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室开窗通风制度
学校教室(宿舍)开窗通风制度

学校教室(宿舍)开窗通风制度为杜绝新冠肺炎疫情在校园内发生,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学校教室、宿舍等学生聚集场所实行定时开窗通风和消毒,特制订本制度。
1、教室(宿舍)等学生聚集场所每天定时通风与换气。
根据季节和天气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温暖天气(0℃以上)宜实行全日开窗方式换气,寒冷天气(0℃以下)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窗户开窗换气。
教室与走廊之间的窗户不关,昼夜打开。
2、教室(宿舍)消毒每日早中晚三次,保证室内无人。
消毒药品为84消毒液,比例1:69-119,由班主任对本班教室进行消毒。
办公室每日通风,视情况进行消毒,由组长负责督促。
如果本室内发生传染病时,通风、消毒数和时间相应增加。
3、各教室要确定两名同学,负责每天的开窗通风和消毒,并做好记录。
上课时做到半数窗户打开,下课全部打开,学生课间尽量到户外活动,班主任要经常检查班级的通风情况。
4、宿舍由宿管科负责每天的开窗通风,并做好记录。
学生离开宿舍做到全部窗户打开,楼宇管理员要经常检查宿舍通风情况。
校园公共环境(功能室、垃圾池、厕所等),每天早中晚用消毒液消毒三次,总务处进行监督检查。
5、学校政教处设置专兼职人员进行管理,保证有专人负责,每天对各班教室、宿舍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窗通风换气消毒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做好记录,并将其纳入对年级、班级评比的内容。
6、各班各科室每天中午课间操时间将记录表交年级处,年级收齐后交到政教处。
学校窗户通风管理制度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窗户通风管理工作,保障师生身心健康,提高教学环境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教学、办公、宿舍等场所的窗户通风管理工作。
第三条学校窗户通风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2. 合理利用,提高通风效果;3. 定期检查,及时维护;4. 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第二章窗户通风要求第四条窗户通风应满足以下要求:1. 每日至少通风两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2. 通风时,应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避免对流风直接吹向人体;3. 通风时,应注意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因通风导致室内温度过低或过高,湿度过大;4. 通风时,应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第五条特殊天气条件下的窗户通风:1. 雾霾天气:室内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时,可适当减少通风次数,但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 降雨天气:在保证室内干燥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少通风次数;3. 寒冷天气:在保证室内温度适宜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少通风次数;4. 高温天气:在保证室内凉爽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通风次数。
第三章窗户通风管理职责第六条学校窗户通风管理工作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具体职责如下:1. 制定学校窗户通风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 负责学校窗户通风设施的检查、维修和保养;3. 对窗户通风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4. 向学校领导汇报窗户通风管理工作情况。
第七条教职工、学生及宿舍管理员应积极配合窗户通风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 按时开启和关闭窗户,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2. 遵守窗户通风管理制度,不得随意损坏窗户通风设施;3. 发现窗户通风设施损坏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后勤部门;4. 在特殊天气条件下,根据学校要求调整窗户通风次数。
第四章窗户通风设施管理第八条学校应定期检查窗户通风设施,确保其完好、安全、有效。
对损坏的窗户通风设施,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第九条学校应加强对窗户通风设施的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
学校冬季开窗通风制度

一、目的
为了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提高教育教学环境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宿舍等室内场所。
三、通风时间
1.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前,各班教室、办公室、实验室等室内场所应进行至少30分钟的通风。
2.中午休息时间,各班教室、办公室、实验室等室内场所应进行至少30分钟的通风。
3.下午第一节课前,各班教室、办公室、实验室等室内场所应进行至少30分钟的通风。
4.冬季如遇雾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通风时间,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四、通风要求
1.各班教室、办公室、实验室等室内场所的通风工作由班主任、负责人负责,确保通风工作落到实处。
2.通风时,注意室内外温差,避免师生感冒。
可适当调整通风时间,确保室内温度适宜。
3.通风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对流过快导致室内温度过低。
4.通风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通风,并及时处理。
五、责任与监督
1.各班主任、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冬季开窗通风工作,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2.学校将定期对通风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未按要求进行通风的班级、部门进行通报批评。
3.对因通风工作不到位导致师生健康受到影响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制度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解释。
3.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通风时间,需经学校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我校将切实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提高教育教学环境质量,为师生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校园环境。
学校卫生通风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确保学校师生身心健康,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提高学校卫生管理水平,保障师生身体健康;2.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传播;3. 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三、制度内容1. 通风时间(1)每日上午第一节课前,下午第一节课前,晚自习前,应进行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通风;(2)根据气温、空气质量等因素,可适当调整通风时间;(3)特殊情况(如传染病爆发、空气质量恶化等)下,应立即进行通风。
2. 通风要求(1)确保门窗开启,使室内外空气充分交换;(2)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3)通风过程中,注意观察室内外温差,防止师生感冒;(4)通风时,确保师生不在通风区域活动。
3. 通风管理(1)学校设立卫生管理员,负责通风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2)班主任负责本班级的通风工作,确保教室、宿舍等场所按时通风;(3)食堂、宿舍等场所的管理人员应加强通风工作的管理,确保通风效果;(4)学校定期对通风工作进行检查,对不按要求通风的班级或部门进行通报批评。
4. 传染病预防(1)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学校应加强通风工作,减少病毒、细菌的滋生;(2)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通风消毒;(3)加强师生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四、制度执行1. 学校各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本制度,确保通风工作落到实处;2. 学校将定期对通风工作进行考核,对不履行通风职责的部门和人员,将追究责任;3. 学校鼓励师生积极参与通风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 本制度由学校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解释;3. 如遇特殊情况,学校可对通风制度进行调整。
通过实施本制度,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卫生管理,保障师生身心健康,为创建和谐、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而努力。
学校通风制度

学校通风制度
学校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场所,室内活动较多,一旦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就很容易传播开,因此开窗通风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切实作好我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各教学、生活场所通风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通风制度
1、早晨师生到校后即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
2、教室在课间操、午餐、大课间活动等教室内无学生时均开窗通风。
3、其他教学、生活用房,应每天开窗通风3—4次,每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保持空调设备的良好性能,并经常清洗隔尘网。
5、非举行不可的集会,要保证良好的通风。
二、各处、室通风的具体负责分工:
1、教室通风负责人:学区主任、班主任,班主任具体安排到几名学生。
2、办公室通风负责人:学区主任、轮流执勤教师。
3、各处室通风负责人:各处室教师轮流通风。
4、餐厅通风负责人:XX。
5、功能室通风负责人:XX。
6、艺术楼通风负责人:XX。
三、认真填写开窗通风记录表,按时报送安全办备案。
学校卫生消毒与开窗通风制度

学校卫生消毒与开窗通风制度背景
学校卫生消毒与开窗通风制度是为保障学生健康和安全所制定
的重要制度。
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加强学校卫生消毒和通风工作
显得尤为重要。
卫生消毒制度
学校应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对校园环境定期进行消毒。
针对不
同的地点和物品,应采用不同的消毒方式和消毒频率。
例如,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应每天进行消毒,消毒剂应选用符合标准的
产品,并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
同时,学校还需配备专门人员进行
消毒工作,确保消毒质量。
开窗通风制度
开窗通风是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
学校应制定开窗通
风制度,保证每个教室、宿舍室内通风时间和频率的合理安排。
具
体措施包括:在教室和宿舍中设置通风设施,确保窗户打开顺畅;在日常开展教学活动时,适当调整教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于闷热和干燥;积极宣传通风知识,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等。
总结
学校卫生消毒和通风工作是学校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
各学校应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和规定,确保卫生消毒和通风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师生也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配合学校开展卫生消毒和通风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范本

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范本为了确保学校师生的健康与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经与专家论证和校方协商,制定以下学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1.通风管理制度1.1每天定时开启教室门窗进行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1.2每节课前后开窗通风,时间不少于15分钟。
1.3教室内气味异味较重时,及时开窗通风处理。
1.4雾化喷洒器定期对教室进行湿度调节,保持空气湿润。
1.5喷雾除菌剂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2.卫生消毒管理制度2.1对教室和公共场所进行日常清洁消毒,包括地面、桌椅、窗户、门把手、电脑等。
2.2消毒剂采用符合卫生标准的环保材料,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用品。
2.3公共厕所每日进行清洁消毒,并保持卫生用品充足。
2.4食堂采取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厨房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进行健康监测。
2.5学生宿舍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寝具清洗消毒频率加大。
3.隔离管理制度3.1对师生入学或返校前必须进行体温检测和登记,禁止患病者入校。
3.2凡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师生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或亲友接送就医。
3.3行政办公区域和教室内设置救护箱和急救设备,并配备专职医务人员。
3.4确保师生参加集体活动时保持一定距离,尽量避免接触。
3.5健康教育常态化开展,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应急处置制度4.1疫情发生时,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设立疫情防控工作组。
4.2及时开展疫情排查,向教职工和学生查报出行和个人身体状况。
4.3消毒工作加强,对学校范围内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清洁消毒。
4.4如确诊病例或密切接触者出现,学校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追踪和隔离措施。
4.5联络健康部门,及时报告疫情,落实防控措施。
5.监督与评估制度5.1学校成立卫生管理监督小组,定期检查和评估通风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情况。
5.2收集师生的意见建议,改进相关制度和措施。
5.3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疫情的能力和效应。
尽管以上为本校通风消毒隔离制度的范本,但具体实施时,请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学校教室通风换气制度

一、目的
为了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教室空气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教室,包括普通教室、实验室、多功能教室等。
三、通风换气原则
1.定时通风:根据季节、天气和室内空气质量,合理确定通风时间。
2.充分通风:确保教室门窗开启,使室内外空气充分交换。
3.科学通风:根据教室面积和人员密度,合理控制通风换气次数。
4.安全通风:在通风过程中,确保师生安全。
四、通风换气时间
1.每日至少通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2.早晨上课前,提前通风30分钟。
3.中午休息时间,通风1小时。
4.下午放学后,通风30分钟。
5.冬季或雨雪天气,根据室内外温差和空气质量,适当调整通风次数和时间。
五、通风换气要求
1.班主任负责本班教室的通风换气工作。
2.上课前,班主任应提前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
3.下课铃响后,任课教师应及时关闭门窗,保持室内温度。
4.放学后,班主任应关闭门窗,确保教室安全。
5.如遇特殊情况,如室内空气质量严重超标,应立即进行通风换气。
六、监督与考核
1.学校定期对教室通风换气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对未按制度执行通风换气的班级,学校将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班主任应将教室通风换气情况纳入班级管理考核,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
七、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另行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教室开窗通风制度
一、换气次数:小学教室每节课换气2次,初中教室3次,高中教室4次。
除去课间休息开窗换气1次外,则每节课在上课过程中小学教室应换气1次,初中教室2次,高中教室3次。
二、换气时间:每次换气的持续时间视室外温度而定,至外温度为5-10c时,每次5分钟;室外温度0-50c,每次4分钟;室外温度零下5-0C,每次3分钟;室外温度低于零下50C,每次2分钟。
三、换气方式:楼内设有走廊的,应以开走廊侧内窗通风为主,开窗面积应达到2m2以上(约一扇育) 。
四、注意事项:要同时保证教室内温度始终不低于160C.
为确保达到上述要求,学校应做到如下几点:
1、领导重视。
要建立健全教室通风换气管理责任制,健全主管校长、总务处、卫生室、班主任、任课教师、卫生委员、靠窗学生(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
2、措施得力。
结合实际采取可操作性强的通风措施和制度对室内微小气候加以科学调控。
教室内应配备温度计并由校方专人测定室外温度,做好记录,适时通报并规定每次开窗换气持续时间(温度可以以当地当日报纸为准,并注意当日风速)。
必要时考虑开走廊侧的外窗(单侧教室) 。
3、为减少教室间噪声干扰(有的教室比邻交通干道,受噪声影响,不愿意开窗户),可采取下列措施。
(1)治理环境,可采取搬迁、设隔音墙、修绿化带等措施。
(2)可采取相邻教室交替换气(由专人负责,可由清洁工在走廊轮流开窗, 1班开, 2班关,反之)。
4、应鼓励学生课间休息到户外活动,并充分利用教室空闲时间加强通风(开外窗)
5、学校应建立教室通风状况检查评比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