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复习提纲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生物和生物圈》提纲及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提纲1.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对调查到的生物,有很多归类方法。
可以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也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3.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动物和植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否一样?(一样),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 对照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相同。
6、:例如阳光、温度、水分等。
:生物与生物之间主要是捕食关系;其次还有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
7.科学方法包括观察、调查、探究、对照实验。
8.举一个植物之间竞争关系的例子:麦田里的杂草和小麦争夺阳光;举一个生物对环境适应的例子:莲的根状茎和叶柄气腔相通是对水生环境的适应;举一个生物对环境影响的例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9.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茎肉质化,叶变态成刺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10.我是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捉到鼠妇用于实验的。
提出的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生活吗?作出假设: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
变量是光。
1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是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12.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区域里,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13.1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单项流动,并且逐渐减少;物质是反复循环。
生产者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着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数目。
一切生物获得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营养级别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别越低,生物数量越多。
15.食物链的写法①.以植物(生产者 ) 开头,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②.生物之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指向捕食者(强大的一方)食物链表示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许多食物链相互关联形成网状称为食物网16.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增加。
XXX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提纲(最详细版本)

XXX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提纲(最详细版本)人体知识提纲专题一:生物圈中的人1、人体的结构层次人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人体。
人体四种主要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人体内八大系统是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系统。
2、人的由来生殖系统是人类由来的关键,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作用是产生和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卵巢,作用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
1)受精过程的描述受精卵在输卵管处形成,再形成胚泡,移动到子宫里发育。
第二个月末呈现人的形态,称为胎儿。
在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养料氧气、排出废物,胚胎期约280天。
2)青春期的发育特点的描述青春期的特点包括身高突增、神经系统和心肺功能增强以及生殖系统发育成熟。
3、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维生素的作用人类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
其中,无机盐如钙、磷等可以从豆制品、乳制品、海产品、豆制品、肉类、鸡蛋等食物中获得。
维生素A、B1、C、D等可以从蛋黄、鱼肝油、动物肝脏、胡萝卜、粗粮、谷类的种皮、猪肝、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中获得。
2)消化和吸收过程的概述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食物在消化道中经过消化和吸收过程,其中糖类、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被分解和吸收。
人体消化系统包括唾液腺、肝脏、胃腺、胰腺和肠腺等器官。
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肝脏分泌胆汁,可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胃腺分泌胃蛋白酶,而胰腺和肠腺则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消化过程中,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脂肪被分解为脂肪微粒和甘油与脂肪酸,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
吸收过程中,口、咽、食道无吸收作用,胃只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大部分物质被小肠吸收。
生物中考复习提纲

生物中考复习提纲一、生物基础知识回顾1.细胞理论: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质体、核、细胞膜、细胞质等。
2.细胞的各种运动方式:自主运动、运动作用、肌纤维蛋白等。
3.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特点和意义。
4.遗传学基本概念:基因、DNA、RNA、基因突变等。
5.遗传方式与规律:单性生殖、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
6.生物种类与分类: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五界分类法等。
7.细胞的组成与结构:细胞壁、核膜、细胞器等。
二、生物的进化与适应1.进化理论的基本概念:达尔文进化论、自然选择等。
2.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生物胚胎学等。
3.生物的适应与变异:适应性进化、遗传变异等。
4.进化的速度与节奏:突变速度、物种形成速度等。
三、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植物的基本结构:根、茎、叶等的结构和功能。
2.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生长条件、节律、激素调节等。
3.光合作用的过程与特点:光合反应、碳循环等。
4.植物的传播与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等。
5.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水分适应、温度适应、光照适应等。
四、动物的结构与功能1.动物体内环境稳态调控:内环境稳态、恒定性等。
2.脊椎动物的体内调节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3.动物的消化与吸收:消化器官结构与功能、消化酶等。
4.动物的呼吸与循环:呼吸器官结构与功能、血液循环等。
5.动物的运动与支持:骨骼系统、肌肉系统、运动方式等。
6.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等。
五、生态学基本概念与问题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群落、种群、生态位等。
2.生物圈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圈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生态系统的结构:氧化还原环境、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
4.生物群落的演替:演替的基本概念、演替过程与影响因素。
5.生态问题与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生态破坏等问题。
六、常见的遗传疾病与生活中的应用1.常见的遗传疾病:遗传性疾病的定义、分类和症状。
3.生物技术的应用: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等。
最新人教版中考生物同步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举例1 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利用水、二氧化碳、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牛吃草,狼捕食兔等2 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有氧呼吸);通过呼吸,生物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3 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人体的排汗、呼气、排尿、植物的落叶4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如含羞草碰触时叶片会合拢;高等动物的反射等5 能生长和繁殖如小树苗由小长大;开花结果、种子萌发等 6 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如“种瓜得瓜”“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7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无细胞结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包括两类: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组成:3.食物链和食物网:(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如图所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有多条食物链。
其中与兔子有关的有:草→兔子→鹰,乌饭树→兔子→鹰,两条食物链。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和“地球之肺”湿地生态系统有净化水体、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草原生态系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中起重要作用淡水生态系统有河流、湖泊、池塘等类型、人类淡水主要来源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城市生态系统消费者主要是人类海洋生态系统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1)实验过程中,要用10只或10只以上的鼠妇做实验,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提纲

生物中考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七年级上册)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7.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二、生物的归类农作物动物陆生生物家禽1.按形态结构分为植物2.按生活环境分为3.按用途分家畜其他生物水生生物宠物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生态因素(1)非生物因素——水、光、温度、空气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共生关系。
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例如: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可以吸收更多的水分;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用来保暖御寒。
P17(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例如:、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
P17四、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生产者——植物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3.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4. 食物链的正确书写方式:(1)起始者必须是植物。
(2)箭头指向捕食的生物。
例如:草→虫→鸟→鹰。
5.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生物的营养级越高,体内的有毒物质越多。
6.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的组成: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中考复习

6、变黄的杨树叶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 ( D) A 杨树对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B 杨树能生长和繁殖 C 杨树能进行呼吸 D 杨树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6
7.下面是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 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现象是属于生长 〈2〉一只母猪产下九只小猪的现象是属于繁殖 〈3〉“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的现象是属于 遗传
4.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C )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 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能对环境有反应,非生物对环境没有反应 5.下列关于生物的叙述中,哪项不正确(D ) A.生物都能进行呼吸 B.生物生活都要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C.生物都能进行繁殖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5
15
3.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D ) A.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的范 围 B.生物圈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 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4、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是( A ) A. 生物圈 B.陆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求平均值;避免偶然误差(实验材料数量要适量 、质量要满足要求)
18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鼠妇适于生活于阴暗 的环境中。 • 探究思路:根据假设,需要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 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但除光照以外,土壤的 潮湿程度、温度、声音等因素也可能对鼠妇有影响。为 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光照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 种环境中除光照外的其他条件都相同,也就是说, 只有光照是不同的,光照就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 •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 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梳理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梳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初中生物复习提纲,来欣赏一下吧。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1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注: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不是生物,都没有生命,不符合生物的特征。
(P6)生物的归类1、按照形态结构: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
厚度:20千米左右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水生生物,水面下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土壤,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注:1、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风的适应。
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组成: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
2023年中考生物总复习提纲(人教版)

2023年中考生物总复习提纲(人教版)
生物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生物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 生物的组成和结构
- 生物学的方法和实验设计
生物的分子基础
-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 生物化学反应和代谢
- 生物分子的遗传信息传递
生物的细胞基础
- 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 细胞的生物膜和运输
- 细胞的代谢和能量转化
生物的遗传基础
-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分子基础
- 遗传变异和基因突变
- 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
生物的进化基础
- 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证据
- 进化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 物种多样性和保护
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基础-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分类- 动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稳定性
生物的生命活动基础
- 生物的呼吸和繁殖
- 生物的营养和消化
- 生物的运动和感受
生物的环境和人类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 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物的健康与个体差异
- 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 个体差异与遗传多样性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物的社会性
- 生物的群体与合作
- 生物的行为与适应
- 生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以上即为2023年中考生物总复习提纲(人教版)的内容概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四.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如:植物)
「生物部分(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如:动物)
V 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如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兔子狼
(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
(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4、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
(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
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5、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注意出分析说明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