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料酿酒工艺

合集下载

大米生料酿酒发酵技术

大米生料酿酒发酵技术

大米生料酿酒发酵技术酿酒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在中国,酿造技术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大米酒作为其中的一种,是受到人们喜爱的饮品之一。

而大米生料酿酒发酵技术,是一种在大米中添加生料发酵制作的酒类,其特点是口感清爽、口感柔和、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

一、大米生料酿酒发酵技术的历史大米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年前的中国新石器时代,当时已经有了酿酒的技术。

而大米生料酿酒发酵技术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人们已经开始将大米和其他生料混合酿酒,以增加酒的口感和营养。

在酿造大米生料酒中,最常用的生料是枸杞、菊花、桂花、枣、山楂、蜂蜜等。

这些生料具有不同的功效,可以提高酒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二、大米生料酿酒发酵技术的工艺1. 大米处理首先,需要将大米进行处理。

将大米清洗干净,并用水浸泡。

浸泡时间一般为2-3小时,使大米充分吸收水分。

2. 煮熟大米将浸泡好的大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熟。

煮熟的大米需要晾凉,待温度降至30-35度时,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3. 添加生料将煮熟的大米放入发酵罐中,加入适量的生料。

生料的添加量一般为大米的10%左右。

添加生料可以提高酒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4. 发酵将发酵罐密封好,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发酵。

发酵时间一般为7-10天,根据温度和湿度的不同,发酵时间也会有所差异。

5. 过滤发酵完毕后,需要将酒液进行过滤,去除生料和杂质。

过滤后的酒液需要进行二次发酵,这样可以使酒更加醇厚。

6. 调味二次发酵完毕后,需要对酒进行调味。

调味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选择。

7. 瓶装将调味后的酒液装入瓶中,密封好。

大米生料酒需要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存放,以免受潮变质。

三、大米生料酿酒发酵技术的食用方法大米生料酒可以直接饮用,也可以用来烹饪。

饮用时,可以加入适量的冰块或者冷水,口感更加清爽。

烹饪时,可以用来炖肉、煮粥等,口感更加香浓。

四、大米生料酿酒发酵技术的营养价值大米生料酒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生料酿酒工艺概述

生料酿酒工艺概述

生料酿酒工艺概述摘要: 论述了淀粉的糖化机理、生料酿酒的原理、工艺过程、酒曲的配方及生料酿酒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生料酿酒较传统的酿酒工艺过程简单、节约能源、便于工业化生产。

前言生料酿酒就是微生物利用生淀粉直接进行生长、繁殖及代谢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首先微生物利用自身所产的酶将生淀粉转化成葡萄糖, 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能量。

同时在酒化酶的作用下, 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排出细胞外。

生料酿酒工艺与传统发酵酒精工艺比较, 具有节约能源,提高出酒率, 操作简便, 便于工业化生产。

全球性的能源危机, 使生料酿酒项目的研究愈来愈迫切。

自20 世纪20 年代Stamberg 等人提出。

α- 淀粉酶能水解4%~10%的小麦生淀粉以来, 各国科学家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生料液态发酵法酿酒, 即原料+ 水+ 曲→发酵→蒸馏→白酒。

工艺流程简单, 易操作。

其实质是将原料中的生淀粉直接水解, 在糖化淀粉酶和酵母的作用下直接进行酒精发酵, 蒸馏而成。

它摒弃了传统白酒高温蒸煮工艺, 出酒率提高20%,设备利用率提高30%, 吨酒耗煤降低35%, 单位成本大大降低, 是酿酒行业的一大突破。

1 生料酿酒的基本原理1.1 生淀粉的结构生淀粉常以颗粒状态积蓄于植物的种子、茎、根中, 细胞壁和外膜保护。

淀粉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

直链淀粉由葡萄糖以α- 1, 4 糖苷键缩合而成, 聚合度较小。

在水溶液中不是线型分子, 而是由分子内的氢键作用卷曲成螺旋状, 每个环含有 6 个葡萄糖残基。

支链淀粉是葡萄糖经α- 1, 4 和α- 1, 6 糖苷键连接而成很多分支结构, 每个分支含30 个左右的葡萄糖残基, 分支卷曲成螺旋状, 聚合度较大。

直链淀粉分子间在氢键作用下形成束状结构, 不易分散于水中; 支链淀粉由于高度的分支性, 结构比较开放, 有利于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而易于分散在水中。

1.2 生淀粉酶生淀粉酶至今还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 它为哪一种酶, 一般来说是指可以直接作用、水解或糖化未经蒸煮的淀粉颗粒的酶。

生料酿酒工艺流程

生料酿酒工艺流程

生料酿酒工艺流程生料酿酒是一种传统的酿酒方法,以谷物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和蒸馏等工艺制成的一种酒类。

以下是生料酿酒的工艺流程。

首先,选料。

生料酿酒的主要原料是谷物,常用的有小麦、大米、玉米等。

选料时要选择质量较好的谷物,清洁干燥,无杂质。

接下来,磨碎。

将选好的谷物放入研磨机中进行磨碎,研磨的目的是使谷物颗粒细致,增加表面积,有利于酶的作用。

然后,糖化。

将研磨好的谷物与适量的水混合,加热至一定温度,以促进谷物淀粉的酶解作用,将淀粉转化为糖与酵母一起发酵。

此过程中需控制好温度和酶的作用时间,以保持酵母活性和糖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随后,发酵。

将糖化好的糊状物放入发酵罐中,加入酵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酵母将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此过程需要控制好温度和发酵时间,以保证酒精的产生和酵母的活跃。

再后,蒸馏。

将发酵好的液体进行蒸馏,分离酒精和其他杂质。

蒸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头香、中香和尾香。

头香中的挥发性酒精和醛类物质较高,刺激性较大,不宜过多饮用。

尾香中杂质较多,也不宜饮用。

中香是最佳的酒精浓度和口感,最适合饮用。

最后,陈化。

经过蒸馏得到的酒精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陈化,以使其口感更加柔和,气味更加香醇。

通常,酒精制成后需要存放在橡木桶或其他容器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进行陈化。

整个生料酿酒的工艺流程需要掌握好每个阶段的时间和条件,以保证酒精的质量和口感。

同时,生料酿酒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安全,以防止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

只有经过科学严谨的工艺流程,才能制作出口感独特的优质生料酿酒。

生料酿酒工艺(成品)

生料酿酒工艺(成品)

技能实习报告院系: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生物工程班级:09-1班姓名:胡称凯学号:30903431212012年7月目录前言 (4)1 检测原理 (6)1.1 总酸度测定原理 (6)1.2 总酯测定原理 (6)1.3 甲醇含量测定原理 (6)2实验部分 02.1生料酿酒工艺 02.2 原材料 02.3 操作方法 02.3.1 操作步骤 02.3.2 发酵液的成熟检查 02.3.3 .1 感官检查:一看、二闻、三尝 02.3.3.2 理化检测(见表1) (1)2.3.3.3 蒸馏 (1)2.4 成品检验 (1)2.5 检测方法 (1)2.5.1 总酸度测定方法 (1)2.5.2 总酯测定方法 (2)2.5.3 甲醇含量测定方法 (2)2.5.3.1 甲醇标准曲线的制备 (2)2.5.3.2 样品甲醇含量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03.1 染菌情况检查 03.2感官检查 03.3 理化检测 04 结论 (2)参考文献 (3)生料酿酒工艺研究学生姓名:胡称凯指导教师:刘红艳张会香摘要:简述以大米为原料的生料酿酒技术及其操作过程,还有发酵期间的对发酵液各种指标的检测,包括酒精度、糖度、总酸度及甲醇含量的检测。

关键词:生料酿酒;糖化酶;大米;酒精度;总酸度;甲醇含量Study on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Liquuor-makingwith Uncooked MaterialsStudent: OU Jian-gui Teacher:LIU Hong-yan ZHANG Hui-xiangAbstract: This rice as raw material to the technology and operation process with uncooked materials, and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of various indexes of fermented liquid detection, including alcohol degrees, sugar content, total acidity and methanol content detection.Key words:Liquuor-making with Uncooked Materials;Saccharifying enzyme;rice;alcohol;Total acidity;Methanol contentStudy on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Liquuor-makingwith Uncooked Materials前言酿酒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浓度酒精饮料的过程。

生料酿酒工艺流程

生料酿酒工艺流程

生料酿酒工艺流程
生料酿酒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粮与粉碎。

选择合适的粮食原料,并将其粉碎至适宜的粒度(通常为40目以上),大米可以不需粉碎。

调浆。

使用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清水,按照料水比1:3的比例加入粮食,然后加入糖化酶和其他酶类,调节pH值至4~5,再接入活化后的酒曲。

糖化与发酵。

将调好的原料在25~30℃的温度下进行糖化与发酵,发酵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夏季需加强通风降温,冬季则需保温。

发酵初期每24小时搅拌一次,3天后每24小时测量一次酒精度,直至第5~6天,每隔2~3小时测量一次酒精度。

发酵周期一般在6~12天,温度恒定在26℃时,发酵周期约为7天。

蒸馏。

使用大火升温,缓火蒸酒的方法进行蒸馏,控制冷凝水的进水量,使流出酒的酒精度在30℃以下。

蒸馏过程中需注意防止暴沸和糊锅现象,这主要通过控制发酵的成熟度、装醪量和火候来实现。

成品处理。

蒸馏得到的酒液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如陈化等,以改善其口感和品质。

整个流程中,发酵和蒸馏是关键步骤,需要精确控制条件以确保酒的质量。

生料酿酒工艺流程

生料酿酒工艺流程

生料酿酒工艺流程生料酿酒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原料处理、发酵、蒸馏和陈酿四个阶段。

下面我们逐一介绍这四个阶段的具体步骤:原料处理阶段:1. 选择优质原料:首先,酿酒师会选取新鲜、成熟、品质良好的水果或其他植物原料。

这些原料应该具有浓郁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如果糖、葡萄糖、维生素等。

2. 清洗处理:将选取的原料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表面的杂质和不洁物质。

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因为干净的原料能够保证酒类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3. 破碎压榨:经过清洗处理的原料会被送入破碎机进行破碎压榨,将原料内的汁液或果肉挤出,取得可用于发酵的汁液或果泥,这也是酿酒的关键一步。

发酵阶段:1. 加入酵母:将原料汁液或果泥倒入发酵罐中,再添加适量的酵母。

酵母是发酵过程的关键因素,它能够将原料中的糖分和淀粉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浓郁的酒香。

2. 发酵过程:发酵罐密封好后,将其存放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让酵母发挥作用。

发酵过程中,酵母会不断分解糖分和淀粉,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这一过程通常需要数天或数周的时间。

蒸馏阶段:1. 整理汁液: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原料汁液会变得酒精浓度较高,此时需要将其进行整理和净化。

2. 蒸馏:整理后的汁液会被倒入蒸馏罐中,利用蒸馏的原理,将汁液中的酒精和水分进行分离。

蒸馏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做“原酒”的液体,这是酒类产品的重要原料。

陈酿阶段:1. 储存陈酿:经过蒸馏的原酒会被倒入大木桶或酒坛中进行陈酿。

在这个阶段,酒类产品会慢慢变得浓郁而醇厚,同时也会吸收木桶中的风味和香气。

2. 定型装瓶:经过一段时间的陈酿后,酒类产品就会成熟并获得一定的口感和风味,此时就可以将其定型,并进行装瓶。

总结:生料酿酒的工艺流程可以说是一种综合性的技艺,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酒师们付出艰辛劳动和精湛技艺。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生料酿酒工艺流程包含了原料处理、发酵、蒸馏和陈酿四个主要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重要性,需要酒师们精益求精。

生料酿酒技术

生料酿酒技术

生料酿酒技术
1. 前言
酿酒是一门千年古艺,生料酿酒则是一种现代技术。

生料酿酒技
术的出现使传统的酿酒技术得以升级,更加高效、精准、环保。

本文
将为您详细介绍生料酿酒技术及其应用。

2. 什么是生料酿酒技术
生料酿酒技术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传统酿酒原料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计算机系统,将所有原料的配比和酿造过程进行精准控制,使得酒的口感和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

3. 生料酿酒技术的应用
生料酿酒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啤酒、白酒、红酒
等不同类型的酒类生产中。

其中最广泛应用的是啤酒酿造,生料酿酒
技术可以帮助啤酒厂家制作出更加独特的啤酒品种。

同时,生料酿酒
技术也可以使得酒的口感和质量更加稳定,帮助厂家掌握更多市场份额。

4. 生料酿酒技术的优势
相比传统酿酒技术,生料酿酒技术有以下几个优势:
-更加环保:生料酿酒技术可以精准控制酿造过程,减少酒类生产
中的废水、废气排放,从而保护环境。

-更加高效:生料酿酒技术可以快速调整酿造过程,提高酒类的生产效率,节约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更加精准:生料酿酒技术可以进行精密计算,使得所有原料的配比和酿造过程都得到精准控制,保证酒的品质稳定,味道纯正。

5. 结语
生料酿酒技术是酿酒行业的未来趋势,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口感和品质,同时保护环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生料酿酒技术会越来越完善,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饮品体验。

生料酒酿造工艺常见问题

生料酒酿造工艺常见问题

生料酒酿造工艺常见问题1、生料酿酒原料的加水比是多少?一般情况下,生料发酵的加水比是(1:2.5-4),发酵成熟醪酒精度控制在10—12%为宜。

酒精度过高,将抑制酵母菌的发酵,影响发酵周期和原料出酒率。

加水比的大小与原料淀粉含量和发酵温度等有关,原料淀粉含量高,加水比大;发酵温度低,发酵周期长,加水比可适当减少。

2、拌料适宜的水温是多少?根据实际经验,采用60-70度的水温拌料效果较好,50度左右次之,开水拌料效果最差。

这是因为采用60-70度的水温既可以杀死原料中的大部分营养细胞,净化发酵体系,又有利于发酵初期糖化酶的作用,能够得到较好的出酒率。

采用开水拌料,由于温度高,醪液发黏,不利于糖化酶的作用,影响出酒率。

3、生料发酵适宜的PH值是多少?生料发酵为多酶系多菌种复合发酵,其各自最适的PH值不尽相同。

就生淀粉糖化而言,黑曲淀粉酶的最适PH值为 3.5,而根霉淀粉酶的最适PH值为4.5,酵母菌大多在PH值3.5-6范围内发酵正常。

一般情况下,生料发酵的初始PH值在4.0-6.0的范围内影响不大,有时为了控制杂菌和加速生淀粉的糖化,可以加入适量硫酸将初始PH值调到4.0左右。

4、生料酿酒发酵温度在什么范围内?与熟料发酵相比,由于生料发酵发酵周期长,发酵温度宜低。

对于采用常温酿酒酵母的生料酒曲,适宜的发酵温度为26-32度,短期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5度。

对于采用耐高温酒精酵母的生料曲适宜发酵温度为28-35度,短期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8度。

温度过低,发酵缓慢,发酵周期长。

温度过高,酵母容易衰老,发酵不彻底,易生酸,酒质差,原料出酒率低。

5、生料酿酒的发酵时间是多长?发酵的时间与原料种类,粉碎粒度,生料酒曲质量和发酵温度等因素有关。

其中生料酒曲质量是最主要的因素。

正常情况下,发酵5-7天,酒精发酵就已经完成,醪液酒精含量达到最高值,此后醪液酒精度会有所下降。

但是为了获得相对而言的酒质,发酵时间应该适当延长至10天左右或更长,以便形成较多的风味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料酿酒工艺
实验目的:掌握、熟练发酵工程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技术、基本方法。

实验原理:所谓生料酿酒(也称为生料发酵)就是微生物直接利用生淀粉进行生长繁殖、代谢的生产酒精的过程。

这种无蒸煮原料酿酒技术的关键在于生淀粉的糖化,此糖化过程不仅要有高转化率的糖化酶,而且要有能直接利用生淀粉进行液化、糖化的酶类。

为了使淀粉能充分参与,以使淀粉分子被充分的暴露出来,被淀粉糖化酶分解为葡萄糖,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糖化过程中可加入少量的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进一步提高葡萄糖的产率。

实验材料:大米发酵容器电炉 3-5千毫升烧瓶电磁搅拌器酸度计恒温水浴分光光度计
实验方法:
生料酿酒工艺流程:生料+曲→发酵→蒸馏→成品酒。

免蒸煮生料酿酒技术
试验开始,按下列顺序操作
1、原料1000克,除大米以外均要打碎,过40目筛孔,称量后放入发酵容器内。

2、称曲种6克加入发酵容器内。

3、加入发酵容器冷水3000毫升。

4、用木竹棒或其他工具搅拌充分,若是用玻璃瓶作发酵容器,不用搅拌,可用手摇晃玻璃瓶即可。

5、加盖。

投料完并搅拌后,发酵容器应加盖,如盖不能密封者,要用塑料膜盖上并用绳索拴牢,以防漏气。

三、发酵期中的管理室温(发酵温度)应在20度以上,最佳发酵温度为25-30度发酵的关键是温度,因此要随时掌握和了解温度的变化情况,最好随时保证发酵处于最佳温度25-30度,如温度降到20度以下时,即应采取保温措施,例如将发酵容器用火烤,用太阳光晒等。

1、搅拌,发酵开始后,每天要搅拌一次,目的是使所有原料都能得到均匀的充争发酵,使所有淀粉,糖分都能全都发酵成为酒精,不搅拌就不能使原料得到
完全,彻底发酵,从而影响到出酒率。

2、空气,酒精是采用厌氧发酵,大量空气进入,会使发酵感染菌而变酸,因此,要随时检查,因此,要随时检查发酵池盖是否漏气?塑料薄膜破损,没有栓紧而漏气等等。

3、随时观察原料发酵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整个发酵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发酵开始→发酵旺盛→发酵衰退→发酵完毕。

原料在发酵四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物理和生化变化,观察和掌握好这些不同变化,即能掌握发酵好坏的整个过程。

现将原料在发酵中的物理变化以文字说明。

(1)发酵开始,发酵末开始时,原料和水(总称为发酵醪)处于静止状态,没有动静如死水一般;醪液也是清彻透明的。

发酵开始后,醪液面有小泡,但数量不多。

2)发酵旺盛。

液面小泡变大泡,而且数量很多;发酵醪在翻滚,好似水开沸腾;二氧化碳强烈,旺盛冲鼻,发酵醪液由清变为浑浊,有酒香味。

(3)发酵衰退。

泡沫减弱,二氧化碳味减弱,最大特点是原料由发酵容器底浮在液面,其数量约有总量的1/5(4)发酵完毕。

漂浮于液面的原料又沉入下去,发酵液由浑浊变清,整个发酵醪又处于静止状态,这证明已经彻底发酵完毕,这种现象就叫作发酵完毕的标志。

4、检查发酵酵醪液的酒精含量。

发酵完毕后应检查醪液的酒精含量多少,以确定本次发酵情况的好坏,以便找出原因,供下次调整和改进,小试时量少也可不检查。

5、检查发酵醪酒精含量的方法是:取发酵醪200毫升+冷水200毫升共400毫升,放入玻璃蒸馏瓶内用电炉和玻璃冷凝器蒸馏出200毫升来,然后插入酒精表
(1-50度)和温度表,读酒精表和温度表的刻度并记下,然后换算酒精度,酒精度与温度的换算可采用简单换算法:即温度表以20度为标准,每高于20度每度-0.33酒度;每低于20度者,每度+0.33酒度。

检测方法:
总酸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分析步骤
试样的准备:
取试样约100ml于250ml烧杯中,置于40℃±0.5℃振荡水浴中恒温3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

测定:
1.按仪器使用说明书安装与调节仪器。

2.用标准缓冲溶液校正自动电位滴定仪。

用清水洗电极,并用滤纸吸干附着电极的液珠。

3.吸取试样50.0ml于烧杯中,插入电极,开启电磁搅拌器,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PH=8.2为其终点,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的体积。

结果计算
试样的总酸含量{即100ml试样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1.0mol/L〕的毫升数}按以下公式计算:
X=2×C1×V
试中:
X-----试样的总酸含量,单位为毫升每百毫升(ml/100ml);
C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1----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2-----换算成100ml试样的系数。

酒精度的测定
用酒精计直接测量
糖度的测定
2.4.3测定步骤
称取发酵醪50ml,用45ml水洗入250ml三角瓶中,加入20%(质量分数)HCL溶液10ml,将三角瓶瓶口塞上具有1m长玻璃管置沸水浴中转化60min,取出冷却,用200g/LNaOH溶液中和至微酸性(用Ph试纸检查),用脱脂棉过滤于250ml溶液瓶中,用水多次洗涤残渣,然后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吸取滤液10ml加入盛有斐林甲、乙液各5ml和水20ml的三角瓶内,放入250ml三角瓶中,以2.4g/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同时以2.4g/L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10ml斐林试剂做空米试验。

2.4.4计算
总糖含量(以葡萄糖计,g/100ml)=(A-B)×0.0025×1/50×250/10×100
式中A---空米试验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ml;
B---加入10ml样品水解液后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ml;
10—吸取滤液的体积,ml;
0.0025—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浓度,g/ml;
250---滤液总体积,ml;
50---吸取发酵醪体积,ml;
总脂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
安装好PH计,接通电源,用PH=9.20 pH=6.56的缓冲液校正仪器。

吸取50mL 酒样于150ml小烧杯中,放人一枚转子,将其置于电磁搅拌器上,插人电极,开启搅拌,自滴定管中滴入0.1mo1/L NaOH标准溶液,开始滴定速度可稍快,当pH值接近7.0。

时,放慢滴定速度,每次加半滴.直至出现突跃点即为终点〔pH=9]。

将烧杯中的试样倒25amL具塞三解瓶中,加人25ml0.1mol/L NaOH标准溶液,摇匀。

室温放置24h,然后将其试样再移人150ml烧杯中,将其置于电磁搅拌器上,插人电极,开启搅拌,自滴定管中滴入O.lmol/L H2SO4标准溶液,开始滴定速度可稍快,当pH值接近终点时。

放慢滴定速度,每次加半滴,直至出现突跃点即为终点〔pH=9],记下消耗H2SO4的毫升数,计算其总酷。

甲醇的测定
(-)原理
酒中甲醇在磷酸溶液中被高锰酸钾氧化成甲醛,过量的高锰酸钾及在反应中产生的二氧化锰用硫酸草酸溶液除去,甲醛与品红亚硫酸作用生成蓝紫色醌型色素,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二)试剂
1.高锰酸钾-磷酸溶液称取3g高锰酸钾,加入15m1 85%磷酸溶液及70ml 水的混合液中,待高锰酸钾溶解后用水定容至100ml。

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2. 草酸-硫酸溶液称取5g无水草酸(H2C2O4)或7g含2个结晶水的草酸(H2C2O2·2H2O),溶于1:1冷硫酸中,并用1:1冷硫酸定容至100ml。


匀后,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3.品红亚硫酸溶液称取0.lg研细的碱性品红,分次加水(80℃)共60ml,边加水边研磨使其溶解,待其充分溶解后滤于100ml容量瓶中,冷却后加10ml (10%)亚硫酸钠溶液,lml盐酸,再加水至刻度,充分混匀,放置过夜。

如溶液有颜色,可加少量活性炭搅拌后过滤,贮于棕色瓶中,置暗处保存。

溶液呈红色时应弃去重新配制。

4. 甲醇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00g甲醇(相当于1.27ml)置于预先装有少量蒸馏水的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mg 甲醇,置低温保存。

5.甲醇标淮应用液吸取10.0ml甲醇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mg甲醇。

6. 无甲醇无甲醛的乙醇制备取300ml无水乙醇,加高锰酸钾少许,振摇后放置24小时,蒸馏,最初和最后的1/10蒸馏液弃去,收集中间的蒸馏部分即可。

7. 10%亚硫酸钠溶液
(三)仪器
分光光度计
(四)操作方法
1. 根据待测白酒中含乙醇多少适当取样(含乙醇30%取 1.0ml;40%取0.8ml;50%取0.6ml;60%取0.5ml)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

2.精确吸取0.0、0.20、0.40、0.60、0.80、1.00ml甲醇标准应用液(相当于0、0.2、0.4、0.6、0.8、1.0mg甲醇)分别置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各加入0.3ml 无甲醇无甲醛的乙醇。

3.于样品管及标准管中各加水至5ml,混匀,各管加入2ml高锰酸钾-磷酸溶液,混匀,放置10min。

4. 各管加2ml草酸-硫酸溶液,混匀后静置,使溶液褪色。

5. 各管再加入5ml品红亚硫酸溶液,混匀,于20℃以上静置0.5h。

6.以0管调零点,于590nm波长处测吸光度,与标准曲线比较定量。

(五)结果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