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摩尔体积(教案)
化学教案-气体摩尔体积

化学教案-气体摩尔体积一、教学目标1.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和单位。
2.掌握气体摩尔体积与摩尔质量、密度等物理量的关系。
3.学会运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相关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计算。
2.教学难点:气体摩尔体积与摩尔质量、密度等物理量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摩尔质量、摩尔浓度的概念。
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摩尔质量和摩尔浓度,那么气体摩尔体积是什么意思呢?它与我们之前学过的物理量有什么关系呢?2.讲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通过PPT展示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L。
强调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L/mol。
举例说明: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氧气(O2)的体积为22.4L。
3.探讨气体摩尔体积与摩尔质量、密度的关系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摩尔质量和密度,那么气体摩尔体积与这两个物理量有什么关系呢?通过PPT展示气体摩尔体积与摩尔质量、密度的关系公式:V=nVM=m/M=ρVM。
举例讲解:在标准状况下,氧气(O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密度为1.429g/L,计算其摩尔体积。
4.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通过PPT展示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公式:V=nVM。
讲解计算步骤:确定气体的摩尔数n,然后乘以气体摩尔体积VM,得到气体的体积V。
举例计算:计算标准状况下,2摩尔氧气(O2)的体积。
5.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通过PPT展示气体摩尔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气体压缩、气体分离等。
举例讲解:在气体压缩过程中,如何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压缩后的气体体积。
6.课堂小结强调气体摩尔体积与摩尔质量、密度的关系。
7.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解释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写出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公式。
3.计算标准状况下,1摩尔氢气(H2)的体积。
4.分析气体摩尔体积与摩尔质量、密度的关系。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使学生对气体摩尔体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理解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压强、温度、摩尔量之间的关系。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实验方法和数据的严谨态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压强、温度、摩尔量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三、教学内容1.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2.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方法3.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压强、温度、摩尔量之间的关系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气体状态方程,并提出问题:“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与其中的气体粒子数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讨论后,引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第二步:探究(30分钟)1.实验操作:实验装置为气体收集瓶、氢气生成器、瓶塞、温度计和压力计。
实验步骤如下:(1)将气体生成器接在气体收集瓶上,放入温度计和压力计。
(2)从气体生成器中放入一定量的氢气,记录气体的体积、温度和压强。
(3)反复进行实验,改变氢气的摩尔量,记录数据。
2.实验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气体摩尔体积,讨论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的压强、温度、摩尔量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气体摩尔体积与温度和压力成正比,与摩尔量成反比的规律。
第三步:总结(15分钟)教师总结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计算方法和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学生共同讨论总结规律,并进行概念澄清。
第四步:拓展(20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果改变实验条件,如温度或压强,气体摩尔体积会有何变化?”学生自由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在一旁辅导和引导。
第五步:实践(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气体摩尔体积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实验结果反馈并讨论。
第六步:反思(10分钟)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思考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五、教学案例案例一: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氢气的摩尔体积是20L,氧气的摩尔体积是40L,求氢气和氧气的摩尔量比。
气体摩尔体积的教案

气体摩尔体积的教案气体摩尔体积的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气体摩尔体积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初步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要点,并学会运用该定律进行有关简单推理。
能力培养:培养科学归纳的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运用事物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引导学生逐步树立“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
科学品质:激发学生严谨务实,循序渐进,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由数据归纳客观规律;由理想模型出发进行逻辑推理。
重点、难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逻辑推理过程;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直观理解。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言】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这些基本微粒构成的。
衡量物质所含微粒数多少用哪个物理量?该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1mol物质含有多少构成它的基本微粒?1mol不同物质所含有的微粒数都相同,它们的体积是否也相同呢?这是本堂课要解决的问题。
【板书】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回顾上堂课内容,回答: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约为6.02×1023个。
引导学生由旧知识再现进入新的认知过程。
【投影】1mol铁、铝、铅、水、硫酸的质量、密度、体积。
引导学生分析投影数据。
【展示】引导学生看课本42页、43页图2-1和图2-2,并出示1mol铁、铝、铅、水、硫酸实物,引导观察。
分析投影数据,归纳并猜想:1mol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物质,体积是不相同的。
看课本插图,并观察分析实物,进一步证实上面的猜想。
引导学生从感性、理性两方面认识事物客观规律,培养他们进行科学归纳的能力。
【设问】对于1mol不同的固态和液态物质来说,为什么其体积各不相同?【讲述】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这些微观粒子构成的,在讨论物质所思考,但难以给出合理解释。
高一化学教案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精选3篇)
](https://img.taocdn.com/s3/m/e972a7a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62.png)
高一化学教案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精选3篇)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一、复习
1.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继续讨论上节课的问题:为什么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摩尔体积是相等的?
二、引入
1. 通过以下实验,引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取两个气瓶,一个气瓶中是氧气,另一个气瓶中是氮气,分别将两个气瓶中的气体放出来,观察它们充满的容积是否相等。
2.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什么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摩尔体积是相等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相同条件下,相等体积的气体,所含的摩尔数是相等的。
三、讲解
1. 阐述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等于其所占的容积除以摩尔数。
2.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
四、拓展
1. 讨论题:当气体的容积和摩尔数已知时,如何求气体的摩尔体积?
2. 让学生通过实例演示求解方法。
3. 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气体的摩尔体积等于其所占的容积除以
摩尔数。
五、应用
1. 给出多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
2. 提示学生注意单位的转换。
六、总结
1. 总结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强调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气体所含的摩尔数是相等的。
七、作业
1. 完成课后习题。
2. 思考:当气体的摩尔体积已知时,如何求解其所占的容积呢?。
气体摩尔体积_教案

例题: 工业上用N2和H2反应生成NH3,计算 标准状况下要制取44.8升NH3,需N2和 H2分别多少升?
[练习 1 ] 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NO, 另一个盛 有N2。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 内的气体不相同的是 ( D ) (A)物质的量
(C)分子总数
(B)原子总数
(D)质量
[练习 2 ] 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NO, 另一个盛 有NH3。在同温同压下两容 器内的气体不相同的是 ( B D ) (A)物质的量 (C)分子总数 (B)原子总数 (D)质量
NO2 练习5:标准状况下,8克某气体中所含分子 数与22克二氧化碳中所含分子数相等,求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0.714g/L
作业: 1.3.4克NH3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多少升?与 多少克氢气所占的体积相同? 2、 16.8克铁与氯气燃烧,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的 氯气多少升? 3、取4.35gMnO2与足量的浓盐酸共热产生氯气, 其化学方程式为: MnO2+4HCl →MnCl2+Cl2↑ +2H2O。计算标准状态下可产生Cl2多少升? 4、实验室制取标准状况下氯气2.24升,需36.5% 的浓盐酸(密度1.19克/毫升)多少毫升?
练习3:在标准状况下 1、 14克CO的体积是多少? 2、标准状况下33.6升N2中含有的氮分子 数是多少?
[练习4] 标准状况下,5. 6LCO2中含有多 少摩尔CO2? 含有多少个CO2分子?它的质 量是多少克?
知 识 归 纳
1、物质的量与物质所含的微粒数、物质的质量、 气体物质标况下的体积的关系
说法正确。 混合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2mol。
小结:在标准状况下,1 mol
单位: 升/摩 物质的量(摩) = 符号:L/mol
气体摩尔体积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气体摩尔体积》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的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目的是讲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包含阿伏加德罗定律)。
概念的得出可通过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用数据的计算、观察、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并用类比法讲解符号、公式和单位。
理解概念可采用学生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总结之,最后可以回到数据得出定律。
对刚上高一的学生进行的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指导,特别是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增强其思维能力和自主性,这堂课的内容最佳。
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加深理解、巩固和运用有关概念,特别是深化了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知体积、密度、质量三者的关系;已知物理量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三者的关系;已知固、液、气三状态;掌握一定数学计算能力、分析数据能力。
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知识,在物理课中还学过密度、质量、体积的公式,这些内容对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
并且学生已有了“物质的量”基础,故学生易接受,但对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解是一难点,需妥善处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②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出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③能进行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判断和计算。
④通过计算氢气、氧气物质的量之比和计算、比较几种气体、固体、液体的体积,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众多数据的对比、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探究意识;②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③通过类比,使学生学会同类事物可举一反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讨论,培养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与交流。
②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的建立,培养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通过分析推理使学生感受获取新知识的乐趣。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第一篇:《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第一课时知识目标使学生在了解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能力目标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设问,引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教学难点: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大约相同的原因。
教学方法:设疑、导思、归纳、应用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1.1mol物质含有的粒子数约是多少?.什么叫摩尔质量?[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的物质的量,它把宏观上可称量的物质与微观粒子联系起来,宏观上可感知的除了物质的质量,还有物质所占的体积上节课我们研究了1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这节课我们来讨论1mol物质所占的体积。
[板书]一、气体摩尔体积1.1mol固、液态物质的体积[提问] 已知物质的质量和密度,怎样求体积?学生回答:V= [投影]1mol几种固、液态物质的体积,填表物质;计算粒子数1mol 物质质量(g)20℃密度(g/cm3)体积(cm3)Fe6.02×10237.8Al6.02×10232.7Pb6.02×102320711.3H2O6.02×10231(4℃)H2SO46.02×10231.83学生分组计算出1molFe、Al、Pb、H2O、H2SO4的体积分别为:7.2、10、18.3、18、53.6cm3[微机显示] 1mol物质的体积[板书] 1mol固、液态物质的体积不相同。
2.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微机显示] 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分子间平均距离的变化。
[说明] 比较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必须在相同温度和压强条件下。
气体摩尔体积的教案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的教案设计气体摩尔体积的教案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气体摩尔体积的教案设计(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气体摩尔体积的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在了解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使学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别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能力目标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有关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了解学科间相关知识的联系。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设问,引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在学习了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有关计算,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加深理解、巩固和运用有关概念,特别是深化了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理解。
本节是今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以及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重要基础。
本节教材首先注意了学科间的联系和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计算得出1mol几种物质的体积,设问:1mol 气态物质的体积是不是也不相同呢?然后介绍气态物质的体积与外界温度、压强的关系,计算出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引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最后是关于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计算。
教学建议教法建议1.认真钻研新教材,正确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原必修本39页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这个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认为22.4L/mol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新教材52页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为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即 Vm=V/n 。
由此可以看出,气体摩尔体积是任意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而22.4L/mol 是在特定条件(如:0℃,101K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气体的共性、气体摩尔体积概念以及气体摩尔体积、气体体积、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在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导出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比分析、总结归
纳的能力。
通过对微观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品质。
通过从感性
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品质。
3、情感与态度:通过对物质体积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导学生研究事物时应抓住
主要矛盾,从而揭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通过多媒体等直观教具的应用,帮
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应用,课前学生已经有了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概念,通过分子图片展示、计算、逻辑推理等方法的运用得到气体摩尔体积
的概念,再通过小结、习题进一步巩固所学习的知识。
重点: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运用
难点: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课型:新授课
教学用品:多功能投影、黑板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二、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
2、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概念: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
标准状况:273K,101kPa
符号:V m 对象:所有气体
公式:Vm=n/V 体积:1mol任何气体体积为22.4L 单位:L·mol-1和m3·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