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车床床身导轨磨损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和修复方法
第九章机床导轨的修理与调整

第九章机床导轨的修理与调整机床导轨的修理与调整是确保机床精度和性能的重要环节。
机床导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和摩擦力的影响,导轨可能会出现磨损、偏移、松动等问题,导致机床加工精度下降。
因此,及时对机床导轨进行修理和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机床导轨的修理与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洁与润滑:首先要对导轨进行清洁工作,将积尘、油污等杂质清除干净。
然后对导轨进行润滑,使用适当的润滑油或润滑脂进行润滑,以减小摩擦力,保护导轨的表面,延长导轨的使用寿命。
2.磨损修复:导轨的长期使用会导致磨损,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导轨表面出现磨擦斑块或凹坑,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对于磨损较轻的情况,可以使用专门的磨料进行修复,如砂轮磨削或研磨机械进行修复。
对于磨损较重的情况,可能需要更换整个导轨。
3.调整导轨的平行度和垂直度:导轨的平行度和垂直度是保证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参数。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轨可能会发生偏移或变形,导致平行度和垂直度失调。
因此,需要对导轨进行定期检查和调整,使用专门的测量工具检测导轨的平行度和垂直度,然后通过调整导轨的固定螺栓或垫片等方法来修正。
4.调整导轨的间隙:导轨的间隙是指导轨滑块与导轨之间的间隙,间隙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导轨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
在调整导轨的间隙时,需要根据具体机床的要求和导轨的材质、结构等因素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导轨的螺栓或添加垫片等方式来调整导轨的间隙。
5.检查导轨的松动和变形:长期使用和振动会使得导轨的螺栓松动,导致导轨的变形和偏移。
因此,定期检查导轨的固定螺栓是否松动,如发现松动及时紧固,以保证导轨的稳定性。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修理和调整工作外,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机床导轨的工作环境。
例如,保持机床周围的清洁,避免尘土和水分的侵入;保持适当的温湿度,避免导轨因环境变化引起的膨胀和收缩;避免附近的振动和冲击,避免对导轨造成损坏等。
总之,机床导轨的修理与调整是确保机床正常运行和保持加工精度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机床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车床导轨修复技术及工艺

X(2 点)、Y(4 ~ 5 点)两个方向都要调整,如图 1 所示。
图 1 X、Y 两个方向上的调整 (4)修主轴端部:卸下车床卡盘,将主轴端部修成如
图 3 定位铁及滑块间隙 (8)安装及调整:如图 4 所示(此时,磨头及动力部
124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7 第 4 期 总第 245 期
分可以卸下),以副导轨(尾座导轨)V 型导轨两端未磨损 或磨损小的地段为定位段,调节定位铁至合适位置。调整 水平与车床水平(如图 5 所示,4 ~ 5 点)一致,锁紧拉杆 (不宜用力过大,如图 6 所示)。用千分表或百分表在垂 直面和水平面测量检验棒 300mm 内小于 0.006mm。如果超差, 则重新以此段为准调整其他部分。
工艺与装备
125
大溜板导轨磨损量。
行下述工序。
图 10 精确测量 (12)配刮软带:用机油将红丹粉调和,涂于大溜板 导轨上,将高点逐步刮除至 16 点 /25 ×25mm。 (13)重新装配、试车:按原位回复,并试车直径大 于 Φ50 长 300mm 圆柱体误差在合格(注:消除径跳影响), 如达到上述标准可进行淬火工序。如图 11 所示,读者可自 备淬火电源。使用电阻式淬火时,应浇注冷却水至淬火轮 转轴附近。如达不到上述精度或需要更高精度,则需要进
复。此外,还有相应的配套工艺,具有移动方便、现场维修、
定位快捷、不需要对待修车床进行拆解的特点,大大提高
了人工铲刮的效率和质量。
2 修复工艺及工序
(1)先做一个直径大于 Φ50 长 300mm 左右圆柱体,
用千分尺或百分尺分段测量圆度误差和椭圆度误差,以便
与修复后作对比。
(2)检验主轴跳动:用千分表或百分表检查车床主轴
车床导轨最简单的修复方法

车床导轨最简单的修复方法车床是金属加工中常用的一种机械设备,它用于在金属工件上夹持旋转并加工形成所需的形状。
作为一种机械设备,车床在日常维护过程中必须得到修复,并且在保养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车床导轨是车床的核心部件之一,对于车床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正确地维护和修复车床导轨是车床使用的关键。
车床导轨是车床上移动台与固定床之间的条状零件,用于使其平稳移动,并支持工件上的刀具。
然而,随着车床使用的时间增加,车床导轨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如磨损、变形、裂纹等,导致车床性能受到影响。
因此,在遇到车床导轨故障时,最简单的修复方法是令人十分关注的话题。
1. 清洁导轨表面车床导轨表面的脏污和灰尘可能会导致导轨表面摩擦系数过高,从而影响车床快速移动和准确切割。
因此,清洁导轨表面是维护导轨的容易而简单的方法。
您可以使用垫布和汽油将表面污垢和灰尘擦拭干净,使得导轨表面变得干净而有光泽。
此方法实际可行,但不适用于严重的磨损。
2. 手工修磨导轨手工修磨导轨是一种简单而广泛使用的导轨修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车床导轨磨损程度较轻的情况。
使用砂纸修磨车床导轨,从而减少导轨表面磨损面积,并提高导轨表面的精度。
但是这种修复方法需要有专业人士进行较长时间的修复,因为工作精度需要得到保证。
您可以在砂轮轮毂表面上覆盖砂纸,然后在轮毂上缓和地刮擦导轨直至磨平或者达到所需精度。
3. 导轨涂膜在导轨表面涂覆一层特殊的润滑油或添加剂,可以显著减少摩擦,并改善车床导轨的移动性。
该涂层可将导轨表面涂覆粘性较低的物质,例如,铅笔、墨水或者凡士林液体等,使其表面滑动性得到提高。
此方法适用于导轨磨损程度不太严重的情况。
总的来说,车床导轨是车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影响车床的性能和效率。
在遇到导轨故障时,正确的修复方法和维护方法至关重要。
清洁和使用涂层属于日常维护的修复方法,但如果导轨磨损比较严重,则需要深入的修复。
为了确保车床导轨的正常工作和更长寿命,定期检查和维护是必不可少的。
普通卧式车床大修要点及常见故障排除

普通卧式车床xx要点及常见故障排除一、床身修理:一般情况下床身采用磨削加工或精刨,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劳动强度,在没有导轨磨床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人工刮削方法。
要求如下:1、粗调床身水平,纵横两个方向。
2、如果导轨磨损严重,先用焊接或粘补剂进行修补。
3、以原齿条安装基面找正床身加工导轨,其中1、2、3面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一般0.025且只允许中间凸,主要是导轨中间用的多。
表面1、4、5、6对表面2、3扭曲(xx一格),压板面7、8对1、2、3的平行度,齿条面9、10对2、3平行度。
粗糙度Ra0.8。
如要求硬度则在加工以前高频淬火。
二、大拖板修理大拖板也叫床鞍,实施现进给运动的主要部件之一,大修时一般采取刮研修复,有时也用配磨加工,但是毕竟我们中国劳动力比较廉价,修理时刮研还是大多数。
刮研时应注意的问题:1、大拖板上各导轨面直线度0.02,2、燕尾导轨平轨对丝杠轴承孔上母线平行度0.05,两平轨扭曲。
3、燕尾导轨侧面两轨保证对孔侧母线平行0.05,且两导轨的平行度0.02/全长4、大拖板下导轨对床身导轨合研,刮研时注意保证纵横向垂直度〉90度,以保证加工零件时车凹心。
一般。
大拖板底面平导轨刮研时,纵向打表只许左面高,横向只许内侧低。
5、配刮或配磨压板,保证间隙0.02。
三、中拖板(横滑板)修理:1、中拖板底面平导轨及顶面一般采用磨削加工,见光即可保证平行度0.01。
2、燕尾与中拖板配刮,然后配斜铁(镶条)。
3、刮研丝母安装面,保证与底导轨平行0.01。
四、刀架修理:如果刀架部分磨损太厉害买个新的配件换上就算了,这部分虽然不大但修起来却很费工,比较烦人。
1、修理刀架滑板,刮研滑板上顶面,保证对定位轴的垂直度,定位轴对4个定位锥套等距0.02,下导轨面对刀架安装定位面平行0.03。
2、xx导轨对丝杠安装xx平行0.023、修理刀架中部,保证各项公差,配刮镶条。
4、四方刀架修理,以上表面为基准磨削各面,见光为止,保证平行,镗中间孔。
机床导轨磨损等缺陷的几种修复方法

1.润滑不良在导轨的相对滑动过程中,因为润滑剂供应不足或润滑油管堵塞而无法在摩擦面之间形成油膜,造成了干摩擦,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使导轨发生划伤、拉伤的现象。
2.氧化磨损机床中有些不经常使用的导轨面,由于不注意维护、保养而生锈,即由于空气中氧气的渗入,在导轨表面产生一层硬而脆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会逐渐脱落而进入到导轨的摩擦面之间,引起导轨的划伤、拉伤。
在一些龙门刨床的立柱导轨、车床尾架导轨等不常用的导轨上,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为修复机床导轨的磨损等缺陷,本文收集了几种常见的焊补解决方案,以供大家参考甄选。
缺陷导轨样品数据:材质是HT200~400,导轨缺陷处的面积小于1000mm2,缺陷深度小于8mm。
1.喷焊按喷焊工艺执行,将导轨面预热至150℃以上,完成初步焊粉的喷涂后,将喷涂面加热至900℃~1200℃以上,使焊粉熔化后形成平整面。
由于预热及加热的时间长,工件的受热面积较大,热应力较大,比电弧焊更容易产生裂纹,同时线收缩产生裂纹倾向更大。
由于裂纹倾向受喷焊时间、喷层厚度等因素影响,缺陷大小受3.杂粒磨损导轨滑动面在相对滑动的过程中,由于导轨的防尘装置不严密或润滑油不干净而造成有小硬物或小铁屑进入滑动面之间,这样这些小硬物或小铁屑就起到了研磨剂的作用,从而造成导轨面因为磨损不均匀而形成损坏或拉伤,这种情况普遍存在。
4.机床导轨自身的刚性不足机床导轨由于自身的缺陷,比如材料的硬度和韧性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工作中变载荷的作用下而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形成导轨的划伤、拉伤。
到一定限制,而且焊补的缺陷需清理干净,由于喷粉中含Fe量比例较高,形成的喷层较电弧焊与母材的颜色更相近。
但因具有一定量的Ni,所以无法与母材颜色更接近,焊补后可以进行机械加工。
2.电弧焊用铸铁焊条Z248按相应工艺进行焊补,焊补工艺分为2种。
第一种:焊前预热至550℃~650℃时进行焊补,焊补后保温5~8h,第二种:工件焊前不预热,焊后保温3~4h。
车床轨道磨损修复方法

车床轨道磨损修复方法车床轨道磨损是指车床床身和横梁上的导轨表面因为长时间使用而出现磨损、磨平或者磨碎,导致精度下降,噪音增大等问题。
为了解决车床轨道磨损问题,需要采取一些修复方法。
1.打磨修复法打磨修复法是一种经济、简便的修复方法。
首先,使用砂轮或者砂纸进行打磨,将轨道表面的磨损层去除,目的是恢复导轨的平整度。
然后,使用金属刨片或者刮刀进行金属表面的修整,将不平整的部分刮平,以消除表面的凹凸不平。
最后,使用砂纸或者打磨机进行抛光,使导轨的表面光滑,同时消除可能存在的毛刺。
2.重涂修复法重涂修复法是将一层特殊的涂层施加在轨道表面,以提高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首先,将导轨表面进行打磨和清洁,以确保涂层能够牢固附着在表面上。
然后,使用喷涂枪或者喷涂设备将特殊涂层喷涂在导轨表面,并根据需要进行多次涂层。
最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干燥和固化,涂层将形成一层坚硬的表面,提高导轨的硬度和耐磨性。
3.焊接修复法焊接修复法是使用电弧焊或者气焊的方法将金属材料补焊到导轨表面,以填补磨损的部分。
首先,对磨损的位置进行打磨和清理,以确保焊接能够牢固附着和与原材料相互融合。
然后,使用合适的焊接方法,在磨损的部分进行补焊,使其与导轨表面无缝连接。
最后,将焊接处进行磨光和抛光,使焊接部位的表面光滑,与导轨表面一致,以保证精度和平整度。
4.更换修复法如果车床轨道磨损严重,无法通过上述方法修复,或者修复后仍然无法满足使用要求,那么就需要考虑更换轨道的修复方法。
在更换之前,需要对车床进行拆解和清洗,以及对床身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其他问题。
然后,将磨损的轨道部分进行拆除,并重新安装新的轨道。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轨道的平整度和垂直度,以确保轨道的安装质量和精度。
总之,车床轨道磨损修复方法有打磨修复法、重涂修复法、焊接修复法和更换修复法等。
不同的磨损程度和实际情况下,可以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
修复后,还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以延长轨道的使用寿命和提高车床的加工精度。
车床轨道磨损修复方法

车床轨道磨损修复方法
车床轨道磨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对于磨损轨道的修复,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机械修复法
机械修复法是指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修复磨损轨道。
常见的方法有磨削和铺焊磨削。
磨削是将磨损轨道表面进行打磨,去除磨损层,使表面平整。
铺焊磨削是先将磨损轨道进行焊接,然后再进行磨削,修复轨道的形状和精度。
2.激光修复法
激光修复法是指利用激光加热和熔化工艺修复磨损轨道。
激光修复法具有精度高、效率快、热影响区小等特点,适用于复杂形状和高精度要求的轨道修复。
3.喷焊修复法
喷焊修复法是指通过喷焊工艺修复磨损轨道。
喷焊是将磨损轨道表面喷上一层耐磨材料,增加其硬度和耐磨性。
喷焊修复法适用于轻度磨损和局部磨损的情况。
4.涂覆修复法
涂覆修复法是指将磨损轨道表面涂覆一层特殊材料,以恢复其表面硬度和平整度。
常见的涂覆材料有硬质合金、陶瓷等,适用于轻度和中度磨损的情况。
5.轨道更换法
轨道更换法是指将磨损严重的轨道进行更换。
更换轨道是一种彻底解决磨损问题
的方法,但需要耗费较高的时间和费用,适用于磨损严重的情况。
在选择修复方法时,需要根据轨道的磨损情况、要求的精度和耐磨性等因素综合考虑。
同时,对于轨道的维护也是十分重要的,定期进行清洁、润滑和保养,可以延长轨道的使用寿命,减少修复的需求。
另外,还可以使用护轨装置和加装防护罩等措施,减少轨道的磨损和损坏。
机床直线导轨用钢的摩擦磨损性能分析与改进

机床直线导轨用钢的摩擦磨损性能分析与改进机床直线导轨是机械加工设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起到支撑和引导工作台等部件的作用。
而导轨的精密度和耐磨性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因此,对于机床直线导轨用钢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分析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机床直线导轨用钢的摩擦磨损性能。
导轨在工作过程中承受着很大的载荷和摩擦力,因此导轨表面的摩擦磨损问题不可忽视。
摩擦磨损主要表现为表面磨损、接触疲劳和润滑剂剥离等。
首先是表面磨损。
导轨表面经常会出现磨痕、划痕和疲劳裂纹等现象,这些都会导致导轨精度的下降。
由于工作条件的不同,导轨表面的磨损形式也不尽相同,如可出现磨粒磨损、疲劳磨损和磨杂质磨损等。
针对不同的磨损形式,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
其次是接触疲劳。
导轨上的滚动轴承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载荷,而这些载荷会导致导轨表面的接触疲劳破坏。
接触疲劳常表现为疲劳裂纹的扩展和剥离现象,严重影响导轨的使用寿命。
为了改善导轨的接触疲劳性能,可以考虑提高导轨材料的硬度和强度,采用表面强化技术,如渗碳、氮化等。
最后是润滑剂剥离。
滚动轴承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使用润滑剂,而润滑剂的选择和使用方式直接影响导轨的摩擦磨损性能。
如果润滑剂的性能不佳或使用方式不当,会导致润滑剂剥离,从而引起摩擦磨损。
因此,选择适合的润滑剂以及优化润滑剂使用方式是改善机床直线导轨摩擦磨损性能的关键。
针对机床直线导轨用钢的摩擦磨损性能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优化导轨材料的选择。
导轨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直接影响导轨的摩擦磨损性能。
可以选择硬度高、强度好且具有良好耐磨性的材料,如高强度合金钢、淬火淬硬钢等。
另外,可以考虑使用表面处理技术强化导轨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如氮化、渗碳等。
其次,改进导轨结构设计。
导轨结构的合理性对于摩擦磨损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可以采用滚动接触方式,减小局部载荷,降低接触疲劳和磨损。
另外,合理设计导轨的接触角度和接触面积,可以有效减小摩擦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