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污染监测综合性实验
室内空气污染测试实验报告

室内空气污染测试实验报告
为了解决室内空气质量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空气污染
测试实验。
通过测试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实验背景
我们选择了某办公楼的办公室作为实验环境,该办公室长期关闭窗户,没有通风设备,人员密集,存在一定的室内空气污染隐患。
二、实验目的
1. 测试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苯系物、TVOC等有害气体的浓度;
2. 分析造成有害气体污染的主要原因;
3. 提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建议。
三、实验方法
1. 采集室内空气样本,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甲醛、苯系物、TVOC等有害气体进行分析;
2. 观察室内空气流通情况,并记录温湿度、氧气浓度等数据。
四、实验结果分析
经过测试,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室内空气中甲醛和苯系物的浓度超过了国家标准,存在一定的健
康风险;
2. TVOC浓度较高,说明室内空气整体质量不佳;
3. 室内通风不畅导致有害气体积聚,加剧了空气污染程度。
五、建议改进措施
1. 加强室内通风,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 定期清洁办公室,减少家具和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
3. 增加绿植,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六、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严重,需要引起重视。
只有加强管理和改进措施,才能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障员工健康。
以上是本次室内空气污染测试实验报告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环境监测综合性实验 (校园空气质量报告)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综合实验报告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学生姓名专业环境科学年级指导教师二Ο一Ο年十二月十八日校园空气质量监测综合实验报告前言山西省为产煤燃煤大省, 煤和其他化石燃料的的燃烧产生大量的SO2.NOx。
山西大学位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东南方向的城乡结合带, 紧临交通主干道坞城路, 附近有许西, 北张两个自主燃煤采暖的的城中村, 和一个垃圾焚烧厂。
煤和垃圾燃烧产生了大量的SO2.NOx, 同时汽车尾气液排放了大量的NOx。
其中SO2是主要空气污染物之一, 它能通过呼吸进入气管, 对局部组织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 是诱发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原因之一, 特别是当它与烟尘等气溶胶共存时可加重对呼吸道黏膜的损伤。
而NOx是引起支气管炎、肺损伤等疾病的有害物质。
TSP是大气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 它可由燃煤、燃油、工业生产过程等人为活动排放出来, 也可以通过土壤、扬尘、沙尘经风力的作用输送到空气中而形成。
SO2.NOx和TSP都是环境监测必测项目, 通过对它们的测定可以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 为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等服务。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根据布点采样原则, 选择适宜方法进行布点, 确定采样频率及采样时间, 掌握测定空气中SO2.NOx 和TSP 的采样和监测方法。
2、根据三项污染物监测结果, 计算空气污染指数(API), 描述空气质量状况。
3、通过实验及计算直观的反映出山西大学校园的空气质量, 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
二、空气中SO2的测定(一)目的:1.掌握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SO2的方法;2.测量校园中SO2的浓度。
(二)原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四氯汞钾溶液吸收后, 生成稳定的二氯亚硫酸盐络合物, 此络合物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发生反应, 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7nm, 据其颜色深浅,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 与标准曲线对比, 对SO2进行含量回归, 从而测得空气中SO2的浓度。
环境监测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空气、水质和土壤中常见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种类、来源和分布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本实验主要包括空气、水质和土壤中的常见污染物检测。
1. 空气污染物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GC)对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检测。
2. 水质污染物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对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铅、镉、汞等)进行检测。
3. 土壤污染物检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检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空气样品、水样、土壤样品、VOCs标准溶液、重金属离子标准溶液等。
2. 实验仪器: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气相色谱仪数据处理系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数据处理系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数据处理系统等。
四、实验步骤1. 空气污染物检测(1)将空气样品采集于气密性好的采样袋中,带回实验室。
(2)将空气样品通过活性炭吸附,收集VOCs。
(3)将吸附有VOCs的活性炭用溶剂洗脱,得到VOCs溶液。
(4)将VOCs溶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得到VOCs的种类和浓度。
2. 水质污染物检测(1)将水样采集于聚乙烯瓶中,带回实验室。
(2)将水样用硝酸、高氯酸进行消解,得到待测溶液。
(3)将待测溶液进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得到重金属离子的种类和浓度。
3. 土壤污染物检测(1)将土壤样品采集于塑料袋中,带回实验室。
(2)将土壤样品进行研磨、过筛,得到待测溶液。
(3)将待测溶液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得到重金属离子的种类和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空气污染物检测:本次实验共检测出8种VOCs,其中甲苯、苯、乙苯等浓度较高。
2. 水质污染物检测:本次实验共检测出3种重金属离子,其中铅、镉、汞等浓度较高。
空气采样方法实验报告

空气采样方法实验报告1. 引言空气污染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一定程度上解决和减轻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科学家们利用各种方法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其中,空气采样方法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
本实验旨在比较和评估不同的空气采样方法的效果和适用性,为空气质量监测研究提供参考。
2. 实验方法2.1 实验材料- 空气采样器:分别使用了活性碳吸附管、玻璃纤维滤膜和颗粒物采样器作为空气采样器。
- 空气样品:从不同区域采集的空气样品。
- 实验仪器:实验室中的分析仪器,包括质谱仪和激光粒度仪。
2.2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室环境,确保空气质量良好。
2. 分别使用活性碳吸附管、玻璃纤维滤膜和颗粒物采样器进行空气采样,采集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地点的空气样品。
3. 将采样回来的空气样品送入实验室的分析仪器中进行分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不同采样方法采集的空气样品进行分析,在空气中检测到了多种污染物。
其中,活性碳吸附管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吸附效果较好,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
而玻璃纤维滤膜对颗粒物的过滤效果较好,能将空气中的固态颗粒物捕捉下来。
颗粒物采样器则可检测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浓度和粒径分布。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空气采样方法能够针对不同污染物进行有效采样和监测。
2. 活性碳吸附管适用于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玻璃纤维滤膜适用于颗粒物的采样,而颗粒物采样器则能对细颗粒物进行浓度和粒径分布的监测。
3. 实验室分析仪器的使用能够对采样回来的空气样品进行准确和快速的分析,以得出空气质量的评估结果。
4. 实验讨论与改进实验过程中,由于时间和资源有限,采样的空气样品数量较少,且采集的区域也不够广泛。
因此,实验结果只能对特定情况下的空气质量进行初步评估。
未来的改进方向可以包括:1. 扩大采样范围,增加不同区域的采样点,以获得更全面的空气质量数据。
2. 引入更多的空气采样方法或装置,如气溶胶采样器、气相色谱等,以提高空气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能力。
室内环境监测报告

室内环境监测报告一、概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环境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为了了解室内环境状况,本报告对室内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噪音等环境因素进行了监测和分析。
本报告旨在为人们提供室内环境质量的参考数据,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改善居住环境。
二、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室内空气质量是室内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本次监测中,我们采用了专业的空气质量检测仪器,对室内空气中的PM2.5、甲醛、TVOC 等有害物质进行了检测。
根据监测数据,我们发现大部分室内空气质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其中,甲醛和TVOC超标的情况较为普遍,主要来源于家具、地板、墙纸等装修材料。
部分室内环境中还存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环保的装修材料,尽量避免使用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材料。
2、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安装空气净化器,过滤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4、对于微生物污染,建议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并保持室内干燥。
三、室内温度和湿度监测温度和湿度是影响人体舒适度和健康的重要因素。
在本次监测中,我们使用了温湿度计对室内温度和湿度进行了监测。
根据监测数据,我们发现大部分室内温度和湿度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部分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了人体的舒适度;而部分室内湿度过大,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安装空调或暖气设备,调节室内温度。
2、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调节室内湿度。
3、尽量避免在湿度过大的环境中生活或工作。
四、室内噪音监测噪音是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本次监测中,我们使用了噪音测试仪对室内噪音进行了监测。
根据监测数据,我们发现部分室内噪音存在一定的问题。
主要来源于邻居噪音、交通噪音等。
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容易导致听力损伤、失眠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与邻居沟通,减少噪音的产生。
2、使用隔音材料,如隔音毡、隔音泡沫等,减少噪音的传播。
小学科学实验:空气污染与环保

小学科学实验: 空气污染与环保介绍空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污染物质超过一定浓度,使空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空气污染成为了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的问题。
教育小学生关于空气污染与环保的知识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开展相关实验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提高对环保意识。
实验1:观察大气中颗粒物材料•平板电脑或手机•空心杯•透明胶带步骤1.将透明胶带固定在平板电脑或手机摄像头上。
2.清理一个空心杯,并将其倒置于平板电脑或手机添加了透明胶带的摄像头上。
3.打开相机应用程序,选择后置摄像头。
4.指向天空,慢慢将平板电脑或手机抬高至竖直位置,然后再缓慢放下来。
5.回放视频,并观察是否有颗粒物进入杯中。
原理大气中的颗粒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观察到大气中的颗粒物落在杯子内部。
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对我们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引发对空气质量和环保的思考。
实验2:测量室内空气质量材料•植物•空气质量监测器(如PM2.5检测仪)步骤1.在教室或家中选择一个开放的区域放置植物。
2.将空气质量监测器放置在同一区域。
3.记录下初始时空气质量的读数。
4.保持植物在该区域,并定期记录下空气质量监测器的读数。
5.过几天后,观察并比较数据是否有改善。
原理植物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可以了解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新鲜的氧气,同时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通过对比植物存在与不存在时的空气质量读数,学生们可以认识到保护环境和种植更多的植物对空气质量改善的重要性。
实验3:制作简易空气净化器材料•塑料瓶•泥土•活性炭•水源•小型风扇或电风扇步骤1.制作一个小孔于塑料瓶底部。
2.在塑料瓶内倒入一层泥土,并用活性炭覆盖在泥土上方。
3.添加适量的水以湿润泥土和活性炭。
4.通过小孔处将塑料瓶颠倒过来,并将小型风扇或电风扇对准塑料瓶颈口吹入空气。
原理这个实验模拟了空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
室内空气污染物监测分析及治理技术开发方案(一)

室内空气污染物监测分析及治理技术开发方案一、概念室内空气污染物监测分析及治理技术开发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旨在通过监测和分析室内空气污染物,开发有效的治理技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
二、实施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成为关注的焦点。
许多建筑、家具、电器等物品释放的污染物,如甲醛、苯、氨等,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开发有效的室内空气污染物监测分析和治理技术,具有迫切的社会需求。
三、工作原理1.监测分析:通过专业的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结合数据分析技术,对污染物的来源、分布、浓度变化等进行深入研究。
2.治理技术:根据监测分析结果,开发针对性的治理技术,如吸附、催化氧化、光催化等,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
第二部分:实施计划步骤、适用范围、创新要点、预期效果、达到收益、优缺点及下一步改进一、实施计划步骤1.调研阶段: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室内空气污染物监测和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2.设备研发:开发适用于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监测设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3.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建立数据分析平台,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为治理技术提供决策支持。
4.治理技术研发: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研发针对性的治理技术,并进行实验验证。
5.推广应用:将研发的治理技术应用于实际场景,进行示范和推广。
二、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住宅、办公室、学校、医院等各类室内场所,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三、创新要点1.监测设备小型化:研发适用于室内环境的便携式空气质量监测设备,方便用户随时随地了解室内空气质量情况。
2.数据实时分析: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为治理技术提供决策支持。
3.个性化治理方案:根据监测数据和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治理方案,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4.智能化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监测设备和治理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空气污染与净化实验

空气污染与净化实验在当今社会,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污染的空气不仅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进行空气污染与净化实验十分必要,以便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影响,并找到有效的净化方法。
实验目的:通过空气污染与净化实验,探究污染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测试不同净化方式对空气净化效果的差异。
实验材料:1. 防护口罩2. 空气净化器3. 空气质量监测仪实验步骤:1. 实验前确认实验室或实验区域的空气质量为良好状态,以确保实验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收集不同污染源的样本,例如车辆尾气、印刷厂废气、家居燃烧废气等,确保样本来源真实可靠。
3. 通过空气质量监测仪,对空气质量进行测试并记录基准数据。
4. 分别将不同污染源的样本置于封闭容器中,并使用防护口罩进行实验操作,以防止污染源对实验人员产生伤害。
5. 打开空气净化器,并选择合适的净化模式,如过滤、离子化等方式。
6. 将空气净化器置于实验区域,并开始净化实验。
7. 在一定时间段内,观察实验区域空气的净化情况,并使用空气质量监测仪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净化后的数据。
8. 对净化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以评估净化器的效果,并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不同污染源的样本对空气质量有不同的影响,一些污染源可能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严重影响空气质量。
2. 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取决于其净化方式和处理能力,不同型号与品牌的净化器效果可能存在差异。
3. 在实验过程中,空气质量监测仪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实验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
4. 使用空气净化器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提高空气质量,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健康的生活环境。
结论:通过空气污染与净化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影响,并探索了空气净化的有效方法。
我们发现,空气净化器具有显著的净化效果,能够去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提高空气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空气污染监测综合性实验报告
1.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进而现代人工作生活的形式逐渐转变,使得人们花费在各种室内环境中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多。
大多数人一天约80%的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工作以及学习效率,如果室内空气质量不好,将直接威胁到我们的健康状况,降低工作与学习效率,甚至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应该要加强室内空气污染的监测与治理,提高室内环境空气检测质量,规范室内环境空气检测行为,保障人体健康,更加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控制空气污染带来的疾病和危害,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为熟悉室内空气污染检测以及评价的方法,掌握一般室内空气质量状况及监测各类空气污染物的浓度水平,了解我校实验室空气卫生状况,设计本次室内空气污染监测综合性实验,测量本学校公卫楼6楼实验室内空气质量,从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生物性指标以及放射性指标中选取13项指标,主要采取现场仪器直读法和实验室化学分析法进行测量,再根据国家统一设定的《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提出意见与建议。
2.检测对象、采样及检测方法
2.1检测对象
本次检测选取的室内环境为公卫楼6楼实验室。
2.2 采样点、采样时间及频率及采样方法
2.2.1 采样点的确定
设定5个采样点,在对角线上均匀分布,且靠近墙边的采样点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m
图1 采样点具体分布
2.2.2 采样时间及频率
测定不同指标采样时间应不同,如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共需以0.5L/min的流量采气30min,而氮氧化物的测定需要以0.5L/min流量避光采气至吸收液变为淡玫瑰红色为止。
2.2.3 采样方法
采用筛选法采样,采样前关闭门窗12小时,采样时关闭门窗,至少采样30-45min。
2.3 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2.3.1 现场仪器直读法
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采用P-5L2C型微电脑粉尘仪测定可吸入颗粒物(PM10);美国Z-500型CO分析仪测定CO;Telaire7001型新风量、CO2分析仪测定CO2、温度以及新风量;4000数字式便携型甲醛分析仪测定甲醛;1027型连续测氡仪测定氡气;干湿球湿度计、数字式湿度计测定温度和湿度;风速计和气压计分别测定风速及气压。
2.3.2 实验室化学分析法
2.3.2.1 细菌总数的测定
采用沉降法,在图1所示的5个采样点上各放置2个营养琼脂平板将平皿盖掀开,是平皿内琼脂培养基面暴露于空气中15min ,盖上皿盖,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后,计数平板表面所生长的菌落数,求出全部采样点的平均菌落数。
2.3.2.2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采用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用一支内装5ml 四氯汞钠吸收液的吸收管安装于小流量气体采样器上,以0.5L/min 流量对实验室的空气进行采样30min ,吸收后生成的络合物在氨基磺酸铵溶液消除NO x 干扰下与甲醛和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省城玫瑰紫红色化合物,在56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与标准溶液做对比,得出样品管中的二氧化硫的含量。
2.3.2.3 空气中氮氧化物(NO x )的测定 采用盐酸奈一比色法(Saltzman 法):用一支内装5ml 吸收液的吸收管,进气口接上一个氧化管,出气口安装于小流量气体采样器上,以0.5L/min 流量对实验室的空气进行采样30min 至吸收液变为但玫瑰红色为止。
空气中氮氧化物经过氧化管氧化成NO 2吸收在水中,生成的硝酸盐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成玫瑰红色偶氮化合物,,再在波长540nm 处比色定量。
3. 检测结果
表1 实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结果记录
4. 结果讨论与分析
表2 物理性指标检测结果统计表
采样点
气温(℃)
气湿(%)
风速(m/s )
新风量(fm ) 1
2
采样点 气温℃
气湿%
气压kpa
风速m/s
甲醛ppm 氨气ppm CO ppm
CO 2 ppm
新风
量fm PM10
mg/m 3
氡气Bq/m 3
细菌菌落总数cfu/m 3
二氧化硫mg/m 3 氮化物mg/m 3
1 29.
2 64.5 100.9 0.05 0 0 0 1210 12.2 0.12 0 17 0.04 0.015 2 29.2 65
100.9 0.04
0 0 0 1206 16.7 0.15 0 37 0.038 0.017 3 29.1 64.8 100.9 0.07 0 0 0 1175 12.8 0.12 0 40 0.047 0.015 4 29.1 65
100.9 0.13
0 0 0 1187 16.6 0.12 0 30 0.036 0.014 5 29.1 66.6 100.9 0.36
0 0 0 1285
12.3
0.12
0 63 0.032 0.012 均值 29.14 65.2 100.9 0.13 0
1212 14.12 0.126
37.4
0.039
0.0146 标准差
0.05
0.73
0.12
38.37 2.08
0.01
15.05 0.004 0.001625
3
4
5
均值±标准差
标准值
不达标点数
不达标率
表3 化学性指标检测结果统计表
采样点甲醛
mg/m3
氨气
mg/m3
CO
mg/m3
CO2
%
PM10
mg/m3
二氧化
硫
mg/m3
氮化物
mg/m3
1 0000.1210.120.040.015
2 0000.1200.150.0380.017
3 0000.1180.120.0470.015
4 0000.1190.120.0360.014
5 0000.1290.120.0320.012
均值±标准
差0±0 0±0 0±0 0.121±
0.004
0.126±
0.012
0.039±
0.005
0.015±
0.002
标准值0.10 0.20 10 0.10 0.15 0.50 0.24 超标点数0 0 0 5 0 0 0 超标率0 0 0 100% 0 0 0
表4 生物性指标及放射性指标检测结果统计表
采样点氡气Bq/m3细菌菌落总数cfu/m3 1
2
3
4
5
均值±标准差
标准值
超标点数
超标率
根据国家统一设定的《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本次的实验室检测的空气指标结果中大部分符合国家标准,但其中有5个采样点的温度及二氧化碳,新风量均未达到标准值。
该实验室平均每天使用一次,而每次使用结束后均有学生对实验室进行打扫,但由于很多角落没有注意,导致实验室灰尘堆积,在实验室使用过程中,随着学生走动,灰尘飘散于空气中,使得空气中颗粒物增多,虽未超过国家标准,仍稍微偏高。
本次实验是在夏天进行的,实验室内有配置一台空调且已开启,5个采样点的温度均高于标准值范围,提示空调数目不足或当时空调所设置的温度
不够低,导致室内温度过高。
新风量是衡量室内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新风量直接影响到空气的流通,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新风量过低,不达标可能是由室内抽气系统运行不足,窗户通风不足所致。
室内平均风速为0.13m/s,风速过小不利于新风量的增加。
但由于风速是透过窗户进入室内的风所决定,当时实验室前后门均打开,而窗户都是呈关闭状态,只有其中有一扇窗玻璃破碎,且窗户对面的墙壁是实验室门口与楼内走廊,使得市外空气无法透过窗户进入室内,无法形成空气对流,故难以用自然通风改进实验室的新风量。
此外,在实验测定过程中,由于实验室内学生多人口密度大,导致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加,故使得5个采样点的二氧化碳浓度均高于标准值。
综合以上的指标的检测结果,该实验室应完善其抽风系统,定时抽风抽湿,在实验过程中定时开启门窗通风,调节好室内温度,并定期做好打扫清洁工作,减少灰尘与空气中颗粒物。
5.结论
本次监测的实验室室内空气指标基本上符合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较好,并没有存在突出的空气污染问题,应继续保持原有的良好状态,在此基础上改善不足,如完善抽风系统,调节好空调温度,使室内温度达到标准,定期通风并做好清洁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与实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