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圆磨床的维修
031-028数控外圆磨床大修修程

031-028数控外圆磨床大修修程编号031-028数控外圆磨床,机床运行不稳定,加工尺寸难以控制,加工精度变差,为了满足轮轴加工的要求,提高轮轴加工质量,改善操作者工作环境,消除安全隐患,现需对其进行大修。
大修工作涉及到机床的解体,重要部件的更换、维修,恢复机床的精度等。
一、电器部分1、检查机床数控系统:机床系统是XXX系统,控制面板多个按键失灵,各轴编码器故障频繁等,故障维修困难,配件难以采购,亟待升级改造;2、检查电器元件、电线电缆,更换损坏的电器元件和老化破损的电线电缆;3、检查各电机绝缘阻值,电机解体,检查电机轴、电机轴承磨损情况,更换损坏部件或新电机;二、机械部分1、砂轮主轴(1)、砂轮主轴部分解体,清洗检查轴、轴承、电机等,修磨、调整或更换损坏部件,消除间隙,同时恢复主轴精度;(2)、齿轮箱解体,清洗轴、轴承等,修磨、调整或更换损坏部件,消除间隙,保证传动平稳和传动精度;(3)、X轴导轨铲刮、研磨调整,传动丝杆、丝母副维修、调整,损坏部件更换,保证机床加工精度;(4)、伺服电机的解体、检查、维修、维护,损坏且不能修复时更换电机;2、工件主轴(1)、工件主轴头架、尾座解体,清洗检查轴、轴承、电机等,修磨、调整或更换损坏部件,消除间隙,同时恢复主轴精度;(2)、齿轮箱解体,清洗轴、轴承等,修磨、调整或更换损坏部件,消除间隙,保证传动平稳和传动精度;(3)、检查前后顶尖,修磨或更换顶尖;(4)、Z轴导轨铲刮、研磨调整,传动丝杆、丝母副维修、调整,损坏部件更换,保证机床加工精度;(5)、伺服电机的解体、检查、维修、维护,损坏且不能修复时更换电机;3、液压系统(1)、对液压系统解体,检查电机、泵、阀、管路,损坏部件更换;(2)、清洗油箱、泵、阀、管路;(3)、更换液压系统及液压管路密封件;4、切削液系统(1)、切削液系统解体,清洗各零部件,检查、维修、维护,损坏且不能修复的予以更换;(2)、清洗箱体、泵、阀、过滤器等,检查、维修、维护,损坏且不能修复的予以更换;5、空气净化系统(1)、空气净化系统解体,清洗各零部件,检查、维修、维护,损坏且不能修复时的予以更换;(2)、清洗空气净化机腔室及过滤网,更换污染严重不能使用的纸质过滤网;(3)、抽风电机、风扇的解体、检查、维修、维护,损坏且不能修复时更换电机、风扇;6、空气干燥机空气干燥机解体,清洗各零部件,检查、维修、维护,损坏且不能修复的予以更换;7、检查工作台、各运动轴等安全防护罩,更换损坏的防护罩,保证机床和操作工的安全;8、清洗主轴箱、齿轮箱,更换润滑油;9、重做机床表面油漆。
外圆磨床常见故障排除

调整压力
头架和尾座中心不重合
修正使其重合
6
工件有鼓型
工件刚性差,磨削时产生弹性弯曲变型
减小工件的弹性变化;(1)减小磨削深度(2)及时修正砂轮(3)工件很长时,适当使用中心架。
中心架调整不适当
正确调整支撑肯支承块对工件的压力。
7
工件两端尺寸过大或过小
砂轮超出工件端面台小或过大
工作有不平衡重量时,由于离心力作用,会在重的那边磨去较多金属,使工件有椭圆度。
事先加以平衡
砂轮主轴轴承间隙过大。
调整主轴轴承间隙
用卡盘装夹磨削外圆时,头架主轴径向跳动过大
调整头架主轴轴承间隙
5
工件有锥度
工作台未调整好,工件旋转轴线与工作台运动方向不平行
仔细找正工作台
工件和机床的弹性变型发生变化
应在砂轮锋利的情况下仔细找正工作台,每个工件在精磨时,砂轮的锋利程度,磨削用量和光磨次数应与找正工作台时的情况基本一致,否则需要不均匀走到加以消除,
外圆磨床常见故障排除
外圆磨常见故障排除
1
工件有螺旋形痕迹
砂轮硬度高,修得过细,磨削深度过大。
合理选择砂轮硬度和修正用量,适当减小磨削深度
纵向进给量过大
适当降低进给量
砂轮磨损,母线不直
修正砂轮
金刚石在修正器中未夹紧或金刚石在刀杆未焊牢,修出砂轮凹凸不平。
把金刚石装夹牢固,如金刚石有松动,需重新焊接
冷却液太少或太淡
适当减小磨削深度和纵向进给量,或增大工件转速
冷却液不充足
加大冷却液
3
工件表面出现直波形振痕
工件圆周速速过大,工件中心孔有多角.
适当降低工件转速,修正中心孔
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故障的排除

将会通过丝杠螺母使砂轮架产生微量抖动。 从分析结果来看 ,要想解决砂轮架在工作台换 向
时 出的现微量抖动 问题 ,关键就是减缓换 向过程 中主 油路 的油液对快速进退缸 的冲击 。首先 调整溢流 阀 9 的调定压力为 10M a . P ,同时在换 向阀 5的 回油路上 加装一个溢流阀起双向背压缓 冲作用 。 上 电使系统运行 ,故 障完全排 除。
床 与 液 压 ,0 83 ( )3 3 . 2 0 ,6 8 :7— 8
【】 4 李义梅. 如何用 G K90 S - T数控车床 系统加 工椭圆零件 8
[ ] 中国科技信 息 ,0 8 6 : 6 . J. 2 0 ( )5 9— 0
【 】 国经. 5 吴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 . M]北京 : 电子工业
【】 2 徐坚, 易竞. 基于 Y 44 T53液压系统故障的分析与探讨
[ ] 机床与液压 ,0 0 3 ( 2 :1 J. 2 1 ,8 1 ) 17—18 8 . 1 ,9 【】 3 徐坚 , 良冲. 于 C 64 数 控车 床故 障 的分 析 与探 廉 基 K 10
讨 [ ] 制造技术与机床 ,0 9 8 :2 —12 J. 20 ( ) 1 1 2 .
出版 社 , 0 4 2o.
( )对机床 进 给部分 传动 链进 行 检查 。机 床导 1
轨和砂轮架丝杠 无非常 “ ” “ 沉 、 盘不 动” 以及噪声 等现象 。
( )对 机床 主轴 部件 进行 检查 。主轴运 行 平稳 2 无噪声 ,变挡装置换挡平稳准确 。 ( )对 机床 导轨 进行 检查 。两 导轨 面无 明显磨 3 损 、变形 ,砂轮架丝杠螺母 间隙正常。 由此机械部分故障 因素可基本排除。
外圆磨床出现振动波纹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外圆磨床振动波纹概述 • 外圆磨床振动波纹产生的原因 • 外圆磨床振动波纹的解决措施 • 外圆磨床振动波纹的预防措施 • 外圆磨床振动波纹的案例分析
01
外圆磨床振动波纹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外圆磨床振动波纹是指在磨削加工过程中,工件表面出现的 一种有规律或无规律的振动痕迹。
案例二:砂轮轴挠度过大导致的振动波纹
总结词
砂轮轴挠度过大也是引起外圆磨床振动波纹的原因之一。由于砂轮轴挠度过 大,会导致砂轮在旋转时产生摆动,从而引起工件表面出现振动波纹。
详细描述
砂轮轴挠度过大可能是由于砂轮轴弯曲变形、轴承间隙过大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措施包括检查砂轮轴是否弯曲变形、检查轴承间隙是否过大等,并采取 相应的调整措施。
04
外圆磨床振动波纹的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砂轮及砂轮轴
总结词
预防外圆磨床振动波纹的首要措施是定期检查砂轮及砂轮轴。
详细描述
砂轮及砂轮轴是外圆磨床的关键部件,若出现磨损、不平衡等问题,会导致磨床 振动,进而产生波纹。为避免这一问题,需定期检查砂轮及砂轮轴,确保其状态 良好。
采用先进的砂轮修整技术
总轮因素
工件材料
冷却液
操作因素
机床的精度、刚性、稳 定性等因素都会影响振 动波纹的产生。
砂轮的粒度、硬度、修 整状态等与振动波纹的 产生密切相关。
工件材料的硬度、韧性 、热处理状态等也会影 响振动波纹的产生。
冷却液的种类、流量、 压力等对振动波纹的产 生有一定的影响。
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加工参数的选择、砂轮 修整方法等也会导致振 动波纹的产生。
详细描述
外圆磨床磨削圆跳动超差的原因分析及维修研究

外圆磨床磨削圆跳动超差的原因分析及维修研究摘要:数控外圆磨床是端面大轴类零件精密磨削加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之一,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能够很好的确保零件的磨削效率及加工质量。
但是在长期运行使用后,却很容易出现磨削外圆表面跳动超差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给零件加工带来较大困扰,进而无法保证最终的零件加工质量,因此,要想改善现状,就要寻找一条便捷有效的途径针对该故障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
本文也会对外圆磨床磨削期间所产生的圆跳动超差故障进行着重研究,进而根据具体产生原因,提出科学合理的维修策略,以便相关人士参考借鉴。
关键词:外圆磨床;磨削圆跳动超差故障;原因分析;维修策略现今,数控外圆磨床在汽车发动机及其它行业中有着很高的利用率,其虽然可以很好地确保零件磨削加工质量,但是在运行使用过程中仍存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尤其是在磨削期间,很容易出现圆跳动超差问题,进而影响到零件加工质量,因此,要想避免这种故障问题的发生,就要通过全面的检测和维修,来挖掘出故障问题的诱发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这样才能最大化发挥外圆磨床的应用性能,满足端面大轴类零件磨削加工需求。
1.故障产生的具体原因分析1.1初步分析与判断在故障初步分析阶段,相关工作人员考虑主要是由以下原因所致:第一,由于磨床车轴顶尖孔加工精度不达标所致;第二,磨床拨盘结构为三拨叉结构,但在实际操作时,操作人员只采用双拨叉,这样就会导致磨床在磨削加工时因拨叉不均匀而出现旋转摆动情况,从而诱发圆跳动超差故障的发生;第三,由于磨床后轴承间隙过大,从而使得磨床运行期间出现不规律的径向跳动,进而诱发圆跳动超差故障的发生[1]。
针对这些故障原因,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重新修正车轴顶尖孔后,发现磨削圆跳动超差现象依然存在;其次,调整拨盘结构后,发现磨床磨削精度略有改善,可以初步判断拨叉分布的不均匀是导致该故障发生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因;最后,对磨床头架主轴拨盘装置进行拆卸,并在夹持状态下对其头架主轴顶尖径向跳动情况进行全面检测,发现千分表指针顶尖锥端和锥尾最大跳动值分别为0. 014 mm、0. 011 mm,随后又将顶尖拆除,发现工件头架主轴的内外锥面径向跳动及前端面旋转轴向跳动分别为0. 011 mm、0. 007 mm、0. 006mm,均已超出设备最大精度允差,所以可以初步判定,头架主轴的跳动是导致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
M1083A无心磨床砂轮架主轴轴承研死原因分析及维修

M1083A无心磨床砂轮架主轴轴承研死原因分析及维修M1083A无心磨床砂轮架主轴轴承研死原因分析及其修复M1083A 无心外圆磨床的特点是刚性好、生产效率高、设备使用性能良好,能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其磨削轮、导轮主轴前、后轴承均采用薄膜反馈静压轴承,轴承为四油腔对称结构。
该设备最近出现了砂轮架主轴静压轴承副研死故障,我们对其进行了成功的修复。
下面结合修理过程对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静压轴承副修复工艺加以总结。
1 故障原因分析砂轮架主轴(磨削轮主轴)轴承研死的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润滑油泵送油油路的阻塞:第二是进入轴承油腔主油路的阻塞。
这两个原因将直接导致进入轴承油腔的润滑油油量不足或油压不够而导致砂轮架主轴启动时轴承副发生研死故障。
送油油路的阻塞主要是在滤油器处。
M1083A送油路上共有三重滤油器,特别是精滤器易被堵塞或滤芯纸质溶化致使送油压力下降,油量不足,使油压过低,而同时主轴启动电器互锁系统失灵,导致静压轴承副研死。
进入轴承油腔的油路阻塞主要是在薄膜反馈节流阀间隙处。
间隙严重阻塞时,进入油腔的油量很少,油压很低,主轴不能很好地在轴承中浮起,若扳动磨削轮则转不动或很重,此时一旦启动磨削主轴则同样引起静压轴承副研死。
1.2-?105mm处与轴承配合间隙0.055~0.060mm2.2-?105mm椭圆度、锥度允差0.002mm2 修复工艺我们将砂轮主轴拆下后,发现故障主要在主轴前轴承,后轴承则无明显研死痕迹。
首先我们用千分尺对主轴前轴颈进行精确测量,实际尺寸为?105-0.008-0.007mm,用内径千分表测得轴承内孔直径为?105+0.048+0.051mm,由此可知其配合间隙在0.055~0.059mm之间,而静压轴承副的配合间隙要求为0.006D(D为主轴轴颈公称尺寸),M1083A主轴轴颈D=105mm,其配合间隙技术要求应为0.063mm。
设计要求的配合间隙为0.055~0.060mm,经过实际测量尺寸可知其基本能满足主轴与轴承之间的配合间隙要求。
外圆磨床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外圆磨床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方法一、外圆磨床加工工件时表面有螺旋线的原因:主要原因是由砂轮的母线平直性差,有凹凸现象,使砂轮和工件表面仅是部分接触,磨削时就容易出现螺旋线其产生原因有以下几点:1、机床工作台纵向速度和工件旋转线速度过高。
2、砂轮轴心线和机床工作台导轨不平行。
3、机床工作台导轨润滑油压力大,而且过多,致使工作台漂浮。
4、砂轮修整后,边缘为倒角。
5、修整砂轮时,冷却不均与。
6、横向进给量过大。
7、砂轮修整不良。
8、尾架套筒与锥度配合不良。
9、机床工作台移动时有爬行。
二、引起外圆磨床加工工件表面有波纹的原因:1、砂轮静平衡差。
2、砂轮硬度过高或砂轮粘度不均,砂轮变钝,与工件摩擦力增大,使工件周期性振动增大。
3、砂轮主轴瓦磨损,配合间隙大主轴在旋转中有漂浮,使砂轮产生不平衡,产生振动。
4、砂轮法兰盘锥孔与砂轮主轴锥端配合接触不良,磨削时引起砂轮跳动。
5、砂轮架电动机振动,传动皮带过紧、松或长短不一致产生振动。
6、砂轮架电动机平衡差。
7、工件中心孔与接触不良。
8、工件顶的不合适,过紧使工件旋转不均匀,过松使系统刚性降低。
三、外圆磨床加工工件时工件表面有突然拉毛痕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粗粒度砂轮磨粒脱落,夹在砂轮和工件之间形成的1、粗磨时遗留下来的痕迹在精磨时未磨去。
2、冷却液中有磨粒存在。
3、材料韧性太大。
4、粗粒度砂轮在刚修整好时磨粒脱落。
5、砂轮太软。
6、砂轮未修整好,有凸起的磨粒,在磨削中磨粒破碎或脱落。
四、外圆磨床加工工件时工件表面有细拉毛痕迹:主要原因是细粒度砂轮磨粒破碎或脱落在砂轮和工件之间形成的1、砂轮太软。
2、砂轮磨粒韧性和工件材料韧性配合不当。
3、冷却液不清洁,导致冷却液中碎粒或脱离的细磨粒嵌挤在砂轮和工件之间滚转而造成。
五、外圆磨床加工工件圆柱度差产生鼓形或鞍形的原因1、机床安装水平产生变动。
2、工件刚性差,磨削时产生让刀。
3、中心架调整不到位。
4、磨细长轴时顶的太紧,工件弯曲变形。
数控小外圆磨床操作方法

数控小外圆磨床操作方法
数控小外圆磨床操作方法如下:
1. 将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在磨床工作台上,并夹紧工件,确保稳定性和定位准确度。
2. 打开数控小外圆磨床的电源,并将控制面板上的电源开关打开。
3. 启动磨床的主轴,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旋钮或按钮来调节主轴的转速。
4. 在控制面板上设置磨削精度和加工路径等参数,根据工件的要求和设计进行调整。
5. 调节磨床的进给速度,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旋钮或按钮来控制工件的进给速度。
6. 启动磨床的切削液系统,确保切削液能够充分润滑和冷却磨削过程。
7. 按下控制面板上的启动按钮,开始进行数控磨削加工。
8. 观察磨削过程中工件的状态和加工质量,若有异常,及时停止加工,并进行调整和维修。
9. 加工完成后,停止磨床的主轴和进给系统,关闭切削液系统和电源开关。
10. 检查并清理磨床工作台和周围的切屑和废料,确保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以上是数控小外圆磨床的基本操作方法,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求还需根据具体的磨削任务和设备型号来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床维修技术之——外圆磨床的维修1、外圆磨床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外圆磨床主要用来加工回转体工件的外圆或内孔(需配备内圆磨具)。
外圆磨削的对象主要是各种圆柱体、圆锥体、带肩台阶轴,环形工件和旋转曲面等。
如MGl432A高精度万能外圆磨床主要用来加工高精度轴类、套类、箔材轧辊、环规、塞规等零件。
<O></O>2、外圆磨床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其主参数指的是什么?答:外圆磨床主要类型有:万能外圆磨床,如M1450,M1432B,M1412,M1332B;高精度万能外圆磨床,如MGl432。
MGl432A,MGl432B;精密半自动外圆磨床,如MMBl420,MMBl412等。
外圆磨床主要技术参数有机床最大磨削直径、最大磨削长度、头架主轴转速、磨头主轴转速、工作台驱动速度等。
外圆磨床的主参数是最大磨削直径。
<O></O>3、M1432A万能外圆磨床液压传动系统主要起什么作用?答:M1432A万能外圆磨床液压传动系统除进行液压传动外,还利用液力消除间隙和进行液压自动润滑。
主要起如下作用:(1)控制工作台纵向运动。
(2)控制磨头快速进退运动。
(3)控制尾座套筒自动伸缩运动。
(4)液力消除间隙机构,保证砂轮进给的准确性。
(5)实现液压自动润滑。
<O></O>4、磨头、头架、尾座位置精度对加工精度有哪些影响?答:磨头、头架、尾座位置精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如下:(1)磨头、头架、尾座的等高度对工件尺寸精度的影响。
磨头、头架、尾座的等高度误差将使头架、尾座中心连线与砂轮主轴轴线在空间发生偏移,此时,磨出的工件表面将是一个双曲面。
(2)头架、尾座中心连线对磨头主轴轴线在水平面内的平行度误差对工件尺寸精度的影响。
当发生该项误差时,磨出的工件外形将是一个锥体,即砂轮成角度磨削,表面有螺旋形磨纹。
(3)磨头移动相对于床身导轨垂直度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这项误差的最终结果是使主轴轴线与头架、尾座中心连线发生偏移,在磨轴肩端面时,将造成轴肩端面与工件轴线的垂直度误差。
磨外圆时,将影响表面粗糙度,产生螺旋形磨纹。
<O></O>5、外圆磨床修理前必须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答:外圆磨床修理前首先应对机床的使用情况有所了解,并做必要的检测,按有关的精度标准或机床合格证书做机床的性能、精度检查,根据机床精度丧失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决定机床的修理方案与验收要求。
主要检测的精度和性能有如下几点:(1)头架主轴轴线、尾座套筒轴心线的上侧母线的相互平行度误差及等高度误差。
(2)头架主轴回转时的圆跳动误差(用试棒测量)。
(3)砂轮主轴回转时的圆跳动误差。
(4)液压性能的检测:工作台在何种低速时会产生爬行;工作台换向停留和冲击情况;磨头快速进退时的缓冲性能;液压缸两端漏油情况;操纵箱漏油情况。
(5)机床工作精度检查与表面粗糙度情况。
机械梦想社区中望CAD的制作线型小技巧——浅谈Mkltype命令6、M1432A万能外圆磨床拆卸顺序是什么?答:M1432A磨床拆卸顺序如下:(1)切断电源卸下外防护罩壳。
(2)拆头架、磨头上的电动机。
(3)卸下头架、尾座、磨头。
(4)拆下工作台及圆盘。
(5)卸下工作台手摇机构、横向进给机构及后底座。
(6)液压部件的拆卸。
(7)各部件的拆卸:拆卸磨头、拆卸头架、拆卸尾座。
<O></O>7、外圆磨床拆卸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外圆磨床拆卸时,根据修前检测和用户反映的问题,已经可以估计故障产生的原因和问题之所在。
在拆卸过程中应对可能存在问题的部件特别予以重视,要检查零件的损坏、磨损状况和精度丧失的数据,尤其是注意与之相配合零件的精度和它们之间的配合精度的丧失情况。
对以上问题在拆卸过程中均应有明确的了解和发现。
对零件是用修复的方法来恢复其几何精度和与相配合件的配合精度,还是用更换的方法来解决,应有明确的结论,以便及时修复和制造,确保修理周期。
对主要或精密的零件如磨头主轴、横向进给丝杠、活塞杆等在拆卸后应妥善保管,以防碰伤或产生变形。
<O></O>8、修理时所需专用工具和量仪有哪些?答:修理需用工具和量仪见下表。
<O></O><O></O>>>常见问题!9、外圆磨床床身导轨维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床身导轨维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无论采用刮削还是磨削的方法修复,都要注意控制V形导轨和平身轨的加工量之间有0.707∶1的下沉量关系,因此要求能均匀下降,以保证下工作台上平面对垫板导轨的平行度要求。
(2)无论刮削还是磨削,为避免床身前部的手摇工作台机构、横向进给机构、液压操纵箱、前罩等部件装上后使导轨变形,因此在拆下这些部件满24h 后,在刮削或磨削导轨前应将以上部件全部装上床身。
<O></O>10、床身导轨和工作台导轨相配刮至要求后,如何抛光?答:床身导轨和工作台导轨相配刮至要求后,,可用氧化铬(Cr2O3)抛光,以减少研刮点所引起的阻力,有利于工作台低速时不爬行。
具体方法如下:(1)将工作台吊起,将原刮研用的显示剂(红丹粉)擦干净。
(2)在床身导轨上均匀涂上一层以煤油调匀的300#氧化铬的研磨剂。
(3)将工作台放下,用人工推移工作台往返10次左右(不宜太多和太少),然后将工作台吊起,把床身和工作台导轨清洗、擦净,在导轨上不得留有氧化铬粉末。
一般用纸来检查,直到纸在导轨上揩擦后见不到黑色残迹为止。
<O></O>11、头架主轴修理工艺包括哪些内容?答:头架主轴由于其轴颈Φ60+0.008-0.005mm处装滚动轴承,因此不会磨损。
最易磨损的是4号莫氏锥孔,前端外圆因与拨盘上的密封圈相摩擦,也极易磨损成一条沟槽。
因此,锥孔及前端外圆是主轴修理的重点。
主轴的修复是以两轴颈为基准修复4号莫氏锥孔,主轴前端外圆用镀铁方式加大外圆后,再以轴颈为基准修磨主轴前端的外圆至要求。
当然在对主轴的轴颈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以此为基准修复其它有关孔和轴上的表面,一般要求两轴颈的同轴度误差在0.003mm以内。
具体修理工艺如下:(1)将主轴放人修复该主轴的磨床上,用卡盘夹紧后端的Φ60+0.008-mm主轴颈,用中心架托着前端的Φ60+0.008-0.005mm主轴颈,用百分表调整0.005前、后主轴颈同轴度误差在0.005mm以内,扳好4号莫氏锥度,磨削锥孔达要求。
(2)用4号莫氏锥度检验塞规在三条母线上涂色对锥孔进行检验(转动检验塞规不能大于60°),修理至符合要求。
(3)将4号莫氏检验棒塞入锥孔内,用百分表对近端和150mm处进行径向圆跳动的检测,若超过精度再进行修磨内孔,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O></O>12、砂轮主轴修复采用哪些工艺方法?答:机床拆开后,应认真检查主轴,如主轴无裂痕,仅因长期使用而造成的呈细线状的磨损,则该主轴可以修复使用,如有裂痕则应予以更新。
砂轮主轴两个轴颈用修磨的方法修复,利用修整好的中心孔将主轴装上磨床进行精磨,磨掉磨损的痕迹且使表面粗糙度达到R a0.025μm,同时使圆度和圆柱度误差均合格和接近合格,最后在超精密磨床上,磨至各项精度均合格为止。
为了保证l∶5锥面与修复后的轴颈同轴度精度,对1∶5锥面也应进行修复,而且也应消除磨损痕迹。
同样,为保证主轴后轴肩端面对轴颈轴线的垂直度要求,应对该轴肩端面进行修磨。
在上述修理工艺的保证下,装配后的主轴的轴向窜动、锥面的径向圆跳动误差均应合格。
常见问题!13、外圆磨床头架与头架底盘如何实现配刮?答:头架与头架底盘配刮工艺如下:(1)在头架主轴装配调整好、底面刮好后,应将头架放在底盘的上平面上研复一下接触情况,要求接触均匀,装固定螺钉外圈对中间应硬一些,以保证头架在拧紧螺钉时不变形。
(2)为方便上母线的测量,应先对侧母线进行调整,将百分表座吸在圆盘上,百分表测头触在检验棒的侧母线上,要求头架定位块和头架底盘定位块碰到一起时,头架侧母线为合格状态,如不合格,可以调整头架底盘上的偏心定位块的偏心量,一直调到侧母线合格为止,此为零位(此时,头架主轴、尾座套筒的中心连线与床身导轨夹角为0°)。
(3)前后移动圆盘可找到上母线,进行上母线的测量,移动工作台可以测量检验棒的近端和远端。
由于底盘的十字线已刮好,头架本身的上母线也已刮好,一般上母线大多合格,如有超差视头架回转时的等高精度来决定修底盘还是修头架底面,如回转不等高与零位不变,则应修刮头架底面;反之,则修刮底盘的上平面。
(4)转动头架成45°位置测量检验棒的远端与头架在零线时的远端,判断其等高度是否合格;如不合格,则应修刮底盘的上平面。
14、尾座套筒可采用哪些工艺方法修复?答:外圆磨床尾座套筒修复工艺如下:(1)在尾座套筒的前锥孔和后端孔各装一个闷头,以外圆为基准在两个闷头上钻好中心孔。
(2)以中心孔为基准修磨外圆,以恢复表面精度(圆度和表面粗糙度),然后按已研磨好的体壳孔为标准,在套筒的外圆上镀上铁或铬层。
镀层的厚薄以能配磨体壳孔为宜。
镀铁或铬时应保护好中心孔。
(3)以中心孔为基准磨外圆,配体壳孔的间隙,使其达到要求。
(4)拆除2个闷头,以外圆为基准修磨锥孔,直至符合要求。
用锥度塞规在三条母线上着色检查,转动塞规的角度小于60°,要求接触面合格和大端稍硬些。
(5)用两个V形架来检测外圆对锥孔轴心线的径向圆跳动误差。
<O></O>15、外圆磨床加工工件表面有螺旋线应如何解决?答:外圆磨床加工的工件表面有螺旋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砂轮的母线直线度超差,有凹凸现象,使磨削时砂轮和工件表面仅是部分接触,当工件几次往复运动后,就容易出现螺旋线。
具体解决方法如下:(1)若砂轮修整不良,应调整液压系统,使工作台低速移动时(约20~40mm/min)无爬行,重新修整砂轮。
(2)修整砂轮时,修整量不宜过多,须加大磨削液,防止金刚石热膨胀,影响砂轮母线的直线度。
(3)用白玉油石倒钝砂轮锐边。
(4)适当降低工作台速度和工件转速,工件线速度一般为砂轮线速度的1/60~1/100,工作台速度一般应在0.5~3m/min之间。
(5)根据砂轮的粒度和硬度合理选择进给量。
(6)调整导轨润滑油至规定压力。
16、外圆磨削工件表面有直波纹(多角形)应如何解决?答:外圆磨削工件表面有直波纹(多角形)主要是磨头对于工件一顶尖系统相对的周期性振动引起的,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1)在磨削前让轴承空运转达到工作温度,调整主轴与轴承间隙至0.005~0.008mm、,防止砂轮不平衡产生的振动振幅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