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线微课-教学设计

切线微课-教学设计
切线微课-教学设计

注明:普通高中数学学科高三文科导数复习课

适用对象:高三文科(一轮复习)

“认识”切线教学设计(复习课)

设计意图:

从平时积累的学生易错点出发,前后知识点重新整合梳理。在整合的过程中清除平时的认识误区,进而从根本上理解切线的概念。

教学背景:

在初中到高中学生陆陆续续接触到切线,但是他们已有的概念模糊而且不全面。特别到了高中学了三次函数的切线后,和已有的认知出现了严重的冲突。

教学目的:

1.通过图片对比使学生认识对切线的认识误区

2.理解一般切线的概念,学会判断是否是切线

教学方法:

1.整合前后知识,对比教学

2.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形象化概念”

教学过程:

“认识”切线 (复习课)【问题1】切线有什么特点?

我们接触过很多切线,比如:圆的切线、椭圆的切线、抛物线的切线等等·····我们观察了这些切线之后发现它们有以下特点:

551015

2

2

4

6

551015

2

2

4

6

551015

4

2

2

4

6

551015

2

2

4

6

1、交点有__1__个

2、曲线在切线的____一侧___

那么三次曲线的切线呢?(如下图)

1、交点有_2___个

2、曲线在切线的__两侧_____

微小结:

(1)曲线和切线的交点个数不一定

(2)曲线不一定在切线的一侧

【问题2】怎样的直线是切线?

人教版选修2-2 (P7)上有一段对切线的文字描述:

当点Pn趋近于点P时,割线PPn趋近于确定的位置,这个确定位置的直线叫点P处的切线

(几何画板演示)

微小结:判断直线是否是切线的步骤

(1)确定可能的切点

(2)在切点旁任取一点,连接作割线

(3)让任取点靠近切点,观察割线趋势

微练习:判断图片中的直线是否是切线?

(几何画板演示说明)

(几何画板演示说明)

(几何画板演示说明)

教学总结:

从平时积累的学生易错点出发,前后知识点重新整合梳理。在整合的过程中清除平时的认识误区,进而从根本上理解切线的概念。

设计这堂课的目的是:新教材中“导数”一章的内容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日显重要.以三次函数(以及三次函数的复合函数等)图象为背景的切线问题成为各地高考、模拟的一大热点,也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大难点.之所以成为难点,原因有三:其一,无极限学导数,本身给予导数教学带来的是一种不清不楚的知识环境(对文科生更为严重);其二,高中数学对切线的概念并没有详细的说明(仅在选修2-2中有描述性介绍),很多高三学生到毕业后还没有认识到切线和一个公共点是非充分非必要的关系。三次函数中的切线和以前学生脑海中对切线的认知有重大的冲突,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受到新认知的冲击,使其不能正确理清三次函数切线和原来切线的联系和差别。其三,解决三次函数及其各种较为复杂的复合函数,必须使用导数这一工

具,但其中隐含的导数基本知识不够扎实,各种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归思想等等)在综合题中的掌握还不足.教学效果是:这堂课先通过“对比教学”使学生走出对切线的认知误区;再通过“几何画板的辅助”认识切线的本质概念。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点,整理知识结构。

湘教版必修一《洋流》教学设计

《洋流》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I)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第二课《洋流》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对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学习,从课程标准要求看,本节课不再以世界洋流分布的成因为重点,而重在学习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难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存量来看,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海洋的一些知识。在本章前几节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已初步掌握岩石圈和大气圈中有关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知识,洋流的运动也体现了物质的运动和能量交换,因此,学习洋流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类似知识的延续。 从学生的学习热情来看,他们比较关注对地理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看,他们一般都具备读图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解决一些地理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从分布位置、运动方向、寒暖流的位置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 (3)掌握洋流的主要成因; (4)能举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气候、渔场、海运、海洋污染)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对比、分析,根据教师给出的学法指导归纳出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读图对比归纳法; (2)根据归纳出来的分布规律,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分组合作学习法、自主评价法; (3)对比自己画出的模式图与专家画的模式图的不同,分析洋流的主要成因──

提示语微课教学设计

提示语微课 提示语微课设计 刘口乡中心小学刘瑞颖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写写人记事的文章时,往往不知道如何把人物对话写好。今天我们就《珍贵的教科书》一文来一起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提示语? 二、讲授新课: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组对话描写。这是指导员和同学们的对话,划横线的是我们将要学习的提示语。(课件出示1) “同学们知道这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 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亮开嗓门喊起来:“走哇,领书去!” “书还在印刷所呢!”指导员微笑着说,“因为情况紧急,印刷所准备转移,所以今天必须有一个人和我一块儿把书取回来。” “我去!”“我去!”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着。最后决定,让我跟指导员去印刷所取书。 1、现在老师找两位同学分角色来读一读,大家边听边思考:每段话都有哪三个部分组成?聪明的你一定有所发现 课件出示2:三个部分:提示语+人物所说的话+标点符号红色字体的部分被称之为——提示语 人物说的话要用引号引起来;提示语的位置不同,标点符号也不同。 2、课件出示3那么,提示语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提示语不仅是交代谁在说话,还有人物的动作、语调、心理、神态等细节。这样,人物就活灵活现了,文章就显得具体生动,吸引读者了。从我们的提示语我们能体会到指导员和同学们都很高兴。 3、想一想:提示语有哪几种形式?(课件出示) 1、说话人在前:提示语+语言 例: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亮开嗓门喊起来:“走哇,领书去!” 说话人在后:语言+提示语 例:“我去!”“我去!”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着。最后决定,让我跟指导员去印刷所取书。提示语在中间:语言+提示语+语言 例:“书还在印刷所呢!”指导员微笑着说,“因为情况紧急,印刷所准备转移,所以今天必须有一个人和我一块儿把书取回来。” 无提示语 例:“同学们知道这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 三、小结 课件出示4 提示语真淘气,前后中间任意停,有时躲得无踪影,提示语跑在前,冒在身后接着引,提示语停中间,逗在身后两边引,提示语落下后,句在身后前面引,提示语躲起来,直接引。 四、练习 同学们背会了口诀,现在应该知道怎样加标点符号了吧?下面老师还有一组对话,是同学们喜爱读的《陶罐和铁罐》中的对话。 课件出示5 铁罐傲慢地问:“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初中英语感叹句微课教案

初中英语感叹句微课教案 procedures:Step1 Lead in?定义:表示喜、怒、哀、乐等 强烈感情的句子,句尾通常用感叹号。?种类:感叹句分为三种 1、由一个单词、词组、祈使句、陈述句等构成。如: wonderful! 太精彩了! Good idea! 好主意! Thank goodness! 谢天谢地! It sounds great! 听起来真棒! 2、由what引导。W hat a clever boy he is!他是一个多 么聪明的男孩啊! 3、由how引导。How clever the boy is!这个男孩多聪明啊!Step2 Presentation由what 引导的感叹句。what修饰名词 短语,有以下三种形式: 1、What +a/an + 形容词 + 单数可数名词 + (主语 + 谓语)!如: What a fine day it is! What an interesting book! 2、 What+ 形容词 + 可数名词复数 + (主语 + 谓语)! What kind women they are! What beautiful flowers they are! 3、What + 形容词 + 不可数名词 + (主语 + 谓语)!What beautiful music!What fresh air!由How引导的感叹句。h ow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副词。 其结构是:How + 形容词/副词 + 主语 +谓语! How hard the workers are working! How clever the girl is!How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循环和洋流》教学设计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水循环、洋流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了解陆地水体运动转化规律。 3.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4.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水循环和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水循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2.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3.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观点。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点 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2.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3.分析洋流对地理环节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 1.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洋流的分布规律。 六、教学方法 1.小组式讨论法; 2.多媒体教学法; 3.读图分析讨论法; 4.案例分析法; 5.启发式讨论法; 6.自主学习法。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播放录像】有关台风及其影响的新闻报导(或图片)。 【教师提问】2004年8月12号晚浙江省遭遇台风“云娜”袭击,在13个小时内,台风夺去了115条生命,卷走了153亿元的财产,有859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给浙江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请同学们思考,台风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教师点评】台风有三大危害和一大好处:(l)暴雨灾害,(2)狂风灾害,(3)台风风暴

高中地理:水循环和洋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学案 知识摘要 1.水圈的组成,水圈中水体的组成及作用。 2.水循环、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其意义,不同类型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 3.洋流、洋流的类型、分布规律,洋流的成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结构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地球上各种水体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 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 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 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2.下列地理事物中,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有() A.塔里木河 B .天山冰雪融水 C.长江 D.未登陆的台风 3.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A.大气环流B.水循环C.地壳物质循环D. 洋流的运动 4.关于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 B.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无季节变化 C.所有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D.我国大多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很大 5.右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永久积雪冰川补给②是雨水补给 ③是地下水补给④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地球上储水量最多的淡水是() A.地下水 B.冰川 C.河水 D.湖泊淡水 7.下列关于洋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大西洋暖流是密度流 B.赤道逆流是风海流 C.秘鲁海流是密度流 D.加那利寒流是补偿流 8.右图为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该环流是() A.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季风洋流 B.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 23o26′C.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 D.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 9.下列渔场中,不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是() A.舟山渔场 B.秘鲁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北海道渔场 10.2月份,下列纬度大致相当的亚热带海区中,海水表面温度较高的是() A.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 B.亚洲东部沿岸海区 C.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 D.澳大利亚东部沿岸海区 二、综合题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_循环,B地 的水循环类型有________循环和________循环。 (2)a、b两条河流中,水量较稳定的是___河,判断依 据是__________。 (3)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城市, 原因是__________。 (4)水循环得以顺利完成的内因是___________;外因__________。

感叹句修饰词判断方法微课

用“what ”还是用“how”? ---感叹句修饰词判断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由“What”和“How”引导的感叹句; (2)掌握感叹句修饰词的判断方法 (3)能在口头与笔头练习正确地运用感叹句; 2.过程与方法: “双主六环”,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学生相互帮助、克服畏难情绪,学会倾听;通过爱母校、爱同学、爱教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感叹句修饰词 【教学难点】 在实践中正确运用感叹句 【教学媒体】 PPT课件 【教学过程】 Step1 Cutting into the problem问题切入 同学们还记得吗?2014年下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知识运用”部分的第一节“语法填空”题中第19小题是这样的: --- We will have a 7-day holiday from Oct.1 to Oct.7 for our Chinese National Day. --- Wow, _________ exciting news it is! A. What B. What an C. How

分数统计出来后,我们发现该题全年级得分率为21.9%,而选择B和C答案的分别为47.9%和28.7%。 在教学Unit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Section A(4a,4b,4c)时,老师们也给大家讲解了感叹句修饰词(what和how)的用法,但收效甚微。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经调查,同学们除了对感叹句的使用比较陌生外,另对news这个单词有些头疼,不知其为不可数名词! Step2Leading-in 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在宁远实验中学的学习、生活经历,将成为你一辈子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学会感恩吧! 我用什么方式感恩学校、老师、父母和同学? 多用感叹句!(当然,行动更重要哦!) Can you do it? If you can’t, it doesn’t matter. 请同学们先尝试翻译下面的句子: 1.我们的学校多美丽啊! 2.他们是好老师! Step3Trying to use this way 试用这个方法 尝试“三步曲”(也可称为“三步三线”法)法有较好的效果 方法一:当句中有明显主语时(有时出现宾语) ①______ carefully ︱she wrote the letter! 副词主语 A. How B. What a C. How a 步骤一,用横线标出主语。 步骤二,在主语前面画一竖线。 步骤三,竖线前用波浪线标出已给出部分。 判断横线部分是形容词、副词还是名词短语。若是形容词或副词,则用how 修饰;若是名词短语,则用what修饰; 如果既有形容词(或副词),又有名词短语,则要看被修饰的重心落在形容词(副词)还是名词短语上。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水循环和洋流 [学习目标定位] 1.掌握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及其意义。2.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洋流的分布规律。 一、水循环 1.概念 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主要环节 图中D蒸发、C水汽输送、B降水、G地表径流、F下渗、H地下径流、E降水、A蒸发。3.能量来源 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形成了循环运动。 4.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体总量平衡。 (2)使地表物质得以运动,并塑造地表形态。 (3)伴随着能量转化和交换。 (4)使水成为洁净的可再生资源。 5.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环节影响方式 蒸发A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 降水B人工增雨 地表径流G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二、洋流模式图 1.概念: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又叫海流。2.分布规律 (1)副热带环流:如图中A所示。 中心:大约在南北纬25°~30°的地区。 (2)副极地环流:如图中B所示。 中心:位于60°N附近。 组成:大洋西部为寒流,东部为暖流。 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 (2)通过能量交换改变流经区域的环境特征 {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思考 1.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 答案主要影响的是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

2.暖流水温一定高于寒流吗? 答案不一定。寒流与暖流主要反映洋流的性质,只与同一海区比较。事实上,一些热带地区寒流的水温高于寒带地区的暖流。 探究点一水循环的环节与影响 探究活动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水循环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水循环按照空间范围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2)为水循环提供能量和动力的是什么?水循环联系了自然界的哪些圈层? (3)大量砍伐树木会对当地水循环带来什么影响? (4)人们修建水库、挖渠引水等措施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答案(1)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水循环按照发生领域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类。 (2)为水循环提供能量和动力的是太阳能和地球重力。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3)大量砍伐树木会使当地树木的蒸腾作用减弱,大气的湿度、水汽的含量和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减小,影响水循环和水量平衡。 (4)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 反思归纳水循环的类型与意义 图示

“活用”提示语 微课教学实录

《生动的对话,离不开“活用”提示语》微课实录 海口市龙华小学韩晓虹 一、知识点描述:《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通话,课文浅显易懂,文中对话很多,而且生动有趣,本微课就以这篇课文为载体,针对三年级学生对话描写空洞、呆板的现象,挖掘人物对话中提示语的用法,教会学生要想写出生动形象的对话,就要学会“活用”提示语。 二、知识点来源学科:语文 教材版本:苏教版 年级:三年级上册 章节(单元):第六单元 三、设计思路:本微课的选题“提示语的用法”是一个细小的知识点,因为《小稻秧脱险记》这篇课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生动形象的人物对话,我联想到学生平时习作中对话描写总是那么呆板、空洞,老师又不会花时间单独讲解这个问题,所以我便以本文为载体,挖掘提示语“活”这一个点,教会学生要想写出生动、形象的对话,就要学会“活用”提示语。而有关提示语的知识又非常多样,比如提示语位置不同效果也不同,提示语中可以没有“说”这样的字眼等,一个小小的微课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所以我只选择了提示语生动这一个点来设计、制作,希望一个微课能真正扎实地解决一个问题,在切入课题时我也力求简洁明了,迅速与主题相关联。 教学过程 一、片头

(20秒以内)内容:同学们,学了《小稻秧脱险记》,你们一定都非常喜欢文中生动、形象的任务对话吧……可离不开“活用”提示语哦!第1张PPT 二、正文讲解 (4分20秒左右)第一节内容:1、什么是提示语呢? 2、会话中为什么要加提示语? 3、总结:写提示语时不能只有“谁说、谁问、谁答”等,准确地把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语气等写出来,对话才能更加生动有趣。(第 2 至5张PPT 3分16秒) 第二节内容:1、出示两个练习片段,学生思考练习。(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吧,这两个对话片段一点儿都不生动有趣,请同学们为他们变变身吧!) 2、出示教师的示范。(第6至8张PPT 1分14秒) 三、结尾 (20秒以内)内容:记住了吗?生动的对话,离不开“活用”提示语哦!(第9至9张PPT 20秒以内) 教学反思(自我评价) 一、明确思路巧设计 《小稻秧脱险记》是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的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如何以教材为载体,训练学生的语用呢?课文教学中,我运用了表演、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感悟文本,发现较之其他课文,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话描写十分生动、形象,

扩句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扩句教案 教学设想: 扩句是给句子“添枝加叶”,使句子表达得更清楚、具体、生动。是写作中把句子写具体、生动的一种表达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扩句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扩句的时候,也一定要掌握扩句的方法,从而提高扩句准确率。但是扩句千变万化,并没有标准答案,所以,要在不改变原句的意思,都算是正确的。 教学目标: 1、掌握扩句要求和常用的扩句技巧。 2、通过归纳学习,能正确熟练地扩写句子。 教学重难点:掌握扩句要领,能按要求正确扩充句子。 教学准备:PPT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出示: 例:太阳升起来了。 火红的太阳从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慢慢升起来了。 同学们,你们看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一个呢?(生:第二个句子)对,很多同学都和老师一样,更喜欢第二个句子。同样,为了让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具体、生动,我们就在句子的主干上添加适当的修饰语,这就是扩句。扩句就像是给一棵树干画上漂亮的

树枝和树叶,使它枝繁叶茂。更生动,更漂亮。 二、教学扩句 1、什么是扩句? 课件出示定义:扩句就是在原来句子的主干词语前后添加适当的修饰词语。 2、扩句应该注意什么呢?(课件出示) a、不能改变原意。 b、不能改变句型。 c、修饰词语搭配得当。 d、符合例句要求。 3、扩句应该怎样扩呢? 第一步:找一找,在什么地方扩充。 第二步:想一想,加上哪些修饰词语。 第三步:读一读,扩充后句子是否通顺。 4、例题讲析 (1)、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添加合适的修饰词语,修饰词语可以是一处或多处。 例:燕子掠过湖面。 主干词语“燕子”前可以加上“机灵的”来描写燕子,还可以加上表示数量的词语“一群”。 主干词语“掠过”前可以加上表示状况的词语“轻快地”,还可以加上表示“斜着身子”。

感叹句教案(清晰整理版)

What 和How感叹句如何区别 1、"what"意为"多么"用作定语,修饰名词(被强调部分),名词前可有其它定语成份(即:形容词或冠词)。单数可数名词前要加不定冠词a/an,复数可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前不用冠词。 2、一般有三种形式,此时what为形容词,作定语,用来修饰它后面的名词或词组。 (1)what+a/an+形容词+可数名词单数+主语+谓语! What an interesting story it is!多么有趣的故事呀! What a good girl she is! 她是个多么好的一个女孩啊! (2)what+形容词+不可数名词+主语+谓语! What heavy snow it is! 多么大的雪呀! What bad weather is it? 多么糟糕的天气啊! (3)what+形容词+可数名词复数+主语+谓语。 What beautiful flowers they are! 多么漂亮的花啊! What good students they are! 他们是多么好的学生啊! 3、"how"意为"多么",用作状语,修饰形容词或副词(被强调部分)。如果修饰形容词,则句中的谓语动词用系动词;如果how修饰副词,则句中的谓语动词用行为动词。 4、有三种结构形式。此时how是副词,用来修饰其后的形容词或副词,也可以修饰动词。 (1)How+形容词+主语+谓语!例如: How cold it is today!今天多么冷呀! How hot it is today!今天多么热呀! (2)How+副词+主语+谓语!例如: How happy they look!他们显得多么高兴呀! How fast he runs! 他跑得多么快呀! (3)How+主语+谓语(陈述句)!例如: How he loves his son! 他是多么的爱他的儿子! How time flies! 光阴似箭! 5、例子 ①What a hot day(it is)! How hot the day is ! 多么热的天气呀! ②What tall buildings they are! How tall the buildings are! 多么高的楼房呀! ③What bad weather it is! How bad the weather is! 多么糟糕的天气呀! ④What bright sunshine it is! How bright the sunshine is! 多么明亮的阳光呀! ①What a fine day(it is)!多么晴朗的天呀! ②What an honest boy!多么诚实的孩子呀! ③What red apples(they are)!多么红的苹果呀! ④How cool!好凉快呀! ⑤How wonderful!精彩极了! 口语中常用: What a pity! 真遗憾! What a shame!真遗憾!真可耻! 6、陈述句改为感叹句的句型转换题之有效的方法 一断,二加,三换位,四去very”。 现以She is a very clever girl.为例。 二加:先在句首加上what或how,what是形容词,作定语,修饰名词。How为副词,作状语,用于修饰形容词、副词或动词。除修饰动词外,how修饰的词常放在其后面,判断用what还是how,就看陈述句中最后一词,是名词用what,是形容词或副词用how。上述例句是girl,所以用what。二加还要在句末加上感叹句,即:“what……!” 三换位:将“一断”之后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换位置,即:What a very clever girl she is ! 四去very:感叹句本身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情,如“多么、十分”等。故陈述句变为感叹句时,very一词应去掉,以免重复。故上述例句的转换是:

水循环和洋流的教学设计复习过程

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一、课程标准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水有三态变化,在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水是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对于人类来讲水的作用重大。 地球上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中。陆地各种水体不仅自身都有各自的运动系统和运动规律,而且它们之间又彼此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较大的循环系统,而这一循环系统仅是全球水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节第一部分讲述了陆地水的组成及主要水体类型;第二部分讲陆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转化运动、相互转化关系;第三部分说明了陆地水的更新,即阐明了全球水循环运动的过程和律;第四部分从水循环运运的角度讲述水循环运动的能量转化;最后讨论水循环的意义。关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材主讲三点:1、维持全球水体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更新;2、水循环既是物质流又是能量流,它促使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传输转化;3、水循环影响全球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洋流是本节重点,主要讲两个问题:第一是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着重讲中低纬海区洋流表层洋流。第二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概括了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影响,然后通过学生活动分析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这些内容湘教版教材没有,需要老师补充。 关于表层洋流分布规律,教材重点讲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可结合反气旋知识讲述其规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了解陆地水体运动转化规律。 3、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4、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解法表示水循环过程,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动手 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 力。 2、通过学习水循环和洋流,学会用简结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分析水循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水循环,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用科学的理论、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2、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 习惯。

感叹句微课教学设计

感叹句教学设计 梁格庄中学李颖教学目标: 1、掌握由What和How 引导的两种感叹句的结构和用法。 2、能够用所学的知识与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学会交际。 教学重点难点:熟练掌握感叹句的结构与用法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师:同学们,老师漂不漂亮? 生:漂亮/老师你真漂亮/老师你非常漂亮、老师你是多么的漂亮啊!师:刚才有同学夸奖老师漂亮说到了一句话“老师你是多么的漂亮啊!”那么这句话是一句……疑问句?感叹句?还是? 生:感叹句。 师:对,是感叹句。那么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感叹句。 教学环节: 感叹句的基本句型 [句型一] What +a/an+adj+c.n.单+(主语+谓语)! eg.(他是个)多么聪明的男孩啊! What a clever boy he is! (这是个)多么有趣的故事啊! What an interesing story it is!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所学句型造句并板书展示,由教师点评。[句型二] What +adj+可数名词复数+(主语+谓语)! eg.What interesting stories(they are)! What beautiful flowers they are! 同学们独立思考造句,并由4号同学展示,由其他同学点评纠错。[句型三] What +adj+不可数名词+(主语+谓语)! eg.What fine weather it is! 多好的天气啊! What important news it is! 多么重要的消息啊! 同学们独立思考造句,并由3号同学展示,由其他同学点评纠错。在本环节中,会有同学提出质疑,那么教师进行点拨以下内容: 注意:有些不可数名词,如rain,surprise,breakfast,lunch等,如当前面有形容词修饰,使抽象名词具体化时,则要用what a/an,如:多大的一场雨啊! What a heavy rain it is! 这么多令人惊奇啊! What a great surprise it is! 总结What引导的感叹句 What +a/an+adj+可数名词单数+(主语+谓语)!

2.422.41学案

2010——2011年度高一学年上学期地理必修一导学案 制定人:商静雪审核组长:郭加英审核主任:张贵芹时间:12.2 编号:12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二) 1.了解洋流的概念、分类; 2.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加深理解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 绘图、读图能力; 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1.洋流的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的成因; 2.洋流的分布规律。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所谓的学生,是学生活中的知识;学生存的能力;学生命的意义……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于生活,地理学科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希望同学们善于发现身边的地理,将我们平时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本节课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希望同学们享受到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的乐趣,希望同学们畅游的过程中顺风顺水! 二.洋流(P61) 1.概念:指大洋海水常年地沿着一定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又称为。 2. 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巨大的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 3.围绕副热带高压的洋流称为。该环流的中心大约在的地区。在赤道附近受和东南信风的共同作用,形成自东向西流动的洋流。洋流把南北半球的赤道洋流分隔开来。西风带内持续向东运动的洋流成为西风漂流,它盘踞在和的宽阔地带。 4.洋流按性质分为流和流;按成因又可以分为流、流和流。(温馨提示:可参考地图或练习册)

一.课内探究——组内交流 1.绘制一幅世界洋流模式简图,用红色箭头表示暖流,用蓝色箭头表示寒流,并总结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规律;(温馨提示:可参阅手中的资料及大气环流的相关知识)。 2.洋流的影响(温馨提示:多联系实际生活) 二.课外探究 1.你怎样来判定洋流性质; 2.摩尔曼斯克在北极圈以内,纬度接近70°N,却是终年不冻港,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语中标点符号的运用》微课教学设计

《提示语中标点符号的运用》微课教学设计 甘溪镇中心学校任登玲 课题名称:提示语中标点符号的运用 时间安排:7分钟左右 知识点来源:版本: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 学科:语文 知识点描述: 引用人物的对话有三种方式:提示语在前面;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在后面。提示语的位置不同,使用的标点符号也不同。 提示语在前面先加冒号,后加双引号;提示语在中间,前后说话内容都用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提示语在后面,先加双引号,提示语后面加句号。 预备知识: 听本微课之前,能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能区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动作描写。 教学类型:讲授型问答型练习型演示型 适用对象: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 设计思路: 通过课件演示、启发,让三年级的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提示语在前面、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在后面这三种引用人物的话的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同学们好!我是旬阳县甘溪镇中心小学的任老师,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提示语中标点符号的运用。 二、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内容:读句子,说发现。

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读完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异同?(相同点:引用了人物的话;不同点:引号外的话位置不同。) 第二部分内容:了解提示语的含义 引号外的话我们给它取一个名字——提示语。它的作用是告诉我们是谁在说话,以及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引号里的内容就是人物所说的话。 第三部分内容:画提示语,圈标点,小结提示语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方法 让我们再来读读刚才的句子,画出每句中的提示语。(边演示边说:你画对了吗?)看看每句中提示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第一句提示语在前面,第二句提示语在中间,第三句提示语在后面)那么提示语的位置不同,它的标点又有什么区别呢?请你再反每句提示语中的标点圈出来。(边演示边问:你画对了吗?)同学们,通过画提示语圈标点,你发现了提示语中标点的用法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用儿歌小结本节课的知识: 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 提示语在中间,逗在身后引两边; 提示语在后面,结尾画个小圆圈。 第四部分内容:出示句子,给提示语后面加标点 相信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给提示语加标点的方法,咱们就来现场试一试: 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水循环教学设计

《水循环》教学设计 武晓蕾高一地理组 【教材分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I) 【课标解读】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设计采用的教材是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水的三态转化到水的空间分类,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水循环的环节和类型。水循环联系地球四大圈层,具有重要地理意义。结合实例说出人类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探究水灾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在第二章学习过降水的形成原理、热力环流等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迁移能力。水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接触,心理上有亲切感,只是缺乏现象与地理原理规律的联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据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地理空间思维和动手等能力。 2.通过学习水循环,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人类对水循环各环节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科学发展观。 2.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3.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课时安排】1节课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水是生命之源,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水资源。大家生活中经常见到洗过的衣服晾晒后变干,衣服中的水去哪了?学生回

2014年下期公开课微课教案(感叹句)

2014年下期微课教学案例 用“what ”还是用“how”? ---感叹句修饰词判断方法 宁远县实验中学冯永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由“What”和“How”引导的感叹句; (2)掌握感叹句修饰词的判断方法 (3)能在口头与笔头练习正确地运用感叹句; 2.过程与方法: “双主六环”,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学生相互帮助、克服畏难情绪,学会倾听;通过爱母校、爱同学、爱教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感叹句修饰词 【教学难点】 在实践中正确运用感叹句 【教学媒体】 PPT课件 【教学过程】 Step1 Cutting into the problem问题切入 同学们还记得吗?2014年下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知识运用”部分的第一节“语法填空”题中第19小题是这样的: --- We will have a 7-day holiday from Oct.1 to Oct.7 for our Chinese National Day.

--- Wow, _________ exciting news it is! A. What B. What an C. How 分数统计出来后,我们发现该题全年级得分率为21.9%,而选择B和C答案的分别为47.9%和28.7%。 在教学Unit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Section A(4a,4b,4c)时,老师们也给大家讲解了感叹句修饰词(what和how)的用法,但收效甚微。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经调查,同学们除了对感叹句的使用比较陌生外,另对news这个单词有些头疼,不知其为不可数名词! Step2Leading-in 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在宁远实验中学的学习、生活经历,将成为你一辈子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学会感恩吧! 我用什么方式感恩学校、老师、父母和同学? 多用感叹句!(当然,行动更重要哦!) Can you do it? If you can’t, it doesn’t matter. 请同学们先尝试翻译下面的句子: 1.我们的学校多美丽啊! 2.他们是好老师! Step3Trying to use this way 试用这个方法 尝试“三步曲”(也可称为“三步三线”法)法有较好的效果 方法一:当句中有明显主语时(有时出现宾语) ①______ carefully ︱she wrote the letter! 副词主语 A. How B. What a C. How a 步骤一,用横线标出主语。 步骤二,在主语前面画一竖线。 步骤三,竖线前用波浪线标出已给出部分。 判断横线部分是形容词、副词还是名词短语。若是形容词或副词,则用how 修饰;若是名词短语,则用what修饰;

感叹句教案

感叹句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例句讲解: What round bread it is!这是一块多么圆的面包啊! 该句中wha t修饰被强调部分“round bread”,bread为不可数名词。 练习:用what翻译句子 1.那是一栋多么破旧的楼房啊! 2. 他们是多么好的老师啊! 3. 我们这儿的冰多厚啊! 4. 多好玩啊! 答案及解析: 1. What an old building that is! what后面修饰的是名词,楼房为可数名词,该题应采用句型“What + an + 形容词 + 可数名词单数 + 主语 + 谓语!” 2. What good teachers they are! 由句意可知,此处teacher为可数名词,应为复数,采用的句型应为“What + 形容词 + 可数名词复数 + 主语 + 谓语!” 3. What thick ice we are having here! 该句所强调的重点“冰厚”,同时“ice”为不可数名词,所以该句的句式结构为“What + 形容词 + 不可数名词 + 主语 + 谓语!” 4. What fun it is! 由原句分析可知,“fun”在此处为不可数名词,采用的句型应为“What + 名词 + 主语 + 谓语!” 四、how句式解析 1. How + 形容词 +(主语+谓语)! 例句讲解: How hot it is today! 今天多热啊! 该句中how修饰形容词hot,强调的也是天气热。 2. How + 副词 +(主语+谓语)! 例句讲解: How hard he works!他工作多么努力啊! 该句中强调的是“hard”,此处hard为副词,谓语动词为work. 3. How + 形容词 + a/an + 单数可数名词 +(主语+谓语)! 例句讲解: How clever a boy he is! 他是多么聪明的一个男孩啊! 该句中“clever”为形容词,“boy”为可数名词,强调的是形容词clever,所以该处how修饰clever. How good an example he set for us!他给我们树立了多么好的榜样! 该句中强调的是形容词“good”,描述的是过去时,所以谓语动词用“s et”,how修饰形容词。 练习:用how翻译句子 1. 她是多么漂亮的一个女孩啊!

感叹句教学设计

感叹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感叹句的六种句式 2.熟练运用感叹句的知识答题 3.重难点:How与What引导感叹句的不同 4.情感目标:学会用感叹句来描述美的事物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师友互助 教学过程: Step1.Lead in 采集身边现实生活中的照片,再根据照片美景写一句感叹句。 让学生听着优美的音乐《遇上你是我的缘》的笛子曲,来欣赏本节课要学习的感叹句,给学生以美感,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母亲广场: What a kind mother she is! 滦州古城夜景: What beautiful lights they are! 蓝天下的滦州炎研山塔:How blue the sky is! 九一班学生认真学习的情景:How careful you are! 又是毕业的季节:How time flies! 教师对学生的依依不舍:How I miss you! Step2.把上一张幻灯片中出现的感叹句集中在一起,进行背诵,为写作积累美句。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节课要讲解的知识点----感叹句。进而引出新课-----感叹句。 Step3.What 引导的感叹句

There a re so many wonderful things in the world…Show some beautiful pictures. 首先让学生用简单的陈述句描述图片的美,然后出示感叹句再描述图片的美。让学生对两个句子进行比较,发现感叹句的美。 It is a beautiful flower. What a beautiful flower it is! 引出感叹句的第一种句式What + a/an + adj. + 单数可数名词(+主谓结构) ! They are fresh oranges. What fresh oranges they are ! What + adj. + 复数名词(+ 主谓结构) ! It is good weather. What good weather it is ! What + adj. + 不可数名词(+ 主谓结构) ! Summary Keep them in your mind as quickly as you can ! 总结what 引导的感叹句的句式,并进一步进行巩固。 1.What a kind mother is ! 2.What beautiful lights they are ! 3.How blue the sky is ! 4.How careful you are ! 5.How time flies ! 6.How I miss you ! Rewri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