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19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19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研参考书汇总

公 管理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华中师 大学公 管理学院考研参考书汇总 企业管理: 管理学 , 蒂芬·P·罗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董克用,叶向峰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复试时用 薪酬管理 ,舒晓兵 张清华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 行政管理 公 管理学 ,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论 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 度 ,张立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次印 中外行政 度比较 ,张立荣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0次印 管理思想史 ,刘筱红主编,湖 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 西方行政学说史 ,丁煌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 社会医学与卫生 业管理 公 管理学 ,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论 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 度 ,张立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次印 中外行政 度比较 ,张立荣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0次印 卫生经济学 , 美 舍曼?富 德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版) 卫生 业管理 ,李鲁,郭岩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教育经济与管理 公 管理学 ,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论 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 度 ,张立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次印 中外行政 度比较 ,张立荣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0次印 编教育管理学 第2版 ,吴志宏等主编,华东师 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社会保障 公 管理学 ,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论 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 度 ,张立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次印 中外行政 度比较 ,张立荣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0次印 社会保障理论 ,李珍,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 社会保险 第 版 ,邓大松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6 出版 社会政策与福利政策——全球 的视角 ,米什拉著 郑秉文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9 出版 土地资源管理 公 管理学 ,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论 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 度 ,张立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次印 中外行政 度比较 ,张立荣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0次印 土地资源管理学 ,王万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如需以上科目的书,请咨询学长1165088890!

华师秋《高等数学文》在线作业

华师16秋《高等数学(文)》在线作业

————————————————————————————————作者:————————————————————————————————日期: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y=xsin3x,则y=( )。 . (-os3x+3sin3x)x . (sin3x+3xos3x)x . (os3x+sin3x)x . (sin3x+xos3x)x 标准答案: 2. f(x)在某点连续是f(x)在该点可微的() . 充分条件 . 必要条件 . 充分必要条件 .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标准答案: 3. x→5时,函数|x-5|/(x-5)的极限是() . 0 . ∞ . 1 . 不存在 标准答案: 4. 当x→0时,ln(1+x)与x比较是()。 . 高阶无穷小量 . 等价无穷小量 . 非等价的同阶无穷小量 . 低阶无穷小量 标准答案: 5. 当x→0时,下列变量为无穷大量的是()。 . xsinx . sinx/x . ^x . (1+sinx)/x 标准答案: 6. 极值反映的是函数的()性质。 . 局部 . 全体 . 单调增加 . 单调减少 标准答案: 7. ()是函数f(x)=1/2x的原函数。 . F(x)=ln2x . F(x)=-1/x^2 . F(x)=ln(2+x) . F(x)=lnx/2 标准答案: 8. 若f(x)是奇函数,g(x)是偶函数,且f[g(x)]有意义,则f[g(x)]是()

. 奇函数 . 非奇非偶函数 . 偶函数或奇函数 标准答案: 9. 曲线y=(4+x)/(4-x)在点(2,3)的切线的斜率是()。 . 2 . -2 . 1 . -1 标准答案: 10. 曲线y=f(x)在点(x0,f(x0))的切线存在是函数y=f(x)在x0处可导的 . 充分条件 . 必要条件 . 充分必要条件 .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标准答案: 11. 如果函数f(x)的定义域为(-1,0),则下列函数中,()的定义域为(0,1). f(1-x) . f(x-1) . f(x+1) . f(x2-1) 标准答案: 12. 偶函数的定义域一定是( )。 . 包含原点的区间 . 关于原点对称 . (-∞,+∞) . 以上说法都不对 标准答案: 13. 函数y=x^2+1在区间[-2,1]上的最大值是()。 . 1 . 2 . 5 . 不存在 标准答案: 14. 设函数f(x)=|x|,则函数在点x=0处() . 连续且可导 . 连续且可微 . 连续不可导 . 不连续不可微 标准答案: 15. 曲线y=xlnx-x在x=处的切线方程是()。 . y=-x- . y=x-

华中师大数学教学论复试试卷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2013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个题4分,共20分). 1、接受学习 2、有意义学习 3、同化 4、运算能力 5、心智技能 二、 简单题(每个题10分,共40分) 1、对于函数的概念,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给出了“变量说”的函数的定义,为什么在高中阶段又以“对应说”重新对函数的概念进行定义?这样的教学安排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的要求? 2、命题2320x x -+=“的根是12x x ==或”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为什么? 3、请以“四边形”作为属概念,选择不同的种差,至少给出“平行四边形”三种不同的定义。 4、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数学概念引入的途径主要有那些?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数学教学目的即回答“为什么要学数学”,不同的人对此可能做出不同的回答,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回答: (1)“数学是有用的”。俗话说“学了语言会写信,学了数学会算账”. (2)“数学能训练人的思维”。一句名言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3)“数学是升学的主课”。常言道“数学是筛选人才的过滤器”。 请结合实际对以上三种回答作出一定的评价,并就此论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2、新一轮的数学基础课程改革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现实出发,谈谈你对“学生现实”的认识,并就如何从学生的现实出发展开论述。

课程与教学论 和 学科教学(数学)复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1、数学认知结构 2、有意义学习 3、顺应 4、运算能力 5、选言推理 二、简答题(40分)。 1.有意义发现学习的条件 2. 命题2320x x -+=“的根是12x x ==或”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为什么? 3.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4.教育重点的涵义,一般那些内容算是教学重点。 三、论述题(40分)。 1、谈谈你对数学文化的认识,从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关系展开论述。 2、新一轮的数学基础课程改革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现实出发,谈谈你对“学生现实”的认识,并就如何从学生的现实出发展开论述。

高等数学B(二)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B(二)》教学大纲 本课程依据全校理工类专业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理工类本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制定,也依据了201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B(二) 课程代码:BB-2 课程管理:数理学院(或部)高等数学教研室 教学对象:全校理工类专业 教学时数:总时数64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4 学时,实验实训0 学时。 课程学分:4.0 课程开设学期: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衔接:(1)先修课程初等数学(2)后续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一、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积分学、常微分方程及无穷级数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得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要求学生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熟悉高等数学的基本公式和基本方法,掌握常用公式和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六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向量概念及有关运算;掌握平面方程、空间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熟悉平面与平面、直线与直线、平面与直线之间的交角公式及平行、垂直条件;掌握常用的二次曲面的标准方程及其图形。 (二)知识点及要求 第一节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1、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2、掌握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模与方向余弦的计算。 第二节数量积与向量积 1、理解两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的概念。 2、掌握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的运算。 第三节平面及其方程 1、理解平面的点法式方程,平面的一般方程,两平面的夹角。 2、掌握平面方程及其求法,平面与平面间几何位置的判定。 第四节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1、理解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对称式方程与参数方程,两直线的夹角,直线与平 面的夹角。 2、掌握空间直线方程及其求法,会利用直线、平面相互关系(平行、垂直、相交

华中数学分析历年考研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考研真题 以上是01年数分

2003年数学分析(综合卷) 1.(16)求下列极限: (1))/1(2)!(lim n n n +∞→. (2))(x f 在]1,1[-上连续,恒不为0,求131sin )(1lim 30--+→x x x x f 2.(15)设)(x f 在],[b a 上二阶可导,过点))(,(a f a A 与))(,(b f b B 的直线与曲线)(x f y =相较于))(,(c f c C ,其中 b c a <<,证明:在),(b a 中至少存在一点ξ,使0)(=''ξf . 3.(15) 证明:x x n n 21ln ∑∞ =在]1,0(上一致收敛. 4.(15) 设))}({(x f n 是],[b a 上的函数序列,满足对每一个],[b a x ∈导函数)(x f n '存在),2,1( =n 并且满足下 列条件:(1)存在某一个],[0b a x ∈,使))}({(0x f n 收敛;(2)导函数列)}({x f n '在],[b a 上一致收敛. 证明: )}({x f n 在],[b a 上一致收敛. 5.(14)设)(x f 在],[b a 上可导,其导函数)(x f '在],[b a 可积,对任意的自然数n .记 ?∑---+==b a n i n dx x f n a b n a b i a f )()(1σ , 证明:)]()([2lim a f b f a b n n n --=+∞→σ. 2004年数学分析 1.求下列极限(共50分,第1,2小题各10分,第3,4小题各15分) (1)21 sin 0 lim(cos )x x x → (2)11123n n +++1…+n (3)7 4444lim 112)x x x x x →∞+-- (4)1lim sin (sin )2n n k k n n π π→∞=∑

高等数学2课程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A2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009B6 学时:90 学分:5 适用对象:理学类、工科类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A1 考核要求:闭卷考试,总成绩=平时成绩20%+期末成绩8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同济大学数学系主编,《高等数学》(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 第五版 黄立宏主编,《高等数学》(上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年陈兰祥主编,《高等数学典型题精解》,学苑出版社,2001 年陈文灯主编,《考研数学复习指南(理工类)》,世界图书版公司2006年李远东、刘庆珍编,《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年 钱吉林主编,《高等数学辞典》,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为学习后继课程(如大学物理等)奠定必要的基础,是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高素质专门人才服务的。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积分学、无穷级数(包括傅立叶级数)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

第八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18 第九章重积分16 第十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16 第十一章无穷级数18 总复习 6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注意因材施教; 2. 考虑数学学科的抽象性,注意数形结合; 3. 考虑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注意在教学中多讲身边的数学, 使学生树立“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的观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好习惯。 五、教学内容 第七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1 ?基本内容: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数量积,向量积,曲面及其方程,空间曲线及其方程,平面及其方程,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2 ?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2)掌握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点乘法、叉乘法、)了解两个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 (3)掌握单位向量,方向余弦、向量的坐标表达式以及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的方法; (4)平面的方程和直线的方程及其求法,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解决有关问题 (5)理解曲面的方程的概念,了解常用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了解以坐标轴为旋转的旋转曲面及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 (6)了解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 (7)了解曲面的交线在坐标平面上的投影。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点乘法、叉乘法),两个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向量方向余弦、向量的坐标表达式以及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平面的方程和直线的方程及其求法,曲面方程的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 数学分析考研参考书目: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代数考研参考书目: 1、樊恽、刘宏伟编,《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教程》(上、下册),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或以下参考书2) 2、樊恽、郑延履编,《线性代数与几何引论》,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概率论基础考研参考书目: 李贤平,《概率论基础》(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与教学论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数学教育学》:《新编数学教学论》涂荣豹,王光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或《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第二版),十三院校协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研参考书目: 学科教学(数学)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数学教学论》:《新编数学教学论》涂荣豹,王光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代数》:高等代数(第3版),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前代数小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察内容: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思想方法。 学科教学(数学)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数学教育学》:《新编数学教学论》涂荣豹,王光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或《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第二版),十三院校协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应用统计硕士考研参考书目: 《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盛骤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浙江大学

应用统计复试科目参考书: 《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赵国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1。 考研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抽象代数》:《抽象代数》樊恽、刘宏伟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 《实变函数》:《实变函数》徐森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或《实变函数》,江泽坚、吴智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数理统计》:邓集贤、杨维权、司徒荣、邓永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4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变函数》:钟玉泉.《复变函数》(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概率论基础》:《概率论基础》(第三版),李贤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 资格申请表 申请人姓名 工作单位 (盖公章) 现从事的 学科专业 申请课程 类别及名称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处(部)制 年月

MPA 课程任课教师岗位资格的基本要求及具体条件 1.基本要求 所有申请 MPA 课程任课教师资格者,都必须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身体健康。 2.具体条件 (1)申请 MPA 核心课程任课教师资格的具体条件为:①具有正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②有深厚的学术造诣,近五年内出版个人学术专著 1 部,或发表一 类权威期刊论文 1 篇,或发表二类权威期刊论文 3 篇,或发表重点核心期刊论文 6 篇,或获得国家级奖励,或获得省、部级奖励(一等奖前 3 位、二等奖前 2 位、三等奖第 1 位);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近五年内三次系统讲授与申请任课课程相同或直接相关的内容,且教学效果优良;④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近五年内三次参加政府或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或咨询活动。 (2)申请 MPA 专业方向必修课程任课教师资格的具体条件为:①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职务,且已取得博士学位;②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近五年内出版学术著作(含合著、编著或第一主编教材)2 部,或发表二类权威期刊论文 2 篇,或发表重点核心期刊论文 4 篇,或获得省、部级奖励(一等奖前 4 位、二等奖前 3 位、三等奖前 2 位);③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近五年内两次系统讲授与申请任课课程相同或直接相关的内容,且教学效果优良;④有较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近五年内两次参加政府或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或咨询活动。 (3)申请 MPA 选修课程任课教师资格的具体条件为:①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职务,且已取得博士学位;有一定的学术造诣,近五年内出版学术著作(含合著、编著或第一主编教材)1 部,或发表二类权威期刊论文 1 篇,或发表重点核心期刊论文 2 篇,或获得省、部级奖励(一等奖前 5 位、二等奖前 4 位、三等奖前 3 位);③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近五年内一次系统讲授与申请任课课程相同或直接相关的内容,且教学效果优良;④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近五年内一次参加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或咨询活动。 —摘自《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选聘办法(试行)》

华中师范大学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编号:832 历史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依据“研教双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有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扎实的专业技能的一流师资和应用型人才。 基本要求: 扎实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新进展;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索精神,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专业技能。 具体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在大学平台课的基础上,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比较系统的基本知识; 2.通过专业学习和训练,形成一定的历史学研究能力; 3.较熟悉地掌握古汉语和一门外国语,能阅读中外历史文献和资料; 4.了解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 5.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具备教师基本技能。 二、主要课程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历史科学概论、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历史文选、教育学、心理学等。 三、学制 4年 四、授予学位 历史学学士 五、教学时间分配表 (续表)

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 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 七、课程计划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八、说明 1.本专业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67学分方可毕业。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35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67学分,专业选修课34学分,实践环节19学分,必修课学分不能以选修课学分代替; 2.教师教育课程分必修、选修共20学分,必修课为教育学基础3学分、心理学基础3学分、教师口语1学分、教师书法1学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2学分、现代教育技术2学分、历史教学技能训练1学分、历史学科教学论2学分,共15学分;选修课5学分(教育、心理类3学分,学科教育类2学分); 3.本专业学生必须选修12个学分的综合素质课。其中必须理科类不得少于4学分,艺体类不少于2学分,其他6学分建议从文学院、政法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等院选修; 4.专业实践包括第二学年暑期专业考察(2学分)和第三学年暑期专业研究实践“历史记忆中的家乡”(2学分); 5.本专业共开设双学位课程49学分。修满双学位课程28学分,可申请本专业辅修结业证书;修满42学分并完成辅修论文及答辩,可申请本专业双学位学士证书; 6.学生需同时修满规定的专业课程学分和素质拓展学分方可毕业。素质拓展学分要求:学生需获取20个必修学分,10个选修学分,具体修取办法见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中的相关规定。

华中师范大学城环学院第三届师范生技能大赛总结

城环学院第三届师范生技能大赛总结 作为教师,厚实的学科知识、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和过硬的施教能力缺一不可,为有效推动我院系公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训练工作,在总结前两次大赛的基础之上,我院于2010年11月举办了“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第三届师范生技能大赛”系列活动,旨在通过以赛代练,发挥我院师范生教育优势,加强师范生对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视和体认,引导师范生自觉、自主进行师范生基本技能训练。 本次技能大赛系列活动共分七部分内容: 1、师范生技能大赛动员大会 2、教师技能培训讲座 3、手抄报大赛 4、诗歌朗诵大赛 5、课件制作大赛 6、板书设计与绘图大赛 7、说课大赛 此次系列活动在院领导及同学们的支持与合作下,得以按照计划顺利开展,现将本次系列活动的各个环节工作总结如下:

一、师范生技能大赛动员大会 (一)活动概况介绍 1、主办承办: 主办:城环学院学术科研部 承办:08级党支部、08级学术科研部 2、活动时间及地点: 2010年11月7日20:00于我院406报告厅。 3、活动嘉宾:林程吉、罗琴 4、活动流程: 11月7日晚8:00,城环学院“2010年免费师范生技能竞技周”动员大会 如期在九号楼报告厅举行,08级辅导员龚涛、苏绣出席此次大会。此次动员大 会还特意请到了07级的说课大赛获奖者罗琴学姐和板书设计大赛获奖者林程吉 学长给大家以专业上的指导。 罗琴学姐首先向大家阐释了说课的含义,然后将说课与备课两相比较,从内涵、目的、要求三个方面着重说明了两者的不同。同学们通过这一比较,更加明 晰了说课的概念。紧接着罗琴学姐 介绍了说课的四种类型——备课 型、研究型、观摩型、评比型。学 姐还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出说课 的内容:一是说课程标准,要把教 学目标阐述清楚,根据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 个维度进行设计;二是说教材,教 材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都要在说 课中体现;三是说学情,学生已经会什么,有什么样的生活经验,要会分析学生的整体特点和个性差异。四是说教程,这个是说课的重点,要把教学思路和教学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参考书目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参考书目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鉴于出现很多想报考教育学硕士研究生 的同学们,苦于找不到参考的书籍这一情况,凯程教育第一时间整理了如下 书籍,希望对考研的同学们提供点帮助。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主要参考书目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育学院) 《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投入与产出》王善迈,河北教育出版社 《教育经济学新编》范先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学校管理学新编》萧宗六、余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编教育管理学》修订版,吴志宏、魏志春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注: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由国家统一制订 课程与教学论(历史学院) 《历史教育学》王铎全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学历史教学法》于友西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与教学论复试科目参考书目(数据与统计学院) 《数学教育学》,吴宪芳、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或《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十三院校协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硕士(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力学》漆安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力学》潘武明科学出版社)《电磁学》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电磁学》陈义成科学出版社)《光学教程》姚启均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概论》主编:阎金铎,郭玉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8年2月 《现代基础物理教育学》主编:李来政何熊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大学物理实验》主编:熊永红等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 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农药学(化学学院) 《物理化学》万洪文詹正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教材)《物理化学解题指南》陈平初、詹正坤、万洪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南京大学傅献彩等编著(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上下册)尹冬冬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五所师大合编,曾昭琼主编第三版上下册,高教出版社,北京《有机化学实验》五所师大合编,曾昭琼主编第三版,高教出版社,北京生物化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化学教程》王镜岩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对华师版数学教材的一点看法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对华师版数学教材的一点看法 对华师版数学教材的一点看法 武威十四中学宋盛华 20XX年,我市初中数学教材采用华师版教材,我有幸用这一套教材从事数学课改教学,七年级教到了九年级,深深感受到新课改数学教学的酸甜苦辣,虽然也有成功的地方,但是面对历次学生考出的那点分数我深感数学教学的困惑,究其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我感觉这套教材也有值

的探讨的地方。 一、教材知识体系松散,知识的编排体系不竟合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目标难以较好的落实,教师教的费劲,学生学的吃力。虽然《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结构“散”一些,但是数学教材的“散”要反应数学的本源,要以不影响学生的计算和推理为前提,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功为前提。《数学课程标准》赋予教师自由调整知识章节次序的权利,但实际上现在许多学校的考试,往往是征订省教科所的试题或者是连考,教师这种权利受到极大约束。再比如在图形的证明里,尽管降低了证明的难度,降低了学生知识逻辑性的要求,但是,培养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和合理的分析能力还是必须的。在章节的编排上八年级下册里学习了图形的相似,在九年级(上)里应先学习图形的全等,然后学习圆更有利于学生基本功的培养。 二、教材章节的弹性太大,知识点过于简单,教材知识点和课后习题安排不竟合理,习题过少,习题难度分配不合理,教材个别章节的题材的选取还不适应农村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改数学教学要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给学生留有更多思考和操作的时间。但不等于少做题,甚至不做题,合理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另外,教科书虽非惟一的数学学习资源,它只是一种学材,但是现实

2004-2010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考研真题

2004年数学分析 1.求下列极限(共50分,第1,2小题各10分,第3,4小题各15分) (1)1 sin lim(cos ) x x x → (2)n (3)74 lim x x →∞ (4)1 limsin (sin )2n n k k n n π π →∞ =∑ 2.(15)设)(),(x g x f 在],[b a 上连续,在),(b a 内可导,若12,x x 是)(x f 在区间],[b a 上的两个零点,证明:存在 [,]a b ξ∈,使得'()()'()0f f g ξξξ+= 3.(15)设)(x f 在)0](,[>>a b b a 上连续,在),(b a 内可导,证明:在),(b a 内存在,ξη使b a f f ?'?=') ()(2ηηξ. 4.(15)设)(x f 在],[b a 上黎曼可积,证明:() f x e 在],[b a 上也是黎曼可积的. 5.(15)'()(1,2,3,n f x n =…)在],[b a 上连续,函数)(x g 在],[b a 上也连续,且对],[b a 中任意的12,x x 和正整数n ,有 1212|()()|||n n M f x f x x x n -≤ -(0>M ),证明:lim ().'()0b n n a g x f x dx →+∞=? . 6.(15)设()n f x ( ,2,1=n )在],[b a 上连续,且{()}n f x 在],[b a 上一致收敛与)(x f .证明: (1)存在0>M ,使对任何自然数n ,有|()|,|()|n f x M f x M ≤≤及. (2)若)(x F 为-∞+∞(,)上连续函数,则 (())n F f x 一致收敛于))((x f F . 7.(10)设函数)(x f 在闭区间]1,1[-上具有三阶连续导数,且0)0(,1)1(,0)1(='==-f f f ,证明:在)1,1(-内至 少存在一点ξ,使得(3)()3f ξ=. 8.(15)函数),(y x F 在点00(,)x y 的某个邻域内有连续的二阶偏导数,且 00000000(,)0,'(,)0,'(,)0,''(,)0x y xx F x y F x y F x y F x y ==><, 证明:由方程),(y x F 确定的隐函数()y f x =在0x 点取得极小值. 2005年数学分析 1.求下列极限或指定函数的值: (1)1!2!3!!lim ! n n n →∞++++ (10分) (2)n →∞(10 分)

华中师范大学高等数学C真题

院(系 ): 专业: 年级: 学生 姓名: 学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页)

------------------------------------------------- 密 ---------------------------------- 封 ----------------------------- 线 ---------------------------------------------------------

第 2 页(共页)

------------------------------------------------- 密 ---------------------------------- 封 ----------------------------- 线 ---------------------------------------------------------

第 3 页(共页)

高等数学习题册参考答案

《高等数学》习题册参考答案 说明 本参考答案与现在的习题册中的题目有个别的不同,使用时请认真比对,以防弄错. 第一册参考答案 第一章 §1.1 1.??? ????+≤≤--<≤<≤+=--. ),(2, , , 0 , 211010101T t T T t a v T t v t at v v a v a v v a v v 图形为: 2.B. 3.)]()([)]()([)(2 121x f x f x f x f x f --+-+=, 其中)]()([)(21x f x f x F -+=为偶函数,而)]()([)(2 1x f x f x G --=为奇函数. 4.??? ????=<≤-<≤-<≤=.6 ,0, 64 ,)4(, 42 ,)2(, 20 ,)(22 2x x x x x x x x f 5.???.)]([,)2()]([,)1(单调减单调性相反,则单调增;单调性相同,则x g f g f x g f g f 6.无界. 7.(1)否,定义域不同;(2)否,对应法则不同;(3)否,定义域不同. §1.2 1.(1))1 ,0()0 ,1(?-=D ;(2)} , ,{2 Z ∈+≠=k k k x x D πππ;(3))1 ,0(=D . 2.1 ,4-==b a . 3.?????>-=<=,0 ,1,0 ,0 , 0 ,1 )]([x x x x g f ???? ???>=<=-. 1 ,,1 ,1 ,1 , )]([1x e x x e x f g 4.(1)]2 ,0[,)1arcsin(2 =-=D x y ; (2)Y ∞ =+=+=0 2 2),( , )(tan log 1k a k k D x y πππ. 5.(1)x x x f f 1 )]([-= ; (2)x x f f 1 )(1][=. 6.+∞<<=-h r V r h h r 2 ,2312 2π. 7.(1)a x =)(?; (2)h x x +=2)(?; (3)h a a h x x ) 1()(-= ?. §1.9 1.1-=e a . 2.(1)1=x 和2=x 都是无穷间断点(属第Ⅱ类); (2)1 ,0==x x 和1-=x 是间断点,其中:1是可去间断点(极限为21)(属第Ⅰ类); 0是跳跃间断点(左极限1-,右极限1)(属第Ⅰ类);-1 是无穷间断点(属第Ⅱ类); (3)0=x 为无穷间断点(属第Ⅱ类),1=x 为跳跃间断点(属第Ⅰ类) (注意:+∞==∞ +-→- e e x x x 11 lim ,而0lim 11 ==∞--→+ e e x x x );

华中师大《数学教学论》期末考试备考资料全集题及参考答案

《数学教学论》练习题库答案 一、填空题: 1.教学目的(为什么教?)、教学内容(教什么?)、教学方法(怎么教?) 2.观察法、文献分析法、调查法、统计法、行为研究法、比较法、分析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 3.导言、报告主体、结论与建议 4.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5.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 6.分科式;统一式 7.螺旋式;直线式;过渡式 8..具体与抽象相结合原则 9..是以外界的对象、现象为客观剌激物直接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引起反射的系统,这是人与一般动物共有的 是以语言作为剌激信号,引起神经反射的系统,这是只有人类才有的 10.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图形直观、语言直观 11.相互依赖、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小组自评、混合编组 12.课堂教学、小组讨论、小测验或学业竞赛 13.能动性、独立性、异步性和自我监控性 14.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批判、思维的独创性 15.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经验型抽象思维和理论型抽象思维 16.数学思维发展的趋向、数学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数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期17.准确程度、合理程度、简捷程度和快慢速度 18.具体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 19、科学性、启发性、简洁规范性、通俗形象。

20、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探索能力和数学阅读能力。 21、数量加方向 22、“愤悱术”和“产婆术” 23、集合思想、数学结构思想、对应思想和划归思想。 二,选择题: 1. D 2. B 3. A 4. C 5. B 6.C 7. A 8. A 9. C 10. B 11. C 12. A 13 .B 14 .A 15 .D 16 . ABC 17 . ABCDE 三,名词解释: 1.自变量:自变量实验者操纵的假定的原因变量。 2.教育实验法: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操纵实验变量,观测与这些实验变量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探究实验因子与反应现象之间的 因果联系,从而得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3.因变量:因变量是一种假定的结果变量。它是实验变量作用于实验对象 之后所出现的效果变量。实验因变量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测性。 4: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取得良好效果的具体做法,进行归纳 与分析、加工与提炼,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从而上升为规律性认识的一种研究 方法。 5:文献分析法:主要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搜集、阅读、鉴别、 整理有关论文、著作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形成对事实 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6:调查法:通过对数学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直接观察、调查,在系统而 周密地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获得规律性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7:数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以数学语言、符号为中介,自觉地、 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形成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 技巧与能力的过程。 8:机械学习:是指学生并未理解由符号所代表的知识,仅仅记住某个数学 符号、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 9: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经过思考,掌握并理解了由符号所代表的数学知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期末考试试题2

数学分析期末考试试题 一、叙述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 牛顿-莱不尼兹公式 2、 ∑∞ =1 n n a 收敛的cauchy 收敛原理 3、 全微分 二、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4 20 2 sin lim x dt t x x ?→ 2、求由曲线2x y =和2y x =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和该图形绕x 轴旋转而成的几何体的体积。 3、求∑∞ =+1) 1(n n n n x 的收敛半径和收敛域,并求和 4、已知z y x u = ,求y x u ???2 三、(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写出判别正项级数敛散性常用的三种方法并判别级数 ∑∞ =1!n n n n 2、讨论反常积分 ? +∞ --0 1dx e x x p 的敛散性 3、讨论函数列),(1)(2 2+∞-∞∈+ = x n x x S n 的一致收敛性 四、证明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设)2,1(1 1,01 =->>+n n x x x n n n ,证明∑∞ =1 n n x 发散 2、证明函数?? ? ?? =+≠++=0 00),(22222 2y x y x y x xy y x f 在(0,0)点连续且可偏导,但它 在该点不可微。,

参考答案 一、1、设)(x f 在连续,)(x F 是)(x f 在],[b a 上的一个原函数,则成立 )()()(a F b F dx x f b a -=? 2、,0.0>?>?N ε使得N n m >>?,成立ε<+++++m n n a a a 21 3、设2 R D ?为开集,],[b a D y x y x f z ∈=),(),,(是定义在D 上的二元函数, ),(000y x P 为D 中的一定点,若存在只与点有关而与y x ??,无关的常数A 和B ,使得 )(22y x o y B x A z ?+?+?+?=?则称函数f 在点),(000y x P 处是可微的,并称 y B x A ?+?为在点),(000y x P 处的全微分 二、1、分子和分母同时求导 31 6sin 2lim sin lim 5406 20 2 ==→→?x x x x dt t x x x (8分) 2、 、两曲线的交点为(0,0),(1,1)(2分) 所求的面积为: 3 1 )(1 2= -?dx x x (3分) 所求的体积为:10 3)(105 ππ=-?dx x x (3分) 3、 解:设∑∞ =+=1) 1()(n n n n x x f ,1) 1(1)2)(1(1lim =+++∞→n n n n n ,收敛半径为1,收敛域 [-1,1](2分) ), 10(),1ln(1 1) 1()(121' <<---=+=∑∞ =-x x x x n x x f n n )10(),1ln(11)()(0 '<<--+ ==?x x x x dt t f x f x (3分) x =0级数为0,x =1,级数为1,x =-1,级数为1-2ln2(3分) 4、解: y u ??=z x x z y ln (3分)=???y x u 2 zx x x x z y z y 1ln 1+-(5分) 三、1、解、有比较判别法,Cauchy,D’Alembert,Raabe 判别法等(应写出具体的内容4分)

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代码709)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代码709)考研真题及详解 华中师范大学 二O一三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院系、招生专业: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专业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709公共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组织 答:公共组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它是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第三部门组织;狭义上,则是指国家机关组织。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主要有12个方面:组织人员、组织目标、职能范围、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力与职权、权责划分、规章制度、团体意识、组织设计、支持硬件、技术和信息。 2.公共物品 答: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它是能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享受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具有规模效益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此类物品的最佳方式。

3.国家行政制度 答:国家行政制度,是指国家为了有效地执行宪法和法律实现其管理职能而规定的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产生、权限、领导体制、活动方式等方面的准则。行政制度的核心是各级各类行政机关职能的确定与划分。行政制度的载体是各级各类行政机构。 4.零基预算模式 答:零基预算模式又称零底预算,其全称为以零为基础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简称零基预算,是指对任何一个预算期,任何一种费用项目的开支,都不是从原有的基础出发,即根本不考虑基期的费用开支水平,而是一切以零为起点,从零开始考虑各费用项目的必要性,确定预算收支,编制预算。 5.“财务管理新方案” 答:财务管理新方案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英国的具体实践。它是英国20世纪80年代政府部门管理改革的总蓝图,其目的是使各部门、各层次的负责人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测定产出与绩效的标准和方法;了解可以利用的资源和自己在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方面所负有的责任;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技能训练和专家咨询等。 二、简答 1.服务型政府的5个E系统权变模型 答:组织是一个整体的、与外界环境有一定界线的社会技术系统,它由目标与价值分系统、技术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结构分系统、管理分系统5个主要分系统构成;与此同时,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处于与其环境超系统持续性相互作用之中,并达到一种“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