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教案)5

合集下载

《将相和》参考教案(第三课时)

《将相和》参考教案(第三课时)

《将相和》参考教案(第三课时)
导读: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和下面三个故事有什么联系。

(二)分角色朗读,深入体会中心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分角色朗读,深入理解中心思想。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课文讲了几个故事?每个故事可以用什么小标题来概括?
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二)交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了解课文第1自然段与下面三个小故事的联系。

课文的第1自然段“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这是全文所有故事发生的总的原因,没有这个原因,就不会有“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发生,也不会有“渑池之会”这个故事的发生,没有这两个故事的发生,就不会有蔺相如一次次的升官,最终职位比廉颇还高,因而就更不会有“负荆请罪”这段佳话。

(四)编排课本剧:
本文由三个故事组成,内容较长,关系较为复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更深、更全面的理解。

1.熟读课文,注意人物的语言、语气。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2.检查朗读情况,分好角色。

在有感情地熟练朗读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编排一些动作,朗读中作一些表演。

合理地分配角色,指定合适的人读叙述语言。

3.表演课文内容。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表演。

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一批朗读表演之后,大家评议,看是否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还有时间,可以再请一些同学朗读表演。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古诗词三首(第三课时)|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古诗词三首(第三课时)|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古诗词三首(第三课时)|人教新课标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样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什么缘故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 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成效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刻,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只是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要紧缘故确实是腹中无物。

专门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明白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差不多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明白“是如此”,确实是讲不出“什么缘故”。

全然缘故依旧无“米”下“锅”。

因此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专门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因此,词汇贫乏、内容空泛、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那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存足够的“米”。

【教学目标】那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同时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因此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能够分为人一辈子、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究、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能够积存40多则材料。

假如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1. 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来源:学.科.网Z.X.X.K]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第五册教案5爱护牙齿第3课时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第五册教案5爱护牙齿第3课时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第五册教案5爱护牙齿第3课时教案名称: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第五册教案5 爱护牙齿第3课时教案编号: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2. 学习如何正确刷牙以及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3. 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

教学内容:1. 简要介绍牙齿的结构和功能;2. 引导学生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3. 教授正确刷牙的方法和注意事项;4. 宣传健康的饮食习惯。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通过一段小故事或问题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爱护牙齿?二、引入新知(10分钟)1. 介绍牙齿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等部分。

2. 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牙齿对于咀嚼食物、保持面部外形、发音等方面的作用。

三、小组活动(15分钟)1. 分成小组,让学生互相说说自己平时的口腔卫生习惯,分享经验。

2.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成员的想法。

四、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20分钟)1. 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使用牙膏的注意事项。

2. 通过投影仪或实物展示刷牙过程,让学生模仿跟随。

3. 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刷牙。

五、合作练习(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练习。

2.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教其他小组成员正确刷牙的方法。

六、健康饮食宣传(15分钟)1. 通过投影仪或图片,展示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了解对牙齿有害的食物和饮料,如含糖饮料、甜食等。

3. 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选择健康的食物和饮料。

七、总结(10分钟)1. 概括今天所学内容,并强调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

2. 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落实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学习和掌握正确刷牙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宣传健康的饮食习惯,让学生意识到正确的饮食对牙齿健康的重要性。

第5课协商决定班级事务 第3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第5课协商决定班级事务 第3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第5课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第3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协商的概念和重要性,能使用协商解决班级事务。

2. 学习协商的方法与技巧。

3. 掌握适当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

能力目标:1. 学习运用协商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 学习倾听他人的分享,培养共情能力。

3. 学习尊重他人的看法,培养互相尊重的意识。

情感目标:1. 学习尊重他人的意见,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2. 学习合理表达自己的意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有效沟通的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1. 理解协商的概念。

2. 熟练掌握协商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1. 运用协商能力,达成共识。

2. 适当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1. 教师制作课件。

2. 学生复习相关知识。

3. 准备班级事务。

教学过程:Step1:课前导入(5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生活中的小事情,引导学生分享小组内的团队合作情况。

学生分享了小组合作成功的经验和面临困难时候的解决方式。

Step2:协商的意义(15分钟)教师展示PPT,向学生讲解协商的概念,协商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明确协商解决问题的前提,即必须尊重每个人的观点,遵循公正、平等、协调的原则。

Step3:协商的方法与技巧(30分钟)教师设计游戏,让学生遵循协商的原则进行游戏,从而体会协商的方法与技巧。

游戏的规则是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小队长,当小组内成员遇到问题时,小队长需要与组员讨论,听取每个人的意见,并制定解决办法。

小组内的其他成员需要尊重小队长的决定,同时协助实现决策的执行。

Step4:针对班级事务协商(30分钟)班级事务的具体情况可以是一件小事,例如学生塑料瓶子的分类,或是学生通行证的管理等。

教师需要和学生在课前商量好事务的具体内容。

在本环节中,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在班级事务的处理中,让学生运用本课中所学的协商技巧并按照协商的流程逐步解决班级事务。

Step5:总结(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协商的方法还进行总结,学生针对班级事务的处理过程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第三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第三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第三课时〕教案教学设计课题:协商决定班级事务〔共同的决定要落实〕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课时:第三课时提供者:祁桂凤单位:扬州育才实验学校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共同的决定要落实〕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课〔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的第三个主题。

教材通过四个活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了解共同的决定要落实,个人与集体活动有冲突时应该怎么处理,学会协商解决班级问题,自觉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秩序,体会民主、公平在学校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估量要到达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班级共同的决定要遵守。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通过多种途径协商解决班级问题。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喜欢用共同协商的方法,理性对待班级中出现的问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打算〔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

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法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方说是通过平常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些好的行为习惯,但是现在不少家庭对孩子比较娇惯,因此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在集体活动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急需解决,比方不遵守班级共同的决定,不能妥善处理个人和班级之间的冲突等。

在本课的教学中,要特别关注以上问题,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协商解决班级问题,并在各项班级活动中自觉遵守规则。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根本理念、主要采纳的教学与活动策略〕通过课前测查,了解学生对遵守班级共同决定的不同看法。

通过创设情境,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活动的冲突。

通过合作探究,学会通过协商解决班级问题。

游泳课教案(第三课时)

游泳课教案(第三课时)
游泳课教案(第三课时)
课的任务:复习巩固水中呼吸方法,建立口腔吸、憋、吐气的正确动作概念,熟练地掌握抱膝浮体及展体后的水中站立动作顺序,达到在岸上运用自如的程度。学习掌握蹬边滑行出发技术动作,建立蛙泳腿部踝关节屈伸动作的概念,模仿练习
课的部分
课的内容和组织教法
练习时间
开始部分
一、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做好考勤登记工作
3.模仿抱膝浮体后的水中站立动作
要求:吸气下蹲成团身状,低头5秒,两臂前伸与肩同宽,掌心向下,然后直臂向身体两侧划水同时两腿站立
4.模仿浮体后的展体及水中站动作
动作顺序:预备:成单腿支撑,身体和另外一条腿成抱膝浮体状
“一”伸直手臂和伸直腿
“二”收腿与胸前下、大、小腿折叠
“三”手臂划水于体侧,同时腿向下踝成站立
3.介绍练习蛙泳腿的踝关节屈伸动作
5
基本部分
一、复习模仿上次课的学习内容
1.水中呼吸模仿:吸气——憋气——吐气
20秒三组,30秒三组,40秒三组
要求:用腹式最大能力吸气,关闭口、鼻腔憋气,快速吐气,张嘴再吸气
2.水中憋吐模仿,吸气——憋吐气——吸气
要求:两臂伸直,抬头吸气,低头于两臂之间憋气2、3秒后快吐气,同时抬头部上抬,吐完气快速再吸气后低头。3—4个循环动作。
二、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
1.复习模仿上课次的学习内容
(1)吸气——憋气——吐气,20秒、30秒、40秒
(2)吸气——憋吐气——吸气3—4个循环
(3)模仿练习抱膝浮体水中站立
(4)模仿练习浮体后的展体水中站立
2.学习蹬边滑行水中出发技术动作
(1)单腿蹬边技术动作
(2)双腿蹬边技术动作
(3)双手反拉,双腿蹬边技术动作

新人教PEP版三年级英语(下)Unit 5 Do you like pears第3课时公开课教案

新人教PEP版三年级英语(下)Unit 5 Do you like pears第3课时公开课教案

新人教PEP版三年级英语(下)Unit 5 Do you like pears ?第3课时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会说、认读、书写单词:fun,run,duck,under。

2.能够了解元音字母u在闭音节里的发音规律,并能准确发音。

教学重点听懂、会说、认读、书写单词:fun,run,duck,under。

教学难点能够了解元音字母u在闭音节里的发音规律,并能准确发音。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或录音机及录音带。

2.教师准备相关单词卡、图片或实物。

3.教师准备有四线三格的小黑板。

4.学生准备同步练习和有四线三格的练习本。

教学过程Step 1Warming upSing the song “An apple a day”.活动方式:全班活动,男女生对唱。

1.播放歌曲,先全班听音乐拍手齐唱,然后男女生按歌词内容对唱,进一步巩固上一节课内容。

2.诵读歌谣,让学复习前面的句型,活跃课堂气氛。

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Apples are my favourite fruit.Apples are my favourite fruit.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Pears are my favourite fruit.Pears are my favourite fruit.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Bananas are my favourite fruit.Bananas are my favourite fruit.3.同桌间操练对话。

Step 2Revision/Leading in活动方式:同桌活动。

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5Signs第三课时译林版

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5Signs第三课时译林版

教案: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 5 Signs 第三课时(译林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课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2)能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描述生活中常见的标志。

2. 能力目标(1)能够用英语简单交流关于生活中常见的标志。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情景对话。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课的主题是关于生活中常见的标志,主要学习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标志词汇和句子。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描述和交流生活中常见的标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会描述生活中常见的标志。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情景对话。

2. 教学难点:(1)标志词汇的掌握。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交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标志实物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问答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标志词汇和句子。

(2)展示本节课的主题: Signs。

2. 新课呈现(1)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引导学生说出标志的名称。

(2)引导学生学习与标志相关的句子。

3. 课堂活动(1)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标志,用英语描述该标志的意义和作用。

(2)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遇到标志的场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4. 巩固练习通过PPT进行听力练习,学生听录音,选择正确的标志图片。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Unit 5 Signs1. No smoking2. Keep quiet3. Please wait4.紧急出口5. 禁止通行七、作业设计1. 抄写本节课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2. 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生活中常见标志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实物和情景对话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词汇和句子。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o makeD.made
()2.He's try towho held the international kite festival.
A.findB.discover
C.look forD.find out
答案:1.C2.D
教学反思
本课时与前面所学内容联系紧密,结构层层递进。通过对前面课程家乡特产的讨论与复习,引入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以师生问答和听听力的形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与掌握,特别是重点短语bemade of的运用。
参考案例:
A: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B:I went toan international kite festival.
A:That sounds interesting.What did you see there?
B:…
环节说明:听的训练和写的训练结合,能促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力更集中,同时对所学知识点有及时巩固之效。
Step4小结训练
()1.The international kite festivalevery year.
.held
C.is heldD.was held
()2.Some kitespaper and bamboo that I saw.
A.made ofB.made from
C.were made ofD.were made from
环节说明:老师的情景导入让学生对be made of加强了巩固,同时学生对风筝非常熟悉,在老师的情景诱导下都非常乐意表达。
Step3完成教材1a~1e的教学任务
1.让学生快速完成1a内容。
2.听录音,完成1b的表格。
3.听录音,完成1c表格。
4.再听录音,完成1d的任务。
5.根据1b~1d的信息进行对话表演(扮演Laura和Zheng Yun)。
自主学习方案
1.学生自学生词,并记住单词拼写和拼读。
2.预习课本,找出重点短语和句式。(见学案中预习检测的内容)
3.读记后完成预习检测作业。
课堂导学方案
Step1复习
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如茶)要怎样种植,怎样生产。
Step2情景导入
〖JP2〗T:We all know about kites.Do you know what kites are made of?Who can tell me how to make a kite?Do you know about the international kite festival?
()3.Lu Xun_______his great novels.
A.is famous ofB.is famous to
C.is famous asD.is famous for
答案:1.C2.C3.D
Step5问题探究
()1.I don't know howa kite.
A.madeB.fl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