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排放主要的污染物

合集下载

汽车尾气概述

汽车尾气概述

2.汽车尾气概述2.1汽车排放污染物及其危害尾气污染主要是指柴油、汽油等机动车燃料因含有添加剂和杂质,在不完全燃烧时,所排出的一些有害物质对环境及人体的污染和破坏。

汽车发动机排放的尾气中有一部分毒性物质在燃料不完全燃烧或燃气温度较低时产生较多。

尤其是在次序起动、喷油器喷雾不良、超负荷工作运行时,燃油不能很好地与氧化合燃烧。

另一部分有毒物质,是由于燃烧室内的高温、高压而形成的。

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上千种化学物质,除空气中的氮、氧和水蒸汽为无害成份外,其余均为有害成份。

这些有害物质可分为气体和颗粒物两大类。

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硫氧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和臭氧等。

颗粒物包括:碳黑、焦油和重金属等。

2.1.1一氧化碳汽车发动机若进气不足或燃油喷射时间过长,使得气缸内燃油不能完全燃烧,则汽车尾气中将产生CO。

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速度比O2250倍。

CO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与血红蛋白亲合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从而削弱血液向各组织输送氧的功能,导致人体缺氧,危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人的感觉、反应、理解、记忆力等机能障碍,引起头晕、头痛、呕吐等中毒症。

重者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生命危险。

即使是微量吸入CO,也可能给人造成可怕的缺氧性段常常。

2.1.2氮氧化物氮氧化合物主要是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它是发动机大负荷工作时,在燃烧室高温富氧的环境中产生的一种褐色且有臭味的气体。

氮氧化合物吸入肺部后能形成亚硝酸和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和伤害,以致引起肺部病变。

当空气中氮氧化合物含量10—20p 时,可刺激鼻粘膜、咽喂、气管、眼角膜等,引起呼吸道干涩不适,流泪及红眼病等症;当氮氧化合物超过500ppm时,几分钟内就可使人出现肺气肿而死亡。

在二氧化氮浓度为9.4mg/m3的空气中暴露10 min,即可造成人的呼吸系统功能失调。

此外,氮氧化物还会致光化学烟雾污染,在水系中的沉降会造成富营养化。

浅谈汽车尾气的污染与防治措施

浅谈汽车尾气的污染与防治措施

浅谈汽车尾气的污染与防治措施摘要当代社会,车不再高不可攀,它逐渐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车也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他代表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尚。

车轮上的生活是轻快而惬意的,汽车给世界带来了现代物质文明,汽车为人民提供了交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噪声污染等社会问题。

也就是在我们享受汽车带来的舒适方便的时候,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汽车鸣笛造成的噪声污染等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人们每天都生活在汽车尾气和汽车噪音中,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对人体危害很大,这些气体排放物不仅气味怪异,而且令人头昏、恶心,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可见,汽车尾气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源,控制机动车排放污染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因此,在汽车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需要寻找新的平衡。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关注对汽车尾气的处理,关注我们的环境,及时采取措施很好的处理汽车尾气问题,让我们可以与环境和谐相处,让我们可以生活得更美好。

关键词:汽车尾气,污染,危害,防治措施,建议前言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汽车正在成为一种时尚。

急剧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令人担忧的汽车排放情况,正在污染着人类来医生粗的大气环境。

20世纪90年代,我国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虽然很低,但是,由于汽车生产和使用规模不大,汽车污染问题并不突出,城市大气污染主要表现为燃煤造成的煤烟型污染。

最近十几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3年初,全国汽车销售收入首次超过纺织业,成为我国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汽车产量由1991年的70万辆增加到了2005年的573万辆,15年间增加了8.2倍。

汽车保有量也由1991年的606万辆增加到2005年的3270万辆,增加了5.4倍。

2006年全国汽车产量又创历史新高,达到了728万辆。

时至今日,汽车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和交通拥堵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

一些城市的空气污染类型也已由煤烟污染型转变成机动车污染型。

汽车尾气污染物主要包括

汽车尾气污染物主要包括

汽车尾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烟尘微粒(某些重金属化合物、铅化合物、黑烟及油雾)、臭气(甲醛等)。

据统计,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3000kg,碳氢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美国洛杉矶市汽车等流动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已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90%。

汽车尾气可谓大气污染的“元凶”。

汽车尾气最主要的危害是形成光化学烟雾。

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它和大气中的其它成份结合就形成光化学烟雾。

其对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刺激眼睛,引起红眼病;刺激鼻、咽喉、气管和肺部,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光化学烟雾能使树木枯死,农作物大量减产;能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妨碍交通。

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最高,它可经呼吸道进入肺泡,被血液吸收,与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削弱血液对人体组织的供氧量,导致组织缺氧,从而引起头痛等症状,重者窒息死亡。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含量较少,但毒性很大,其毒性是含硫氧化物的3倍。

氮氧化合物进入肺泡后,能形成亚硝酸和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作用,增加肺毛细管的通透性,最后造成肺气肿。

亚硝酸盐则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

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有200多种,其中C2H4在大气中的浓度达0.5ppm(十万分之一)时,能使一些植物发育异常。

汽车尾气中还发现有32种多环芳烃,包括3,4-苯并芘等致癌物质。

当苯并芘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012ug/m3时,居民中得肺癌的人数会明显增加。

离公路越近,公路上汽车流量越大,肺癌死亡率越高。

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会增加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损害肺功能。

二氧化硫在大气中含量过高时,会随降水形成“酸雨”。

汽车尾气中的铅化合物可随呼吸进入血液,并迅速地蓄积到人体的骨骼和牙齿中,它们干扰血红素的合成、侵袭红细胞,引起贫血;损害神经系统,严重时损害脑细胞,引起脑损伤。

汽车排放法规

汽车排放法规

国五标准
国五标准,相当于欧盟的欧五标准,欧盟已经从2009年起开始执行,其对 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悬浮粒子等机动车排放物的限制更为严 苛。从国Ⅰ提至国Ⅳ,每提高一次标准,单车污染减少30%至50%。
根据环保部、工业和信息化部1月发布的公告,东部11省市 北京市、天 津市、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 省和海南省 自2016年4月1日起,所有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油车、 轻型柴油客车、重型柴油车 仅公交、环卫、邮政用途 ,须符合国五标准要 求。
欧洲
汽车排放的欧洲法规 指令 标准的计量是以汽车发动机单位行 驶距离的排污量 g/km 计算,因为这对研究汽车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比较合理。同时,欧洲排放标准将汽车分为总质量不超过3500公斤 轻型车 和总质量超过3500公斤 重型车 两类。轻型车不管是汽油 机或柴油机车,整车均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试验。重型机由于车重, 则用所装发动机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试验。
碳氢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没有明确的直接危害。但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 用下,会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其中包含有臭氧、醛类、硝酸脂类等多种复杂 化合物。对人体最突出的危害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黏膜,引起眼睛红肿和咽喉炎。
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环境检测总站测算,全球10个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就占 了7个。
我国2014年排放情况
按车型分类,全国货车排放的NOx和PM明显高于客车,其中重型货车是主要贡 献者;而客车CO和HC排放量则明显高于货车。
按燃料分类,全国柴油车排放的NOx接近汽车排放总量的70%,PM超过90%;而 汽油车CO和HC排放量则较高,超过排放总量的70%。
按排放标准分类,占汽车保有量3.8%的国I前标准汽车,其排放的四种主要污 染物占排放总量的30.0%以上;而占保有量75.2%的国Ⅲ及以上标准汽车,其 排放量还不到排放总量的40.0%。

浅谈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技术

浅谈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技术

浅谈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技术摘要:本文阐述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在不断增加,排放的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针对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产生和危害进行了分析论述,并说明污染物的控制和治理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尾气治理;新能源;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引言热机的问世使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空前的变化,是现代文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内燃机以其轻便、性能优越和对燃料的高效利用,逐步淘汰了笨重的蒸汽机。

随着工业脚步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进入普通百姓的家庭,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方便。

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也成为了一个天文数字,不仅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也影响了人体的健康和危害了生态环境。

研究解决和治理汽车尾气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课题。

1主要污染物及生成1.1一氧化碳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主要是由于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不充分时产生的。

对于汽车发动机而言,氧气不足导致的燃烧不充分,主要是由于空燃比低于标准值14.7,油气混合物浓度过高造成的;当空燃比高于14.7时,理论上油气混合物能够完全燃烧,但由于混合物不均匀或不同地区空气的含氧量的差异,仍会有少量的一氧化碳产生;再有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也时刻在发生变化,也会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是氧气的250倍,因而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过高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不能充分与氧气结合,人体就会由于缺氧而出现头晕、头痛、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可能昏迷,甚至死亡。

1.2碳氢化合物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也是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

热机工作过程中有两种情况会产生这种有害气体。

第一,发动机刚刚启动时,特别是冬天气温低,气缸内壁会附着一层难以燃烧的燃料混合物,其中的碳氢化合物含量较高,在活塞的往复运动过程中,随尾气排放到大气中。

汽车排放尾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及其危害

汽车排放尾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及其危害

汽车排放尾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及其危害标题:汽车排放尾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及其危害引言:近年来,随着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愈发成为城市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

汽车的排放尾气中含有多种污染物,它们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着严重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排放尾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及其危害,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二氧化碳(CO2)1. 污染物介绍:二氧化碳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2. 危害:CO2的排放是主要的温室效应气体之一,会导致地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等环境问题,对全球生态系统和气候产生深远影响。

二、一氧化碳(CO)1. 污染物介绍: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和血液。

2. 危害:一氧化碳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主要是阻碍血液中的氧气运输,引起缺氧,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长期暴露于一氧化碳中,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损害等。

三、氮氧化物(NOx)1. 污染物介绍: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等。

2. 危害:氮氧化物是汽车尾气排放中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其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此外,氮氧化物也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四、颗粒物(PM)1. 污染物介绍:颗粒物是指固体或液体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一般分为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

2. 危害:颗粒物是对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污染物之一,对呼吸系统有刺激作用,可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病等健康问题。

特别是细颗粒物,其直径较小,能够进入肺泡,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

五、总结1. 汽车排放尾气中常见的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

2. 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着严重危害,包括气候变化、酸雨、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等。

3. 应对措施包括:- 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或替代传统燃油车辆。

- 完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加强对车辆尾气排放的监管。

- 加大对公共交通工具的投资,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

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试题答案

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试题答案

1、汽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和.微粒2、柴油机氮氧化物的生成主要受三个要素的影响,分别是.喷油定时、放热规律 和负荷与转速的影响一。

3、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起燃特性有两种评价方法,对于催化剂常用起燃温度来评 价,而对于整个催化转化系统则用.起燃时间.来评价。

4、微粒捕集器的过滤机理存在四种,即 扩散机理、 拦截机理、 惯性碰撞机理、 重力沉积机理_。

5、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已发展了三代,第一代是 位置控制.系统,第二代是.时间控 制 系统,第三代是 电控高压共轨 系统。

6、目前控制汽油机氮氧化物排放最主要的措施是.废气再循环技术。

7、常用排放污染物取样系统有 直接取样系统 、稀释取样系统和定容取样系统8、汽油发动机中未燃HC 的生成主要来源于一燃烧室未燃燃料、窜入曲轴箱的未燃 燃料和 燃油系统蒸发的燃油蒸汽 三种途径。

9、缸内直接喷射汽油机与其它汽油机相比,最大区别是.汽油喷射的位置。

11、为使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净化效率达到80%以上,其过量空气系数(①a ) “窗口”应达到的要求是“窗口”很窄,宽度只有0.01〜0.02 。

12、生成氮氧化物的三个要素是一混合气浓度、温度 和氧浓度一。

13、目前微粒捕集器被动再生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催化的方法。

14、排气成分分析中,CO 和CO2用.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测量,NO 用 化学发 光分析仪一测量,HC 用 氢火焰离子型分析仪一测量,氧多用 顺磁分析仪一测量。

15、烟度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类: 滤纸法 和 消光度法。

16、目前,各国正纷纷开发各种代用燃料以解决未来石油能源枯竭的问题,其中最主要 的代用燃料是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醇类燃料和植物油。

17 .汽车排放污染主要来源于发动机排出的废气 。

18 .柴油机的主要排放污染物是微粒、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19 .发动机排出的NO X 量主要与 负荷、转速有关。

20开环控制EGR 系统主要由EGR 阀 和 EGR 电磁阀 等组成。

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我国制定了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和控制。

首先,我国对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车辆使用的燃料和车辆的类型,我国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排放标准。

对于传统燃油车辆,我国实施了国Ⅰ至国Ⅵ排放标准,其中国Ⅵ标准是最为严格的,要求车辆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非甲烷总烃和颗粒物排放量都要大幅降低。

对于新能源汽车,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要求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尽量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其次,我国对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了严格的监测和检测。

各地交通管理部门配备了尾气排放检测设备,对机动车进行定期的尾气排放检测。

对于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要求车主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整改,以确保车辆的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相应的排放监测网络,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超标排放的车辆,保障了大气环境的质量。

再次,我国对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了法律和政策的支持。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了明确规定,对于排放超标的车辆进行了相应的处罚和处理。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推广,以减少传统燃油车辆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我国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通过严格的标准、监测和支持政策,有效控制了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数量仍然在增加,对大气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未来我国还需要不断完善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监测和管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实现大气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排放治理技术指导>>培训班教学课件
北京市交通局汽车维修管理处
北京市交通学校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北京理工大学
车辆工程学院
郝利君
第二章汽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第1节汽车排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与危害
第2节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第3节柴油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第4节汽车排气污染物净化措施
第1节汽车排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与危害
1. 排气污染物主要来源
2. 污染物的主要成分
3. 排气污染物的危害
第1节汽车排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与危害
1. 排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2. 污染物的主要成分
3. 排气污染物的危害(1)一氧化碳(CO):不完全燃烧产物。

汽油机排放量为1;则LPG发动机为1/2;而柴油机为1/100。

(2)碳氢化合物(HC):未燃和未完全燃烧的燃油、润滑油及其裂解产物。

(3)氮氧化合物(NOx):在燃烧过程中和排入大气后造成的氮的各种氧化物(NO、NO2为主)的总称。

(4)颗粒排放物(PM):主要是碳烟、未燃燃油和润滑油液态颗粒,以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硫化物、含金属的灰分等。

(5)二氧化碳(CO2):完全燃烧产物。

第1节汽车排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与危害
1.排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2.污染物的主要成分
CO、HC、NOx、PM、CO2 3. 排气污染物的危害
一氧化碳(CO)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吸入人体后,能以比氧强300倍的亲和力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阻碍血液向心脏、脑等器官输送氧气,从而引起头痛、头晕等各种中毒症状,直至使人窒息死亡。

碳氢化合物(HC)
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结膜炎、鼻炎、支气管
炎等症状。

还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重要物质。

第1节汽车排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与危害
1.排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2.污染物的主要成分
CO、HC、NOx、PM、CO2 3. 排气污染物的危害
氮氧化物(NOx)
NO: 本身的毒性不大,但很快会反应生成毒性较大二氧化氮;
NO2: 使血液中血红蛋白变性,使血液输氧能力下降,轻则引起呼吸异常、胸痛、恶心、咳嗽,重则导致肺气肿,直至死亡。

此外,与HC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产生毒性很大的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强氧化力,它能使轮胎橡胶开裂,植物受损、空气的能见度降低,同时还会刺激人的眼睛和喉咙,引起呼吸异常、咳嗽,重则导致死亡。

第1节汽车排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与危害
1.排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2.污染物的主要成分
CO、HC、NOx、PM、CO2 3. 排气污染物的危害颗粒(PM)
0.1µm以下的微粒对人体的危害
最大,吸入肺叶后会吸附在肺细
胞上,其中可溶性有机物、多环
芳香烃等是致癌物质。

二氧化碳(CO2)
大气中30%的CO2来自汽车尾气。

CO2引起大气层的温室效应,造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1节汽车排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与危害
二氧化碳(CO2)温室效应:
1.有害污染物的种类
2. 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3. 污染物的影响因素主要是HC、CO、NOx
第二节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第二节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1.有害污染物的种类
主要是CO、HC、NOx 2. 污染物的生成机理(1)HC:
①曲轴箱窜气;
②燃油蒸发排放;
③发动机排气。

排气中的HC来源:
a.气缸附面层气体;
b.燃料不完全燃烧;
c.二冲程汽油机的扫气。

第二节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气缸冷激效应、油膜吸附及狭缝效应导致的HC排放
第二节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1.有害污染物的种类
主要是CO、HC、NOx 2. 污染物的生成机理(2)CO:
烃燃料不完全燃烧形成的,主要受浓度影响。

(3)NOx:
NO是唯一燃烧产物,排出气缸后进一步氧化生成NO2。

形成机理:高温、富氧和
在高温下的滞留时间。

第二节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1.有害污染物的种类
2. 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3. 污染物的影响因素
(1)汽油机设计参数
燃烧室面容比(表面积与容积之比),力求降低面容比。

(2)汽油机使用参数
空燃比的影响 转速的影响 负荷的影响 点火时刻的影响
(3)运转工况对排放的影响
(2)汽油机使用参数对排放的影响
空燃比的影响
16
11.8 14.7 17.5 20.5
空燃比A/F
(2)汽油机使用参数对排放的影响
转速的影响
a.对HC排放的影响
转速增加,HC降低
b.对CO排放的影响
影响不大
c.对NOx排放的影响
稀混合气:转速增大,NOx减少。

浓混合气:提高转速,NOx增加。

怠速转速的影响怠速转速提高,HC和CO同时降低。

(2)汽油机使用参数对排放的影响
负荷的影响:对HC、CO、NOx影响
(2)汽油机使用参数对排放的影响
点火时刻的影响:
对HC、CO、NOx影响
节气门
第三节柴油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1.柴油机混合气形成及燃烧的特点
2.柴油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3.柴油车排放污染物的影响因素
AB-着火延迟期BC-速燃期CD-缓燃期
DE-
补燃期
柴油机燃烧过程
2.柴油机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CO:局部缺氧
HC:燃烧初期,局部过
稀;
燃烧后期,局部过浓。

NOx :燃烧初期生成量大,
预混和燃烧所占比例影响最大。

微粒:包括白烟、蓝烟和碳烟,白烟∶冷启动和怠速时发生,主要成分是未燃烧的燃油微粒,微粒直径在1.3μm左右;
蓝烟:未燃燃油及来自窜缸的润滑油微粒,直径在0.4μm以下,低温、小
负荷时产生,正常运转后消失。

(直径大小不同,光照后显色不同)碳烟:
常在大负荷时发生,燃料在高温缺氧条件下裂解产生。

汽油机、柴油机排放污染物对比
3.柴油车排放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1)过量空气系数
(2)转速
(3)喷油提前角
(4)进气涡流强度
(5)柴油十六烷值
(6)喷油压力
(7)喷油规律
(8)增压及增压中冷
3.柴油车排放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1)过量空气系数
(2)转速
(3)喷油提前角
(4)进气涡流强度
(5)柴油十六烷值
(6)喷油压力
(7)喷油规律
(8)增压及增压中冷
第四节汽车排气污染物净化措施
1.汽车排气污染物净化方式(1)机内净化
改善可燃混合气的品质和
燃烧状况.
(2)机外净化
在发动机外部采用附加装
置净化排气.
(3)改进燃油
脱硫、重整以及加入添加
剂等.
2.汽油机排放净化方式
3.柴油机排放净化方式
2.汽油机排放净化方式
(1)燃油蒸发控制装置(2)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3)废气再循环装置(4)三效催化转化器功用:
将汽油蒸汽收集和储存在炭
罐内,在发动机工作时再将
其送入气缸烧掉。

燃油蒸发控制装置
1. 燃油蒸发控制装置
2. 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
3. 废气再循环装置
4. 三效催化转化器功用:
将燃烧室窜入曲轴箱的油气
混合气、已燃气体和曲轴箱
内的润滑油蒸汽一起被吸入
气缸烧掉。

2.汽油机排放净化方式
小负荷位置大负荷位置停机及回火位置
1. 燃油蒸发控制装置
2. 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
3. 废气再循环(EGR)
4. 三效催化转化器功用:
部分废气回送到进气
管,使气缸中的燃烧温
度降低,减少NOx的生成
量。

2.汽油机排放净化方式
EGR
三效催化转化器
使CO、HC、NOx同时得到净化
三效催化剂的影响因素:
1. 温度
2. 空燃比
3.柴油机排放净化方式

柴油机
颗粒捕捉器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