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来源国效应分析
服装品牌消费者认知中的区域效应研究——闽粤两地消费者对泉州服装品牌认知的统计分析

下 ,%的误差范 围和 9 %置信度下的样本量至少 5 5
为 3 4份 。 8
研 究 主要 是 面 向泉 州 品 牌 服装 的主力 消费群 体展 开 调查 , 查对象 按 地域 划分 为 福建 、 东 、 调 广 上
程度 上说 明本 次 问卷设 计 是 比较合 理 的 。
选 择 该 两省 消费 者 作 为对 比对 象 主 要 基 于 以
2 样本 规 模 确 定 上 , 调 查 的置 信 度 确 定 为 . 将 9% , 5 5个 百分 点 的误 差范 围通 常被 认 为是适 当 的 误 差水 平 , E为 5 即 。关 于 调 查 结 果 的期 望 值 , 最 保 守 的标准 5 :0 即 P为 5 。样本 量 随机 的前 提 05 , O
域 认知 效应 的策略 建议 。
[ 关键词】服装品牌 ; 泉州; 消费者认知 ; 区域效应 [ 作者简介】王梅 , 广东白云学院管理 系讲 师, 士, 硕 广东 广州 505 ; 140 杨敏 , 恩大学管理学 系讲 仰
师, 士, 硕 福建 泉 州 32 1 6 04
[ 中图分类号]F6 . 03 2
在已有 的关于服装品牌研究 的文献中进行检
索 , 于 区域 印记 的研 究 尚没 有 , 以查 阅到 的主 关 可
回顾品牌 的国别效应研究后 , 发现对泉州服装 品牌消费者认知区域效应 的研究可 以借鉴该类问 题的研究思路。本文采用定量研究方法 比较不同 区域 消 费者对 泉州 服装 品 牌 的认 知 情况 , 研究 结 在
下分析: 广东省是全国重要的服装产地与集散地之 地方经济相对发达 , 毗邻 香港 , 商业信息量大 , 市场 上品牌众 多 , 费者 的商业 意 识相 对较 强 。福 消
原产地效应

原产地效应一.概念(一)概念的由来:(1)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产品质量、品牌、功能、服务是企业取得优势的保证,我们会发现一些在本国并不突出的因素却在全球化竞争中发挥着它的作用,凸显价值,原产地效应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2)原产地效应的来源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不断地受到关注,在国际贸易领域中是货物的原产国,在国际营销领域原产地域某种品牌具有内在联系。
IBM和SONY,从而建立起了原产地-原产地形象-原产地效应的概念群。
(二)涵义(原产地——品牌信念——品牌购买意向)(1)原产地效应即指与产品或服务有关联的国家或经济体的形象对目标市场的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评价的影响。
产品的原产地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进而影响购买倾向。
(Effect of product or service evaluation of a country or economy associated with the product or service image of the target market of consumers.)(2)概念详述:品牌原产地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进而影响购买倾向,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原产地效应(C00 Effect)”。
Schoole(1965)认为,消费者对某国或地区生产的产品具有总体性认知(Perception),这源于消费者长期形成的对该国生产和营销的印象或感受”。
原产地效应又称为原产地形象(Country Image)或产品形象(Product Image)。
一项研究发现原产地对购买意向的平均影响程度是0.19(Anderson,Jolibert,1995)。
(3)概念的发展和完善:最初,品牌原产地研究集中于某国或某地的生产与制造引起产品质量的差异,进而影响购买倾向。
因此,最初将“原产地”概念等同于“制造地(COM—Country of Manufacturing)”。
国际市场营销中来源国劣势对中国企业产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国际市场营销中来源国劣势对中国企业产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作者:潘璠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11期摘要:来源国劣势是在国际营销和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概念,随着中国企业更多的海外投资和国际化,来源国劣势带来的问题日渐得到重视。
因此,如何减轻中国品牌来源国劣势,减少其对中国品牌国际化发展进程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品牌在来源国劣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国际营销层面提出了可操作的中国企业品牌来源国形象提升策略。
关键词:来源国劣势;国际营销;品牌;策略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11-0048-031 引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竞争也相应加剧,为了求得生存和更好的发展,许多企业纷纷加入跨国兼并大军,希望通过兼并获得竞争优势。
近年来,我国企业并购活动日益频繁,中国企业逐渐将并购作为实施资源整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然而,并购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并购的整个过程相当复杂,任何一步的失误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危害[1]。
而来源国劣势是近年来跨国企业兼并中商业研究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指跨国企业的来源国/母国对企业国际化的负面影响导致了跨国企业的竞争劣势[2]。
新兴经济体公司的母国非但没有为企业提供优势,与来源国优势相反,反而来源国成为对其国际业务的负担。
这些劣势可以解释新兴经济体中(比如中国)跨国企业面临的独特挑战,也会导致企业反向国际化程度较低,是导致中国企业国际化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中国许多公司通过跨国并购从发达国家获得先进的资源、技术和资源,但是当中国品牌在等待并购的时候,往往会半途而废,最后导致中国企业必须放弃战略一体化和运作,甚至更严重地需要额外的补偿。
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到国外收购发达国家的企业的难度远远超过想象。
由于制度环境的不完善,经济、品牌和技术落后的国家形象成为中国在东道国(发达国家)竞争中的先天劣势。
品牌对“中国制造”来源国效应的影响

该 国产 品的普 遍特 征 , 如声誉 、 可获得 性 、 价值 、 服
务 和该 国产 品的 吸 引 力 ; 三个 层 面是 特 定 的产 第 品特征 ( p cf r d c tiu e ,S A) 它 由 S eicP o u t rb ts P , i At
产 品 本 身 的 具 体 特 征 构 成 。P rmewaa aa s rn和
④ 价 格 ( rc) ⑤ 适 用 性 ( evca it ) Pi , e S r i bl y 。但 是 e i
这些 来 源 国形 象 的构 面 , 于 特 定 来 源 国形 象 的 对
掌 握核 心技 术 , 中 国 国土 范 围 内制 造 或完 成 最 在
后 装配 。在 后一 种情 况 下 , Ma ei hn ” “ d C ia 只是 n 标 明产地 , 就是 完 成 最 后 加 工 组装 环 节 的空 间 也 范 围 。然而 , 同品牌 的产 品 , 不 选择 在 中国进 行制
的产 品有 不 同 的认 知 , 些 认 知会 影 响消 费 者 对 这 产 品的评 价 。近 些 年来 , 球 市场 的 出现 和 跨 国 全 公 司 的全 球 经 营使 来 源 国 形 象 越 发 趋 向 于 复 杂 化 , 来越 多 的企 业 选 择 将 产 品制 造 转 移 到 发 展 越
2 1() O 2 2
陕
西
农
业造 " 源 国效 应 的影 响 中 来
吴 佳, 周 颖 20 5 ) 0 0 2
( 海交通 大 学 安 泰 经济 与管理 学院 , 海 上 上
摘 要 : 过 两 个 实验 , 究 了品牌 来 源 国与 品 牌 知 名 度 对 “ 国制 造 ” 源 国形 象效 应 的 影 响 机 理 。 我 们 的 通 研 中 来 被 试 均 为 亚 洲 消 费者 , 究 发 现 当品 牌 来 源 于 美 国 时 , 中 国制 造 ” 源 国形 象 对 消 费者 产 品 评 价 不 存 在 显 著 研 “ 来 影 响 , 当 品牌 来 源 于 中 国时 , 中 国制 造 ” 源 国 形 象 将 极 大 地 影 响 消 费者 对 产 品 的评 价 。 另 一 方 面 , 究 结 而 “ 来 研 果表明 , 品牌 知 名度 对 “ 国制 造 ” 源 国形 象也 存 在 显 著 的 调 节 作 用 。 最后 , 们 对 不 同 企 业 选 择 中 国作 为 中 来 我
原产地效应名词解释

原产地效应名词解释原产地效应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产品的原产地或制造地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和产品评价产生的影响。
原产地效应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学者们提出,并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原产地效应,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及对国际贸易的意义。
首先,从经济学角度来解释原产地效应,可以理解为消费者对产品原产地的感知对其购买决策产生的影响。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常常会认为来自某些国家或地区的产品具有更好的品质、更高的附加值或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这种认知来源于人们对于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产品质量声誉、技术实力、工艺水平等方面的认知,以及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印象。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会更倾向于选择来自某些国家或地区的产品,而忽略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
其次,原产地效应还体现了消费者对国家或地区品牌形象的认同和追求。
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声誉,这些品牌往往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例如,法国的奢侈品牌、日本的电子产品、德国的工业制造等都是享誉全球的代表。
消费者会通过购买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品牌产品来展示自身的品味、身份和社会地位,从而提升自身的社会认同感。
此外,原产地效应还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如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市场因素等。
不同的文化对于产品的认知和评价存在差异,消费者常常会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审美观念和文化背景来选择产品。
社会因素包括消费者对于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注,对于来自某些国家或地区的产品是否符合这些价值观也会产生影响。
市场因素主要包括竞争压力、市场需求、市场规模等,这些因素会影响企业的定价策略和产品质量,并进而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和评价。
原产地效应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原产地效应影响着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和贸易模式。
一些国家或地区因为其在某些特定领域的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集群和品牌优势,从而形成了特定的产品结构和贸易模式。
品牌来源国形象与品牌形象关系探讨

就 会 的 重 要 来 源 。从 上 世 纪 6 O 年 代 以来 , 关 于 来 源 国 形 象 效 应 的 信 念 或 态度 如 果 与 其 他 观 点 或 自身 行 为 发 生 矛 盾 , 以达到或恢 复到 认知上 的相 符 、 一 致 的 状 的研究一 直是 国际 市场 营销 的研 究热 点 , 伴 随 着 混 合 产 品 倾 向 于 自我 调 整 , “ 我 不 喜 欢 日本” 、 “ 我 喜欢 索尼 的笔记 本” 这 两 种 的出现 , 品牌来 源 国也 相 应 区 分为 品牌 来 源 国、 制 造 来 源 态 。 比如 , 当放在 一起 考虑时 , 这 两 种 不 一 致 的 国、 组件来 源国 、 设 计来源 国、 关键 部件 来源 国等不 同类 型 。 原 本 相 互 独立 的 态 度 , 态 度 就 会 产 生 关 联 和 影 响 , 其 最 后 结 果 是 其 中 之 一 发 生 改 由于品牌在全球 的影 响力 不断 增强 , 品 牌 来 源 国 形 象 得 到 以与另 一 种 态度 一 致 。基 于此 , 国 家 作 为 一 种 次 级 来 学者们 的关注 , 已 有 的 研 究 一 般 侧 重 于 品 牌 来 源 国 形 象 对 变 , 源 , 与其产 品 品牌 之 间 会 存 在一 种 双 向的 品牌 知 识 转 换 。 于 品牌形象 的单 向影 响 , 并 取得 类 似的 结论 。少 数研 究 进 在 理 论 上 , 来 源 国 与 品 牌 , 会 在 认 知 、 属 性 、 利 益 、 形 象 、 思 步探讨 了品牌来 源 国形 象与 品牌 形 象 的关 系 , 有 的 认 为
为 国 际 市 场 营 销 中 的 品 牌 形 象管 理 提 供 一 种 理 论 借 鉴 与技 术 路 径 。
原产地效应

原产地效应一.概念(一)概念的由来:(1)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产品质量、品牌、功能、服务是企业取得优势的保证,我们会发现一些在本国并不突出的因素却在全球化竞争中发挥着它的作用,凸显价值,原产地效应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2)原产地效应的来源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不断地受到关注,在国际贸易领域中是货物的原产国,在国际营销领域原产地域某种品牌具有内在联系。
IBM和SONY,从而建立起了原产地-原产地形象-原产地效应的概念群。
(二)涵义(原产地——品牌信念——品牌购买意向)(1)原产地效应即指与产品或服务有关联的国家或经济体的形象对目标市场的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评价的影响。
产品的原产地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进而影响购买倾向。
(Effect of product or service evaluation of a country or economy associated with the product or service image of the target market of consumers.)(2)概念详述:品牌原产地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进而影响购买倾向,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原产地效应(C00 Effect)”。
Schoole(1965)认为,消费者对某国或地区生产的产品具有总体性认知(Perception),这源于消费者长期形成的对该国生产和营销的印象或感受”。
原产地效应又称为原产地形象(Country Image)或产品形象(Product Image)。
一项研究发现原产地对购买意向的平均影响程度是0.19(Anderson,Jolibert,1995)。
(3)概念的发展和完善:最初,品牌原产地研究集中于某国或某地的生产与制造引起产品质量的差异,进而影响购买倾向。
因此,最初将“原产地”概念等同于“制造地(COM—Country of Manufacturing)”。
基于合理性理论视角的来源国效应

第4期总第246期2012年4月商业经济与管理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No.4Vol.246Apr.2012主持人语:(汪涛,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品牌国际化研究专题近年来,“中国制造”不仅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更成为了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之一。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还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
世人一再关注“中国制造”的突出表现,也映衬了中国品牌发展的无奈和国际化的艰辛。
那么,以强大的“中国制造”为基础的中国品牌国际化之路为何步履维艰呢?其中,不利的来源国形象及其所产生的来源国效应就是制约中国品牌国际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来源国效应是产品来源国可能形成的对消费者选择过程以及后续行为产生的任何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来源国形象(效应)就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是直到现在,来源国效应是否存在、来源国形象的作用机制、来源国效应的影响因素等问题仍然还在广泛地讨论,来源国形象构念的内涵、来源国效应的影响机理以及如何发展有效企业战略来削弱特定来源国效应等问题至今仍是学者争论的焦点和热点。
本专栏的三篇文章主要集中于从来源国效应的视角来探讨品牌国际化理论和战略:第一篇文章基于合理性理论视角,认为来源国效应本质上是通过合理性感知这一中介机制来发挥其对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的。
迄今为止,学者们仍然批评来源国相关研究缺乏有力的整合理论框架,文章引入制度理论为回答该问题做了一个有趣而新颖的尝试。
第二篇文章关注了来源国研究的新动态,分析了来源国研究脉络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认为服务来源国将成为来源国领域研究的重点。
文章结合服务经济发展的背景,探讨了来源国效应在服务背景下可能发生的变化,拓展了该领域的研究空间。
第三篇文章关注了产品来源国分解后,启动消费者对产品认知的不同解释机制,来源国效应得到抑制的情况。
文章采用欠发达国家的研究样本,在一定程度上夯实了原有来源国效应的基本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概论 (3)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3)1.2 主要研究内容 (3)1.3主要研究方法 (3)第二章中国市场现状分析 (5)2.1中国市场的品牌来源 (5)2.1.1家用电器产品品牌组成统计 (5)2.1.2数码产品品牌组成统计 (5)2.1.3护肤产品品牌组成统计 (6)2.1.4其他 (7)2.2国际品牌对中国市场的渗透与冲击 (7)2.2.1国际品牌对中国市场的渗透和占领 (7)2.2.2国际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冲击 (8)第三章基于问卷调查的品牌来源国效应分析 (10)3.1调查问卷概论 (10)3.2品牌来源国效应分析 (11)3.2.1品牌来源国的国际地位影响分析 (11)3.2.2品牌来源国的贸易态度影响分析 (12)3.2.3品牌来源国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整体产品质量分析 (12)3.3品牌来源国效应总结 (13)第四章“苹果”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分析 (14)4.1品牌来源国国际地位分析与消费者影响 (14)4.1.1美国国际地位分析 (14)4.1.2美国国际地位对消费者的影响 (15)4.2美国核心技术与产品质量对消费者影响分析 (15)4.3消费者选择“苹果”品牌的考虑因素 (16)结论 (18)参考文献 (19)附录 (20)摘要2001年我国加入WTO,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此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流入我国市场,消费者所能接触的品牌日趋多元化。
在消费者进行消费的决策过程中,所购买产品的品牌来源国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尤其在数码产品、汽车、电子产品和机械等高技术含量产品的购买过程中,这种基于品牌来源国的影响作用非常明显。
对于一部分消费者而言,他们看重某产品品牌来源国的原因在于该产品品牌来源国的整体技术水平、整体产品质量和整体做工工艺具备国际先进水平,或者比起国产品牌而言具有一定优势,这种领先或优势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核心因素。
对于目前我国国产品牌而言,其所生产的产品必然将会面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品牌产品的竞争和冲击,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这种竞争和冲击所带来的影响日趋明显,因此研究品牌来源国所产生的效应显然是有必要的。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问卷两种方式,并以“苹果”品牌为例进行实际案例分析,探究产品品牌来源国在我国所产生的影响和效应。
关键词:品牌来源国;苹果品牌;消费者决策AbstractSince China had attended WTO becoming the full member in 2001, more and more international brands had entered our market especially in the move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So the consumers in China can come into contact with many different production with many kinds of brands. In the process of consumption, the influence form the place which the production comes from is great obvious, especially like cars, electric productions, machine and other productions. For many consumers, the reason why they prefer the international brands than Chinese brands is that the country in which the productions were made has more advanced technique, outstanding quality.For Chinese native brands, their productions must have to face with the competition and attacking from international brands, which will be fiercer and fiercer in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So the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n the country of origin is necessary. This paper taking the example of Apple brand would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n the country of origin by literature studying an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KEYWORDS:the Country of Origin; Apple Brand; the Process of Consumption第一章概论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尤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西方部分企业已经将中国市场作为自己复苏发展的根据地,并逐渐加大产品和品牌输入,以至于目前我国消费者所能接触的国际品牌逐渐多元化、知名化。
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所能够获得的消费体验大大增加,但是对于我国民族产品和民族品牌而言,国际品牌的纷纷涌入,是对我国国产品牌的一次巨大挑战。
在消费者消费决策过程中,所要购买的某产品其品牌来源国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即消费者会考虑该产品品牌的出口国,从而以此为依据对该产品品牌进行一次分析,这种分析来自于消费者对于该品牌来源国的既有印象,包括该国的生产水平、工艺水平、设计理念、整体质量等方面的主观印象。
一般而言,消费发生过程是一次短暂的瞬时过程,因此这种既有的主观印象在消费过程发生之前已经固定形成,是短时期内无法改变的,因此某品牌来源国对消费者的影响将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断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决策过程。
因此研究品牌来源国的效应问题,对于目前我国本土品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土品牌能够详细了解这种影响所产生的原因、实际影响力和影响人群,从而推动自我品牌的完善和发展,以降低品牌来源国效应对我国国产品牌的冲击力度,而这正是本文研究的价值意义所在1.2 主要研究内容在本文中所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了解我国消费者市场上的品牌来源和组成;2.探究国际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冲击和影响;3.分析品牌来源国效应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力度;4.以“苹果”品牌为实际案例,探究该品牌的来源国效应;5.得出研究结论。
1.3主要研究方法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案例法、现场调查法以及问卷调查法。
文献法:通过搜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与“品牌来源国效应”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我分析,探讨品牌来源国效应在我国的实际影响力。
问卷调查法:为了详细了解品牌来源国对于我国消费者的影响,本文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商业地区随机发放了多达428份调查问卷,对行人进行随机抽查访问,考察他们各自对于品牌来源国的认识。
现场调查法: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市场内的品牌组成,本文采取了现场调查的研究方法,即对目前主要的大型商场超市进行现场调查,确定目前我国所能够接触的各类产品的品牌组成。
案例法:为了更好的说明品牌来源国效应,本文以“苹果”品牌为实际案例,探究了我国消费者对于“苹果”品牌来源国的认识以及我国消费者所受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市场现状分析2.1中国市场的品牌来源为了确定我国市场销售产品的品牌来源,笔者在附近几个大型的中百仓储中进行了调查取样,对我国市场销售产品的品牌来源做了统计和整理,并对几个主要类别进行了分类统计。
2.1.1家用电器产品品牌组成统计如下表1所示,为中百仓储内电器产品的品牌统计表:表1 中百内主要电器产品品牌统计表品牌来源国品牌来源国格力中国美的中国海尔中国西门子德国松下日本LG 韩国三星韩国长虹中国夏普日本格兰仕中国美菱中国容声中国TCL 中国海信中国如上表1所示,目前我国市场内所销售的主要家电类型产品绝大多数仍然为中国国内品牌,在全部14个主要品牌中,国产品牌共计9种,占全部14种品牌的62.3%;日本品牌共计两种,分别是松下和夏普,所占比例为14.3%;韩国品牌同样共计2种,分别是三星和LG,占比14.3%;德国品牌一种,为西门子家电,所占比例为7.1%。
在家电产品品牌中,我国品牌依然占据着市场组成的大半江山,目前我国家电产品在技术上并不弱于国外顶尖品牌,部分产品甚至在核心科技上更胜一筹,成为了广大消费者信赖的国产品牌。
2.1.2数码产品品牌组成统计如下表2所示为中百仓储内主要数码产品品牌统计表:表2 主要数码产品统计表品牌来源国品牌来源国苹果美国佳能日本索尼日本三星韩国小米中国华为中国HTC 中国台湾魅族中国飞利浦荷兰卡西欧日本步步高中国联想中国戴尔美国神州中国罗技瑞士漫步者中国爱国者中国尼康日本华硕中国台湾康佳中国在表2所示的数码产品统计中,国内品牌依然较多,由于并不是完全统计,这里不再对其所占比例进行分析比较。
在数码产品品牌的构成中,国外品牌明显开始增多,并且在部分产品类别里,国外产品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
以相机产品为例,虽然目前国内也有康佳等数码相机品牌,但是目前我国90%的市场份额被日本品牌所占据,包括松下、索尼、尼康、佳能等日本品牌。
在电子产品这一产品系列中,我国品牌虽然也有一部分具备国际顶尖水平,比如联想,但是绝大多数国产电子品牌在产品技术、质量和消费者体验上明显不如国际品牌。
2.1.3护肤产品品牌组成统计如下表3所示,为市面上主要出现的护肤类产品:表3 主要护肤类产品品牌统计表品牌来源国品牌来源国欧莱雅法国宝洁美国雅诗兰黛美国资生堂日本联合利华荷兰、英国强生美国相宜本草中国大宝中国如上表3所示,目前我国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主要护肤类产品中,国外品牌开始在数量上超越我国品牌,除此之外必须看到的是在国外品牌中,某一个品牌旗下拥有多个子品牌。
以宝洁为例,宝洁旗下目前共计拥有40多个子品牌,其中耳熟能详的包括玉兰油、佳洁士、舒肤佳等等,均属于国内畅销品牌。
因此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护肤类产品多为国外品牌,国内品牌所占比重较少,市场份额明显低于国外品牌,而且就商场消费情况而言,这一类国外品牌已经成为了消费者首选的消费品牌。
2.1.4其他在其他中类产品的品牌调查中,厨房用品几乎全部为国产品牌,包括各种用具和调味品,以及刀具、餐具等用品;床上用品中,绝大多数品牌为国产品牌,国际品牌不多;饮食产品中,国内和国外品牌分庭礼抗,几乎为均等局面,著名品牌包括乐事、上好佳、百事、可口可乐、卫龙等国内外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