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金融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本科专业培养方案金融本科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备金融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金融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详细内容。
一、培养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和金融业务的操作流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金融分析、金融决策、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思想政治、英语、数学、计算机等。
2.专业基础课:经济学、金融学、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投资学等。
3.专业核心课: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公司金融、金融资产定价、金融数据分析等。
4.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
三、培养措施1.教学方法改革: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2.产学研结合:与金融机构、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和实习机会。
3.国际化培养:开设国际金融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拓宽国际视野。
4.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5.职业规划指导: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咨询和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四、毕业要求1.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备金融分析、金融决策、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管理能力。
3.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4.通过毕业论文和实习,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5.达到国家规定的本科毕业生相关要求。
金融学专业培养计划专升本020301k

金融学专业培养计划(专升本)(020301k)Finance and Banking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金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实践能力强,能在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金融管理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货币、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相关金融业务的专业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金融实践与业务操作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金融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方法;2.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与外语的能力;3.具有熟练运用金融理论知识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业务的能力;4.熟悉国家有关金融政策和法规;5.了解金融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主干学科经济学四、学制二年五、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六、学位课程(共38学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经济法,保险学,金融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学,现代投资学原理,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公司金融,个人理财规划。
七、课程和环节的总体框架图教学环节课内总学分学分比例课内总学时学时比例必修课公共基础课17 18.3% 246 21.8% 专业基础课23 24.7% 368 32.7% 专业课24 25.8% 384 34.1%选修课专业选修课8 8.6% 128 11.4% 公共选修课实践环节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21 22.6%合计93教学校长:教学质量处处长:教学工作负责人:执笔人:表一金融学(专升本)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课内学时课外学时按学期周学时分配开课单位授课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必修课程公共基础课x113005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0 48 30 18 2人文社科x113007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 32 24 8 1.5x1100184 大学英语8.0 128 128 4 4 外语学院x1080322 高等数学 4.0 64 64 4 理学院小计17.0 272 246 26 9.5 6专业基础课x2090201 *微观经济学 3.0 48 48 3 经法学院x2090081 *宏观经济学 3.0 48 48 3 经法学院x2090421 *财政学 2.0 32 32 2 经法学院x2090151 *经济法 3.0 48 48 3 经法学院x2090171 *保险学 3.0 48 48 3 经法学院x2090101 *金融学 3.0 48 48 3 经法学院x3090741 *金融市场学 3.0 48 48 3 经法学院x2090321 *国际金融学 3.0 48 48 3 经法学院小计23 368 368 11 6 6专业课*现代投资学原理 3.0 48 48 3 经法学院x2090161 *证券投资学 3.0 48 40 8 3 经法学院x2090501 *商业银行经营学 3.0 48 40 8 3 经法学院x2090511 *公司金融 3.0 48 48 3 经法学院x4091051 *个人财务规划 3.0 48 48 3 经法学院金融服务营销 2.0 32 32 2 经法学院x3090061 信托与租赁 2.0 32 32 2 经法学院x3090031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2.0 32 24 8 2 经法学院小计24 384 360 24 3 9 9 - -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银行信贷管理 2.032 32 2 经法学院x3090031 投资银行学 2.032 32 2 经法学院x3090021 国际结算 2.03232 2 经法学院x3090111 人身保险 2.0 32 32 2 经法学院金融法案例 2.0 32 32 2 经法学院x3090121 财产保险 2.0 32 32 2 经法学院金融机构管理 2.032 32 2 经法学院基金管理 2.032 28 2 经法学院房地产金融 2.0 32 32 2 经法学院x3090051 期货市场学 2.0 32 32 2 经法学院小计8 128 128 4 4实践环节集中性实践环节21总计93 1152 1102 24 26 23.5 25 23表二金融学专业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计划表环节编码实践教学名称学分周数学期教学内容及形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x5000001 入学教育0.0 1 1 集中16天完成x1209102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外汇业务模拟实训1 1 1 银行、证券、保险业务模拟x1109201 认识实习 1 1 1 了解金融或非金融企业业务x1209601 专业实习 2 2 2 金融及非金融企业实习x1409201 *毕业实习8 8 8 金融或非金融企业实习x2209401 *毕业论文9 9 9 论文撰写与答辩毕业教育0.0 1 校内、集中集中性实践环节合计21 23表三金融学(专升本)专业教学进程周学期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试假期1 →→→→→→→→→→→→→→×→→∮∴∴162 2 72 →→→→→→→→→→→→→→××→→∴∴16 2 2 53 →→→→→→→→※→→→→→→→→→∴∴16 2 2 74 ×××××××××□□□□□□□□+ 0 18 0 0 总计48 24 6 19 注:→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实训◇课程训练□毕业设计(论文)◆新技术专题⊙公益劳动∥金工实习∴考试×实习+入学/毕业教育∮机动周★军训教学校长:教学质量处处长:教学工作负责人:执笔人:。
2023年金融专业培养方案

2023年金融专业培养方案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专业的培养方案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改进,以适应新时代金融业的需求。
本文将围绕2023年金融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讨论,包括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实习机会和国际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具备全球化视野、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金融专业人才。
一、课程设置:1. 基础理论课程:提供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2. 专业核心课程:建立完善的金融学、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与机构等核心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3. 综合应用课程:设置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金融创新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能够在复杂的金融环境中灵活应对。
4. 选修课程:提供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和专业发展方向。
二、实践环节:1. 实习实训: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使其能够了解金融市场的实际操作和职业要求,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案例分析:在课程教学中加强案例分析的训练,通过解决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决策能力,提高实际问题解决的实践能力。
3. 学生实验室:建立金融领域的学生实验室,提供专业软件和数据资源,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模拟交易,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风险意识。
三、实习机会:1. 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2. 开展暑期实习项目,组织学生赴企业和金融机构实习,增加学生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
3. 提供创业实习机会,鼓励学生参与金融创新和科技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国际化教育:1. 开展国际交流项目,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学习,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人文素质。
2. 注重英语教育,提供英语课程和专业英语培训,培养学生的英语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金融学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适应银行商业化和其它金融机构迅速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专业工作,牢固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金融人才。
二、学制:
学制三年。
学习期满,经考试全部课程成绩合格者,颁发本科毕业证书。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可授予学士学位。
三、函授教学的各个环节:
1、自学:
是函授教学的主要形式。
学员必须预习教材、参考资料,复习面授内容,认真完成作业。
2、面授辅导:
是对学生进行课堂面授,帮助学员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是函授教育的重要环节,学员须按要求参加。
3、作业:
是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由学员独立完成。
4、答疑:
主要有课堂解答和函授通讯解答两种形式。
5、实验实习:
根据本专业的特定要求,组织学员实践实习,包括个案分析、社会调查、撰写毕业论文及论文答辩,时间共为12周。
四、考试考查:
全部理论课程实行考试制,实践教学内容实行考查制。
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背景介绍:金融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金融学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并培养学生适应金融市场变化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一、学科前沿知识培养:在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金融学学科的全面了解。
学生需要学习金融理论、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等前沿知识,了解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并能够分析和解决金融市场中的问题。
此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金融数学和统计学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金融学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二、实践能力培养:金融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应该设置充分的实践环节,包括实训课程、实习和实地考察等。
通过这些实践环节,学生可以了解金融实践的具体操作和风险控制方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意识培养:金融市场的运作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创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应该学习金融创新理论和方法,了解金融创新的动态和影响,并具备开展金融创新研究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金融竞赛和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与金融科技和金融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四、综合素质培养:金融业作为一个高度专业化和全球化的行业,要求金融学专业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在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可以通过英语课程、口语训练、团队项目等方式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适应金融职业的需求。
总结:金融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金融学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并培养学生适应金融市场变化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通过学科前沿知识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可以在金融行业中具备竞争力,并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做出贡献。
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一、背景和导入金融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与金融有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涉及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等方面内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金融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二、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熟悉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能够进行金融分析和决策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论基础、金融市场分析能力、金融工具运用能力以及金融决策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三、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金融理论基础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原理、金融学原理等基本理论课程,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2)金融市场课程:包括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证券投资学、金融衍生品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
(3)金融工具课程:包括金融风险管理、固定收益证券分析、股票投资分析等课程,培养学生对各类金融工具的分析和运用能力。
(4)金融决策课程:包括公司金融与投资决策、国际金融管理、金融决策模型等课程,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2.实践教学(1)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金融机构实习,让学生实际接触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课程设计:通过课堂案例分析、团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3)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金融相关项目的研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3.跨学科培养(1)经济学基础:加强学生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宏观和微观经济分析能力。
(2)信息技术:注重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提高数据分析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3)法律法规:加强对金融监管法律法规的学习,培养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
四、教材选择和教学方法1.教材选择: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选择与时俱进的教材,注重国内外比较和前沿理论的引入。
2.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团队项目、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金融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研究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学科。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业的不断壮大,金融学专业的需求逐渐增加。
因此,本文将从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一、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步就是确定培养目标,即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
从基本素质来看,金融学专业本科学生应有以下能力:一、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方法;二、良好的数理化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四、较强的创新、实践与团队合作能力。
从专业技能来说,金融学专业本科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金融理论和技能,有较强的金融实践能力和市场分析能力。
二、课程设置一份好的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必定要有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
根据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本科学生应该接受以下课程的教育:1. 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体的运作、财富分配、决策过程等经济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2. 会计学:研究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原理与方法。
3. 金融学原理:研究金融基本概念和理论。
4. 金融证券分析和投资组合管理:主要研究证券分析技能、资产配置、资产价格风险管理、投资组合管理等。
5. 风险管理:重点研究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析和管理技术。
6. 国际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环境和金融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运作机制。
7. 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研究现代金融市场的各种交易和交易方式、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
8. 实践课程:包括金融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
三、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对于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现行的金融学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注重理论和概念的讲解,而缺乏实际案例的引导。
因此进一步完善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使其更加贴近实际、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更能满足市场需求,有利于未来学生在金融行业的就业。
四、实践机会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最终一定要通过实践机会来实现培养目标。
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要求1.知识与技能要求(1)掌握较扎实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金融学基本理论知识,了解中国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和运行机制。
(2)熟悉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能够运用金融理论和知识进行金融市场分析和金融产品设计。
(3)掌握金融管理和金融决策的基本原理,具备金融风险评估和控制的能力。
(4)熟练掌握数据分析和金融模型,能够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金融研究。
2.思维与能力要求(1)具备较强的金融市场分析和金融工具设计能力,能够发现和解决金融市场中的问题。
(2)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能够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3)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金融项目和任务。
(4)具备独立学习和自我提高能力,能够持续跟踪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
三、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1)政治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3)宏观经济学(4)金融学导论(5)会计学(6)管理学(7)市场营销(8)统计学(9)计量经济学(10)财务管理2.专业课程(1)金融市场与机构(2)投资学(3)证券市场与投资银行业务(4)金融衍生品(5)国际金融(6)金融风险管理(7)金融工程(8)金融数据分析(9)金融市场与公司治理(10)金融监管与法律3.选修课程(1)货币银行学(2)保险学(3)金融市场分析(4)金融产品设计(5)金融机构管理(6)金融资本市场与公司财务管理四、培养模式1.理论教学和实践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等形式,加强学生对金融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
2.专业实践和实习环节组织学生进行金融机构实习,了解金融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和企业适应能力。
3.科研训练和论文写作鼓励学生参与金融领域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并要求毕业生完成一篇本科毕业论文。
五、培养效果评估针对每门课程的成绩评定和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估,通过阶段性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义》,使培养方案具有科学性、规范性。
2.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市场需求多样化、师范教育转型、基础教育全方位改革等时代背景,制定适合“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培养方案,使培养方案具有时代性、前瞻性。
3.总结2001年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实施的经验,坚持“强化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突出能力,提高素质”的改革思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分类分层培养,使培养方案体现学校特色和创新性。
二.培养目标及基本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素质较高、基础扎实、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基本规格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自由和宽容的态度、团结与协作精神及一定的审美能力。
(2)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
有基本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责任感;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习惯及求实与探索精神。
(3)具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能熟练动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和沟通;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4)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
系统地掌握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综合应用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5)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和修业年限
1.基本学制为2年。
2.本专业教学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在校学习年限为2—5年。
四.培养模式
以“二分三强”基本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即通过“课程分块、方向分流;强化学科专业基础,加强能力和素质培养,增强专业应用优势和就业竞争力”的模式,积极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基本培养模式
学科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方向与拓展教育。
大体在第一学年进行学科专业基础教育,第二学年进行专业教育。
2.自主发展模式
(1)双学位培养模式
(2)本科双专业辅修培养模式
(3)一本一专又专业辅修培养模式
(4)面向非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课程班
五.毕业要求
1.学分要求
修完本专业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学生毕业应修满98学分,其中:学科专业基础课(必修课)52学分,专业方向与拓展课程(选修课)25学分,实践课程21学分。
2.毕业条件
思想政治合格,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且所得学分的结构符合要求。
六、获得学士学位条件
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海南师范大学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的若干规定》。
七、时间安排
二学年教育教学基本时间安排表
八、课程设置
(一)课程类别和结构比例
(二)课程安排
1.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安排表(必修课)(52学分)
2.专业方向与拓展课程安排表(选修课)(25学分)
3.实践课程安排表(必修课)(21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