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高级资格考试《高级统计师实务》试卷及答案
2016-2018年高级统计师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分析试卷考试真题

2016年高级统计师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分析试卷考试真题1.本试卷有两部分,共8道题,满分150分。
其中第一部分为必答题,共6道题,满分130分;第二部分为选答题,要求选答1道题,若多答,评卷时只对前1道答题打分,满分20分。
2.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务必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3.用铅笔填涂答题卡首页的准考证号;答题以及需要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码的地方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4.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第一部分必答题第一题(25分)简述当前开展“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的意义。
第二题(20分)简述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基本总量指标及其平衡关系。
第三题(25分)某地有三家工业企业A、B、C,共属于同一家集团公司,A企业为该集团公司的核心企业。
2016年2月,政府统计机构没有在规定时间收到三家企业的统计报表,向三家企业分别发出要求其补报有关统计资料的催报单。
A企业汇总三家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后,在催报期限内,以A企业的名义将三家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一并予以上报;B企业在催报期限内补报了本企业的统计报表,但经核查,统计报表中有多项统计指标没有填写;C企业认为A企业已经将本企业情况一并打捆上报,因此没有补报本企业的统计报表。
请回答:(1)该案例中三家企业是否都存在违法行为?分别是哪些统计违法行为?(2)应当如何处罚?第四题(20分)阐述抽样调查中可能产生的误差,并结合实际提出控制误差的建议。
第五题(20分)解释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并结合表中数据分析该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状况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第六题(20分)根据下图简要分析我国近年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二部分选答题本部分有2道题,要求选答1道题。
若多答,评卷时只对前1道答题打分。
第七题(20分)有一种观点认为,仅用电商数据就可以直接编制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给出你的评论。
第八题(20分)欲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对游客的旅游消费支出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高级统计师真题及答案 《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分析试卷》

二〇一六年高级统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考试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分析试卷1.本试卷有两部分,共8道题,满分150分。
其中第一部分为必答题,共6道题,满分130分;第二部分为选答题,要求选答1道题,若多答,评卷时只对前1道答题打分,满分20分。
2.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务必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3.用铅笔填涂答题卡首页的准考证号;答题以及需要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码的地方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4.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第一部分必答题第一题(25分)简述当前开展“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的意义。
第二题(20分)简述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基本总量指标及其平衡关系。
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分析试卷第1页(共4页)第三题(25分)某地有三家工业企业A、B、C,共属于同一家集团公司,A企业为该集团公司的核心企业。
2016年2月,政府统计机构没有在规定时间收到三家企业的统计报表,向三家企业分别发出要求其补报有关统计资料的催报单。
A企业汇总三家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后,在催报期限内,以A企业的名义将三家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一并予以上报;B企业在催报期限内补报了本企业的统计报表,但经核查,统计报表中有多项统计指标没有填写;C企业认为A企业已经将本企业情况一并打捆上报,因此没有补报本企业的统计报表。
请回答:(1)该案例中三家企业是否都存在违法行为?分别是哪些统计违法行为?(2)应当如何处罚?第四题(20分)阐述抽样调查中可能产生的误差,并结合实际提出控制误差的建议。
第五题(20分)解释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并结合表中数据分析该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状况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某地区若干年份人口调查数据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15年 0-14岁人口比重(%) 22.4 20.2 13.6 10.6 9.9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5.6 6.3 8.4 8.7 9.9 年龄中位数(岁) 27.2 30.5 34.4 35.7 36.1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分析试卷第2页(共4页)第六题(20分)根据下图简要分析我国近年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高级统计师历年真题及答案

高级统计师历年真题及答案一、问答题(共6题,共100分)1.从概念、编制方法和应用的角度,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购买力平价(PPP) 进行比较。
正确答案:答:一、消费价格指数( 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我国编制价格指数的商品和服务项目,根据全国城乡近11 万户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资料和有关规定确定,目前共包括八大类,251个基本分类,约700个代表品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是在对全国550个样本市县近3万个采价点进行价格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际规范的流程和公式算出来的。
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是进行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
二、购买力评价( PPP) 购买力平价是指不同国家商品( 货物和劳务) 的价格比率, 也就是基准国单位通货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 在对比国购买时需要该国通货的数额,调查收集对比国家150 多类、2000多种代表规格品( 商品和劳务) 的价格资料, 并利用支出法计算的各国国内生产总值作基础, 用国内生产总值按150 多类划分的支出构成作为权数, 进行加权平均, 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购买力平价。
用PPP代替汇率作为货币转换因子,可以消除各国消费支出额中的价格因素,从而比较各国物量意义上的消费支出水平。
2.为了解消费者2007 年购买汽车的打算,某调查公司利用国内某知名门户网站汽车栏目进行了一次网上调查。
共有10 万人自愿参加了此项调查,其中有3 万人表示将于2007 年购买小汽车。
随后,该调查公司发布报告:2007 年中国将有30%的居民计划购买小汽车。
请对这一结果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答:一、通过网上调查,并不是所有人都参加此项调查,所以样本并不是从整体中随机抽取的,对总体并没有较好的代表性。
二、10 万人自愿参加,自愿,也说明样本并不是随机抽取的,样本代表性不强,也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客观性。
中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考题试卷及答案

中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考题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下列单位中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 )。
A.我国在国外投资的企业B.我国驻外援助机构C.外国驻华使领馆D.短期来我国访问、旅游的人员2.以下关于机构单位、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机构单位是法人单位的一部分B.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C.一个产业活动单位一定隶属于一个法人单位D.产业活动单位相当于基层单位3.下列各项中仍未被列入现行国民经济生产统计范围的是( )。
A.有偿家政服务B.住房服务C.家务劳动D.自用性货物生产4.北京市劳动者报酬为3497亿元,生产税净额为1161亿元,固定资产折旧为1251亿元,营业盈余为1961亿元,合计为7870亿元,这是根据( )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A.生产法B.收入法C.支出法D.直接计算法5.投入产出表中有一些基本的总量平衡关系,下列平衡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B.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C.总投入=总产出D.某部门的增加值=该部门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价值6.在收入分配统计中,下列各项属于初次分配项目的是( )。
A.所得税B.社会保险付款C.社会补助D.红利7.在国民收入分配解析指标中,国民储蓄率是指国民总储蓄与( )之比。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总收入C.国民可支配总收入D.国民可支配净收入8.基尼系数为0时,表示收入分配( )。
A.绝对不平等B.绝对平等C.相对不平等D.相对平等9.某地区某年末流通中的现金余额为3.2亿元,居民和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余额为3.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5亿元,定期存款和其他存款为5.5亿元,则该地区这一年末的狭义货币供应量余额与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之比为( )。
A.0.478B.0.192C.0.401D.2.49310.某市批发零售业初商品库存额为58 900万元,全年商品购进总额为358 960万元,商品销售总额为385 670万元。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真题及答案

20XX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一、单项选择题1.城乡划分代码以统计用区划代码为基础,其代码位数为( C )。
A.12位 B.13位C.15位 D.17位2.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固定资产的是( A )。
A.厂房 B.存货C.短期借款 D.长期投资3.计算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使用的总量指标是( C )。
A.工业总产值 B工业销售产值C.工业增加值 D.工业企业成本费用4.调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比基期的间隔年份是( C )。
A.1年 B.2年C.5年 D.10年5.下列各项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D )。
A.原煤 B.原油C.天然气 D.煤气6.《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于20XX年进行了( C )。
A.第一次修订 8.第二次修订C.第三次修订D.第四次修订7.基层统计人员撰写统计报告时的主要资料来源是( A )。
A.所填报的统计报表 B.工作总结C.报刊杂志 D.会计报表8.在非经济普查年份,国家统计局对基本单位统计的统计方法未做统一规定,一般采用 ( B )。
A.全面调查 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9.从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构成看,加班工资属于( B )。
A.基本工资 B.绩效工资C.工资性津贴和补贴 D.其他工资10.现行企业一套表制度规定,按照注册地原则进行统计的单位是( B )。
A.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 B.有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C.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 D.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11 在进行的“全国股民投资风险意识调查”中,总体是( B ).A.每个股民 B.全国所有证券交易所的全部股民C.全国所有证券交易所D.每个证券交易所的股民12.统计的认识过程一般经历统计设计阶段对调查对象的初步认识;统计调查和整理阶段的资料搜集与再加工;统计分析阶段的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性认识,并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这一过程可概括为( D )。
A.从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B.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C.从定性与定量认识相结合到定量认识D.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性与定量认识相结合1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组距为100,则末组组中值为( A )。
高级统计师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解析考题试卷及答案

高级统计师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解析考题试卷及答案P210第一题(10分)请简述相关解析与回归解析的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1、两者研究的目的不同;一个是关系密切的程度和方向 ; 另一个是相关的具体形式,也就是数量变动关系;2、研究的方法不同:前者用散点图定性表示,或者用相关系数定量表示,后者是用回归方程表示的;3、结果不同:前者两个变量只能计算一个相关系数;后者则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当然也可能只有一个方程;4、变量的地位不同:前者认为两个都是随机的,后者认为自变量是确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联系:有共同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变量或事物;两者互补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拓展。
P127第二题(10分)在某地实施一项抽样调查,根据以往经验,预计空户率为 5%,因拒访等原因造成的无回答率为 15%。
若要保证最终有效样本量能够达到 200户,最少应抽取多少样本户?答“设要抽取 X户,有 5%的空户率,则能抽上的只有(1-5%),无回答率为 15%,说明能回答的只有 1-15% ,X(1-5%)(1-15%)=200 X=247.2按照向上取整原则=248户.知识点:(1)可能由于空户率或无回答率,改变了内部差异的性质;(2)无回答误差:由于无回答现象的发生而导致调查获得的统计数据与社会经济现象的直实数据之间的差距就是无回答误差.(3)无回答是指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从单位中获得研究所需要的有用的数据或记录.P102 第三题(15分)某建筑装饰工程公司年报上报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153.7万元。
某市统计局在例行执法检查时,经查阅有关单据、凭证、统计台帐,询问有关人员,认真进行核实,发现该企业全年共计支付:(1)职工工资 88.7万元;(2)职工年终奖、安全奖等各类奖金 12.6万元;(3)职工交通费补助 11.2万元;(4)职工洗理费、书报费等3.4万元;(5)职工独生子女费0.6万元;(6)职工岗位津贴 53.8万元;(7)职工食堂伙食补贴 20万元;(8)职工其它工资性补贴和津贴 2.1万元。
2023年高级统计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选择题
在统计学中,用于衡量数据分布形状的统计量是: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偏度(正确答案)
下列哪种抽样方法属于非概率抽样?
A. 简单随机抽样
B. 分层抽样
C. 配额抽样(正确答案)
D. 整群抽样
在回归分析中,如果残差项不满足正态分布假设,可能会导致:
A. 参数估计值无偏
B. 参数估计值有效
C. 参数估计值有偏且不一致(正确答案)
D. 对模型预测能力无影响
下列哪个指标用于衡量时间序列的平稳性?
A. 方差
B. 均值
C. 自相关系数(正确答案)
D. 偏度
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如果新增一个解释变量后,模型的R²值没有变化,说明该新增变量:
A. 与因变量无关(正确答案)
B. 与因变量线性相关
C. 与其他解释变量高度相关
D. 提高了模型的解释力
下列哪种统计图最适合用于展示时间序列数据的趋势?
A. 条形图
B. 饼图
C. 折线图(正确答案)
D. 散点图
在假设检验中,如果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
A. 接受原假设
B. 拒绝原假设(正确答案)
C. 无法确定是否拒绝原假设
D. 需要更多数据来做出决策
下列哪个统计量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A. 协方差
B. 相关系数(正确答案)
C. 方差
D. 标准差
在进行方差分析(ANOVA)时,如果F值较大且P值较小,说明:
A. 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B. 各组之间差异显著(正确答案)
C. 需要更多的数据来进行分析
D. 方差分析不适用。
二○○八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高级资格考试高级统计师实务试卷及答案

2008年高级统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试点考试高级统计实务试题卷1.本试卷有三部分,共102.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务必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3.用2B铅笔填涂试卷首页的准考证号; 答题以及需要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码的地方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4.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第一部分简述题第一题(10分)请简要回答:企业创新的含义?设计反映企业创新的统计指标时,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第二题(10分)在某次抽样调查中,调查员上门调查时发现一个被抽中样本户拒绝调查。
请简要回答:1.调查员是否可以选择该样本户的邻居进行调查,为什么?2.对于此类问题,抽样设计时应如何考虑?第三题(10分)电话调查和上门访问调查是两种常用的现场调查方法,请比较二者各自的优点、缺点。
第二部分案例题第四题(30分)以下是某国家某年份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单位:亿元):A.各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102,第二产业1906,第三产业2630。
B.生产税净额340,劳动报酬2618,固定资本消耗727。
C.政府消费433,个人消费2648,货物与服务出口474,货物与服务进口362。
D.国民总收入4697,国民可支配收入4661。
要求:1.按三种方法计算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缺失项目根据已知数据推算。
2.计算有关的结构指标,并据此说明该国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五题(30分)单位GDP(增加值)能耗既取决于各产业部门能耗水平,又取决于产业结构。
某地区2000年和2004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及其生产用能源消耗情况如下表。
第六题(20分)2007年7月,某企业因统计员小王生病住院,致使未按时报送《企业基本情况》、《企业财务状况》和《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等报表。
县统计局以该企业屡次迟报统计资料为由,决定对其予以警告,并处以5000元的罚款。
该企业认为县统计局的处理不太合情理,且处罚过重,多次与县统计局交涉未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高级统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试点考试
高级统计实务试题卷
1.本试卷有三部分,共10道题,满分150分。
2.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务必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3.用2B铅笔填涂试卷首页的准考证号; 答题以及需要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码的地方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4.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第一部分简述题
第一题(10分)
请简要回答:企业创新的含义?设计反映企业创新的统计指标时,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第二题(10分)
在某次抽样调查中,调查员上门调查时发现一个被抽中样本户拒绝调查。
请简要回答:1.调查员是否可以选择该样本户的邻居进行调查,为什么?2.对于此类问题,抽样设计时应如何考虑?
第三题(10分)
电话调查和上门访问调查是两种常用的现场调查方法,请比较二者各自的优点、缺点。
第二部分案例题
第四题(30分)
以下是某国家某年份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单位:亿元):A.各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102,第二产业1906,第三产业2630。
B.生产税净额340,劳动报酬2618,固定资本消耗727。
C.政府消费433,个人消费2648,货物与服务出口474,货物与服务进口362。
D.国民总收入4697,国民可支配收入4661。
要求:1.按三种方法计算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缺失项目根据已知数据推算。
2.计算有关的结构指标,并据此说明该国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五题(30分)
单位GDP(增加值)能耗既取决于各产业部门能耗水平,又取决于产业结构。
某地区2000年和2004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及其生产用能源消耗情况如下表。
请分析该地区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耗水平变化对单位GDP能耗水平的影响。
第六题(20分)
2007年7月,某企业因统计员小王生病住院,致使未按时报送《企业基本情况》、《企业财务状况》和《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等报表。
县统计局以该企业屡次迟报统计资料为由,决定对其予以警告,并处以5000元的罚
款。
该企业认为县统计局的处理不太合情理,且处罚过重,多次与县统计局交涉未果。
问题:对该企业和县统计局的争议,您认为可通过何种法律途径予以解决?应如何解决?
第三部分选做题
本部分有四道选做题,任意选取其中两题作答,若多答题,评阅试卷时只对前面两个题打分。
第七题(20分)
我国政府统计中有一现象备受关注,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加总结果明显高于全国GDP,增长速度间也存在一定差异,请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第八题(20分)
此外,A地出生率为6‰,死亡率为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总和生育率为1;B地出生率为19‰,死亡率为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总和生育率为2.1。
要求:1.计算A、B两地的少年系数、老年系数、抚养系数和老少比。
2.判断A、B两地的人口类型。
3.请从人口对经济影响角度分析A地现在和未来人口的优势和劣势。
第九题(20分)
要求:1.分别计算2000年和2004年该地区三次产业及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2.分别计算2000年和2004年间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及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系数。
3.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进行简要分析。
第十题(20分)
某单位进行基本建设活动,2007年完成如下工作:1月份购置土地支出费用100万元,5月份购买设备支出300万,全年建设单位管理费50万元;建筑
假定间接费费率为15%,施工企业法定利税率为10%,请根据投资统计有关规定计算下表各项指标,要求列出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