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报告:2030年的中国(中文版04)

合集下载

世界银行:中国成为发达国家时间点在2030年

世界银行:中国成为发达国家时间点在2030年

世界银行:中国成为发达国家时间点在2030年作者:斯蒂芬妮·弗兰德来源:《海外星云》2012年第24期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国外媒体也纷纷表现出对中国发展的强烈关注,尤其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

国外媒体专门分析了十八大后中国的经济的前景。

以下整理编译了部分相关报道。

“中国经济的挖掘潜力让人兴奋,在接下来的10年里,中国将开创与众不同的‘新’经济。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科斯“中国的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了许多可能。

”——美国经济专业杂志评论员迈克尔·佩提斯“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越来越近,已经表现出一些共同点,富有竞争和创新的劳动力是最大的相同之处。

”——世界银行许多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内在发展动力了解不多,但他们都相信一件事情——中国正经历进入发达国家的关键时刻,不可否认中国的经济将变得更繁荣,物质资源更丰富。

中国一直坚持推进改革开放的步伐,坚持以经济发展为重要目标,重要的是中国选择了自己的方式致富,而不是一味模仿西方。

中国在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后,将带来发达国家的独创性新模式。

当然,中国也存在1/3的可能性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

几个世纪以来的全球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中国可能将一直卡在中间:优于贫困低于富有。

世界银行研究的中国2030年预期报告,提到了中国经济进入发达阶段值得注意的重点。

20世纪60年代“中等收入”的国家有101个,其中仅13个国家在2008年达到了发达国家标准。

更值得注意的是13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国家里,仅有3个国家的人口超过2500万。

也就是说,从成功数据来看,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不是必然,人口密集的发展中国家从发展中阶段进入发达阶段更是困难重重。

世界180个国家中少于1/5的国家被列入发达国家,其他国家被划分为低收入贫困国家或“新兴”发展中国家。

许多人认为发展中国家进入发达国家是早晚的事情,但其实存在一定变数。

大多数“新兴”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和中东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在“发达预备”阶段等待了超过40年。

世行报告《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

世行报告《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

世行发布《2030年的中国》建言中国改革未来方向经济观察网记者张斐斐世界银行2012年2月27日在北京发布《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必须完成向市场经济转型,通过企业、土地、劳动力和金融部门改革加强民营部门,开放市场以促进竞争和创新,确保机会均等,籍此实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结构的目标。

这份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编著的报告提出了中国应对未来二十年所面临的风险的措施建议,这些风险包括短期内出现硬着陆的风险,以及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人数减少、不平等程度上升、环境压力和外部失衡构成的挑战。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说:“中国现已到达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管理好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国家的转型充满挑战性,因此改革具有充分的理由;此外,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全球环境很可能仍不确定且跌宕起伏,转变战略的必要性就显得愈加重要。

”报告主张,中国的决策者须从只注重增长的数量转向兼顾增长的质量,重新界定政府职能,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制度、规则和法律上,并建议重新界定国有企业的作用,打破某些行业的垄断,实现所有权结构的多元化,降低私营企业进入的壁垒,疏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报告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出六大战略方向:完成向市场经济转型;加快开放型创新步伐;推进绿色发展,变环境压力为绿色增长,使之成为发展的动力;增进机会均等,扩大面向全民的卫生、教育和就业服务;加强国内财政体系及其现代化;将中国的结构性改革与国际经济变化联系起来,与世界各国建立互利共赢关系。

佐利克说:“报告结论的中心内容是中国需要推进国内金融基础的现代化,在各级政府建立一个公共金融体系,这个体系具有透明度和可问责性,在更精简、更强有力的机构监管下运作,协助为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社会议程提供融资。

”“有了更强大、更灵活的金融部门,促进创新,以绿色增长为发展动力,改革议程就能带来国内增加就业和提高生产率的机会,同时也为外国企业带来新的机会。

光伏发电项目建议书

光伏发电项目建议书

光伏发电项目建议书【篇一:光伏农业项目建议书】xxx省xxx市xxx县林口铺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工程光伏生态产业规划提案编制人:xxx能投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5年6月18日目录1.2.3. 项目名称........................................................................................................ .................................. 2 项目概述........................................................................................................ .................................. 2 项目意义........................................................................................................ . (3)3.1.3.2.3.3.3.4.4. 发展趋势 ....................................................................................................... .......................... 3 可持续再生能源发展 ....................................................................................................... ...... 3 光伏产业中的土地利用——光伏农业 ................................................................................. 5 结语 ....................................................................................................... .................................. 7 技术推广区域现状及前景 ....................................................................................................... . (7)4.1.4.2. 推广区域现状 ....................................................................................................... .................. 7 发展前景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案例分析 (12)5.1.5.2.5.3.5.4.5.5.5.6. 案例一:内蒙古 ....................................................................................................... ............ 13 案例二:耳其科尼亚省科尼亚,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中南部农业区 ............................ 13 案例三:呈贡晨农生态园 ...................................................................................................13 案例四:xxx万家欢蓝莓山庄 .......................................................................................... 14 案例五:嵩明晨农农博园 ...................................................................................................15 案例分析 ....................................................................................................... ........................ 16 6.7. 项目定位........................................................................................................ ................................ 16 经营模式........................................................................................................ .. (17)7.1.7.2.7.3.7.4. 集光伏大棚果蔬(人生果)种植、粗加工、深加工、销售为一体 ................................ 17 以牧草种植、畜牧养殖为一体 ........................................................................................... 17 以农事参与与体验为一体 ...................................................................................................18 建盖光伏农业科普展示区,以观光和科普教育为一体 (20)8. 社会效应........................................................................................................ .. (20)9. 经济效应........................................................................................................ .. (20)1. 项目名称xxx省xxx市xxx县林口铺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工程光伏生态产业规划提案2. 项目概述作为光伏生态产业示范园项目,便是将太阳能发电、现代技术(农、林、牧业)、高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治理实践研究

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治理实践研究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0卷 第8期(总第189期)2023年8月C h i n e s eH e a l t hQ u a l i t y M a n a ge m e n t V o l .30N o .8(S N189) A U G .2023 ㊃63 ㊃D O I :10.13912/j .c n k i .c h qm.2023.30.8.13*基金项目:2022江苏省卫健委科研课题 江苏省健康医疗数据安全管理规范研究(编号:M 2022112)陆家发1,2 赵 群2* 唐 凯1 张国明1 郝 艳1 杨雪蓉1 通信作者:赵 群1 江苏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08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44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治理实践研究*陆家发1,2赵 群2* 唐 凯1 张国明1 郝 艳1 杨雪蓉1ʌ摘 要ɔ 针对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存在医疗健康数据质量不高㊁应用不足 等问题,通过升级数据处理引擎㊁制订数据质量评价体系㊁深入各数据层挖掘等措施,形成了数据标准化治理体系㊂该体系可提升平台数据的完整性及安全性,有助于发挥医疗数据价值㊂ʌ关键词ɔ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质量;数据治理;质量与信息化中图分类号:R 197.1 文献标识码:AD a t aG o v e r n a n c eP r a c t i c e o f J i a n g s uN a t i o n a lH e a l t hI n f o r m a t i o nP l a t f o r m /L UJ i a f a ,Z H A O Q u n ,T A N G K a i ,e t a l .//C h i n e s eH e a l t h Q u a l i t y M a n a ge m e n t ,2023,30(8):63-67A b s t r a c t I nv i e wof t h e p r o b l e m s s u c ha s "l o w q u a l i t y a n d i n s u f f i c i e n t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m e d i c a l a n dh e a l t hd a t ao n t h e n a t i o n a l h e a l t hi n f o r m a t i o n p l a t f o r m ,as t a n d a r d i z e dg o v e r n a n c es y s t e mf o r th ew h o l e li f ec yc l eo fd a t ah a sbe e nf o r m e db y u pg r a d i n g th e d a t a p r o c e s si n g e n g i n e ,f o r m u l a t i n g t h e d a t a q u a l i t y e v a l u a t i o n s y s t e m ,a n d d i g g i n g d e e p e r i n t o e a c hd a t a l a y e r .T h e s y s t e mc a n i m p r o v e t h e i n t e g r i t y a n d s e c u r i t y o f t h e p l a t f o r md a t a ,h e l p t o p l a yt h e v a l u e o fm e d i c a l d a t a ,a n d p r o v i d e ab a s i s f o r t h e d e e p m i n i n g a n dw i d e a p pl i c a t i o no f t h e n a t i o n a l h e a l t h i n f o r m a t i o n p l a t f o r md a t a .K e y w o r d s N a t i o n a lH e a l t h ;I n f o r m a t i o nP l a t f o r m ;D a t aQ u a l i t y ;D a t aG o v e r n a n c e ;Q u a l i t y an d I n f o r m a t i o n F i r s t -a u t h o r 's a d d r e s s H e a l t h I n f o r m a t i o nC e n t e r o f J i a n g s uP r o v i n c e ,N a n j i n g ,J i a n g s u ,210008,C h i n a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旨在推进 健康中国 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1]㊂2017年,国家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启动,强调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的建设理念[2]㊂2022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㊁国家疾控局印发‘ 十四五 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设形成统一权威㊁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3]㊂根据江苏省委㊁省政府全面部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㊁构建现代医疗卫生体系㊁打造 健康江苏 的工作要求,以及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健康需求,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指导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成了三期建设工作,为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信息化支撑[4]㊂随着接入医院以及省级统筹业务数据体量和维度的不断增加,江苏省已基本实现全省医疗健康数据的大集中㊂但由于接入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增加,数据类型越来越多,导致数据量激增㊂另外,随着业务需求日趋多元化,对采集交换的数据质量㊁实时性要求等也在不断提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运行面临 用数 与 找数 ㊁ 共享 与 安全 之间的矛盾㊂本研究立足于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建设实践,以标准为抓手,以工具为支撑,以机制为保障,构建了统一的数据标准㊁治理等安全管理监控体系,形成了数据质量管理闭环,以期为医疗卫生数据赋能㊂1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及问题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是依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治理实践研究陆家发 赵 群 唐 凯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0卷 第8期(总第189期)2023年8月㊃64 ㊃ C h i n e s eH e a l t hQ u a l i t y M a n a ge m e n t V o l .30N o .8(S N189) A U G .2023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省级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以及健康档案㊁电子病历基本架构和数据集等一系列标准规范而建设的㊂经过三期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已接入超200家三级医院,加上13个地市累计采集数据500多亿条㊁6000多万健康档案㊁6.9亿人次门诊和5000多万人次住院数据㊂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平台已经建成数据中心机房,制定了全省卫生医疗数据标准并搭建了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省级健康医疗海量数据汇聚[5];配置的卫生服务总线系统,实现了通过注册和查询方式对接国家与市㊁区级数据平台;开发的健康档案浏览器㊁综合业务管理㊁人力资源管理㊁医疗服务监管等业务功能[6],初步实现了数据应用于多种业务场景㊂但是,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前期以传统 数据集成 数据处理 数据使用 进行运营管理出现了瓶颈, 数据治理欠缺㊁数据应用低效㊁数据应用缺失㊁数据安全风险 等问题越发突出㊂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前期建设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1)数据处理效率低㊂采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每天需要处理约3000万增量数据,数据处理效率较低㊂为了提高数据处理效率,除需要高规格的服务器㊁网络设备等硬件支撑外,尚缺少大数据处理架构及高效的软件处理引擎,大数据计算处理能力与效率瓶颈问题明显㊂(2)数据质量参差不齐㊂从数据源开始,数据规则与口径未统一,数据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数据质量问题凸显㊂(3)数据资源利用较少㊂未充分利用过往治理加工数据,多系统数据指标混乱,数据加工拆解能力弱,未从业务需求角度对数据进行处理,导致数据的业务场景深度应用不足,数据价值无法体现㊂(4)数据安全管控亟待提升㊂数据使用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数据安全共享机制难以保障㊂对此,在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第三期项目建设中,重点强调以标准管理为导向,加强数据处理算力,搭建数据管理通道,建设数据中台以提升数据分层加工能力,探索制订数据安全共享管理制度等建设工作,以解决数据使用与数据安全共享之间的矛盾㊂2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治理实践依托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成果,从问题出发,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建设数据资产管理系统,升级并完善省级平台数据标准,确保从源头实现数据标准统一,并搭建完善的数据质量评价体系,以保证数据质控质量㊂2.1 升级数据处理能力在实际业务场景使用数据时,平台先对数据处理需求进行分类,并综合考虑但不限于单次数据处理的量级㊁数据的实时性要求㊁数据查询计算并发等因素㊂例如,在手术病案统计分析时,对全省5000多万条病案首页数据与3000多万条手术内容进行关联查询,构建关系型数据库需耗时超过6h ㊂在数据治理时进行多表关联运行大量质控治理规则,需离线批处理才能实现分钟级出结果㊂若采用优化联机分析处理(O n l i n e A n a l y t i c a l P r o c e s s i n g,O L A P )查询引擎,则秒级可出结果㊂另外,面向海量医疗数据,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在数据存储方面采用了分布式文件系统,适宜横向扩容㊁高吞吐量的数据访问;数据查询方面采用大规模并行处理数据库,适宜快速查询㊁海量写入;数据计算层面采用流批一体计算模式,适宜不同场景的计算需求[7]㊂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既要考虑数据处理的先进性,还需注重其可维护性以及对现有平台的改造工作量,这个过程有更多的业务与技术细节需要关注,是实现数据充分利用的基础㊂2.2 构建数据质量评价体系数据治理工作繁冗复杂,并不能直接体现应用价值㊂应构建数据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全链路管控数据质量,驱动数据质量不断提升㊂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在一㊁二期的数据采集应用过程中,数据质量及数据上传及时性等方面不太理想,经常出现质量不高或及时性差等问题㊂以往数据治理多以自下而上的模式实施操作,数据仓库技术工程师在没有明确数据需求情况下,可能花费较长时间进行数据治理,导致数据质量不符合业务运用需求,且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较高㊂为解决此问题,项目管理组实施了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从业务角度出发详细分析其对数据质量范围与应用运行的具体要求,从而准确梳理出满足业务需求的数据,构建数据质量评价体系[8],保证数据赋能价值效益有依可循㊂其中,业务指标梳理是数据质量评价体系的重中之重㊂从业务角度看,综合监管㊁公立医院绩效考核㊁互联网医院㊁健康档案㊁单病种质量管理等均需要医疗卫生数据作为支撑㊂因此,首先要对业务进行拆解,一般业务已经覆盖了大部分数据集,需要对数据进行逐一拆分;其次,在应用链条相关环节标明质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治理实践研究陆家发 赵 群 唐 凯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0卷 第8期(总第189期)2023年8月C h i n e s eH e a l t hQ u a l i t y M a n a ge m e n t V o l .30N o .8(S N189) A U G .2023 ㊃65 ㊃控需求;最后,通过合规评价指标评定数据质量的最终效果㊂从技术实现角度看,根据业务概念数据模型通过数据血缘提出对采集模型数据质量要求,将这些信息拆解以满足质控规则;根据在业务应用中的关联影响对质控规则赋予权重,每天展示数据质量的可视化模型,清晰了解当前数据质量;落实数据质量整改,将一些评价指标做成预警提示,遇到上传不及时㊁数据质量得分较差等情况直接将信息推送到管理员,要求其重新启动上传任务㊂2.3 完成数据分层加工按照以往建设路径,每当新应用需要在平台上线,应用厂商就需进行新一轮数据治理和加工㊂以往,如果多个系统数据作为统计指标相互矛盾,不仅厂商搭建要花费时间,而且原本的平台架构也会变成一个 混搭积木 ㊂在这个过程中,业务人员梳理的规则并没有在各个业务系统中得到统一的有效贯彻㊂只有夯实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做好支撑,充分发挥数据的应用价值,因此构建一套完整的数据治理体系是现实需求㊂当前,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初步形成 平台+数据+应用 模式,构建了数据治理评价标准[9]㊂以数据为支撑,如监管机构需要数据管理分析,互联网健康服务需要用户分类,提升诊疗质量需要质控评价等[10],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挖掘加工,可最终实现数据分层建设,实现相应数据同步处理[11]㊂2.4 保证数据应用合法合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更要关注数据安全管理㊂大量敏感数据都存储在平台数据库中,而在这些数据使用过程中将不可避免产生数据的访问㊁复制和交换等[12-13]㊂对整个数据链路进行梳理,在不同数据阶段对操作角色面临的风险以及相应安全风险进行及时处理[14]㊂2.4.1 数据采集阶段 数据采集需要对前置机数据库账户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限制级管理;密码由后台加密存储,由管理员在系统界面维护,账户管理统一更新;对数据流向进行把控,根据数据渊源进行数据治理,预警非标数据源;记录数据访问及结构化语言安全审计日志等[15]㊂2.4.2 数据治理阶段 数据治理阶段会面临相关治理和运维风险,比如违规操作或越权访问等㊂因此数据进入平台后,首先要进行分级管理,不同级别数据进行不同层级管控;还要设置数据行列的访问权限,包括数据增删改查及行列权限配置,实现用户访问控制㊂2.4.3 数据共享阶段 经过治理的数据需要供给业务应用使用,明文传递会带来个人身份信息的泄露风险㊂在数据共享过程要实现数据的脱敏,如遮蔽㊁正则表达式㊁哈希㊁匿名算法等;要采用加密管理对集中存储的共享敏感信息进行处理,使明文转化成密文进行数据共享,即使敏感信息遭受外部攻击或内部窃取,也能保障数据安全㊂2.4.4 数据应用阶段 在数据应用阶段,数据服务是实现业务与数据对接的关键㊂为了确保数据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形成 安全门禁 ㊂包括:网关负责与身份认证对接,实现服务鉴权和信任传递;访问日志收集所有接入请求的详细信息,进行应用留痕监控;使用堡垒机和防火墙模块,可建数据应用层的安全保障措施等㊂通过这些安全措施,用户可以安全高效地访问数据,同时也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㊂因此,必须在数据应用阶段严格遵守数据安全相关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数据安全㊂3 建设效果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从一期建设开始至今已近10年,基本汇集了医疗健康全种类数据,并已存储较大的医疗健康数据体量㊂为实现健康数据的有效利用,需要依托云计算㊁大数据等技术对不同主题数据进行挖掘和利用,以提升数据的潜在价值;需升级数据架构,建立围绕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全流程管理中心,实现数据的采集㊁治理㊁评价㊁运维㊁监控㊁加工应用和安全共享管理的标准化作业[16]㊂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治理结构见图1㊂一是数据标准先行㊂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建立数据采集标准㊁业务主题标准及元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操作数据存储与自动化设备规范存储的数仓,配置所需的质控规则,最终实现了质控结果的有效评价,实现了数据标准从制订㊁审核㊁发布㊁修订到应用的全流程的有效管理㊂二是搭载数据治理算法㊂医疗数据治理需经过结构映射㊁术语标准化㊁病历结构化㊁患者主索引等算法或结构化语言在可视化工作流程上灵活加载㊂同时,平台提供了可视化的配置工具和展示界面,降低了数据治理的复杂程度,缩减了数据治理的工作量㊂三是运行质控规则㊂计算质控结果,对比评价指标,展示监控信息,面向不同场景的质控可视化模型,针对数据工作流,平台升级了更加全面和细致的监控功能㊂同时,针对未达到评价指标的质控数据,平台可进行问题定位㊂四是数据加工挖掘㊂数据加工挖掘包含运营指标生产㊁临床专病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治理实践研究陆家发 赵 群 唐 凯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0卷 第8期(总第189期)2023年8月㊃66 ㊃ C h i n e s eH e a l t hQ u a l i t y M a n a ge m e n t V o l .30N o .8(S N189) A U G .2023图1 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治理结构图变量㊁人群标签挖掘等功能,可为管理应用与运营分析提供更有价值的数据㊂对平台中各业务需求相同㊁相近的指标进行梳理,利用指标库进行管理,保证了统计指标的规范性㊁一致性和唯一性㊂数据加工挖掘各项功能规范了数据的分析运用,提高了数据的可用价值㊂五是针对平台中业务指标采集数据质控要求设计的数据质量评价体系㊂按照数据治理方法,可规范数据治理加工过程,获得真正流动运转的数据以实现最终价值㊂为保障这些数据的流动性,平台搭建了一站式数据工作运转模式,将整个数据治理过程流程化㊁规范化,并将治理结果透明化[17]㊂4 讨论与建议4.1 优化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管理流程随着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体量增加,数据处理难度日益加大,如果平台与系统㊁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数据处理标准不统一,就会出现数据整合困难等问题㊂因此,需要搭建围绕数据价值应用的全流程管理中心,制订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信息管理机制,优化数据治理流程,覆盖数据采集㊁治理㊁评价㊁质控㊁加工应用和安全共享管理,不断健全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管理体系㊂4.2 落实区域医疗健康信息标准规范2020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发布‘关于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卫办规划发 2020 14号),提出我国卫生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已制订5大类共283项信息标准,现行的有效标准共227项,初步形成了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体系,并制定印发了省级统筹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和医院信息平台的应用功能指引,完善了卫生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建设[18]㊂江苏省卫生健康委以国内外卫生信息标准体系为依据,制订了统一性㊁兼容性较高的区域标准体系,进一步细化了数据采集㊁存储㊁分析和应用的技术标准与数据标准,自上向下推进标准规范落地,从源头上把控数据标准规范,统一规则与口径,使标准规范真正落实到各市㊁各区(县)及各医疗机构,触达各级业务部门,实现了标准 最后一公里 的落地实施㊂4.3 增强信息管理风险防范意识医疗健康数据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敏感数据,需要严格保护㊂数据共享技术在充分发挥数据价值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和挑战,尤其是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涉及医疗健康众多领域,面临多样的数据应用场景㊂例如,医生在调阅患者医疗数据时如何保障数据安全患者如何安全可控地查询健康信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应用医疗数据时如何操作才能保障数据信息安全因此,在每个共享数据应用场景下,其所涉及的数据资源不同㊁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治理实践研究陆家发 赵 群 唐 凯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0卷 第8期(总第189期)2023年8月C h i n e s eH e a l t hQ u a l i t y M a n a ge m e n t V o l .30N o .8(S N189) A U G .2023 ㊃67 ㊃数据级别不同㊁使用人群不同,相应的数据安全措施也有所不同,所以建立应用场景㊁用户群㊁数据级别三位一体的数据安全保障模式已成为当下健康医疗数据共享最为关注的问题㊂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积极采取措施保障数据安全共享与应用,正在制订围绕数据采集㊁治理㊁共享和应用全流程的数据安全共享管理规范与数据应用策略,厘清了健康医疗数据现状,搭建了数据资产目录,实行了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实现了数据管理使用相关人员能够根据数据资源分级结果与相应安全管理的策略,进而实现了安全有效的医疗健康信息共享㊂5 小结以云计算㊁大数据㊁A I㊁物联网和5G 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快速发展,这将进一步解决数据治理技术与数据价值应用的现实问题,为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有效推动健康医疗的深入变革[19]㊂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从I T 跨越至D T (D a t aT e c h n o l o g y ,数据处理技术)的数据治理一体化能力,更加强调数据资产加工流程的体系化构建㊂基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采集公共卫生㊁医疗服务㊁政府共享数据等多源异构数据资源,未来将更注重采集数据准则和规范的制订,从源头上保证数据质量㊂从数据采集㊁数据流㊁数据存储㊁数据加工处理㊁数据服务㊁数据分析决策全流程建立运行机制,促进卫生健康数据在业务应用与业务场景上实现价值目标,也是数据治理价值的重要体现㊂基于江苏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构建的区域健康信息共享的标准规范和数据治理体系,可为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提供思路㊂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E B /O L ].(2016-10-25)[2023-02-01].h t t p s ://w w w.g o v .c n /x i n -w e n /2016-10/25/c o n t e n t _5124174.h t m ?w m=3049_0005296356161.[2]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 2016 2439号[E B /O L ].(2016-11-28)[2023-02-01].h t t p s ://w w w.pk u l a w.c o m /c h l /118a 925a b 96c 0429b d f b .h t m l i s F r o m V 5=1.[3]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关于印发 十四五 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的通知:国卫规划发 2022 30号[E B /O L ].(2022-11-09)[2023-02-01].h t t p ://w w w.n h c .g o v .c n /gu i h u a x x s /s 3585u /202211/49e b 570c a 79a 42f 688f 9e f a c42e 3c 0f 1.s h t m l .[4]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4051号建议的答复[E B /O L ].(2022-08-19)[2023-02-01].h t t p://w j w.j i a n g s u .go v .c n /a r t /2022/8/19/a r t _59524_10581864.h t m l .[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2016 47号[E B /O L ].(2016-06-21)[2023-02-01].h t t p s ://w w w.go v .c n /z h e n g c e /c o n t e n t /2016-06/24/c o n t e n t _5085091.h t m.[6]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㊁安全和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国卫规划发 2018 23号[E B /O L ].(2018-09-13)[2023-02-01].h t t p ://w w w.n h c .g o v .c n /m o h w s b w s t jx x z x /s 8553/201809/f 346909e f 17e 41499a b 766890a 34b f f 7.s h t m l .[7] 刘智慧,张泉灵.大数据技术研究综述[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48(6):957-972.[8] 李岳峰,胡建平,张学高.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目录体系与技术架构研究[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9,16(3):249-256.[9] 周光华,徐向东,张学高,等.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治理体系设计[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9,16(2):131-134.[10] 李岳峰.卫生大数据的分析框架与技术[J ].科学通报,2015,60(25):2396-2403.[11] 邓军增.医院健康医疗数据治理探讨[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21,42(8):17.[12] 张 振,杨翠湄,徐 静,等.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现状与数据治理[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22,43(7):2-8.[13] 徐 帆,舒 婷.高级别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数据质量评价及对策研究[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2,29(12):6-9.[14] 李 莅.健康医疗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构建与场景实践[J ].中国信息安全,2022(7):3.[15] 金 涛,王建民.信息安全技术健康医疗数据安全指南[J ].标准生活,2022(3):46-51.[16] 张岩龙,龙 虎,时 琳,等.面向健康医疗的资源整合分析方法及平台建设[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7,14(1):24-30.[17] 侯冷晨,沈 婷,何慧敏,等.基于大数据和标杆分析法的市级医院病种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及应用[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3,30(1):4-7.[18]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关于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卫办规划发 2020 14号[E B/O L ].(2020-10-10)[2023-02-01].h t -t p ://w w w.n h c .g o v .c n /g u i h u a x x s /p q t /202010/4114443b 613546148b 275f 191d a 4662b .s ht m l .[19] 张千彧,邱 宾,刘伟军,等.5G技术助力 互联网+医疗 健康管理模式发展[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0,27(6):81-84.002341收稿日期:2023-02-23修回日期:2023-05-29责任编辑:姚 涛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世行报告称中国利率水平偏低导致房地产投机

世行报告称中国利率水平偏低导致房地产投机

国际房产保有环节上取得财政收入具有持久性和规范性。

而地方政府唯有依托于房地产税,才能拥有持续稳定的支柱财源.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总结交流会召开本刊讯日前,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总结交流会暨节约型数字化城市管理论坛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举办。

会议对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出席会议并讲话,河北省副省长宋恩华等出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陆克华主持会议。

仇保兴在讲话中指出,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的开展,搭建了政府与群众沟通的平台,提高了城市综合管理效率和水平。

但在数字化城市建设管理中,部分城市缺乏通盘谋划和精心组织,使系统平台出现了重平台建设、轻管理跟进,重硬件建设、轻实用效果,重新建扩建、轻资源整合的“三重三轻”倾向。

为此,各地要正确认识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要加强现场信息的收集,提高信息采集能力;要加强市场化运转,提高系统运行效率;要尽快建立相应的评价、监督、奖惩机制。

据了解,自2005年全国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以来,截至今年5月,全国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城市达到128个,全国36个大城市中有30个已经完成或正在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

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决定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全面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会上,上海、河北、浙江等省市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进行了经验介绍和总结。

来自全国的20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并对《关于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全面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意见(讨论稿)》进行了讨论。

(本刊记者凤鸣)香港未来5年新建7.5万套公屋香港特区政府署理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邱诚武表示,根据最新的公营房屋建设计划,预期2010-2011年度起5年内,香港新建公屋单位约7.5万个,平均每年约1.5万个。

邱诚武称,此次建屋量连同每年预计收回的公屋单位,足以维持公屋平均轮候3年左右的政策目标。

为贯彻特区政府为有需要家庭提供租住公屋的房屋政策,香港房屋委员会订立了以5年为期并逐年推展的公营房屋建设计划,以满足公屋需求。

《世行报告》是从“北京共识”转变到“华盛顿共识”的路线图

《世行报告》是从“北京共识”转变到“华盛顿共识”的路线图

《世行报告》是从“北京共识”转变到“华盛顿共识”的路线图曾飞2012年2月29日现代快报:《世行发布研究报告为中国未来发展开6味药》:“昨天,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在京发布了一份名为《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的研究报告。

报告认为,即使经济增速放缓,中国也可能将在2030年前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报告同时指出,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已经到达一个转折点,需要再一次进行根本性的战略转变。

”它还给未中国的改革者开了6味药,号称专治中国经济的顽疾。

2012年2月27日中国网络电视台《世行报告建议中国缩减国企称不改革可能面临经济危机》:从《华尔街日报》披露的内容看,报告最热辣的建议是“敦促北京方面缩减庞大的国企规模,使之在运营模式上更接近商业公司”。

世界银行不是学术机构,它的头头是美国政客,而不是学术专家。

中国由吴敬琏之类“专家”把持的“国研”也是政府机构,它仅仅对上头的指示作“注释”,也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机构。

因而两者合谋抛出的所谓《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的研究报告(下称《世行报告》)显然不是学术研究报告,而是提供给中国的改革者的锦囊妙计、改革路线图和经济刺客的匕首。

因此,对《世行报告》评论就只能是政治批判,而不应当是学术评论。

著名的经济学季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担任世界银行资深副总裁与首席经济师,接触过世行大量机密文件)的《不变的是掠夺本质,转变的是掠夺方式》:指出,“与19世纪一样,欧洲人和美国人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到处冲破壁垒打开市场,却阻碍第三世界的农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

鸦片战争中,西方用战争来推行他们的不平等贸易;今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组织使用的金融和财政手段几乎一样有效。

”《货币战争》一书中对此有着更为详尽的阐述:“斯蒂格利茨透露,所有的国家都有同一类药方等着他们:第一副药:私有化。

更准确地说是贿赂化”。

世行报告《中国:2030》英文和中文对应翻译

世行报告《中国:2030》英文和中文对应翻译

世行报告:《中国:2030》一份468页的报告,本人粗略看了一遍,主要是用提高效率之类的理由要求国企改革和金融系统改革,改革的方法包括降低国有持股比率和金融系统开放,利率市场化等,但是这样的一份报告实在没有新意,因为它忽略了最重要的两条,第一是效率:所谓效率,并不是只有私有化才能达到的,第二是公平:这正是西方国家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份报告也语焉不详甚至一笔带过。

我所关注的并不是这份报告本身真的是否有价值,而是担心部分既得利益集团以改革之名行掠夺之实,利用这份漏洞百出的报告来试探人民的底线而已。

改革,该怎么改,我认为官员公布个人财产是前提,提高ZF工作效率和透明度,降低行政成本才是如今改革的重点,说句简单的,一个官员公开财产制度,这么简单的改革,到现在也没有实行到位。

报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总括,第二部分是支持性报告,其中比较关键的是第二和第三部分,大量涉及私有化的问题,我会慢慢发出来总括Part I OverviewChina 2030: Building a Modern, Harmonious, and CreativeHigh-Income Society.1 China’s Path: 1978–2030 . 4 中国之路1978-20302 A New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2030 . . 15 2030之前的发展战略3 Structural Reforms for a Market-Based Economy with Sound Foundations. . . . 25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结构改革4 Increasing the Pace of Innovation. . . . . . . . . . . . . . . . . . 34创新之路5 Seizing the Opportunity of Green Development. . . . . . . . . . . . . . 39抓住绿色发展的机遇6 Equal Opportunity and Basic Security for All. . . . . . . . . . . . . . . 46平等机会和社会保障7 Strengthening the Fiscal System and Aligning It with the EvolvingRole of Government. . . . . . . . . 55政府职能改进和财政系统的加强8 Achieving Mutually Beneficial Relations with the Rest of World. . 60与世界保持互动良好关系9 Overcoming Obstacles to Implementing Reforms . . 65改革的主要障碍Part II Supporting Reports 支持报告1 China: Structural Reforms for a Modern, Harmonius,Creative High-Income Society. 77结构改革:现代、和谐、高收入社会2 China’s Growth through T echnological Convergenceand Innovation . 161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3 Seizing the Opportunity of Green Development in China . 229绿色机会4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nd Basic Security for All. 293平等机会和基础社会保障5 Reaching ―Win-Win‖ Solutions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 391与世界的双赢结果第一部分Background to This Research研究背景The research was organized by China’s Ministry of Finance,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DRC), and the World Bank. The research work and report writing was undertaken by a joint team from the World Bank and the DRC.中国财政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及世界银行然后就BLABLA一大堆,主要是搞了一些讲座之类的,第一部分概览:Chapter 1 China’s Path: 1978 to 2030这段我就不翻译了,都是废话,主要是介绍取得的成就之类Chapter 2 A New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2030第二章:新发展战略In a recent landmark study, the Commission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2008) identified five common features in countries that sustained rapi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for extended periods: They exploited opportunities in the world economy by maintaining open trade and investment policies; they maintained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they enjoyed high savings and investment rates; they allowed markets to allocate resources; and they were led by committed and credible governments.最近的一个研究指出,高速发展的国家具有5个一般性特质:第一是利用开放的世界贸易和投资机会,第二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第三是保持高储蓄率和投资率,第四是允许市场分配资源,第五是可信任和有承诺的政府。

推动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

推动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

推动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背景介绍 (2)1.2 研究意义 (3)二、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5)2.1 绿色发展定义 (6)2.2 绿色发展内涵 (7)2.3 绿色发展意义 (8)三、中国绿色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10)3.1 中国绿色发展成就 (11)3.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2)四、“中国方案”的总体框架 (13)4.1 基本原则 (15)4.2 主要目标 (16)4.3 重点任务 (17)五、“中国方案”的实施路径 (18)5.1 绿色经济 (19)5.2 绿色产业 (20)5.3 绿色能源 (21)5.4 绿色城市 (22)5.5 绿色乡村 (24)六、“中国方案”的保障措施 (24)6.1 政策支持 (26)6.2 技术创新 (27)6.3 培育新动能 (28)6.4 国际合作 (29)七、结论与展望 (30)7.1 结论总结 (31)7.2 展望未来 (32)一、内容概括本文档深入探讨了推动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旨在为全球范围内的绿色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碳排放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中国方案”涵盖了绿色发展的多个方面,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清洁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绿色消费与绿色产业等。

这些内容不仅体现了中国对绿色发展的深刻理解和坚定决心,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本文档通过详细阐述“中国方案”的核心理念、实施路径和成功案例,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绿色发展方面的巨大成就。

结合国内外环境与发展形势,对中国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

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承担着巨大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