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达性视网膜病变3例报告

合集下载

屈光不正病例分析报告

屈光不正病例分析报告

屈光不正病例分析报告一、引言屈光不正是一种常见的眼科问题,影响着许多人的视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屈光不正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本文对多个屈光不正病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二、病例资料(一)病例一患者姓名:_____年龄:18 岁症状:近视,看远处物体模糊,经常眯眼。

视力检查:左眼近视 300 度,右眼近视 275 度。

家族史:父母均有近视。

(二)病例二患者姓名:_____年龄:35 岁症状:远视,近距离阅读时眼睛容易疲劳,出现头痛。

视力检查:左眼远视 200 度,右眼远视 175 度。

家族史:无相关家族病史。

(三)病例三患者姓名:_____年龄:10 岁症状:散光,视物有重影,夜间视力较差。

视力检查:左眼散光 150 度,右眼散光 125 度。

家族史:父亲有散光。

三、病因分析(一)遗传因素在上述病例中,病例一和病例三的家族中有屈光不正的病史,遗传因素可能在其发病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遗传因素可以影响眼球的发育,导致眼球的形态和屈光系统异常。

(二)环境因素1、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病例一的 18 岁患者,由于学习压力大,长时间看书、使用电子设备,导致眼球过度调节,眼轴变长,从而引发近视。

2、不良的用眼习惯躺着看书、在昏暗的光线下用眼等不良习惯,可能影响眼球的正常发育和调节功能,增加屈光不正的发生风险。

(三)其他因素营养不良、缺乏户外活动等也可能对眼球的发育和视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诊断方法(一)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检查患者的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初步了解视力状况。

(二)散瞳验光散瞳可以排除调节因素的影响,更准确地测量屈光度数。

(三)眼轴长度测量测量眼轴长度有助于判断近视的进展情况。

(四)角膜地形图检查对于散光患者,角膜地形图检查可以了解角膜的形态和散光的类型。

五、治疗方案(一)佩戴眼镜这是最常见的矫正方法。

对于近视、远视和散光患者,可以根据验光结果佩戴合适的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

(二)角膜塑形镜对于青少年近视患者,角膜塑形镜可以在夜间佩戴,暂时改变角膜的形态,白天可以获得较好的裸眼视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近视的进展。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01
02
03
炎症性疾病
第七节 耳鼻喉科病的眼部表现
鼻窦肿物 眼球突出和运动受限。
鼻咽癌 第Ⅱ~Ⅶ颅神经受损,眼球突出,眼外肌麻痹、斜视及Horner综合征等。
02
肿瘤
第八节 皮肤与性传播疾病的眼部表现
麻风病 秃眉,秃睫,倒睫,眼睑闭合不全,泪囊炎等。 虹膜睫状体炎,虹膜结节,巩膜炎,角膜炎。
治疗 激光或冷凝;玻璃体手术。
病程与分期 按严重程度分为5期。
病因 未完全血管化的视网膜对氧产生血管收缩或增生引起。
四、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01
脱髓鞘、锥体外系统和脊髓退行性疾病
02
多发性硬化
03
一眼或双眼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中心暗点)。
04
球后视神经炎 易复发,视神经萎缩。
第四节 神经与精神科病的眼部表现
眼睑 皮下出血点、出血斑,中心灰白色。
02
结膜 点状、线状或火焰状出血。
03
虹膜睫状体炎,转移性眼内炎。
04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脓毒性视网膜炎,Roth斑。
四、感染性心内膜炎
视力下降、视力疲劳或视野缺损。
01
02
03
04
眼底改变
轻度贫血者,眼底可以正常。血红蛋白降低到30%~50%,出现异常。
脑干出血: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消失或减弱。极重者,瞳孔散大或不等大。双眼球固定,Ⅴ、Ⅵ、Ⅶ、Ⅷ颅神经麻痹。双眼凝视,或摆动侧,双睑下垂等。
3
2
1
4
上矢状窦血栓 视力丧失,复视,外展麻痹,视盘水肿,视网膜出血。
海绵窦血栓 视力下降,眼眶疼痛。眼睑、结膜水肿,眼球突出。视盘水肿,视网膜出血。脑神经麻痹等。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儿童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应用他克莫司相关药物不良事件的研究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儿童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应用他克莫司相关药物不良事件的研究

· 论著·基于FAERS 数据库的儿童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应用他克莫司相关药物不良事件的研究董博清 王婧雯 毕焕京 陈祖涵 路翠楠 薛武军 李杨 丁小明【摘要】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Tac )在儿童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中的不良药物事件(ADE )特征。

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时间覆盖2004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2季度,提取了以Tac 为首要怀疑药物的儿童器官移植受者的ADE 数据,运用比例失衡法对Tac 与ADE 之间的关联进行定量分析。

分析Tac 相关ADE 的基本特征及信号强度。

探究不同年龄儿童及不同移植器官类型的Tac 相关ADE 。

结果 共筛选出1 443份涉及Tac 的儿童ADE 报告,其中心脏移植188例(13.0%)、肝移植668例(46.3%)、肾移植531例(36.8%)、肺移植56例(3.9%),儿童的中位年龄为10岁,ADE 上报国家的前3位分别是美国、法国及英国,中国上报为26例,占比为1.8%。

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在Tac 相关ADE 报告中占比最高(20.96%),包括EB 病毒及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Tac 相关ADE 中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均占据最大比例,但病原体种类存在差异。

排斥反应、免疫抑制水平不稳定以及肾功能损伤也是各年龄段儿童常见的Tac 相关ADE 。

心脏移植受者中以神经系统疾病的ADE 为主,而肝移植和肾移植受者中感染及侵染类疾病更为常见,肺移植受者中的ADE 以排斥反应最为常见。

结论 Tac 相关ADE 在不同器官移植类型中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需重视在儿童器官移植中进行个性化药物监测和风险评估,以优化Tac 治疗并降低ADE 风险。

【关键词】 实体器官移植;儿童;他克莫司;不良药物事件;感染;排斥反应;食物过敏;神经系统疾病【中图分类号】 R617, R39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445(2024)04-0010-10Study of adverse drug events related to tacrolimus in pediatric solid organ transplant recipients based on FAERS database Dong Boqing, Wang Jingwen, Bi Huanjing, Chen Zuhan, Lu Cuinan, Xue Wujun, Li Yang, Ding Xiaoming. Department of Kidney Transplantation ,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 Institute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 Xi'an 710061,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Ding Xiaoming, Email: ***************.cn【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drug event (ADE) related to tacrolimus (Tac) in pediatric solid organ transplant recipients. Methods The data were retrieved from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database from the first quarter of 2004 to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23. The ADE data of pediatric organ transplant recipients with Tac as the primary suspected drug were extrac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c and ADE wa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by proportional imbalance method.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al strength of ADE related to Tac were analyzed. ADE related to Tac in children of different age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1 443 children's ADE reports involving Tac were screened, including 188 cases (13.0%)of heart transplantation, 668 cases (46.3%)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531 cases (36.8%) of kidney transplantation and 56cases (3.9%) of lung transplantation. The median age of children was 10 years old. The top three countries with ADE reporting were the United States, France and the United Kingdom. China reported 26 cases, accounting for 1.8%. Infection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403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370802);创新药物上市后临床研究科研专项(WKZX2023CX19000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基础-临床”融合创新项目(YXJLRH2022049)作者单位: 710061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 西安交通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作者简介:董博清(ORCID 0000-0001-9748-9321),博士研究生,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为肾移植,Email :******************通信作者:丁小明(ORCID 0000-0002-9082-9191),博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肾移植,Email: ***************.cn第 15 卷 第 4 期器官移植Vol. 15 No.4 2024 年 7 月Organ Transplantation Jul. 2024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20.96%) in ADE related to Tac, including EB virus and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etc. Infection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occupied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ADE related to Tac in children of different ages, whereas the pathogen types were different. Rejection, unstable immunosuppression level and renal function damage were also common ADE related to Tac in children of all ages. Nervous system disease was the main ADE in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while infection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were more common in liver and 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s. Rejection was the most common ADE in lung transplant recipients.Conclusions ADE related to Tac possess differen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types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Extensiv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individualized drug monitoring and risk assessment in pediatric organ transplant recipients, thereby optimizing Tac treatment and reducing the risk of ADE.【Key words】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 Children; Tacrolimus; Adverse drug event; Infection; Rejection; Food allergy; Nervous system disease实体器官移植是儿童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包括心脏、肝脏、肾脏及肺移植等[1-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病例讨论ppt可编辑全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病例讨论ppt可编辑全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类型
PDR影响 视力的常 见病变有
玻璃体出血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临床表现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① 眼部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常双眼发病,先后 发生玻璃体出血而致视力极差,甚至失明。
② 视网膜功能硬化,静脉扩张。 ③ 后极部视网膜在呈红圆形小斑点的微动脉瘤和不规
则的点、片状出血,并有黄白色边缘清晰的点状渗 出物。 ④ 晚期可发生玻璃体出血,增殖性视网膜炎,继发性 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并发白内障。
3. 予血栓通活血化瘀、改善循环对症治疗 4. 局麻下行右眼玻璃体切除+增殖膜剥除+视网膜激
光光凝+电凝术。 5. 中医调护:慎起居、节饮食、避风寒,调畅情志,
勿疲劳用眼,包双眼头高卧位休息。
3 护理问题与措施
(Nursing Precautions)
护理诊断
生活自理缺陷:与视力 障碍,术眼包扎有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因
高血糖会损害眼底视网膜的大 小血管,以及感光和传递神经 冲动的视网膜神经层,引起视 网膜的一系列血管性损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上分为2期6阶段: 非增殖期 1、微血管瘤合并小出血点 2、硬性渗出合并I期病变 3、棉絮斑合并1或2期病变 增殖期 4、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 5、纤维血管增生 6、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增殖期可含前三期改变视网膜病变患者 护理查房 Nhomakorabea主讲人:
目录 Contents
主要内容
1 疾病介绍
(Disease Introduction)
2 病历简介
(Medical Records)
3 护理问题与措施
(Nursing Precautions)

远达性视网膜损伤综合征2例

远达性视网膜损伤综合征2例

远达性视网膜损伤综合征2例发表时间:2013-04-15T13:55:08.8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毛彦琪刘贵锋[导读] 讨论远达性视网膜损伤综合征(Purtscher病)临床较少见,是因车祸、地震等意外发生头颅、胸腹和四肢等处的严重挤压伤,而导致的一系列视网膜损害[1]。

毛彦琪刘贵锋(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518112)【关键词】远达性视网膜损伤综合征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7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286-02例1 患者男,29岁。

主因车祸致头部外伤3小时于2010年7月16日急诊收入我院神经外科。

入院诊断: 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

经抢救治疗8天清醒后发现右眼视物不清,无眼部红肿疼痛,既往无眼病史。

眼科检查:视力:右眼前20cm指数,左眼1.0,左眼前节及眼底大致正常,右眼角膜清亮,KP(-),前房深浅正常,房闪(-),瞳孔正圆约4.0cm,直接对光反射迟钝,晶状体透明,玻璃体无混浊,眼底视盘色淡,界欠清,视盘周围散布大量片状出血,并见散在的棉绒斑,视网膜静脉迂曲,后极部视网膜呈浅灰色水肿,病灶波及黄斑部,黄斑区中心凹反光消失。

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后诊断为右眼远达性视网膜损伤综合征。

治疗:给予银杏达膜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安妥碘、B族维生素肌肉注射,口服泼尼松40mg,每日1次,逐渐减量,同时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等药物,1月后右眼视力0.5,眼底出血及渗出大部分吸收。

例2 患者男,37岁。

头部撞击伤后出现左眼视力下降6天,于2012年1月14日来我院就诊。

患者6天前因车祸致头部撞击伴昏迷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颅脑损伤,经治疗清醒后发现左眼视物不清转诊我院。

既往无眼病史。

眼科检查:右眼视力1.0,右眼前节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左眼视力0.5,矫正不提高,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视盘色正,境界清晰,视盘周围视网膜散在线状出血,片状棉絮状渗出,视网膜静脉轻度扩张,黄斑区水肿,中心凹反光消失。

眼科opd检查报告解读

眼科opd检查报告解读

眼科opd检查报告解读【原创实用版】目录一、眼科 OPD 检查概述1.OPD 的含义2.OPD 检查的目的和意义二、眼科 OPD 检查项目详解1.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检查2.眼压检查3.裂隙灯检查4.眼底检查5.眼眶、眼睑、结膜检查6.角膜检查7.晶状体检查8.玻璃体检查9.视网膜检查10.视神经检查三、如何阅读眼科 OPD 检查报告1.了解各项检查指标的正常范围2.分析异常结果及其可能的原因3.结合个人病史和医生建议进行判断正文一、眼科 OPD 检查概述眼科 OPD(Ophthalmic Outpatient Department)检查是指在眼科门诊进行的一系列眼部检查,旨在发现和诊断眼部疾病,并为治疗提供依据。

OPD 检查涵盖了眼部的各个结构,包括眼球、眼眶、眼睑、结膜、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等。

二、眼科 OPD 检查项目详解1.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检查:这是评估视力状况的基础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视力水平,并对眼部疾病进行初步筛查。

2.眼压检查:眼压检查有助于发现青光眼等眼部疾病,评估眼部疾病的程度和预后。

3.裂隙灯检查:裂隙灯检查可以观察眼部各个结构,如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发现眼部疾病的早期迹象。

4.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评估视网膜和视神经状况的重要手段,可以发现黄斑病变、视网膜脱离、视神经炎等疾病。

5.眼眶、眼睑、结膜检查:这些检查可以了解眼球的外部结构和眼睑功能,发现眼睑下垂、结膜炎、眼眶肿瘤等疾病。

6.角膜检查:角膜检查可以评估角膜的形状、透明度和功能,发现角膜炎、角膜溃疡等疾病。

7.晶状体检查:晶状体检查可以了解晶状体的形态和功能,诊断白内障等疾病。

8.玻璃体检查:玻璃体检查可以了解玻璃体的形态和结构,发现玻璃体混浊、玻璃体脱离等疾病。

9.视网膜检查:视网膜检查可以了解视网膜的形态和功能,发现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等疾病。

10.视神经检查:视神经检查可以了解视神经的形态和功能,发现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疾病。

Reiter综合征1例报告

Reiter综合征1例报告

Reiter综合征1例报告
田浩明;李明初;梁荩忠
【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
【年(卷),期】2001(4)9
【摘要】@@ Reiter综合征(RS)是一种累及皮肤、粘膜、关节滑膜等组织的炎性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尿道炎、多发性关节炎、眼结膜炎三联征,多见于男性青年,而血清RF阴性.临床较少见,本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745)
【作者】田浩明;李明初;梁荩忠
【作者单位】610041,成都市,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610041,成都市,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
【相关文献】
1.性病型Reiter综合征34例中西医治疗报告 [J], 陈强贵;张战宏
2.Reiter综合征8例报告 [J], 王蓉蓉;刘琨煜;祝文杰
3.非淋菌性尿道炎并发Reiter综合征1例中西药结合治验报告 [J], 郁皓钧
4.儿童痢疾型Reiter综合征一例报告 [J], 刘竹枫;张碧丽;王文红
5.中西医结合治疗Reiter综合征24例报告 [J], 张战宏;陈强贵;郝积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PPT课件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PPT课件
增殖型
Ⅳ 眼底出现新生血管或有玻璃体出血 Ⅴ 眼底出现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 Ⅵ 眼底出现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并发牵引性视 网膜脱离
38
⒉ 其他眼部表现 ⑴ 屈光不正:血糖升高时,有偏近视的趋
向。 ⑵ 虹膜睫状体炎:多见于青少年型糖尿病。 ⑶ 糖尿病性白内障。 ⑷ 虹膜新生血管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⑸ 眼球运动神经麻痹等。
⒐ 视神经结核 少见,表现为视乳头炎或球 后视神经炎。
61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
开关按键来实现功能的一种设计方式。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PCBA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
键 开关

尽量选择平头类的按键,以 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
57
3 出血性紫癜的眼底病变
4 再生障碍性贫血
58
六、结核病
⒈ 眼眶结核 患部有疼痛感、流泪和眼球突 出等症状。
⑴ 眼睑和球结膜水肿、睑外翻。 ⑵ 眶骨壁上下缘隆起,晚期形成冷脓肿并有
瘘管和死骨形成 ⒉ 眼睑结核 初期有大小不等的圆 形结节,
以后形成溃疡及瘘管。瘢痕性睑外翻。
59
结核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⒊ 泪器结核 结核性泪腺炎多见。 ⒋ 结膜结核 结核瘤、结膜寻常狼疮、疱疹
2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患者 的80%,眼底病变的出现与糖尿病的病程长短有
关 病程越长发生率越高
视网膜病变主要是毛细血管和静脉受损的结果
24
病理改变
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底膜增厚,壁 内周细胞丧失→内皮细胞受损→屏障功能丧失→ 渗漏→视网膜水肿、出血→毛细血管闭塞→微血 管瘤、棉绒斑→视网膜缺血→血管生长因子→视 网膜新生血管→纤维组织增生→增殖膜→增殖性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达性视网膜病变3例报告
冉灵霞;宿罡;潘乐
【期刊名称】《贵州医药》
【年(卷),期】2016(040)004
【总页数】2页(P401-402)
【关键词】远达性视网膜病变;眼底
【作者】冉灵霞;宿罡;潘乐
【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贵州省眼科医院,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贵州省眼科医院,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贵州省眼科医院,贵州遵义56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4.1
近年来由于经济改善,交通事故发生率不断增加,远达性视网膜病变的报道逐渐增多,但其临床表现及机制也不尽相同,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结论看法不甚一致。

现将我院2013-2015年收治的3例远达性视网膜病变病例诊治分析报告如下。

病例1:女,46岁,因车祸致胸背部疼痛、呼吸困难以双侧多发肋骨骨折、左锁骨骨折并肺挫伤入院。

伤后2 d患者诉左眼视力下降,查体:Vos:HM/20 cm,屈光间质清,视盘色淡,水肿,隆起约2D,后极部视网膜水肿,视盘周围及黄斑鼻侧见大量棉絮斑,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示棉绒斑对应处视网膜见无灌注区(图1),
诊断:左眼远达性视网膜病变。

予糖皮质激素,改善供血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

1个月后眼科门诊复查:Vos:HM/20 cm,左眼视盘周围棉绒斑及线状出血部分吸收。

病例2:女,7岁,因车祸伤致全身多发骨折(锁骨及下肢骨)6 h入院。

伤后2 d 患儿诉双眼视物不清,查体:Vou:FC/50 cm,双眼视盘边界清,后极部网膜广泛散在灰黄色斑块,浅层出血,诊断:双眼远达性视网膜病变。

予糖皮质激素,改善供血治疗,10 d后复查:Vou:FC/1 m,眼底视盘周围网膜水肿,出血基本吸收,可见散在渗血灶(图2),1个月后眼科门诊复查:Vod 0.3 Vos 0.4,双眼眼底视盘边清色正,网膜出血已吸收。

病例3:女,64岁,因摔倒撞伤头部后10 d出现右眼视力下降9 d就诊。

查体:Vod:CF/1 m,眼底后极部见多处团块状、部分相互融合的灰黄色病灶,眼底荧光造影示病灶对应处低荧光(图3),OCT示:右眼黄斑区网膜轻度增厚,神经纤维层间组织反射增强。

予血栓通及银杏达莫改善供血,曲安奈德40 mg球旁注射减轻水肿及营养神经治疗。

3个月后门诊复查:Vod 0.4,右眼视盘边清色正,网膜水肿吸收。

远达性视网膜病变于20世纪由Purtscher首先报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陆续报道[1-2]。

本病常见于车祸、地震、山体塌方等意外,引起头、胸、腹、四肢等处严重挤压伤,虽未涉及眼部,却引起一系列视网膜改变。

常单眼及双眼发病,临床表现为视网膜及视盘周围棉绒斑、视网膜水肿和出血,视网膜静脉怒张,棉绒斑境界不清,位于视盘周围或视盘和黄斑之间,渗出变化在数周后逐渐消失,眼底可表现正常,也可遗留色素甚至视神经萎缩。

该病的发病机制:(1)颅内压增高,脑脊液进入视网膜血管周围淋巴间隙。

(2)小动脉痉挛,随后末梢血管舒缩紊乱,首先使组织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渗漏,其次使血流瘀滞血管内白细胞聚集,释放炎性因子和补体激活,引起微血栓形成。

(3)脂肪栓塞。

(4)视神经纤维轴浆流
阻滞[3]。

本组患者有明确外伤史,眼底彩色照相显示视盘周围棉绒斑,视盘及黄斑之间灰黄色斑块状视网膜水肿,符合远达性视网膜病变诊治。

本组前2例病例有明确骨折史,但眼底表现不尽相同,第1例患者表现为视盘周围棉绒斑,眼底荧光血管造
影示相应部位(视盘鼻侧及颞下方)有较明显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图1),提
示视网膜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

第2例病例表现为黄斑部视网膜水肿,可见灰
黄色斑块状病灶,眼底荧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图2),有学者[4]认为这种斑块病灶是位于视网膜内核层的深层毛细血管阻塞。

第3例患者无骨折病史,但有头部撞
伤史,眼底彩色像显示黄斑部视网膜水肿,可见灰黄色斑块状病灶(图3),与第2
例患者类似,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静脉期在黄斑视盘之间及视盘下方可见低荧光,提示除视网膜内核层的深层毛细血管阻塞外,可能有小范围脉络膜血管损伤或局部视网膜色素上皮水肿,考虑视网膜深层前小动脉或脉络膜毛细血管痉挛或栓塞导致。

该报道的不足之处在于未行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以及病灶处脉络膜OCT
检查,不能证实脉络膜毛细血管损伤。

但有学者[5]通过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发
现远达性视网膜病变中脉络膜毛细血管有低荧光斑点,可以在黄斑中心凹下,亦可在乳头周围,甚至中等大的脉络膜血管变稀少或略有扩张,提示远达性视网膜病
变中存在脉络膜微循环的缺血性改变。

根据本组3例患者病史可推测远达性视网膜病变与视网膜小血管及脉络膜毛细血
管损伤有关。

【相关文献】
[1] 辛秀兰,朱晓青,汪东生.远达性视网膜病变一例[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3:227-229.
[2] Tabatabaee S, Solaimani M, Mansouri M, et al. Purtscher Retinopathy Associated with
Valsalva Retinopathy after Accident[J]. Irani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09, 21 :70-72.
[3] 黄叔仁,张晓峰.眼底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24-325.
[4] Behrens-Baumann W, Scheurer G, Schroer H. Pathogenesis of purtscher`s retinopathy[J].An experimental study.Grafw`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 1992, 230:286-291.
[5] Wang AG, Yung MY, liu JH. Pathogenesis and neuroprotective treatment in pertscher`s retinopathy[J]. Jpn Ophthalmol,1998,42:318-3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