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科学教案《磁铁的秘密》含反思.doc
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品教案《磁铁的秘密》

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品教案《磁铁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磁铁的秘密》。
教学内容包括:1. 磁铁的认识:了解磁铁的形状、颜色、性质等基本特点;2. 磁铁的吸引和排斥:探究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原理;3. 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介绍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磁铁的基本特点,知道磁铁有吸引和排斥的特性;2. 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难点:理解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回形针、铁钉、小木棍、塑料棒、玩具汽车等;学具:每组一份磁铁、回形针、铁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的小箱子,箱子里装有一些回形针、铁钉等物品。
邀请幼儿用磁铁尝试将箱子里的物品取出,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吸引现象。
2. 例题讲解(1)教师提问:为什么磁铁能吸引回形针、铁钉,却不能吸引塑料棒、小木棍?(2)讲解磁铁的性质:磁铁具有吸引铁、镍等磁性材料的性质。
3. 随堂练习(1)教师给出一些物品,如:铁钉、回形针、塑料球、木头棒等,让幼儿判断哪些物品可以被磁铁吸引。
(2)幼儿分组操作,验证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4. 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展示一些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磁铁挂钩、磁性玩具等,让幼儿了解磁铁的用途。
六、板书设计1. 磁铁的基本特点:形状、颜色、性质;2. 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同极相斥、异极相吸;3. 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磁铁制作一个简单的磁性挂钩;2. 答案:将磁铁固定在挂钩的背面,使其能够吸附在铁质的墙面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磁铁的基本特点和应用,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大班科学《磁铁的秘密》幼儿园教案

大班科学《磁铁的秘密》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1. 磁铁的认识:磁铁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 磁铁的性质:磁铁具有吸引铁、镍、钴等磁性材料的性质。
3. 磁铁的极性:磁铁有两个极,即N极和S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 磁铁的应用: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磁性挂钩、磁性玩具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基本特征和性质,知道磁铁的两个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铁的性质和极性,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磁铁极性的判断,磁铁在不同环境下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钉、铁片、塑料片、木板等。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磁铁、一个小铁钉、一个小铁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磁铁挂钩,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其原理。
2. 磁铁的认识:让学生观察磁铁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并进行实物展示。
5. 磁铁的应用:让学生思考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实物展示。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磁铁去吸引铁钉、铁片,练习判断磁铁的极性。
7. 例题讲解:讲解磁铁在不同环境下的作用,如在铁板上、塑料片上、木板上。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用磁铁去吸引铁钉、铁片,并观察记录磁铁的极性变化。
六、板书设计磁铁的秘密1. 磁铁的形状、颜色、大小2. 磁铁的吸引性质3. 磁铁的极性规律4. 磁铁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用磁铁去吸引铁钉、铁片,并观察记录磁铁的极性变化。
答案:磁铁的N极会吸引铁钉、铁片的S极,磁铁的S极会吸引铁钉、铁片的N极。
2. 请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磁铁的场景?答案:磁性挂钩、磁性玩具、磁性银行卡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磁铁的秘密,让学生了解了磁铁的基本特征、性质和应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解答。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磁铁的秘密》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磁铁的秘密》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磁铁,知道磁铁具有吸铁的性质。
2.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磁铁,了解磁铁的吸铁性质。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发现磁铁的极性和磁力作用。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磁铁、铁钉、铁片、钴钢珠等。
2. 场地准备: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故事导入,讲述一个磁铁侠的故事,激发幼儿对磁铁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磁铁的概念,让幼儿认识磁铁。
3. 实验操作:a. 磁铁吸铁实验:让幼儿观察磁铁吸铁钉、铁片的过程,感受磁铁的吸铁性质。
b. 磁铁极性实验:用钴钢珠验证磁铁的极性,让幼儿观察磁铁吸引钴钢珠的规律。
c. 磁力作用实验:让幼儿用磁铁推动铁钉、铁片,感受磁铁的磁力作用。
4. 总结与拓展:引导幼儿总结磁铁的性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磁铁侠的故事。
五、教学评价1. 幼儿能正确认识磁铁,了解磁铁的吸铁性质。
2. 幼儿能通过实验操作,发现磁铁的极性和磁力作用。
3. 幼儿在创作磁铁侠故事时,能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力。
六、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磁铁知识。
2. 实验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磁铁的性质,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3. 故事法:以磁铁侠的故事为主线,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七、教学步骤1. 导入:讲述磁铁侠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认识磁铁:介绍磁铁的概念,让幼儿认识磁铁。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磁铁的性质。
4. 总结与拓展:引导幼儿总结磁铁的性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 创作磁铁侠故事:让幼儿结合所学知识,创作磁铁侠的故事。
八、教学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安全,提醒幼儿不要将磁铁放入口中。
2. 对于操作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要给予耐心指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磁铁的秘密》

一、语言语调:
1.使用亲切、生动的语言,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在讲解磁铁性质时,用兴奋、好奇的语调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时间分配:
1.确保情境引入和实践操作环节的时间充足,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探索和体验。
2.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时间,避免课堂节奏过快或过慢。
三、课堂提问:
1.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
2.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难点: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2.教学重点:磁铁的分类和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各种磁铁(条形、圆形、磁铁棒)、磁性材料(铁钉、回形针等)、磁铁演示器、PPT课件。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磁铁的秘密》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磁铁的秘密》。教学内容包括:
1.磁铁的性质:介绍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2.磁铁的分类:认识条形磁铁、圆形磁铁和磁铁棒。
3.磁铁的用途:了解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例题讲解:
(1)利用PPT课件,讲解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实例,让幼儿了解磁铁的用途。
5.随堂练习:
(1)教师出示磁性材料,让幼儿用磁铁吸引。
(2)让幼儿尝试用磁铁排斥磁性材料。
6.总结提升: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
2.拓展延伸:
(1)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磁铁的其他用途。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磁铁的秘密》

《磁铁的秘密》一、教学目标1.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知道磁铁能吸引铁、镍、钴等金属。
2.通过实验探究,发现磁铁的两极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磁铁的基本特性,掌握磁铁的两极现象。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并理解磁铁的两极现象。
三、教学准备1.磁铁若干个2.铁钉、铜钥匙、铝片等实验材料3.实验记录表4.投影片或黑板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磁铁,引导学生观察磁铁的形状、颜色和质地。
2.邀请学生上台尝试用磁铁吸引铁钉,感受磁铁的力量。
(二)探究磁铁的特性a.用磁铁分别吸引铁钉、铜钥匙、铝片,观察吸引情况。
b.用磁铁的两端分别吸引铁钉,观察吸引效果。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3.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磁铁能吸引铁、镍、钴等金属,且磁铁的两端吸引效果不同。
(三)讲解磁铁的两极现象1.教师通过投影片或黑板,展示磁铁的两极现象,讲解磁铁的南极和北极。
2.引导学生理解磁铁的两极现象,知道磁铁的两端分别具有不同的磁性。
3.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演示磁铁的两极现象,巩固知识点。
(四)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磁悬浮列车模型,引导学生了解磁悬浮列车的原理。
2.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实验过程中的收获。
3.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利用磁铁进行有趣的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五、课后作业1.利用磁铁进行有趣的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思考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和两极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学生在实验中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讲解磁铁的两极现象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一、探究磁铁的特性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发现磁铁能不能吸引所有的东西呢?试试看能不能吸引铁钉、铜钥匙和铝片。
大班科学精品教案《磁铁的秘密》含反思

大班科学精品教案《磁铁的秘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磁铁的秘密》。
主要内容包括教材第5章“磁铁的性质”、第6章“磁铁的运用”。
详细内容如下:1. 磁铁的性质:介绍磁铁的两极(N极、S极)、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2. 磁铁的运用:探讨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磁性挂钩、磁性玩具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磁铁的性质,掌握磁铁的两极和磁性的基本原理。
2. 学会运用磁铁,培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磁铁奥秘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铁的两极及磁性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磁铁的运用和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磁性挂钩、磁性玩具、实验器材(铁钉、回形针、小铁片等)。
2. 学具:每组一份磁铁、磁性挂钩、磁性玩具、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磁性挂钩,提问:“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吗?它是怎么挂在墙上的呢?”引发幼儿思考。
2. 例题讲解:(1)磁铁的两极:教师展示磁铁,讲解磁铁的两极(N极、S 极),并进行实验验证。
(2)磁铁的运用:教师展示磁性玩具,讲解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分组实验:让幼儿分组操作实验,观察磁铁的两极和磁性的特点。
(2)磁性玩具操作:让幼儿动手操作磁性玩具,体验磁铁的运用。
六、板书设计1. 磁铁的两极:N极、S极2. 磁铁的运用:磁性挂钩、磁性玩具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磁铁找出家中的磁性物品。
(2)尝试用磁铁制作一个简单的磁性玩具。
2. 答案:(1)磁性物品:如磁性挂钩、磁性玩具等。
(2)磁性玩具:如磁性小车、磁性拼图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本节课幼儿对磁铁的性质和运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氛围较好。
(2)在实验环节,部分幼儿对磁铁的两极理解不够深入,需要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1)开展科学活动:探索磁铁的更多性质和应用。
大班科学《磁铁的秘密》幼儿园教案

大班科学《磁铁的秘密》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主题为《磁铁的秘密》。
教材章节为第三章《有趣的磁铁》。
详细内容包括:磁铁的性质、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磁铁的性质,知道磁铁有吸引和排斥的特性。
2. 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重点:磁铁的性质、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回形针、铁钉、塑料棒、硬币等。
学具:每组一套磁铁、回形针、铁钉、塑料棒、硬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磁铁,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形状。
(2)邀请幼儿用磁铁吸一吸周围的物品,观察哪些物品能被磁铁吸引。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幼儿了解磁铁的性质,如磁铁有两极,能吸引铁、钴、镍等金属。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讨论:请幼儿分组讨论,用磁铁吸一吸桌子上的物品,观察哪些物品能被磁铁吸引。
4. 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1)教师展示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磁铁挂钩、磁铁吸附玩具等。
(2)邀请幼儿举例说明自己见过的磁铁应用。
(2)引导幼儿思考磁铁的其他应用,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
六、板书设计1. 磁铁的性质2. 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3. 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磁铁吸一吸家里的物品,记录下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
答案:略2. 拓展作业:请幼儿与家长一起寻找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以及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磁铁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探索磁铁的其他性质和应用,如磁铁的磁性强度、磁铁在科技领域的应用等。
大班科学教案《磁铁的秘密》含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磁铁的秘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磁性》,详细内容围绕磁铁的特性、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以及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展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磁铁的特性,知道磁铁有吸引和排斥的现象。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磁铁奥秘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重点:磁铁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回形针、铁钉、铜线、塑料棒、磁悬浮列车模型等。
学具:每组一份磁铁、回形针、铁钉、铜线、塑料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磁悬浮列车模型,引发幼儿对磁铁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磁铁有什么秘密吗?”2. 新知识讲解(1)磁铁的特性(2)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回形针、铁钉等物品,让幼儿用磁铁进行实验,观察哪些物品能被磁铁吸引。
4.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磁铁和铜线、塑料棒进行实验,观察磁铁能否吸引这些物品。
(2)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六、板书设计1. 磁铁的特性2. 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3. 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有哪些物品是用磁铁制成的,并记录下来。
答案:例如:冰箱门、磁性挂钩、磁铁玩具等。
2. 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个磁铁玩具,如磁铁钓鱼游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磁铁的特性、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以及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幼儿探索磁铁的其他应用,如磁铁在医疗、交通等方面的应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同时,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教案《磁铁的秘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磁铁的秘密,感知磁铁的特性。
2.愿意参与探索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初步感知磁铁的磁性与生活的关系。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实验器材:磁铁、带回形针的纸小鱼、水彩笔、螺丝帽、棉签、螺丝钉、扣子、别针、发夹、橡皮筋、纸片、回形针、小棒、塑料玩具、硬币、气球一人一份。
2、观察记录表一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钓鱼游戏。
二、大胆的猜想。
1、认识实验材料。
2、想想哪些会被磁铁吸住,哪些不会被吸住?
3、学会把自己心里想的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一排中
三、大胆尝试磁铁吸吸吸。
1、动手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2、与小伙伴交流结果。
四、大胆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五、拓展经验,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反思】
在开始上课时,我首先拿出块磁铁问:这是什么?现在想来这样导入新课的方式很少不好。
没有激发学生的探究和思考的兴趣。
我应该这样设计一个问题:电冰箱的为什么能够没有锁照样关上呢?这样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就会非常容易的得出答案。
而且问题来自学生的中间,而且学生在生活中有经验,不是十分的困难。
在下面的环节就是学生玩自己的磁铁的时间。
我是这样的安排的,首先让学生自己想法去玩磁铁,然后分享给大家。
也就是说学生在玩之前先动脑思考,怎样去玩,然后再将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然后大家再一起在玩的过程中发现磁铁的性质。
现在想来,是否能够让学生直接去玩,不先想。
这样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去发现,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在玩的过程中,没有刚才一些其他学生的思考的限制,可能会有更好的玩法,这样可能有更好的发现。
在学生在体验发现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成功的喜悦。
还有就是小组进行合作玩。
我现在思考这个活动不适合人数过多的小组玩。
可以两个人小组玩,这样合作,他们都能够参与进去,而且手中都物品。
这样就不会出现一半学生在操作,另一半在玩的情况。
我先现在的合作探究,需要学生在小组内,但是操作时候可以更为小的分组。
这样效果会更好的。
小百科:磁铁的成分是铁、钴、镍等原子,其原子的内部结构比
较特殊,本身就具有磁矩。
磁铁能够产生磁场,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如铁、镍、钴等金属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