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赏识学生的重要性
关于赏识教育的演讲稿(精编4篇)

关于赏识教育的演讲稿(一)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关于赏识教育。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培养我们的品格和价值观。
而赏识教育,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教育方式,它通过对学生的优点和努力给予肯定和赞赏,激发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阐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
首先,赏识教育有助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优点和潜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和特长,但有时候这些优点需要被发现和认可。
赏识教育鼓励教师关注学生的优点,并以积极的态度来评价和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当学生感受到他们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得到肯定和赞扬时,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会得到提升,潜能也会被激发出来。
赏识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能,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发展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其次,赏识教育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一个积极的赏识氛围中,学生会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支持,而老师也会感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成绩有着积极的影响。
赏识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表现,还关注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等。
通过赏识教育,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了一种互相尊重和欣赏的关系,促进了教育的有效实施。
最后,赏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果和奖励时,他们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这种正向的反馈会增强学生的动力和参与度,进而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
赏识教育通过予以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更加坚定自己的步伐。
同时,赏识教育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使他们在集体中感受到归属感和成就感。
为了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实施赏识教育。
作为同学,我们可以互相支持和赞美,鼓励彼此努力进取;作为学生,我们可以重视每一个学习和进步的机会,积极寻求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作为老师,我们可以积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努力,并给予及时的赞赏和肯定。
浅谈赏识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浅谈赏识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导言:赏识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对他人优点和优势的认可和肯定。
在教育工作中,赏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赏识的定义、赏识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赏识学生进行探讨,旨在引起教育工作者对于赏识的重视和重要性。
一、赏识的定义赏识是指认识到他人的优点和成就,对其予以称赞和尊重的行为。
它不仅可以提升被赏识者的自尊和自信,还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改善工作环境。
在教育工作中,赏识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成就、品德和个性特点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被关心和被信任。
二、赏识在教育中的作用1. 提升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赏识可以让学生感到被尊重和被理解,从而提升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优势,通过赏识,可以让他们更加自信地展现自己,敢于面对挑战和困难。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在得到赏识的过程中会感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学习动力。
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以获得更多的赏识和认可。
3. 促进师生关系和谐赏识可以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学生在得到认可和赞扬时,会对老师产生更多的信任和依赖感,愿意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而老师在赏识学生的过程中,也会更加耐心和关心地对待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4. 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通过赏识,学生可以感受到正能量,从而培养积极的心态和情绪。
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会更加乐观和积极地面对一切,不会轻易被挫折击倒,更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5.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赏识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包括品德、品质、兴趣爱好等方面。
通过赏识,可以激发学生更多的潜能,促使他们在多个方面得到提升和发展。
三、如何有效地赏识学生1. 公平赏识在赏识学生时,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给予相应的赞扬和肯定,不做偏私,不损害其他学生的利益。
让赏识的阳光照亮问题学生的心空

让赏识的阳光照亮问题学生的心空1. 引言1.1 引言阳光是生活中一道温暖的光芒,它能够温暖人的心灵,照亮前行的道路。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赏识就如同阳光般,可以给予他们力量和动力,让他们茁壮成长。
赏识,不仅仅是简单的表扬和奖励,更是一种对学生价值的认可和尊重。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和闪光之处,赏识就是要发现并称赞这些闪光点,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意义。
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让他们愿意积极参与学习和生活,不断提升自我,追求更好的未来。
赏识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可以提升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自我认同,让他们更加勇敢地去面对挑战和困难。
赏识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团结合作,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他人的关爱和支持。
要让赏识的阳光照亮学生的心空,教师们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赏识和肯定。
教师还应该积极倡导正能量,营造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茁壮成长,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和关爱。
赏识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让赏识的阳光照亮学生的心空,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在未来的人生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2. 正文2.1 探讨赏识的重要性赏识是一种重要而难能可贵的品质,它能够让人感受到被重视和认可,同时激发个体的内在动力和潜能。
在教育领域,赏识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赏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和自尊。
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赏识时,他们会觉得自己是被重视的,这种情感会使他们更加自信,更有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赏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当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扬时,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
赏识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和互助精神。
当学生之间相互赏识和鼓励时,他们会更加团结,更加愿意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赏识与教育

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赏 识教育在教学中起了重要作 用,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 就谈几点。
目 录
三 点
一、教师的 赏识能够唤 起学生的自 信心
二、教师的 赏识能挖掘 学生内在潜 力 三、教师的 赏识能使学 生优势互补
一、教师的赏识能够唤起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学告诉我们,自信是认识事物,解决问题 的开始,是行动的动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丌 同的个性,每个学生又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教师赏识学生身上的某个闪光点,往往会使学 生感到教师相信我,赞许额外。亍是就会在他 心里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他就像沐浴在 春风之中,感到欢乐不并福,从而有了追求美 好事物的信心,有了同困难斗争的勇气。结果 他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愿意改正自己身上的 缺点。
赏识与教育肖 莉来自 目 录1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 规律的教育。
2
赏识教育是家长快乐的教,孩子幸福的学的教育 。
3
赏识教育是让孩子热爱生命、热爱时代、热爱大 自然的教育。
4
赏识教育让孩子心灵有个家。
目前,我国教育正大刀阔斧地进行着 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 发展的一代新人。邓小平指出:民族 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发展在教师。 教师担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 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将来 在各个工作岗位发光、发热,这就需 要教师讲究教学艺术。
二、教师的赏识能挖掘学生内在潜力
教师对学生某个闪光点的赏识,实际上就是对 某学生的评价,也是对学生的肯定,而学生最 需要的就是教师的赏识和肯定。“罗森塔尔效 应”告诉我们真挚的爱不热情的期望,可以使 一个人获得新的生命和动力。教师对学生赏识 其实包含对学生的爱不期望。通过赏识更加激 起学生在某一方面向深度不广度发展,使学生 个性得以发展,潜力得以逐渐挖掘,光点得以 越闪越亮。
浅谈“赏识”在教学中的意义

浅谈“赏识”在教学中的意义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常常这样想: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呢?拿破仑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真正的士兵。
他的军队能勇往直前,征服欧亚大陆,靠的就是士兵相信自己是当将军的料的这个自信心。
可以说,一件事情能不能取得成功跟一个人的自信心有着很大的关系。
因此,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孩子们从小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
如何让孩子们培养自信心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赏识教育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办法。
孩子们最渴望得到是大人们的赞扬和认可,有了赞扬和认可才能让他们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
赏识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找感觉,尝甜头”的教育。
感觉是个很重要的心理体验,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实质的感觉。
一个人,没了感觉,也意味着没了自信,没了追求,没了希望,没有了活力。
每个人一出生便生活在一个巨人的世界里,那种生理上的弱小在心理上埋下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与不安全感,对这个世界有着一种深深的恐惧。
在成长的过程,便需要别人的肯定与赏识,来战胜自己的那种恐惧与自卑,让心灵有一种安全的感觉。
这种让心灵有安全感的过程,也便是一个找到“我能行”的感觉的过程。
但是,勿庸讳言,长期的应试教育已经在不经意间磨灭了大多学生那份应有的自信与活力。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出一种方法,让学生找到自信与活力、体验到“我能行”的感觉,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赏识──开启学生的心扉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教学中也不是缺少好消息,而是缺少发现好消息的心灵。
有个心理学家讲述了他童年的故事:上小学时,他非常顽皮,课堂上总是不大安份,不时在老师讲课时插上几句,喜欢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并经常在老师提问题时抢先答题。
因此没少遭一些老师们的白眼,如数学老师就总是看他不顺眼,对他在课堂上的表现不是大声呵责就是冷嘲热讽,表现出极大的不耐烦,对他学习上的失误却极尽挖苦。
尊重差异赏识学生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至关重要的教育话题——尊重差异,赏识学生。
教育是塑造灵魂、启迪智慧的事业,而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潜能。
因此,尊重学生的差异,赏识他们的发言,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一、尊重差异,理解个性1. 个体差异的普遍性在教育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即使是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
2. 尊重差异的重要性尊重差异,意味着我们要接纳学生的个性,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以下是尊重差异的重要性:(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尊重学生的差异,意味着我们能够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尊重差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
尊重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
二、赏识学生,发现潜能1. 赏识教育的内涵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它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成长,鼓励学生发挥潜能。
赏识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2. 赏识学生的重要性赏识学生,有助于以下方面:(1)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赏识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增强自信心,激发他们勇往直前的动力。
(2)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赏识教育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赏识教育鼓励学生相互尊重、关爱,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尊重差异,赏识学生,实践策略1. 教师方面(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
(2)尊重学生的发言,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中赏识教育的实施策略

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中赏识教育的实施策略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品德教育。
作为小学班主任,赏识教育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下面将结合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实际,探讨赏识教育的实施策略。
要正确认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赏识教育是指通过赞扬、肯定、鼓励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自尊的正确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小学班主任,要深刻理解赏识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将其融入教学工作中。
要树立赏识教育的理念。
作为小学班主任,要从自身出发,要用一颗赤诚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积极的态度和用心的沟通,使学生感受到对他们的肯定和支持,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三,要在教学工作中注重赏识教育的实施。
在教学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施赏识教育。
要及时赞扬学生的进步和优点。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小学班主任要善于发掘和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给予学生自信和勇气,让他们敢于展示自己,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温暖,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作为小学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自尊和自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走上健康、阳光的成长之路。
赏识教育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小学班主任,要正确认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树立赏识教育的理念,注重在教学工作中实施赏识教育。
赏识学生,乃为师之本

赏识学生,乃为师之本摘要:赏识学生是师爱博大的体现,乃为师之本。
赏识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它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以长处带动短处之势,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觉醒。
教师要用一颗爱生如子之心,去赏识、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赏识教育;尊重;信任;激励;健康成长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科学教育理论的掌握,特别是近几年新的教育理念的学习实践,我的教育观念有了变化,开始重新审视学生以及我的教育生活。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它说明在向别人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时候,这种批评往往是刺耳的,是难以接受的。
毕竟从心理上来说,谁都希望自己的想法、做法得到其他人的肯定。
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往往都是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学生和大人一样,他们的自尊心是非常强的,而且重要的是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是不稳定的,是不成熟的,他们不能够良好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所遇到的是是非非,教师和家长的有些做法,是他们现在这个年龄还不能理解的。
其实,赏识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每个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
相对而言的是抱怨教育,它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学生”的意念中沉沦。
不是好学生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学生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学生越来越坏。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实践后,我逐步将赏识教育的理解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去。
教师担负着培育“四有”人才的神圣使命,因此必须做到:用一颗爱生如子之心,去赏识、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此乃为师之道。
作为教师要注意:在赏识学生的前提下,表扬要实事求是,应该想到他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以便及时给予预防和弥补;批评学生时,要考虑到他的自尊心,不要毫不留情地向学生发泄怒气,应该想到他身上的闪光点和特长,以便及时因材施教,扬其长而避其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文
论教师赏识学生的重要性
王杰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经历了中考的挫折之后,往往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了信心,作为他们的教师,我们应当用赏识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位教育家说过:“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教师怎样对待学生,影响学生的成长,不是好学生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学生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需要有人赏识:学生的每一次成功,都是帮助他建立起自信的契机,老师的赏识和赞扬就是学生自信的种子,播下了就会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相反,如果一味地责备,就会掐灭学生智慧的火花,销蚀学生神奇的灵光,给学生造成心灵的创伤。
总之,赏识导致成功,而抱怨责备导致失败。
一、何为赏识
赏识是指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表扬。
清代颜元先生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赏识教育是一种心态教育,其外在表现为使学生对人对事有积极的态度,内在素质则注重自我成长,以克服心中的阴影,塑造健全的人格。
1、赏识是一种心态,一种教育者的精神状态。
赏识教育源于教育者对学生的爱。
一名教育者如果能把赏识升级为教育思维方式、信念和心态,教育就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
当教育者拥有一个赏识的心态时,就能更积极更正确的看待生活、人和事物,从而客观对待每一名学
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态。
2、赏识并不是简单的理解为表扬或鼓励学生,它是教育者用发现的眼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教育者的欣赏中产生一种“我能行”的心理暗示,一种被尊重,被认同的感受,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方式的影响,许多教育者总是习惯单一的用分数来作为评价一名学生的标准,分数不好什么都不行,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因而不能公正的赏识学生。
3、教育者对学生的赏识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爱。
如果我们能发自内心地用赏识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用赏识的语言及行为引导学生,把学生当作天才去教育、关爱、欣赏,就会使学生在我们的赏识中正确地评价自我,努力地发展自我。
二、为什么要赏识学生
1、赏识能激发学生自信,从容面对困难
一个人的自信,除了自我激励外,更需要外界的信可、赏识。
对于一名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说,教育者一个激励的目光,一句由衷的赞美,一个适时的赏识举动都犹如注入兴奋剂,使学生在赏识中强化自我认同感,树立自信。
而一个冷漠或不屑一顾的眼光,又会造成学生心灵上的伤害,抹杀学生的自信。
如果每位教育者在与学生交往接触中,不忘多说:“你能行,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之类的话,那么,学生在您的赏识中,就会多一份自信,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困难与挫折。
2、赏识能开发学生潜能,铸造健康人格
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巨大的潜能,关键是能否发现、发挥这些潜能。
学生的潜能需要星星之火来点燃,需要教育者的赏识来推掉压
在生命上的无限自卑。
无数的教育实例告诉教育者,对学生适时、用心的赏识能刺激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和智慧的发挥,促使各种能力的发展。
3、赏识能强化行为习惯,形成良好品质
教育者有意或无意中肯定或否定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表现,无疑会强化或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表现。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你希望面对什么样的人,你就朝你希望的方向去发现他的优势,去鼓励他,让他在你的赏识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样地,面对一个经常受表扬的班级,我们会感到班级工作愈来愈好做,学生的言谈举止愈来愈符合规范,反之,则不然。
因此,赏识能强化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
三、如何赏识学生
1、正确地认识学生
正确地认识学生,与我们对学生态度及教育方法的得当联系。
教育者只有正确的对待学生,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才能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对学生做到循循善诱,应当用一种积极的、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估计学生的天性。
善意地评估学生的天性和行为表现,多关注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自我提高和完善的内在的需要和倾向。
对每位学生都能用心去赏识、关爱他,使他在赏识中健康成长。
2、耐心地对待学生
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正处于一个性格逐渐完善,心理障碍易发的时期。
他们有主见但又缺乏能力,急躁又幼稚,渴望得到他人认可,害怕被轻视。
对这样一个群体,我们要宽容、耐心地对待学生的缺点,适时地赏识学生的优点,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相信他们会在我们的赏识中健康成长。
比如,我所教的机电专业的部分男生,他们知识基础差,并且学习也不努力,但是通过我耐心
地教育他们,适时地赏识他们的优点,后来他们改掉了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只要教育者用赏识的心态,赏识的方式、宽容,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终究不会让你失望。
3、充分相信学生
无论学生表现出优点时还是不尽如人意时都要一样相信学生,后者更为可贵,要教育一个人,先决条件是看得起他,也就是在人格上尊重他。
赏识学生就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当你的学生成绩不理想,表现不佳时,一定要相信学生自己也是痛苦的,相信学生愿意学好,愿意改正。
这种信任,可以使学生在挫伤面前镇静下来,得到精神鼓励,产生自信心。
教育者如能在信任的基础上,尊重和接纳学生的问题,鼓励和赏识学生的优良表现,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健全的人格,还能激发其创意而使其变得聪明。
比如,在我上的第一节课上,我给学生说的第一句话是:“抬起头来,你们都是好学生!”学生们的眼神立刻变得惊愕,既而放出异彩。
他们知道我信任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努力与他们交谈,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帮他们分析并解决问题,于是学生异常亲近我,学习也一天天进步,而且绝大部分同学都考上了高职类大学。
4、不断激励学生
我在教学中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爱学生,让学生在赞美中成长、在激励中奋进,分享老师认同的快乐,应该说是举手之劳。
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她看起来很不起眼,2004年她第一次参加泰安市英语演讲比赛,预选时只能勉强入围。
我不断鼓励她,反复对她说,你能行,你完全能做得更好,同时不断帮她纠正发音,把握语气语调、设计动作。
最后她竟然取得演讲比赛一等奖。
后来,在我的赏识里,她不断努力,成了一位相当出色的学生,而且最后以优异的成
绩考入了本科院校。
5、不要忘记赏识后进生
父母对子女的赏识,也许是一种本能,教师对优秀学生的赏识可能顺理成章,但对后进生的赏识却并非轻而易举,而一旦做到,则可有非凡的影响力。
当后进生有了过失时,做到不愠不火,循循善诱;当他们思想上有了疙瘩时,要不厌其烦,耐心为其排解,当他们学习上有了困难时,要及时点拨,诲人不倦。
另外老师要具有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对学生恰如其分的消极评价,会让他们从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自觉地从以教师的评价为警钟,勇于改正缺点,追求进步,重塑自我。
我们应当用积极的、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估计学生的天性,多关注学生身上所具有的优点。
这样可以教育好每个学生充满信心,尤其是对后进生。
举个例子:去年我刚开始当班主任,我班有一女生自入学以来,经常迟到、旷课,且语言粗鲁,桀骜不逊。
我找她谈过几次,她都是一付漠然视之的态度,令我无所适从,好久找不到与她做思想工作的切入点。
后来,我发现她的字写的很好。
于是我在她的作业批语中写道:“写一手如此漂亮字的女孩一定聪明、伶俐,善解人意。
我非常喜欢你男儿般的豪爽,真希望你能以你的才能为班级增光。
可是你的所作所为令我太着急了!”后来她有所改变,我与她又进行了一次长谈,进一步肯定了她的优点,用远大的目标激励她,终于使她有了前进的动力。
从此以后,我尽可能地寻找她的闪光点,并帮她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
因此,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赏识。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有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批评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最好是朋友似的提醒。
从老师的赏识看到学生自信的光芒,从学生的变化看到赏识教育的神奇。
赏识教育不仅是
一种操作的艺术,更是一种教育的智慧。
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说过:“儿童是独立的个性体,是大自然的精灵,要爱护他们,尊重他们。
”赏识教育说到底是一种爱的教育。
爱学生是一个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素质。
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爱相济才能教育好学生。
也许你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育者,但一句适时的赏识话,一个赏识的行为,却是学生期盼已久的希望,是学生人生征途中的启明星。
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我们的工作,为了教育事业,让我们学会赏识学生吧!
[参考文献]
《读懂学生》石家庄职教中心林素敏
《试论中职生的自我认识》夏益中
工作单位: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邮编:271400
(字数:3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