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6%石灰土试验段首件施工总结

首件施工总结(6%石灰路基土试验段)一、工程概况XX大道扩建工程路基石灰土92区为6%石灰土,为了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机械的组合方式;检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适应性;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同时确定石灰的消解时间、每延米消石灰的用量及适宜的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等施工参数,在石灰土大规模施工前进行试验段施工,施工时间在2012年7月1号,天气晴。
本次试验段施工起讫桩号:K6+450~K6+590左幅92区,长度140m,宽度:7.5m,试验时根据压实的遍数不同,分三个区进行典型试验施工,采用路拌法施工。
二、施工准备1、准备下承层(1)、用18t压路机对下承层进行碾压,不得有松散和弹簧现象,发现表土过干,松散应适当洒水碾压密实。
如有弹簧土,应坚决进行开挖、换填等措施处理。
(2)、准备下承层施工完成后,进行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压实度、平整度等检测,各项指标均合格后方可进行石灰土的施工。
2、原材料准备(1)、石灰:采用经试验检测合格的Ⅲ级以上的石灰标准。
石灰采用插管法消解,消解后的石灰存放7~10 天。
施工中进场的石灰首先进行有效成份的检测,看是否满足技术指标,不合格品坚决清除出场。
为减少因存放引起的钙、镁含量的损失,施工中按计划购买石灰且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
石灰土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2)、土:在K6+450~K6+590左侧原地面开挖取土。
经试验,为细粒土可用于灰土施工。
3、工艺准备配合比设计:按设计图纸及规范的要求,在K6+450~K6+590左侧原地面开挖取土样,在工地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以6%的灰剂量进行试验,得出如下结论:(1)、土样均为细粒土,适宜做灰土施工。
(2)、通过试配6%灰剂量的灰土,确定灰剂量的允许偏差为±0.5%。
(3)、6%灰土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为 1.711g/ m3 ,最佳含水量为18.4%。
4、施工方法粘土和石灰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摊铺粘土,装载机及人工摊铺石灰,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专用重型压路机压实,洒水车洒水养护。
路基6%白灰土试验段施工总结

路床6%灰土试验段施工成果总结根据监理代表处批准的《K9+260—K9+400路床6%灰土试验段开工申请报告》,我标段于2005年9月25日完成了K9+260—K9+400路路床6%灰土试验段施工,现将试验段的路基土方施工的工艺、检测结果总结如下:一、试验段施工情况试验段全长130m。
全段布设六个断面,每个断面3个点,共计18个检测点,(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F-2)。
质量控制采用灌砂检测方法。
压实采用两台ZYZ20型振动压路机(详见路床6%灰土试验段机械配置表F-4),素土由自卸车运至现场,由推土机粗平,白灰消解过筛,人工配合机械布灰,路拌机拌和,压路机稳压,人工辅助平地机精平后,进行碾压,自第四遍碾压开始,每碾压一遍进行一次压实度检测。
人员组织安排见“路床6%灰土试验段主要人员一览表F-3”。
二、试验段施工分析1、含水量控制该试验段路基填土土质为低液限粘土,比一般粘土松散,粘结力较差,不易压实,且含水量过高时容易出现“反弹”现象,含水量较低时,增加碾压遍数后压实度仍达不到规范要求,而且外观质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要合理控制土的含水量,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14.1%)±2%时开始碾压,效果良好。
2、灰剂量控制经过计算,2、碾压速度碾压过程中,首遍采用静压效果良好,但要控制好碾压速度,速度不均、过快仍会出现上述问题,就该试验段使用的压实机具,碾压速度取2.20km/h 为宜。
第二遍采用强振,无论速度快、慢都呈现出上述问题,改用弱振后,从平整度及压实方面都满足要求。
第三遍采用强振但注意速度控制,速度过快压实效果差,速度宜取2.20km/h。
碾压第四遍至第五遍时,土层相对压路机已经稳定,可以加快速度,以缩短碾压工作的时间。
第六遍意在保证外观平整度,采用静压,速度取2.20km/h。
每遍的碾压必须匀速进行。
3、碾压方式按侧向挤压原理,碾压顺序应为从两边向中间,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此顺序要比从中间向两边和从一边到另一边的碾压效果好的多。
8%灰土处理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衡水市中湖大道项目河沿镇北至中隔堤段8%灰土试验段施工总结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2010年8月9日8%灰土施工总结我部于2010年8月5日-8月7日在K7+500-K7+650左幅,进行8%灰土试验段的施工。
在试验段施工时项目部总工、结构及试验监理工程师等领导到现场检查指导。
8%灰土处理层是路基、路面之间连接的关键部位,但由于影响8%灰土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对其施工过程每一环节都必须严格要求,如石灰的质量、含水量及撒布的均匀性。
为确保后期的施工质量,在试验段施工结束后,项目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现场的施工工艺进行总结。
一、施工工艺流程试验段落确定→路槽开挖处理、整平压实→路槽检查验收→路槽打格布设素土→推平→静压1-2遍→粗平(尽量平整)→高程控制测量→打格布设石灰→石灰摊铺→路拌机灰土拌合2-3遍/含水量检测(不合格散水处理)→静压一遍(履带)→高程控制测量→平地机整平\高程控制测量→压实成型→质量检测。
二、施工方法由于该段路基处于河沿镇之内,为确保地方百姓正常出行,我部对于临街路段采取半幅施工半幅通行方法施工,路基右幅为原有街道砼路面,因此先进行路基左幅施工。
1、路基清表在路基红线内清除表土及不适宜性土质,本段处于地方河沿镇拆迁路段,因此路基范围内全部为建筑垃圾,并且原地面一下存在较多的建筑基础、废弃水井等设施,为了路基的永久质量、路拌施工顺利,首先清除表面垃圾以及建筑基础;其次对地下废弃水井、地下坑洞采用建筑垃圾回填至路槽顶,回填后经过监理工程师确认;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留影像资料。
2、路槽开挖路基清除不适宜性填料后,进行路槽开挖,路槽开挖前由测量队将路基的边、中桩施工放样,为确保施工工作面,开挖线放样时要宽出路基中、边桩各50~80cm,用石灰将开挖线标识。
然后由测量人员配合挖机跟踪路床开挖测量,开挖面应高于设计开挖面5cm(具体数据可以上下调整)做为压实下沉量;路槽开挖完成后,视路槽含水情况,适当晾晒后,用推土机或平地机进行精平,过程中测量人员需要跟踪控制,合格后碾压成型,针对局部弹簧需要报请监理工程确认,并采取换填处理,同时保留好影像资料。
灰土填筑试验段总结

目录一、前言 (1)二、工程概况 (1)1、机场位置 (1)2、地形地貌 (2)3、工程地质 (2)4、水文地质 (2)5、气象条件 (3)三、施工准备情况 (4)1、人员组织 (4)2、机械准备 (6)3、材料准备 (7)四、石灰改良土整片碾压层填筑施工 (8)1、施工工艺流程 (8)2、施工方法 (8)3、机械设备要求 (12)五、施工工效分析及问题处理 (12)1、填筑前的准备 (12)2、填筑土方 (12)3、标高及平整度的控制 (12)4、辗压及压实度控制 (13)六、数据总结及试验结论 (13)1、虚铺厚度32cm (13)2、虚铺厚度34cm (14)3、虚铺厚度36cm (15)4、试验结论 (15)石灰改良土整片碾压层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前言为大面积展开石灰改良土整片碾压层填筑施工,我项目部进行了石灰改良土整片碾压层填筑试验段施工,试验段面积约2188.8㎡。
根据石灰改良土整片碾压层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我项目部于2023年7月18日顺利完成了该段试验施工,获得了石灰改良土整片碾压层填筑的试验数据,为大面积的石灰改良土整片碾压层填筑施工提供了依据。
在试验段施工期间,得到了监理单位的大力协助及现场指导。
石灰改良土整片碾压层填筑试验段在填筑过程及碾压中,严格按照西宁曹家堡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飞行区土方及地基处理工程设计文件、《民用机场飞行区土石方与道面基(垫)层施工技术规范》(MH/T 5014-2022)、《民用机场飞行区场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H 5007-2017)要求等机场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按照现场监理工程师的有关要求,周密细致的组织,成功地完成了石灰改良土整片碾压层填筑试验路段的施工。
二、工程概况1、机场位置西宁曹家堡机场位于海东市互助县境内,距西宁市中心直线距离约26km。
2、地形地貌机场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祁连山中脉达坂山东段。
场地整体位于湟水侵蚀堆积河谷平原区,由河漫滩及Ⅰ、Ⅱ、Ⅲ级阶地组成,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
6%灰土试验段总结报告

施工技术方案申报批复单合同号:承包人:合肥市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号:SG02-2zS454颍上夏桥至杨湖段改建工程(6%石灰改善土试验段)总结报告合肥市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S454颍上夏桥至杨湖段改建工程项目部2017年4月27日6%石灰土试验段施工技术总结一、试验段概况我部于2017年4月26日对K2+620~K3+071右幅拼宽段进行6%石灰改善土试验段的施工,并将该段的试验、测量以及压实设备的碾压遍数进行收集整理。
从回填后的各项检测数据看,各项技术指标全部满足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的规定。
现对该试验段进行总结,用成功的试验段实际数据来指导下一步的施工,将原材料检测情况、配合比以及试拌、试铺情况汇总如下:二、原材料检测情况1、石灰:采用凤阳武店石灰。
各项技术指标检测结果如下:2、素土:其各项技术指标检测结果如下:3、石灰土:其各项技术指标检测结果如下:三、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石灰土施工前,灰拌机、压路机、平地机等主要机械设备均已进行了调试,使机械设备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石灰土试验段我部将配备以下主要施工机械: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四、试验检测仪器的配置试验室和测量组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职能部门,已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6%石灰改善土试验段所需的试验检测仪器已安装、调试完毕,并已经国家计量部门的检验校正,建立了仪器使用和保管制度,保证其业务正常运转。
6%石灰土施工配备的主要试验仪器表五、施工组织人员配置施工总指挥: 常前林施工总负责:叶凡现场及技术总负责:金伟试验工程师:暴安东安全员:潘磊现场人员:席庆权、杨晨、李干操作工人(含机械人员):25人六、工艺、工序流程说明1、试验段施工工艺填筑每层工作顺序依次为:上土→初平→翻犁→旋耕→晾晒→翻犁→旋耕→晾晒(至接近最佳含水量)→摊铺石灰→灰拌机拌和→初平→精平→稳压(弱振)→强振→静压→验收2、工序流程图石灰土施工工艺流程图七、 1(1不合格我部针对本试验段取土坑的土源已做了土样试验。
4%灰土试验段总结

******标段下路床6%灰土试验段总结报告编制单位:******公司编制日期:2018年10 月10日土方路基4%灰土试验段总结报告为全面展开路基4%灰土填筑施工,我标段在K*+***~K*+***段右侧进行了路基4%灰土填筑试验段施工,试验段长160米。
根据灰土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我标段2018年10月9日成功进行了灰土填筑试验工作,取得了试验数据,为大面积4%灰土填筑施工提供了依据。
施工总结如下:一、试验目的1、依据:(1)施工图纸;(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TJT034-2000(3)业主、监理工程师的要求通过试验段的生产,作为一次全体动员,对投入正式生产人员、机具设备及组织管理进行磨合,总结出最佳的路基施工方案指导本标段大规模土方施工。
2、试验时间:2018年10月9日3、通过试验段的施工生产,确定以下主要项目:1)、在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确定碾压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2)、通过测量数据确定松铺系数、松铺厚度;3)、通过试验段确定人员、机械及设备的最佳组合、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压实度、压实系数等,为大面积施工提供充足的依据,为路基工程全面开工、顺利施工创造条件。
二、施工准备情况1、材料准备(1)石灰本次试验段选用的是凤阳产的优质石灰,现从检测报告中可知,使用的石灰质量已达到Ⅱ级灰技术指标数值,满足设计要求的Ⅱ级灰标准。
2、混合料试配根据试验部门出具的混合料试配报告可知: 4%石灰土最大干密度1.750g/cm3,最佳含水量17.1%。
3、施工人员安排4、机械设备配备主要的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5、人员组织与分工本次路基4%灰土处理试验段由技术总工左崇云具体负责,具体施工由道路队长朱成勇负责,并从道路队中抽调4名精干技工和6名普工及2名机工,现场施工技术由刘坤负责,现场施工测量放样由潘建生负责,施工质检由武晓冬负责,现场安全由刘子珲负责,施工协调由周成负责,施工试验由何曼玲负责,并收集施工过程中有关记录、检测检验数据等。
8%灰土试验段总结

8%灰土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XX工程项目经理部8%灰土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我单位承建的XX公路改建工程,在2020年度路基填筑8%灰土开工前,我标段选择ZK35+954-ZK36+188段作为路基填筑8%灰土施工的试验段,试验段长度234m,填筑厚度0.4m。
针对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机械的配备、人员的配备、施工工艺及施工工序合理性、材料摊铺方法、摊铺速度、压路机的碾压顺序、碾压遍数、碾压原则、松铺厚度等各项指标的确定。
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在9月12日施工的试验路段取得了多项试验数据,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总结了施工经验,优化了人员机械的组合,对今后的路基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现将试验路段铺筑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一、通过现场试验、检测取得的各项成果(一)材料准备情况石灰产地为唐山,土为甲供土,依据《公路工程无机结合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标准检测,该8%石灰土最大干密度为1.716g/cm³,最佳含水率为15.7%。
(二)铺筑前对路槽重新整修碾压检验在铺筑前已经对路槽进行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检查,对路槽进行了复压。
(三)施工测量放样1)按断面每10米用铁钉带红布钉中心桩和边桩,并分别测出各点标高,做好记录。
2)钉入铁钉,要求钉入下承层且稳固不晃动。
3)按照测量标高及确定的松方厚度在铁钉上挂线。
4)施工按线施工,保证标高、横坡度、宽度。
(四)施工机械及人员配置现场管理人员计划表机械设备及测量仪器表(五)稳压整平混合料拌合均匀后,测量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2-3%时,用振动压路机初压一遍,先用平地机粗平,再用振动压路机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1-2遍,接着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整平前应用旋耕机将轮迹低洼处表层5cm以上打松,整平后再用振动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
压路机快速碾压结束后,恢复中线以及边线,测量人员现场对各点进行高程测量,并作出各点的位置。
最后用平地机精平一次,由两侧向中心进行刮平,整平后作出路拱。
4%石灰土试验段总结

X029府金线中原大道至G207段改造工程(伊滨区段)(K1+100~K1+220)填方路基4%石灰土试验段总结河南海滨路桥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X029府金线改造工程项目部2015年11月10日目录一、工程概况二、试验段施工组织三、确定施工工艺3.1施工准备3.2石灰消解3.3备料与卸料3.4拌和3.5整形3.6碾压3.7养生四、试验段总结五、小结4%石灰土试验段施工总结2015年10月31日项目部对选定路基填筑4%石灰土试验段开始备土,11月1日正式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技术人员和驻地办监理人员对现场施工进行了全过程的跟踪和旁站,对施工工艺和方法进行了全程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生石灰的消解闷料、石灰土的拌和、装卸、运输、铺筑、整平、压实和养护等多道工序均按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执行。
于2015年11月2日碾压结束,经检测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在项目部的精心组织及驻地办的大力协助下,制定出一套详细的石灰土填筑施工工法,并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执行,现将试验段施工取得的有关参数、施工工艺、结果总结如下:一、工程概况:试验段施工起讫桩号:K1+100~K1+220,长度:120m,宽度:0.5m+7.5m +7.5m +0.5m+超宽碾压0.5m×2=19m,压实厚度为0.2m,采用路拌法施工;试验段工程量:4%石灰土456m3。
二、试验段的施工组织2.1 试验段主要人员主要职能分配表2.2试验段施工机械的配备情况三、确定施工工艺3.1施工准备3.1.1下承层准备:下承层通过整平碾压,其压实度、横坡、纵坡等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并通过报验合格。
3.1.2测量放线:下承层的准备工作做好后,各项质量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后,应进行施工放样,用全站仪恢复路基中线和边线,每隔20米设一桩,边线并用石灰洒出坡脚线,每侧坡脚线比设计宽出50cm,并用钢尺校核路基宽度。
3.1.3试验:施工前对石灰进行了滴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石灰的钙镁含量达到Ⅲ级及Ⅲ级以上规范要求,同时对4%石灰土的标准试验,按重型击实标准试验,确定了灰土的最佳含水量14.40%与灰土的最大干密度1.758g/c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技术方案申报批复单
合同号:承包人:合肥市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号:SG02-2z
S454颍上夏桥至杨湖段改建工程(6%石灰改善土试验段)
总
结
报
告
合肥市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S454颍上夏桥至杨湖段改建工程项目部
2017年4月27日
6%石灰土试验段施工技术总结
一、试验段概况
我部于2017年4月26日对K2+620~K3+071右幅拼宽段进行6%石灰改善土试验段的施工,并将该段的试验、测量以及压实设备的碾压遍数进行收集整理。
从回填后的各项检测数据看,各项技术指标全部满足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的规定。
现对该试验段进行总结,用成功的试验段实际数据来指导下一步的施工,将原材料检测情况、配合比以及试拌、试铺情况汇总如下:
二、原材料检测情况
1、石灰:采用凤阳武店石灰。
各项技术指标检测结果如下:
2、素土:其各项技术指标检测结果如下:
3、石灰土:其各项技术指标检测结果如下:
三、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
石灰土施工前,灰拌机、压路机、平地机等主要机械设备均已进行了调试,使机械设备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石灰土试验段我部将配备以下主要施工机械: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四、试验检测仪器的配置
试验室和测量组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职能部门,已配备先进的检
测仪器,6%石灰改善土试验段所需的试验检测仪器已安装、调试完毕,并已经国家计量部门的检验校正,建立了仪器使用和保管制度,保证其业务正常运转。
6%石灰土施工配备的主要试验仪器表
五、施工组织人员配置
施工总指挥: 常前林施工总负责:叶凡
现场及技术总负责:金伟
试验工程师:暴安东安全员:潘磊
现场人员:席庆权、杨晨、李干
操作工人(含机械人员):25人
六、工艺、工序流程说明
1、试验段施工工艺
填筑每层工作顺序依次为:
上土→初平→翻犁→旋耕→晾晒→翻犁→旋耕→晾晒(至接近最佳含水量)→摊铺石灰→灰拌机拌和→初平→精平→稳压(弱振)→强振→静压→验收
2、工序流程图
石灰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不
合
格
七、质量控制方法
1、施工前准备工作
(1)相关试验及检测
我部针对本试验段取土坑的土源已做了土样试验。
(2)测量放样
用全站仪对本试验段填筑前下承层进行中、边桩放样,一个断面测三个点,纵向每隔20m设一横断面。
每个点都用石灰标记出来以后,再用水准仪测出各点的下承层高程。
2、实施过程控制
(1)取土备料
具体运料方法如下:本次试验段要求压实厚度20cm,松铺厚度最初拟定为30cm。
摊铺厚度的控制采用小土堆法控制,每隔10m设置小土堆,在小土堆上撒白灰做标志,便于现场技术人员和平地机司机控制松铺厚度。
(2)翻晒
备料好后,成堆初步风干晾晒,再用推土机初步整平,然后用铧犁翻晒。
本试验段施工期间,天气晴好,累计翻晒4遍后含水量达到%左右,(3)摊铺石灰及拌和
翻晒结束后即开始摊铺石灰,先在路基施工层上用石灰划格,并按设计要求计算出石灰用量和划格面积的相应关系。
先用自卸汽车在每格中堆放石灰,再用人工进行撒布石灰,力求均匀。
紧接用灰土路拌机进行拌和并自检灰剂量,如灰剂量不足则立即补撒石灰并再次拌和,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抽
检。
控制好填料颗粒粒径及含水量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4)整平
用平地机初步整平,挂线检测松铺厚度,然后振压快速稳压一遍,再用平地机精平,局部地方由人工辅助平整。
(5)检测松铺厚度
待初平完毕后对填筑后顶面进行原测点恢复,然后用木桩标记出所有测点,并在点外用石灰划出圆圈,便于寻找。
所有测点恢复完毕后,用水准仪测量出其松铺高程,计算松铺厚度。
(6)碾压
碾压次序为:压路机稳压1遍→强振2遍→静压4遍→收光1遍
经自检和监理工程师对松铺厚度、土颗粒粒径、石灰剂量及含水量检测验收后即可进行整平碾压工序。
先用平地机初平,初平后测量人员在与下承层相同点位置进行高程测量,检测路基填筑用土的松铺厚度,并检查路基填筑的宽度,以保证路堤边坡有足够的稳定性。
先用振动压路机由边至中静压一遍,平地机随后由边至中精平。
精平后振动压路机稳压一遍后强振二遍,用三轮静压静压四遍,最后一遍静压收光。
碾压时应遵循先慢后快、先边后中的原则,控制碾压速度,并确保轮迹按规程要求重迭,确保碾压均匀,无漏压、无死角。
强振一遍后,试验人员及时检测压实情况,并记录每增加碾压一遍后压实度变化情况。
碾压完成后,检测压实度是否合格,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抽检。
八、试验检测结果
1、检测标准
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相关要求及设计图纸,对本段石灰土试验段进行检测。
6%石灰土底基层质量控制标准及频率
2、实体检测情况
(1)压实度
见附表1压实度报告
(2)平整度
根据200米2处,每处连续10尺的检测频率,采用3米直尺对试验段的平整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3)纵断高程及横坡度:每200米测4个断面,采用水准仪对试验段的纵断高程及横坡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4)宽度
根据200米测4处,采用皮尺对试验段的宽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5)厚度
根据每200米测每车道1处,采用试验段灰土施工前后高程差值得,厚度如下:
九、松铺系数的确定
石灰土试验段松铺系数采用水准高程法测定。
采用每20米一个断面,每一个断面设中、右两个点位,通过测量标高,确定虚铺厚度、压实厚度,从而确定松铺系数。
经测量、计算石灰土试验段松铺系数平均值为。
十、结论
从摊铺后的各项检测数据看,各项技术指标全部满足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确定了石灰土的施工工艺,为大面积的石灰土施工确定了技术总结和技术参数,达到了试
验段的预期目标。
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施工经验如下:
(1)机械组合:每一作业区段应配备机械为挖机两台,自卸车5部,平地机一台,3Y18/21振动压路机一台,2Y18/20三轮静压一台,灰土拌合机一台,小型灰土拌合机一台。
(2)人员配备:除机械操作手、自卸车司机外,另需配备现场施工员1名,试验、测量人员各1名,现场指挥卸料1人,辅助工人不少于5人,修理工1人。
(3)松铺系数:通过本试验段确定的松铺系数为。
(4)碾压遍数:先用振动压路机弱振稳压1遍,然后强振2遍,再用铁三轮静压4遍后能达到95%压实度要求,最后1遍静压收光。
(5)压实度检测:经本试验段检测,现场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