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合集下载

优秀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之基本常识考点:中国古代五大农书

优秀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之基本常识考点:中国古代五大农书

优秀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之基本常识考点:中国古代五大农书关键词:士兵提干优秀大学生士兵张为臻士兵提干考试基本常识中国古代五大农书中国古代的五部农业书籍统称为五部农业书籍,是中国现存古代农业专著的代表作。

农学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最杰出的学科之一。

它与中医、天文学和数学一起为世人所知。

《锸ぶ书》Xi Shu:写在西汉时期。

中国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

这本书总结了一种叫做“田间法”的耕作方法,还介绍了选种方法和育种方法,如“选穗法”和“浸种法”。

这本书有3700多字,内容丰富。

该书总结了两千多年以前以我国关中平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的农业生产经验,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书中对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对作了详细的总结。

其主要内容包括:提出了“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

”的耕作栽培的总原则;科学的阐明了适时播种的重要性,认为播种冬小麦不宜太早也不宜太迟;最早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选种方法和草木(瓜类)植物嫁接的方法;详细介绍了种肥、基肥和追肥的清况和方法;对汉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大创新“区田法”和被誉世界上最早的“溲种法”也详加论述;此外《锸ぶ书》不仅总结了当时北方旱地农业生产经验,而且也涉及到了南方的水田耕种方法。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就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对我们今天的农业生产也还有著重要的参考价值。

根据《汉书·艺文志》中的农民志,《呪书》共有十八章,在《隋书·经志》中称为《呪书》。

后来,这本书被记录在《古唐典籍》、《新唐艺术文化志》和《同治志》中。

由于此书仅在北宋以前的《齐民要术》、《太平玉兰》、《文艺荟萃》、《北唐书潮》等书中被引用,故仅在南宋《郑桥通志》中被提及,可见其可能在两宋之交失传。

我们现在看到的主要是后人丢失的复制品。

19世纪上半叶,洪义轩、宋宝春和马国汉共遗失了三本。

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胜汉先生对《席席》和万国丁先生《西书集》的译本有两种版本。

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介绍
《天工开物》由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宋应星介绍
宋应星,字长庚,汉族,江西奉新人,明朝著名科学家。

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成为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

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第5课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第5课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第5课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1、秦朝时期,统一货币的名称是? [单选题] *A. 五铢(正确答案)B. 四铢C. 三铢D. 二铢2、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最早的农业百科全书是? [单选题] *A. 《农政全书》B. 《农桑辑要》C. 《齐民要术》(正确答案)D. 《本草纲目》3、秦汉时期,中国最早的地理书是? [单选题] *A. 《山海经》(正确答案)B. 《大唐西域记》C. 《水经注》D. 《庐山记》4、秦汉时期,中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是? [单选题] *A. 《天文九章》(正确答案)B. 《天文学大成》C. 《大衍历》D. 《算经》5、秦汉时期,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是? [单选题] *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千金方》D. 《神农本草经》(正确答案)6、秦汉时期,中国最早的纸张是由以下哪些材料制成的? *A. 桑树皮(正确答案)B. 云杉木C. 苇草(正确答案)D. 棉花7、秦汉时期,以下哪些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A. 书法(正确答案)B. 京剧(正确答案)C. 中医(正确答案)D. 摔跤8、秦汉时期,以下哪些发明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A. 指南针(正确答案)B. 火药(正确答案)C. 活字印刷D. 造纸(正确答案)9、秦汉时期,以下哪些技术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A. 铁犁(正确答案)B. 马蹄铁C. 水力灌溉(正确答案)D. 轮耕(正确答案)10、秦汉时期,中国最早的历法是_____________。

[填空题] *空1答案:太阳历11、秦汉时期,中国最早的百科全书是_____________。

[填空题] *空1答案:《农政全书》。

中国文学常识(通用11篇)

中国文学常识(通用11篇)

中国文学常识(通用11篇)中国文学常识(通用11篇)只要孩子读一读、记一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是博古通今,那就真的是没问题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国文学常识,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文学常识篇1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

司马相如16. 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17. 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19. 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21.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22. 三代:夏商周23.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24. 三王:夏禹商汤周公25.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26. 三教:儒释道27. 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28.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29.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31. 岁寒三友:松竹梅32. 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34. 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36.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38.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39.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40. 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4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42.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49.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中国文学常识篇2小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对自己有着很大的好处,在考试中也可以更从容的应对,写作中也可以引经据典。

我国古代农业职业教育概述

我国古代农业职业教育概述

我国古代农业职业教育概述作者:刘莉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10期摘要:农业在古代社会发展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古代出现了丰富的农业教材、形成了劝课农桑的教育方法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推广体系,对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关注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今天,研究古代农业职业教育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启示;概述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154-01一、古代职业教育的产生职业教育的出现是随着社会分工以及社会职业的产生与发展而产生的。

人类的不断发展,开始有意识的制造和使用工具,应对自然环境的能力提高,出现自然分工。

这时职业教育开始萌芽,主要表现就是采集活动推动了关于植物方面的知识积累与传播;狩猎活动推动了工具制造的发展和传播。

这些知识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通过口耳相传,传授给下一代,因此构成了早期农业教育的雏形。

农业职业教育真正出现在氏族公社时期。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传授农作技能的职业性教育。

到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职业教育逐渐成熟,出现了有关农业的教育思想,如李悝的“尽地利之教”思想、商鞅的“急耕战之赏”。

农书不断出现,如农家代表作《吕氏春秋》中的《上农》篇、《任地》篇、《辨土》篇、《审时》篇,分别论述了农业生产政策对政治的重要性、土壤耕作的原则与方法、土壤耕作和作物栽培的具体技术和方法以及适时播种同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关系。

这四篇关于农业生产的著作,奠定了我国传统农业教育的基本思想,对后世的农业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古代农业职业教育内容(一)教学内容与教材自古我国就是农业大国,上至统治者,下至个体农民,都非常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

我国几乎各个朝代都编有农书,据《中国农学书录》统计,我国历代农书有541种。

这些农书为我国古代农业职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材。

在明清时期,出现了专门性、地方性的农书。

仁怀市事业单位统考真题

仁怀市事业单位统考真题

仁怀市事业单位统考真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小船匀速横渡一条河流,若船行驶到河中央时,水流速度突然变快,则()。

A.小船渡河时间减少B.小船渡河时间增加C.小船渡河时间不变D.小船无法到达对岸【答案】:C2.()是实现管理效率和效果的灵魂,是管理过程的核心环节。

A.组织职能B.控制职能C.计划职能D.领导职能【答案】:D3.在刑法的溯及问题上,目前我国采用的是()。

A.从旧兼从轻原则B.从新兼从轻原则C.从新原则D.从旧原则【答案】:A4.古人对农学的研究成果丰硕,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农学著作,其中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的是()。

A.《王祯农书》B.《农政全书》C.《陈敷农书》1/ 10D.《齐民要术》【答案】:D5.衡量一台计算机优劣的主要技术指标通常是指:()A.所配备的系统软件的优劣B.显示器的分辨率、打印机的配置C.硬盘容量的大小D.CPU、运算速度和存储容量等【答案】:D6.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面光辉旗帜是()。

A.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B.义和团的反帝斗争C.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D.大沽口自卫反击战【答案】:C7.“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

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意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于是,欧洲开始采取措施改变上述局面。

这些措施始于()。

A.欧洲关税同盟B.煤钢共同体C.欧洲共同体D.欧洲统一大市场【答案】:B8.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A.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B.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答案】:A2/ 109.下列有关海洋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科学家认为,海平面的升降是由于大陆板块运动或全球气候的冷暖变化引起的B.“黑潮”是纵贯大西洋的一支海流,由于污染,海水呈黑色,所以被称为“黑潮”C.海水所含的元素超过了人体吸收的限度,所以不能喝D.海洋中容纳有巨大的热量,在不断与外界交换和传输自身热量的过程中,对大陆的气候起到了调节作用【答案】:B10.议案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者构成,这里的事由是指()A.汇总的内容B.要达到的目的C.提请审议事项D.致函的事项【答案】:C11.张某因不服税务局查封财产决定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要求撤销查封决定,但没有提出赔偿请求。

现存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

现存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

现存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作者:***来源:《中华瑰宝》2022年第09期作为一部涉猎广泛的农书,《齐民要术》自诞生起便一直备受珍视,流传上千年而不佚,甚至流播海外,足见其价值。

我国自古以来便重视农业生产。

先秦已有农家,可惜没有相关著作留存。

西汉虽出现了农书《氾胜之书》,但该书没有完整地流传下来。

幸而北魏《齐民要术》(以下简称《要术》)大量引用了《氾胜之书》中的内容,故今人还能凭借《要术》而一窥《氾胜之书》之原貌。

约成书于533—544年的《要术》是我国完整保存至今的最早一部农书,为世界农业史上最有价值的名著之一。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称其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并表示他从这部“百科全书”中读到了“选择原理”,即《要术》中关于人工选择的思想。

创作者考《要术》成书时间当为北魏(386—534年)末、东魏(534—550年)初。

作者贾思勰,齐郡益都(治今山东省寿光县)人,其生平史无记载,仅在《要术》一书中留下了“后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撰”一行字。

栾调甫《〈齐民要术〉考证·〈齐民要术〉作者考》曾“根据《要术》本书和《魏书》有关的材料”,对“贾思勰”和《魏书·贾思伯传》中所记载的贾思伯之弟“贾思同”的关系作过极为详尽的考证,推定两者应为同一人。

贾思同本名“思勰”,入仕后“释褐彭城王国侍郎”(《魏书·贾思伯传》),此彭城王即北魏宗室元勰,因与上司同名,故依当时习惯改为同义字“同”,“思”则是当时贾氏宗族的排行。

至于书中题款仍称“贾思勰”而不称“贾思同”,栾先生认为“思勰”是“行于乡里的名字,所以《要术》家本的题款用本名了”。

笔者认为这一考证是可信的。

从《要术》中所透露的零星信息来看,贾思勰一生中到过今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足迹遍及黄河中下游地区。

书中述及贾思勰的片段有:西兖州刺史刘仁之,老成懿德,谓余言曰:“昔在洛阳,于宅田以七十步之地,试为区田,收粟三十六石。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之书籍类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之书籍类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书籍类1、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中国古代第一部词典——《尔雅》。

4、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5、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国语》。

6、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

7、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8、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9、二十四史: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房玄龄等《晋书》、沈约《宋书》、萧子显《南齐书》、姚思廉《梁书》、《陈书》、魏收《魏书》、李百药《北齐书》、令狐德棻等《周书》、魏征等《隋书》、李延寿《南史》《北史》、刘昫等《旧唐书》、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薛居飞《旧五代史》、欧阳修《新五代史》、脱脱等编撰的《宋史》、《辽史》、《金史》、宋谦等《元史》、张廷玉等《明史》。

10、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11、世界第一部关于手工艺的科技专著——《考工记》。

12、世界上最早最系统的农业科学名著——《齐民要术》。

13、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

14、中国古代生活艺术大全——《闲情偶寄》。

15、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

16、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虬髯客传》。

17、三言二拍:《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8、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

19、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0、乐府双壁:《木兰辞》、《孔雀东南飞》。

21、三戒:唐柳宗元三篇寓言《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

22、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23、元杂剧四大爱情剧: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氾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敷农书》、《王祯农书》、《农政全书》统称古代五大农书,可以说后三者实际上就是农学的延伸,在为农业发展的服务过程中,加上长期的实践活动,才导致他们的产生、发展和取得辉煌。

因此农学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实际上是最基础的学科,其它一切学科是为农学服务,以农学为中心。

历史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以史为鉴,从历史中取得经验,是中国古代早已有之的优良传统。

在当今农业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如果调转历史的船头,从历史中寻找经验,也许会得到满意的德答案。

那么农学史的学习就显得尤其重要,在农学史的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就是农学史文献的学习。

在中国古代的农学史文献中,有五部农书被称为中国古代的五大农书。

他们就是《氾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旉农书》、《王祯农书》和《农政全书》。

了解这五部农书的主要内容及其科学价值是首先要做的事。

《氾胜之书》:西汉氾胜之著。

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

书中总结出一种叫“区田法”的耕作方法,还介绍了“穗选法”、“浸种法”等选种方法和育种方法。

该书现存3700多字,内容丰富。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

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全书共10卷,92篇,11万多字。

书中对农、林、牧、副、渔各方面都有详尽论述,被誉为农业百科全书。

《陈敷农书》:宋代陈敷著。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谈论水稻栽培种植方法的农书。

陈敷自耕自种,下苦功夫钻研,于74岁时写完这部
著作,对古代的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王祯农书》:元代王祯著。

全书共36卷,13.6万多字,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个部分,是当时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

《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著。

这是一部集前人农业科学之大成的著作。

全书60卷,50万余字,书中汇集了有关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各种农具制造以及水利工程等农业技术和农学理论知识,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