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失弛缓症

贲门失弛缓症
贲门失弛缓症

贲门失弛缓症

(贲门痉挛、食管不蠕动、巨食管)

贲门失弛缓症是指食管的有节奏收缩(称为蠕动)缺失或受损、食管下括约肌不能正常松弛以及食管下括约肌的静息压力升高。

该病的病因通常不明,但可能在接触某些病毒后发病。

贲门失弛缓症的主要症状是吞咽困难。

诊断依据是食管测压术和钡餐 X 射线检查的结果。

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方法是使用球囊扩张食管下括约肌或切割该括约肌的肌纤维,有时也会注射肉毒毒素。

食管是从咽部至胃的中空管道。(也可参见食管概述。)食管下括约肌是保持食管底部关闭的环形肌肉,从而使食物和胃酸不会反流至食管。正常情况下,该括约肌在吞咽时会松弛,以便让食物进入胃。

贲门失弛缓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通常在20~60岁之间不知不觉中发病,数月或数年内逐渐加重。

贲门失弛缓症的病因

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控制食管有节奏收缩的神经出现功能故障(称为去神经支配)所致。发生去神经支配的原因通常不明,但怀疑与病毒和自身免疫原因有关。某些肿瘤可通过直接缩窄(收缩)食管下括约肌或浸润支配食管的神经造成类似贲门失弛缓症的疾病。查加斯病是一种可使神经细胞簇(自主神经节)被破坏的传染病,该病也可导致贲门失弛缓症。

症状

由于食管下括约肌过紧从而使其上方的食管腔显著扩大。此扩大可引起许多症状。主要症状是吞咽固体和液体均困难。胸痛虽不常见,但可在吞咽时或无明显诱因时发生。约三分之一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会将未消化食物吐出(反流)。若在睡眠时吐出食物,则患者可能会将食物吸入肺内,引起咳嗽、气道感染、支气管扩张或吸入性肺炎。

有时也会出现轻到中度体重下降。当体重明显下降时,特别是迅速出现吞咽困难症状的老年人,医生会考虑肿瘤,通常会在胃食管交界处(食管与胃连接的地方)寻找肿瘤。

诊断

●测压术

●钡餐 X 射线检查

医生通常会将一根小管插入食管,以测量食管和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食管测压术)。医生一般会使用一根可视软管(食管镜)检查食管。在食管镜检查过程中,医生可做活检(切取组织样本在显微镜下检查),以排除这些症状由食管下段癌引起的可能性。

受检者吞钡(钡餐)时对食管拍摄的 X 光片显示食管肌肉有节奏的正常收缩缺失。食管通常只有中度增宽,但偶尔可见显著增宽,但在食管下括约肌处可见狭窄。

胃食管交界处癌症等有些疾病可引起与贲门失弛缓症类型的症状,因此医生可能会做额外的检查排除这类其他疾病。胃食管交界处癌症可根据胸部和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 或超声内镜(将顶端有超声探头的内镜经口入胃)进行诊断。

治疗

●球囊扩张术或肌切开术

●有时注射肉毒毒素

现有治疗无法恢复食管蠕动。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使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以减轻症状。

目前可有效缓解贲门失弛缓症状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治疗结局相似。

第一种疗法是球囊扩张术。该疗法通过给置入括约肌内的一个大球囊充气而对括约肌进行机械性扩张。这种疗法的有效率达到 85%,但可能需反复扩张。极少数患者会在球囊扩张术中发生食管破裂。食管破裂可导致食管以外的胸部出现重度炎症(纵隔炎),罕见情况下,若不适当治疗可致命。如发生食管破裂,需紧急手术缝合破裂食管。

第二种疗法是肌切开术。该疗法是通过手术切开食管下括约肌的肌纤维。这种手术通常在腹腔镜下进行,偶尔使用胸腔镜完成。它也可借助向下插入食管的内镜进行。肌切开术的成功率也达到 85% 以上。与球囊扩张术一样,极少数患者会在肌切开术中发生食管破裂。

ACG发布贲门失弛缓症诊断与治疗指南

医学论坛报2013-08-01分享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少见但典型的原发性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疾病,以食管下括约肌(LES)舒张不全和食管蠕动消失为特征,典型症状为固体和液体食物吞咽困难,食物反流,常被误诊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目前贲门失弛缓症尚无治愈方法,因此疾病管理对于此症患者十分重要。7月23日《美国胃肠病学杂志》(Am J Gastroenterol)在线发布《贲门失弛缓症诊断和管理临床指南》,介绍贲门失弛缓症诊疗进展和随访管理等内容。 诊断推荐意见 1. 对于贲门失弛缓症疑似患者,如果内镜或食管X线检查无阳性发现,应在确诊前进行食管动力学检测。(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支持) 2. 食管X线检查有以下表现均支持贲门失弛缓症诊断:食管扩张;食管胃结合处(EGJ)狭窄,呈“鸟嘴征”;食管蠕动消失;食管钡餐排空功能差。(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支持) 3. 对食管动力学检测结果可疑患者,推荐行食管吞钡X线检查,以评估食管排空功能和EGJ形态。(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支持) 4. 对所有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应行食管内镜检查,以观察EGJ和胃贲门部形态,排除假性贲门失弛缓症。(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支持) 点评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柯美云教授: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需要接受食管钡餐、内镜检查及食管测压以明确诊断,这三种检查方法可从不同角度提供相应诊断信息。 例如,钡餐能显示食管形态及其对钡剂的排空功能;内镜检查可清楚显示食管腔、黏膜、贲门及贲门胃侧、胃底有无引起类似贲门失弛缓症的病变;对于钡餐或内镜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食管测压则能显示疾病的特征性变化,且高分辨率测压(HRM)能清楚显示贲门失弛缓症分型,可确定诊断(表)。

贲门失弛缓症护理常规

贲门失弛缓症护理常规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第十一节贲门失弛缓症护理常规【概述】 (一)定义 贲门失弛缓症(cardiac relaxation)是指由于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使食管功能性疾病 (二)病因 贲门失弛缓症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患者情绪激动、不良饮食习惯、进食刺激性食物等多种因素有关。 (三)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1.临床表现阵发性无痛性吞咽困难是本病最典型症状。可有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和呕吐、体重减轻等。 2.并发症反流性食管炎、吸入性肺炎。 (四)主要辅助检查 1.食管钡餐X线造影,可见食管扩张,食管末端狭窄呈鸟嘴状。 2. 食管镜检查食管镜检查可排除器质性狭窄或肿瘤 3. 食管动力学检测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1 诊断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可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2. 鉴别诊断 1食道癌2食管炎 3食管良性肿瘤 (六)治疗原则

对症状较轻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如缓解紧张情绪,服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等,对中、重度应行手术治疗。 【常见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吞咽困难、手术后进食有关。 2.焦虑/恐惧与对手术的危险及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3.潜在并发症:胃液反流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饮食护理:能进食者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能进食者静脉补充液体,纠正电解质紊乱。 (2)口腔护理:指导患者正确刷牙,餐后或呕吐后,立即给予温开水或漱口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术前准备:1 呼吸道准备:术前2周戒烟,训练患者深呼吸、有效咳痰动作;2胃肠道准备:术前3天给流质饮食,在餐后饮温开水漱口,以冲 洗食管,以减轻食管粘膜的炎症和水肿。术前一日晚给予开塞露或辉力纳 肛,术前6-8小时禁饮食;3术前2-3 日训练患者床上排尿、排便的适应 能力;4皮肤准备:术前清洁皮肤,常规备皮(备皮范围:上过肩,下过 脐,前后过正中线,包括手术侧腋窝);5术一日晚按医嘱给安眠药;6 手术日早晨穿病员服,戴手腕带,摘除眼镜、活动性义齿及饰物等。备好 水封瓶、胸带、X线片、病例等。 (4)心理护理:解说手术治疗的意义;解释术后禁食的目的,并严格遵照医嘱恢复饮食。 2.术后护理

贲门失弛缓症护理常规(一类特选)

第十一节贲门失弛缓症护理常规 【概述】 (一)定义 贲门失弛缓症(cardiac relaxation)是指由于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使食管功能性疾病 (二)病因 贲门失弛缓症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患者情绪激动、不良饮食习惯、进食刺激性食物等多种因素有关。 (三)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1.临床表现阵发性无痛性吞咽困难是本病最典型症状。可有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和呕吐、体重减轻等。 2.并发症反流性食管炎、吸入性肺炎。 (四)主要辅助检查 1.食管钡餐X线造影,可见食管扩张,食管末端狭窄呈鸟嘴状。 2. 食管镜检查食管镜检查可排除器质性狭窄或肿瘤 3. 食管动力学检测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1 诊断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可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2. 鉴别诊断1食道癌2食管炎3食管良性肿瘤 (六)治疗原则 对症状较轻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如缓解紧张情绪,服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等,对中、重度应行手术治疗。 【常见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吞咽困难、手术后进食有关。 2.焦虑/恐惧与对手术的危险及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3.潜在并发症:胃液反流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饮食护理:能进食者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能进食者静脉补充液体,纠正电解质紊乱。

(2)口腔护理:指导患者正确刷牙,餐后或呕吐后,立即给予温开水或漱口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术前准备:1 呼吸道准备:术前2周戒烟,训练患者深呼吸、有效咳痰动作;2胃肠道准备:术前3天给流质饮食,在餐后饮温开水漱口,以冲洗食管,以减轻 食管粘膜的炎症和水肿。术前一日晚给予开塞露或辉力纳肛,术前6-8小时禁饮 食;3术前2-3 日训练患者床上排尿、排便的适应能力;4皮肤准备:术前清洁 皮肤,常规备皮(备皮范围:上过肩,下过脐,前后过正中线,包括手术侧腋窝); 5术一日晚按医嘱给安眠药;6手术日早晨穿病员服,戴手腕带,摘除眼镜、活 动性义齿及饰物等。备好水封瓶、胸带、X线片、病例等。 (4)心理护理:解说手术治疗的意义;解释术后禁食的目的,并严格遵照医嘱恢复饮食。 2.术后护理 (1)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麻醉未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而窒息,意识恢复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 (2)病情观察:术后加强对生命体征的检测,防止出现血容量不足或心功能不全。 (3)呼吸道护理:1观察呼吸频率、幅度、节律及双肺呼吸音变化;2氧气吸入5L/min,必要时面罩吸氧;3 鼓励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必要时吸痰;4 稀释痰液:用雾化稀释痰液、解痉平喘、抗感染5疼痛显著影响咳嗽者可应 用止痛剂。 (4)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按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护理。 (5)肠胃减压护理:1严密观察引流量、性状、气味并记录;2妥善固定胃管,防止脱出,持续减压3经常挤压胃管,保持通畅,引流不畅时,可用少量生理 盐水低压冲洗,;4术后3-4日待肛门排气、肠胃减压因流量减少后,拔出胃 管。 (6)饮食护理:1食管黏膜破损者;按食管癌术后饮食护理;2食管黏膜未破损者:术后48小时左右拔除胃管,术后第3日胃肠功能恢复后进流食,少食多餐, 术后第5日过渡到半流食,术后第7日可进普食,以易消化、少纤维的软食 为宜,细嚼慢咽,避免吃过冷或刺激性食物, (7)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1胃液反流: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嗳气、反酸、胸骨后烧灼样痛、呕吐等,应准确执行医嘱给予制酸药和胃动力药2.肺 不张、肺内感染:术后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及 时使用止痛剂、保持引流管通畅,以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术后尽早下床活动,活动量逐渐增加,劳逸结合 2.饮食指导导患者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 3.用药指导按医嘱准确用药

贲门弛缓护理查房

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查房 概述:贲门失弛缓症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于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弛缓不全,食管无法顺利通过而滞留,从而逐渐使食管力、蠕动减低及食管扩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 病因:贲门失弛缓症的病因迄今不明。一般认为是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其发病与食管肌层Auerbach神经节细胞变性、减少或缺乏以及副交感神经分布缺陷有关。神经节细胞退变的同时,常伴有淋巴细胞浸润的炎症表现,或许病因与感染、免疫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1.咽下困难 无痛性咽下困难是本病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起病多较缓慢,但亦可较急,初起可轻微,仅在餐后有饱胀感觉而已。咽下困难多呈间歇性发作,常因情绪波动、发怒、忧虑惊骇或进食过冷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而诱发。病初咽下困难时有时无,时轻时重,后期则转为持续性。少数患者咽下液体较固体食物更困难。 2.疼痛 可为闷痛、灼痛、针刺痛、割痛或锥痛。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及中上腹;也可在胸背部、右侧胸部、右胸骨缘以及左季肋部。疼痛发

作有时酷似心绞痛,甚至舌下含硝酸甘油片后可获缓解。随着咽下困难的逐渐加剧,梗阻以上食管的进一步扩,疼痛反而逐渐减轻。 3.食物反流 随着咽下困难的加重,食管的进一步扩,相当量的容物可潴留在食管至数小时或数日之久,而在体位改变时反流出来。从食管反流出来的容物因未进入过胃腔,故无胃呕吐物的特点,但可混有大量黏液和唾液。在并发食管炎、食管溃疡时,反流物可含有血液。 4.体重减轻 体重减轻与咽下困难影响食物的摄取有关。对于咽下困难,患者虽多采取选食、慢食、进食时或食后多饮汤水将食物冲下,或食后伸直胸背部、用力深呼吸或摒气等方法以协助咽下动作。病程长久者可有体重减轻,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等表现。 5.出血和贫血 患者常可有贫血,偶有由食管炎所致的出血。 6.其他 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力的增高,患者很少发生呃逆,乃为本病的重要特征。在后期病例,极度扩的食管可压迫胸腔器官而产生干咳、气急、发绀和声音嘶哑等。 检查

消化系统考试试题

2015昭昭消化系统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共72 题共72分) 1.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应选择的药物是(1分) A、H2 受体拮抗剂 B、促胃肠动力剂 C、钙离子拮抗剂 D、质子泵抑制剂 E、糖皮质激素 2.在确定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时不合适的检查是(1分) A、急诊胃镜 B、急诊X线钡剂造影检查 C、血常规 D、肝、肾功能检查 E、腹部B超 3.男,56 岁。反酸、烧心 5 年。胃镜检查:食管下段黏膜多发条形破损,相互融合。该患者首选的治疗药物是(1分) A、奥美拉唑 B、法莫替丁 C、硫糖铝 D、枸橼酸铋钾 E、铝碳酸镁 4.男,62岁。间断上腹痛10余年,加重伴餐后上腹胀3年,胃镜见幽门前区大弯侧直径1.5 cm范围黏膜不平,活检病理示重度异型增生。最适当的处理方式是(1分) A、近期进行胃镜下黏膜切除术 B、口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近期复查

C、口服胃黏膜保护剂,近期复查 D、近期进行胃大部切除术 E、口服H2受体拮抗剂,近期复査 5.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1分) A、穿孔 B、出血 C、癌变 D、腹腔粘连 E、幽门梗阻 6.男,45 岁。上腹部剧烈疼痛 3 小时,随即蔓延至全腹,呈持续性。查体:板状腹,全腹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消失。对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1分) A、直肠指诊 B、诊断性腹腔穿刺 C、腹部立位X 线平片 D、腹部 B 超 E、血常规 7.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不确定的疾病是(1分) A、慢性胃炎 B、消化性溃疡 C、反流性食管炎 D、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E、胃癌 8.慢性活动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是(1分) A、饮食和环境因素

贲门失弛缓症

贲门失弛缓症 【疾病概述】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咽下困难、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后不适或疼痛。 本病为一种少见病(国际上报告人群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20~39岁的年龄组。儿童很少发病,男女发病大致相等,较多见于欧洲和北美。精神及情绪因素对本病发作及加重有较大的影响,有报告本病与精神发育迟缓有关,关于本病的家族倾向尚有争论。根据是否合并全身其他症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贲门失弛缓症,如果贲门失迟缓症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drenal insufficiency)及无泪(Alacrima),则为三A综合症。 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上消化道造影、食管动力学检查及食管镜检查。需与假性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裂孔疝、食管憩室、食管运动性疾病(如皮肌炎、重症肌无力等)、食管癌等相鉴别。 根据放射学检查,贲门失弛缓症按其发展程度分为三期,分期与治疗方案有关: (1)早期食管中下段轻度扩张,正常蠕动波减弱或消失,代之以许多无规律的、紊乱的收缩运动,食管下端逐渐变细呈“鸟嘴”样,钡剂只能呈狭带状通过狭窄段而进入胃内。 (2)中期食管中度扩张,食管中下段的不规则运动较前减少,食管下端呈漏斗状,狭窄对称,边缘光滑,食管内钡柱需达到一定高度才能通过狭窄段,呈喷射状进入胃内,由于梗阻,胃底常无气体显现。 (3)晚期食管高度扩张伴迂曲延长,严重时食管可扩张到正常横径的4~5倍,形成巨食管,食管下段扩大呈袋状横卧于横隔上,状似横结肠。食管内有明显的潴留物,钡剂呈滴注状沉到食管下段囊袋内,食管中下段运动消失。 【治疗程序】

贲门失弛缓症

贲门失弛缓症 (贲门痉挛、食管不蠕动、巨食管) 贲门失弛缓症是指食管的有节奏收缩(称为蠕动)缺失或受损、食管下括约肌不能正常松弛以及食管下括约肌的静息压力升高。 该病的病因通常不明,但可能在接触某些病毒后发病。 贲门失弛缓症的主要症状是吞咽困难。 诊断依据是食管测压术和钡餐 X 射线检查的结果。 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方法是使用球囊扩张食管下括约肌或切割该括约肌的肌纤维,有时也会注射肉毒毒素。 食管是从咽部至胃的中空管道。(也可参见食管概述。)食管下括约肌是保持食管底部关闭的环形肌肉,从而使食物和胃酸不会反流至食管。正常情况下,该括约肌在吞咽时会松弛,以便让食物进入胃。 贲门失弛缓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通常在20~60岁之间不知不觉中发病,数月或数年内逐渐加重。 贲门失弛缓症的病因 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控制食管有节奏收缩的神经出现功能故障(称为去神经支配)所致。发生去神经支配的原因通常不明,但怀疑与病毒和自身免疫原因有关。某些肿瘤可通过直接缩窄(收缩)食管下括约肌或浸润支配食管的神经造成类似贲门失弛缓症的疾病。查加斯病是一种可使神经细胞簇(自主神经节)被破坏的传染病,该病也可导致贲门失弛缓症。 症状 由于食管下括约肌过紧从而使其上方的食管腔显著扩大。此扩大可引起许多症状。主要症状是吞咽固体和液体均困难。胸痛虽不常见,但可在吞咽时或无明显诱因时发生。约三分之一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会将未消化食物吐出(反流)。若在睡眠时吐出食物,则患者可能会将食物吸入肺内,引起咳嗽、气道感染、支气管扩张或吸入性肺炎。 有时也会出现轻到中度体重下降。当体重明显下降时,特别是迅速出现吞咽困难症状的老年人,医生会考虑肿瘤,通常会在胃食管交界处(食管与胃连接的地方)寻找肿瘤。

参赭石培气汤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观察-任江

146 第17卷 第12期 2015?年?12?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7 No. 12 Dec .,2015 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17],分型不同,治疗侧重 点也有差异。但总的来说,经中西医结合分期分型治疗,既做到从整体入手根据不同时间段的情况给予相应治疗,又能针对其病因病机和不同分型给予个体化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 陆春光,李颖骥,卢闯,等.中西医结合分期整体治疗脑梗死偏 瘫临床研究[ J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8 ( 24 ):133-134.[ 2 ] 郭子华.中西医结合分期整体治疗脑梗死瘀证伴偏瘫临床研 究[ J ] .中医临床研究,2012,4 ( 14 ):71-72. [ 3 ] 黄规平.中西医结合分期整体治疗脑梗死瘀证伴偏瘫临床研 究[ J ]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 ( 1 ):53-54. [ 4 ] 杨光福,王宏健.脑梗死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分期分型辨证施 治[ J ]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24 ( 1 ):44-46. [ 5 ] 冯晓红,扰利君,邹春雷.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临床体会[ J ] . 中国伤残医学,2011,19 ( 2 ):60-62. [ 6 ] 吉爱峰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期分型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J ] .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5 ( 3 ):123-125. [ 7 ] 王青山.中西医结合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J ] .辽宁中 医杂志,2014,4 ( 12 ):302-304. [ 8 ] 诸伯星,杨大赋.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 58 例——附 西药治疗46例对照[ J ]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 ( 3 ):596-597. [ 9 ] 刘红权.论脑梗死的高危因素与中医证型之相关性[ J ] .辽宁 中医杂志,2008,36 ( 8 ):1163-1164.[ 10 ] 王新平,曹国辉,杨光福.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研究现状 与进展[ J ] .医学研究与教育,2011,28 ( 3 ):67-68. [ 11 ] 陆敏茹.中西医结合分期分时段分型辨证治疗脑梗死[ J ] . 中国医药科学,2014,4 ( 12 ):88-89. [ 12 ] 杨秋汇,韩舰华.注射用灯盏细辛酚治疗脑梗死脑络於阻证 疗效观察[ J ]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 ( 12 ):2587-2588. [ 13 ] 叶天申,朱蓓蕾,谢文霞,等.醒脑开窍针刺加头针早期介入 治疗急性脑梗死研究[ J ]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 ( 8 ):1780-1781. [ 14 ] 黄琳明,陈歆悦,罗琴.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 析[ J ] .辽宁中医杂志,2008,36 ( 8 ):1216-1217. [ 15 ] 辛风霞,李文涛.阿司匹林联合活血中药在脑梗死防治中 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J ]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 ( 10 ):2178. [ 16 ] 田迎春,张绍钦.眼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硬瘫 临床观察[ J ]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 ( 3 ):674. [ 17 ] 王涛,杨光福,孙金兰.中西医结合分期分型辨证治疗脑梗 死研究进展[ J ]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5 ( 2 ):79-81. 参赭石培气汤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观察 任江 (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中医科,辽宁 沈阳 110100) 摘 要: 目的:观察并研究参赭石培气汤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8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参赭石培气汤治疗;并选择同期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梗阻、胸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食管梗阻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梗阻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赭石培气汤对于贲门失弛缓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标本兼治,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参赭石培气汤;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4.2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5) 12- 0146- 03 收稿日期:2015-04-12 作者简介:任江(1978-),男,吉林德惠人,主治中医师,硕士,研究方向:脾胃病治疗方向。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Shenzheshi Peiqi Decoction in Treatment of Achalasia REN Jiang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o.2 Hospital of Shenyang,Shenyang 110100,Liaoni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Shenzheshi Peiqi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halasia of cardia. Methods :In 86 cases of gastric cardia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3 January to 2014 March were achalasia patients as treatment group given parameters selection method, Shenzheshi Peiqi Decoction;and select the same period in achalasia patients 82 cases as control group,treated with nifedipine treatment. The improvemen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obstruction,chest pain and other symptoms were observe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wo courses of treatment,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chalasia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reatment group,the clinical symptoms improved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mpared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 After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of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5.12.048

影像诊断(消化系统 )考试题及答案

影像诊断(消化系统)考试题一、单选题 (每小题1分,共30分) 1、胃肠道穿孔的最典型X线征象为() A、咖啡豆征 B、阶梯状液平 C、膈下新月状气体影 D、结肠积气 E、肠腔扩张 2、直肠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A、MRI B、CT C、钡餐检查 D、钡灌肠造影 3、关于胃肠双对比造影的叙述,哪一项错误?() A、胃肠双对比造影可显示微皱襞 B、对比剂为钡剂加碘剂 C、胃微皱襞是胃小沟和胃小区 D、结肠微皱襞是无名沟和无名区 E、双对比造影常用于诊断胃肠早期病变 4、关于龛影的叙述,哪一项错误?()

A、胃肠管壁溃烂面凹陷,被钡剂充填称龛影 B、切线位观察为突出腔外之含钡影像 C、正面观察为无钡剂的透明影 D、良性龛影周围粘膜向心性集中无破坏 E、恶性龛影周围粘膜常破坏 5、胃内充盈缺损不代表哪一种疾病?() A、良性肿瘤 B、胃溃疡 C、恶性肿瘤 D、胃内异物 E、胃石(如胃柿石) 6、某患者腹痛、腹胀、呕吐,未见排气现象,既往有腹部手术史,应首选检查方法是 A.钡餐检查 B.B超 C.立位腹部透视 D.钡灌肠 7、下列哪项不是食管静脉曲张的表现?() A、下段多见 B、粘膜稍宽略迂曲,或呈串珠状充盈缺损 C、食管xx下降

D、管壁僵硬 E、食管腔可略大 8、进食梗阻感二月,X线表现食管中段有5cm长狭窄段,壁不规则,粘膜不连续,狭窄上方食管扩张明显,最可能的是() A、食管癌 B、食管静脉曲张 C、食管良性狭窄 D、贲门痉挛 E、胃底贲门癌 9、对疑为鱼刺或碎骨片等卡在食管壁的异物,主要的检查方法是() A、摄平片 B、食管钡餐 C、食管吞钡棉 D、血管造影 E、透视 10、CT检查中,淋巴结(),具有诊断价值。 A、>5mm B、>10mm C、>15mm D、>20mm 11、指出哪一项不是恶性溃疡征象()

贲门失弛缓症

贲门失弛缓症:使用高分辨率动力测量系统(HRM) 进行的一种新的临床相关分类方法 JOHN E. PANDOLFINO, MONIKA A. KWIATEK, THOMAS NEALIS, WILLIAM BULSIEWICZ, JENNIFER POST, and PETER J. KAHRILAS 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 背景和目标:虽然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需要证明食管胃连接部(EGJ)松弛和蠕动停止出现障碍,但是使用高分辨率动力测量系统(HRM)仍能辨别出蠕动停止3种截然不同的模式。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这3种子模式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反应。 方法:我们审查了1000个临床HRM案例,从中挑选出了213个罹患食管胃连接部松弛障碍的患者。将这些患者分成四组:最小食管增压的失弛缓症(类型I,典型),食管压缩的贲门失弛缓症(类型II),痉挛的贲门失弛缓症(类型III),和某种保持蠕动功能性障碍。比较3种贲门失弛缓症子类型包括治疗反应在内的临床和压力变量。使用治疗成功作为独立的压力和临床变量的二分类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选择99名刚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类型I为29人,类型II为49人,类型III为29人),其中83人进行了充分的跟踪研究以进行疗效分析。很明显,和类型I(合计56%)和类型III(合计29%)的患者相比,对于任何治疗方法,类型II的患者都更容易取得疗效(BoTox[71%],气囊扩张[91%],Heller手术[100%])。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类型II是治疗取得效果的一个指示器,而类型III和食管扩张预处理可以代表治疗负反应。结论:可以根据对内科或外科疗法截然不同的治疗反应将贲门失弛缓症细分为3个子类型。使用这些分类或许能够增强未来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研究。 在临床上食管压力测量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进行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这是一种具有有效治疗手段和完善定义的食管动力紊乱疾病。贲门失弛缓症传统的诊断标准是食管胃连接部(EGJ)松弛障碍,缺少正常的蠕动收缩扩散,以及对这些异常缺乏结构性的解释(如瘤,狭窄等)。1,2不过,蠕动异常和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压力都会出现显著的变化,这使得这些标准不像乍看上去那么直接。1,3-5此外,已经发表的贲门失弛缓症治疗反应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进一步说明可能存在临床相关子类型,而某些子类型对治疗的反应比其他子类型更强。 之前对贲门失弛缓症子分类的识别主要集中在高动力型(vigorous)贲门失弛缓症的变化上。4,15-17这种类型和典型贲门失弛缓症的区别在于食管同步增压。通常认为这种增压是由于食管同步收缩引起,高动力型贲门失弛缓症是这种疾病和/或一种更易治疗子类型的早期形式。然而,有证据证明这种假设是站不住脚的,关于高动力型失弛缓症的定义或征兆目前也没有统一的看法。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至少部分应归因于不同研究中心之间使用的是不同的压力测量技术和对于高动力型失弛缓症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标准。4,17最明显的,在传统的动力分类中,食管内测量点的同步收缩既是高动力型失弛缓症的检验标准,同时也是食管末端痉挛的检验标准。1但是,传统的分类无法区分快速传播、管腔消除、痉挛收缩引起的同步收缩和管腔消除部位和下端末梢障碍间食管增压引起的同步收缩。而可以给出压力

国际食管疾病协会“贲门失迟缓症”指南解读(完整版)

国际食管疾病协会“贲门失迟缓症”指南解读(完整版)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由胃肠病学专家和外科医师治疗的疾病,2个美国科学学会(ACG和SAGES)的胃肠病学家和外科医师已经制定了贲门失弛缓症的指南。ISDE在2018年9月提出一个新的关于贲门失迟缓症的指南(I-GOAL),本文对该指南做一个简要解读。这个新的临床指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跨学科的和国际的。它旨在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医师和外科医师,患者和卫生政策管理人员)提供有用和最新的资源,以便将最佳的循证原则应用于诊断和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该指南还基于一种独特的互动方法,该方法允许关于疾病的发展,其中很少有高质量的研究和证据不足的以支持强有力的推荐。 一、贲门失迟缓症的诊断 1.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igh resolusiong manometry,HRM): HRM是诊断贲门失迟缓症的首要选择。与传统测压法比较,HRM更容易操作,学习曲线更短。HRM对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率较传统测压法增加了2倍。 建议:有条件地建议使用HRM诊断食管贲门失弛缓症(与传统测压法相比)。等级:低。 2. 芝加哥分类: 芝加哥分类是定义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相关分型的有用工具。芝加哥分类3.0提供了一种系统分类方案,可以将贲门失弛缓症定义为不同的亚型。该方法为贲门失弛缓症分类提供了更系统的机制。与传统的测压法和钡餐

食法相比,芝加哥分类3.0是一种更加稳健和标准化的贲门失弛缓症分类方法。 建议:建议根据芝加哥分类对贲门失弛缓症进行分类。 3. 定时钡餐: 提供了对疾病和治疗后结果的客观评价(与传统的钡餐食图相比)。定时钡餐是一种可重复评估食管排空的技术,具有几乎完美的观察一致性。有学者观察到食管潴留是贲门失弛缓症治疗失败一个良好预测指标,并建议使用此方法而非测压法来决定再治疗,并为研究提供了诊断数据和治疗后是否改善的预测。定时钡餐并没有被广泛采用,很多中心仍然采用钡餐吞咽造影。 建议:有条件地建议在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途径中使用并评估治疗结果。等级:低。 4. 内镜检查: 应对疑似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内镜检查,以排除食管胃交界处的恶性肿瘤。内镜检查主要作用是排除假性贲门失弛缓症(继发性痉挛)或机械性梗阻。 建议:建议在成人中进行内镜检查,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以排除肿瘤性假性贲门失弛缓症。 5. Eckardt评分: Eckardt评分是衡量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简单工具,但应与食管和测压等客观测量相结合。Eckardt评分是评估贲门失弛缓症结果

贲门失弛缓症的病因、病理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以食管缺乏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LES)松弛不良为特征。临床上贲门失弛缓症表现为液体和固体食物的吞咽困难,体重减轻,餐后反食,夜间呛咳以及胸骨后不适或疼痛。以上临床症状加上食管吞钡检查发现食管-胃连接处典型的鸟嘴样狭窄、食管扩张以及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测定显示LES压力升高,吞咽引起的反射性LES 松弛消失,贲门失弛缓症可以确诊。目前治疗有药物、气囊扩张、手术及肉毒杆菌毒素(BT)局部注射等。现就本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作一综述。一、病因和发病机制贲门失弛缓症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感染或(和)环境因素有关。由于本病可发生于婴幼儿、少年儿童、兄弟姊妹、父母与子女之间,并且可与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家族性糖皮质激素不足、Rozycki综合征、淀粉样变性、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下颌面骨发育不全等遗传性疾病共存,本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O′Brien和Smart[1]报道在1个父母健康的家庭,7个子女中有5人患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其中4人食管吞钡表现为贲门失弛缓症。但是Mayberry等调查了100多名患者的亲属,并未发现在有遗传性疾病的家族中,贲门失弛缓症的患病率高,因而人们怀疑本病另有原因。其中病毒感染倍受关注。有人发现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中,如果延髓受累,33%的患者可出现严重吞咽困难[2]。Robertson等[3]用补体结合试验检测58例患者血清,14例中发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对照组均未发现,并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9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标本,3例标本中水痘-疱疹病毒阳性,人们有理由相信病毒可能是其病因。儿童中水痘感染相当常见,但是贲门失弛缓症的患病率相当低。由于HLA基因复合体的特异等位基因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形成以及基因遗传性疾病有关,又有人[4]提出免疫-基因机制。 annes[4]发现同患本病的父女具有相同的HLA表型。Wong等报道贲门失弛缓患者HLAⅡ型DQwⅠ表达明显增高。Verne 等[5]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贲门及回肠均检测到抗神经元抗体。Tottrup等检测了9例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的下食管标本,发现平滑肌细胞间质存在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它是由嗜酸细胞脱颗粒产生的一种毒性蛋白,而正常对照组则未发现。ECP具有高细胞毒性和神经毒性,因此他们认为贲门部位的肌间神经细胞的丧失是ECP毒性作用所致。免疫性疾病多表现为全身性,为什么大多数患者只出现食管症状,而其他神经肌肉正常,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病也存在地域差异,Mayberry研究了英国各地区儿童的流行病学,发现Eire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Sonnenberg等[6]发现在美国南部是高发区,而北美五大湖周围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临近太平洋地区贲门失弛缓症的患发病率较低,且无种族和性别差异。环境是贲门失弛缓症的诱因还是存在某种直接致病因素,还需进一步研究。贲门失弛缓症的发病机制有神经源性、肌源性和先天性学说[7]。先天性学说认为本病是由常染色体隐性遗传[4],但至今未发现引起本病的缺陷或突变基因。肌源性学说认为贲门失弛缓症LES压力升高是由LES本身病变引起。食管梗阻动物模型似乎支持本学说。此模型是应用机械方法限制贲门松弛,从而引起食管扩张、扭曲变形,其临床表现与人类贲门失弛缓症相似。Schulze-Delrieu 等[8]用Gortex带系在负鼠食管腹段导致食管胸段的扭曲、扩张和食物淤积。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升高10 mm Hg(1 kPa=7.5 mm Hg),食管原发性蠕动发生率从94.3%下降到70.2%,并出现非周期性、游走性、重复高压性收缩。体外张力测定,在贲门口上4~6 cm 处总活动张力增加1倍。电刺激食管肌条产生高幅收缩,但单位肌肉产生的肌力相同。光镜下,内环层平滑肌细胞大小增加,细胞外间隙变窄,但未见神经改变。目前人们广泛接受的是神经源性学说。 [!--empirenews.page--] 神经源性学说认为贲门失弛缓症不是LES 本身的病变,而是支配LES的肌间神经丛中松弛LES的神经减少或缺乏引起[7,9-11]。食管的正常运动和LES的正常舒缩功能受中枢迷走神经、颈、胸交感神经和食管壁内的肌间神经丛共同精细调节。食管近端包括上食管括约肌(UES)受迷走中枢直接控制,食管远端(包括LES)主要由壁内神经环路支配[12]。壁内神经系统有两种重要神经元,一种为胆碱能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通过平滑肌膜上的毒蕈碱受体2(M2)兴奋环行和纵行平滑肌引起收缩,

29第二十九单元食管癌

第二十九单元食管癌 考情分析 食管癌 1、病理及临床表现 (1)病理:分段、病理形态、扩散及转移 (2)临床表现 2.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早期食管癌X线表现及诊断方法 (2)鉴别诊断:食管静脉曲张、贲门失驰缓症、食管平滑肌瘤 1、病理及临床表现 (1)病理: 食管分段:食管分颈、胸、腹三段。胸部又分为上、中、下三段。 上段:胸廓上口至主动脉弓平面 中段:主动脉弓平面至肺下静脉平面。中段食管癌较多见,多系鳞癌食管癌组织学分型(考过但大纲没有): 下段:肺下静脉以下部分(包括腹段食管)。贲门部腺癌可向上延伸累及食管下段 【真题库】1.关于食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食管是管径上下均匀一致的肌性管道 B.食管的两端经常处于开放状态 C.食管可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D.食管的腹部最长 E.食管由平滑肌组成 答案:C 【ZL】1.关于食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食管是管径上下均匀一致的肌性管道 B.食管的两端经常处于开放状态 C.食管可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D.食管的腹部最长 E.食管由平滑肌组成 答案:C 协和习题.食管癌好发部位,是 A颈部食管 B胸部食管上段 C胸部食管中段

D胸部食管下段 E腹部食管 答案;C 食管癌病理形态: 髓质型:食管呈管状肥厚,癌肿侵润食管各层及全周,恶性程度高,切面灰白色如脑髓 缩窄型:又称硬化型,癌肿环形生长,边缘明显,食管粘膜呈向心性收缩,故出现梗阻较早,而出血及转移发生较晚 覃伞型:癌肿向腔内生长,边缘明显,突出如蘑菇 溃疡型:癌肿形成凹陷的溃疡,深入肌层,租塞程度轻,出血及转移较早,而发生梗阻较晚。【真题库】4.食管癌分型不包括(2003) A.髓质型 B.缩窄、硬化型 C.蕈伞形 D.溃疡型 E.梗阻型 答案:E (2003) 协和习题.食管癌病理分型。哪项是错误的 A缩窄型 B蕈伞型 C梗阻型 D髓质型 E溃疡型 答案;C 协和习题.较早出现食管阻塞的食管癌。病理类型,常是 A溃疡型 B硬化型 C蕈伞型 D髓质型 E癌侵及周围组织 答案;B 相关知识: 食管癌按病理组织形态学特征分成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和腔内型。食管癌的病理组织细胞学绝大多数是鳞状上皮细胞癌。各种病理类型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后估测。髓质型是食管癌较多见的类型,约占55%~60%。肿瘤累及食管壁全层,向腔内外同时生长,出现中度梗阻。食管造影显示明显充盈缺损、粘膜中断破坏有浅溃疡形成、病变较长,恶性程度较高。蕈伞型仅次于髓质型,约占15%~20%,肿瘤从食管壁向腔内突出,侵犯一侧壁扁平样肿物,梗阻症状轻。食管造影呈现食管一侧壁有碟形充盈缺损,基底小而瘤体大类似蕈藻,此型手术切除率高,预后较好。溃疡型仅占10%~15%,肿瘤发生一侧管壁向周围伸延,中央有深大溃疡,边缘不整齐,溃疡易于穿透入周围组织,梗阻症状轻。食管造影显示肿瘤于一侧壁,侵入肌层有巨大龛影,边缘不整齐,易于出现食管气管瘘。缩窄型,也称硬化型,约占10%。肿瘤环形侵犯食管壁形成狭窄,梗阻出现较早,病变不长。食管造影显示病变处食管高度狭窄而致梗阻,近端食管明显扩张,手术切除率高,预后较差。腔内型较少见约占2%~5%。肿瘤呈息肉样突入腔内,有短蒂也有无蒂。梗阻症状轻,食管造影病变段扩张腔内有椭圆肿物,手术切除率高,预后好。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护理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过程。结果本组患者通过术前的精心准备及术后的优质护理,全部患者在术后6~7d内咽下困难、食物返流、非心源性胸痛等症状消失,均治愈出院。结论手术的成功除了要有熟练的内镜操作技术外,系统全面的护理也至关重要。 【关键词】贲门失弛缓;食管括约肌;切开术护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观察对象共20例,均来自我科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贲门失弛缓症(AL)住院治疗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40.5岁。全部患者均经临床症状、X线钡餐检查、内镜检查及食管测压检查确诊。病程1~20余年,住院治疗前均经药物保守或球囊扩张术治疗无效。入院时临床表现主要为咽下困难、食物返流、非心源性胸痛等。 1.2方法本组20例患者均行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手术前给予气管插管后实施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术中见食管腔重度扩张迂曲,贲门距门齿46cm,胃镜通过阻力大,术中距门齿35cm切开隧道口,建立黏膜下隧道长约12cm,予行固有肌层切开,用TT刀从上而下纵形切开环形肌层至贲门下方2cm处,46~52cm实施固有肌层全层切开长约6cm,保留外膜,最后利用钛夹关闭隧道切口。 1.3结果本组2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后,全部患者在6~7d内咽下困难、食物返流、非心源性胸痛等症状全部消失,经X线钡餐复查,钡剂可顺利通过,且无潴留。全部患者随访1个月至1年,平均6个月,未发现感染、食管穿孔、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本组多数患者因病程较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产生担忧,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对此,术前要与患者进行思想交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此项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痛苦少、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介绍此前手术成功的病例,讲解此项手术的大致过程及注意事项,谈话应热情、真情、使患者感到亲切,让患者获得安全感,使之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治疗,从而提高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的成功率。

贲门失弛缓症的中医药治疗

作者单位:116001 大连市友谊医院 (谭俐 李波) 大连市金州区中医医院 (于鸿逸) 贲门失弛缓症的中医药治疗 谭俐 于鸿逸 李波 贲门失弛缓症(AC)又称贲门痉挛、食管蠕动停止、巨食管 症,是因食管神经肌肉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呈失驰缓状态,食物无法顺利通过,滞留于食管,逐渐导致食管张力减退、蠕动消失及食管扩张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为吞咽困难、呕吐及未消化的食物反流,一部分病人可有胸骨后或上腹痛;反流重者可出现夜间睡眠时呛咳,误吸后可引起肺内感染。可因长期食物储留于食管下端腐败,刺激诱发食管癌。典型的X线钡剂造影可见不同程度的食管扩张,下段食管狭窄呈“鸟嘴样”,贲门开放迟 缓,钡餐潴留。贲门失弛症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1] ,在国内,贲门迟缓症占同期食管疾病的1.9%~5.5%,以20~40岁的青壮年患者较多。西医治疗不佳,现就中医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进展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学根据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特征,该病应该属于中医学“噎证”、“反胃”、“胃痛”等范畴。中医称食管为脘管,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病位在食道,属胃气所主,但与肝、脾、肾等脏的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其基本病机是气机郁滞,气逆于上,脾胃肝肾功能失调,导致津枯血燥,气郁、痰阻、血瘀互结,而致食管干涩,食管、贲门狭窄。本病初起以标实为主,后期以本虚为主。《灵枢?四时气》曰:“食饮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医学心悟?噎膈》指出:“凡噎膈症,不出胃脘干稿四字。”忧思郁怒,痰气交阻:忧思伤脾,脾 伤则气结,以致运化失调,津液不布,聚而成痰。恼怒伤肝,肝伤则 气郁,使疏泄失职,血行不畅,积而成瘀。痰瘀阻寒食道。饮食难以下行,久之精微不能生化,津液日益干涸,上下不得流通而发病,或饮食不节,痰热瘀结:饮酒过多,或恣食辛躁之品,久而积热消阴,津伤血少,痰热瘀结,致使食管干涩,食道狭窄而发。《医碥?反胃噎膈》说:“酒客多噎膈,饮热酒者尤多,以热伤津液,咽管干涩,食不得入也。”又如《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有:“酒湿厚味,酿痰阻气,遂令胃失下行为顺之旨,脘窄不能纳物”,并提出:“脘管窄隘”。病变补起,损伤胃津,继而则肾阴受损,且可由阴损而致阳衰,成为气虚阳微之证。初起以邪实为主,随着病情发展,气结、痰阻、血瘀愈显,食管、贲门狭窄更甚,邪实有加;又因胃津亏耗,进而损及肾阴,以致精血虚衰,虚者愈虚,两种因素相合,而成噎膈重证。部分病人病情继续发展,由阴损以致阳衰,则肾之精气并耗,脾之化源告竭,终成不救。 2 中医临床研究 2.1 常见证型分类 2.1.1 肝郁气滞 因情志不畅,肝气不舒犯胃,胃气失降,上逆食管而致。症见吞咽梗噎,食入吐出,胸膈痞闷,遇怒更甚,舌淡红,苔薄,脉象弦细。治宜疏肝理气,利膈宽胸,金铃逍遥汤或柴胡疏肝汤加减。 2.1.2 痰气交阻 因忧思伤脾,脾运化失职,水湿内停,痰浊内生,气机不畅,交阻食管而致。症见吞咽困难,食后复出,呕吐痰涎,吐后觉舒,胸膈痞满,时有疼痛。舌质淡,苔白腻,脉象弦滑。治宜理气化痰,和胃降逆,四七调气汤或半夏厚朴汤加减。 2.1.3 湿热中阻 湿热阻于中焦,胃失和降,气机不畅而 认为本病为“泄泻”之症[5],认为小儿的脏腑娇嫩,容易损伤脾胃,易导致水谷精微不化混杂而下,认为小儿脾胃薄弱肾气未定,应 以调养为主,辅以少量的药物治疗,中医治疗覆盖面较广,但是治疗效果较慢,故我院在予以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辅以西医,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有:①补充营养及液体,小儿腹泻频繁的腹泻容易导致急性脱水,体内营养急剧丢失,所以应给予流质、半流质补充营养和水分,适用于轻度腹泻的患儿,较严重的患儿常伴有呕吐等症状,必要时给予西医静脉输生理盐水或者葡萄糖补充体液;②药物治疗,小儿腹泻常给予思密达等肠黏膜保护剂,抗生素的应用应谨慎,仅适用于含有黏液、脓血便等侵袭性细菌感染的患儿,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患儿肠道菌群失调而易引发其他的感染;③中医治疗,采用吴茱萸、肉桂、小茴香、丁香、苍术等碾成粉末,以醋调匀敷于脐周。脐在胚胎发育中是腹壁最后闭合的地方,与全身其他处皮肤相比较,皮下脂肪较少,表皮角质层比较薄,无较强的屏障功能,药物易于渗透入内[6],因此以中药敷脐治疗方法简便,安全性高,无明显副作用。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明显,且对于患儿而言较为容易接受。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小儿腹泻病,中西医结合 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7%,明显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1.66%。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病,既避免单纯用药造成小儿胃肠消化系统难以耐受,又能避免中医疗程较长、疗效不显著等弊端,可以达到互补的作用,缩短了患儿住院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l290-1299. [2] 乔小平,张青春.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24):128-129. [3] 刘冠军.小儿腹泻诊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01.[4] 刘祖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3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19(7):1170. [5] 李玉,冯鹏远.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80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6):66-68. [6] 徐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14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5):582.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2.2.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