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大纲 人教版
最新人教版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

最新人教版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第一讲陶器第二讲瓷器第三讲青铜器第四讲织绣玉器漆器第五讲陶塑第六讲石雕第七讲彩塑第八讲古代人物画第九讲古代壁画第十讲古代山水画第十一讲古代花鸟画第十二讲现代人物画第十三讲现代山水画花鸟画第十四讲宫殿建筑第十五讲园林与民居第十六讲民间美术第十七讲传统工艺美术第十八讲现代设计艺术第十九讲世界文明古国的雕塑第二十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第二十一讲现代雕塑第二十二讲近代雕塑第二十三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第二十四讲古典主义绘画第二十五讲浪漫主义绘画第二十六讲现实主义绘画第二十七讲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绘画第二十八讲现代主义绘画第一讲陶器一、教学目的:通过欣赏中国古代陶器,让学生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
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器,客观地评价古代艺术作品。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 1、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
2、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
三、教学难点:主要是专业名词较多同时涉及到中国古代陶器工艺史,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L50)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二)、引入新课:第一讲—第四讲是中国工艺美术欣赏。
工艺美术通常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
它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属性。
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时尚。
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观赏工艺美术两大类。
实用的工艺美术是其主流。
为什么实用物品也属于工艺美术品呢?因为人们除了要求满足生活的需要之外,还要求造型上的美观。
当买手表时,不是要在同样价格的手表中挑选造型美观、颜色合意的那只吗?谁都希望穿一身既合体舒适,又美观大方的衣服,用漂亮的衣服打扮自己,以显示身份、性格、修养和向上的精神面貌。
人教版高中美术课程教案

人教版高中美术课程教案人教版高中美术课程教案是针对高中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艺术课程,旨在通过传授和指导,让学生在美术领域得到更加深入和专业的学习,培养学生在艺术领域的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力,从而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认知艺术。
一、教学目标1、了解绘画的分类和表现技巧。
2、了解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
3、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绘画相关知识:了解绘画的分类和表现技巧,例如色彩运用、构图、形态、比例等。
2、艺术史:了解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包括古代绘画、近现代绘画等。
3、创作实践:针对不同主题和情境,进行个性化创作和写作,发挥创造性。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实践、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认识绘画和艺术作品,进一步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互动式教学法:在教学中加入互动环节,如讨论、问题解答等。
3、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创造出真实的教学环境。
四、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平时课堂讨论、问题解答、课后作业等。
2、期中考试:针对学期教学内容,进行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考核。
3、期末考试:对全年所有教学内容进行考核,旨在测试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深入理解和记忆引用。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绘画相关知识。
(2)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
(3)创作实践。
2、教学难点:(1)如何增强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2)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在精炼教学中做出权衡与抉择。
(3)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六、总结人教版高中美术课程教案无疑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积极进展,它的出现使得高中课程更加全面和专业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艺术领域的素养和深度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审美定位,从而提升我们的国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美术教学大纲(中学)

1.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美术活动,如美术社团、兴趣小组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创作。
2.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展览,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拓宽艺术视野。
3.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美术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十四、教师培训与发展
1.加强美术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应学生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优化课程结构,丰富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效性,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新时代艺术人才而努力。
最终,我们期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美术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色彩,用艺术的力量装点人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
2.配置必要的美术教学设施和器材,包括画架、画板、绘图工具、多媒体设备等,以满足不同教学需求。
3.教学环境应布置得温馨而有艺术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学习热情。
十一、家校合作
1.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的美术学习情况,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展和作品。
2.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美术教育活动,如家长会、美术作品展览等,共同关注学生的艺术成长。
九、学生评价体系
1.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注重学生的美术技能和作品成果,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思考过程和创新表现。
2.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美术作品展览和比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进步和成就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十、教学环境与设施
1.学校应提供充足、安全、卫生的美术教学场地,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2.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美术教育研讨会、工作坊等活动,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详细版)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总目录

(详细版)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总目录一、序言本教材是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编写,遵循教育部有关高中美术教学的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力求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以适应21世纪高中美术教育的发展需要。
二、教材结构与内容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共分为四个年级,每个年级包含两个学期,共计8册教材。
具体教材结构与内容如下:第一册:美术鉴赏与批评本册主要介绍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包括形式鉴赏、风格鉴赏、美术史鉴赏等,同时对一些重要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培养学生美术鉴赏与批评的能力。
第二册:绘画本册包括素描、水彩画、油画、版画等绘画形式,教授绘画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第三册:雕塑本册主要介绍雕塑的基本类型,如泥塑、木雕、石雕等,教授雕塑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雕塑能力。
第四册:设计本册包括视觉传达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教授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第五册:书法与篆刻本册主要介绍书法与篆刻的基本技法,包括硬笔书法、毛笔书法、篆刻等,教授书法与篆刻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培养学生的书法与篆刻能力。
第六册:摄影本册主要介绍摄影的基本知识与技巧,包括摄影构图、曝光、冲洗等,教授摄影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摄影能力。
第七册:现代媒体艺术本册主要介绍现代媒体艺术的基本类型,如数字绘画、动画、数字摄影等,教授现代媒体艺术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现代媒体艺术能力。
第八册:美术作品集制作与展示本册主要教授学生如何整理与制作个人美术作品集,并学会如何展示与评价自己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自我展示与评价的能力。
三、教学建议1. 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 建议教师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学生实际,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开展校本课程。
3. 建议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美术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通过系统的艺术教育,使学生在审美、创造、表现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美术基础知识- 掌握基本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学习颜色的基本理论知识- 理解透视原理和比例关系- 了解艺术史的基本发展脉络2. 素描技法- 学习用铅笔进行准确的素描练习- 掌握素描的光影处理和构图技巧3. 水彩画技法- 学习水彩画的基本准备工作和使用技巧- 掌握水彩画的调色和渐变效果的表达方式4. 声画结合- 探索声音与图像的结合,创作实验性作品- 学习运用声音元素来表现画面的情绪和意境5. 素材开发和构图- 学习如何从日常生活中获取创作素材-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了解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构图技巧- 实践构图在实际绘画作品中的运用6. 创作实践- 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实践- 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引导学生进行艺术作品的评析和交流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和讲解美术基础知识、技法和创作思路等内容。
2.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技法的正确使用和绘画过程的实际操作。
3. 实践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绘画实践,并通过实践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4. 互动讨论法: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艺术作品的评析和交流,促进思想的碰撞和艺术思维的拓展。
四、教学评价1. 作品评选:每次课程结束后,选出本次作品中最出色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学生观赏和评价。
2.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3. 作品集评估:定期对学生的作品集进行评估和指导,了解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经典的美术教材,如《美术基础入门》、《水彩画技法指南》等。
2. 资料:收集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艺术家作品、图书、图片、视频等资源,用于教学展示和学生学习参考。
3. 绘画工具:提供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等。
全日制高中美术教学大纲

全日制高中美术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并且为学生将来的艺术专业研究做好基础准备。
二、教学内容1. 艺术史与文化的研究2. 绘画技巧与素描训练3. 装饰设计与手工艺制作4. 形体与结构绘画5. 色彩理论与绘画实践6. 数码绘画与平面设计7. 雕塑与立体造型8. 艺术创作与个人表达三、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教师讲解艺术史、艺术理论和绘画技巧,并提供相关范例和案例进行展示和分析。
2. 实践演练:通过绘画、设计和手工艺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3. 个性辅导: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表达个人独特的观点和情感。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思考能力和作品展示等方面。
2. 作品评价:评估学生的创作水平、表达能力和艺术价值。
3. 考试评价:以书面和实践形式进行的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高中美术课程要求的教材。
2. 多媒体资料:利用投影仪、电脑和互联网等多媒体资源进行课堂展示和教学辅助。
3. 美术工具和材料:提供绘画工具、画纸、颜料和装饰材料等。
六、教学安排每周安排4节美术课,每节课45分钟。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堂和实践活动的比例。
七、学生考核与评估根据教学目标和评价方式,结合学生平时表现、作品和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估,定期向学生和家长反馈研究情况。
以上为全日制高中美术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课程的具体实施还需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未来的艺术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纲要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纲要普通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课程纲要》课程名称:美术鉴赏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年版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课时/学分:18课时/1学分设计者:田金良/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背景《美术鉴赏》教学属于高中美术课程的必修模块,对高中学生形成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原则上要求学生修习18学时获得1个学分。
模块的学习目标在于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知识和基本方法去鉴赏、评述美术作品及现象,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
全册教材从内容上可以归纳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8课)为基本美术理论方法的学习,是鉴赏美术的基础;第二部分(9-20课)是分门别类的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类别、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了解美术的发展和特征,是前8课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
高中一年级学生前期经过小学、初中阶段的美术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素养和能力,在教材学习上以前8课为主,采取集体授课方式完成;第9-20课可以整合为若干主题,供学生自选,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学探究,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分享学习成果。
目标1.通过对美术鉴赏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够恰当运用构图、色彩、造型、材质等基本美术语言鉴赏美术作品。
2.了解和探索两种以上美术门类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轨迹和知识,能够理解其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
3.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或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并运用于鉴赏学习活动。
4.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和流派,理解并尊重艺术的多元化。
内容学习领域开学第一课鉴赏基础一单元单元学习关于美术鉴赏的基本知识,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学习、了解各门类美术的艺术特点艺术语言分析美术作品。
1 第二课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1 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1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单元课程目标认识高中美术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本模块学习的目标、内容、活动和评价。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总目录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总目录第一章:素描基础1.1 素描的意义与分类1.2 人体比例与构造1.3 基本线描技法1.4 复杂构图与阴影处理第二章:水彩与水粉画2.1 水彩画的特点与基本工具2.2 色彩的运用与调配2.3 水彩与水粉描绘技法2.4 静物与风景画的绘制第三章:油画与丙烯画3.1 油画与丙烯画的介绍与特点3.2 油画颜料与画布的选择3.3 油画与丙烯画的基本技法3.4 人物与静物的油画表现第四章:国画与写意画4.1 国画的起源与发展4.2 国画的主要画种与题材4.3 国画的基本工具与材料4.4 写意画的基本技法与特点第五章:雕塑与立体构思5.1 雕塑的形式与基本材料5.2 雕塑的造型与表现技巧5.3 石膏雕塑的制作过程5.4 空间构思与立体装置艺术第六章:版画与拓印6.1 版画的历史与流派6.2 版画的基本工具与材料6.3 雕版、凹版与凸版的制作技术6.4 常见版画形式及其表现特点第七章:摄影与数码美术7.1 摄影的发展史与技术特点7.2 摄影的构图与角度选择7.3 数码摄影与后期处理技巧7.4 数码美术的基本概念与制作方法第八章:设计与创意8.1 设计原理与基本概念8.2 平面设计的构图与表现方式8.3 色彩与形式在设计中的运用8.4 墙面装饰与平面设计的应用第九章:海报与插画9.1 海报与插画的定义与分类9.2 海报与插画的创意构思与设计原则9.3 手绘与数码绘制的海报与插画9.4 海报与插画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第十章:展览与艺术鉴赏10.1 展览的起源与发展10.2 展览的策划与布展技巧10.3 艺术品的欣赏与评论10.4 艺术市场与艺术鉴赏的相关知识以上为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的总目录,涵盖了素描基础、水彩与水粉画、油画与丙烯画、国画与写意画、雕塑与立体构思、版画与拓印、摄影与数码美术、设计与创意、海报与插画、展览与艺术鉴赏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美术教学大纲人教版
(一)高中艺术欣赏课占用必修课时间授课,总学时为68课时(注),音乐、美术各占34时。
课程均应列入课表,不得任意挪为它用。
(二)音乐欣赏课、美术欣赏课原则上高一、高二分段实行。
也可阶段交叉或间周轮换上课。
授课形式以常规教学班为单位实行,必要时也可合班上课。
(三)高中学校应配备专职音乐、美术教师,有困难的学校可外请教师代课。
(四)教材应根据本大纲的要求编写。
大纲中规定的必选作品应全部编入教材:音乐欣赏课的参考作品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掌握,并适当补充民族、民间作品。
音乐欣赏课教材必须包括教科书、教师用书、音响资料,美术欣赏课教材必须包括教科书、教师用书、幻灯图书资料。
塑造完美的人格,提升全民族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阶段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艺术欣赏课分为音乐欣赏课和美术欣赏课,是普通高中一、二年级的必修课。
音乐欣赏课(略)
美术欣赏课
一、教学目的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2.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美术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升修养。
3.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美术知识,掌握必要的美术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动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
(一)美术欣赏基础知识(30%)
1.美术欣赏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2.美术的社会功能;
3.美术的分类及其主要艺术特征;
4.美术创作的主要艺术语言与创作方法
(二)中外美术名作欣赏(70%)
1.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2.中国古代雕塑艺术;
3.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4.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5.中国民间美术;
6.古代埃及,希腊,罗马、印度的雕塑与建筑艺术;
7.欧洲中世纪至十九世纪的建筑艺术;
8.欧洲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的雕塑艺术;
9.欧洲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的绘画艺术;
10.中外现代绘画、雕塑与建筑艺术;
11.中外现代实用美术设计;
(三)必选作品
中国作品:
仰韶文化彩陶新石器时代
《莲鹤方壶》青铜工艺春秋
瓷器工艺宋、明
武梁祠画像石汉
昭陵六骏石刻唐
龙门石窟(奉先寺)唐
敦煌彩塑与莫高窟壁画魏晋、唐、元
《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五代顾闳中
《清明上河图》(中国画〕北宋张择端
《溪山行旅图》(中国画)北宋范宽
《千里江山图》(中国画)北宋五希孟
《朝元图》永乐宫壁画元
《杂花图卷》(中国画〕明徐渭
北京故宫(建筑)明、清
苏州园林明、清民间年画
外国作品:
《拉奥孔》(雕塑)希腊
《舞王湿婆》(雕塑)印度
《大卫》(雕塑)(意〕米开朗基罗
《加菜义民》(雕塑)(法)罗丹
《被破坏的鹿特丹市纪念碑》(雕塑)(法)扎特金
《蒙娜丽莎》(油画)(意)达·芬奇
《阿尔诺非尼夫妇》(油画)(尼德兰)杨·凡·埃克
《日出印象》(油画)(法)莫奈
《贺拉斯兄弟的誓言》(油画)(法)达维特
《伏尔加河的纤夫》(油画)(俄〕列宾
《格尔尼卡》(油画)(西)毕加索
《罗马万神庙》(建筑)意大利
《泰姬陵》(建筑)印度
《夏特尔教堂》(建筑)法国
《包豪斯校舍》(建筑〕(德)格罗皮乌斯
《流水别墅》(建筑)(美)赖特
三、教学要求
1.高中美术欣赏课,除了使学生准确理解作品的相关知识外,还要实行比较深入的艺术分析,以增强学生感受和鉴赏艺术美的水平。
2.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组织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展开对下同作品的比较和作品的评论。
3.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直观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
4.努力做到课堂欣赏教学与组织参观当地博物馆、美术作品展览等活动相结合,使美术欣赏教学与课外和校外的美术教育活动相衔接。
四、成绩考查
1.美术欣赏课是考查学科。
2.美术欣赏课的考查方法分平时考查和期末考查两类。
考古内容以学生感受分析、评价美术作品的水平为重点。
3.美术欣赏课的考查成绩纳入学生的考绩范围。
五、教学设备
1.按美术学科要求,配齐所需课本、挂图、幻灯,录像等教学设备。
2.学校图书馆应为师生配备必要的美术史论工具书藉和艺术类期刊、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