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的心理干预护理
儿童多动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儿童多动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神经行为障碍,其特征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对于多动症的治疗,综合性的干预方法通常更为有效。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来改善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最常用的药物包括甲基苯丙胺(常见品牌:哌酮醇)和阿莫西林等。
然而,药物治疗通常是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的。
2.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可以帮助儿童控制冲动、改善注意力和社交技能。
例如,父母可以采用奖励制度来鼓励儿童表现出良好的行为,并利用时间管理技巧来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
3. 教育支持: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对于多动症儿童的治疗非常重要。
教育者可以通过与家长和教育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提供额外的帮助和支持,帮助儿童在学习和社交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4. 心理治疗:有些儿童可能会出现情绪问题或焦虑,因此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他们处理这些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和儿童游戏疗法等方法可以帮助儿童学会管理情绪和积极应对压力。
5. 饮食管理:一些研究表明,改变饮食习惯对多动症症状有一定影响。
限制含糖和人工添加剂的食物,增加富含蛋白质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可能对多动症症状有所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儿童的症状和需求是不同的,因此治疗方法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定制。
家长和医疗专业人员应该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最有效的多动症治疗计划。
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的心理干预研究

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的心理干预研究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其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行为表现。
心理干预成为缓解这些症状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的心理干预研究。
首先,针对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认知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
通过训练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和工作效率。
例如,通过一些游戏和任务,让儿童专注于特定的目标,并设定适当的奖励机制,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动力。
此外,一些认知策略如记忆技巧和组织规划等也可以帮助儿童管理和调整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
其次,有针对多动行为的行为训练。
通过建立明确的规则和纪律,在特定的环境中要求儿童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多动行为。
例如,可以采用时间管理的方法,将儿童的活动安排在规律的时间段内,制定特定的活动计划和规则,以引导儿童有序执行活动,并通过鼓励和反馈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
同时,要注重儿童的情绪管理,通过教授一些放松和冷静的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调节和控制情绪,从而减少冲动行为的发生。
此外,家庭教育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干预方式。
父母作为儿童的主要教育者和引导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与儿童进行积极的互动和交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自尊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同时,父母也应承担起教育责任,了解和熟悉儿童的特点,提供合适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此外,心理干预的过程中,专业人士的介入也十分重要。
心理学家、教育家和医生等专业人士可以通过评估和诊断,了解儿童的个体差异和特点,给予个体化的干预计划和建议。
他们可以开展一对一的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儿童认识和改变自身问题行为,提高其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
同时,专业人士也能为家长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儿童行为问题。
在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的心理干预过程中,还需注意一些问题。
浅论多动症儿童心理症状表现及其干预手段

浅论多动症儿童心理症状表现及其干预手段一、前言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从广义的定义来看,是指由于各种有实质性损害的大脑疾病所导致儿童的多动,注意障碍、冲动任性、认知能力或协调动作障碍等症状,是继发性的多动综合症,也是一个多病因所致的临床综合症。
从狭义定义来看,多动症儿童并无明显大脑实质性损害,其智力正常,却有轻微脑功能障碍而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或行为障碍。
突出表现为:在认知参与的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缺乏持久性,活动量多且经常变换内容,行为冲动、唐突、不顾及后果。
多动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不仅有注意缺陷或多动、冲动障碍,而且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学习、情绪、行为、人际关系及适应问题。
由于人们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老师家长对多动症儿童缺乏耐心以及教育方式的不当,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二、儿童多动症产生原因(一)生物和遗传因素。
遗传是 adhd 的主要原因。
30%的多动症儿童的家属也患有多动症。
并有研究表明,多动症儿童父母的精神异常、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儿童父母,体现出多动症患儿的轻微脑功能失调与遗传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用于控制思维和行动的大脑区域组织不能够正常运作,此外,梁福成等人2002年通过对29名多动症儿童与正常儿童认知事件相关电位各成份的比较研究发现多动症组与正常儿童组存在显著差异。
(二)家庭因素。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思想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父母关系不够融洽或教育方式不当,就会造成儿童心理障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活动过度等多动症特征。
正确恰当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三)环境因素。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变得日益迅速,父母与子女日渐出现了代沟,并且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城市儿童在家中大多感到孤单,从而导致多动症等行为异常增多。
由于成长环境的变化,使城市儿童的自尊心强,承受挫折的能力下降,对应试教育体制更加反感、抵制,更容易受到伤害。
同时,城市儿童承受挫折的能力也较差,相比之下更加脆弱,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小儿多动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小儿多动症的最佳治疗方法小儿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这种症状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
针对小儿多动症,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最佳的治疗方法来帮助孩子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行为疗法是治疗小儿多动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行为疗法,可以帮助孩子建立适当的行为习惯和规则,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引导孩子进行积极的行为改变,逐步改善其多动、冲动的行为表现。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甲基苯丙胺(Ritalin)和阿莫西林(Adderall)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孩子控制多动、冲动的行为,提高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但是在使用药物治疗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避免出现药物滥用和依赖的情况。
另外,家庭支持和教育也是治疗小儿多动症的重要环节。
家长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理解孩子的困难和特殊需求,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心。
同时,家长还需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和治疗过程,与学校和医生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让孩子在家庭和学校都能得到支持和帮助。
最后,心理治疗也是治疗小儿多动症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特点,学会有效地应对压力和挫折,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
心理治疗还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针对小儿多动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家庭支持和心理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学校和医生都需要共同努力,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
同时,也要注重孩子的个性特点,尊重孩子的意愿,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多动症行为矫正的综合干预

儿童多动症行为矫正的综合干预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
它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可能对其社交能力、心理健康和家庭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儿童多动症进行有效的行为矫正综合干预至关重要。
儿童多动症的主要表现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
这些症状可能导致孩子在学校难以集中精力听讲、完成作业困难,在家里也可能表现出不听话、调皮捣蛋等行为。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多动症并不是孩子故意为之,而是由于大脑神经发育不平衡所导致的。
综合干预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有效方法,它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治疗以及家庭和学校的支持。
药物治疗是常见的干预手段之一。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开具合适的药物,如兴奋剂类药物或非兴奋剂类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改善孩子的注意力和控制多动冲动的行为。
但药物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儿,且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如食欲不振、睡眠问题等。
因此,在决定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医生综合评估孩子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心理治疗在儿童多动症的矫正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通过训练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变化,以及如何在情绪激动时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来减少冲动行为的发生。
另外,心理治疗还可以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改善人际关系,减轻因多动症带来的心理压力。
行为治疗是综合干预的核心部分。
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和奖励制度,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为孩子设定每天的作业时间和休息时间,当孩子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且保持注意力集中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如表扬、小礼物或者增加玩耍时间。
同时,对于不良行为,也要及时给予批评和纠正,但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过度惩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在家庭中,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至关重要。
家长要营造一个温馨、稳定的家庭环境,避免家庭冲突和紧张氛围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家长要学会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儿童多动症的综合干预策略

儿童多动症的综合干预策略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
它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可能对其社交能力、心理健康和家庭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采取综合干预策略对于帮助多动症儿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了解儿童多动症多动症的主要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
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任务、容易分心、做事拖拉等;多动则体现在坐立不安、小动作多、难以安静地玩耍;冲动可能表现为不假思索地回答问题、打断别人的谈话、难以等待等。
这些症状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并且可能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程度。
多动症的成因较为复杂,可能涉及遗传因素、神经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
例如,家族中有多动症病史的儿童患病风险相对较高;大脑中某些神经递质的失衡也可能与多动症有关;不良的家庭环境、过度的电子设备使用、营养不良等也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二、综合干预策略的重要性单一的干预方法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综合运用多种干预策略可以从多个角度解决多动症儿童面临的问题。
综合干预不仅有助于改善症状,还能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增强自信心,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多动症干预的常见方法之一。
常见的药物包括兴奋剂类药物(如哌甲酯)和非兴奋剂类药物(如托莫西汀)。
药物治疗可以帮助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水平,从而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等症状。
然而,药物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多动症儿童,而且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如食欲不振、睡眠问题、情绪波动等。
在决定使用药物治疗之前,医生会对儿童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症状的严重程度、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等,并与家长充分沟通治疗的利弊。
四、行为治疗1、正面强化通过奖励孩子的良好行为,增强他们重复这些行为的意愿。
例如,当孩子能够安静地完成作业时,给予表扬、小礼物或额外的玩耍时间作为奖励。
2、设定清晰的规则和界限为孩子明确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行为,并一贯地执行这些规则。
多动症儿童教育干预方案

多动症儿童教育干预方案多动症儿童教育干预方案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注意力不集中和活动过度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多动症是一种儿童常见的行为障碍,这种症状会对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充分发挥潜力,各种教育干预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深入探讨多动症儿童教育干预方案的多个方面,并分享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一、认识多动症儿童1.1 多动症的定义和症状多动症,也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和行为障碍。
多动症儿童通常表现出持续的注意力缺陷、过度活动性和冲动性行为。
他们在学习与社交方面可能遇到困难,容易出现学业成绩下降、行为问题和人际关系困扰等。
1.2 多动症的教育挑战多动症儿童在学习环境中可能面临许多挑战。
他们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对任务的完成能力有限,也缺乏组织和计划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中,多动症儿童可能会感到沮丧和学习困难。
二、多动症儿童教育干预方案2.1 多学科团队协作多动症儿童教育干预方案的关键是多领域的团队协作。
这种协作包括教育者、医学专家、心理学家和家长等各方的合作。
他们应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以满足多动症儿童的需求。
2.2 计划和组织多动症儿童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缺乏自我组织和计划的能力。
在教育干预方案中,要着重培养他们的计划和组织能力。
通过制定每日学习计划、使用时间管理工具和提供清晰的任务指导来帮助他们改善学习效果。
2.3 灵活的学习环境针对多动症儿童的教育干预方案应提供灵活的学习环境,以适应他们的学习特点。
这包括减少课堂上的嘈杂和干扰,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以及使用视觉和体验式的学习方法。
通过创造积极、支持性和包容性的学习环境,多动症儿童可以更好地专注和参与学习。
2.4 奖励和鼓励机制为了激发多动症儿童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育干预方案应包括奖励和鼓励机制。
通过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多动症儿童可以感到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被认可,从而激发积极的学习动力。
多动症幼儿的干预措施

多动症幼儿的干预措施多动症幼儿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认知行为治疗:家长需要多陪孩子沟通,让孩子改掉一些多动症症状,比如在学习上要多加指导孩子,让孩子对事物产生一种新的认知,能够刺激孩子,减少环境中的视觉,听觉等方面的无关刺激,能够使病情得到较好的缓解。
2. 教育干预治疗:对孩子的多动症症状进行及时的特殊教育,比如让孩子参加一些小班教学,个别辅导,社会能力训练等教育的方法,能够使多动患者得到团体的辅导。
3. 家庭咨询:在家庭中进行正确的教导,比如及时的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和情感异常的现象,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及时矫正,能够使孩子在多动症的情况下得到较好的治疗。
4. 药物治疗:如果症状未见好转,需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的神经内科来查看,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比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能够有效的控制好疾病。
5. 行为干预:父母能懂得行为治疗的原则并始终如一地使用该方法,则行为干预最为有效。
具体来说,父母可通过以下行为治疗和环境改变来塑造多动症儿童的行为:坚持遵守每日计划表。
将分散注意力的事物保持在最少。
为儿童提供特定且合理的地方放置作业、玩具和衣服。
设定可达成的小目标。
奖励正性行为。
识别出无意的负性行为强化。
使用图表和清单帮助儿童保持“专注于任务”。
限制选项。
寻找儿童可以成功完成的活动。
采用平静的训导方式。
6. 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良好品德的言传身教也同样重要。
总的来说,多动症幼儿的干预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教育干预、家庭咨询和行为干预等。
同时,家长也需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治疗过程,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多动症的心理干预护理
发表时间:2011-05-16T10:16:29.7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王玉伟王鑫花马欣曹艳春郝国强
[导读] 小儿多动症(ADHD)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常见于4~7岁儿童
王玉伟王鑫花马欣曹艳春郝国强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儿科 161000)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223-02
【摘要】目的以治疗加心理干预护理的方式解决患儿不同程度的语言、立体空间、思维功能障碍、行为异常等,达到逐渐康复的目的。
方法通过医院的治疗加心理干预护理及家庭配合共同治疗小儿多动症。
结果心理干预护理在治疗小儿多动症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医院和家长的关注。
【关键词】小儿多动症护理干预家庭咨询感统训练饮食
小儿多动症(ADHD)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常见于4~7岁儿童。
国外资料报道在儿童中患病率为5%~10%,国内报道在小学生中患病率为1%~10%,男孩患病率较女孩略高,早产儿患此病较多,目前没有明确的数字研究[1]。
估计,我国学龄儿童患病人数在500万人以上,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临床表现为多动不宁,注意力涣散,学习困难,好冲动等。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一般认为本症系由于多种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及家庭、社会问题等多种原因综合作用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
因此本病在治疗方面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心理干预方面的治疗。
从方法上应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感觉统和训练等。
在治疗方面小儿多动症是一个渐进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宜中西合用,标本兼治,尤其要辅助以环境、心理、食物、运动等综合手段。
现将我院2002年~2009年治疗130例小儿多动症的情况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该病是由多种因素协同作用造成的一种综合征。
如微量元素失衡,维生素中毒,父母早婚早育,小儿发育成熟过快,家庭环境因素,如父母吵架、分居、离婚或经济情况拮据,经常打骂孩子,老师、同学的歧视等与该病的发生有关。
我国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是禀赋不足[2],或后天护养不当、外伤、病后、情志失调等。
其主要病变部位在心、肝、脾、肾。
因人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五脏功能的失调,必然影响人的情志活动,使其失常。
病机主要是阴阳失调。
2 心理护理干预
2.1 家人讲解家庭对于该病的全面了解是治疗的关键。
要使家长和亲戚了解到,多动症不是儿童的天性,而是一种心理障碍,也不是儿童的故意行为,而是一种没有能力自我控制的病态表现。
多动症是可以用药物等综合疗法治愈的疾病。
在确诊之后,应去除家庭中的不和谐因素,父母应与小孩多交流,亲自参与小孩的活动,使小孩动静结合,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于减少多动改善注意力有帮助。
同时要加强管理,及时疏导,防止破坏性及危险性行为发生。
2.2 定期来院与主治医生和主治护理沟通,有针对性的对每个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与小孩多交流,参与小孩的活动,使小孩动静结合,目的有计划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兴趣意识,同时要加强管理,及时疏导,不让孩子出现焦虑急躁情绪,教孩子怎样有效控制情绪。
2.3 教育干预教育在本病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在教育中应针对儿童在气质、性格及其智力等方面点因材施教,在作业布置、课后辅导、课外活动以及课堂提问等方面给予特别的安排。
由于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很难取得好的成果,因此应该用鼓励的方式,不嘲笑,不歧视,不责骂,不体罚,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和进步。
加强集中注意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创造良好的学习怀境,根据小儿的爱好跟特长,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发挥其正常才能。
2.4 感觉统后训练
有半数左右患儿可见有神经系统软体征,表现为快速轮替动作笨拙,共济活动不协调,不能直线行走,闭目难立,指鼻试验阳性,精细运动不灵活,部分患儿可有视觉—运动障碍、空间位置知觉障碍等。
感觉统后训练治疗是由美国得爱尔丝创立,运用儿童多动证和儿童学习站改得治疗,该疗法主要运用滑板、秋千、平衡木跳绳、打球、游泳等游戏设施对儿童进行训练,根据报道和观察对于减少儿童的多动行为有一定疗效。
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让儿童参加专业的感觉统合能力训练。
2.5 家庭配合完成
2.5.1 让患儿少看电视,少上网。
多动儿一般在学习时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总是不停地做小动作或思想开小差,但在看电视,尤其是电视广告时可以。
2004年美国西雅图儿童医院和地区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曾研究多动症与看电视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电视看得越多,他们在7岁的时候就越明显地出现注意力缺失。
国内也有很多研究表明[3],长时间看电视不仅会损害儿童的眼睛,而且会影响到其以后的心理健康发展。
因此,父母每天应限制多动儿看电视上网的时间,一般每天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最长时间不要超过一节课。
2.5.2 合理安排孩子日常生活,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遵从规律性的作息时间。
2.5.3 注意护理多动儿用药期间尽量不感冒。
一般儿童在感冒、发烧、精神紧张等情况下其多动症状会加重,儿童在感冒期间用药会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可以暂时停药,然后等孩子感冒病好了再继续用药。
2.5.4 科学调理饮食,少吃垃圾食品
孩子患了多动症,除进行正确引导、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调理好孩子的饮食十分必要。
可多吃些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卵磷脂、矿物质的食物[4],如牛奶、鸡蛋、大豆及豆制品、瘦肉、动物肝脏、心脏等。
还可多吃些花生、核桃、黑芝麻等。
这些食物能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增强细胞功能,改善孩子的神经传递信息,从而减轻多动症。
此外,海带、鱿鱼、紫菜等海产品对改善多动症也有帮食用糖类和饮料、糕点、饼干等食物,人工色素、添加剂、防腐剂、调味剂等含量过多的食品容易引起及加重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3 讨论
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目前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也没有理想的药物[5]。
临床上一般采用中枢神经兴奋剂、
抗忧郁剂、抗精神病药剂及抗癫痫剂,但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大,且停药后复发率高,不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
因此在治疗方面并不是简单的治疗,药物治疗应该建立在严格诊断的基础上使用,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从心理方面治疗,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本研究表明,小儿多动症患者中铅含量普遍高,同时常伴有脏腑虚弱,在饮食方面,宜多食健脾补肾的平性食物,食海带、金针菜、胡萝卜等对高铅有排泄作用的食物,还可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水果及新鲜蔬菜,避免食用有兴奋性和刺激性的饮料和食物。
心理干预护理在治疗小儿多动症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袁成文.儿科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516.
[2] 景梅菊,李元真,钱伟英.105例小儿多动症的病因分析[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3] 王立华,李成韶,李国忠,张亚荣,邢向辉.中药调神口服液治疗儿童多动症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年06期.
[4] 李宝珍.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多动综合症26例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1995,(1):25.
[5] 徐有水.中医药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述要[A];第三届浙江省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六卷中西医分卷)[C];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