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模因论与广告成语变异研究

合集下载

成语在广告语中的变异使用

成语在广告语中的变异使用

1.论文题目:谈成语在广告语中的变异使用问题2.研究对象:成语在广告语中的变异使用问题3.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4.研究价值(意义):广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广告词利用成语这一言简意赅的语言材料,使经济气息旺盛、商业色彩浓烈的广告宣传显得典雅含蓄,有时还富有诗情画意。

有些广告直接选用相关成语来描绘商品的特色。

还有些广告对成语略作改造,以求突出商品的品格。

后者是对成语的变异使用。

通过研究成语在广告中的变异使用,能使我们将成语的特性与广告的意图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看到成语变异使用对广告宣传的利弊,更好地发挥成语的作用。

5.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成语在广告语中的变异使用,总结变异使用的不同形式,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6.具体内容:(1)分析成语在广告语中的不同变异形式,并举例分析。

可从音、形、义以及结构这四个方面入手分析。

A.语音的变异:谐音替换,就是利用汉字音同或音近的关系,替换成语中的某个词语,使原词的意义与新词的意义相辅相成。

例如:乐天乐天,齿之以恒。

(口香糖广告)这则广告是利用音近做谐音替换。

“持之以恒”是指长期坚持不懈。

广告中“持”换成了语音相近的“齿”不仅保持了原成语的含义,而且也传达了其潜在信息——对于该品牌的口香糖一定要持之以恒的使用才可以达到口气清新、牙齿坚固,快乐拥有美一天过。

B.语义的变异:包括字面意义和色彩意义的变异。

例如:一毛不拔(牙刷广告)。

成语“一毛不拔”本形容“为人极为吝啬”,字面意义是“一根汗毛都不肯拔”。

广告在这里利用字面巧做文章,形成“一根牙刷毛都拔不下来”的临时组合意义,称赞牙刷的坚固耐用,可谓别具匠心。

C.形态的变异:主要包括改变成语的长度:改换成语语序;抽换构成成分。

例如:积重不难返,茶上见功夫。

(减肥茶广告)在成语“积重难返”中插入一个否定词“不”摒弃了原成语长期形成的“弊端很难改变”的意义,赋予其可以改变的相反之意,既突出了产品的功效,又表达了厂家为人解忧、安抚人心的情怀。

汉语广告语言中成语模因的语用分析

汉语广告语言中成语模因的语用分析

汉语广告语言中成语模因的语用分析
汉语广告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种语言中,成
语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它们能够使广告在听众中产生特定的情感效果,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

本文将以语用学的理论框架,研究广告语言中
成语模因的使用,解析它们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在成语中,模因是最常见的修辞手法,也是最有效的语用策略。

模因通过对话语言中的一个关键词、句子或想法形式的重复来表达信息,以便更好地建立理解和认知理解的关联。

在汉语广告中,模因的
使用能够使消费者产生共鸣,从而增加产品的信任度,从而提高其促
销效果。

例如,“可口可乐,你懂的”这句广告语中出现的模因,能
够使消费者同时感受到产品的种种优势,并且表达出可口可乐品牌的
知名度,从而使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产生有利影响。

此外,模因使用在汉语广告中还有别的语用目的,比如在广告中
提供可信度、增强熟悉度或者与公众情感上的亲和力。

例如,“江山
如画”的成语模因被用于旅游广告中,强调美丽风景,可以引起消费
者的共鸣,从而激发旅游欲望。

因此,模因在汉语广告语言中是一种
十分有效的修辞手法,能够帮助消费者建立起广告与产品之间的关联,从而提高产品推销效果。

总而言之,模因是汉语广告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营销
人员以独特的方式让消费者看到产品的优势,从而增加产品的销量。

然而,在使用模因的过程中,广告人员还需要注意其他的语用策略,
如修辞勾连、反问、夸张等,以提高广告的表达效果。

只有在这样的
语用策略的综合运用下,汉语广告语言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促进
产品的销售。

模因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语用探析

模因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语用探析

模因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语用探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广告媒介也与时俱进,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广告语。

广告语的目的在于吸引消费者注意,促进商品销售,而语用是研究语言使用情境、目的、效果等的学科。

在模因论视角下,广告语也是一个由模因组成的文化现象,浏览广告语需要了解背景、语境、观念等方面的模因信息,才能理解广告语的传达意义。

在本文中,将从模因论视角出发,探析广告语的语用特点和其传达效果。

一、广告语的语用特点广告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具有以下几个语用特点:1. 标新立异:广告语要与众不同,吸引更多观众,因此在用语上常采取新颖而独特的表述方式。

例如:蓝月亮洗涤剂的广告口号“蓝月亮,轻松洗净重担”,巧妙地把“重担”与洗涤结合起来,并用“轻松”来强调产品的高效性和易用性。

2. 简短易记:广告语的长度通常很短,便于消费者记忆,并为品牌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可口可乐的广告语“开心每一天”,仅有5个汉字,却充分表达了品牌愉悦、快乐的形象,使消费者能够深刻记忆。

3. 具有隐喻:广告语常常采用隐喻的手法,把消费品与某种美好的象征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引发购买欲望。

例如:恒源祥的广告语“一缕阳光一缕味道,一缕味道一缕思念”,隐喻着家庭、亲情的美好,将产品与美好的情感联系起来。

二、广告语的传达效果从模因论视角看,广告语是传播模因的重要形式。

模因是指在个体心中具有繁衍能力的文化单元,可以依靠人们交流的文化传承而传递下来。

广告语作为模因的一种,在市场营销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 增加品牌认知度:广告语是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葡萄牙葡萄酒是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它既能传递产品的特点,同时又使消费者能记起品牌,从而达到提高品牌认知度的效果。

2. 塑造品牌形象:广告语必须能够让消费者产生良好的感觉和信任,因此品牌的意义和价值不能被忽略。

例如:LV 的广告语“不能随波逐流,必须有自己的格调”,力求突出品牌所代表的高贵、优雅、时尚等形象,并培养消费者的时尚品味。

语言模因论与广告成语变异研究

语言模因论与广告成语变异研究
间 的作用是相互 的。模 因有利于语 言 的发展 , 而模 因本 身
都具 有极大 的稳 固性 , 在一 般情 况下 , 形式 到 内容都 是 从 不能随意变 动 的。但 在 广告 中成 语 变 异却 非 常 多见 , : 如
“ 百衣百顺 ” “ 、 随心所浴 ” “ 、 一剪 钟情 ” 。本文 拟从语 言 等
语 言变异是指语 言结构体系 ( 语音 、 词汇 和语法 ) 的用 法 由诸多原 因引起 的变异现 象 , 例如 言语常 常 因为语言使 用者 、 语域 和地 域等不 同而产 生差异 。成语 是人们 长期 习
用 的具有特定含义 和定 型结 构的固定词组 , 意义和形式 其
入到了语言学 、 心理学 、 社会学 、 文化学 、 哲学等领域 。
语言模 因揭 示 了话语 流 传 和语 言传 播 的规 律 。何 自 然认为语言本身就是 一种模 因 ; 因借 助语 言这一 载体实 模 现复制传播 , 同时也寓 于语 言之 中, 因此 任何 字 、 、 语 、 词 短 句子 、 段落乃 至篇章 , 只要通 过模仿得 到复制 和传播 , 都有 可能成为模 因 。语 言作 为模 因传 播 的载体之 一 , 它们 之
方学术界许 多学 者 的关 注 , 因一 词 已得 到广 泛 传播 , 模 进

广 告 中成语 的 变异
成语 言简意赅 ,数量 大 ,运用 广 ,使用 频率 高 ,表现 力强, 在广告 中得 到 了充分 的使 用 。但 是 , 语 在广 告 中 成
的使用 却有很多变异现象 , 告制作 者借用 成语 变异创作 广
次提 出 。该理 论 中 的核 心 术 语 是 模 因 ( m ) J me e 。Me me 的词源来 自希腊语 m m m , 为“ ie e意 模仿 ” 。Me e在我 国刊 m 物 中曾有 多种译 法 , “ 如 拟子 ”、 密母 ”、 谜 米 ” “ 姆 ” “ “ 、幂 等 , 自然将 m m 译成 “ 因” 让人联想到 它是 一些 模仿 何 ee 模 ,

汉语广告语言中成语模因属性的语用分析

汉语广告语言中成语模因属性的语用分析
3 .2新 颖 性 ( N o v e l t y )
致性可以促进在 同一领域的不同个体对某一模 因的强化、接收 以 及记忆。汉语广告语 中的成语模 因只有顺应了中国文 化 ,与 中国文化价 值观相一致 ,才能得到更 多受众 的认可 ,进而加强其 对模因的理解 和传 播 。例如 : ( 5 )有容乃大 ,虚心吸取 ,精益求精 ,日臻完善。( 复印机) 广告语 中的每一个 字都表现 出此公司谦虚谨慎的精神面貌 ,成语模 因 “ 精益求精”将复印机的特点及其公 司的追求表现 的甚是完美 ,顺应 了受众 的认知系统 ,得到了大众 的尊重和信任 ,达到了宣传 的 目的。 4 、结 论 汉语广告语 中成语 模 因只有 具备 了五种 属性 ,即区别 性 、新颖 性 、 简易性 、关联性和一致性 , 才 能在大众 中得 以广泛传播 。本研究 拓宽语 用学 的研究领域 ,深化对模因功 能的认识 ,引导语言使用者通过分 析各 种潜在意义后选取其中可能性最 大的一种意义 ,从某种程度上对语 用学 的研究起到一定 的促进作用 ,也对广告撰写者提供 了一些创作 文案的思 路与技巧 。( 作者单位 :1 ,2 .河北联合大学 ;3 .河南 省焦作市 第四中 学)
3 .5 一致 性 ( C o n f o r m i t y )
3 . 1区别 性 ( D i s t i n c t i v e n e s s )

区别性 ,即一条广告语独特和与众不同的部分 。广告语 中是 否使用 成语本身就是一种 明显 的区分性 。此特性主要作用在模 因复 制和传播的 第一阶段 ,同化 阶段 。广告语 言中恰 当的语 用成语能加 强受众 的记 忆 , 从而达到广泛的复制 和传播 。广告 中 的成语模 因应 该是独 特 的、详 细 的 ,与所 宣传的产 品间能形成鲜明的对 照。简言之 ,当受众看 到广告 中 的成语模 因时 , 在脑海里立刻能呈现出其对应 的宣传产 品 ,给受 众 以想 象的空间 ,这样 的广告语 ,不需要很多词汇 ,只需要一个恰 当独特的成 语模因。例如 : ( 1 )食全食 美,食新食异 。 ( 饭店 ) 此广告一 目了然 ,与食 品紧密联系 。而语言中的成语模 因 “ 十全十 美” 和 “ 实 心实意 ” 吸引 受众急 迫想 品尝。广告 人利 用巧妙 的谐 音 , 将宣传主题 “ 食 ”表现 的淋漓尽致 ,受众在第一眼读到广告语时 ,已经 被 同化 ,继而接受了此种产品 , 想一 品为快 。

模因论视角下的广告语篇互文性阐释

模因论视角下的广告语篇互文性阐释
语 言模 因 的复制 和传 播 方式 有 “ 内容 相 同形 式 各异 ” 的基 因型传播 和 “ 形式 相 同 内容 各异 ” 的
是一种模仿现象 , 并通过模仿而传播 。许多事物
( 时髦用 语 , 语 口号 , 行 时 尚等 ) 过 模 仿 如 标 流 通
所启发 , 并尝试借助我 国古典 诗词 , 以模 因为分
析手 段 , 立 起 一 个 可 供 文 学 作 品互 文 性 研 究 建 的理论框架 。 [5 6 ”49 7 ] - 本文将 以广告 语篇 为切人 点, 以模 因论 和 互 文 性 理 论 为 框 架 , 过 分 析 模 通 因 和互 文 性 关 系 , 广 告 语 篇 中 的互 文 关 系 进 对 行 分 析 和 阐释 。
垒 :Q
模 因论 视 角 下 的广 告 语 篇 互 文 性 阐释
戴 丽琼
( 常州工学院外 国语学院 , 江苏 常州 2 30 ) 102
摘 要 :模 因” 文化 的基本 单位 , “ 是 它是 一 种模仿 现 象。通过 模 因的复 制 、 仿 和传播 使 得 文化 模 得 以传播 、 继承 和发展 。互 文性 是语 篇 的一 个基本 特 征 , 任何 语 篇 都是 对 其 他语 篇 的吸 收 和转 化 。
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 新达尔文主义的倡导者 Rca a k s 出。模 因是 一种与基 因相似 i r Dwi 提 hd n
的现象 。基 因通 过 遗传 而繁 衍 , 因是 通 过 模 仿 模 而传播 , 其传播 过 程 也 叫复 制 。 因此 , 任何 一 个 “
信息, 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 ‘ 模仿 ’ 的过程 而 被 ‘ 制 ’它就 可 以称 为模 因 。 [6 复 , ”56 ] 模因可以是单个模 因或模 因复合体 , 因与 模 模 因之 间相互 支 持 , 成关 系密 切 的模 因集 合 就 形

语言变异视角下成语流行语的传播研究——以“一言不合”为例

语言变异视角下成语流行语的传播研究——以“一言不合”为例

语言变异视角下成语流行语的传播研究——以“一言不合”为例语言变异视角下成语流行语的传播研究——以“一言不合”为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语言也不断地变化和演变。

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都会对语言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成语和流行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也在这种影响下不断地发生变异。

本文以“一言不合”为例,探讨语言变异视角下成语流行语的传播过程与特征,并分析其原因和意义。

一、“一言不合”成语的传播与变异“一言不合”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中,原指人们的意见不合,无法达成共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言不合”逐渐被人们所使用,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在不同的地区、群体和场合中,人们对“一言不合”的理解和使用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出现了不同的变异形式。

1. 发展历程(1)传统文化未曾消失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一言不合”最初的表达方式并未有很大的变异。

在早期的语言使用中,“一言不合”常常用于描述人们的意见和看法不一致,出现分歧的场合。

比如,“中庸之道,一言不合则孤单而羸,万事高骛而不完全”(清·纪昀《牧鹤词·此俏无多话》),清代的纪昀将“一言不合”运用于书法的论述中,同时表达了人们在书法创作中需要追求完美,不断超越自我追求高峰的心态。

(2)人民语言的崛起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一言不合”作为一种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一言不合”经历了一定的变异和发展,不再局限于描述人们之间的意见分歧,而是被引申为一种形容词,用于形容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不愉快和矛盾。

比如,“这对情侣一言不合就会大吵大闹”,“这两个同事一言不合就会各怀心思”等,这些表达方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使用方法,让人们更加形象地理解和描述生活中的各种情境。

2. 变异特征(1)语义变异随着“一言不合”在不同地区和群体中的使用,其语义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异,比如在南方地区,人们可能用“一句话”或者“一句话不说”来代替“一言不合”。

浅析模因论视角下的语言变异

浅析模因论视角下的语言变异

浅析模因论视角下的语言变异 唐红芳,冯永维 ①(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株洲412008)摘要:语言变异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热门话题。

从模因论的角度对语言在词汇、句法和篇章等层次上的变异现象进行分析,可归结为模因保留、选择、传播、变异及模因创新复合的结果。

应该说,模因作用下的语言变异有利于语言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关键词:语言变异;模因论;语言模因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7X(2010)01-0121-03Language Var i a ti on from the Perspecti ve of M em eti csT ANG Hongfang,FE NG Yong wei(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 ogy,Zhuzhou Hunan,412008)Abstract:Language variati on is a hot t op ic of s oci olinguistics.Analyzing language variati on in ter m s of words, syntax,and text etc.hel p s bring about the result of me me’s maintenance,selecti on,trans m issi on,variati on and combinati nguage variati on resulted fr om me me,it should be said,contributes t o the devel opment of language and the trans m issi on and inheritance of culture.Key words:language variati on;me metics;language me me语言变异,是指语言的结构体系(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用法由众多原因所引起的变异现象,如言语常因语言使用者、语域、地域等不同而有所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模因论与广告成语变异研究摘要:语言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在广告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复制、变异和传播极大地丰富了广告语言。

广告成语变异也是通过模仿而传播的语言模因,为解释广告中的语言变异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广告中的成语变异实际上是一种强势模因,其变异能够起到加强广告语言诉求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模因论;模因;成语;变异;广告语言变异是指语言结构体系(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用法由诸多原因引起的变异现象,例如言语常常因为语言使用者、语域和地域等不同而产生差异。

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具有特定含义和定型结构的固定词组,其意义和形式都具有极大的稳固性,在一般情况下,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不能随意变动的。

但在广告中成语变异却非常多见,如:“百衣百顺”、“随心所浴”、“一剪钟情”等。

本文拟从语言模因论人手,对广告语言中成语的变异现象进行较充分的研究,指出广告中变异的成语是一种强势模因,受到广大受众的普遍关注,促进广告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以此揭示广告中成语变异模因传播的规律和流行的理据。

一语言模因论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语言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由新达尔文主义倡导者Richard Dawkins于1976年在《自私的基因》(The Selfsh Gene)中首次提出。

该理论中的核心术语是模因( meme)。

Meme的词源来自希腊语numeme,意为“模仿”。

Meme 在我国刊物中曾有多种译法,如“拟子”、“密母”、“谜米”、“幂姆”等,何自然将meme译成“模因”,让人联想到它是一些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 gene)相似的现象。

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模因却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

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

模因概念提出后,受到中西方学术界许多学者的关注,模因一词已得到广泛传播,进入到了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领域。

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

何自然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模因借助语言这一载体实现复制传播,同时也寓于语言之中,因此任何字、词、短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模因。

语言作为模因传播的载体之一,它们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

自然语言中的模因是从三个方面体现的: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和通过信息的交际与交流。

Francis Heylighen 指出:模因要想被成功地复制必须经历四个阶段:1)模因的同化,即通过同化使个人成为模因的宿主;2)模因在人脑中要有保持力;3)模因要借助个人的语言表达、行为表达及其他来传播;4)模因的传输。

Blackmore认为,就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两栋建筑是绝对相同的一样,任何一个故事在两次被转述时都不可能以完全相同的方式被转述。

这样语言就发生了变异。

模因在广告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其复制、传播为丰富广告语言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

二广告中成语的变异成语言简意赅,数量大,运用广,使用频率高,表现力强,在广告中得到了充分的使用。

但是,成语在广告中的使用却有很多变异现象,广告制作者借用成语变异创作出许多过目不忘的广告词。

和其它语言变异形式一样,广告中的成语变异有其传播的特定方式和得以流传的原因,语言模因论揭示出广告成语变异也是通过模仿而传播的语言模因,为解释广告语言中的变异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1.成语变异的含义成语变异,指的是对成语进行临时性的改造和变形,使其由定式改为变式的一种方法。

成语经过改动后,其定型性就遭到破坏,对原固定形式的语义产生冲击,从而促成新的分化和组合。

2.广告中成语变异的形式广告中成语的变异主要包括新解式、易字式和嵌入式三种类型。

新解式体现语义的变化,易字式和嵌入式则包括语素和语义两个方面的改变。

新解式:即利用词的多义性,紧紧扣住成语语素的某一层含义,出入意料地对成语做出一种违背通用义的新的解释。

某牙刷广告词为“一毛不拔”,原义是指“非常吝啬”,广告中用的则是其字面意义“一根毛也拔不下来”,说明牙刷质量好不易脱毛。

易字式:现成的成语加以新的解释就可拿来为产品作宣传的毕竟有限,因而最常见的是通过抽换语素的办法,使成语“脱胎换骨”,产生新的含义。

“随心所浴”是某热水器的广告语,是将成语“随心所欲”中的“欲”抽换成“浴”。

“随心所欲”本指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但广告中指该热水器能够尽情享受沐浴的乐趣。

嵌入式:在成语里插入一些别的成分,使成语的容量扩展增大,结构层次发生变化,这种方式叫嵌入式。

例如耳听不再为虚——某收录机广告。

“耳听为虚”本是人们对生活经验的一种总结,指如果仅仅是听人说起而没有亲眼看见的话,这样的事情是不一定可靠的。

但广告作者却嵌入“不再”两字之后,完全改变了人们的这一经验性总结,但人们又都心悦诚服,因为收录机里所听到的确实是真实可靠的新闻和故事呢。

这种方式的主要特点在于它的结构,由于其他语言成分的嵌入,成语就突破了仅仅做为词组的限制,由紧缩的固定结构向松散的语句的方向发展。

3.广告中成语变异模因的传播广告中的成语变异实际上就是一种强势模因。

在进行广告语创意时,广告语作者经常以某一现成成语为模因进行改造,并以其为载体通过模仿,借助其框架,将模因稍作修改而成,使新产生的语言现象与原成语有极强的联系,这样广告受众接触到这些广告语时,就能将它们与头脑中固有的成语联系起来,从而使广告语轻易地进入受众的大脑,形成长期记忆,达到广告宣传和影响受众的目的。

谢朝群、何自然指出,不管语言模因的形式和内容如何,其复制和传播方式基本上都是重复与类推两种。

成语变异作为语言模因,其在广告语中的复制和传播也可以从重复和类推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在成语变异的新解式中,作为模因的成语在广告语中属于模因重复,其方式主要是直接套用,即广告语直接引用成语但是产生新的含义以达到吸引受众传播产品的效果。

①口服心服(台湾矿泉水广告)②机不可失(玩具飞机广告)“机不可失”是“深圳国际玩具及礼品展销会”的广告词,采用了成语并在广告词下方画有一架飞机,飞机上插有“深圳国际玩具及礼品展销会”字样的旗帜。

该成语的本意是“机会不可失去”,但是这里却有了一个新解,即:展销会中展示的(玩具)飞机不可以错过。

矿泉水广告中的“口服心服”,两个“服”字的原本实际意义都是“信服”,也就是嘴上和心里都服气。

但是该广告却巧妙地将第一个“服”转化为词的字面意义“服用”的意思,成了“嘴里饮服,心里叹服”,起到了对产品宣传的强烈效果。

这类广告还有诸如:一诺千金(信用卡广告)、心有灵犀一点通(灵通传讯广告)、神机妙算(计算器广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移动通讯公司)等。

在易字式和嵌入式这两种成语变异形式中,作为语言模因的成语在广告语中主要以类推的方式得以复制和传播,类推又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

第一种:谐音类推。

谐音类推主要指在人们所熟悉的成语上,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换原成语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

广告中的易字式成语变异属于谐音类推这种传播方式。

如:③一剪钟情(美发店广告)④百衣百顺(洗衣粉广告)⑤衣衣不舍(服装店广告)⑥“换”然一新(某美容换肤霜)“一剪钟情”的成语模因是“一见钟情”。

“一见钟情”本意是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很深的感情”,这里指该美发店剪发的效果显著,只要来这里剪过头发就会深深地喜欢上这里的品味。

“百衣百顺”的成语模因是“百依百顺”。

“百依百顺”形容在一切事情上都很顺从,该洗衣粉广告中把“依”换成“衣”,突出该洗衣粉洗涤效果好,凡衣服经过该洗衣粉洗涤后都会干干净净穿着顺心。

“衣衣不舍”则是谐音模仿成语“依依不舍”。

“依依不舍”指的是“对人或地方十分留恋;不忍离去”,但是将“依依”换成“衣衣”后,该服装店表达了一种对该店服装的质量款式等的高度肯定,顾客不管看到那件衣服,都会忍不住想买下来。

“焕然一新”直接套用的是成语“焕然一新”,同音字“换”的改动与所广告的产品“换肤霜”相匹配,而且突出和强调了该产品的功能:给消费者一副新面容。

改动可以说比较巧妙.使该产品很容易进入目标消费者的记忆。

第二种:同构类推。

同构类推主要指模仿成语的结构而复制出全新的,甚至与原来完全相反的内容,以达到强烈吸引受众的效果。

广告中的嵌入式成语变异属于同构类推这种传播方式。

如:⑦聪明何必绝顶,慧根长留(生发灵广告)该广告语的模因为“聪明绝顶”,其本义为秃顶,没有头发,比喻人十分聪明。

而“慧根”同样既指头发,也指人的聪慧的潜质。

通过在模因”聪明绝顶”中嵌入“何必”二字,原成语模因被改变,而该广告语的广告诉求则变成:聪明不一定要表现在“绝顶”(没有头发)上,若想让你的慧根(头发)长留,请用我们的生发灵。

该广告以其幽默风趣的风格深深吸引受众,达到了其广告诉求的效果。

4.广告中成语变异模因流行的理据广告的目的在于推销商品,所以广告必须具备“推销能力”。

广告制作者需要想方设法引起消费者对他们产品的注意,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并最终付诸于购买行动。

广告还必须具有“记忆价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且能够随时随地想起该产品,最终达到其推销的目的。

语言变异是其重要手段之一,而成语变异则是一种突出的广告语言变异方式,通过改变原来成语模因的相关成分创造出既为人们所熟知,易于记忆的广告语,又能生动地体现该广告产品的特点。

Dawkins指出:成功的模因应该具备三个指标:保真度、多产性和长寿性。

而广告中成语变异模因在这三个方面表现值均比较高,从而成为了一种强势模因得以传播和流行。

广告中的成语变异模因高保真地保存了原来成语模因的形式,受众一旦接触到该变异形式就能够马上还原出本来的成语并引申出新的语义内容,使其能够高保真地传递广告信息,具有幽默和新奇等效应,能够引起受众的广泛注意,具有一定的推销能力,如箭牌口香糖的广告语“一箭如故、一箭钟情”是由成语“一见如故、一见钟情”变异而来,受众在看到该广告后能够立刻还原出这两个原有的广告,并且深切领会到该广告的诉求为“一见到箭牌口香糖就仿佛见到了朋友,一见到箭牌口香糖就会爱上它”。

广告中的成语变异也具有多产性,如成语模因“一见钟情”便可以依据不同的广告诉求变异成为“一剪钟情”、“一键钟情”和“一箭钟情”等。

长寿性则主要是由于原成语模因相对固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能够长时间被记忆,具有广告语的记忆价值。

成语变异使广告在激烈的广告竞争中脱颖而出,顺应了广大受众的心里期待,迅速进入受众的记忆并长久地得以保存,而成语变异模因作为一种强势模因得以在广告中不断传播和流行。

三结语陈琳霞,何自然等认为模因具有变异性,但离不开保留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