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7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发展概述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趋势

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趋势

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趋势中国现代小说是指在20世纪以来,以小说形式表达中国当代社会思潮、个人与社会关系、历史背景等内容的文学作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文学艺术的不断追求,中国现代小说呈现出了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

一、多元化的题材选择中国现代小说的题材选择日趋多元化,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除了传统的家庭、爱情、友情、婚姻等题材外,现代小说还开始关注社会现象、历史背景、文化冲突等。

作家们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将小说从单一的个人心理表达扩展到广泛的社会议题,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二、个人化的叙事风格在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中,个人化的叙事风格越来越受到关注。

传统的叙事方式往往是客观客观地描述事件和人物,现代小说则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情感表达。

作家们通过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感受,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立体和鲜活。

这种个人化的叙事风格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共鸣作品中的人物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

三、探索性的创新尝试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还表现出了探索性的创新尝试。

一些作家大胆地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和叙事结构,打破传统的文学模式,创造出了一些非常独特的作品。

他们在小说中使用诗歌、散文、日记等多种文体形式的交叉,通过跳跃的时间线和多个视角的切换来展现故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种创新尝试使得现代小说更具艺术性和深度,也为读者带来了不同寻常的阅读体验。

四、全球化的视野和主题随着全球交流的加深和文化的全球化,中国现代小说也开始关注更广阔的世界。

一些作家将目光投向国外,选择国际话题或通过描述国际事件来展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冲突。

这样的全球化视野带给读者更多元的阅读体验,并促使中国现代小说更好地融入世界文学大家庭。

总结起来,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元化的题材选择、个人化的叙事风格、探索性的创新尝试和全球化的视野和主题。

这些发展趋势不仅使得现代小说更加丰富多样,也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展示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文学形式的不断更新,中国现代小说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未来。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脉络 (精选范文)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脉络 (精选范文)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脉络中国的小说经历了一种从个人到大众,从庙堂到社会的锐变,小说不再成为人们消闲的工具,而是越来越成为反映社会现实,有益于民生的文学样式。

这与五四以来的白话新文学的发展不无关系,正是白话文学的提倡,才使得人们从华丽辞藻,追求韵律的古典文学写作中解放出来,关注文学本身,关注“为人生”的文学,因此,现当代小说的发展时间并不长,确在这很短的时间中,诞生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一方面源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向前发展,为广大作家提供了广泛的创作平台,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另外一方面新时期以来,对“人”自身的发觉,也为作家表现人生,挖掘人性,提供了很好的意识导向。

总之,以五四为开端,中国的现当代小说历时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从最初的思想启蒙,到后来的战火硝烟,再到意识形态的强加,最后到了新时期这种百花齐放。

中国现代小说积累了丰富了的作品与理论形态。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现代浪漫主义思潮是自由精神普遍深入到情感领域的产物.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萌芽于20世纪初,到五四达到高潮。

五四运动时期: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思潮发生分化.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并没有消失,而是在低谷中探索,它大致沿着两条途径发展:①是由五四浪漫主义蜕化出30年代的田园牧歌型的浪漫主义,;再到40年代浪漫主义,一度回归文坛中心,新时期则再次复兴,不久它就整体性地消失在80年代中期涌起的现代主义潮流中了;②是与政治结缘,由革命浪漫主义蜕变为文革时期的伪浪漫主义。

30年代后半期:在国内政治生活中提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在文学方面则要求左翼文艺界以民族统一战线的立场调整文艺路线,其中包括重新评价“五四”文学,评估浪漫主义的地位和作用,以拓展文艺的社会基础。

这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家是郭沫若40年代: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思潮回归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它作为一种因素融入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思潮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简述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

简述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

简述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简述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摘要: 本文根据中国当代小说发展的历程,简述建国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6)、新时期(1976-)三个阶段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状况、代表作家及作品。

关键词: 简述中国当代小说发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的中国当代小说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

当代小说可以划分为建国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6)、新时期(1976-)三个阶段。

一、建国十七年小说(1949-1966)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相继结束,崭新的人民共和国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翻身做了主人的人民欢欣鼓舞,干劲冲天……这样的现实环境决定了建国初期的小说主要着力于艺术地再现革命斗争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生活。

革命斗争历史题材包括了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斗争,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四十年代的解放战争,以及伸延到五十年代的抗美援朝。

长篇方面,反映解放战争的小说,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描写西北战场沙家店等战役;吴强的《红日》,描写茉芜、孟良崮战役;曲波的《林海雪原》描写东北的一支抗敌小分队的传奇性抗匪斗争;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描写解放前夕重庆渣滓洞、白公馆我党艰苦王汶石的《新结识的伙伴》等,都能够成功地刻画出一些富于个性的人物形象。

反映工业题材的长篇小说,有周而复描写对资产阶级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上海的早晨》,艾芜的《百炼成钢》、周立波的《铁水奔流》、草明的《乘风破浪》等,中篇小说如杜鹏程的《在和平的日子里》。

在建国初期的小说中,有一类重在表现人性、人情、爱情的小说,如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陆文夫的《小巷深处》、高缨的《达吉和她的父亲》,宗璞的《红豆》、丰村的《美丽》等短篇,发掘独特题材,注重语言、细节、心理描写,富有浓郁动人的人道主义和人情味,在艺术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小巷深处》,将笔触指向妓女改造及其新生活这个禁区,与陆文夫新时期创作的《小贩世家》、《美食家》等描写小巷人物的作品被合称为“小巷小说”;《达吉和她的父亲》,涉及民族关系,父女深情这一感人主题;《红豆》则踏进革命与爱情抉择的题材,这些小说后来都曾遭受不同程度的错误批判。

中国现当代小说史概述

中国现当代小说史概述

中国现当代小说史概述编者按:2012年3月,邵宁宁老师在西北师大现当代文学专业,开设了中国现代小说史论这门课程,课程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轨迹做了综述式的介绍,对于各个时期的文学思潮,代表的作家作品,做了一定的脉络式讨论,其中也穿插着涉及了当代小说的内容。

课程分三个课时进行,现在就课堂内容做一简要梳理,以期为大家提供一种对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的全新思考。

第一讲现代小说概论中国小说源远流长,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开始,再到后来的志人志怪小说,唐传奇,话本,拟话本,文言章回小说的出现,小说作为一种世人的文学题材,在中国已经有了千年的发展历史。

孔子说:“虽小道,却亦有可观者”,就表明了小说在古代并不是一种能登大雅之堂的作品,但是也有“可观”的地方,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风俗习惯,乃至历史事件也会在小说这种题材中得到反映与体现。

到了近代,小说的社会价值被深刻挖掘,无论是作为改良派的梁启超,还是作为左翼文学家的鲁迅,看到了小说作为一种文体之于当时的社会价值。

梁启超在很早就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就第一次深刻揭露了小说反映民情民意的作用,同时也指出小说能成为社会改良武器的作用。

鲁迅更是弃医从文,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深刻批判了国民性,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先锋人物。

因此,可以看到,中国的小说经历了一种从个人到大众,从庙堂到社会的锐变,小说不再成为人们消闲的工具,而是越来越成为反映社会现实,有益于民生的文学样式。

这与五四以来的白话新文学的发展不无关系,正是白话文学的提倡,才使得人们从华丽辞藻,追求韵律的古典文学写作中解放出来,关注文学本身,关注“为人生”的文学,因此,现当代小说的发展时间并不长,确在这很短的时间中,诞生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一方面源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向前发展,为广大作家提供了广泛的创作平台,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另外一方面新时期以来,对“人”自身的发觉,也为作家表现人生,挖掘人性,提供了很好的意识导向。

现在小说发展历程简述

现在小说发展历程简述

现在小说发展历程简述小说是一种文学形式,通常用来讲述虚构的故事。

它是人类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发展历程。

下面将对小说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述。

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各国的传说、神话和民间故事。

这些故事多以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直到后来开始用文字书写。

最早的小说形式可以追溯到中国的《红楼梦》,它被认为是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古代中国的小说以传奇、神怪和历史题材为主,这些作品大多数写在木简或宣纸上,也有些流传口口相传,成为口头文学。

随着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小说开始向更广泛的读者传播,成为大众文学的代表。

欧洲的小说发展也具有自己的特点。

在中世纪,骑士传说和英雄史詩是主要的叙事文学形式,代表作有《亚瑟王传说》和《罗兰之歌》。

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人们对个人自由和人性的关注逐渐增加,小说开始重视展现现实生活和人物心理。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为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启蒙思想家关注人类理性和自由的追求,小说成为表达这些思想的重要媒介。

作家们以写实主义的方式描绘现实生活和人物的内心世界,代表作有英国的《傲慢与偏见》和法国的《红与黑》。

19世纪是小说史上的黄金时期,也是现代小说的诞生时期。

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和读者群体的扩大,小说开始广泛流行起来。

托尔斯泰、狄更斯、巴尔扎克等作家以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手法刻画社会生活和人物命运,塑造了众多经典形象,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20世纪出现了多种小说流派和创作风格。

现代主义小说以独特的叙事结构和意识流的方式呈现故事,代表作有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后现代主义小说打破传统叙事规则,拒绝统一的真理,试图探索语言和意义的边界。

21世纪的小说创作也呈现出多样性。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网络小说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年轻一代的阅读和创作方式。

同时,科幻、奇幻等题材的小说也受到了更多读者的追捧。

总的来说,小说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不断创新和发展。

简述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发展历程

简述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发展历程

简述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发展历程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个时期,中国正经历着一系列巨变,包括革命、战争和社会变革,这些因素都对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20世纪初,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们开始呼吁对传统文化进行革新。

这些革新的思潮也渗透到小说创作当中,作家们开始追求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艺术形式。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包括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这些作品不仅通过鲜明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还探索了个人的困境和人性的弱点。

随着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20世纪30年代见证了小说创作的又一次重要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进入了动荡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小说家们开始关注抗战的英勇斗争和人民的智慧,他们描绘了抗战英雄的形象,弘扬了民族精神。

背负社会使命感的作家们,如曾经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丁玲、杨炯、萧乾等,主要写大家庭(大冶家庭、重庆家庭等),表现无产阶级革命意识,也有一些作家将文学题材转移到解放前较边缘的小城镇和农村,他们以地方色彩为主,着重刻画人物个性,他们擅长诗性叙述和尽可能简明的表达。

这些作品如《家》、《三八口号》、《四世同堂》等,激发了人们对于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向往,成为了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社会主义政权的确立给中国的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创作的主体发生了转变,小说家开始描绘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工农兵形象,呈现出一股热望美好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浓厚气息。

在这一时期,一批优秀的小说家如老舍、他们积极塑造社会主义角色,用真实的笔触描绘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变迁。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小说家们带来了更多的创作空间。

在这一时期,中国小说开始接触到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尝试了更多的创作形式和样式,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这一时期冯骥才的《炽天使》、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等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叙事方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重要代表之一。

现代小说的发展与特点

现代小说的发展与特点

现代小说的发展与特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化的不断演变,现代小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小说的发展历程、新兴体裁和主题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揭示现代小说的发展趋势与独特魅力。

一、发展历程现代小说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

在这个时期,现代小说开始出现并逐渐兴盛起来。

自那时起,现代小说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首先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兴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实主义小说成为主流,其代表作品有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和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这些小说以真实社会生活为背景,揭示社会的问题和人性的弊端,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力。

其次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崛起。

20世纪初至中期,现代主义小说逐渐兴起,其代表作品有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这些小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打破了传统的限制,使用多样的叙述手法和非线性故事结构,探索人类思想和情感的复杂性。

最后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

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后现代主义小说逐渐兴起。

这些小说以多元文化、多线叙事和文本的自我反思为特点,代表作品有英国作家拉什迪的《午夜之子》和美国作家德莱塞的《白噪音》。

后现代主义小说以其复杂的叙事结构和对现实的怀疑精神,展现了新时代的文学魅力。

二、新兴体裁现代小说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形式上的变化,还体现在不断涌现的新兴体裁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兴趣的多样化,一些新的文学形式和流派逐渐兴起。

一种新兴的体裁是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以未来科技和人类社会为题材,将现实与想象相结合,体现了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影响。

代表作品有英国作家奥威尔的《1984年》和美国作家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系列。

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推理小说。

推理小说以谜题和解谜过程为核心,通过推理和侦破,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解惑。

代表作品有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和美国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

中国现当代小说史概述

中国现当代小说史概述

中国现当代小说史概述编者按:2012年3月,邵宁宁老师在西北师大现当代文学专业,开设了中国现代小说史论这门课程,课程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轨迹做了综述式的介绍,对于各个时期的文学思潮,代表的作家作品,做了一定的脉络式讨论,其中也穿插着涉及了当代小说的内容。

课程分三个课时进行,现在就课堂内容做一简要梳理,以期为大家提供一种对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的全新思考。

第一讲现代小说概论中国小说源远流长,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开始,再到后来的志人志怪小说,唐传奇,话本,拟话本,文言章回小说的出现,小说作为一种世人的文学题材,在中国已经有了千年的发展历史。

孔子说:“虽小道,却亦有可观者”,就表明了小说在古代并不是一种能登大雅之堂的作品,但是也有“可观”的地方,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风俗习惯,乃至历史事件也会在小说这种题材中得到反映与体现。

到了近代,小说的社会价值被深刻挖掘,无论是作为改良派的梁启超,还是作为左翼文学家的鲁迅,看到了小说作为一种文体之于当时的社会价值。

梁启超在很早就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就第一次深刻揭露了小说反映民情民意的作用,同时也指出小说能成为社会改良武器的作用。

鲁迅更是弃医从文,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深刻批判了国民性,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先锋人物。

因此,可以看到,中国的小说经历了一种从个人到大众,从庙堂到社会的锐变,小说不再成为人们消闲的工具,而是越来越成为反映社会现实,有益于民生的文学样式。

这与五四以来的白话新文学的发展不无关系,正是白话文学的提倡,才使得人们从华丽辞藻,追求韵律的古典文学写作中解放出来,关注文学本身,关注“为人生”的文学,因此,现当代小说的发展时间并不长,确在这很短的时间中,诞生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一方面源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向前发展,为广大作家提供了广泛的创作平台,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另外一方面新时期以来,对“人”自身的发觉,也为作家表现人生,挖掘人性,提供了很好的意识导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的矛盾和困惑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第二阶段:1978年--1989年
“伤痕文学”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反思文学” 茹志鹃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 的故事》 王蒙的《布礼》、《蝴蝶》,张贤亮的《灵与 肉》、 《土牢情话》、《绿化树》,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张一 弓的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古华的《芙蓉镇》
人性与人道主 义 : 戴厚英《人啊,人》。刘心武的《爱的位置》,张炫的《被爱情 遗忘的角落》,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铁凝的《哦,香雪》
改革文学 ”蒋子 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改革者》(张锲)、 《跋涉者》(焦祖尧)、 《祸起萧墙》(水运宪)、《三千万》(柯 云路)高晓声《陈奂生上城》张洁的《沉重的翅膀》 《故土》(苏叔 阳)、 《花园街五号》(李国文)、《男人的风格》(张贤亮)、 《新星》 (柯云路)及中篇小说《老人仓》(矫健)、《鲁班的子孙》 (王润 滋)、《秋天的愤怒》(张炜)、《腊月。正月》(贾平凹) 等。路 遥的中篇小说《人生》 乡土小说与市井小说 “乡土小说”:刘绍棠的《蒲柳人家》、《瓜棚柳巷》、《花街》 等中篇小说, “市井小说”的邓友梅的《烟壶》、《那五》, 冯骥才的《神 鞭》、《三寸金莲》,陆文夫的《小巷人物志》系列中 短篇小说等, 有以家乡纪事来揭示民间世界的汪曾祺的短篇小说,有 以家乡风情描 写社会改革的林斤澜的《矮凳桥风情》系列,有拟寓言体的高晓声的 《钱包》、《飞磨》
三. 自叙传抒情小说--表现自我的主观抒情。
主要代表: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 特点:总是用第一人称,抒发的情怀是病态的,感伤的, 常常竭力表现他的主人公的精神苦闷,以及由此而生的颓 废和变态的心理言行,揭示一种时代病,抒发时代苦闷的 情绪。 四. 乡土小说--主要描写故乡农村(或小城镇)的生活,带有浓厚 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的小说。 鲁迅首开乡土小说创作风气。 主要作家:彭家煌(湖南) 许杰(江浙)蹇先艾(贵州)
五. 京派小说 指二十年代末期到三十年代,当文学的中心南移上海 之后,继续留在北京的或其它北方 城市的一个自由主义 作家群,也称北方作家派。是左联外最重要的文学派别。 主要代表:沈从文《边城》
六. 新感觉派小说 主要代表:穆时英 刘呐鸥 施蜇存
第三个十年(1937.7--1949.9)
一. 抗战小说:
主要代表:姚雪垠:《差半车麦秸》
二. 讽刺、暴露小说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淘金记》 张恨水《啼笑因缘》 三. 七月派小说: 路翎《财主底儿女们》 四. 洋场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阶段(1949--1978)
农村生活题材的 : 表现土地改革:周立波的长篇小说《山乡巨 变》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战争题材 袁静、孔厥的《新儿女英雄传》、孙犁的《风云初记》等一系 列表 现华北抗日根据地战斗生活的作品率先拉开了战争小说的序幕。知侠 的 《铁道游击队》、刘流的《烈火金刚》、冯志的《敌后武工队》、 雪克 的《战斗的青春》碧野的《我们的力量是 无敌的》、杜鹏程的《保卫延 安》、峻青的《黎明的河边》、肖平的 《三月雪》、吴强的《红日》、 曲波的《林海雪原》、玛拉沁夫的 《茫茫的草原》 60年代,萧玉的 《高梁红了》(三部)、柯岗的《逐鹿中原》
女性写作在小说方面的主要作家有陈染、林白、海男和徐小斌等, 她们都在90年代写出自己的代表作,如陈染的中篇小说《无处告 别》、 《与往事干杯》和长篇小说《私人生活》,林白的长篇小说 《一个人 的战争》、《说吧,房间》和中篇小说《回廊之椅》
海外新移民题材 小楂(查建英)的《丛林下的冰河》和严歌苓的《少女小渔》、 《女 房东》 军旅题材 朱苏进的长篇小说 《醉太平》和中篇小说《绝望中诞生》、 《金色叶片》、《接近于无 限透明》 坚持民间理想的文学创作 :余华 《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王安 忆 《长恨歌》,张炜 《九月寓言》韩少功 《马 桥词典》
中国现当代小说展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一. 鲁迅 《呐喊》--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 《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 《阿Q正传》--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作品 二. 问题小说--探究人生和社会 1919年下半年,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 《去国》的以发表,开创了问题小说的创作风气。 代表作家:冰心 王统照 庐隐 许地山
第三阶段:90年代
“中国当代商业写作第一人”的王朔 王朔 《空中小姐》、《一半是海 水, 一半是火焰》、《玩得就是心跳》 《顽主》、《千万别把我当人》、 《一点正经没有》 他的文学创作的商业倾向愈加明显, 并促使他最终放弃小说,转入纯 粹商业性的影视剧创作,经他策划和 编剧的作品有《渴望》、《编辑部的 故事》、《爱你没商量》等,都 曾经轰动一时,成为开拓中国当代商业影 视创作的先锋。
现代历史题材创作 主流是表现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的重大历史事件, 比较突出的 艺术体裁是长篇小说,不但数量可观,而且也拥有比较强 烈的个人 风格。代表作有梁斌的《红旗谱》、 杨沫的《青春之歌》、 冯德英 的《苦菜花》和《迎春花》、高云览的《小城春秋》、李英儒 的 《野火春风斗古城》、欧阳山的《三家巷》和《苦斗》、艾明之的 《火种》、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红岩》等。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
一. 革命现实主义小说:
茅盾:代表作:《子夜》《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 老舍--市民诗人 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巴金:代表作: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 《寒夜》
二. 左联准备期的小说--革命加恋爱的流行主题 主要代表: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田野的风》) 三. 左联青年作家群的小说--标志着现代文学在创作上真正结束了 “革命文学”的时代而向前迈进了。 主要代表:丁玲《沙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张天翼《华威先生》--开四十年代国统区讽刺 文学之先河。 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 萧军《八月的乡村》 四. 左联外民主主义作家 主要代表:叶圣陶《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 李颉人《死水微澜》
寻根文学:阿城的《棋王》等)张承志的《北方的河》)韩少功的 《爸爸爸》) 先锋小说:格非、孙甘露、余华
新写实小说 : 池莉的《烦恼人生》 方方的《风景》 刘震云的 《单位》、《一地鸡毛》 叶兆言的《艳歌》 新历史小说:莫言的《红高粱》 陈忠实的《白鹿原》 刘震 云的 《故乡天下黄花》 苏童的《妻妾成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