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夏季常见皮肤病--毛虎
夏季警惕狗狗“皮痒痒”

夏季警惕狗狗“皮痒痒”导语:狗狗皮肤的表皮层只有3~5层,比人的表皮层薄许多,所以狗狗的皮肤比较脆弱。
在最易产生皮肤问题的夏天,人们可以在皮肤上抹好几层肌肤护理产品,而狗狗却只能靠皮肤自身的屏障和被毛的保护阻挡侵袭。
为什么夏季是狗狗皮肤病的高发季节?1. 夏天天气湿热,一方面适合虱蚤的繁殖,一方面会导致狗狗皮肤的代谢负担加重。
2. 炎炎烈日带来的紫外线会容易伤害狗狗的皮肤。
3. 夏天主人带狗狗出游的次数增多,外界复杂的环境则会增加皮肤受侵袭的机会,如草地里异常活跃的虱蚤。
4. 狗狗在游玩时受外伤,家长处理不当的话,伤口的感染也是很棘手的问题。
各种皮肤病的症状也多种多样,最常见的症状包括脱毛、瘙痒、出现红疹或红斑、皮肤颜色改变(变红或变黑)等。
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几个临床上较为常见,而家长却鲜有了解的狗狗的皮肤病。
一、遗传性过敏症:简介和病因也叫异位性皮炎,属于遗传性皮肤病,过敏性皮炎的病因有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内源性因素有遗传性、激素异常和过敏性,外源性因素有季节性和非季节性的环境因素,如吸入花粉、尘埃、羊毛等;食入马肉、火腿、牛乳等食品;此外,注射药物,蚊虫叮咬、内外寄生虫和病原体感染以及理化因素等也可引起外源性过敏。
最初的症状常在犬1~3岁时出现,患病的狗狗会出现瘙痒等过敏反应。
临床症状初发部位为眼周围,趾间,腋下、腹股沟部及会阴部,跳蚤叮咬的过敏性皮炎易引发生于腰背部。
病犬主要表现为剧烈瘙痒、红斑和肿胀,有的出现丘疹,鳞屑及脱毛。
病程长的可出现色素沉着、皮肤增厚及形成苔藓和皱裂。
诊断检测遗传性过敏性皮炎可通过病史、临床症状诊断,同时排除如食物的不良反应和疥廯来鉴别诊断。
治疗方案避免致敏物通常很难甚至不可能做到,因此,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做皮内实验或血清学试验以识别致敏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有效的免疫疗法是基于对致敏原的精确认识。
免疫疗法是目前治疗犬猫遗传性过敏性皮炎的唯一有效疗法,这可由预先接种疫苗或使用止痒或者二者同时控制。
几种夏天狗狗易发皮肤病治疗方案

几种夏天狗狗易发皮肤病治疗方案皮肤病狗狗皮肤病之一:湿疹引发病因湿疹是致敏物质作用于动物的表皮细胞引起的一种炎症反应。
皮肤患病处出现红斑、血疹、水疱、糜烂及鳞屑等,并伴发痒、痛、热等症状。
临床症状急性湿疹病初患部呈点状或形状不同的红斑性湿疹,出现瘙痒,病变部位开始于面部,背部,尤其鼻梁,眼部和面颊部,而且易向周围扩散,形成小水疱,随着病情的发展,由丘疹期,水疱期过渡到脓包期,糜烂期。
由于瘙痒不时挠抓,摩擦使皮肤损伤,炎症加重。
在脓包期大多有微生物感染,皮肤散发有异常气味。
慢性湿疹多因急性湿疹转化而来,出现皮肤增厚脱屑,色素沉着,被毛粗硬,瘙痒加重,多见于四肢和背部。
临床上最常见的湿疹是犬的湿疹性鼻炎,病犬的鼻部,耳,背部等处发生狼疮或者天疱疮,患处结痂,有时见浆液和溃疡。
治疗方案处方1赛肤康软膏外用膏剂每天早晚各一次直至病痊愈。
处方2苯海拉明注射液,2~4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1次。
处方3扑尔敏注射液,0.5~1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1次。
狗狗皮肤病之二:体外寄生虫皮肤病常见的体外寄生虫,如跳蚤、虱子、蜱虫、螨虫等等!临床症状开始主要发生在病犬四肢末端,面部,耳部,腹侧和腹下部,逐渐蔓延至全身。
病初患部出现红斑,丘疹,皮肤薄的部位还会出现水疱和脓疱。
优于剧烈瘙痒,患病犬,猫不断啃咬和摩擦患部,造成局部出血,渗出,结痂,继发细菌感染时,表面形成黄色痂皮,进而皮肤增厚,被毛脱落。
增厚的皮肤尤其是面部,颈部和胸部皮肤形成皱褶。
气温上升或运动后瘙痒症状加剧。
若继发感染,则发展成为深在性脓皮病。
治疗方案处方1犬虫净喷雾剂,2-3毫升患处喷洒,外用,2日一次。
处方2多拉菌素注射液,0.1~0.2毫克/千克体重,皮下注射,每周1次。
处方3伊维菌素注射液,0.2~0.3毫克/千克体重,皮屑注射,每周1次。
狗狗皮肤病之三:真菌皮肤病引发病因皮肤真菌病又称癣,是由皮肤真菌(小孢子菌属和毛癣菌属)侵入皮肤被毛和爪部,寄生或腐生于表皮,角质,被毛和爪部的角质蛋白**中所引起的一种真菌性传染病。
夏季犬常见皮肤病的预防

夏季犬常见皮肤病的预防夏季是犬皮肤病的高发期。
犬皮肤病发病率高,病因很多,症状复杂,病程较长,确诊及治疗有难度等。
现对几种常见的皮肤病进行简要介绍。
1.外寄生虫、跳蚤、虱、蜱感染这三种寄生虫是狗体表常见的外寄生虫,它们叮咬犬皮肤,吸食血液,引起犬皮肤瘙痒,被毛粗乱,严重时犬全身脱毛,体弱贫血,同时其口器唾液及排泄物还会引起犬过敏性皮炎。
诊断主要依据在犬体表发现活的虫体,毛根处有跳蚤粪便和虱卵,犬突然性瘙痒、舔咬及叫唤等。
治疗包括外用杀虫药液驱虫以及皮下注射伊维菌素(牧羊犬禁用),同时还应作抗过敏和消炎处理。
常用药物有梅里亚的“ 福来恩” 滴剂,诺华的“ 剋星”杜蚤口服药以及一些质量可靠的驱虫项圈及外用浴液。
平时注意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杀虫,并用真空吸尘器吸去地板缝隙、角落的虫卵。
2.皮肤螨虫感染主要分为蠕形螨和疥螨两种。
蠕形螨感染主要表现为毛囊红肿、脓疱、脱毛,最初先从眼周,上、下颌,唇周开始,起先并不瘙痒,严重时扩散到颈部、四肢、腹下部、股内侧,引起皮肤红肿、脱毛、皮脂溢出、皮屑脱落,有小脓肿,皮肤瘙痒、增厚、色素沉着。
疥螨感染主要表现为皮肤严重瘙痒、脱毛,皮肤变厚、色素沉着。
诊断主要靠皮肤刮取物在显微镜下检查,见到虫体和幼虫即可,但应注意的是正常犬皮肤中可能亦有少量的蠕形螨存在,必须结合临床症状确诊。
治疗主要是皮下注射伊维菌素(牧羊犬禁用),全身性消炎,外用消炎杀螨浴液等。
3.犬皮肤真菌病本病俗称癣,是犬最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病原是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
本病为接触性感染,人畜共患,幼龄、衰老、瘦弱和免疫缺陷者易感。
最典型症状为脱毛,圆形鳞斑;也有不脱毛、无皮屑但局部有丘疹、脓疱或呈起的红斑性脱毛斑或结节。
由于其病变的多样性,极易与其他皮肤病混淆。
诊断主要靠显微镜检查是否有真菌孢子,伍德氏灯检查或进行真菌培养。
皮肤真菌病治疗主要是局部涂药和全身性用药。
真菌的治疗主要注意:①防止扩散和传染给其他动物或人。
猪皮肤病的临床症状 猪皮肤病的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皮肤病的临床症状猪皮肤病的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猪皮肤病种类繁多,大部分是由于感染体外寄生虫、病原微生物或者过敏而导致,主要特征是刮擦皮肤、相互撕咬。
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很难进行鉴别诊断,再加上致病因素比较复杂,给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困难。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皮肤病的临床症状和猪皮肤病的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以及对猪常见几种皮肤病的防治措施进行概述。
1、临床症状猪痘。
该病是由于感染猪痘病毒引起,主要是4~6周龄的仔猪容易发生。
该病具有4~7天的潜伏期,发病初期病猪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41.5~41.8℃,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眼结膜和鼻黏膜明显潮红,发生肿胀,存在黏性分泌物。
在被毛较少且皮肤较薄的部位,如眼皮、鼻镜、腹下以及股内侧等,开始先出现大量红斑,接着形成丘疹,经过2~3天就会形成水疱,然后形成脓疱,最终形成棕黄色结痂,这是该病的典型症状。
大部分病猪会经过3周逐渐康复。
猪葡萄球菌病。
患病仔猪表现出精神沉郁,生长发育缓慢,主要是由于咬伤、打架、磨擦粗糙地面以及感染疥螨不断抓痒等形成的伤口而感染,进而发生皮肤炎。
病变皮肤处逐渐形成厚膜,变得比较黏湿,呈油脂状,接着形成硬层并发生龟裂,皮毛质地粗硬。
该病具有较低的发病率,死亡率一般只有20%,少数能够达到80%。
猪坏死杆菌病。
主要是仔猪和架子猪容易发生,往往是耳、颈部、体侧部、膝肘节等部位的皮肤发生病变,有时蹄冠、蹄、乳房以及尾巴等部位的皮肤也发生病变,主要特征是体表皮肤以及皮下发生坏死,并形成溃疡。
发病初期,局部皮肤存在痒感,并覆盖有少量的干痂结节,质地较硬,稍有肿胀,但没有热感。
随着坏死的加重,病变处会覆盖棕黑色痂皮,并在该处周围出现多个小坏死灶。
猪皮肤霉菌病。
该病是由于感染多种皮肤霉菌而导致的一种人、畜、禽共患的皮肤传染病,也叫做小孢子菌病、表面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等。
主要特征是病猪的被毛、皮肤、蹄等角质化组织发生损伤,出现癣斑,具有痒感,造成脱毛、脱屑炎性渗出,形成痂块等。
夏日皮肤好需防三类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夏日皮肤好需防三类病
导语:常见的夏季皮肤病有哪些?有什么特别的注意事项?专家表示,夏季常见皮肤病主要有三大类:湿疹、痱子和真菌性皮肤病。
夏季气候炎热,人们穿衣减少,皮肤大面积暴露在空气中,因过敏、日晒、细菌感染、汗液堵塞造成的皮肤病逐渐增多,常见的夏季皮肤病有哪些?有什么特别的注意事项?专家表示,夏季常见皮肤病主要有三大类:湿疹、痱子和真菌性皮肤病。
湿疹烫水止痒不可取
湿疹是一种病因比较复杂的迟发型皮肤变态反应,与过敏反应关系比较密切。
最直觉的表现就是瘙痒剧烈、痒感明显、反复发作。
湿疹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可能与患者过敏体质、外界理化因素的刺激,以及气候季节饮食都有一定关系。
湿疹患者应避免皮肤再受到外界刺激,用热水烫止痒、肥皂水冲洗这些方法都是不可取的,这些方法可能能解一时之痒,但是过后会加重病情。
从饮食上来说,应尽量少喝浓茶、咖啡、碳酸饮料,少食辛辣、虾蟹海鲜类食物。
夏季暑热难当,人们更容易心烦气躁,一定要调整好心情,保证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如果睡眠不足、情绪压力太大会导致身体内分泌、免疫力受影响,湿疹更易发生。
痱子保持清爽是关键
痱子是婴幼儿常见夏季皮肤病。
实际上常见的痱子有红痱和白痱两种,红痱好发于颈部、前胸、后背、腋下。
有时候上肢也容易发生,红色针头至米粒大小的丘疹,周围皮肤发红,处理不当易继发感染,这类痱子婴幼儿最常见。
白痱的损害呈针头大小,色白而透亮,皮疹中含有微量汗液,看起来亮晶晶的,这类痱子多见于久病卧床、体虚多病之人。
两种痱子都是因为汗液堵塞汗孔导致的皮肤异常,红痱是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夏季宠物皮肤病的发生与防治

吸及神经系统症状 、 动物死亡和怀孕动物流产、 死
胎、胎儿畸形为主要特征。20 年 8 05 月中旬至 9 月上旬,岩头镇丽街金文学的仔猪行暴发 了急性
3 治疗
初发病 7 头仔猪 .经该行用安乃近、安基 比 林、 青霉素 、 塞米 松 自行 治疗 2 3天 , 地 — 治疗无 效, 后请本人治疗 。经诊断后 , 改用增效磺胺嘧啶 钠, 配维生素 C静注 , 个别用磺胺一 一 5 甲氧嘧啶加 退热剂。结果该行发病 2 头仔猪中除 1 2 头死亡 外。 其余全部治愈 。
维普资讯
温州农业科技
2 0( 06 ) 3
仔猪急性 弓形 虫病诊治 一例
张志川
( 永嘉县 岩 头镇农技 站 , 嘉 永
35 1 ) 2 13
弓形虫病又称 弓形体病、 弓浆虫病 。 是流行于 部 出现紫斑 , 倒地不起 , 体温急速下降而死亡。
宠物皮肤过敏症是通过接触刺激性物质而引 起的。 比如 当宠物趴在草地上时, 一些野草和植物 会刺激宠物皮肤而引起过敏反应 。不少籽生类植
物会引起某些动物 的皮肤过敏 .最常见的刺激性
但是最根本的办法是消灭这些寄生虫 。不仅要把 宠物身上 的寄生虫清除干净 。而且要把宠物活动 与休息的场所进行彻底清洁。
况, 确诊为猪 弓形虫病。增效磺胺嘧啶钠和磺胺一 5 甲氧嘧啶对该病有显著疗效。病程后期必须静 一 注增效磺胺嘧啶钠 , 加维生素 C疗效更佳。一般 用药 3 可痊愈 。 次。 猫是弓形体虫病 的中间宿主之 蚊虫是主要传染媒介 , 该行饲养猫 2 , 头 猫可
一
头, 月初发病达高峰 ,3 9 3 头发病 1防过敏针可以缓解宠物的这类不适 。
立夏时节谨防6种高发疾病

立夏时节谨防6种高发疾病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立夏时节谨防6种高发疾病,供大家阅读参考。
立夏时节谨防6种高发疾病一、立夏时节谨防皮肤病夏季天气潮暖,有利于各种真菌、细菌的繁殖生长,加上夏天人容易出汗,皮肤潮湿,如不及时擦净和保持干燥,真菌便会侵害我们的皮肤,引起皮肤癣病。
接触患癣的人或动物及公用生活用具,都可以发生传染。
最常见的皮肤癣病是足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脚气”,喜欢穿皮鞋的人容易得脚气,因为皮鞋不透气,脚部的湿度和温度增高。
脚气患者夏天很难受,因为除了脚趾间的皮肤发红、糜烂、生小水疱之外,还会瘙痒及有异味。
另外,很多青壮年男士容易在夏天感染体癣和花斑癣(汗斑),这与他们排汗量大有关系,由于工作的原因,很多人在出汗后没有得到及时清洗,真菌在皮肤上繁殖,形成丘疹、水疱、鳞屑等,损害皮肤。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防治癣病的基本要求。
尽量分开生活用具是预防癣病传染的重要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干爽,夏季要使用爽身粉;勤洗澡并更换内衣,一定要穿皮鞋的男士袜子要选用棉质的,以利吸汗、透气;不要共用鞋袜、毛巾;尽量避免在游泳池、健身房等地方赤足行走。
二、立夏时节预防红眼病立夏时节要注意预防流行红眼病。
此病潜伏期短,受感染后24小时内发病,自觉双眼剧烈疼痛,畏光流泪,有异物感。
得了红眼病,一要防止传染,二要及时治疗。
患者的洗漱和擦拭物品要专用,尤其在集体场所,更要做好各项隔离工作。
预防红眼病的关键是,在高温高湿的初夏,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眼部保健,少去人多的场所,避免接触传染源。
三、立夏时节谨防头痛夏季的高温、闷热、雷雨、大风、天气骤变,常会诱发或加重头痛。
另外,睡眠不足、情绪激动、精神疲劳都可诱发头痛。
应对夏季头痛,不能过分依赖药物,可通过调剂饮食、补充水分,消暑降温、节制冷食、调整情绪、注意休息等手段进行保守治疗。
药疹PPT课件

•
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对药物的敏感性
也可不相同。
• (二)药物因素
• 任何一种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引起药疹的可 能,但不同种类药物致病的危险性不同。
• 临床常见的有:
• ①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如氨苄青霉素和
羟氨苄青霉素)、磺胺类(如复方磺胺甲噁唑)、 四环素类、酰胺醇类(如氯霉素);
• ②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扑
热息痛、保泰松等,此类药物常与其他药物制成复 方制剂,商品名复杂,使用时应多加注意;
• ③ 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如苯巴
比妥、苯妥英钠、眠尔通、卡马西平等,其 中以苯巴比妥引起者较多;
• ④ 抗痛风药物:如别嘌呤醇;
• ⑤ 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如破伤风
抗毒素、狂犬病疫苗、蛇毒免疫血清等);
• ⑥ 中药及中成药。
• 药物或药物代谢的半抗原复合物→结合 于血管周围肥大细胞和血循环中嗜碱性粒 细胞,
• 再次接触过敏原,与细胞上的IgE特异 性结合→细胞脱颗粒和释放→系列化学介 质→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扩张,平 滑肌收缩和纤体分泌。
②Ⅱ型变态反应
• 抗原特异性IgG或IgM与进入细胞膜的药 物抗原相互作用→在血清补体的作用下→ 该细胞被破坏或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清除 。
该种药物化学结构相似或存在共同化学基团的药 物产生过敏;
后者指处于高敏状态时,可能对某些平常不过 敏、与致敏药物化学结构不同的药物也产生过敏; • ⑥停止使用致敏药物后病情常好转,抗过敏治 疗常有效。
(二)非免疫反应
• 免疫效应途径的非免疫性活化|:药物直接(或促
进)释放某种炎症介质。
• 过量反应(中毒反应):(如甲氨蝶呤治疗剂量
• 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可以是药物原形,也可为其降解 或代谢产物,也可是药物中的赋形剂及杂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痱子
三、脓痱(脓疱性粟粒疹) 1、痱子顶端有针头大小的浅表 性脓疱。 2、好发于四肢屈侧或阴部及小 儿头颈部。 3、可有刺痒或刺痛。
脓痱
治疗原则
生了痱子不要用手抓,不要用强碱性肥 皂洗。不要用热水烫,可用温水冲洗擦干 ,扑撒痱子粉。抓破后有感染的患者,应 涂用抗生素药膏。
三、细菌性皮肤病
治疗
1.局部治疗:用肥皂或清水清洗伤口,或者 使用温和非刺激性的抗生剂如聚维酮碘可增加外 用抗菌药物的疗效,可减少疾病传播。外用抗菌 药物包括2%莫匹罗星软膏、2%夫西地酸乳膏、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1%截短侧耳素软膏等。 2. 系统治疗:有发生肾小球肾炎风险者均需 要系统应用抗菌药物;静脉用药仅用于更严重或 广泛以及免疫抑制患者的感染。可酌情应用青霉 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抗菌药物,最 好根据细菌药敏试验来选择抗菌药物。 3. 对体弱而皮损广泛者可加强支持疗法;对 反复发作、迁延过久者可加用物理疗法,如中波 紫外线(UVB)照射患处。
4、好发于面部,四肢暴露部位。 5、自觉瘙痒。
• • • •
二、非大疱性脓疱疮又称接触传染然性 脓疱疮由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所致。 1.在红斑基础上发生壁薄的水疱,迅速转变为脓疱。 2.脓疱破后,渗液干燥结成蜜黄色厚痂,痂不断向四周扩 散。 • 3.因瘙痒、搔抓、不断将细菌播种到其他部位。 • 4.此型好发于颜面、口周、鼻孔周围、耳廓及四肢暴露部 位。
鉴别:1、水痘
2、荨麻疹
治疗方案:
全身疗法 内服抗组胺剂、维生素C等。 局部治疗 可外用各种止痒洗剂,如1%~2%石炭 酸炉甘石洗剂、复方明矾洗剂、达克罗宁 乳剂及各种皮质类固醇激素乳剂等,若有 继发感染可在洗剂中酌加0.5%依沙吖啶( 利凡诺)或0.2%呋喃西林等
湿疹
湿疹(Eczema)是由多种内、外因素 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 反应。病因复杂。 皮疹多样性,瘙痒剧 烈,易反复发作。
小腿湿疹 多发生于胫前或侧面,常对称,呈亚 急性或慢性湿疹表现。发生于小腿内侧下 部1/3处的慢性湿疹常继发于下肢静脉曲张 ,因静脉淤血所致,故又称为淤积性皮炎 。皮损呈局限性暗红斑,有密集的丘疹、 丘疱疹、渗出、糜烂,继之皮肤变厚、色 素沉着,久之在近踝部发生营养障碍性溃 疡。
钱币状湿疹(nummular eczema)
夏 季 皮 炎
夏季皮炎
痱子
痱子也称汗疹,多发生在炎夏,由于外界温度 高而湿度大,汗液大量分泌,不能及时蒸发,使 汗孔闭塞,汗液蓄积不能排出,致汗管扩张、破 裂,所致白小水疱和丘疹。 诊断要点 1、好发于夏秋高热潮湿季节,小儿易患 2、多发于手背、肘窝、颈、胸背、腰周、腘 窝、女性乳房下、小儿头部、面部、臀部等除掌 跖外的任何部位。 3、根据皮损特点可分为四类
二、发病机理
• 主要是由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 迟发型变态反应。但患者可能存在遗传因 素所支配的过敏体质。故在特定的人中发 生,但又受健康情况及环境等条件的影响 。说明发病机理的复杂性。
三、临床表现
根据发病时间、皮疹的不同特点及病理改变不同分三种 类型: 急性湿疹:
起病急,病程短。早期以红肿、丘疹、水疱为主,末
UV根据波长不同可分为短波紫外线(UVC) 、中波紫外线(UVB)和长波紫外线 (UVA), 其中UVB和UVA是引起光敏性皮肤病的主要作用 光谱,UVC全部被大气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 球表面。UV光波长越长,穿透力越强而能量越小 。 而UVB则只能达到表皮真皮层。强烈照射能 引起表皮坏死和色素沉着,UVA可穿过表皮作用 于真皮浅层,造成皮肤老化。
一、病因
湿疹的发病原因复杂,常有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引起。 • 1.内因 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功能性障碍、精神紧张、 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等精神改变,感染病灶、新陈 代谢障碍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等。 • 2.外因 物理因素: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炎热、干燥、多 汗、搔抓等;化学因素:有些日常生活用品如香脂等化妆 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可诱发湿疹;生物因素:各种动物 皮毛、植物、食物等。
• 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皮 损主要以浅在脓疱和脓痂。中医称之为“黄 水疮”。其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 性链球菌,或二者混合感染。
分2型
一、大疱性脓疱型 1.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2.初起为散在性水泡,经1-2天水泡迅速增大,内部 呈黄色 3.经1天,疱液浑浊,脓汁沉积于疱底部,呈半月形 积脓现象。
期则有糜烂、渗出,表现“湿”的典型特点。皮损对称,
境界不清。瘙痒剧烈,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
亚急性湿疹:
一般由急性湿疹发展而来。红肿减轻,丘
疹、水疱及糜烂、渗液减轻。以丘疹、鳞
屑、细微皲裂为主,可有点状糜烂,少许
渗液,暗红斑及痂皮,仍有瘙痒。
慢性湿疹:
可由急性转变而来,也可一开始就为慢
性。皮损以苔藓样变、皲裂为主。境界相 对清楚,有散在丘疹、色素改变。阵发性 瘙痒。病程较长。
• 基本损害: • 于曝光处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烧灼痛或 刺痛,一般在24小时后开始消退,2-3天痊 愈,有少许脱屑和色沉。 • 重者红斑、水肿、水泡常有疼痛,数天后 皮损消退,有明显脱屑和色沉。
发病特征: 儿童和妇女多发病,春夏季多发,个别患者可伴发 眼结膜充血,眼睑水肿,日晒严重者,可引起全身 症状,发热、头痛、乏力、恶性和全身不适。 鉴别:多形红斑 预防:
• • • • • • • •
一、一般处理 避免日晒,可选用氧化锌软膏(遮盖剂) 二、抗组胺药物 H1受体一代,赛庚啶片,扑尔敏 H1受体二代,西替利嗪片,盐酸奥洛他定片 三、羟氯喹 0.2-0.4g/d 2次/天 四、严重者 可选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五、糖皮质激素霜剂 外用
二、热性皮肤病
炎热的天气或闷热的工作环境可造成局部或全身 皮肤疾病,常见的如夏季皮炎、痱子、火激红斑 等。 轻者仅有皮肤损害,而严重者还可出现不同程度 的全身症状,甚至其他器官功能的障碍。
泛发型湿疹
乳房湿疹 • 多见于哺乳期妇女。发生于乳头、乳 晕及其周围,表现为境界清楚的暗红班、 丘疹,糜烂明显,间覆以鳞屑或薄痂,有 浸润时可出现皲裂,自觉瘙痒兼有疼痛。 停止哺乳后易治愈。如顽固不愈,应排除 湿疹样癌。
外阴、阴囊和肛门湿疹 皮损多呈慢性湿疹症状,患处浸润肥 厚,瘙痒剧烈,常因过度搔抓、热水烫洗 而呈红肿、渗出和糜烂,病情易迁延不愈 。阴囊湿疹需与核黄素缺乏性阴囊炎相鉴 别;外阴湿疹出现色素减退时应与女阴白 斑相鉴别。
一、红痱(红色粟粒疹) 1、突然发病 2、夏季多见 3、皮疹为密集的针头大小的白色 丘疹或丘疱疹,成批出现,对称分布, 自觉轻度瘙痒,灼热和刺痛感,消退后 有轻度脱屑
红 痱 子
二、白痱(晶形粟粒疹)
1、好发于高热并有大量出汗、长 期卧床和过度虚弱的患者。 2、皮疹为密集分布的针尖至针头 大小,壁薄而晶莹透亮的白小疱,内容 清,无红晕。易破裂。 3、多1-2天吸收,干后有细薄小鳞 屑。
病因不明,常发于冬季,多有皮肤干燥。皮损表现 为直径 1 ~ 3cm 境界清楚的圆形损害,为红色小丘疹或丘 疱疹密集而成。急性时渗出明显,慢性者皮损肥厚,表面 覆有干燥鳞屑。自觉瘙痒。好发于四肢、乳房等处。
裂纹性湿疹(eczema craquele)
又称乏脂性湿疹(asteatotic eczema)。主 要因皮肤脱水干燥、皮脂分泌减少而引起。临床 表现为红斑、干燥鳞屑、表皮或角质层细裂纹, 裂纹处红斑明显,如同“碎瓷”。可发生于身体 多处,但好发于年老者的下肢胫前,多见于冬季 。
夏季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河南中都皮肤病医院 毛虎主任
一、光源性皮肤病
二、热性皮肤病 三、细菌性皮肤病 四、过敏性皮肤病
一、光源性皮肤病
• 日 光 性 皮 炎 多 形 日 光 疹
光谱知识
日光依据波长可分为不同的光谱区,包 括紫外线(180~400nm)、可见光 (400~760nm)、和红外线(760~1800nm)。 能引起皮肤病的主要是紫外线(UV)和 可见光。
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又称日晒伤、日光性红斑,为 正常皮肤过度接受UVB后产生的一种急性炎 症反应。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本病的作用光谱UVB,其作用的红斑呈鲜红色, UVA引起为静红色红斑,短波紫外线UVC引起皮 肤的斑块呈粉红色。 • 发生即时红斑的机制是紫外线辐射使真皮细胞释 放组胺、5-羟色胺,激肽等介质,使真皮内血管 扩张,血胺增加所致。
夏季皮炎
夏季皮炎为高温下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本 病多由暑热扶湿,蕴蒸肌肤所致。 诊断要点: 1、多发于夏季,常见于高温(30℃以上)环境下工 作者,30岁以上的成年人。 2、好发于四肢伸侧和躯干等处,尤以下肢多见。 3、皮损为密集针尖到粟粒大小的红斑和丘疹,自觉 剧痒,由于搔抓,局部常伴渗出、结痂和抓痕。 4、天气凉爽后皮损很快消退而愈。 鉴别:1、红痱 2、瘙痒症
四、过敏性皮肤病
• 丘疹性荨麻疹 • 湿疹
丘疹性荨麻疹
本病以症状特点而命名的疾病,实际上本病部分患者即为虫咬症, 又称急性单纯性痒疹。 多认为与节肢动物叮咬、环境变化、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 、某些药物或食物过敏等有关。 诊断要点: 1、以春夏秋季多见,儿童及青少年多发。 2、好发于四肢伸侧及臀部,尤其腰以下暴露部位。 3、皮损为纺锤形鲜红色风团样丘疹,1-2cm大小,中央有水疱, 数目不定,成批发生,或条状分布,或群集。 4、瘙痒剧烈。 5、一般7-10天后皮损可自然消退,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
特殊类型及特殊部位湿疹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自身敏感性湿疹 婴儿湿疹 乳房湿疹 手部湿疹 肛门湿疹 钱币状湿疹
传染性湿疹 • 又称细菌性湿疹,系化脓性病灶分泌物刺 激周围正常皮肤而引起的湿疹样改变
自身敏感性湿疹 • 是由于患者对自身内部或皮肤组织所产பைடு நூலகம் 的某些物质过敏而引起的湿疹样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