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血型的故事
Rh血型

Rh血型Rh血型Rh是恒河猴(Rhesus Macacus)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
兰德斯坦纳等科学家在1940年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质,故而命名的。
Rh血型-简单概况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凝集原者,为Rh阳性。
反之为阴性。
这样就使已发现的红细胞A、B、O及AB四种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别一分为二地被划分为Rh阳性和阴性两种。
随着对Rh血型的不断研究,认为Rh血型系统可能是红细胞血型中最为复杂的一个血型系。
Rh 血型的发现,对更加科学地指导输血工作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诊断和维护母婴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Rh阳性血型在中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人中约占99.7%,个别少数民族约为90%。
在中国,RH阴性血型只占千分之三到四。
RH阴性A 型、B型、O型、AB型的比例是3:3:3:1。
Rh(-)的分布因种族不同而差异很大,在白种人中的比例较高,约百分之十五,中国人群中;新疆维吾尔等少数民族Rh(-)的分布为百分之五;蒙古族人接近百分之一;汉族人所占的比例极少,仅占千分之三,属稀有血型,如果同时考虑ABO和Rh血型系统,在汉族人群中寻找AB型Rh(-)同型人的机会不到万分之三,十分罕见。
Rh血型-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一般指Rh系统中D抗原的检测根据病人红细胞是否带有D抗原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
Rh血型鉴定正常值Rh+,称作“Rh阳性”、“Rh显性”,表示人类红细胞有“Rh因子”;Rh-,称作“Rh阴性”,“Rh隐性”,表示人类红细胞没有“Rh因子”。
Rh血型鉴定意义1)中国汉族人的Rh阴性率为0.34%绝大多数人为Rh阳性故由Rh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相对较ABO血型少2)Rh血型系统一般不存在天然抗体故第一次输血时不会发现Rh血型不合但Rh阴性的受血者接受了Rh阳性血液后可产生免疫性抗Rh抗体如再次输受Rh阳性血液时即可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3)Rh阴性母亲孕育胎儿为Rh阳性胎儿的红细胞经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抗Rh抗体再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由于第一胎产生的抗Rh抗体很少极少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第二次怀孕Rh 阳性胎儿所产生抗Rh抗体增多可致新生儿溶血病若Rh阴性孕妇曾输过Rh阳性血液史或第一胎因Rh血型不合流产史即令第一胎也可发生胎儿溶血病。
血型稀有,血性可贵

血型稀有,血性可贵作者:梁伟来源:《中华儿女》2011年第24期12月份是2011年无偿献血宣传月,12月13日,卫生部办公厅新闻宣传办公室主任邓海华表示,按照医疗服务量的增长初步测算,到2015年,我国每天需要有约12万人献血,方能满足用血量,但是我国人口献血率只有8.7‰,低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45.4‰(丹麦最高为67‰),和中等收入国家的10.1‰,也低于香港的30‰和澳门的23‰,离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0‰也有一定的差距。
普通血型尚是如此,稀有血型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
Rh阴性血指Rh阴型血,是非常稀有的血型,因为极其罕见,被称为“熊猫血”。
Rh阴性血型与A、B、O、AB血型不同,后者人群分布较为平均,几种血型的血源比较普遍。
而Rh 阴性血型则比较稀有,占人口比率不到1%。
国内某地级市经过统计,在参加献血的300万人中,属于Rh阴性血型者仅有3300人。
而在中国,临床手术患者中出现Rh阴性的几率是5~7/1000。
由此看来,Rh阴性血型的血液就十分珍贵了。
“沈阳急需Rh阴性A型血,呼吁爱心人士献血。
”“女朋友突然被诊断出患了白血病,她的血型竟然是非常罕见的O型Rh阴性血,求救!”“太原产妇大出血,血型为稀少的Rh阴性血,产妇情况已稳定,但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血液中心表示,血库存量只够应急,希望更多Rh阴性血的市民伸出援助之手。
”在Google上,用时0.13秒,就搜索出了1,100,000关于Rh阴性血的求助信息。
这些稀有血型者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全国每年有上万例稀有血型孕产妇,怎样帮助她们化解可能遇到的生命危机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微博求助姐”为弟求“熊猫血”2011年10月23日,21岁的淮北小伙张传富在宿迁一处工地架设高压电线,被电击烧伤,送往徐州医院烧伤科重病房接受救治,经过初步检查,他是被380伏高压击伤,烧伤面积达70%。
其中深二度烧伤32%,三度烧伤38%,需要立即手术。
关于爱情悲剧的故事_爱情故事

关于爱情悲剧的故事爱情故事,在民间文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但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对它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关于爱情悲剧的故事。
关于爱情悲剧的故事1:战场1943年冬,对于正在斯大林格勒城下作战的两军来说,同样的苦不堪言。
德军士兵马涅的腰部被炮弹炸伤了,他躺在雪地上,绝望和希望一同飘向那片阴霾的天空,只有米莉娅美丽的容颜在眼前闪动。
他和米莉娅曾经都是柏林大学的学生,他深深地暗恋着米莉娅,可是他知道,米莉娅钟情于一位帅哥——德科;而这个德科此刻正蹲在不远处的一个战壕里。
一阵枪响,“扑通”一声,一个人倒下了。
马涅一看,正是德科,他的胳膊断了,流了很多血。
德科也看到了马涅,他苍白的脸上现出一丝苦笑:“伙计,这下咱们谁也走不了了。
”马涅看着德科的样子,心里一阵紧缩:不能让德科死,米莉娅不能没有他。
他对德科说:“你的包扎带呢?我给你包扎。
你还可以走路,一定要回到德国,回到米莉娅的身边。
”德科失望地摇摇头:“早就用完了,算了吧,我和你一起到天堂。
”马涅摸了摸包扎带,一狠心解了下来。
顿时,他的伤口露出来,血如泉涌。
德科大吃一惊,上前按住:“你疯了,你这样很快就会死的。
”马涅淡然一笑:“我不是在帮你,我是在帮米莉娅,你能回到她的身边,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他移到德科身旁,包扎起来。
费了好一阵工夫,总算包扎好了。
马涅又把干粮递给德科:“你快走吧,苏军快来了。
”德科接过干粮袋,满含热泪地看了一眼马涅,转身向北撤去。
看着德科渐渐消失的身影,马涅掏出钢笔,找到一张还没烧尽的文件纸,在背面写起来——“亲爱的米莉娅: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死亡随时都会向我走来。
可是如果我现在不说,就没机会对你说了。
我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最想见到的就是你。
可是,我不可能再看到你那美丽的眼睛和金黄色的头发,不能听你优美的吟诗和动人的歌唱。
我后悔为什么不向你表白,即使遭到你的拒绝,我也无悔。
战争太残酷,泯灭了人性,断送了多少年轻人的幸福。
最全输血史汇总:有趣的输血史-对血的诉求等

有趣的输血史 历史上第一次输血是1665年,是英国医生劳温实验将健康狗的血输到一条大量失血的狗体内,获得成功。
第一次给人体输血是1667年6月15日,法国医生丹尼斯将一只羔羊的血输入一个15岁的男孩体内获得成功,这样的试验一共做了四例都成功了。
但第五例时病人出现严重反应导致死亡。
此后,中止了150年。
第一例用人血输入人体的试验是在1818年,英国妇产科医生布鲁丹成功地将人血输给人。
真正进入正常的实用输血是在1900年,那一年发现了血型,并研制了抗凝剂,从而使输血事业走上正轨。
摘自《天津老年时报》谋杀、医学和早期的输血输血最早起源于中世纪,当时人们对输血的真正含义还并不了解,认为血液输送的同时也传递了性格;而人体输入动物血液则无异于谋杀在《血型拼图》一书中,霍莉·塔克讲述了一个惊险刺激的故事,故事里充满了怪诞的试验和令人不安的罪恶感。
可能你还记得2006年,时任总统的乔治W.布什警告世人小心可怕的人羊混血怪物:“他身上长满了羊毛,之后从肛门里,或者说从他那人类的臀部上,长出一条北安普顿羊的尾巴。
”你不信?嘿嘿,好吧。
这句话是出自托马斯·沙德韦尔在1676年完成的喜剧《学者》。
剧中讲述一位科学怪人尼古拉斯·吉姆克莱克想象创造出“一群”人羊。
(“我将用它们的皮来做衣衫,”他宣告,“那将比海狸皮还要精美。
”)看来,霍莉·塔克在《血型拼图》中想象的景象,还有布什在《国情咨文》中真正强调支持的要禁止“滥用医学研究……【包括】人兽混体研究”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在十七世纪六十年代,随着人兽之间输血试验的出现,总统和小说家所害怕的事情开始显得异常紧迫。
“在早期欧洲人看来,通过输血来使物种发生变异是真实可怕的。
”田纳西纳什维尔范德比尔特大学药学、健康和社会中心的医学史家塔克写道。
最初的试验很幸运:在威廉·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之后,伦敦和巴黎的外科医生开始进行输血试验,他们把小牛和羊血输给狗,把狗血输给牛,把山羊血输给马,当然还将羊血输到人身体里。
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总复习:献出“熊猫血”的老师

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总复习:献出“熊猫血”的老师献出“熊猫血”的老师三十六岁的刘芳是一名小学教师,她的血型是罕见的RH 阴性A型,因此被一些同事称为“熊猫教师”。
刘芳虽然身体瘦弱,但她却三次献出了“熊猫血”。
一个星期六的中午,刘芳正在准备做饭。
九岁的儿子突然手中举着张报纸大声说:“妈妈,有个病人和您血型一样,您能帮助他!”刘芳接过报纸,只见上面有一条血液病患者求助的消息。
读完报道,刘芳仿佛看见患者躺在病床上痛苦的表情,她点了点头。
儿子问她:“妈妈,您是要把血献给那个病人吗?”面对儿子的质疑,刘芳笑着说:“当然要献血呀,这可是助人为乐的事。
”回答完儿子的疑问,刘芳立刻拿起手机拨通了报上登的求救电话,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并表示愿意为对方献血。
这时儿子说道:“我爸在外地出差,他会同意吗?”听了儿子的话,刘芳马上又给出差的丈夫打了电话讲述了她要去献血的原因:“如果我能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去救助一个人,我会感到非常快乐的,所以我要尽力帮助他”丈夫在电话里肯定地说:“你曾经两次献血帮助别人,我都没反对过,这次我怎么会不同意呢?我支持你!”丈夫的话使刘芳倍感亲切。
晚饭时,刘芳的手机响了,原来是患者的女儿打来的电话,双方约定明天﹣星期天到市血液中心做采血检查。
星期天的早晨,刘芳来到市血液中心。
在做采血检查时,因为刘芳身体瘦小血管很细,护士用针头在她的胳膊上来回扎了十几次,也未能取足血。
疼得直冒汗的刘芳闭上嘴,咬紧牙。
她心想:“为了用我的血来帮助别人,一定要忍住。
”想到这,刘芳执意让护士继续取血,最后才达到了取血量。
护士连声说:“您是来献血帮助别人的,而我让您挨了这么多次扎,真是太过意不去了。
”“没事,我能忍受。
只要我的血能帮助别人,再疼也没关系。
”陪在一旁的患者的女儿此时早已感动得泪眼模糊。
整个上午,刘芳完成了采血前检查,中午回家等待结果时,儿子对刘芳说:“妈妈,您用自己的鲜血去救助一位父亲,我觉得您很伟大!”听了此话,刘芳激动得热泪盈眶,她为儿子的理解和成熟而感到欣慰。
血型发展史

血型发展史
血型作为一种常见的遗传特征,与人的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血型的发展史。
1900年,奥地利医生卡尔·朱思发现了人类血液的A、B、O三种
类型,开创了血型研究的先河。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又发现了AB血型,并提出了亲和力假说,即血型之间存在相互排斥或接受的关系。
1928年,日本血液学家宫内利男发现了Rh因子,将血型分为Rh
阳性和Rh阴性,推动了临床输血和婴儿溶血病等疾病的防治。
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逐渐意识到血型不仅是遗传特征,还与种族、文化习俗、疾病易感性等方面密切相关。
因此,血型普及和血
型心理学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如今,血型理论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在临床输血和器官移
植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被应用于人类学、遗传学、心理学
等多个领域。
同时,由于血型与人的性格、健康等方面紧密相关,广
大民众对血型的关注逐渐升温,甚至催生了一系列血型文化现象。
总之,血型的发展史充分表明了人们对于自身遗传特征的认知和
研究始终在不断推进,并且也说明了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的关注始终
不渝。
因此,在我们进行血型研究和应用的时候,也应该不断关注和
尊重人类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最终实现人类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目标。
熊猫血(RH阴性血)简介

RH阴性血又叫熊猫血RH阴性血又叫熊猫血是指RH阴型血,非常稀有的血型,因为极其罕见,被称为“熊猫血”。
Rh阴性血是Rh阴性血型的俗称,是Rh血型系统的一种。
人们大多知道血型有四种类型,即A型、B型、O型、AB型。
其实,血型远不止这四种类型,而是有数十种类型或系统,十分庞大和复杂。
由于A型、B型、O型、AB型以外的血型抗原性大都不强,所以临床医学家认为,除上述四种血型外,再加上Rh血型系统是临床上应用最广也最为重要的人类血型。
Rh血型简介:人类红细胞血型由多达二十多种的血型系统组成,ABO和Rh血型是与人类输血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血型系统。
当一个人的红细胞上存在一种D血型物质(抗原)时,则称为Rh阳性,用Rh(+)表示;当缺乏D抗原时即为Rh阴性,用Rh(-)表示。
Rh(-)的分布因种族不同而差异很大,在白种人中的比例较高,约百分之十五。
中国人群中:新疆维吾尔等少数民族Rh(-)的分布为百分之五;蒙古族人接近百分之一;汉族人所占的比例极少,仅占千分之三,属稀有血型,如果同时考虑ABO和Rh血型系统,在汉族人群中寻找AB型Rh(-)同型人的机会不到万分之三,十分罕见。
Rh(-)基因是隐性基因。
当Rh(+)的你母带有Rh(-)基因且同时遗传给子代时,其孩子即表现为Rh(-),双亲有一人是Rh(-)时,其子女为Rh(-)的机会增大,反之机会减少。
无论是Rh(-)者还是Rh(+)者其差别仅仅是血型的不同,都属健康人群。
但Rh(-)者遇到特殊时其临床意义不容忽视,如连续两胎母婴Rh血型不合的妊娠,很可能导致胎儿的严重伤害;又如有输血、人流等免疫史的病人再次输入Rh(+)血时,可能产生强烈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种类:RH阴型血又可分为:RH阴性A型Rh阴性B型Rh阴性O型RH阴性AB型在中国人群中,苗族是Rh-阴性血比例最多的民族,达百分之十三,新疆维吾尔等少数民族Rh(-)的分布为百分之五;蒙古族人百分之一;汉族人所占的比例极少,仅占千分之三,属稀有血型,如果同时考虑ABO和Rh 血型系统,在汉族人群中寻找AB型Rh(-)同型人的机会不到万分之三,十分罕见,在白种人中的比例较高,约百分之十五。
抚顺“熊猫血”夫妻

间, 他就开始 献血。 起初 , 他不知道 自
己的血型是R H 阴性血型中的AB 型, 是
旅游泡汤了, 但是一家三口却为能帮助 别人而十分高兴。 “ 爱是一种奉献, 爱是一种快乐, 因为有爱, 所以幸福快乐。 ” 方志峰说。
方东锋说: 这次的献血让我特别难 忘, 以前总是在电视里看到有人急需用 血, 大家静 去献, 这一次我也是献血 救人 , 能帮助别人 自己很高兴。 我刚刚
利有9 本, 这仅仅是他们能找到的一部
分。 两个人 的总 献血 量 已达 8 0 0 0 毫 升, 可 以给两位 成年人全身换 血 。
紧急重要的事。 只要血站打来 电 话有 ^ 急需用血, 夫妻俩总会放下手 中的事立 刻赶过去献血。 2 0 1 . 1 年的一天 , 方东锋 夫妇俩跟朋友们约好带着孩子去旅游, 车开到半路 的时候, 妻子朱利接到血站 的电话 , 有人要做 手术 , 急需她i % _ 4 - 血
方东锋家住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 永安台街道永宁社区, 家庭成员6 人。
消息后, 朱利更加坚定了她献 血的
・
方东锋家庭 最大财 富是—本本厚重的
献 血证 。 方 东锋 有 献血证 l 1 本, 妻 子朱
信念。
从开始献血的那天起, 方东锋和朱
利就 秉 承 着 一个 信 念 , 献 血救 人 是 最
“ 熊猫 血 ” , 当得 知 自己血 型 稀 有后 ,
中心血站的电话响起, 知道有病人急需 他们的血活命时, 他们一定会义无反顾 地在第一时间到血站献血。 如今, 方东锋夫妇俩 手中已经有了 2 0 本献血证 , 其中方东锋l l 本、 朱, t 9 本。 这2 0 本献血证的背后有着一个个 他们夫妇俩跟献血之间的故事。 夫妇俩不仅自己定期去血站献血, 在工作生活中接到血站打来需要献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答题目:在紧急的情况下,Rh阴性患者可以接受的输入红细胞是:
A、配型相合的Rh阳性红细胞
B、未经配型的Rh阳性O型红细胞
C、必须是配型相合的Rh阴性红细胞,不得输其他类型红细胞
目前已知的人类血型系统已达30多种,其中ABO血型系统被认知最广泛,其次是Rh血型系统。
Rh血型发现的故事
1939年,美国医生Levine和Stetson遇到了一起不寻常的病例:一位产妇的胎儿因溶血性疾病而死亡,随后该女性在输注了其丈夫的血液后发生了严重的输血反应,但这位产妇和她的丈夫的血型都是O 型。
这引起了Levine的思考,他认为,很可能胎儿的红细胞上携带有来自父方的某种遗传因子,而这种因子母亲并不具备。
在怀孕过程中,母亲被胎儿红细胞携带的这种父方因子所免疫,从而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当母亲输入来自父亲的血液时,母体内的抗体与所输入的父亲的红细胞发生免疫反应,导致输血反应的发生。
之后的研究证实了Levine慧眼独具的准确推测,他们发表的论文也是世界上对于Rh相关的新生儿溶血病(HDN)的首次报道。
Levine
和Stetson进一步还发现,该产妇的血清可以使80%与其血型相符的红细胞发生凝集。
Rh血型定义
Rh抗原家族中临床意义最重要的是D抗原,红细胞表面具有D抗原的人称为Rh阳性,否则就是Rh阴性。
因此,Rh阳性也称为RhD阳性或D阳性,Rh阴性也可称为RhD阴性或D阴性。
Rh血型临床意义
Rh血型对于产科尤为重要,如果孕妇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由于胎盘血管破裂或其他原因,胎儿的红细胞有可能进入母体循环,胎儿红细胞表面所携带的D抗原可以诱发母体的同种异体免疫产生抗D抗体;当她再次怀上Rh阳性胎儿时,抗D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携带D抗原的胎儿红细胞发生免疫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胎儿发生溶血反应而死亡。
Rh阴性患者使用Rh阳性血会发生溶血反应吗?
发生Rh溶血反应的前提是受血者体内有抗D抗体,输入的红细胞携带有D抗原,继而因抗原抗体反应导致红细胞凝集发生溶血,体内没有抗D抗体的Rh阴性患者即使输注了Rh阳性血,也不会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
Rh抗体是免疫抗体,也就是说,只有在外来免疫原刺激的情况下才会产生。
除了曾接受过Rh阳性血输注的人,和曾经怀过Rh阳性胎儿的女性外,Rh阴性的人体内是不会有抗D抗体的。
那么,如果Rh阴性患者使用了Rh阳性血,产生了抗D抗体,岂不是给他(她)以后再次用血或怀孕带来风险?
事实上,Rh阴性的人接受Rh阳性血输注后,并非一定会产生抗D抗体,这与受血者免疫状态、输入血液制品的种类、红细胞的量以及其他未知因素有关。
近十几年来的多个输血医学研究表明,Rh阴性患者接受Rh阳性红细胞输注,只有少部分人会产生抗-D。
对于中国汉族人群,由于Rh阴性个体中约30%是DEL表型,抗-D的产生几率更低,这也可以从中国台湾的相关研究中得到印证。
因此,Rh阴性患者的临床用血应该尽量给予同型输注,但
对于一些Rh阴性患者的限期手术需要大量输血时,如果患者为男性或无生育需求的女性,表型为DEL,血液检测无抗-D,可以考虑给予Rh阳性红细胞,这不仅符合免疫血液学理论,也有充分的输血循证医学研究证据支持,对于患者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