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料检验与入库检验流程

来料检验与入库检验流程
来料检验与入库检验流程

来料检验与入库检验流程

来料检验标准

隔离并标识 来料检验报告 特采 选用 退货 供应商 NG OK 跟进签批 1. 目的:确保来料质量符合本公司规定要求。 2. 范围:适合公司原辅材料及外加工半成品的检验。 3. 职责:质控部:负责材料的检验。 4.作业流程: 5.公司来料按类别分类为:纸张类、辅料类、外协类。 5.1 纸张类 5.1.1 术语及定义: A 、尺寸偏差(横向坚向):对规矩型样品进行平行或垂直方向测量得到数据与标准数据比。 B 、歪斜底:对规矩型样品,进行对角线测量,对比其两者的数据差异。 C 、克重:指在一般条件下,所测量数据(不考虑环境及材料本身的含水量)。 1.仓管员通知IQC 检验。 2.IQC 开始准备检验。 检验合格流程: 1、IQC 依据《物料RoHS 对应清单》确认所来物料其 有害物质含量是否符合要求后进行后续检验,如不符合作则直接作退货处理; 2、检验物料与《收货通知单》一致性及外观有无异常。 3、据物料的抽样标准及检验标准进行验收检查,填写《来料检验报告单》。 3、检验合格后书面通知仓库办理入库手续,并挂“合 格品”标识牌,注明检验状态、检验时间及检验人。 检验不合格流程: 1、检验不合格的,由IQC 挂“不合格品”标识牌,通知仓库隔离并提交《来料检验报告单上报品质经理处理。 2、根据《来料检验报告单》的签批情况,进行相关处理。 3、特采与选用合格的按合格品流程入仓,选用不合格的与报告签批退货的通知仓库退供应商。 流程 操作规范 OK NG IQC 验收物料 通知IQC 检验 仓库 品质部 异常处理 入库

D、厚薄均匀度:包含同一样张的不同部位或不同样张的同一部位两组数据。 5.1.2 指标要求: 来料与《来料通知单》一致,有效的标签(生产厂家、日期、批号及等级等),整批 纸张平整,没有卷曲,外观包装一致,包装完好。 5.1.3 抽样标准: 5.1.3.1 来料为散装纸(分切纸等)的,按国标GB2828.1-2003的AQL 2.5标准进行抽检。 5.1.3.2来料为板装铜版纸、灰卡纸、单铜纸、哑粉纸的查看外观及生产日期即可。 5.1.3.3 来料为大批量的,按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进行抽检: A、同一生产日期或生产批次的,只抽检一板,每板随机抽5张。 B、不同生产日期或生产批次的,每板都随机抽5张。 5.1.4 检验项目、标准与使用: 检验 项目 控制标准轻微缺陷严重缺陷使用仪器操作方法 尺寸±1mm,歪斜度<0.5mm ±2mm,歪斜度≤1mm ±2mm以上,歪斜度≤ 2mm 卷尺/直 尺 见5.1.5.1 克重±5% ±8% ±8%以上电子天平见5.1.5.2 厚薄偏差<5% ±8% ±8%以上测厚仪见5.1.5.3 纸张颜色同一克重不同批次纸张颜 色相对一致。 同一克重不同批次 的纸张有轻微的纸 张颜色偏差。 同一克重不同批次的 纸张有明显的纸张颜 色不一致。 无见5.1.5.4 纸纹同批纸张纸纹一致或纸纹 不一致的纸有明确标识。 同一批纸纸纹不一 致,且无标识。 无见5.1.5.5 尘埃度直径小于0.2mm2的斑点、 墨点或污点,且一张纸表面 不允许大余等于2处。 有大于0.2 mm2的不 良斑点,且一张纸上 斑点多于10处。 无见5.1.5.6 耐折度反复折摺10次不应有裂 痕。 反复折摺10有轻微 裂痕。 反复折摺10有严重裂 痕。 无见5.1.5.7 含水量 双胶:<8% 灰卡:<12% 铜板:<10% ±2% ±2%以上 高周波数 字水分仪 见5.1.5.8 5.1.5 检验方法、使用仪器及保养。 5.1.5.1 尺寸检验: 5.1.5.1.1 使用仪器:卷尺/直尺。 5.1.5.1.2 取样要求:待测样品全样(整幅)。 5.1.5.1.3 操作方法: A、将待测样品平放在台面上。 B、样品边缘与0刻度对齐。

来料检验流程

来料检验流程: 一、从文件层次来讲,程序文件属于第二层次的文件,检验规范是属于第三层次文件; 二、一般来讲,来料检验控制程序文件是规定怎样对来料进行检验的办法、流程和途径;来料检验规范比来料检验控制程序描写的更具体,比如,来料检验中应编制依据什么检验标准、可接受质量水平、判定准则等内容; 三、因来料检验控制程度是高一层次的文件,因此来料检验规范文件内容不应与控制程序相抵触。 来料检验: 来料检验指对采购进来的原材料、部件或产品做品质确认和查核,即在供应商送原材料或部件时通过抽样的方式对品质进行检验,并最后做出判断该批产品是允收还是拒收。 意义: IQC是企业产品在生产前的第一个控制品质的关卡,如把不合格品放到制程中,则会导致制程或最终产品的不合格,造成巨大的损失。IQC不仅影响到公司最终产品的品质,还影响到各种直接或间接成本。 在制造业中,对产品品质有直接影响的通常为设计、来料、制程、储运四大主项,一般来说设计占25%,来料占50%,制程占20%,储运1%到5%。 综上所述,来料检验对公司产品质量占压倒性的地位,所以要把来料品质控制升到一个战略性地位来对待。

职责: ·来料检验 检验员的主要工作是来料检验,而IQC检验可简述为对外协、外购的物料全部或其主要特性参照该物料的相关标准进行确认;或对其是否符合使用要求进行确认的活动。 ·处理物料质量问题 IQC还要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跟踪处理,以及生产和市场反馈的重大物料质量问题的跟踪处理,并在IQC内部建立预防措施等。 ·全过程物料类质量问题统计、反馈 统计来料接收、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数据,以周报、月报形式反馈给相关部门,作为供应商的来料质量控制和管理的依据。 ·参与物料有关部门的流程优化 参与物流控制环节中的相关流程优化,对于物流中和物料检验有关的流程优化提出建议和意见。 检验方法: 1.进料检验又称验收检验,是控制不让不良物料进入物料仓库的控制点,也是评鉴供料厂商主要的资讯来源。 2.供料厂商的品质信赖度及物料的数量、单价、体积等,加以规划为全检、抽检、免检,要求如下: a、全检:数量少,单价高; b、抽检:数量多,或经常性的物料;

IQC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

1.目的:规定IQC对来的检验方法和步骤,确保来料满足规定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兴达公司对采购之物料及外协加工之产品(含客户提供)的质量检验工作。 3.职责: 3.1IQC负责来料检验、验证和核查工作,填写检验报告,对不合格之物料进行标识、隔离,并请示上级对不合格品如何处理。 3.2QA主管负责审核来料之检验报告,对不合格来料提出和落实的处置方法,负责与供方进行品质联络。3.3品质部经理负责裁定不合格来料的处置方法。 4.工具和物料:见相关之来料允收标准。 5.检验程序: 5.1 5.3检验前的准备: 5.3.1.IQC在收到有来料到厂的通知后,须及时了解来料的情况作好检验前的准备。 5.3.1a.准备好每种物料的“来料允收标准”(如未制定有允收标准,则按内部制程标准),如为外发加工品,需找到该产品的MI资料。 5.3.1b.准备好<合格供应商清单>。 5.3.1C.按“来料允收标准”或MI要求,准备好所需的检验工具和物料。 5.3.1d.准备好。 5.3.2.核对来料的编号、名称、规格是否相符,如不符,则与采购(或仓库)确认清楚。 5. 3. 3.核对来料有无欧盟之ROHS要求,如有需贴有ROHS标签,否则判为不合格.

直接判为不合格来料。 5.4.检验和判定: 5.4.1.根据来料数量对照5.2条和附件1〈抽样表〉确定抽查的样本(即抽查数量),然后从来料中随机抽取相应数量之来料,(外发加工尾数板和问题板必须全检)。 5.4.2.依据该来料相应的“来料允收标准”或MI中规定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允收标准进行检查。 5.4.3.将检验结果(不合格原因、数量)记录于〈IQC检验报告〉中,记录时把不良缺陷分开为“MA”和“MI”两个级别。 5.4.4.将样本中所有存在的不合品按样方案的AC、Re进行判定,只要有一类的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Re 数,则判定该批来料为“不合格”,只有类的不合格数都小于或等于AC数,于判定该批来料为“合格”。5.5.检验结果的处理: 5.5.1.如判定来料为“合格品”,在《流程卡》上签名,放入下工序。 5.5.2.如判定来料为“不合格”,及时反应给QA主管,由QA主管根据不良情况提出处理方法,由品质部经理作出裁定,然后由QA主管根据裁定之结果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 6.注意事项: 6.1.每班的IQC在下班前统计好当班的报表,交给主管审核后存档。 6.2.交接班时,将工具放回原处,填写交班记录本,作好交接班工作。 7.相关文件和记录: 7.1《合格供应商清单》 7.2相关之“来料允收标准”、MI 7.3《IQC检验报告》 7.4《流程卡》

《来料检验流程》word版

来料检验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华为项目来料进行检验、测试,确保来料品质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防止未经检验或未经检验合格的来料投入生产使用过程中。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华为项目生产用物料的接收。 3、职责: 3.1、物料部:仓管员负责对物料的接收,通知来料检验员检验;并负责将不合格物料通知采购 部。 3.2、品质部:检验员负责对生产用物料进行检验;品质部主管负责对不合格来料的检验报告的 审批。 3.3、采购部:负责将来料品质不良的信息传达给供应商,并跟踪其快速退换处理,以免物料因 品质问题而误了交货期。 4、程序内容: 4.1来料检验流程

4.2原材料接收 4.2.1材料仓库必须指定固定的区域为待检区,放置待检或已检待判的来料。 4.2.2原材料到达公司后,材料仓库暂收,并依单据资料与供应商的送货清单对物料进行外 包装、规格型号、数量的初步验证,不符合则通知由采购处理。符合则通知来料检验员检验。 4.3来料检验 4.3.1品质部检验员收到仓库通知后,核对原材料型号/规格是否符合,并进行来料检验。 4.3.2根据检验标准进行来料检验,填写来料检验记录表,并进行统计分析。 4.4判定及处理 4.4.1经检验为合格的物料,应填写《物料标识卡》并加盖合格印章粘贴于该批物料的外包 装上。 4.4.2经判定为不合格的物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5记录报告 4.5.1来料检验员对原材料检验判定后,应填写《来料检验报告》及《来料检验记录表》。 4.5.2每月由来料检验员将物料检验情况统计登录到《来料检验月报表》,作为统计供应商品 质水准的依据。 4.5.3检验记录报告由品质部进行归档保存。

出入库管理办法

_ —+ ——=—” ^^70r& - ———_,—— 为规范公司的仓储管理,加强对物资出入的有效监控和精确统计,提高原材料的有效利用率,降低原料成本和不合理损耗,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特对原材料出入库程序实行如下制度: 一、本制度由公司经理办公会研究制定,适用于公司所有车间或部门,各车间或 部门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2、各车间正常生产所需的各种设备、备品配件、仪器仪表、防护用具、劳保用 3、实验室正常做实验所需的各种实验仪器设备及配件、玻璃器皿、精密仪表、 4、质检部正常检测工作所需的各种检测仪器设备及配件、玻璃器皿、精密仪表、检测专用试剂和原料、办公家具、办公用品、防护用具等; 5、办公室及其它各部门正常工作所需的各种办公用品、五金工具、设备仪器及其它必需的用品; 6其它经仓库和相关车间或部门共同认定的必需原材料。 三、所有原材料购入前,必须由拟使用车间或部门提前制定使用计划,由仓库和 采购部共同确认后明确专人采购;对原材料的出库使用,各车间或部门也应提前上报使用计划,由仓库确认库存量是否满足使用,如果库存不足,仓库应及时和采购人员沟通,尽快确定采购计划。 1、原材料购回后,采购人员必须提供经仓库和采购人员共同确认过的拟采购清单和销售方提供的销售发票(或有效收据),发票(或收据)上必须注明原材料名称、具体型号、数量、单价、金额、购买日期和采购人员的签字等基本信息,不同性质的原材料不可以混用一张单据。仓库管理人员凭采购清单、填写清楚完整的销售发票或收据核对购入的原材料,经确认准确后方可入库(车间生产所需原材料需检测的参照《石家庄柏奇化工有限公司原材料检验入库程序》办理入库手续)。如果出

原材料、零部件入库检验办法

原材料、零部件入库检验办法 1.目的: 为检查生产用原材料、辅料及零部件的质量是否符合企业的采购要求提供准则,确保来料质量合乎标准,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进厂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和外协加工品的检验和试验。 3.定义: 来料检验又称进料检验,是工厂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来料检验由质量管理部来料检验专员具体执行。 4.职责: 4.1 质检部负责进货的检验和试验工作; 4.2 库房负责验收原材料的数量(重量)并检查包装情况; 4.3 采购部、技术部负责制定《来料检验控制规定》。 5. 来料检验注意事项: 5.1来料检验专员对来料进行检验之前,首先要清楚该批货物的质量检测要项,不明之处 要向来料检验主管咨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 5.2 对于新来料,在明确该料的检测标准和方法之后,将之加入《来料检验控制作业标准》。 5.3 来料检验时的考虑因素; 5.3.1 来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5.3.2 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及以往的信誉; 5.3.3 该类货物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异常; 5.3.4 来料对公司运营成本的影响; 5.3.5 客户的要求。 6.来料检验方法: 6.1 外观检测: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6.2 尺寸检测: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 6.3 结构检测: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6.4特性检测: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 验证。 7.来料检验方式的选择: 7.1 全检: 适用于来料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工厂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7.2 抽检: 对于原材料、外协件的入库验收不进行抽样检验,均进行全数验收;外购件、零部件的抽样数量为入库量的30%,另外,入库量在10以内(包括10)则进行全数验收,当入库量超过10,但是按30%算出的抽样量不达到10的,则按10的抽样量进行抽样验收。 7.3检查方法及检查条件 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零部件入库验收的检查条件(即前提)是供货商所出具的供货清单上所列物品与我公司的订货清单所列物品一致;具体的检查方法是:按照订货清单所列物品名称、规格型号检查物品是否相符,再检查物品的出厂合格证所列规格型号与实物是否一致,最后按照物品的出厂合格证或说明书上所列的技术数据进行相关检验 8. 来料检验的程序: 8.1采购部制定《来料检验控制规定》,由采购部经理批准后发放至检验人员执行。检验和 试验的规范包括材料名称、检验项目、标准、方法、记录要求。 8.2采购部根据到货日期、到货品种、规格、数量等,通知库房和质量管理部准备来验收 和检验工作。 8.3来料后,由库房人员检查来料的品种、规格、数量(重量)、包装情况,并及时通知质 量管理部检验专员到现场检验。 8.4 来料专员接到检验通知后,到库房按《来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进行检验,并 填写《产品进厂检验单》。相应的检验记录,和检验日报。 8.5 检验完毕后,对合格的来料贴上合格标识,通知库房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8.6 如果是生产急需的来料,在来不及检验和试验时,须按《紧急放行控制制度》中规定 的程序执行。 8.7 检测中不合格的来料应根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处置,不合格的来料不

来料检验流程 (1)

来料检验流程制定: 审核: 审批:

来料检验流程 一、目的 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件的检验或验证进行控制,确保与采购控制要求一致。选择合适的控制质量的方式,以确保入厂的关键件的质量特性持续满足标准、认证机构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产品生产所用关键件进行验证和和检验,以及关键件的质量特性。 三、职责 品质部负责制定、建立实施关键件的检验规程;并监督品质部门严格按认证要求进行实施。 采购部:负责将来料品质不良的信息传达给供应商,并跟踪其快速退换处理,以免物料因品质问题而误了交货期。 工程部:负责提供物料技术规格书、图纸和检验所有样板。 四、定义: 电器件安规测试不通过,不能判回用。 塑料件、五金件不合格率超过10%时不能判回用退货。 五、责任追究 来料时仓库不及时报检导致产线停产的扣责任人5分。 来料检验不及时导致线产停产的扣责任人5分。

来料漏检或误判的扣责任人3分。 工程部没有及时给出检验图纸和样板导致产线停产的扣责任人5分。 采购负责把不合格纠正措施转达给供应商,如不执行的扣责任人5分。 6、流程说明: 供应商送货与仓库对接。 仓库暂存开具报检单。 IQC按到报检单做验货准备(图纸、检测工具、样品等),IQC需参照来料检验规范、采购单、样品、工程资料等进行检验。抽样方式及判定基准参照《抽样作 业指导书》执行。 检验完成IQC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检验合格标识入库,检验不合格退货。 急料回用管理办法:1.不合格物料应由计划、采购提出申请。2、工程部和品质 生产部确认,让步、挑选、有一方不同意,则退货处理。 注:1.被判定回用物料由供应商进行挑选或与供应商协商让产线进行加工及挑选, 但费用由供应商支付。 2. 被判定回用物料结构问题由工程给出方案,外观由品质给出标准。

原材料出入库管理制度

原材料出入库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公司的仓储管理,加强对物资出入的有效监控和精确统计,提高原材料的有效利用率,降低原料成本和不合理损耗,特制定本制度。2、适应范围 适用于公司原辅材料、包装材料、配套材料、五金配件、熟料、回废料。 3、定义 本制度中原材料的范围包括原辅材料、包装材料、配套材料、五金配件、熟料与回废料等材料。 3.1原辅材料:指公司配制成产品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添加剂,如PVC、PPR、PE、TiO2、CPE、CaCO3等化工原料。 3.2包装材料:指产品的外包装用品,如纸箱、编织袋、包装膜、打包带、保护膜、防伪标签、胶带等。 3.3配套材料:指构成产品组成部分的配套材料,如铜件(截止阀、内外螺纹、活接、铜球阀)、管卡钉、铜螺纹、油墨等。 3.4五金配件:指机器设备维修用品及更新改造用品。 3.5熟料:指已按配方配制并经过混料机加工,但尚未进入产品挤出程序的混合料。 3.6回废料:指待破碎料或废料,经过破碎或磨粉机加工可回用或出售的原料。 4、职责 4.1财务部负责原材料管理制度的完善与监控,负责原材料价格的审核。原材料管理的监控主要包括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监督各实施部门的执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确保各部门按制度规范执行。 4.2采购部负责原辅材料、包装材料、配套材料及五金配件等材料的

采购及价格设置,并确保运输过程中材料的品质及安全,负责不合格品的退换处理等。 4.3仓储部负责原材料数量核算,严格遵守公司原材料管理制度,确保原材料库存数量的完整及品质的安全性。 4.4质管部负责原辅材料、包装材料、配套材料质量的验收管理(五金配件除外),五金配件的质量验收由设备动力部或申购部门负责。 4.5生产部负责已领用原辅材料(不包含包装材料、配套材料、五金材料)的数量统计,确保耗用原材料统计的准确性。 5、验收、入库、领用、退库流程 5.1验收 5.1.1采购部应按合同管理办法签订购销合同,并及时检查合同执行情况。如执行过程中发现与合同规定不符或对方违约的情况,应及时报告部门及公司领导予以处理。 5.1.2仓储部在确定原材料到货后编制《原辅材料检验通知单》交质管部,以组织原材料质量的验收;试方试料所需样品由发起部门(采购部或生产部)编制《原辅材料检验通知单》交质管部质检。通知单一式二联,仓库一联、质检部门一联,通知单应注明产品名称、供应商、到货数量、到货时间、验收地点等。 5.1.3原辅材料均须经质管部质检。碳酸钙类原材料到货后检验,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PVC、PE、PPR、钛白粉、稳定剂类原材料可先收货,仓库做好标识单独放置,检验后再办理入库手续。质管部检验合格后填制《原辅材料入库通知单》,通知单一式二联:质检部门一联、仓库一联;仓库根据通知单填制《入库单》,待发票到后由采购部连同发票联一起提交给财务部入账。原材料质量出现不合格时,且原料放置于仓库的,需做好标识,由采购部负责处理。

材料入库检验的管理制度、流程和程序

材料入库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指挥部的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内部流程运行速度和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随时掌握材料出入库情况实现实时的材料管理监控。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材料到货、验收、入库管理流程: 1、材料到货后,材料采购人员和库管员依据到货清单共同清点材料种类,拆包,分包点验,按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核对实际到货数量并检查外观质量是否合格。 2、材料验收后材料采购人员立即填写《材料入库登记台账》,要求做到字迹清楚、数据准确、内容完整。填写内容为到货日期、供应商全程、品名、规格、单位、数量。如有外观破损或数量不符等情况要单独注明。需检验的材料存放于仓库待检区等待工程管理及技术人员检验。 3、不需要检验的材料,由采购员和库管人员共同清点数量后,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填写《材料入库单》。入库单应注明:入库时间、供应商名称、发票号码,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编码、单位、数量、单价、金额等项目;入库单编号必须按顺序填制,入库单经材料主管、库管签字后确认生效,入库单不得涂改;入库单内容必须同实物验收情况和计划采购单据信息一致。 4、入库单一式三联,即库管员一联、财务部一联,供

货单位一联。 5、运营部对需检验的材料进行检验,并出具产品检验单,对不合格的材料,出具不合格检验报告,经主管经理签字确认后反馈给材料供应部,予以退场或更换。 6、库管人员根据材料不同性质调剂货物存放场地做好接货准备。货物入库后合理存放,精心管理,妥善保管,达到库容整齐,账、物、卡一致;库房物品要标识清楚,严禁无标识物品入库。物品出库要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库房物品要来历分明,严禁来历不明的物品入库。 7、材料入库核算: (1)、货物和正式发票一起到的,采购人员应持材料入库单第二联(即财务联)和增值税发票及抵扣联,经验收人、审核人、审批人签字确认后,及时到财务部门办理付款或报销手续,财务部门对入库金额及发票进行复核后及时做增加账务处理。 (2)、货到而正式发票未到的,库管员开具暂估材料入库单,暂估材料入库单单价按照采购合同单价,没有采购合同的,参照上期入库单单价计算,于每月10日前上报财务部门,材料主管会计根据暂估入库单作暂估入账处理,待正式发票到时,库管员将第三联(财务签证留存联)附在发票后面,一同上报财务部,材料主管会计根据正式发票做相应会计处理。

来料检验及异常处理流程

来料检验及异常处理流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编制:张德江审核: 批准: 1目的 对供应商提供的物料进行检验和试验,保证物料符合规定的要求,防止不合格物料投入生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用于生产的物料和外协加工件的检验和试验。 3职责 仓管:负责物料的点收、保管并办理不合格物料的退货工作。 采购部:负责将来料的不合格情况通报给供应商,。 MRB评审小组:负责对来料不合格之评审、判定。 品管部:负责物料的检验、不合格物料最终判定及其品质改善状况的跟进。 4.作业程序 来料接收 供应商交货时,仓管员依订单资料对照供应商的“送货单”核对品名、料 号、规格、数量。仓管将所收物料放入待检区,然后填写《送检单》交品 管部IQC进行验收,特急物料应在《送检单》上注明“特急”字样来料检验

4.2.1 IQC接到“送检单”后,查核来料实物是否与“送检单”相符,若来料实物 与“送检单”不符时,IQC应及时知会仓库进行处理。 4.2.2 IQC按《来料检验规范》、《来料检查方案》、样板、《样品承认书》等进 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应填入《IQC检验报告》。 4.3 检验与判定: 4. 3 .1 正常物料IQC应在2个工作日内给出检验结果,单款特急物料应在2个小 时内检验完毕. 4.3.2判定合格:检验员按《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规定在来料货物外包装上粘贴合格标签,标签内容包括,物料编号、品名规格、数量、检验日期、检验员、供应商名称,并在《IQC检验报告》上签上检验员的名字,通知仓库将合格物料入库。 4.3.3判定不合格 检验不合格:IQC将检验报表连同不合格物料样本交MRB评审小组评审。 MRB小组根据实际所需做出:挑选、加工、特采、退货等处理意见,最终由品质经理做最后判定。再由IQC将不合格处理报表分发给计划、采购各1份。 MRB评审判定为生产加工的物料,需由生产技术部提供追加工方法和技术指导. 对于MRB判定加工或者挑选的物责任方应在判定后的两个工作日内完成,并 将结果反馈IQC进行重新检验。重检合格按照4.3.2执行,不合格则重新导 入MRB流程. 来料不良纠正及预防措施要求

来料检验流程

来料检验流程 制定: 审核: 审批:

来料检验流程 一、目的 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件的检验或验证进行控制,确保与采购控制要求一致。选择合适的控制质量的方式,以确保入厂的关键件的质量特性持续满足标准、认证机构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产品生产所用关键件进行验证和和检验,以及关键件的质量特性。 三、职责 3.1 品质部负责制定、建立实施关键件的检验规程;并监督品质部门严格按认证要求进行实施。 3.2采购部:负责将来料品质不良的信息传达给供应商,并跟踪其快速退换处理,以免物料因品质问题而误了交货期。 3.3工程部:负责提供物料技术规格书、图纸和检验所有样板。 四、定义: 4.1 电器件安规测试不通过,不能判回用。 4.2 塑料件、五金件不合格率超过10%时不能判回用退货。 五、责任追究 5.1来料时仓库不及时报检导致产线停产的扣责任人5分。 5.2来料检验不及时导致线产停产的扣责任人5分。 5.3来料漏检或误判的扣责任人3分。

5.4工程部没有及时给出检验图纸和样板导致产线停产的扣责任人5分。 5.5采购负责把不合格纠正措施转达给供应商,如不执行的扣责任人5分。 5.6 6、流程说明: 6.1 供应商送货与仓库对接。 6.2 仓库暂存开具报检单。 6.3IQC按到报检单做验货准备(图纸、检测工具、样品等),IQC需参照来 料检验规范、采购单、样品、工程资料等进行检验。抽样方式及判定基准参照 《抽样作业指导书》执行。 6.4 检验完成IQC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检验合格标识入库,检验不合格退货。 6.5 急料回用管理办法:1.不合格物料应由计划、采购提出申请。2、工程部 和品质生产部确认,让步、挑选、有一方不同意,则退货处理。 注:1.被判定回用物料由供应商进行挑选或与供应商协商让产线进行加工及挑 选,但费用由供应商支付。 2. 被判定回用物料结构问题由工程给出方案,外观由品质给出标准。

废品出入库管理流程

废品出入库管理流程 本办法所涉及废品包括因加工问题导致的工废和材料自身问题产生的料费。 工、料废统一由质量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和登记账簿 一、废品入库 依据经办人提供的《产品判定申请单》经技术质量部的判定后,对确认为不合格的产品检验人员填制《废品入库单》。在没有认定之前应本库标识予以区分,待确认为废品后填写工料废单据入库。 废品入库类型分在制品报废、原材料报废、产成品报废、备件退废、其他退废等。 废品入库统一填制《废品入库单》一式四联联,一联检验登帐、一联经办人留存、一联财务备查、一联物流统计核查。《废品入库单》项目要填写齐全,标明入库部门、入库类型、产品名称、数量、经办人等信息。 1. 在制品入废品库当在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不合格品时,由生产部人员通知检验员,经检验员判定不合格后填写《废品入库单》,生产部据此到物流部领件并登帐。 另外,委外加工过程中发现的废品也属在制品范畴。 2. 原材料入废品库 当原材料由于设变、停用等情况时,物流部向技术质量部提交的《产品判定申请单》,经技术质量部批准由物流部开《原材料出库单》检验员签收,同时检验员开《废品入库单》。 3. 产成品入废品库 本地产成品报废:库房当成品库中产品由于设变等原因需要报废的,物流部向技术质量部提交申请,经技术质量部批准转废品库。物流部开红色《产成品入库单》,冲减入库数量,同时检验员开《废品入库单》。

异地产成品报废:由于产成品设变、或出现质量问题导致顾客退货,物流部先开红色《产成品交货单》将产品退回本地库房,然后再按本地产成品报废流程办理报废手续。 4. 其他方式的废品入库 退回的零部件:由于产品出现问题,更换零部件退回的产品由经办人给质量部提供《产品判定申请单》,经检验合格可以继续使用的零部件,物流部根据《产品判定申请单》填写红色《原材料出库单》标明“更换备件”字样。经检验无法再使用需要报废处理的,由经办人员和检验办理交接手续填检验人员拒此登记实物台帐,并等待处理。 二、废品出库 废品出库类型分销售、退厂家、技术试验、其他出库等。 废品出库统一填制《废品出库单》一式四联联,一联检验登帐、一联经办人留存、一联财务备查、一联物流统计核查。《废品出库单》项目要填写齐全,标明入库部门、入库类型、产品名称、数量、经办人等信息。 1. 销售出库已经入到废品库的材料,需要销售处理的,由技术质量做《废品销售汇总表》(原件交财务部,其他相关部门留复印件),经公司领导签字后,生产部组织办公室、质量部、财务部一同经办。 2. 退厂家出库 由于供应商质量问题引起的料废,由采购部负责联系供应商,物流部开红色《原材料出库单》对方科目标明“生产成本——废品”字样,质量部开《废品出库单》,同时物流开红色《原材料入库单》给采购一联结算用,将废品退走。 3. 试验出库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模板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目的:对IQC品检人员的作业方法及流程进行规,提高IQC检验作业水平,控制来料不良,提高品质。 1、实用围:来料进料检验 2、质检步骤 (1)来料暂收 (2)来料检查 (3)物料入库 3、质检要点及规 (1)来料暂收:仓管收到供应商的送货单后根据送货单核对来料:数量,种类及标签容等无误后送交IQC 检验,予以暂收,并签回货单给来料厂商。 (2)来料检查:IQC品检人员收到进料验收单后,依验收单和采购单核对来料与标签容是否相符,来料规格,种类;是否相符,如不符拒检验,并通知仓管、采购及生管,如符合,则进行下一步检验。一般先抽查来料的一定比例(以仓库来料质检标准),查看品质情况,再决定入库全检,还是退料。 (3)检查容: (1)外观: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距离样品30CM目视; (2)尺寸规格:用卡尺/钢尺测量,厚度用卡尺/外径千分尺测量; (3)粘性分别按:GB/T4852-2002、GB/T4851-1998、GB/T2792-1998中方法执行,结果记录于《可靠度测试报告》中; (4)包装完好、标识正确、完整、清晰,环保材料查看是否贴有相应的环保标签,第一批进料时要附SGS 报告及物质安全表及客户要求的其它有害物质检测报告;

(5)检验合格后贴上合格标签,填写《物料检验表》并通知仓库入库,仓库要按材料类型(环保与实用型)及种类分开放置标示清楚,成品料由IQC人员包装放于待出货区。以仓库物料质检标准。 (6)物料入库:检查完毕,要提交《原材料进库验货》交上级处理,并对合格暂收物料进行入库登记。异常物料特《原材料进库验货》批示后,按批示处理。 4、注意事项 (1)要保持物料的整洁。 (2)贵重物品及特殊要求物料要逐一检查。 (3)新的物料需给技术开发部确认。 5、异常处理办法 物料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异常,即时向采购及品管主管反映,录求解决方法,尽快处理。 6、不合格品的处理: (1)IQC判定为不合格时,在产品包装外贴上退货/拒收标签,把产品转移到不合格/退货区域,并报品质主管确认签字后,送采购/生管签名后发到供应商,供应商未在2个工作日回复的报仓库直接作退货处理;如为急料,经品质主管与采购,生管,业务协商后,呈经理审批,按评审意见办理; (2)跟据供应商提供的改善方案,IQC品管员对下批来料改善效果进行确认,并记录结果。 7、材料环保要求管理: (1)原材料必须符合无毒或低毒环保要求,且符合国际环境保护之法律法规要求,每批来料必须符合联昌环境有害物质管理标准之规定,第一批来料必须附有第三方的检测报告(如SGS)及物质安全表及客户要求的其它有害物质检测报告)并贴有环保标签,按批随货物送达; (2)原材料为环保产品,必须要求仓库单独放在环保区域且要分类保管,贴上环保标签;

原料出入库流程

云南恒利民炭业科技有限公司原料出入库 流程 原材料入库流程 1、原材料进库时,仓库管理员必须凭送货单、检验合格单或门卫签字的过磅单办理入库手续。 2、拒绝不合格或手续不齐全的物资入库,对于未检验的材料设立检验周转区,未检验合格前坚决不能入库。 3、杜绝只见发票不见实物或一边办理入库一边办理出库的现象。 4、入库时,仓库管理员必须查点物资的数量、规格型号、合格证件等项目,如发现物资数量、质量、单据等不齐全时,不得办理入库手续。未经办理入库手续的物资一律作待检物资处理放在待检区域内,经检验不合格的物资一律退回,放在暂放区域,同时必须在规定期限内通知采购部,由采购部负责沟通处理,对于过期(不同材料的处理周期,由采购和仓库确认)未处理的及时上报领导处理。 5、入库单的填写必须正确完整,供应单位名称应填写全称并与送货单一致,铸件等需要称重的材料收料单上还应注明单重和总重。 6、入库单上必须有仓库管理员及经手人签字,并且字迹清楚。如果此批次物料牵涉到发票,则当批材料入库合计金额必须与发票上的金额一致。 原材料出库流程 1、各类材料的发出,原则上采用先进先出的规则。 2、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出库时必须办理出库手续,并做到限额领料。 3、车间领用的物料必须由车间主任、班组长或者其他指定人员统一领取,领料

人员凭计划领料单或所需清单向仓库领料,领料人员和仓管员应核对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状况,核对正确后方领可发料。 4、仓管人员应开具出库单,经领料人签字,登记入卡、入帐。 5、仓管员在月末结账前要与车间及相关部门做好物料进出的衔接工作,各相关部门的计算口径应保持一致,以保障成本核算的正确性。 6、库存物资清查盘点中发现问题和差错,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如属短缺及需报废处理的,必须按审批程序经领导审核批准后才可进行处理,否则一律不准自行调整。发现物料失少或质量上的问题(如超期、受潮、生锈、或损坏等),应及时的用书面的形式向有关部门汇报,并跟踪处理结果。

IQC来料检验流程

IQC来料检验流程 IQC即来料质量控制,主要是对原料进行控制,包括来料质量检验,不良原料处理等。为了规范所有物料来料检验、来料异常处理流程,确保使用合格的物料生产出合格产品,下面我们针对IQC来料检验的流程进行介绍。 IQC相关工作职责 ?生产部采购:负责根据生产需求采购生产所需物料; ?生产部仓库:负责根据物料清单验收物料,并将物料出/入库;?生产部IQC:负责对所有来料进行全检,并将检验结果汇报质检部,对物料进行报检; ?质检部:负责对IQC报检的物料进行抽检,并对物料合格与否做出判定。 IQC工作程序 1、物料采购 采购根据《采购控制程序》具体流程向供应商购买生产所需物料; 2、来料验收、检验 a)所购物料来料后,原料仓仓管员根据物料清单逐一确认物料名称、数量、厂商等信息是否正确,核对正确后将物料放于“待检品放置处”,并以《物料送检通知单》连同《物料清单》联络IQC进行检验; b)IQC收到《物料送检通知单》后,按《IQC工作指导书》及图纸对物料进行检验,并对物料状态进行明确标示,如“待检品”、

“已检品”、“不合格品”等; c)IQC检验完成后,将检验结果记入《IQC日常检验报表》,经生产主管确认后将检验结果信息交质检部,并填写《报检单》送质检部报检; 3、质检部根据IQC提供的《IQC日常检验报表》及《进货检验指导书》进行抽样检验,并对物料进行如下判定,将判定结果传达生产部仓管: a)合格:经质检部抽检后判定为合格的物料,质检员在《IQC日常检验报表》上勾选“常规入库”并通知原料仓将合格物料入库; b)让步接收:经质检部检验发现有不符合但不影响使用,且经部门主管及生产主管商议后判定为“让步接收”,检验员在《IQC 日常检验报表》上勾选“让步使用”,并通知原料仓入库; c)选用:质检部检验发现有不合格,但因生产紧急或其他原因需要使用该批物料时,质检部与生产主管商议后可判定为挑选使用,挑选出的合格品通知原料仓入库;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d)不合格:经判定为不合格的物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IQC来料检验流程图

原材料检验操作流程简述

原材料检验操作流程简述 1 采购过程简易流程图 抽样 试验 物资采购部采购原材料 库管员登记记录并发料 质量部出具原材料质量证明 试验中心出具试验报告

2 采购过程流程图说明 物资采购部 物资采购部门根据“申购单”进行原材料采购。物资采购部门选择的供方必须符合“合格供方名单”。需在“合格供方名单”外采购的,填写“例外采购申请单”,经主管领导及质量部门会签才可进行采购。 物资采购部门需收集原材料生产厂家提供的原材料质量证明,质量证明内容包括:生产厂家、材料名称、批号、生产日期、签字、盖章及依据的国家、行业或企业标准号。 物资采购部门应将“合格供方名单”复印件交质量部,并将“合格供方名单”的增添、删减、修订、换版等情况及时知会质量部。 物资采购部应整理、保存“合格供方名单”中供方的调查、评审记录。 库管员 库管员需对原材料进行有效的管理及清晰的标识。 库管员接收原材料时需明确划分未检验采购品存放区域,并验收、登记供方质量证明、原材料包装、外观、数量等情况,核对质量证明和材料外观数量的一致性。验收不合格不予入库并通知物资采购部处理。 验收合格后,库管员填写“原材料检验通知单”,一式两份,一份自存,一份报质量部。 质量部对原材料检验合格并出具“原材料质量证明”后,库管员即可办理合格原材料入库登记手续并向生产部门发料。 库管员应整理、保存其他如“原材料入库单”、“原材料领用记录”等与库房管理相关的记录。 质量部 质量部接到“原材料检验通知单”后,委派原材料质检员对原材料相关材料进行核对,不符合要求的通知库管员重新进行验收。 原材料相关资料核对合格的,原材料质检员对只需验证的原材料出具“原材料质量证明”,对需检验的原材料进行抽样、送检,并填写“原材料试验通知单”,一式两份,一份自存,一份与试样一起送试验中心。 质量部原材料质检员依据试验中心出具的试验报告对原材料进行判定,合格品出具“原材料质量证明”并通知库管员放行使用,不合格品按照《不合格及不符

来料检验流程

来料检验流程 1. 目的 通过对进料的检验,严格控制进料质量,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的分供方提供的物料检验工作及客户提供的物料检验工作 3. 检验要点及办法 3.1来料暂收: 仓管收到供应商的送货单后根据送货单核对来料数量,种类及标签内容等无误后送交IQC检验,予以暂收,并签回货单给来料厂商。 3.2来料检查:IQC品检人员收到进料验收单后,依验收单和采购单核对来料与标签内容是否相符,来料规格,种类是否相符,如不符拒检验,并通知仓管、采购及生管;如符合,则进行下一步检验。一般先抽查来料的一定比例(以仓库来料质检标准),查看品质情况,再决定入库全检,还是退料。 3.3检查内容:根据技术部提供的技术要求和参数,以及其他来料检验标准所要求检验内容。 3.4检验合格后贴上合格标签,填写《物料检验表》并通知仓库入库,仓库要按材料类型(环保与实用型)及种类分开放置标示清楚。 3.5物料入库:检查完毕,并对合格暂收物料进行入库登记。异常物料填写《原材料质量检验报告》批示后,按批示处理。 4.注意事项 4.1要保持物料的整洁。 4.2贵重物品及特殊要求物料要逐一检查。 4.3新的物料需给技术开发部确认。 5、异常处理办法

物料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异常,即时向采购及品管主管反映,录求解决方法,尽快处理。 6、不合格品的处理: 6.1 IQC判定为不合格时,在产品包装外贴上不良品标签,把产品转移到不合格/退货区域,并报品质主管确认签字后,送采购/品质主管签名后发到供应商,供应商未在2个工作日内回复的报仓库直接作退货处理;如为急料,经品质主管与采购,生管,业务协商后,呈总经理审批,按评审意见办理; 6.2跟据供应商提供的改善方案,IQC品管员对下批来料改善效果进行确认,并记录结果。 来料检验流程图 供应商 厂商送货单 仓库收料人员 仓库收料 品管来料检验人员 商 至待验区拿取物料 核对物料送货单 测量工具检验 填写检验记录 允收与退货数量判定 OK NG 入库物料质量检验填写原材料检验报 告 品管主管审核更改为特采,全检 NG 急用之待组装料件

《原材料检验入库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规范原材料检验入库流程,明确IQC工作流程及相关部门配合完成事项,特制订本 管理办法。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购原材料的检验入库管理。 3 术语定义 无 4 职责 品质部: 负责量产外购原材料的检验、判定、标识、不合格品处理。 负责制作检验作业文件,负责检验数据的记录、整理、分析、存档。 负责原材料检验用设备、仪器、检具的检定/校准、维护保养。 库房: 负责核查到货原材料规格、数量与到货单的一致性。 负责原材料到货后的检验提请,填写《送检通知单》。 负责协助IQC检验人员在取样过程中对原材料进行搬运、开箱/封箱等工作,以便进行抽样检验。 负责不合格原材料的隔离。 研发/工艺: 负责各种原材料技术规范的编制和下发。 负责对试验用料进行判定。 负责协助处理原材料异常问题。

5 业务流程图 6 实施程序 供应商送料,经仓管员点收,确认物料的规格、数量相符后,查看供应商提供出货检

验报告、产品外包装、供应商合格证,填写《送验通知单》再交品质保证部IQC进行验收。 对来料类型进行判定,对于量产用原材料由IQC依据相应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库房协助做好物料的搬运和开箱工作;对于试验用料,由仓库将《送检通知单》提交技术部门,由技术部门判定是否可用;对于没有检验规范的物料由技术部下发临时检验规范,需要时由技术部协助完成来料检验工作,若无法提供临时检验规范,则技术部负责走《特采单》流程,报各相关部门评审,并公布评审结果。 接到仓库通知后,准备检验规范文件、检测工具等。 检验员依据相应检验规范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将检验结果如实填写至《来料检验报告》,对于供应商所来物料未提供检验报告、外包装无合格证标识,IQC可直接判定来料不合格。 检验合格的物料由IQC做合格判定,并在物料上贴合格标签,盖“IQC PASS”印章,并通知仓库办理入库手续,检验不合格物料由检验员在物料外包装上贴不合格标签,盖“不合格”印章,并开具《不合格品报告》,不合格品处置流程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将《不合格品报告》传递至质量工程师(SQE),质量工程师于一个工作日内向IQC 反馈处理结果。根据来料不合格情况,由SQE根据情况向采购部发出8D报告,采购部应按时间节点要求督促供应商进行整改,并提交整改资料。 对于紧急生产用料,应由物控部提出紧急要求, 填写《材料紧急需求单》,经相关部门签核后,最终确认是否可上线使用,品质保证部IQC负责对相关品质进行追踪确认。 生产制程中发现的原材料异常状况,线上人员需通知品质保证部IQC人员,品质保证部IQC人员对异常做出合格与否的判定,判定为不合格的,开具《不合格品报告》,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对不配合本公司品质要求的供应商,若采购部继续允许该供应商对本公司物料的提供,品质保证部将对该供应商所有来料不予检验,并向上级部门对采购部进行投诉,适时取消该供应商资格。 检验员将每天的来料信息汇总至《来料检验清单》,不合格原材料记录在《电芯原材料质量问题对策表》中,《来料检验报告》与供应商出货报告共同存档管理。 定期对来料检验质量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质量不达标的供应商可要求其整改或淘汰。 7 相关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