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概述

合集下载

唐诗宋词介绍

唐诗宋词介绍

唐诗宋词介绍
唐诗:
唐诗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诗歌形式之一,在唐朝诗歌达到了一个高峰。

唐代诗人以思想深邃、感情丰富、表现技巧娴熟著称,其中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刘禹锡等诗人被誉为“唐诗
五大家”。

唐诗的题材丰富多彩,包括山水田园、爱情伤感、
思乡怀旧、政治军事等。

唐诗以五言、七言为主,其风格清新、豪放、婉约、苍凉等,成为后世诗歌的经典典范。

宋词:
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于宋朝时期。

宋词常用于歌颂美好的生活、感怀历史、叙述奇闻异事等,其特点是婉约、洒脱、含蓄、清新等。

宋代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词人,如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人,他们的才华和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许,而且至今仍受到后人的推崇和喜爱。

宋词以楚辞、汉赋、唐诗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诗宋词元曲汉赋

唐诗宋词元曲汉赋

唐诗宋词元曲汉赋
唐诗、宋词、元曲和汉赋都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流派和体裁,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作品代表。

1.唐诗:唐代(618年-907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
期之一,唐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多样的题材
而著称。

唐诗大致可分为两大流派,分别是"豪放派"和"婉
约派"。

代表性的唐诗诗人有杜甫、李白、王之涣、王维
等。

2.宋词: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词的鼎盛时期,宋
词以其婉约柔情、写意细腻而闻名。

宋词突出描写情感、
咏史抒怀和山水田园等题材。

代表性的宋词词人有李清照、苏轼、辛弃疾、陆游等。

3.元曲:元代(1279年-1368年)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阶
段,元曲是元代戏曲的主要形式。

元曲以其戏剧性强、音
乐性浓郁、表现形式多样而独树一帜。

代表性的元曲剧种
有元杂剧和元杂剧,代表作品有《西华山》、《窦娥冤》等。

4.汉赋:汉赋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种骈文体裁,汉代
(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汉赋的鼎盛时期。

汉赋
以其华丽辞藻、雄奇豪放而闻名。

汉赋通常以描述景物、
讴歌英雄或抒发感慨为主题,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
赋》和贾谊的《过秦论》。

这些文学流派和体裁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风貌,承载着
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与多样性,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唐诗宋词元曲

唐诗宋词元曲

唐诗宋词元曲
唐诗:指唐朝时期的一种文学形式,由词人创作,以五言绝句为主,也有七言及其他格律的诗作。

唐诗笔法洒脱,情感激昂,形式多样,内容涵盖宫廷、战争、爱情等,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等。

宋词:指宋朝时期的一种文学形式,由词人创作,以五言及七言古体词为主,也有十四行等其他格律的诗作。

宋词抒发感情深厚,而且兼具文艺性和艺术性,内容涵盖生活、婚恋、爱憎等,代表作家有苏轼、柳永等。

元曲:指元朝时期的一种文学形式,由词人创作,以五言及七言正体词为主,也有元曲十六行等其他格律的诗作。

元曲善用比喻手法,将唐宋词的文艺性和艺术性发挥到极致,内容涵盖宫词、长词、戏曲等,代表作家有关汉卿、孔尚任等。

唐诗宋词简介

唐诗宋词简介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宋代则是词的鼎盛时期。

唐诗宋词代表了中国文学的高峰,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被誉为“诗骨铮铮、词华流芳”。

唐诗是指唐代(618年-907年)时期创作的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唐诗的特点是以五言、七言为主,诗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唐诗的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之涣等。

李白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奔放豪放,情感真挚,具有超凡的艺术天赋。

杜甫则被誉为“诗史之王”,他的诗歌描绘了唐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民的苦难。

白居易的诗歌则以平易近人、清新自然、诙谐幽默的风格著称,他的《琵琶行》、《长恨歌》等诗篇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

宋词是指宋代(960年-1279年)时期创作的词歌,其特点是语言精练,意境深远,表现手法多样,包含了大量的社会生活、爱情、自然景观、历史典故等内容。

宋词的代表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欧阳修等。

苏轼被誉为“词中之龙”,他的词歌以多样的题材、丰富的表达手法、深邃的思想感情而著称。

李清照则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之一,她的词歌情感深沉,意境隽永,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辛弃疾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爱国词人之一,他的词歌中融入了对祖国的深情厚爱和对民族大义的忠诚。

欧阳修的词歌则以雄奇豪放、遒劲有力的风格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生查子》、《蝶恋花》等。

总的来说,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欣赏。

唐诗宋词发展脉络个人整理

唐诗宋词发展脉络个人整理

(2)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 特点: 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 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 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 往与情怀。 代表作:高适:《燕歌行》、《别董大》、《蓟门行五 首》、《塞下曲》,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 昌龄:《出塞》,李颀:《古意》 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现实状况所 致。唐自建国以来边事不断,这些重大的客观现实必然反 映到诗歌创作中去。二是从军赴边、建功立业是当时文人 的普遍时尚。戍边开疆、建功立业也成为他们建功立业的 首选途径。三是有悠久的文学渊源。先秦的《诗经》、 《楚辞》及汉乐府已有描写征戍的篇章,汉魏之际,南北 朝时边塞诗渐盛,盛唐边塞诗体裁完备。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 王。他们开始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 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题材扩大了,思 想严肃了,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由他们 开始有了初步的定型。
陈子昂,他的思想是很复杂的,他既好纵 横任侠,又好佛老神仙,但儒家兼善天下 的精神,仍然是他思想的主导方面。他洞 察国家安危的远见,关怀人民疾苦的热情。
一、北宋前期的词
代表词人晏殊、欧阳修、晏几道、范仲淹、张先、 柳永、苏轼 晏殊词写男女恋情,已过滤了五代“花间”词所 包含的轻佻艳冶的杂质,而显得纯净雅致。
欧阳修词作更展现出他潇洒旷达的风神个性。这 种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用词来表现自我情怀的 创作方式对后来的苏轼有着直接的影响。 苏轼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 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 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有时则把对自然 山水的观照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在 雄奇壮阔的自然美中融注入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 感慨,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

唐诗 宋词 元曲

唐诗 宋词 元曲

唐诗宋词元曲
唐诗: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长度比较长的叙事性诗歌为主。

它描写的题材通常包括爱情、抒情散文、宗教信仰、历史传说等等,并遵循五言或七言的格式,在表达方式上有大量的隐喻和比喻。

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形式,它以叙事性的抒情诗为主,按照元曲的乐律进行朗诵。

它的题材涉及生活、情感和传说,主要以四言或八言的格式构成,多用神话、谜语和比喻来表达意象。

元曲: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形式,它以抒情性的叙事诗歌为主,按照元曲的乐律进行朗诵。

它的题材涉及婚姻、爱情、悲剧、喜剧、历史传说等,主要采用三言或五言格式,多用比喻、象征、对偶等手法来表达意象。

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简介

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简介

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简介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简介你对唐诗宋词以及元曲有了解了吗,下面一起去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简介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唐诗唐诗一般指的是格律诗。

格律诗是成于唐并盛于唐的1种讲究格律的诗体,所以唐人就把它叫做今体诗或近体诗。

它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3类,根据每句字数的不同,又可分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排律5种。

五言律诗:每句五字,四联八句,偶句押韵,一韵到底,讲究平仄,中间两联对仗。

七言律诗:是在五言的每句前面加上平仄相对的两字。

绝句:则是绝取律诗的一半。

有4种绝法:一、二、七、八句,三、四、五、六句,一、二、三、四句,五、六、七、八句。

二、宋词词是成于唐,盛于宋的1种配乐歌唱的诗体。

开始叫曲子,后来也叫乐府。

它的句子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又称长短句。

内容多写诗之外的风花雪月、儿女情长,又称诗余。

每首词都有1个曲调名称,叫词牌。

词牌规定着该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牌约有八百多种。

分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上)3类。

词的分段叫“片”或“阕”,如果是三段以上则叫一叠、二叠、三叠……三、元曲元曲有大概念和小概念之别。

大概念的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散曲又包括套数(散套)和小令。

散曲相当于元杂剧的一折,但无宾白科介,即一套曲子组成的清唱。

小概念的元曲是小令,小令即单只曲子,我们平常所讲的元曲指的就是小令。

元曲是元代兴起的1种配乐歌唱的诗歌体裁。

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6个方面: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五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四调),曲的每1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

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支以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相联而成。

唐诗宋词的人文解读

唐诗宋词的人文解读

唐诗宋词的人文解读
(原创版)
目录
一、唐诗宋词的概述
二、唐诗的主题与特点
三、宋词的主题与特点
四、唐诗宋词的人文解读
五、唐诗宋词的现代意义
正文
一、唐诗宋词的概述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两颗璀璨明珠,代表着中华文化的高度发展。

唐诗起源于唐朝,宋词则在宋朝达到了巅峰。

两者都是以抒发情感、描绘景物、叙述故事为主要表现手法,形式优美、内涵丰富,成为了后世学习和研究的宝贵文化遗产。

二、唐诗的主题与特点
唐诗的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咏史抒怀,也有山水田园。

其中,唐代诗人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出奔放的情感。

同时,唐诗的韵律和谐,节奏鲜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三、宋词的主题与特点
宋词的主题以爱情、离别、抒怀为主,风格多样。

宋词的句子结构紧凑,语言优美,善于表现细腻的情感。

此外,宋词的词牌名繁多,如《青玉案·元夕》、《浪淘沙·北戴河》等,各具特色,为文学作品增色不少。

四、唐诗宋词的人文解读
唐诗宋词的人文解读,不仅仅是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更是对历史背景、
社会风俗、人文精神的深入挖掘。

例如,杜甫的《春望》反映了战乱年代人们的疾苦,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则表达了离别之情。

这些作品都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五、唐诗宋词的现代意义
虽然唐诗宋词诞生于千年之前,但它们对现代人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同时,唐诗宋词中的智慧和哲理,也能引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人生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自考《唐诗宋词概说》的常见复习提纲
简答论述:
一、举例说明杜甫《登高》的艺术特点
(1)被认为可当唐诗七律压卷之作,是杜甫在夔州秋日登高所见、所闻、所感的写照,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情景交融,景中涵志。

(2)全诗四联皆用对仗。

如“风急”与“渚清”,“天高”与“沙白”,“猿啸哀”与“鸟飞回“,均运用对仗手法描写。

(3)运用了层层深入、反复咏叹的手法,直抒胸臆,如”通万里”、”百年”层层深入。

(4)用词精确妥帖,语言诗化、性格化。

如“带”、“独”等。

二、举例说明李白的诗歌与杜甫的诗歌差异
1、李白是浪漫主义大师,善用浪漫主义手法写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是现实主义的巨匠,善用典型化手法写诗,《登高》。

2、李白对社会现实反映多从个人独特的感受出发,反映面较窄《将进酒》;杜甫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则多从具体事件入手,反映面较宽,尤其对安史之乱的社会现实反映,做到既广又深,《蜀相》。

3、李白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蜀道难》;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好,《石壕吏》。

4、李白擅长歌行和七绝;杜甫擅长律诗和乐府。

5、李白多写抒情诗,很少叙事诗,《望庐山瀑布》;杜甫的抒情诗和叙事诗均很多。

三、结合作品的实际说明李白诗歌思想的复杂性
李白的生活经历并不简单,而思想更为复杂。

1、一方面接受儒家的“兼善天下”的指导,要“济苍生,安社稷”,如《古风》
(其四十六)“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

2、另一方面又接受道家,特别是庄子的那种遗世而独立的思想的影响,对世事表
示超脱,追求绝对自由,敢于蔑视权贵,蔑视封建秩序和传统偶像,如《古风》(其三十九)“梧桐巢燕雀,枳刺洒鸳鸯”。

3、此外,还受游侠思想的影响,轻财好施,讲究义气,好打抱不平,在功成即退
四、柳永词的铺叙特点
1、柳永成功地运用了铺叙方法,确定他的歌词在词史上的地位,代表作《望海潮》
2、由模糊到具体,词中前三句不仅描写了杭州钱塘的风光,还表现了对豪富、安乐的都市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3、通过“居住区”到“钱塘江”再到“商业区”,最后到“西湖”的层层铺叙手法的运用,既描绘出杭州城市的繁华、观塘水潮的壮观、西湖风景的秀丽景象,又把杭州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市井风情,以既充分又含蓄,俊逸豪放的格调与优雅的词风呈现在读者眼前,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4、成功运用铺叙手法,做到了“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词中最后两句起点明主旨的作用。

五、辛弃疾《摸鱼儿》的艺术特点
1、词的上片借景抒情,运用象征的手法,即用残春的景象比喻南宋江河没落的形
势,如“更能有几番风雨……何况落红无数”的残春景象为下片描写一个遭妒忌、被遗弃的美女在暮春中对景伤怀的情景作了铺垫。

2、词的下片运用典故,托古喻今。

如用“长门事”,借鉴传统的“娥眉见妒”的
典故和比兴寄托手法。

把“英才见疏”这个古老主题结合作者自己的遭遇表现得格外动人,寄托自己不被重用的政治处境和复杂而深沉的忧国心情。

3、辛词风格多样,表现手法多样,语言独特。

首尾呼应的运用,如开头“更能消
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和结尾“闲愁最苦……斜阳正在…….”呼应,富具多样特色。

六、李清照《永遇乐》和辛弃疾《青玉案》两首元宵词的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

1、表现手法:1)共同特点;都用反衬手法来衬托作者自己此时的心境;
2)不同点:前者表现出一种悲凉凄切的心境,后者则表现一种不同凡俗的志趣的追求和向往。

2、基本风格:前者含蓄婉约,后者则柔中有刚。

3、总之,两首词都以元宵节为题,《永遇乐》表达对国家今昔盛衰的感慨和个人晚景凄凉的巨大悲伤,词中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

《青玉案》运用元夕繁华的赏灯夜景反衬词中人的孤高、淡泊、不同流俗的品格。

而全诗采用比兴手法,用以寄托作者自己幽独的情怀。

七、宋词婉约派和豪放派的基本特征
1、婉约者以男女之情、离愁别绪为主要表现题材,格调含蓄婉转,韵律和谐优
美。

如欧阳修《踏莎行》中“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草近危栏倚”
2、豪放者视野广阔,题材超出传统范围,有时不受韵律限制,格调奔放。

如苏轼
《念奴娇》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总之,婉约词多具阴柔之美,豪放词多具阳刚之美。

八、四唐的发展状况
九、论述陈子昂的理论主张
十、论述陈子昂的诗歌内容
十一、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
十二、结合作品分别论述王维与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十三、对比高适、岑参两人的艺术差异
十四、举例说明白居易的讽刺诗特点
十五、结合作品分析李清照《声声慢》以景物渲染愁情的艺术特色
十六、举例说明晏殊词的艺术特点
十七、晏几道的词作特点
十八、姜夔的词作特色
十九、为什么说周邦彦是北宋格律词的集大成者
二十、分别论述李白、杜甫、元结、韦应物、白居易、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的艺术成就或诗词史地位。

(抽其一作大篇幅考查)
名词解释:
初唐四杰,四唐,上官体,山水田园诗派,王孟,边塞诗派,大历十才子,奇险诗派(韩孟诗派),元白诗派(通俗诗派),花间派,沈宋,苏辛,长短句,诗赊,贺梅子、爱国诗人、辛派诗人、格律诗人
熟记基本诗歌常识、每位诗人的誉称和个别诗篇的誉称
希望我的复习提纲能给以每一位参加该科自考的考生一定的帮助,如果你也有很好的复习资料,欢迎你给与补充!祝每一位考生能取得优异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