累托最优,那么,A 点向B点的移动一定是帕累托改进。
”6、“如果产权界定是清楚的,那么,就不会有外部效应问题”7、(1)平均不变成本(即固定成本)决不会随产量的增加而提高;(2)短期平均成本总是大于长期平均成本;(3)平均成本先于边际成本而上升;(4)如果规模报酬不变,长期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且不变。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8、下列是观察到的一个消费者在两组不同价格下的消费选择,这种消费选择是否达到了效用最大化?选择1,选择2x,3,8 y,4,6px,4,6py,3.16,4这里,x,y 分别为两种商品,px,py 分别是对应商品的价格。
9、在下列期望效用函数中,哪一个代表风险规避偏好(risk-aversion),哪一个代表风险中性偏好(risk-neutral),哪一个代表风险偏爱偏好(r isk-loving)?u=100+3cu=lncu=c2u=ac-bc2(a,b>0)这里c代表消费10、在博弈论中,优超战略均衡(dominant strategy equilibrium)总是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吗?纳什均衡一定是优超战略均衡吗?二、(本题10 分)假定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1,x2)=x1x2,预算约束为p1x1+p2x2<=m。
2011年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927经济学(宏观和微观)考研真题

2011年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927经济学(宏观和微观)考研真题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宏观经济部分1.试为具有下述特征的封闭经济推导均衡价格和产量。
(1)消费105C P =-,投资20I =,政府支出15G =,总供给5s Q P =+。
(2)如果政府支出增至25G =,那么产量和价格会有什么变化?其经济政策含义是什么?(3)如果总供给10s Q =,那么(1)、(2)的答案会有什么变化?经济政策含义又有什么变化?2.假定对真实货币余额的需求取决于利率i 和可支配收入–Y T :() –M P L i Y T =,。
(1)在对IS LM AS AD ---模型作了修改后,减税后(即T 下降),产量增加还是减少(Y 增加还是减少)?假定经济为一封闭经济,请画出IS LM -,AS AD -曲线的相应变化,并用数学推导证明你的结论。
(2)在“经济为开放经济,汇率是浮动的,汇率预期是静态的以及资本是完美流动的”假设下重做(1)中的问题。
(3)在固定汇率下,(2)的其他假设不变,重做(1)的问题。
3.假定一个人只存活两期,并拥有效用函数12ln ln C C +。
假定这个人的劳动收入在其生命的第一期为1Y ,在第二期为0。
因此,其第二期消费为()()111r Y C +-;收益率r 是随机的,()r E r ε=+,这里ε是均值为0的随机误差。
(1)求这个人在选择1C 时的一阶最优条件(First Order Condition )。
(2)假定r 从随机变为确定,且()E r 没有任何变化,1C 将如何对这一调整作出反应?4.假定总产出和货币供给之间存在如下关系:0011121t t t t t t y y a m a m c z c z u --=+++++,这里y 是名义总产出,m 是名义货币总供给,z 代表其他影响名义总产出的变量,t u 是残差项。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考研真题经济学含宏微观部分(2010-2011年)

2010年北大汇丰经济学真题微观经济学部分(75分):请回答如下所有问题1.(8分)名词解释(每个小名词各2分)(a )替代效应 (substitute effects )(b )期望效用 (expected utility )(c )风险厌恶 (risk averse )(d )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2.(12分)如果某人的效用函数可写为2),(BN B N U =这里B 代表此人的自传体书籍消费量,N 代表此人的小说体书籍消费量。
假设此人的消费行为遵循效用最大化原则。
如果小说体书籍的价格从40元下降到20元(下降了一半)且自传体书籍的价格不变,他的效用变化了多少?3.(10分)以下表格包含了在两个不同的年份对两种产品(X 和Y )的消费量以及两种产品的价格(Y X P P 和)。
检查下列数据是否满足显示性偏好的弱公理(weak axiom of revealed preference )。
年份 产品X 产品Y 价格X P 价格Y P 1943 100 100 2 3 1993 80 200 10 54.(10分)如果香蕉的市场需求函数是220PQ = 其中Q 代表数量需求,P 代表价格。
当P=2时计算自价格弹性。
5.(12分)某人的效用(utility )函数是212),(2X X Y Y X U -+=,其中X 和Y 是此人对两个不同商品的消费水平。
(a )此人对商品X 的需求函数是什么?(3分)(b )如果此人将消费3单位的商品X ,他能得到多少效用(utility )?(3分)(c )如果商品X 的价格是9元,此人对商品X 的自价格弹性是什么?(3分) (d )如果商品X 的价格从7元上升到9元,付给此人多少才能补偿他的的损失?(3分)6.(13分)以下是一个两人的策略式博弈矩阵,其中一个人的博弈策略式选择t 和b ,另一人的博弈策略是选择L 和R 。
请找出所有的纳什均衡(纯策略或混合策略)。
2007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07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2007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政治经济学部分1.随着工业化进程,农也在产业中是成下降趋势的,但是我过却提出了‘建设新农村’和“工业支持农业”,谈谈你的认识!(20分)2.谈谈我过改革开放以来,是怎样注重效率和公平的!(17)3.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相对过剩的实质(20)4.资本主义市场价格是怎样形成的(18)宏观经济学部分y=100+0.8Yd,,t=0.25,G=200,TR=62.5.I=50.T=ty求均衡收入是多少?边际税率的成数是多少,政府g的乘数是多少,平衡预算乘数是多少?实际收入水平是800求非意愿投资是多少?(18)课间的原体在LM曲线不变时,IS月平坦是不是表示财政政策月小,先判断?在是传导途径说明?(20)微观部分厂商主导模型,一个大产商,5个小厂商,大厂商的成本函数是C=0.001Q1*Q1+3Q1小厂商的成本函数是C=0.01Q2*Q2+3Q2,需求曲线是Q=5250-250P求大厂商和小厂商的均衡产量?均衡价格?总产量?画图表示?一个社会就有L和K现在生产衣服的MRTS=4,而生产食物的mrts=3。
问生产上是否有效率,为什么,怎么改进?政治经济学部分1.随着工业化进程,农也在产业中是成下降趋势的,但是我过却提出了“建设新农村”和“工业反哺农业”,谈谈你的认识!(20分)【育明教育解析】本题属于发展经济学内容,为改革热点问题,课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平时多积累。
现在这一类题型是未来考察的趋势。
育明教育分析师建议大家,在考研复习过程中要多关注热点问题,多看发展经济学的文章答案要点:(1)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伴随着我国所有制和国企改革,市场的完善和深入,我国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低收入向中等国家水平迈进。
首先,伴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总值呈明显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升高。
2007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7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微观部分一、假定消费者偏好为凸,财富给定,则在商品需求的收入效应为正的情况下,是否可能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答:如果“财富”仅仅指消费者的收入,不考虑消费者的初始禀赋,那么不可能出现收入效应为正情况下价格上升商品需求也上升。
然而,当“财富”包括考虑消费者初始禀赋时,则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1)消费者初始禀赋为0的情况 由Slusky 方程:可知,由于替代效应∂x i s (p ,m )/∂p i 必然为负,收入效应x i ∂x i (p ,m )/∂m 为正,则∂x i (p ,m )/∂p i 为负,即价格上升时商品需求必然下降。
(2)消费者初始禀赋不为0的情况 此时Slusky 方程变为:其中,w i 为第i 种商品的初始禀赋。
则虽然补偿替代效应∂x i s (p ,m )/∂p i 为负,收入()()(),,,si ii iiix p m xp m x p m x p p m∂∂∂=-∂∂∂()()()(),,,s i i i i i iix p m x p m x p m w x p p m∂∂∂=+-∂∂∂效应x i∂x i(p,m)/∂m为正,如果初始禀赋足够大,则∂x i(p,m)/∂p i可能为正,即价格上升时商品需求可能下降。
二、设Y是厂商面临的投入产出向量(向量中的元素有正有负),P是对应的价格向量。
若厂商观察到P t时,选择Y t;且厂商观察到P S时,选择Y S。
求证:(P S-P t)(Y S-Y t)≥0。
证明:根据厂商决策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价格为P t时,厂商选择Y t,而没有选择Y S,则根据利润最大化弱公理,必有:P t Y t≥P t Y S①同理,当价格为P S时,厂商选择Y S而非Y t,则有:P S Y S≥P S Y t②由①+②可得:P S Y S+P t Y t≥P S Y t+P t Y S;移项转化可得:(P S-P t)(Y S-Y t)≥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2007年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927经济学(宏观和微观)考研真题及详解微观部分:请回答以下所有问题。
1.如果某消费者的偏好不连续,是否可能存在连续的需求函数?为什么?(10分)答:否。
理由如下:如果偏好序满足完备性、自返性、传递性假设,则偏好序就可以用一个连续效用函数来表示,但如果偏好序不满足连续性假设,效用函数就不一定是不存在的,只是不能保证连续性。
如果效用函数非连续,则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求解的商品的需求函数,也必然是不连续的,因此,如果消费者的偏好不连续,不可能存在连续的需求函数。
2.企业规模报酬不变(CRS )可以与竞争性市场均衡并存吗?为什么?(10分)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获得完整版真题及解析请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3.请证明,在二维或然财富空间(){},0,0b g b g w w w w ≥≥里,一个风险中立者的无差异曲线是直线。
(13分)证明:风险中立者的效用函数满足:()0u'x >;()0u''x =,其期望效用与期望值的效用之间满足关系:()Eu u Ex =。
假定消费者获得财富b w 的概率为p ,获得财富g w 的概率为1-p ,则对于风险中立者来说,财富带来的效用的期望值等于财富期望值带来的效用,既有:()()()()()11+-=+-b g b g pu w p u w u pw p w 若=b g w w ,则()1+-=b g g pw p w w 。
因此,风险中立的结果效用函数是线性函数,结果无差异曲线为直线。
或证:对于风险行动ξΩ∈X 和确定性行动∈x X ,当ξ=E x 时,如果消费者认为ξ x ,则说明对风险报中立态度,既不热衷,也不讨厌。
这种风险持中立态度的消费者,称为风险中立者。
对于风险中立者来说,()1ξ=⊕-px p y ,()1ξ=+-E px p y ,()()ξξ=u E u 。
当 x y 时,则()1ξ=⊕- px p y y ,从而ξξ E y 。
因此,可知,风险中立的结果效用函数是线性函数,结果无差异曲线为直线。
如图1-1所示。
图1-1 风险中立者的无差异曲线4.某垄断企业的产品销售价格为其边际成本的3倍,请问在该价格下,该产品的市场需求弹性为多少?(10分)解:限于篇幅原因,想要获得完整版真题及解析请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5.在一个不具有外部性的寡头市场上,政府对企业进行从量征税或补贴是否可能增加社会福利?请说明理由。
(10分)答:否。
理由如下:(1)寡头市场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寡头市场是介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之间的一种中间型市场。
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
(2)如果寡头市场上不存在任何外部性,则此时厂商的边际私人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成本,企业生产的量是其最优的产量。
若政府对寡头企业进行从量征税后补贴,可能会增加社会总产量,但政府干预可能造成市场价格扭曲,社会福利不会增加。
6.如果二手车的市场价格取决于这个市场上所有二手车的平均品质,请解释为什么这个二手市场可能消失。
(10分)答:逆向选择是指在签订交易合约之前,进行交易的一方拥有另一方所不知道的信息,并且该信息有可能影响到另一方的利益,掌握信息的一方会做出对自己有利而对对方不利的选择。
因此,逆向选择有时也被称作隐藏信息问题。
二手车市场可能消失的原因在于逆向选择问题。
假定有一批旧车要卖,同时有一批要买这些数量的车的购买者。
旧车中有一半是优质车,一半是劣质车。
设优质车主索价200元,劣质车主索价100元。
再假定买主对优质车愿支付240元,对劣质车愿支付120元。
如果信息是完全的,即买主知道哪些车是优质的,哪些是劣质的,则优质车会在200~240元之间成交,劣质车会100~120元之间成交。
但买主事实上无法凭观察判断旧车质量。
旧车主会隐瞒劣质车的问题,以次充好,鱼目混珠。
买主只知道劣质车和优质车所占比重各半,但不知每一辆车究竟是优质还是劣质车。
于是,他们的出价至多是120×1/2+240×1/2=180元。
然而这样一来,优质车就不会以此价卖出。
如果买主知道只能买到劣质车,则成交价格只能在100~120元之间,从而优质车被逐出市场,市场运转的有效性被破坏了。
如果购买者意识到他将得到次货的话,则消费者就不会购买,从而二手市场可能消失。
7.某消费者的偏好是理性的且满足局部不饱和性质。
当市场价格为()1,,0n p p p => 时,该消费者选择了消费组合()1,,0n x x x => 。
现假设消费者的收入不变,而市场价格变成()1,,0n p p p ***=> ,并满足()0p p x *-⋅<。
请分析该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会有何变化。
(12分)答:假定消费者的收入为m ,当市场价格为()1,,0n p p p => 时,消费组合为()1,,0n x x x => ,从而可得:1122n n px p x p x p x m =+++=当市场价格变为()1,,0n p p p ***=> ,在原消费束x 下的支出为:1122n n p x p x p x p x m ****'=+++=由于()0p p x *-⋅<,即p x p x **<,则有:m m '<即在新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仍然可以购买得起原有的消费组合,且收入还有剩余。
由于消费者的偏好是理性的且满足局部不饱和性质,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变化可能有以下情形:(1)若消费组合()1,,n x x x = 不是消费者的餍足点,则在新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可以调整消费束更接近于餍足点,从而使得效用水平提高。
(2)若原消费组合()1,,n x x x = 是消费者的餍足点,则价格变化时:①若消费者不改变自己的消费组合,则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不变。
②若消费者改变自己的消费组合,则新的消费组合偏离餍足点,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可能恶化。
宏观部分:请回答以下所有问题。
一、本题25分1.(5分)一个国家生产牛奶和黄油,在2002年和2003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为计算GDP deflator 在2002年和2003年之间上升了多少?解:GDP 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以2002年为基期,则有:2002年的名义GDP 为:5001200013000⨯+⨯=;2002年的实际GDP 等于名义GDP ,即为:3000;2002年的GDP 平减指数为:3000/3000100100⨯=;2003年的名义GDP 为:9003300026900⨯+⨯=;2003年的实际GDP 为:9002300014800⨯+⨯=;2003年的GDP 平均指数为:6900100143.754800⨯= 因此,2002~2003年GDP 平均指数上升了143.7510043.75-=,即上升了43.75%。
2.(5分)比较GNP 、GDP 和NDP 的不同,并从GDP 恒等式中导出储蓄—投资平衡。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获得完整版真题及解析请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3.(5分)从1999年到2000年,一个国家的产出从4000上升到4500,它的资本存量从10000上升到12000,劳动力从2000下降到1750,假设资本的回报占产出的份额为0.3,劳动的回报占产出的份额为0.7,回答下面的问题:(1)资本对产出的贡献率为多少?(2)劳动对产出的贡献率是多少?(3)技术进步对产出的贡献是多少?解:(1)资本的增长率为:120001000020%10000K K ∆-==,由于资本回报占总产出份额的0.3θ=,因此,资本对产出的贡献率为:20%0.36%K K θ∆⨯=⨯=。
(2)劳动的增长率为:1750200012.5%2000N N ∆-==-,由于劳动回报占产出的份额为10.7θ-=,因此,劳动对产出的贡献率为:()112.5%0.78.75%N N θ∆-⨯=-⨯=-。
(3)该国总产出增长率为:4500400012.5%4000Y Y ∆-==,技术进步对产出的贡献为: ()()112.56%8.75%15.25%A Y K N A Y K Nθθ∆∆∆∆=-⨯--⨯=---=4.(5分)假设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为2000.5M PN N =-,其中N 是总的就业人数,劳动的供给函数为3003w +,其中w 是实际工资,求出均衡的就业人口。
解:根据要素使用原则为:M PN w =,则有:2000.5N w -=可得劳动需求函数为:4002N w =-。
联立劳动需求函数与劳动供给函数:40023003N w N w =-⎧⎨=+⎩解得均衡就业人口为:360*=N ,均衡工资为:20w *=。
5.(5分)根据在菲利普斯曲线基础上推导出的总供给曲线,当本期产出、收入水平不等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收入水平时,总供给曲线在下一期会出现移动,这意味着只要产出、收入水平不等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收入水平,工资就会持续地变动,请借助劳动的供给与需求原理加以解释。
答: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基础上推导出的总供给曲线方程为:()111e t t P P Y Y λ*++⎡⎤=+-⎣⎦图1-2表明了上述方程所对应的总供给曲线。
该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正像它所依据的WN 线一样,AS 曲线随时间而变化。
如果本期产出高于充分就业水平Y *,那么下一期的AS 曲线将向上移动到AS '。
如果本期产出低于充分就业水平,下一期AS 曲线将向下移动到AS ''。
因此,AS 曲线的性质正是WN 线所具有的那些性质。
这个结论来自两个假定:加成比例被固定在z 上;产出与就业成比例。
图1-2 总供给曲线在工资不能充分灵活变动的条件下,AS 曲线就是总供给曲线。
价格随产出水平而增加是因为增加的产出意味着就业的增加、下降的失业以及由此增加的劳动成本。
在该模型中,价格随产量上升的事实完全是劳动市场调整过程的反映,在这个市场中,高就业增加了工资。
二、(本题25分,每个小问题5分)请用IS LM BP --模型分析下面的问题(BP 指的是balance of payment ;对外贸易部门平衡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