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物品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抢救车(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抢救车(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抢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1.保持抢救车清洁、规范、整齐,放置于固定位置。

2.抢救仪器设专人管理,定期保养,每周清洁、检查,并有记录。

3.无近期药品及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4.抢救药品、物品由专人请领、保养及保管。

5.抢救药品应在抢救车内定量、定位放置,保证基数,标签清晰,无过期。

6.抢救物品如舌钳、开口器等需高压灭菌后备用。

7.抢救药品及物品用后及时补充,便于紧急时使用。

8.设有交接记录本,每班清点抢救药品和抢救物品数量、有效期及包装完好性,并登记签字。

9.护士长每周检查抢救药品和物品并记录。

抢救车管理制度1(1)凡抢救药品、物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保持一定的基数,编号排列,定位放置,每日检查,每班清点,保证随时应用。

(2)建立抢救车药品、物品登记本,做到帐物相符,班班交接。

(3)建立抢救车药品、物品平面示意图,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抢救药品和物品;建立抢救车药品批号登记表,对于有效期低于6个月的药物,用红色标识做好标志,确保先进先用,有效期不足1个月的药物应送药房按程序换领合格批号的药物。

(4)抢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物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

(5)抢救必备物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

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6)抢救药品齐全,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

每个药盒内只能放置一种药品,按药物失效期的先后放置和使用。

(7)各科室抢救车内的抢救药品按要求统一配备,专科急救药品须经科主任审核定出种类、数量、规格、剂量配备,抢救车须定点放置,定人管理,保证安全和使用方便。

(8)抢救药品、物品使用后,24小时内补充齐全,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及时交班,在交班登记本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患者时能及时使用。

(9)封存抢救车管理:封存前护士长(或分管护理人员)和另一名护理人员按基数本清点药品、物品,核对无误后用封条封存,双人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

抢救物品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抢救物品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抢救物品管理制度1. 简介抢救物品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医疗机构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生命安全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本制度旨在明确抢救物品的采购、存储、使用和报废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确保抢救物品的可及时使用和维护。

2. 抢救物品的分类根据其用途和特性,抢救物品可以分为几类:2.1 急救药品急救药品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红细胞悬液等。

急救药品的使用需要经过医生的指导和护士的操作。

2.2 抢救设备抢救设备是指用于救治患者的设备,如除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

抢救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

2.3 应急用品应急用品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其他物品,如急救箱、急救包、急救救生法衣等。

应急用品的准备和储备需要根据医疗机构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划和采购。

3. 抢救物品的管理流程3.1 采购医疗机构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进行抢救物品的采购,采购工作应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采购制度。

采购物品应确保质量合格,并保留相关的购买记录和凭证。

3.2 存储抢救物品应存放在专门的储物柜或储存区域中,以确保其安全和方便取用。

储存区域应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防止日晒和潮湿。

药品类物品应按照特定要求进行温度调节和灭菌处理。

3.3 使用抢救物品的使用应由相关的医务人员负责,使用前应仔细查看物品的过期日期和包装完整性。

在使用中应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使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补充并整理好相应物品。

3.4 维护和检修抢救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3.5 报废过期、损坏或失效的抢救物品应及时报废处理,处理过程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处理规定。

报废物品应做好记录和登记,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 相关注意事项•医疗机构应建立抢救物品的档案,对相关数据进行管理和归档。

•抢救物品的使用应做到公平、公正,不能滥用或浪费。

•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抢救物品的盘点和整理,确保物品的齐全和完好。

急救药品、设备的使用及管理

急救药品、设备的使用及管理

• 高血压在疗法中,当噻嗪类药物疗效不佳,尤其当伴有肾 功能不全或出现高血压危象时,本类药物尤为适用。
• 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用于各种原因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 ,例如失水、休克、中毒、麻醉意外以及循环功能不全等 ,及时应用可减少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机会。
• 高钾血症及高钙血症。
• 稀释性低钠血症尤其是当血钠浓度低于120mmol/L 时。
2、急救车上不得放置任何杂物,保持清洁,应处于良 好备用状态。确保完好率100%。
3、备有抢救车配备示意图,按统一规定放置。 4、抢救药品齐全,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 效、破损现象。每个药袋、盒内只能放置一种药品,急救 药品应按药物使用有效期排列(由近及远),所有药物应 标注有效期。
2021/10/10
2021/10/10
33
甘露醇注射液 250ml:50g
药理作用:
• 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 在肾小管内甚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
• 组织脱水作用。 • 利尿作用。
2021/10/10
34
临床应用:
• 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 压,防止脑疝。
药理作用及适应症:
• 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本品使血浆内碳酸根浓度升高,中和氢离 子,从而纠正酸中毒
• 碱化尿液,由于尿液中碳酸根浓度增加后pH值升高,使尿酸、 磺胺类药物与血红蛋白等不易在尿中形成结晶或聚集。
• 制酸,口服能迅速中和或缓冲胃酸,而不直接影响胃酸分泌。
2021/10/10
36
急救仪器、物品的 管理和使用
2021/10/10
30
呋塞米注射液 (速尿)2ml:20mg
药理作用 • 能增加水、钠、氯、钾、钙、镁、磷等的

抢救车药品及物品存放管理规定

抢救车药品及物品存放管理规定

抢救车药品及物品存放管理规定经护理部研究决定,全院(除特殊科室:手术室、儿科、血透室外)抢救车药品统一规定前6种,其余抢救药品请科室结合专科设置,要求数量不超过15种,每种基数5支。

具体如下:①盐酸肾上腺素②洛贝林③可拉明④多巴胺⑤西地兰⑥阿托品抢救车是存放抢救药品、物品的专用车,在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中具有及时、准确、方便、易取的特点。

因此,抢救车内的药品、物品仅供抢救病人时使用,要求抢救药品、物品应统一排列、定位、定量存放于抢救车内,保持一定基数,抢救使用后及时补充,专管人定期清点、更新和整理。

1、药品管理抢救药品存放于抢救车的上层,每种药品按效期顺序摆放,外盒标记醒目,标明药品名称、剂量、数量。

2、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管理将注射器、输液器、头皮针、留置针、无菌手套、导尿管、引流袋、吸氧管、吸痰管、气管插管等与其他物品分类存放。

3、其他物品管理抢救包、气管切开包等与其他物品分类存放。

简易呼吸气囊、听诊器、血压计、手电筒、扳手等清洁物品置于抢救车下层。

4、各科室根据抢救危重患者需要配备急救药品和物品,有基数表和存放定值图。

抢救车、抢救物品、仪器等放置于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挪动更换位置。

护理人员要熟悉抢救车备用的药品、物品、仪器放置位置,能够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定值图固定于急救车外壁上便于查找,基数表存放于抢救车内便于清点核对。

5、专人专管急救车药品实行失效期预警制度,护士长及专管人对照基数逐一核查,近效期内药品(3个月内)物品(15天内)登记备案以备及时调整和更换。

常规每2周启封检查核对1次,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变色、沉淀、过期、药品标签与药品不符或字迹不清等立即更换。

如因药房缺药等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在抢救药品物品效期登记表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病人用药。

6、抢救药品及物品使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口头医嘱执行制度,每次抢救后及时补齐药品和物品。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五篇)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五篇)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1、抢救车保持清洁、整齐、规范,放置于固定位置。

2、抢救物品、仪器定位放置,专人管理,不得随意挪动,抢救车内急救物品、仪器除抢救患者外不得挪用。

3、抢救药品必须放置在抢救车内,定量、定位放置,标签清楚,每日检查,保证随时急用。

4、抢救药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如输液器、注射器、输血器等)保证一定基数,无过期,用后应及时补充。

5、抢救药品、仪器、药品做到班班交接检查,每周总查一次,检查有无过期、变质、基数是否相符、抢救仪器是否性能完好等,交接、检查后签全名。

6、急救物品如舌钳、开口器等用后需消毒备用。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二)急救用药品为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所用,必须妥善严格管理,保证做到随用随上,不能延误抢救应用。

一、急救药品要有专柜存放,要有固定地点。

二、急救药品要有清晰的药品目录。

三、急救药品要齐全,以满足临床抢救病人的需要。

四、急救药品要由专人管理,实行急救药品日交接制和周核对制。

每日交接,五、每周检查一次,并在急救药品登记本上做好登记。

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并做好登记签名。

六、急救车内急救要的存放要由相对固定的放置位置,以便紧急时以最快的速度使用。

七、急救药品要注意防潮防晒,要放置在通风、干燥、避光处。

八、要专人定期对急救药品进行清点,对用过的药品要及时补充。

对近效期管理内的药品要及时采取预警,及时处置超过有效期、标记模糊的急救药品。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三)1.设急救药品处,根据病种保存一定基数的药品,便于临床应急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2.根据药品种类与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剧毒药等)分别放置,编号定量,定位存放,逐班交接,每日清点,保证备用状态,专人管理。

3.定期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压变质。

如发生沉淀,变色,过期,药瓶标签与盒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经涂改者不得使用。

4.凡抢救药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或设专用抽屉存放加锁,定位存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

5.抢救结束后,应及时清点,补齐药品,以备后用。

抢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抢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抢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为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需熟练掌握抢救物品、药品仪器的管理与保养,并能够熟练使用。

抢救车应设专人管理,并定期清洁和检查。

急救车、抢救物品、仪器应规范、整齐地放置于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挪动更换位置。

各班人员需熟悉急救车备用的物品、药品、仪器放置位置,能够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抢救仪器和药品管理需严格执行“四定”制度,即定量储存、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抢救时使用,一律不得外借。

急救车需保持清洁整齐,用后在使用、补充登记本上记录所使用的药品、物品及用法,并及时补充、清洁。

如因药房缺药等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病人用药。

急救车内药品、物品齐全,性能良好,标签清楚,无破损、变质、过期失效;仪器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100%。

急救车上的急救药品和仪器设立专门的抢救药品物品清点登记本,标明所有急救药品、仪器名称、规格、剂量、数量、有效期,帐物必须完全相符,每班交接并签全名。

封存科室每月清点,封存前由两名护士按基数清点,核对无误后封存,并注明封存时间,双人签名,护士每天检查封条情况,并做好交班,使用后及时补充完整并登记、封存。

实行药品及物品失效期预警制度,设制急救车药品、必备物品的一览表。

表内标明抢救车内所有药品、物品的名称、基数、有效日期、灭菌日期、失效日期。

护士在检查药品时如发现即将过期的药品,即在相应位置用笔注明,以提示在失效期前优先使用;在检查一次性医疗物品时同样用此方法。

备用活动氧气装置一套(氧气瓶、流量表、湿化瓶、一次性吸氧管),备用活动吸痰机一台,清洁、标签清楚、性能良好、无过期失效,吸痰机需注明责任人及操作流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主管急救车护士每周检查2次,护士长检查每周1次,并签名。

抢救车管理规范、抢救物品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规范、抢救物品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规范、抢救物品管理制度一、抢救车管理规范1. 抢救车的使用与保养抢救车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度使用,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

严禁私自借用或擅自开启抢救车。

抢救车的保养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包括定期检查车辆的机械部件、电气设备及灭火器等,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维修。

2. 抢救车的清洁和消毒抢救车在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清洁,并使用消毒剂对车内进行消毒处理,以保证抢救车的卫生和防止交叉感染。

3. 抢救车内物品的固定和整理抢救车内的一切物品应有固定的摆放位置,以免在行驶中发生滚动或碰撞,导致物品受损或伤及人员安全。

物品应分类整理,清晰标示其用途,方便抢救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找到所需物品。

4. 抢救车驾驶员的素质要求抢救车驾驶员应具备良好的驾驶技术和救护知识,能够熟练掌握抢救车的操作技能,确保安全驾驶,并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应对。

5. 抢救车的交接与交替抢救车交接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并记录相关信息,确保交接顺利进行。

在交替值班时,应当将抢救车的使用情况、车辆状态等进行详细交接,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配合。

二、抢救物品管理制度1. 抢救物品的配备与使用抢救车内应有一整套齐全的抢救物品,包括急救药品、医疗设备、救护器材等。

使用抢救物品时,应先检查其有效期和完好程度,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

2. 抢救物品的存储和维护抢救物品应按照分类和顺序进行存放,确保易取易用。

定期对抢救物品进行检查和维护,对过期或损坏的物品及时更新和更换。

3. 抢救物品的消毒和清洁抢救物品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和清洁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并保持物品的整洁和卫生。

4. 抢救物品的记录和盘点对抢救物品的进出库、使用情况和库存数量都应进行记录,并定期进行盘点,确保抢救物品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供应。

5. 抢救物品的更新与报废抢救物品应定期进行更新,确保药品的有效期和设备的技术性能符合要求。

抢救物品如果损坏或过期,应及时报废,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和清理。

抢救车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抢救车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抢救车药品物品管理制度一、前言抢救车药品物品管理制度是指对抢救车上的药品和物品进行有效管理,保证抢救车上的药品和物品安全、完整、准确,并能随时满足急救需要的一套制度。

抢救车作为医疗急救的重要工具,药品和物品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急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建立健全的抢救车药品物品管理制度,对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药品管理1. 药品库存管理(1)建立药品清单。

抢救车上应当建立一份详细的药品清单,包括药品名称、批号、数量、有效期等信息。

(2)采购验收。

所有抢救车上的药品采购都应当经过严格的验收程序,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数量达标。

(3)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抢救车上的药品库存情况,及时补充和更新药品,确保药品库存充足。

(4)药品储存。

药品储存应当按照药品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同时要求药品储存环境干燥、通风、防潮、防晒,避免日晒雨淋。

2. 药品使用管理(1)合理使用。

抢救车上的药品应当合理使用,避免药品过期。

(2)记录使用。

每一次使用药品都应当有详细的记录,包括药品名称、用量、使用时间等信息。

(3)规范处置。

药品使用后的包装和残余药品要及时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药品安全管理(1)保密管理。

抢救车上的药品信息应当保密,避免泄漏。

(2)保护管理。

对抢救车上的药品要进行保护管理,避免被盗窃或损坏。

三、物品管理1. 设备管理(1)设备清单。

抢救车上应当建立一份详细的设备清单,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状态等信息。

(2)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抢救车上的设备情况,及时维护和更换故障设备,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3)设备维护。

对抢救车上的设备要进行定期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 消耗品管理(1)消耗品清单。

抢救车上应当建立一份详细的消耗品清单,包括消耗品名称、规格、使用量等信息。

(2)采购验收。

所有抢救车上的消耗品采购都应当经过严格的验收程序,确保消耗品的质量和数量达标。

(3)规范使用。

消耗品使用应当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避免浪费和损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