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一、前言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它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
二、新文学运动的崛起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剧变,新文学运动迅速兴起。
这一运动以推翻旧文化传统为目标,强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关注社会问题,追求个体的内心体验。
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作家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
他们以《新青年》等刊物为平台,倡导新思想、新观念,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反思。
三、现代派文学的探索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学进入了现代派文学的探索阶段。
这一时期的作家,以郭沫若、茅盾、冰心等为代表,开始追求艺术的现代性和个性的表达。
他们提倡自由写作,追求创新和个性化的艺术风格,同时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现代派文学的出现,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四、抗战文学的兴起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国社会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以抗战为主题。
抗战文学以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战争的真实描写而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郭沫若的《七律·长城行》、朱自清的《背影》等作品成为经典之作,激励了无数人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五、社会主义文学的崛起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文学也随之崛起。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以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和革命英雄形象为主题,代表作品有巴金的《家》、韩愈的《报告文学》等。
社会主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思想和精神支持。
六、文学改革与思潮的交替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新一代作家开始追求个体的自由和多样性,他们在文学形式和题材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这一时期的作品,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批判,也有对现代生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
代表作品有余华的《活着》、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等,它们以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新写实主义
以刘震云、方方等作家为 代表,注重描写生活细节 和人物内心世界。
浪漫主义
以三毛、郭敬明等作家为 代表,注重个人情感和审 美体验。
文学批评研究
文化批评
从文化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探讨文化心理、文化 意识和文化观念。
社会批评
从社会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探讨社会现象、社会 问题和历史背景。
形式批评
从形式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探讨文学语言、结构 、修辞和叙事技巧。
04
作家作品研究
作家研究
01
作家生平和创作背景 研究
通过对作家生平、创作背景和思想变 化的研究,理解作家的创作来源和动 机。
02
作家作品风格研究
通过对作家作品风格的研究,理解作 家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03
作家作品影响研究
通过对作家作品影响的研究,理解作 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作品研究
文本细读与解读
研究建议
鼓励跨学科、跨领域研究
应当鼓励研究者们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推动不同领 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产生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加强学术交流
应当加强学术交流,通过举办学术会议、组织学术研讨等方 式,让更多的学者了解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推动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不断发展。
THANKS
多元化研究
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已经呈现出多 元化的发展趋势,研究范围不再 局限于传统的文学流派和主题, 而是拓展到文化研究、跨学科研 究、比较文学等领域。
社会文化视角
当代文学研究越来越重视社会文 化视角的引入,关注文学与社会 、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究文 学在表达和反映社会现象、文化 问题上的作用。
跨文化交流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中 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点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从 1917 年新文化运动开始至今的文学发展历程。
在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学流派和思潮。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开端。
这一运动倡导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为新文化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深刻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0 世纪 20 年代,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是两个重要的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主张“为人生”的文学,强调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代表作家有茅盾、叶圣陶等。
茅盾的《子夜》是一部具有广阔社会视野和深刻思想内涵的长篇小说,展现了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社会的复杂面貌。
创造社则强调文学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色彩,代表作家有郭沫若、郁达夫等。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以豪放的激情和浪漫的想象,表达了对新时代的向往和追求。
20 世纪 30 年代,左翼文学兴起。
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作家积极参与社会革命,关注社会现实,作品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批判性。
此外,还有京派文学和海派文学。
京派文学追求文学的纯正和高雅,代表作家有沈从文等。
沈从文的《边城》描绘了一个优美而宁静的湘西世界,展现了人性的美好。
海派文学则注重表现都市生活和市民心理,代表作家有张爱玲等。
张爱玲的小说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独特的语言风格,揭示了都市人的情感困境和生存状态。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文学成为了鼓舞人民斗志的有力武器。
田间的街头诗、艾青的诗歌等都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仇恨。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等作品反映了农村的变革和人民的觉醒。
新中国成立后,文学创作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十七年文学”中,出现了许多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历史的作品,如梁斌的《红旗谱》、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学创作受到严重干扰,但仍有一些作家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创作。
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现当代文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这个多元化、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现当代文学不仅吸收了西方文学的先进经验,也保持了自身的民族特色,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
首先,我国现当代文学在文体上展现出了更加多样的特色。
除了传统的小说、诗歌、戏剧等文体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文体形式,如微型小说、网络小说、漫画、网络剧等。
这些新兴的文体形式不仅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力,也吸引了更多的读者群体参与其中。
其次,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题材上更加广泛。
以前,文学作品主要集中在农村、城市和家庭等狭窄的范围内,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作品关注社会热点、人性问题以及历史事件等。
这样的变化使得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更加紧密地与社会现实相联系,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变迁。
此外,我国现当代文学在艺术手法上也有了新的突破。
作家们在创作中大胆尝试各种新的艺术手法,如拼贴、多重叙事、意象的运用等。
这些创新使得作品更富有个性和创造力,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最后,我国现当代文学在国际传播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这不仅
提升了我国文学的影响力,也为世界各地的读者带来了全新的文学体验。
总的来说,我国现当代文学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它既保持了传统文学的独特性,又积极吸取了其他文化的优点,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面貌。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现当代文学会继续迈向更高的层次,为读者带来更多的美好与思考。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摘要:一、现当代文学的背景与特点1.背景:社会变革与文学革命2.特点: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二、现当代文学的发展阶段1.五四运动时期2.抗战时期3.新中国成立后4.改革开放时期三、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鲁迅:《狂人日记》、《阿Q 正传》2.茅盾:《子夜》、《林家铺子》3.巴金:《家》、《春》、《秋》4.钱钟书:《围城》5.莫言:《红高粱》、《檀香刑》四、现当代文学的主题与风格1.主题: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与批判2.风格:多元化的表现手法正文: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在社会变革与文学革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特点。
它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五四运动时期、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时期。
在五四运动时期,文学界出现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作家。
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阿Q 正传》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强烈地反映了民众的精神觉醒。
茅盾的《子夜》和《林家铺子》则表现了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的变迁,以及人们在变革中的挣扎与奋斗。
抗战时期,文学界紧密围绕民族救亡的主题,涌现出了以巴金、老舍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作家。
巴金的《家》、《春》、《秋》展现了封建家庭制度的崩溃和民主思想的兴起。
钱钟书的《围城》则以讽刺的笔调揭示了知识分子的困境。
新中国成立后,文学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题丰富,风格多样。
如《红高粱》和《檀香刑》等作品,通过对乡土生活的描绘,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社会的变革。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现当代文学迎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
文学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探索出多种表现手法。
如莫言的《红高粱》、《檀香刑》,通过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中国农村生活的变迁和人们在变革中的命运。
总之,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其独特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特点,展现了各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与精神面貌。
第一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与总体特征

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通用教材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主编 刘 勇 副主编 李春雨 杨 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 轮廓与总体特征
中国新文学通常被分为现代文学和当 代文学两个阶段。现代文学是指以1919年 “五四”运动前后为开端至1949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的文学,习惯上称 之为新民主主义阶段的文学;而中国当代文 学则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包括台港澳地区)的文学。
3.中国当代文学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性发展, 各阶段分别体现出怎样的历史特征? 4.中国当代文学呈现出与时代密切联系、由一 元走向多元、探索与困惑并存的文学面貌, 请对此加以论述。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
1958年,在经济上展开“大跃进”的 同时,毛泽东在文艺上也提出了 “大跃 进”。这可以看作是走向“文化大革命” 文学的重要一步。
(三)新时期的文学
新时期文学是指从“文化大革命”结束 到1986年前后约十年时间的文学,所以称之 为新时期十年文学。
(四)近十年来的文学
近十年来文学环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包罗万象,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立场公 开呈现。文学潮流的淡化是最近十年的文 学现象之一。
二、当代文学的重要特色
(一)文学与时代的密切联系 (二)由一元到多元的文学格局 (三)探索与困惑并存的发展态势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诞生:由古典走向现代从单纯的时间性概念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1917年至现在的文学,近年来人们一般又把它称为中国20世纪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它的诞生之初被叫做中国新文学,这一称谓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性概念,而且是中国文学史乃至思想史上一种革命意义的显示。
其发展过程既是中国文学本身现代化的过程,又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的艺术显示。
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又是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源头是五四文学。
五四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本质性变异,它划定了从传统文学到现代文学的不同历史时代。
它的发生与发展有着复杂的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深刻背景。
首先,五四文学的诞生有着深刻的外来文化背景。
从作品的翻译介绍开始,到文学观念的倡导、文学创作的出现和文学思潮的形成,都与外来文化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
对外国文学和文化的译介中,严复和林纾的贡献功不可没。
严复被胡适称为“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的第一人”(1),他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等西方近代社会科学的名著,对近代中国的知识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林纾在五四之前,共译介西方文学名著170多种,1200余万字。
在此之后,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人介绍和引入了西方文学和美学理论。
而对中国新文学发生具有本质性影响的还是西方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思想主题和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文艺思潮,这使中国新文学具备了真正的反封建的“现代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大系统现代化转化的先期完成形态。
与思想主题、文学思潮的进入相一致,在外来文学的示范下,各种与传统文学相异的文学样式应运而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历史。
诗歌从古典走向现代白话诗;小说由章回体的故事小说走向多样的性格小说和心理小说;戏剧从传统戏曲经“文明新戏”走向现代话剧;散文由文言文走向白话杂文和美文。
各种文学流派和社团迅速丛生和更迭。
其次,传统文学和文化对新文学的诞生有着复杂的影响。
从五四文学的发生前提来看,传统文学和文化的影响在表层上是一种相反的刺激,新文学以现代意识为尺度,以传统为批判对象,形成了新的文学观念和思想主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实用版】目录1.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2.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况3.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4.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发展趋势5.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正文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主要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发展概况、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主要流派和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从 1919 年五四运动开始,到目前为止的文学创作。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
这些历史变革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背景。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况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文学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时期。
新文学时期从五四运动开始,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倡导白话文学,反对旧文学。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文学创作主要围绕抗战和解放战争的主题展开,鲁迅、茅盾等作家的作品反映了这个时期的社会变革。
新中国时期,文学创作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下展开,出现了一批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作品。
三、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中国现当代文学出现了许多重要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这些作家包括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老舍、曹禺等。
鲁迅的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阿 Q 正传》、《呐喊》等;茅盾的代表作品有《子夜》、《林海雪原》等;郭沫若的代表作品有《女神》、《屈原》等;巴金的代表作品有《家》、《春》、《秋》等;老舍的代表作品有《茶馆》、《四世同堂》等;曹禺的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等。
四、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发展趋势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文学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
现实主义文学以真实反映社会生活为主要特征,代表作家有鲁迅、茅盾等;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个人情感和主观体验为特点,代表作家有郭沫若、巴金等;现代主义文学以现代主义思潮为背景,尝试新的文学形式和技巧,代表作家有曹禺、钱钟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一、我国现当代文学
从时间上来划分,我国现当代文学是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的,它的源头便是著名的五四文学运动。
五四新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革命,它是与传统文学迥异的现代文学,它不仅仅是艺术形式的不一致,思想上也更为新潮,更为突出。
随着新中国的逐步建立,他推动新文学运动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我国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从文学发展的多样性、主题的走向以及与中国社会的关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文化整体批判时期、政治分野与文化批判时期、政治分野与文化反思时期、政治与文学一体化时期和政治变革与文化转型时期[1]。
二、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具体发展变化
1文学内容涉及的生活范围更广泛
五四文学运动之后,中国文学进入了现代文学史的开端。
中国的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有了明显变化。
文学创作者笔下融入了更多的平民形象和普通生活。
其中以普通农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尤为突出,作品涉及的内容以及生活范围有所丰富和增加。
这些作品从普通群众视角出发,通过对普通人生活中的幸福与痛苦的描写,侧面上反衬出社会的安稳与动荡,并根据当时的生活环境,描绘了一幅幅民主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
随着中国人从压迫中解脱后,中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得文学反映生活的领域明显扩大,为文艺创作开辟了宽阔的道路。
文学创作者的视野开拓到农村、工厂、部队、学校,等等。
尤其是过去文学作品中很难见到的工业、科技题材,少数民族生活题材等都有了新的开拓和创造,极大地填补了文学创作题材上的欠缺部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涉及的内容更为广泛,上天入地,无所不及。
这标志着我国现当代文学的不断解放、突破与创新。
2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了新的进展
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应用在文学方面,意思就是说文学的创作源泉是源自于实际生活的[2]。
因此文学创作者在具体生活的基础上对人物写实和艺术深化推动历史推动文明的发展,这也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重任。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当代文学人物塑造题材类型作品中,成功刻画了一批典型的人物形象。
这批形象包括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人物,阻碍社会发展的反派形象,以及多种历史人物形象。
从中不难发现,曾经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在作品中的地位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过去贫穷困苦受欺凌、受压迫的形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普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逐渐成为文学创作喜欢的描写对象,他们在文学作品中一跃成为主人公,成为英雄人物。
这些人物形象凝聚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成为人们仿效的榜样,填补了当代文学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空白,具有开创的意义。
现当代文学中呈现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绝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完人,也与那些为数不少的平庸浮浅的人物形象不同,它具有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物个性鲜明,优点缺点皆有,但是他却更让人印象深刻。
他比完人更可敬,比平庸更真实,它是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简。
文学作品主人公新形象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现当代文学水平有了新的突破和提高,全新的文学表现手法的应用,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有所突破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批文学创作者若想达到成熟,那么首先要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丰富的艺术风格是民族文学、时代文学的兴盛的标志。
新中国成立之后,十年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短暂又漫长的十年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艺术风格、艺术形式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3],但广大文学创作者依然不断深入生活,坚持写作理念。
特别是早在五四运动到来之前,写作风格就已经别具一格的文学创作者在文化运动新潮中,随着思想艺术水平的提高,创作个性又有了全新的进展和突破。
有些作家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人们得到解放之后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之
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文明取得了迅猛发展,文艺创作者们纷纷探索新的艺术形式,适应时代需求,这种精神十分可贵。
值得肯定的是这种探索和创造还建立在民族化、群众化的基础之上,这样的文学作品不仅仅具有群众基础,其拥有的艺术价值也是值得赞许的。
不可否认的是,同一时代背景下的文学创作者尽管各有各的风格,也一定有时代精神的标签。
一个作家风格的形成,肯定包括生活环境、人生际遇等因素的影响,时代和社会是最容易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当代文学史上,曾经出在了一批倾向相似、风格相近的作家群,它是融汇了个人艺术创造的时代的产物,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总结的一种文学现象。
4少数民族文学有了新的生命力
我国的少数民族,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创造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作品,也是中国文坛不可或缺的瑰宝。
在旧社会,少数民族文学不仅得不到发展,甚至已经到了濒临消失的边缘。
五四运动的掀起也让少数民族文学重获新生,有才华的作家一批一批不断涌现,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原创作品。
这些作品中描绘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民俗面貌、文化传统等让我们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以及生活环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作品中深刻地反映了少数民族苦难的昨天和幸福的今天。
少数民族文学取得这样重大的成就,也应该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新的历史篇章。
5成就经受严峻考验的优秀文艺大军
早在二十世纪初中期,周树人先生就中国能够出现一批个性鲜明的文学创作家怀抱着巨大的希望,期盼他们能用他们的神笔创造新的时代文学,打破中国文学界的沉寂。
20世纪三十年代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作家,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时代责任感让他们团结在一起,共同奋战在血与火的斗争中。
在热火朝天的新文化运动中出现了一批非常杰出的文学创作家,比如说周树人、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丁玲、曹禺等。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经过不断努力,创建了一支优秀的富有战斗力的文艺队伍。
这支队伍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他们分别产生于现当代文学发展的五个阶段。
第一批是高举新文化旗帜的五四运动时期的前辈作家,他们是新文化浪潮的时代思想产物,他们为新文学的推进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国以后,他们继续高举新文化新思想旗帜,在当代文学历史中通过他们的先进思想和勤劳双手也写下了光辉史篇;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各个阶段中也涌现了许许多多为文学事业无私奉献的文学创作者,中国的民主革命经历了一段漫长而艰难的时期,它包括了艰苦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也包括了腥风血雨的大革命,文学创作者们没有因为社会环境的艰苦而磨灭了他们的创作意志,更可贵的是在烽火中在苦难中崛起,他们肩负起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继承发扬的历史重任,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新中国诞生后也有一批优秀的文学家崭露头角,他们大多是沐浴着新中国的阳光,在新中国的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此外在工人和农民中也出现了一股新兴力量,他们创作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作品走进了当代文坛;在新时期涌现的青年作者大都成长在大好时代,相对而言他们还有些许稚嫩,些许不足,但是他们是新文化的新鲜力量,新的生命活力,是生气勃勃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学中坚力量。
这支优秀的社会主义文艺队伍,在党的思想指导和文化浪潮的培育下,经受了历史的严峻考验,而今已经锻炼得更为坚强和成熟[4]。
在探讨国内文学在现当代的成就时,应该是内陆人民和港澳台同胞文学作品的总和,不得不说港澳台的同胞们也不乏有相当多的进步文学作品出现。
港澳台作为祖国的一部分,港澳台的中国人和内陆人民也是紧密相联的,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骨肉同胞。
近百年来,台湾的进步思潮在时代的发展和推动下也有所成就。
近几年来,各大出版社出版的港澳台的优秀文学作品被内陆文学家、文艺工作者所熟知,在欣赏优秀作品,开拓文学视野的同时,也从作品中得到了某些借鉴。
因此,不断加强研究台湾、港澳文学的工作,对了解各地区文学以及加强祖国统一团结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中国现当代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学,取得了巨大的创新和成就。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说明,中国文学的发展绝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结论
总而言之,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我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开端。
一百多年来我国现当代文学走过了一条光辉而又艰难的道路,但是取得的突破与成就也是不可估量的。
文学工作者应该加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对中国文学分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不断研究和总结,促进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