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绿化校园设计方案(精选10篇)

绿化校园设计方案(精选10篇)绿化校园设计方案篇一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的改善,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为学校既要树人,也要树木,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方可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为了使我校不仅能够在学科建设中走在学校的前沿,而且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也能达到一流的、高档次的园林式校园,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本规划以改善校园生态环境与校园的对外形象为出发点,以绿化美化为主要手段,将校园建设成为一个集文化、生态、景观、休息、娱乐为一体的绿化空间,创造自然景观,使天、地、人、自然万物相辅相成,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至美的境界,体现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幽雅的园林式校园环境氛围。
二、规划的具体工程项目:1、为了能体现我校的悠久历史,以全新的面貌迎接50周年校庆,校门内东西两边改造为维经诗苑。
2、主楼前的花坛,缺乏层次感,色彩也比较单调,拟增加造型树,增加花色、品种,体现校园的绚丽多彩,给人以美感。
3、周围的绿化带,要设计成组群花坛,布置艳丽多姿的露地草花,还可选用多年生宿根草本和球根植物,这样既可以节省绿化管护费,而且一年四季可以观赏。
4、增加孤植树与造型树(雪松、花灌木、金丝垂柳)。
5、绿化主要以草坪、花灌木、雕塑、建筑小品为主,栽植常青树与花灌木,以大面积缀花草坪为基调,几条曲径(用鹅卵石、山石、彩板砖铺成)分割成几个部分,配以山石,在上面布满藤蔓植物凌霄,使得操场充满生机,丛植不同花色、花期、观果、观叶的花灌木,构建绚丽多彩、轻松、活泼的绿化环境,周围略点缀几珠乔木或常青树,做到立体与平面感统一协调。
6、现需绿化面积较大,宜设计成学生休息、娱乐活动的场所,拟增加凉亭、雕塑、园林小品。
7、有的地方不存在遮挡光线的问题,可以考虑种植杨树林或经济林:银杏林、香樟林,这样既可以节约绿化管护费,又可以增加校园的园林氛围,改善校园生态环境。
学校环境教育与生态景观规划方案

学校环境教育与生态景观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学校环境教育与生态景观规划是为了提升学校教育环境质量,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本文将从景观规划设计、环境教育内容等方面论述学校环境教育与生态景观规划方案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二、景观规划设计在学校环境教育中,景观规划设计起到重要的作用。
优化景观规划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对环境的主动性关注,并为环境教育提供有利的条件。
设计师可以合理布局绿化带和花坛,增加校园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营造出丰富的生态景观。
此外,学校建筑群的布局也要尽可能融入自然环境,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例如,在建筑群之间设置绿色空间,让学生更加接近大自然。
三、环境教育内容环境教育内容是学校环境教育的核心。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传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方法。
可以开展环境保护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此外,还可以组织户外实践活动,如参观自然保护区、野外考察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的美好和脆弱,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四、充分利用资源学校环境教育与生态景观规划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学校可以与当地的自然保护区和环保组织合作,共同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通过合作,学生可以亲身参与一些环境保护的实践项目,如植树造林等,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主动性。
五、课程融合学校环境教育与生态景观规划需要与各学科进行融合。
通过将环境保护的知识融入到各科目的课程中,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环境问题,并培养跨学科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地理课上学习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六、开展实践活动除了传递环境保护知识,学校还应开展一些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志愿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七、建立环境保护俱乐部学校可以设立环境保护俱乐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俱乐部可以组织一些绿色志愿者活动、环保讲座等,并定期评选出环保先进个人和团体,激励学生共同努力。
校园景观设计优秀方案

校园景观设计优秀方案一、设计理念1.生态优先:在设计中,我们将充分考虑生态因素,采用绿色环保材料,注重植被搭配,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
2.功能分区:根据校园不同功能区域,进行合理划分,满足师生日常学习、生活、休闲的需求。
3.美学价值:注重景观的美学效果,采用现代设计手法,融入传统元素,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景观。
二、具体设计方案1.入口景观区(1)设置大型景观雕塑,展现学校特色和历史底蕴。
(2)建设喷泉广场,增加视觉效果和氛围感。
(3)设置休息区,配备座椅、凉亭等设施,方便师生休息。
2.学术区(1)打造中心花园,种植不同种类的树木和花卉,形成四季景观。
(2)设置学习长廊,提供安静的学习空间。
(3)利用地形,建设阶梯式绿地,增加立体感。
3.生活区(1)建设休闲广场,配备健身器材、休息座椅等设施。
(2)设置户外烧烤区,提供师生聚餐、活动的场所。
(3)种植蔬菜、水果等植物,打造校园采摘园。
4.运动区(1)建设标准化运动场,满足师生运动需求。
(2)设置户外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丰富运动项目。
(3)利用地形,建设登山步道,提高师生身体素质。
5.生态保护区(1)保留原有植被,增加生态湿地,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2)设置观鸟台、观景台,提供观赏自然风光的场所。
(3)开展环保教育,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
三、施工与维护1.严格遵循施工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2.选择专业绿化公司进行植被种植,保证成活率。
3.建立健全校园景观维护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养护。
四、预期效果1.提升校园整体环境,提高师生生活质量。
2.增强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校形象。
3.丰富校园活动,促进师生身心健康。
4.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生活方式。
站在未来的校园景观中,我仿佛看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阳光、绿树、清新的空气,这里将成为师生们学习、生活的乐园。
让我们一起努力,将这个优秀方案变为现实!注意事项一:植被选择与搭配解决办法:得考虑到不同区域的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植被。
高校教学区绿地设计方案

一、设计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教学区作为高校的核心区域,其环境品质直接关系到师生的教学、科研和生活质量。
本方案旨在为高校教学区打造一个生态、美观、舒适的绿地环境,提升校园整体形象。
二、设计原则1. 生态优先:以生态环保为前提,充分利用本土植物资源,构建和谐的自然生态系统。
2. 美观实用:注重景观视觉效果,同时满足师生休闲、交流等功能需求。
3. 灵活布局:根据教学区地形、地貌和功能分区,合理规划绿地布局。
4. 持续发展:注重绿地维护管理,确保绿地长期稳定发展。
三、设计方案1. 绿地布局(1)中心绿地:位于教学区核心区域,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
以大型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为主体,形成生态景观带,为师生提供休闲、交流的场所。
(2)庭院绿地:在教学楼、实验室等建筑周围设置庭院绿地,面积为每栋建筑约1000平方米。
庭院绿地以小型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为主,营造安静、舒适的学术氛围。
(3)道路绿地:在教学区道路两侧设置道路绿地,面积为每侧约200平方米。
道路绿地以低矮灌木、地被植物为主,形成连续的景观带,美化校园环境。
2. 植物配置(1)乔木:以乡土树种为主,如银杏、白皮松、国槐等,营造四季分明的景观效果。
(2)灌木:选择耐寒、耐旱、耐修剪的灌木,如紫叶李、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等,丰富绿地层次。
(3)地被植物:选择适应性强的地被植物,如麦冬、草皮等,保证绿地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3. 景观设施(1)座椅:在中心绿地、庭院绿地等区域设置休闲座椅,方便师生休息、交流。
(2)步道:采用环保材料铺设步道,引导师生在绿地内漫步、观赏。
(3)景观小品:设置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小品,如雕塑、喷泉等,提升绿地艺术氛围。
四、绿地维护管理1. 制定科学的绿地养护计划,确保绿地内植物生长良好。
2. 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绿地生态平衡。
3. 定期修剪、整形,保持绿地美观。
4. 加强绿化宣传,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校园的绿化规划方案范本(3篇)

校园的绿化规划方案范本为提高绿地率、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改善生态环境,创建园林式学校为目标,进一步绿化、优化、美化学校育人环境,全面提高校园绿化建设与管理的总体水平,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校园绿化工作的规划:一、指导思想本着学校美化、绿化与学校建设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校精细化管理相结合,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来落实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努力构建绿色优美的学校生态环境、和谐舒适的育人环境。
二、规划原则我校在绿化、美化工作上要整体规划,向景区化、园林化发展,突出本校特色,按本校校园地形地貌来开展工作,突出学校文化教育氛围,提高校园绿化美化的品味和质量,做到整体性、艺术性、层次性的___统一,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逐步形成充满生机的校园个性。
力争使校园达到绿化、美化、香化,把校园建设成绿草成荫、花香四溢的乐园。
三、规划内容1.将部分空地平整,绿化成草坪;2.在教学楼前面绿地内补栽植一些花草树苗;3.对校园绿化带重新进行规划与设计;4.在相关教学楼前、后两侧的绿化带内栽植一些四季常青的苗木;5.对中心路两侧绿化带重新规划。
四、具体措施⒈根据学校整体格局,认真制定学校校园绿化美化的长远规划。
绿化美化是校园建设的蓝图,应包括绿化美化的平面布局、树木花草配置、花坛的设置和安排、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配置等。
2.根据我校情况,学校特成立专门的校园绿化美化领导小组:组长:王伟副组长:邓磊成员:杨成森孙忠翠贾传海孙京平杨宝华韩玉奎孙中领王新国孙栗张芹3.根据规划,按不同绿化区域的条件、类型、作用以及植物不同生长习性,因时制宜地种植各种花草、竹林、树木,搞好校园花木的有机配植。
4.树木配植要做到五结合:⑴落叶树与常青树相结合,以常青树为主。
⑵乔木与灌木相结合,以乔木为主。
⑶观赏树与经济树相结合,以观赏树为主。
⑷木本与草本相结合,以木本为主。
⑸点、线、面相结合,以点、线搭配植物为主。
5.花草种植要做到配植合理,还要做到四季常青,四季花香。
学校校园景观规划方案

学校校园景观规划方案一、校园景观规划的背景分析随着教育的发展,学校的校园景观规划变得越发重要。
学校校园景观规划方案旨在打造一个积极、舒适和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
本文将探讨校园景观规划方案的重要性,并提出几个关键的设计原则。
二、创建绿色环保的校园绿化是校园景观规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校应该重视种植各类植物,创造一个环保的校园环境。
不仅可以提供优美的视觉效果,绿色植物还能净化空气,并为师生提供休憩的场所。
三、校园景观的艺术性设计校园景观的艺术性设计旨在为师生创造一个美丽、舒适和激发灵感的学习环境。
设计师可以使用雕塑、壁画等艺术元素,营造出独特的校园氛围。
此外,色彩搭配、材质选择等方面也需要考虑,以增强校园的艺术感。
四、多样化的功能区划在校园景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
例如,设计一个专门的运动场地或阅览区域,提供师生进行体育锻炼和休闲阅读的地方。
这样,各种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学校校园将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学习场所。
五、注重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学校校园景观规划方案必须注重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在设计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安全。
例如,设置合理的行车和步行通道,以及设立安全的围栏等。
此外,校园景观规划也应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例如合理利用雨水等。
六、创造社交互动空间学校应以社交互动为核心,为师生提供丰富的交流和学习的空间。
设计师可以创建休闲座椅、休息亭等,供师生在课间休息时聚集交流。
此外,可以设置户外活动场所,为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提供空间。
七、强调可访问性和无障碍设施尽管学校校园景观规划应注重美观,但也不能忽视可访问性和无障碍设施的设计。
学校应为行动不便的人士提供无障碍设施,例如坡道、扶手等。
这样,学校才能包容每一个人,并让每个人享受到学校提供的资源。
八、利用科技提升校园景观随着科技的进步,学校校园景观也可以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提升。
例如,在校园种植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供学校使用。
校园景观改造方案

3.社会捐赠:积极争取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捐赠。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校园景观改造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完善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政策,为校园景观改造提供政策保障。
3.强化项目管理: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确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目按照既定目标推进。
(3)丰富植物种类:选择适宜校园生长的乔灌木、地被植物,提高植物多样性,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
(4)提高绿化管理水平:加强绿化养护管理,确保绿化效果。
2.交通组织改造
(1)优化道路布局:结合校园规划,合理调整道路走向,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2)增设交通设施:在关键节点增设交通信号灯、标志牌等,确保师生安全。
4.施工实施: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5.验收评估:项目完成后进行验收,评估改造效果,及时调整优化。
6.维护管理:建立健全维护管理制度,确保校园景观的长期稳定发展。
六、预算与资金筹措
根据改造内容和规模,预计总投资为XX万元。资金筹措途径包括:
1.学校自筹:通过学校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
3.设施改造:XX万元
4.节能减排:XX万元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校园景观改造项目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完善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校园景观改造提供政策保障。
3.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校园景观改造的重要意义,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
4.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对改造过程的监督,确保项目质量。
3.施工阶段:按照设计方案,分阶段、分步骤进行施工。
4.验收阶段:项目完成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保改造效果。
校园绿化规划方案

校园绿化规划方案一、引言校园绿化是提升学校环境质量、改善师生生活、促进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针对我校现有绿化状况进行分析,制定校园绿化规划方案,以实现绿化效果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背景我校位于城市郊区,占地面积约100亩,目前绿化面积仅占总面积的20%。
校园内绿化植物品种单一,植物生长不茁壮,缺乏景观效果。
为了改善校园环境,提高师生的生活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绿化规划方案。
三、目标1. 提升校园绿化面积,达到总面积的40%。
2. 丰富植物品种,打造多样化的景观效果。
3. 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增加师生的户外活动场所。
4. 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校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四、方案1. 增加绿化面积a. 划定绿化区域:根据校园布局和功能区域划分,确定绿化区域,包括校门、教学楼周边、操场等。
b. 植树造林:根据校园绿化规划,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植树造林,如榉树、樟树、樱花树等,以增加校园的绿意。
c. 花坛建设:在校园各个区域设置花坛,栽种各类花卉,如玫瑰、牡丹、郁金香等,以增加校园的色采和芳香。
2. 多样化景观设计a. 水景设计:在校园内设置人工湖泊、喷泉等水景,增加校园的景观效果和空气湿度。
b. 藤蔓植被:在建造物外墙和栏杆上设置藤蔓植被,如常春藤、紫藤等,增加校园的绿意和美感。
c. 花草组合:根据季节变化,合理搭配不同花草,打造四季有花的景观效果,如春季的樱花、夏季的向日葵、秋季的菊花等。
3. 休闲空间建设a. 增设座椅:在校园各个区域增设舒适的座椅,供师生歇息和交流使用。
b. 搭建凉亭:在操场和花坛等区域搭建凉亭,为师生提供遮阳和歇息的场所。
c. 建设步道:在校园内设置步道,连接各个功能区域,方便师生进行散步和健身活动。
4. 生态保护a. 增加绿化覆盖率:通过植树造林和花坛建设,增加校园的绿化覆盖率,提高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b. 引入鸟类和昆虫:在校园内设置鸟巢、昆虫观察点等,吸引鸟类和昆虫栖息,增加校园生态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摘要】合理的校园生态景观设计,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成为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规划校园的生态景观,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成为当前很多设计者追求的目标。
笔者曾参与盘锦地方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和沈阳医学院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投标,因此,本文在笔者实践基础之上结合理论主要分析了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试图更进一步完善校园景观的规划,创造更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场所,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健康品质。
良好的校园生态景观是校园文化的积淀与拓展,是校园文化的一种载体,有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激发师生对学校精神和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良好的校园生态景观具有一定的教育参与功能
良好的校园生态景观具有一定的教育参与功能。
校园生态景观的教育功能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方面良好的校园生态景观规划有利于改善校园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良好的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还具有教育的功能。
良好的校园生态景观可以营造出一个健康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一方面有利
于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有利于调节师生紧张繁忙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从而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2、良好的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有利于陶冶情操
良好的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有利于培养师生良好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校园一方面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场所,同时另一方面也是师生陶冶情操、全面发展的生活环境。
校园中的名人雕像、优美的建筑小品、丰富多彩的植被丰富了校园环境,师生们在这种环境中可以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不断地加强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修养,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3、良好的校园生态景观规划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校园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作为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一种载体和平台,体现了大学灵魂的内涵。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合理与否关系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准。
高标准,高水平的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延伸,影响着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精神与思想。
二、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特点
校园生态景观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载体,是校园文化的积淀与拓展。
大学校园生态景观应以所处的城市背景、文化背景和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出发,积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人文环境,实现校园生态景观与校园文化可持续发展。
校园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其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有其自身独特之处,总的来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平实自然
总体而言,校园生态景观的设计应该平实自然。
校园是一个教书育人、培养学生、丰富个性的空间。
所以,校园生态环境应该是一个平实而又积极向上、充满知识和趣味的室外自然大课堂,应寓教于绿、寓教于乐,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从而丰富学生的心灵。
2、和谐丰富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尤如一个无声的课堂。
在这个大自然无声的课堂里,一花一草一木都孕育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利于学生道德、品格、修养的提升。
3、功能完备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要具有完备的功能。
一般而言,一个校园可以分区生活区、学习区、娱乐区和运动区等,所以,校园的生态景观设计也要根据不同的区域划分设计不同的功能。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需要根据校园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成不同功能区,并发挥各自的作用,为师生服务。
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对学生的生活场所、学习场所和娱乐场所进行不同的规划设计,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校园中良好的教育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有利于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三、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首先要为人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思想,让学生在繁杂的学习之余享受到宜人的景观环境,得以休养身心。
因此,首先要充分利用现状地形、配植色块及色叶植物等营造人性化的空间,同时空间的组织与划分应满足不同层次需要。
至于绿化植物的配置应选择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和能消除疲劳的芬香植物。
不同空间中的设施设置、材料质感的应用、景观的创造应充分考虑人们不同的心理需求和审美习惯。
2、统一规划的原则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要根据校园总体绿化的具体情况来安排布局。
要统一规划校园生态景观。
学生的学习区、生活区、娱乐区、运动区都要安排在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范围之内,以达到整体校园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缺陷将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的,所以要合理统一规划校园生态环境设计,方能实现人文合一,塑造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
此外,还要做好平面绿化,并进行垂直绿化和布景,同时在一些建筑天台布置空中花园,以形成立体景观。
3、因地制宜的原则
校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要因地制宜,结合其自然环境特色,把地域文化同校园文化相互融合,创造出一个清新,舒适,活泼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环境育人的功能。
在植被的选择上,应尊重客观规律,遵循它们自身的特性,在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植不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
教学区是师生学习工作的地方,其环境设计应强调宁静、优雅、宽松怡人的气氛。
校园的休闲活动区绿地是学生们课余活动最为丰富的场所,绿地规模较大,绿地景观优美,环境亲切宜人,可以满足师生学习、交流、娱乐、观赏等需求。
学生生活区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休息和生活环境,其绿地景观设计应以美化环境,观赏为目的,并努力营造出轻松、惬意、积极、向上而又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生活氛围。
设体育活动区的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运动区的功能、性质,其设计总体上要美观、实用、安全、便于开展各种体育运动。
4、可持续发展原则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交通体系,另一方面要设计良好的资源利用系统。
学校是一方面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地方,同时另一方面也是一个需要安静环境的地方,因而需要一个良好的交通体系解决学校中越来越为严重的交通问题。
在校园规划化中要设计良好的交通流向,人车以绿化分隔相对隔离,人车交叉部分可以设置路障以限制车速。
在主要教学区内,尽量限制小汽车的进入,同时栽植行道树以降低噪音污染;在校园休闲和休息区,构建合理的交通系统,尽量达到人车分离;对于来往车辆,修建临时停车场。
另一方面,要设计良好的资源利用系统。
众所周知,加强雨水利用和生活污水的重复利用可以有效地节约水资源。
在校园规划建设中要设计独立的雨水系统,收集雨水以用于绿化灌溉;同时,可以选用快速渗水型人行路面铺设材料,
使一部分雨水可以快速渗透,缓慢蒸发,以提高空气湿度,改善环境等。
四、结语
校园生态景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下,创造一个具有丰富内涵、情景交融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和校园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阎凤霞, 车代弟. 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0,(03) .
[2] 刘慧娜.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14).
[3] 王植,王嘉. 大学校区改造的园林规划设计探讨[j]. 沈阳大学学报, 2005,(04) .
[4] 陈孝青,朱建新,许秀环. 校园环境的生态景观规划模式探讨[j]. 中国园林, 2002,(03) .
[5] 王文友. 空间文化个性情趣──关于高等学校校园环境的思考[j]. 规划师, 2000,(02) .
[6] 黄厦. 高校校园环境营造的几点思考[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 .
[7] 吴正旺,王伯伟. 大学校园规划的生态化趋势——华中农业大学校园规划[j]. 新建筑, 200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