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课《狼》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 (8)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狼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狼)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狼)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1.测测你的注音速度。
缀()行屠大窘()苫()蔽眈()眈黠()2.说明句中加点的字的含义。
一狼径去()屠暴起()缀行甚远()自后断其股()苫蔽成丘()目似瞑()狼亦黠矣()眈眈相向()3.全文叙事部份按其情节可分为四层,即_________________狼、_______________狼、____________狼、____________狼。
4.比较以下加点词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1)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2)恐前后受其敌()狼不敢前()(3)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4)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5.选出下面翻译正确的一项()A.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
B.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先一样一路追赶(他)。
C.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往前走,和屠户相互瞪着眼看。
6.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议论句是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以下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7.从故情形节进展看,选段是故事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要紧写的是____________。
(用四个字归纳)8.用“/”为下面这句话画出正确的朗诵节拍。
其一犬坐于前9.以下句中“其”字指代对象相同的是()和()。
A.恐前后受其敌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屠乃奔倚其下D.屠自后断其股E.场主积薪其中10.分析以下句中“之”的用法,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①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狼》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 - 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狼》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狼》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Ⅴ、课后巩固练习题(60分钟10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7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意暇甚()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假寐()狼亦黠矣()2、对下列加点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弛担持刀(放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从柴草堆中打洞)B.狼亦黠矣(狡猾)一狼洞其中(打洞)C.止增笑耳(只)屠自后断其股(屁股)D.一狼仍从(跟从)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一狼洞其中(柴草堆)B.屠自后断其股(狼)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D.场主积薪其中(麦场)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B.一狼洞其中C.其一犬坐于前D.一狼径去5、填空(3分)《狼》的作者是,字、,号,是代著名文学家,其著名的短篇小说集是《》。
6、列句子划分朗读的节奏(3分)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②乃悟前狼假寐。
7、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②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8、古诗词中有很多关于奉献的句子,请写出两句(4分)① ,。
② ,。
二、整体感悟(15分)1、请你用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本文的主旨。
(3分)2、《狼》一文主要是采用和描写来刻画狼和屠户的形象的。
(4分)3、发挥你的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本文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100字左右)(8分)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20分)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其,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4分)①缀行甚远()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眈眈相向()④乃悟前狼假寐()2、翻译句子。
2021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30狼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30 狼随堂十分钟课时1基础达标1.给加点字注音。
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奔倚.其下()眈眈..相向()少.时()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乃悟前狼假寐.()狼亦黠.矣()2.解释加点的字①缀.行甚远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屠乃奔倚..其下④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⑤意.将遂入以攻其后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选出与“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意义相同的两项()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4.填空:《狼》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__。
5.下边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其/一犬/坐于前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6.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1)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7.请写出两个带“狼”字的成语。
趣味语文8.下面是关于“狼”的一些处世之道,请仿照示例,将空缺的地方用四个字概括。
(1):狼如果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必群而攻之。
(2):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它,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
(3)授狼以渔:狼会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离开它,因为狼知道,如果当不成狼,就只能当羊了。
课时2整体感知1.请分别用两个字梳理本文的故事情节。
屠户:遇狼——————2.请各摘录一处能体现狼狡猾和屠户勇敢的句子。
狼:屠户:对比阅读【甲】一屠晚归……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注释】①牧竖:牧童。
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
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5.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D. 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019年精选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30狼课后辅导练习第八十八篇

2019年精选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30狼课后辅导练习第八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复投之/将复何及B、缀行甚远/夫君子之行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暇甚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温故而知新【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对划线字理解正确的一项( )A、恐前后受其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止增笑耳(笑料)B、少时,一狼径去(离开)目似瞑,意暇甚(得意)C、禽兽之变诈手段几何哉(变花样)狼不敢前(上前来)【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选出对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仍然不甘心。
B、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人们确立志向,看起来还不如外地的和尚。
C、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学习它,那么难的也就容易了。
D、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屠夫非常害怕,担心前后都有敌人。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项为之强B、一狼得骨止C、止增笑耳D、数至八层,裁如星点【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途中两狼,缀行甚远”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B、路上有两只狼,紧紧在后面跟着。
C、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
D、路上遇到两狼,跟随着走了很远【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加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眈眈相向(chén)B、狼亦黠矣(xié)C、屠大窘(qiǒng)D、止露尻尾(kāo)【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句( )A、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狼不敢上前,瞪着眼(贪婪地)望着屠夫]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C、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屠户面前]D、缀行甚远[(狼)紧跟着(屠夫)追了很远]【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B、其一犬坐于前狼不敢前C、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屠乃奔倚其下一狼洞其中【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根据句子,对给出的字词作正确的解释。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30狼同步诊断试题新人教版

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30狼一、累积与运用1.填空《狼》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有名文学家________,本文选自《________》这部有名的文言小说集。
2.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狼亦黠矣 ________苫蔽成丘________..屠大窘 ________目似瞑________..缀行甚远 ________.3.解说以下多义词止:止有剩骨________前:狼不敢前________意:意暇甚 ________敌: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4.谈谈以下“其”字各指代什么①恐前后受其敌()③屠乃奔倚其下()⑤意将隧入以攻后来也()5.解说以下加点的字屠自后断其股.()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此中().一狼径去().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屠乃奔倚其下 ________.眈眈相向 ________.意将隧入以攻后来 ________.一狼得骨止 ________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意将隧入 ________盖以诱敌 ________②场主积薪此中()④一狼洞此中()⑥屠自后断其股()弛担持刀().止露尻尾().意将隧入().乃悟前狼假寐.()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狼亦黠矣().6.翻译以下句子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意将隧入以攻后来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同步训练(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狼》同步训练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缀.行甚远()屠大窘.()苫.蔽成丘()弛.担持刀()眈眈..相向()少.时()目似瞑.()止露尻.尾()狼亦黠.矣()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请根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言文卡片”填写完整。
3.写出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不同含义。
(1)止①止.有剩骨( )②一狼得骨止.( )(2)意①意.暇甚( )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敌①恐前后受其敌.( ) ②盖以诱敌.(. )(4)前①恐前.后受其敌( ) ②狼不敢前.( )(5)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6)之①两狼之.并驱如故( ) ②久之.( ) ③又数刀毙之.( ) 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①盖.以诱敌古义:今义: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今义:5.请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①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②其一犬坐于前。
6.文学常识填空。
①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字,号,(朝代)著名。
②《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名;“志异”的意思是。
7.写出三个带“狼”字的成语。
8.学习本文后,班级开展以“狼”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①写出几个与狼有关的成语。
说说看,从成语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狼有着怎样的认识?②一位诗人用悲愤的笔调写下这样的诗句:“如今狼已经越来越少,荒野里尽是人在嗥叫”,你是如何理解的?③在动物学家的眼里,狼是一种智商很高,富有人情味,在整个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动物。
正如美国狼基金会主席阿斯金所说的:“自然界中若没有了狼,就像一个钟表没有了发条一样。
”请联系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30《狼》同步练习(基础+能力)(试题+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30《狼》同步练习(基础+能力)(试题+解析)30 狼同步练习(基础+能力)(试题+解析)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缀.行甚远()(2)投以.骨()(3)一狼洞.其中()(4)目似瞑.()(5)其一犬.坐于前()(6)屠大窘.()(7)而两狼之并.驱如故()(8)狼亦黠.矣()答案:(1)紧跟(2)把(3)打洞(4)闭眼(5)像狗一样(6)困窘,处境危急(7)一起(8)狡猾2.翻译下列句子。
(1)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屠户又朝狼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停了下来,但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赶到了。
(2)(屠户)往旁边看,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3)(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3.下列朗读语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屠/自后/断其股B.场主/积薪/其中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解析】选D。
正确停顿应为: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狼》同步练习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狼》同步练习山东临沭郭玉金一、基础部分1、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清代文学家,人称“聊斋先生”,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我国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
2、读准字音缀 zhuì窘jiǒng 苫shàn 蔽bì弛 chí眈 dān 瞑 míng 隧suì尻 kāo 黠 xiá3、理解词义惧:恐惧。
从:跟随。
故:原来(一样)驱;追赶。
窘:困窘。
恐:恐怕。
顾:看到。
瞑:闭眼。
暴:突然。
毙:杀死。
股:大腿。
寐:睡觉。
黠:狡猾。
缀:原意是连结,文中意是紧跟。
弛:原意是放松,文中意是卸下。
二、课文剖析1、《狼》一文的写作思路是:屠户遇狼──屠户惧狼──屠户御狼──屠户杀狼。
2、读了这个故事的启发:狼的本性是贪婪、凶残和狡诈,绝对不能对狼有半点怜悯之心。
同样,我们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善于做一个机智勇敢的人。
三、中考解读: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己半入,只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比较下面“之”的用法:(2分)久之()又数刀毙之()2、从表达方式看,选文第一段是,第二段是。
(2分)3、本段揭示主题的句子是: (用原文回答) (2分)4、以上文字写屠夫杀狼,既表现了狼的,也表现了屠夫的。
(2分)5、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文题解读:1.无实义;代狼 2.叙述;议论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只增笑耳。
4.狡诈阴险;机智勇敢 5、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存在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意近即可)拓展链接: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课《狼》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8)
一、语言积存与运用〔27分〕
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2分〕
意暇甚〔〕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假寐〔〕狼亦黠矣〔〕
2、对以下加点字明白得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弛担持刀〔放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从柴草堆中打洞〕
B.狼亦黠矣〔狡猾〕一狼洞其中〔打洞〕
C.止增笑耳〔只〕屠自后断其股〔屁股〕
D.一狼仍从〔跟从〕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
3、对以下各句中加点的〝其〞字讲明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一狼洞其中〔柴草堆〕
B.屠自后断其股〔狼〕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D.场主积薪其中〔麦场〕
4、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字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一狼洞其中
C.其一犬坐于前
D.一狼径去
5、填空〔3分〕
«狼»的作者是,字、,号,是代闻名文学家,其闻名的短篇小讲集是«»。
6、列句子划分朗读的节奏〔3分〕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②乃悟前狼假寐。
7、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②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8、古诗词中有专门多关于奉献的句子,请写出两句〔4分〕
①,。
②,。
二、整体感悟〔15分〕
1、请你用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本文的主旨。
〔3分〕
2、«狼»一文要紧是采纳和描写来刻画狼和屠户的形象的。
〔4分〕
3、发挥你的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本文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100字左右〕〔8分〕
三、课文杰出语段阅读题〔20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其,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讲明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字。
〔4分〕
①缀行甚远〔〕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眈眈相向〔〕④乃悟前狼假寐〔〕
2、翻译句子。
〔3分〕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上文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要紧是写。
〔2分〕
4、上文中表现狼狡诈的句子有哪一些?请写出来。
〔4分〕
7、细读选文,用精练的语言概括狼和屠户的特点。
〔3分〕
8、读了«狼»那个故事,你得到哪些启发?〔4分〕
四、拓展阅读题〔18分〕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歘〔xū,突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那么稍却;既走,又从之。
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
狼乃止。
屠即竟归。
昧爽〔清晨〕往取肉,眺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大骇。
逡巡近之,那么死狼也。
仰首凝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那么罹之,可笑已。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1、讲明句中加点的词语。
〔3分〕
①有屠人货肉归〔〕
②既走,又从之〔〕
③默念狼所欲者肉〔〕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屠惧,示之以刃,那么稍却
②逡巡近之,那么死狼也
③时狼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3、本文是«聊斋志异·狼»中的第一那么,课本中所学的是第二那么。
本文中的屠户是如何摆脱狼的?狼又是如何死去的?这两那么故事的结尾有何相同之处?〔9分〕
五.中考题〔12分〕
1.〔2006,重庆市,8分〕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横线上。
一天,有位父亲带着小亲小孩去乡下旅行,①想让他认识一下穷人是如何样生活的。
旅行终止后,父亲咨询:②〝你明白这回穷人是如何过生活了吧?〞亲小孩回答:〝我发觉咱家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的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头的小河;③我们的花园里只有几盏灯,可他们却有满天的星星;我们的院子只有那么一点儿,他们的院子却有整个农场那么大!〞亲小孩讲完,父亲哑口无言。
亲小孩接着讲:④〝感谢让我明白了我们有多么贫穷!〞①。
②。
③。
④。
2.〔2006,山东省,4分〕从以下历史人物中任选两位,各写出与之相关的一个成语。
孔子勾践祖逖欧阳修
①历史人物:成语:
②历史人物:成语:
六.探究性学习〔2分〕
〔2006,南京,2分〕搜集材料时,大伙儿发觉,南京人杰地灵,曾经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假设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加以修改。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你将上联改为:
七.综合性学习〔6分〕
〔2006年天津市,6分〕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昆曲形成的过程。
〔标点符号占格,含标点符号不得超过50字〕
昆曲又称昆剧,该剧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昆
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它起源于元朝末年流行于昆山地区的南曲,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元朝末年,顾坚等人对南曲的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这是昆曲的雏形。
明代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音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吸取了海盐、弋阳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取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等乐器伴奏,造就了一种细腻文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
第三十课狼
Ⅴ、一、1、xiáyǐmèi xiá
2、C. 点拨:股,指大腿。
3、C 点拨:C项中的〝其〞意为屠户。
4、D 点拨:ABC这三项中的加点字差不多上词类活用。
5、蒲松龄留仙剑臣清聊斋志异
6、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②乃悟/前狼/假寐点拨:要以不阻碍句子意思的表达为前提,划分节奏,并总结划分节奏的规律。
7、①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了。
②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那样蹲坐在屠户的面前。
8、例如: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点拨:只要是表现奉献的诗句即可。
二、1、那个故事讽喻了那些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论他们是如何狡猾、奸诈,终归是要失败的。
点拨:结合文章的最后一段议论加以明白得。
2、动作神态
3、略点拨:要有记叙的要素,故情况节要完整。
三、1、①连接,那个地点是紧跟的意思。
②旧、原先。
③凝视的模样。
④睡觉。
点拨:结合句子正确明白得。
2、屠户这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先是用来困惑对方的。
点拨:注意〝寐〞〝盖〞〝敌〞等字的明白得,加上主语〝屠户〞。
3、屠户杀狼。
4、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②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狼:阴险狡诈屠户:机智勇敢。
6、例如:①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或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②邪不胜正等。
点拨:只要不偏离课文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四、1、①卖②跟随③想要
2、①屠夫可怕了,就拿出刀子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了几步。
②屠夫小心的慢慢的走近一看,却是一只死狼。
③当时狼皮专门贵,能值十几两银子,屠夫确实是发了个小财。
点拨:重点词语要翻译正确,句子要通顺。
3、屠户明白狼想要的是肉,就把肉挂到树上,以此摆脱了狼。
狼跳着去吃挂在树上的肉,被钩子挂住了上腭而死。
这两那么故事的结尾都对狼进行了嘲笑。
点拨:抓住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五、1、①误用词语,将〝认识〞改为〝知识、了解〞②语序不当,〝这回〞应放在句子的前面③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才〞应改为〝却〞④成分残缺,在〝感谢〞后加上〝父亲〞〔加上〝他们〞〝生活〞均可〕点拨:只要修改正确,符合文意即可。
2、例如:①孔子韦编三绝②勾践卧薪尝胆点拨:答其他的两位也可,如:诸葛亮--三顾茅庐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
六、改为:周树人深情怀旧,«朝花夕拾»忆往昔点拨:此题考查学生写对联的能力。
上联
差不多定位,从〝对应的角度看,周树人应对着吴敬梓,因此,下联应修改为:周树人深情怀旧,«朝花夕拾»忆往昔
七、例如:昆曲是南曲通过顾坚等人的整理和改进,又经明代魏良辅改革和创新而形成的。
点拨:要答出〝南曲〞和顾坚等人整理和改进、明代魏良辅改革和创新等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