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胶成像系统检定规程

合集下载

凝胶成像系统的使用方法

凝胶成像系统的使用方法

凝胶成像系统的使用方法凝胶成像系统(gel imaging system)是一种用于电泳凝胶图像获取和分析的仪器。

它利用荧光或者化学发光等技术,将凝胶上DNA、蛋白等生物分子的分布图像化,并可以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下面是凝胶成像系统的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a.确保凝胶室和电源等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b.准备与实验相匹配的荧光染料或发光底片。

c.打开成像软件并连接相机和计算机。

2.样本加载:a.准备好电泳完的凝胶。

b.将凝胶放入凝胶室,保证凝胶与成像仪的光学系统对位。

c.打开凝胶室,将凝胶放置在模板上,并用盖板覆盖好。

d.打开相机和荧光灯或化学发光装置,让其与凝胶进行相机系统的调试。

3.图像捕获:a.打开成像软件,选择需要的图像捕获模式(荧光或化学发光)。

b.根据实验需求设置合适的曝光时间和光强度。

c.在软件中点击进行图像捕获,等待图像生成。

d.确认图像质量,并检查是否有任何不良效果(如过曝或欠曝)。

4.图像处理:a.在成像软件中进行图像处理,如亮度、对比度和色彩平衡的调整,背景去除等。

b.根据需要在图像中标注和测量分子带或点。

c.使用相对分子量标准品或分子量估算工具进行标准品校正和分子量计算。

5.数据分析:a.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如定量分析或比较分析。

b.使用软件中的工具计算分子带的相对表达量或相对分子量。

c.根据需要创建图表、图像或报告来呈现分析结果。

6.数据保存和管理:a.将图像和分析数据保存到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中。

b.给保存的文件起一个有意义的名称,并在文件名中包含相关信息(如实验日期、样品名称等)。

c.建立一个合适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7.清洁和维护:a.在使用前,确保仪器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已经完成。

b.在使用后,及时清理凝胶室、过滤器和光学元件等部件。

c.按照仪器的维护手册进行定期的用户维护和保养,包括更换灯泡、检查滤光片和清洁镜面等工作。

以上是凝胶成像系统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准备工作、样本加载、图像捕获、图像处理、数据分析、数据保存和管理以及仪器的清洁和维护等步骤。

凝胶成像仪操作规程

凝胶成像仪操作规程

凝胶成像仪操作规程第一部分:设备准备1.确保工作台面干净整洁,无杂物。

2.检查凝胶成像仪的电源线是否牢固连接,确保连接到可靠的电源插座上。

3.检查摄像头和滤光片是否清洁,如有污垢需使用无纺布擦拭。

4.检查凝胶成像仪的紫外灯是否正常工作,开启紫外灯预热功能,让灯管预热5-10分钟。

5.检查凝胶成像仪的UV透射板是否放置正确,确保它与凝胶成像区域相对应。

6.检查凝胶成像仪的开关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第二部分:样品加载1.确保凝胶已经完成电泳,且电泳槽已与电源断开连接。

2.将装有凝胶的电泳槽小心地取出,用无纺布轻轻擦拭凝胶表面上的积液。

3.将凝胶放置在凝胶成像仪的成像区域内,确保凝胶平整且完全覆盖成像区域。

4.打开成像软件,并设置成像参数,如曝光时间、灯光强度等。

5.将电泳槽重新插入电源,并小心地封闭电泳槽。

第三部分:成像操作1.检查凝胶成像仪的操作面板,确保所有按钮和旋钮处于正常状态。

2.开启凝胶成像仪的电源开关,并根据需要选择紫外灯或白光灯。

3.调节紫外灯的强度,确保成像区域有足够的紫外光照射。

4.点击软件上的“开始成像”按钮,启动成像过程。

5.监视成像过程中的凝胶图像,检查图像的曝光情况和清晰度。

6.如有必要,调整曝光时间或图像对比度,以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

7.成像完成后,关闭紫外灯和白光灯,并停止软件上的成像功能。

第四部分:维护和清洁1.在操作完成后,将凝胶从成像区域取出。

2.轻轻清洁凝胶成像仪的成像区域,使用无纺布蘸取适量的清洁剂,擦拭凝胶成像区域的残留物和油污。

3.清洗凝胶成像仪的UV透射板和滤光片,使用适量的去离子水将其彻底清洗干净。

4.检查凝胶成像仪的灯管,如有需要更换的,请按照说明书的指示进行更换,并确保安全。

5.关闭凝胶成像仪的电源开关,并将其断开电源插座。

6.所有的清洁剂和耗材请按照规定的分类进行处理,遵循实验室的废弃物管理规定。

本操作规程是为了保证凝胶成像仪的安全、准确性和长期稳定运行而编写的。

凝胶成像系统操作方法

凝胶成像系统操作方法

凝胶成像系统操作方法凝胶成像系统是一种用于分离、检测和分析蛋白质和核酸的实验方法。

该系统主要由凝胶电泳仪和成像仪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凝胶成像系统的操作方法。

操作前准备:1. 将凝胶电泳仪和成像仪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并接通电源插座。

注意确保电压稳定并符合设备要求。

2. 准备电泳缓冲液,注意根据实验目的选取合适的电泳缓冲液,如TAE缓冲液或TBE缓冲液。

3. 准备样品,根据实验需要将待测样品与适量的DNA标记物混合,并使之前处理均匀。

步骤1:电泳胶制备1. 将所需的琼脂糖粉末称取至适量,加入适量的电泳缓冲液中,充分搅拌溶解。

2. 将溶解后的琼脂糖溶液倒入电泳仪的平板中,并尽量排除气泡。

3. 安装电泳槽盖,使其与电泳仪平板密封。

步骤2:样品加载1. 将混合好的样品分别注入电泳槽的样品孔中。

注意不要滴漏液体到孔洞外部,保持样品孔里的液滴形状。

2. 加载样品后,将电泳槽盖盖好,确保样品孔与电极相连。

3. 打开电泳电源,设置合适的电压和时间参数,开始电泳实验。

步骤3:电泳操作1.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电压和电流进行电泳。

一般而言,较大的DNA 片段需要较低的电压和电流,较小的DNA片段则需要较高的电压和电流。

2. 等待电泳完成,根据DNA片段大小和设备要求,通常电泳时间在30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3. 电泳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适时检查凝胶染色情况。

凝胶染色可以使用乙溴化乙锭溶液,并照射紫外线灯进行荧光成像。

步骤4:成像操作1. 电泳完成后,将凝胶取出,并将其放置在成像仪的托盘上。

2. 打开成像软件,在电脑上连接成像仪,选择合适的参数设置,如荧光通道、曝光时间等。

3. 确保样品准确对位,开始成像。

一般情况下,成像仪会自动调整荧光强度和对比度。

4. 成像完成后,可以保存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

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电泳系统时,应确保安全,并遵守实验室规定的操作规程。

2. 在操作前,应检查设备和试剂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并及时更换或修复损坏的设备和试剂。

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在医学实验室和生物技术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

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本文档旨在提供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的安全操作指南和保养规程。

2. 安全操作指南2.1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操作人员必须先接受相关培训并熟悉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确保电源接地良好,并确保设备周围无杂物和易燃物。

•在使用前检查设备的电线和插头是否完好无损。

•检查设备是否已经清洁并消毒。

2.2 执行样品操作•使用前确保将手部彻底洗净,并戴上防护手套。

•避免触摸和操作带电部分,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试剂,并遵循实验室的规定和操作流程。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直接接触凝胶成像系统的活动部件和热表面。

2.3 设备操作安全措施•在打开和关闭设备时,确保操作人员远离凝胶成像系统。

•使用设备时,严禁翻修、拆卸或更换设备的任何部件。

•使用设备时,严禁将任何物体或液体置于设备上。

•操作结束后,将设备置于安全状态并断电。

2.4 操作事故处理•在意外事故发生时,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相关人员。

•遇到设备故障时,禁止擅自进行维修,应立即联系设备维修人员。

3. 保养规程3.1 日常清洁•定期清除凝胶成像系统表面的灰尘和污垢,可以使用干净柔软的布擦拭。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清洁设备,避免使用含酸性或碱性成分的清洁剂。

•清洁前应将设备断电,并且避免直接将水或清洁剂喷洒到设备内部。

3.2 定期维护•根据设备说明书和厂家建议,定期检查和更换设备的滤纸、灯泡和其他易损件。

•定期检查设备的电线和插头是否磨损或老化,并及时更换。

•定期校准设备的参数和功能,确保其正常工作。

3.3 存储和运输•在存储和运输设备时,应放置在干燥、通风和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避免将设备受到严重震动和冲击,以免导致设备损坏。

结论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的安全操作和保养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档提供了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的安全操作指南和保养规程,希望能够有效指导操作人员的工作,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凝胶成像系统操作规程

凝胶成像系统操作规程

凝胶成像系统操作规程一、安全操作1.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实验室安全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2.在操作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如有故障或损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3.不得私自拆卸或改动设备,如需维修应由专业人员操作。

4.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饮食或饮水,以免造成污染。

5.不得将任何电子设备放置在实验台上,以防触电。

6.当设备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关闭电源并进行适当的清洁和维护。

二、实验准备1.检查凝胶成像系统是否连接电源和电脑,确保正常启动。

2.准备好样品及试剂,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标记和编号,确保操作无误。

3.检查紫外线透射板是否干净,如有污染应及时清洁。

4.检查紫外线灯管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更换。

5.检查电泳槽中的电解液是否充足,如不足应补充。

三、样品加载1.打开设备软件,连接电脑,并设置相应的参数。

2.将电泳胶在电泳槽中固定好,并将样品加载到电泳胶孔中。

3.确保样品加载均匀,并避免溢出或未加载到电泳胶中。

4.将电泳槽放入凝胶成像系统中,并关闭盖板。

5.启动设备软件,开始电泳运行。

四、成像操作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相应的波长和滤光片。

2.调整成像参数,包括曝光时间、光强度等。

3.点击开始成像按钮,进行图像采集。

4.完成成像后,保存图像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五、清洁和维护1.完成实验后,关闭设备软件,并断开电源。

2.清洁凝胶成像系统,包括槽内外表面、透射板和滤光器等。

3.拔下电泳胶和电极,用水清洗干净并晾干。

六、紧急事故处理1.发生电器故障或火灾时,立即切断电源,并用灭火器或沙土进行灭火。

3.发生器材损坏或人员受伤时,应立即报告上级,并提供相关的紧急处理信息。

Tanon UV-2000凝胶成像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Tanon UV-2000凝胶成像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规范仪器设备的操作程序,保证Tanon UV-2000凝胶成像系统的正常使用。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Tanon UV-2000凝胶成像系统的操作。

3. 职责
使用人员依据本规范标准操作Tanon UV-2000凝胶成像系统。

4. 内容
4.1操作程序
4.1.1 将电泳好的凝胶放入紫外分析仪暗箱内,连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自检。

4.1.2按下紫外灯控制开关,在视觉窗下观看电泳结果。

4.1.3 观看结束,关闭紫外灯开关,关闭电源,取出凝胶。

4.2注意事项
4.2.1凝胶内含有EB,取放凝胶时注意戴好手套保护自己。

凝胶作废是不宜随意丢弃,应放入专属的垃圾箱内。

4.2.2仪器的使用操作统一不戴手套,防止手套上的EB粘在仪器上给其他人员带来危害。

4.2.3凝胶中的核酸分子在紫外灯照射下易分解,因此照射时间不宜过长。

5.支持文件
5.1《设备管理制度》
6.相关记录
6.1《设备使用记录》
第1页共2页。

凝胶成像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凝胶成像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凝胶成像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凝胶成像仪是一种专业的实验室装备,常被用于分析核酸和蛋白质基因。

为了安全使用凝胶成像仪,以下是一些必须遵守的操作规程和保养要点。

操作规程1.穿戴防护用具在使用凝胶成像仪之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包括手套、实验室茄克和安全眼镜等。

防护用具能够有效防止实验过程中的误伤或者其他意外事件。

2.设备环境凝胶成像仪是一种高精密度的实验室设备,其工作环境要求非常高,首先必须保持实验室干燥、无尘和有足够的光源。

同时,在操作之前还要检查一下设备的电源、仪器设置和安全开关等,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且操作安全。

3.样品制备与储存在使用凝胶成像仪之前,必须对样品进行正确制备和保存,可以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自行选择合适的基质、缓冲液和试剂,以及适当的样品标记剂等。

同时,还要制定样品储存规范,确保样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样品制备前,务必要将样品信息正确标记,并记录在实验室日志中。

4.凝胶成像运行在凝胶成像仪运行时,必须严格按照设备使用和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在样品加载、电力设定、数据记录和机器开关等方面都必须符合规范。

当凝胶成像仪正在运行时,操作人员需要随时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如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的故障或异常。

5.关机时的操作要点在凝胶成像仪使用过程结束后,必须关机并按照设备规范关闭设备开关、清洁设备表面、卸下样品托盘,并且将浓度计清洗干净。

此外,还需要根据设备规范检查是否有残留物,如有,则需及时清理。

保养要点1.日常维护凝胶成像仪每次使用后,需要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包括检查设备与电源的联接是否松动,清洁设备表面、仪器和样品托盘等,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2.定期维护为了保证凝胶成像仪正常工作,还需要进行定期维护。

判断凝胶成像仪是否需要定期维护,需根据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时间等因素进行评估。

在维护过程中,需要保持设备清洁,检查所有配件是否正常运转,并更换需要更新或替换的零件。

3.保养记录为了做好凝胶成像仪的保养工作,我们需要建立保养记录。

凝胶成像系统检定规程

凝胶成像系统检定规程

凝胶成像系统检定规程
凝胶成像系统是一种常用于蛋白质分析的实验技术,准确检定凝胶成像系统的性能和准确度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凝胶成像系统检定的详细规程:
1. 配置标准样品:选择已知浓度的标准蛋白质样品,包括单一蛋白质和混合蛋白质,确保样品质量纯净并且无杂质。

2. 准备蛋白质样品:根据实验需求,将标准样品按照预定的浓度稀释,并加入标记物(如荧光标记)。

3. 准备样品加载缓冲液:根据实验需求,配制样品加载缓冲液,包括蛋白质样品、稀释缓冲液和胶连缓冲液的混合物。

4. 装载样品和标准样品:将标准样品和待测样品均匀加载到预制的凝胶上,注意避免泄漏和气泡的产生。

5. 将凝胶放入成像系统: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将凝胶放入成像系统中固定好,并确保凝胶与成像系统的光源和探测器之间无干扰。

6. 设置成像参数:选择适当的波长和曝光时间,确保能够准确捕捉到蛋白质样品的信号。

7. 开始成像:根据实验需求,点击开始成像按钮,等待成像完成。

8. 数据分析:将成像得到的数据导出至数据分析软件中,进行分析和解读。

9. 比较实际值与理论值:将凝胶成像系统得到的测量结果与标准样品的理论值进行比较,计算测量误差和准确度。

10. 重复实验:为了验证成像系统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以重复以上操作多次,并计算其重复性指标。

11. 故障排除:在实验过程中,如发现成像结果异常或出现故障,应及时检查仪器的使用状态,排除故障并重新进行实验。

12. 记录实验数据:将每次实验的详细情况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样品信息、成像参数、测量结果等。

通过以上的检定规程,可以对凝胶成像系统的性能进行有效评估,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胶成像系统检定规程
一、引言
凝胶成像系统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设备,用于检测和分析凝胶电泳结果。

为了保证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凝胶成像系统进行定期的检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凝胶成像系统的检定规程。

二、设备准备
1. 确保凝胶成像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且已连接至电源和计算机。

2. 准备标准DNA样品和凝胶电泳胶。

三、检定流程
1. 调整曝光时间:在凝胶成像系统软件中选择适当的曝光时间。

首先,选择一个较短的曝光时间(如1秒),拍摄一张凝胶图像。

然后,逐渐增加曝光时间,直到凝胶图像的信号饱和为止。

2. 校准灰度值:选择一个合适的灰度标准,例如10个不同浓度的DNA样品。

使用凝胶成像系统软件测量每个样品的灰度值,并绘制出灰度与浓度的曲线。

根据曲线,确定不同灰度值对应的DNA浓度范围。

3. 检测分辨率:使用一组标准凝胶图像,其中包含一系列已知大小的DNA片段。

测量每个DNA片段的迁移距离并计算其分子质量。

将测得的分子质量与已知的分子质量进行比较,以验证凝胶成像系
统的分辨率。

4. 检测线性范围:使用一组标准DNA样品,其浓度从低到高依次增加。

测量每个样品的灰度值,并绘制出灰度与浓度的曲线。

根据曲线,确定凝胶成像系统的线性范围,即在该范围内,灰度值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

5. 检测灵敏度:使用一组已知浓度的DNA样品,测量其灰度值。

根据灰度值与浓度的关系,确定凝胶成像系统的灵敏度,即系统能够检测到的最低浓度。

6. 检测背景噪音:拍摄一张未加样品的凝胶图像,并测量其灰度值。

将该灰度值作为背景噪音水平。

再测量几张已加样品的凝胶图像,并计算其背景噪音水平。

确保样品信号明显高于背景噪音。

7. 检测均匀性:拍摄一张均匀的凝胶图像,并测量其不同区域的灰度值。

确保灰度值在整个图像范围内变化不大,以保证成像系统的均匀性。

四、检定结果记录
对每个检定项目的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曝光时间、灰度标准曲线、分辨率、线性范围、灵敏度、背景噪音水平和均匀性。

记录中应包括检定日期、操作人员和设备型号等信息。

五、定期检定
凝胶成像系统应定期进行检定,以确保其性能稳定和准确性。

建议每个月进行一次完整的检定,并在每次使用前进行简单的功能检查。

六、结论
凝胶成像系统检定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校准曝光时间、灰度值、分辨率、线性范围、灵敏度、背景噪音和均匀性等参数,可以保证凝胶成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定期检定是确保凝胶成像系统性能稳定的必要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