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手法
道家十大养生方法

道家十大养生方法道家十大养生方法是道家传统的保健保养方式,是继承和传承了中国古代养生文化,与中医和太极拳等养生技术相互配合,达到身体健康和长寿的效果。
以下是关于道家十大养生方法的10条详细描述:1. 静坐养神:道家养生讲究调整身心,静坐养神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法。
静坐养神的核心在于调整呼吸和意念。
通过静坐培养身心平衡和内心安宁,让身体得到放松,达到治疗和调养身体的作用。
2. 五禽戏:五禽戏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方式,它是一种用模仿禽鸟动作的方式进行的锻炼。
此举动可以调节呼吸,增强体力和呼吸系统的运动量,它适合中年人以上的人们,特别是为关节、肌肉、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帮助。
3. 水疗:水疗就是利用水的热和冷来治疗身体的方法。
道家认为,水是五行之一,有通达经脉、排毒、活血、保健补肾等功效。
早晨起床用温水漱口,可以养肝护肾,低压,早上用凉水洗脸,可以养肺润肤,保持皮肤的湿度。
4. 行走静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忙碌和疲劳,行走和静坐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身心疲劳,释放压力。
尤其是在户外行走,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增强体质,保持身心健康。
5. 古琴演奏:古琴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它既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也可以作为养生的一种手段。
古琴演奏需要注重身心的调整和呼吸的协调,有调理心情、降低血压、安定情绪等好处。
6. 药膳调理:药膳是兼有保健保养功效的食物,它可以滋养和修复身体,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药食同源的理念不仅仅是滋补身体,还包含了精神层面的养生观念,如快乐、幸福、思考和修行等。
7. 医理养生:道家的医理养生认为,一个人的生命长度和生活的质量是由四个因素决定的:先天质量、后天环境、饮食习惯和修行养生。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身体和修行强化个人的内部心态,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生命延续。
8. 按摩推拿:指用手的力量,按摩、揉捏、推拿、瘦脸等手法配合如针灸、耳穴按压、拔罐、火罐等方式对人体的经络、穴位以及软组织等进行按摩,来达到平衡人体气血,调整人体器官机能的保健方法。
提升免疫力的养生手法

提升免疫力的养生手法
1.摄取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是建造、修补体内细胞、组织的主要成分,免疫系统也需要靠蛋白质才能正常运转。
每人每天应摄取3~8份优质蛋白质。
优质动物性蛋白质有瘦肉、鸡肉、海鲜、低脂奶类、鸡蛋;植物性蛋白质可从豆类、坚果类食物中获取。
2.经常食用五谷杂粮。
因其未经精加工,食物中富含B
族维生素和矿物质,B族维生素包含B1、B2、叶酸(B3)、泛酸(B5)、B6,它们参与体内的能量代谢,还可调节人体免疫系统。
3.多饮开水。
可以使鼻腔和口腔内的黏膜保持湿润;多喝水还能让人感觉清新,充满活力。
4.调节情绪。
精神状态是人体内在环境因素,内环境的稳定有助于正气持久的保留在体内,免疫力自然提高了。
凡事平常心,不斤斤计较,不难为他人也不难为自己,避免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的影响。
5.坚持锻炼。
当做完运动,身心感觉放松舒展并能长期坚持做的运动,都是对健康有益的。
养生功法集锦,每种都是经典!

养生功法集锦,每种都是经典!卧功动作:有两种姿势即仰卧或侧卧。
仰卧时,两脚自然分开,两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以舒适为主;侧卧时,向右侧卧,右手掌掌心朝上,置于头额前。
左手放于左髋部,左腿弯曲置于右腿上,右腿略弯。
意念:吸气时意想天地精华之气通过全身毛孔吸入下丹田,呼气时意想身体里的病浊、疲劳之气通过全身毛孔发散出去,射透天边。
呼吸:自然呼吸。
功效:可调整阴阳、改善睡眠、缓解疲劳。
对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四肢麻木怕冷、慢性疲劳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颠功动作:以膝盖的颤抖带动全身颤抖,由慢到快,最后由快到慢。
要使全身肌肉都动起来。
约1分钟后,放松直立排病气1分钟,最后两手交叠置于下丹田处(男士左手在内,右手置于左手之外,女士相反),养气3分钟。
意念:排病气时意想全身的病气从涌泉排入地下;养气时意守下丹田。
呼吸:自然呼吸。
功效:疏通全身经络气路,排病气。
对头晕脑涨、四肢麻木有很好的效果。
背飞动作:两脚略宽于肩,两手自然下垂,掌心朝后,尽量往后、往上伸。
身体挺肚后仰。
每组做24次,一天可做数组。
呼吸:后仰吸气,起来呼气。
意念:意守病灶。
功效:对腰椎间盘突出有较好的保健效果。
茹往功动作:分三种,高、中、低位桩,可根据自己的体力选择。
具体动作为两脚略宽于肩,全身放松直立,两手从身体两侧最低位起势,掌心向下,缓缓抬起,平肩时掌心朝前,往胸前作抱球状,十指相对,掌心朝内,两腿弯曲,眉心舒展,面带微笑,目视前方。
每组从5分钟开始练习,逐渐增加到20一30分钟,每日1A2组。
呼吸:腹式呼吸。
意念:吸气时意想大自然的精华之气通过全身毛孔吸入体内,呼气时意想体内不好的气体通过毛孔射出去,射透天边。
功效:培元固本、平衡阴阳、调节胖瘦(中、低位桩减肥效果较佳)。
健督功动作:两脚略宽于肩,全身放松直立,两手从身体两侧最低位起势,缓缓抬起,平肩掌心朝前,分别往腰椎、胸椎、颈椎部位搂气,搂气时身体从膝盖处开始弯曲,像莱虫蠕动一样,一节一节往上。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教案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和练习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学员将能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增强全身的肌肉力量,调整身体的平衡力,提高状态和心理状态。
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一、正立法(10分钟)1. 站立,脚并拢,双腿微微弯曲,小腿用力,脚尖用力向下发力,保持3-5秒。
2. 重复5次,每次保持3-5秒。
二、正坐法(10分钟)1. 坐在地上,双腿伸直,背部挺直,双手放在膝盖上。
2. 慢慢弯曲脊柱,让头部和背部贴近腿部,保持3-5秒。
3. 重复5次,每次保持3-5秒。
三、正卧法(10分钟)1. 平躺在地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2. 慢慢抬起腿部,使双腿和地面平行,保持3-5秒。
3. 重复5次,每次保持3-5秒。
四、俯卧撑法(10分钟)1. 俯卧在地上,双手撑地,与肩同宽。
2. 慢慢弯曲手肘,将上身向下压,直到胸部几乎触碰到地面,保持3-5秒。
3. 重复5次,每次保持3-5秒。
五、倒立法(10分钟)1. 靠在墙上,双手放在背后的地面上,掌心向下。
2. 慢慢用力将背部贴近墙面,让身体倒立,保持3-5秒。
3. 重复5次,每次保持3-5秒。
六、拔步法(10分钟)1. 站立,双腿分开与肩同宽,手放在腰部。
2. 深吸一口气,慢慢将左腿向前迈一大步,保持3-5秒。
3. 重复5次,每次保持3-5秒,然后换腿。
七、拉筋法(10分钟)1. 坐在地上,左腿伸直,右腿弯曲,右脚放在左大腿上。
2. 慢慢用手拉住右脚尖,向前弯曲身体,保持3-5秒。
3. 重复5次,每次保持3-5秒,然后换腿。
八、脚法(10分钟)1. 脚并拢,双脚弯曲,双手放在膝盖上。
2. 慢慢用力将脚尖向内旋转,保持3-5秒。
3. 重复5次,每次保持3-5秒。
九、手法(10分钟)1. 双腿伸直,双手放在地面上。
2. 慢慢用手推动身体,使上半身向上弯曲,保持3-5秒。
3. 重复5次,每次保持3-5秒。
十、肩耸法(10分钟)1. 站立,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中医养生方法技术学

中医养生方法技术学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通过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来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中医养生方法技术学是指学习和掌握中医养生的相关方法和技术,以便能够自主进行养生保健。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技术。
1. 中医食疗:中医食疗是通过饮食调理来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中医认为,饮食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合理的饮食可以调养身体,预防疾病。
食疗根据人体的体质和需求,采用不同的食材和烹饪方法进行调理。
比如,寒性体质的人可以多吃温热食物,如姜、葱、羊肉等,而湿热体质的人则应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2. 中医按摩:中医按摩是一种通过按压、揉捏、推拿等手法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以调理气血、舒缓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的养生方法。
按摩可以通过调整经络和穴位的功能,达到调节阴阳平衡的目的。
比如,头部按摩可以缓解头痛、失眠等问题,足部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疲劳。
3. 中医草药疗法:中医草药疗法是利用草本植物的药用部分,通过煎煮或泡水等方式进行服用,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中医草药有千百种,不同的草药对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疗效。
比如,黄连可以清热解毒,枸杞可以养肝明目,人参可以补气养血。
4. 中医气功:中医气功是一种通过调节呼吸和运动姿势,以调理气血、增强体质的养生方法。
气功练习注重呼吸的调整和运动的协调,通过疏通经络、调整气血运行来达到养生的效果。
比如,太极拳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气功,通过缓慢、柔和的动作和深呼吸,可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
5. 中医针灸:中医针灸是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以调理经络、平衡阴阳的养生方法。
针灸使用细长的针来刺激特定的穴位,通过调整气血运行来达到治疗疾病或保健养生的目的。
针灸可以用于疼痛缓解、失眠治疗、消化系统调理等方面。
针灸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知识,不建议自行进行。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技术学,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方法和技术,可以更好地进行养生保健。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养生方法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特别是患有严重疾病的人群。
中医养生理疗手法的应用与效果

中医养生理疗手法的应用与效果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而独特的历史。
中医养生理疗手法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特定的技术和手法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畅,以达到预防疾病和保健身体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中医养生理疗手法的应用与效果。
一、中医养生理疗手法的应用1.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养生中常见的一种理疗手法。
通过对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进行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和紧张情绪,改善身体各系统的功能。
推拿按摩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调理脏腑功能,改善肌肉骨骼问题,以及辅助治疗一些慢性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作为中医养生理疗手法的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插入针具来刺激神经和经络,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平衡阴阳。
针灸疗法能够改善身体的机能失调,缓解疼痛,提高免疫力,促进自愈能力的提升。
除了传统的针灸疗法,现代医学也发展出了电针疗法和激光针灸等新形式,使其在临床上更加多样化和便捷。
3. 中药温灸中医养生中常用的一种理疗手法是中药温灸。
将特定的中药材熏热后,直接或间接地施于人体特定的穴位上,通过温湿热气进入经络,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和调理脏腑的效果。
中药温灸具有温暖身体、舒缓疲劳、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对于调理身体、预防疾病和保健有一定的效果。
二、中医养生理疗手法的效果1. 增强免疫力中医养生理疗手法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阴阳平衡,增强人体的自然免疫力。
通过推拿按摩、针灸疗法和中药温灸等手法,可以促进淋巴细胞和免疫因子的产生,提高身体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少患病的可能性。
2. 缓解疼痛中医养生理疗手法在疼痛缓解方面也有显著的效果。
针灸疗法可以刺激神经末梢,使疼痛信号减弱或被抑制。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和揉捏肌肉组织,舒缓患者的疼痛感觉。
中药温灸则通过热疗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症状。
3. 调理身体机能中医养生理疗手法可以调理身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功能。
按摩的十大手法

按摩的十大手法
按摩的十大手法包括叩齿法、闭口调息法、咽津法、搓面法、梳发、运目法、凝耳法、提气法、摩腹法、足心按摩法等。
这些按摩手法在中医中非常常见,有助于调理身体,促进健康。
不同的按摩手法可以针对不同的病症进行治疗,例如:
1.叩齿法:每天清晨睡醒之时,把牙齿上下叩合30次,有助于牙齿坚固。
2.闭口调息法:经常闭口调整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匀、和缓。
3.咽津法:每日清晨,用舌头抵住上颚,或用舌尖舔动上颚,等唾液满口时,
分数次咽下,有助于消化。
4.搓面法:每天清晨,搓热双手,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到额部两手
向两侧分开,经颊而下,可反复10余次,至面部轻微发热为度。
可以使面色红润光泽,消除疲劳。
5.梳发:用双手十指插入发间,用手指梳头,从前到后按搓头部,每次梳头
50-100次。
有助于疏通气血,清醒头脑。
6.运目法:将眼球自左至右转动10余次,再自右至左转动10余次,然后闭
目休息片刻,每日可做4-5次。
可以清肝明目。
7.凝耳法:两手掩耳,低头、仰头5-7次。
可使头脑清净,驱除杂念。
8.提气法:在吸气时,稍用力提肛门连同会阴上升,稍后,在缓缓呼气放下,
每日可做5-7次。
有利于气的运行。
9.摩腹法:每次饭后,用掌心在以肚脐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30次左
右。
可帮助消化,消除腹胀。
10.足心按摩法:每日临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顺时针方向按摩100次。
有
强腰固肾的作用。
道家养生之十二种简易养生技法

道家养生之十二种简易养生技法
1、梳头:各式梳子或手指均可,每日梳数十至百下,具有按摩头皮、醒脑开窍的功效,对视力,听力也很有帮助。
2、鸣鼓:以手掌紧压住双耳数秒,然后迅速脱离,此法可振动耳膜,减缓耳窝退化;闲时也可常按摩耳朵,不论揉、挑、弹各种手法均可,可立即改善头痛、晕车等诸多不适。
体质虚弱者常按摩耳朵,还可防止感冒。
3、揉眼:自寻手部柔软的部位,揉按眼睛、眼眶四周,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可明目、醒脑,还兼具美容作用。
4、捏鼻:常以两手食指摩擦鼻翼两旁的迎香穴,或在鼻上搓捏,可促进嗅觉灵敏,减少鼻过敏或呼吸道感染机会。
5、叩齿:齿对齿轻叩,或牙齿空咬,可防止牙龈退化、牙周病等口腔问题;此法还可促进脸颊肌肉活动,使脸颊丰润,防止双颊下垂。
6、吞津:闭口做漱口状数回,然后吞下口水。
人的唾液未接触空气氧化时,并不会发生异味,反而有股香甜滋味。
唾液中含有许多消化酵素与营养成分,常吞津有助消化功能。
7、转颈、耸肩:肩颈部有脊椎及许多通往头部的重要血管,常转动颈部,耸耸肩膀,帮助肌肉活络,年老时发生脑血管疾病的机率会大幅降低。
8、干擦:用手掌或干毛巾在脸部抹擦数回,胳膊等裸露处也可以用此法抹擦,有助皮表循环,皮肤润泽。
9、拍肩:左手自然上甩拍右肩,右手拍左肩交替,也可用手掌自然交叉拍打。
10、转腰:右手顺弯腰之势向左脚尖伸展,起身,换左手向右脚尖伸展,轮替数回。
11、握拳:双手紧握后放松,反复数回,直立或坐姿时均可进行。
12、踩脚尖:右脚跟踩左脚尖,左脚跟踩右脚尖,交替数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量平衡調理養生(補腎养肝)手法开背1展油,安抚,整体排毒2双手大拇指由上至下推内膀胱经,,推肩胛骨缝。
3在脊柱上走S型. 双手拇指推八大髎。
腰肌。
4双手半握拳搓热整个背。
5单侧排毒。
肾部1打圈,安抚2点穴: 命门肾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白环秩边环跳3双手拇指推督脉(着重在打通背部结)4拇指推膀胱经5双手半握拳推督脉6从上至下按压督脉。
7安抚8肾部单侧排毒9拨腰肌10双手掌搓热腰部,督脉。
11双手掌“八”字搓热肾部。
11暖肾,结束。
肝胆保养开背1展油,安抚,整体排毒2双手大拇指由上至下推内膀胱经,,推肩胛骨缝。
3在脊柱上走S型. 双手拇指推八大髎。
腰肌。
4双手半握拳搓热整个背。
5单侧排毒。
6点穴脊柱中焦旁开1.5寸正面:1 腹部安抚3----5遍2 开穴巨阙(膻中下3寸) 不容(巨阙旁开2寸) 期门(乳根下1肋骨) 日月(期门下1寸) 章门(腰侧骨下) 中脘(脐上4寸) 盲俞(脐旁0.5寸) 大巨(脐下2寸旁开2寸) 3遍10秒3拇指划肋骨下侧4划带脉(肝经走过)5四指并拢,由曲骨揉至鸠尾3----5遍6 揉肝胆肠胃气结3----5遍7顺结肠排毒3----5遍8 安抚结束肩頸經絡疏通醒腦手法开背1展油,安抚,整体排毒2双手大拇指由上至下推内膀胱经,,推肩胛骨缝。
3在脊柱上走S型. 双手拇指推八大髎。
腰肌。
4双手半握拳搓热整个背。
5单侧排毒。
肩劲部1点穴,,风池,风府大椎肩中俞,肩井三穴,肩俞,天宗,肩贞,膏肓,肩外俞。
2放松安抚点按过的穴位。
3双手拇指交替推肩胛骨缝,疏通大板经。
4安抚肩背排毒5在肩胛骨缝上推“十”字6在肩胛骨缝上打圈安抚排毒。
7四指向下包肩揉按大板经。
8放松颈部,拨颈部的三条经络9四指向上揉按大板经10扳肩,放松肩部11双手半握拳搓热整个背部12安抚、排毒、蝴蝶飞、结束能量平衡調理養生(溫宮理气)手法开背1展油,安抚,整体排毒2双手大拇指由上至下推内膀胱经,,推肩胛骨缝。
3在脊柱上走S型. 双手拇指推八大髎。
腰肌。
4双手半握拳搓热整个背。
5单侧排毒。
腹部1展油,打圈2点穴神阙水分肓俞天枢阴交气海关元中极归来3双手拇指重叠从神阙推到鸠尾,再滑到腰部点按命门回拉到腹股沟排毒5打圈,安抚,揉肚子肠胃4单侧提拉腰,轻柔卵巢5在肚子上打棱形排毒6双手拇指推输卵管7双手四指揉子宫,并从曲骨揉到鸠尾8点12点9推五经10安抚,暖宫,卵巢部位(双手搓热暖)能量平衡排毒養顏(潤肺清熱)手法开背1展油,安抚,整体排毒2双手大拇指由上至下推内膀胱经,,推肩胛骨缝。
3在脊柱上走S型. 双手拇指推八大髎。
腰肌。
4双手半握拳搓热整个背。
5单侧排毒。
上半胸1展油(同丰胸一样)2按压膻中(配合顾客的呼吸)20次3安抚,点穴膻中中府云门鸠尾巨阙期们盲俞4划胸骨双手拇指八字形5双手拇指往腋下排6在脖子上抹精油7安抚,提拉颈部(风池,风府)8做耳后侧淋巴排毒刮痧1脖子任脉,锁骨下三条或二条(顺骨的方向)2刮耳后淋巴线,结束五行π元素能量養生手法开背1展油,安抚,整体排毒2双手大拇指由上至下推内膀胱经,,推肩胛骨缝。
3在脊柱上走S型. 双手拇指推八大髎。
腰肌。
4双手半握拳搓热整个背。
5单侧排毒。
背部1、用精油瓶底分别用“火”“木”“水”“金”“土”四支精油分别依次由下至上推背部督脉15次,然后再依次推膀胱经15次,最后在推肩胛骨。
安抚做正面正面2、用精油瓶底分别用“土”“金”“水”“木”“火”四支精油分别依次由下至上推正面任脉依次15次,然后在推胸前三条肋骨缝3、安抚结束胸部疏通養護健美手法开背1展油,安抚,整体排毒2双手大拇指由上至下推内膀胱经,,推肩胛骨缝。
3在脊柱上走S型. 双手拇指推八大髎。
腰肌。
4双手半握拳搓热整个背。
5单侧排毒。
6推脂正面1 双手展油安抚2单侧安抚3 开穴:檀中乳根天池鹰窗巫医4打通胸前肋骨,往腋下排毒5双手掌定型推脂至乳房6疏通乳腺,,提拉韧带7双手拉抹附乳打圈,用双手掌提拉腋下多余脂肪,反方向排毒8推任脉冲脉,揉按刺激乳腺体9推心经和心包经安全健康纖體瘦身手法背部1展油,安抚,整体排毒2双手大拇指由上至下推内膀胱经,,推肩胛骨缝。
3在脊柱上走S型. 双手拇指推八大髎。
腰肌。
4双手半握拳搓热整个背。
5单侧排毒。
6 推手部阳经大肠经:商阳----曲池---肩腧从食指左侧往上推三焦经:关冲---天井---肩寥从无名指右侧往上推小肠经:少泽---小海---肩贞从小指外侧往上推7 安抚8 推腿部经络膀胱经:承扶---委中---昆仑(阳经)胆经:环跳---漆阳关---悬钟(阳经)肾经:照海---阴谷---大腿内侧(阴经)9 安抚正面1 推手部阴经肺经云门---天府---尺泽---太渊大拇指排出心包经天泉---曲泽---大陵从食指排出心经夜下---少海---神门---少冲从小指排出2 安抚3 推腿部经络脾经三阴交---阴陵全---箕门(阳经肝经三阴交---曲泉---阴包(阴经)胃经髀关---犊鼻---解溪(阴经)4 安抚肚子1 安抚2 揉气结从曲骨揉至鸠尾4 提升结肠5 开穴天枢气海水份6 向下排气7菱形排毒8安抚揉气结和开穴先后都可以能量平衡調理養生(肠胃理疗)手法开背1展油,安抚,整体排毒2双手大拇指由上至下推内膀胱经,,推肩胛骨缝。
3在脊柱上走S型. 双手拇指推八大髎。
腰肌。
4双手半握拳搓热整个背。
5单侧排毒。
正面肚子1 安抚2开穴鸠尾巨阙上脘中脘下脘水分肓俞天枢阴交气海关元3正圈15圈反圈5圈4揉大小肠和胃区5提升结肠6 从曲骨揉至鸠尾7双手拇指八字舒缓胃区8向上排气9向下排气10安抚颅内减压耳烛排毒手法背部一、放松肩颈1、展油安抚然后从哑门推至肩部,双手滑至腋下,点按天柱。
2、用瓶底从下往上推,腿至哑门。
肩颈腿到风池二、头部放松1、点穴:哑门( 发际之上0.5寸) 风府(发际之上1寸)脑卢( 风府上1.5寸) 强间(脑卢上1.5寸)后顶(脑卢上3寸) 百会(后顶1.5寸)2、风池(胆经上)3、天柱(膀光经)4、五指揉按头部,抓头部三、用刮痧扳刮拭督脉、膀光经、胆经正面一、肩颈放松1、肩颈排毒2、开穴印堂—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穴----人中穴---迎响穴---睛明----百会3、刮印堂到百会二、耳部由耳根医风穴360度打圈刮至医风穴几遍,耳后排毒至腋下三点燃耳烛放在顾客的耳朵眼里至到燃完结束芳香SPA面部能量护理手法1、在面部分五点展按摩膏,安抚2、双手交替单侧提升脸颊(5~8)3、双手拉至额头,同时美容指点按太阳穴4、大拇指从鼻头滑至额头,分两侧斜拉额头至太阳穴,点按。
5、双手安抚眼部,在两眼画八字,点眼周穴,最后剪刀手提升外眼角6、双手美容指在鼻部打圈,并点按迎香穴,鼻通穴,美容指在鼻背滑动拉至额头在额头做垂直拉沫额头纹。
7、大按抚,至下巴,拉抹下巴并点大迎穴、翳风穴。
8、洗口周并点口周穴位;面部三条线打圈,并点穴位。
9、玄指并按抚。
10、从嘴角拉至睛明穴点按穴位,按抚眼部。
11、用大母指从承泣穴至眼周点按穴位2-3遍。
12、双手倂拢在额头展开,剪刀状从嘴周拉至翳风,两手交替拉抹。
13、双手同时用小鱼肌点按颧髎穴至上关穴分三段点按。
14、双手交叉按抚眼部滑至下巴作提升5-8遍。
15、双手重叠按压额头;抬下巴;分抹整个面部;五指抓脸;OK;指腹轻拍面部。
16、洗颈部;滑至后颈并点穴,在滑至耳朵并点穴。
17、结束。
經絡刮痧能量養生1 清洁2 在背部展油3 用牛角刮痧扳45度的角度延膀胱经刮,扳距拉大,直到出痧为止.4 在延膀胱经两侧的肋骨刮,到出痧为止.5 刮肩夹骨与大扳经.美颈纤纤手法1 清洁2 在颈部展油按抚3 双手重叠在琐骨从左至右,从右至左推至腋下排毒。
3 双手从琐骨抱肩拉至风府穴并点按风府穴3-5遍4 双手从琐骨滑至腋下推腋下淋巴5-8便5 点按天突穴,缺盆穴,肩隅穴,肩贞穴,天柱穴,亚门穴6 双手交替向上提拉颈纹7 耳后排毒。
8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