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质粒实验学习整理
质粒提取总结

碱裂解法抽提质粒原理溶液I,50 mM葡萄糖 /25 mM Tris-Cl / 10 mM EDTA,pH ;(溶菌酶:使细胞壁裂解;RNase:将裂解完的RNA去除,防止RNA污染)溶液II, N NaOH / 1% SDS;溶液III,3M醋酸钾 / 2 M醋酸。
溶液I的作用:①任何生物化学反应,首先要控制好溶液的pH,因此用适当浓度的和适当pH值的Tris-Cl溶液。
②50mM葡萄糖:加了葡萄糖后最大的好处只是悬浮后的大肠杆菌不会快速沉积到管子的底部。
因此,如果溶液I中缺了葡萄糖其实对质粒的抽提本身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所以说溶液I中葡萄糖是可缺的。
③EDTA:EDTA是Ca2+和Mg2+等二价金属离子的螯合剂,配在分子生物学试剂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DNase的活性和抑制微生物生长。
在溶液I中加入高达10 mM的EDTA,无非就是要把大肠杆菌细胞中的所有二价金属离子都螯合掉。
如果不加EDTA,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是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完成质粒抽提,就不用怕DNA会迅速被降解,因为最终溶解质粒的TE缓冲液中有EDTA。
如果哪天你手上正好缺了溶液I,可不可以抽提质粒呢只要用等体积的水,或LB培养基来悬浮菌体就可以了。
有一点不能忘的是,菌体一定要悬浮均匀,不能有结块。
溶液II:这是用新鲜的 N的NaOH和2%的SDS等体积混合后使用的。
要新从浓NaOH稀释制备的NaOH,是为了保证NaOH没有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减弱了碱性。
其实破细胞的主要是碱,而不是SDS,所以才叫碱法抽提。
事实上NaOH是最佳的溶解细胞的试剂,不管是大肠杆菌还是哺乳动物细胞,碰到了碱都会几乎在瞬间就溶解,这是由于细胞膜发生了从bilayer(双层膜)结构向micelle(微囊)结构的相变化所导致。
用了不新鲜的 N NaOH,即便是有SDS也无法有效溶解大肠杆菌,自然就难高效率抽提得到质粒。
如果只用SDS当然也能抽提得到少量质粒,因为SDS也是碱性的,只是弱了点而已。
提取质粒实验报告

提取质粒实验报告提取质粒实验报告引言:质粒提取是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技术之一,通过提取质粒,可以获得目标基因的DNA序列,进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步骤,从细菌中提取质粒,并对提取的质粒进行分析和鉴定。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培养液- 质粒DNA提取试剂盒- 离心管- 离心机- 试剂盒中的缓冲液、溶解液、洗涤液、洗涤缓冲液、洗涤液浓缩液、洗涤缓冲液浓缩液、洗涤缓冲液浓缩液2、洗涤缓冲液浓缩液3、洗涤缓冲液浓缩液4、洗涤缓冲液浓缩液5、洗涤缓冲液浓缩液6、洗涤缓冲液浓缩液7、洗涤缓冲液浓缩液8、洗涤缓冲液浓缩液9、洗涤缓冲液浓缩液10- 水浴锅- 离心管架2. 实验方法:- 步骤一:将大肠杆菌培养液离心,收集菌体沉淀。
- 步骤二:将收集的菌体沉淀加入溶解液中,使其充分溶解。
- 步骤三:加入缓冲液,进行离心分离。
- 步骤四:将上清液转移到新的离心管中,加入洗涤液进行洗涤。
- 步骤五:加入洗涤缓冲液进行洗涤。
- 步骤六:加入洗涤缓冲液浓缩液进行洗涤。
- 步骤七:加入洗涤缓冲液浓缩液2进行洗涤。
- 步骤八:加入洗涤缓冲液浓缩液3进行洗涤。
- 步骤九:加入洗涤缓冲液浓缩液4进行洗涤。
- 步骤十:加入洗涤缓冲液浓缩液5进行洗涤。
- 步骤十一:加入洗涤缓冲液浓缩液6进行洗涤。
- 步骤十二:加入洗涤缓冲液浓缩液7进行洗涤。
- 步骤十三:加入洗涤缓冲液浓缩液8进行洗涤。
- 步骤十四:加入洗涤缓冲液浓缩液9进行洗涤。
- 步骤十五:加入洗涤缓冲液浓缩液10进行洗涤。
- 步骤十六:将洗涤后的质粒DNA溶解于水中。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成功地从大肠杆菌中提取到了质粒DNA,并进行了分析与鉴定。
通过对提取的质粒DNA进行电泳分析,我们观察到了明显的DNA条带,表明质粒DNA的提取是成功的。
此外,我们还对提取的质粒DNA进行了鉴定。
通过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对质粒DNA进行切割,并进行电泳分析,我们可以确定质粒中是否存在目标基因。
质粒提取实验报告

质粒提取实验报告质粒提取实验报告引言:质粒提取是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技术之一,它的目的是从细菌中提取质粒DNA。
质粒是一种环状的DNA分子,存在于细菌细胞质中,具有自主复制的能力。
质粒提取实验对于研究基因功能、基因工程以及遗传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材料与方法:本次实验所用材料包括细菌培养物、质粒DNA提取试剂盒、离心管、离心机等。
实验步骤如下:1. 选择合适的细菌培养物,如大肠杆菌。
2. 将细菌培养物转移到含有适当抗生素的琼脂平板上,孵育过夜。
3. 从琼脂平板上挑取单个菌落,接种到含有适当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培养过夜。
4. 将过夜培养的细菌转移到含有适当抗生素的液体培养基中,继续培养。
5. 收集培养物,离心沉淀细菌细胞。
6. 使用质粒DNA提取试剂盒进行质粒提取。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地从细菌中提取到质粒DNA。
提取的质粒DNA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显示出明亮的DNA条带。
这些条带的大小与我们预期的质粒大小相符,证明提取的质粒DNA质量良好。
质粒提取实验的成功与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选择合适的细菌培养物非常重要。
常用的大肠杆菌是质粒提取实验的理想选择,因为大肠杆菌具有较高的质粒含量。
其次,培养条件的控制也是关键。
适当的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可以提高质粒的复制效率。
此外,质粒提取试剂盒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正确操作试剂盒中的各个步骤,如细胞破裂、DNA纯化和洗涤等,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
质粒提取实验在科学研究和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通过质粒提取实验可以获得大量的质粒DNA,为基因克隆、基因测序等实验提供了材料基础。
其次,质粒提取实验也是进行基因工程技术的前提。
通过将目标基因插入质粒中,可以实现基因的定向表达和转基因等操作。
此外,质粒提取实验还可以用于研究细菌的耐药性、毒力因子等重要基因的分析。
然而,质粒提取实验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质粒提取实验只能提取到细菌中的质粒DNA,无法获取真核生物的质粒。
质粒dna提取实验报告

质粒dna提取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细菌质粒DNA,了解细菌质粒的结构、基因组成和使用纯度较高的质粒DNA的重要性,为后续分子生物学实验打下基础。
实验器材:- 细菌- LB液体培养基- 1.5mL微量离心管- 离心机- 动态温度水浴仪- 恒温振荡器- 超声波清洗器- 洁净平台和无菌技术用品- 始终细切割刀和取样刷- 蒸馏水、2% SDS、醋酸铵、90%乙醇、异丙醇和干燥机实验步骤:1. 制备细菌:在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要提取质粒DNA的细菌,由于质粒DNA在对数生长期达到最高含量,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对数生长期的细菌时进行取样。
2. 细胞打破和溶解质粒:离心细胞,倒去培养基,加入10mL蒸馏水,用振荡器在4℃下以300rpm摇晃3小时。
然后沉淀细胞,在70℃下干燥30分钟。
随后加入150μL1%SDS和其他化学试剂混合物,使用至少15次的起始细切割刀切成绒毛状的颗粒,浸泡在低盐度醋酸铵中2小时以上。
3. 质粒DNA纯化:将浸泡了细菌绒毛颗粒的混合物离心,抽取上清液,将其加入2x体积的异丙醇与等体积的75%,然后用再生明胶抑制蛋白质在异丙醇中凝聚。
离心,除去异丙醇上清液,加入70%乙醇洗涤。
最后用干燥机吸干。
4. 质量分析:分析提取到的质粒DNA的浓度和纯度,使用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光谱分析,以检测质粒DNA的A260/A280比例和A260/A230比例。
通过比较纯度,然后将质粒DNA冻保存至-20℃或-80℃。
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提取了细菌的质粒DNA,并进行了纯化和分析。
质粒DNA的提取和纯化是基于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方法和技术的,实际操作中需要仔细操作,耐心等待,严格注意洁净操作,才能达到最佳的提取和纯化效果。
通过本实验,我进一步了解了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中质粒DNA的重要性,它可适用于多种研究项目和应用,例如质粒克隆、基因编辑、基因表达、和质粒蛋白质互作等。
提取质粒实验学习整理

1.菌液OD值越高,质粒产量越高2.大肠杆菌OD值越高,提取的质粒的浓度就越高吗还要看质粒纯度,纯度一般在1.8-1.9最适合,再高了就是蛋白污染3.一般而言gene 导入原核细胞称转化,导入真核细胞称转染。
4.用QIANGEN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质粒,我没有提不出来的经历,有以下几点要注意,从细胞、试剂盒及操作三个方面考虑:1..确定细菌是阳性转化子,应该含有你的质粒,过夜摇菌已足够,记得加抗生素。
2.关于试剂。
溶液2中是否浑浊,SDS在低温产生结晶,使用前用37度水浴。
溶液3中的醋酸钾可能产生结晶,使用前应该温水溶解。
确认洗脱液1中的乙醇没有挥发,闻一闻就知道了。
洗脱液2是否在使用前已加乙醇,加乙醇后在盖子上打钩,以免与没加的混淆。
3.抽提过程中,加溶液1(放4度保存)后应该充分悬浮菌体,以便裂解充分;加溶液2和3应该快,加溶液2后打开盖有丝状物,加溶液3出现絮状沉淀,离心要充分。
请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如果你觉得以上几点你都做的很好,试剂盒是新的,换含其它质粒的菌株试一试,如pUC18的转化子。
如果试剂和是用过的,放置太久,换其它试剂盒吧,要不换土法试试!5.Qiagen我卖这么多个,到目前还是零投诉。
不过出现问题基本如下:1。
如果是质粒超纯试剂盒,得率偏低,因为Qiagen自己得专利树脂填料,对纯度得要求比对得率得要求高,在超纯质粒的抽提过程中,得率比同类产品要低些,不过OD 得比值很好,就是纯度很高。
2。
如果是质粒小提,快速提取等,基本不出什么问题。
有些操作要注意,1。
Solution 2,3有没有沉淀。
2。
细菌培养过程中,有没有抗生素选择压力,不然质粒丢失。
4。
收获细菌有没有测OD值,有些仅凭目测,呵呵,又差异得。
不过,有个建议,质粒小提,快速提取,就不要用Qiagen得了,偏贵。
6.从你跑的电泳来看,你的质粒不是很多,差不多就是300ng,可能你的小片段太少,所以你的小片断那就看不出来了,不知道你大片段分子是小片段的多少倍,一般跑电泳能看到在50ng左右,标准的MARK是每条带是50ng,如果你即使切下来了,但你的小片段太小,也是什么都看不到的,这里有一个大约估计量的公式,小片段的纳克数等于大片段纳克数乘他们分子量的比值7.提取质粒失败的可能的原因:1:克隆有问题;2:提质粒时裂解时间过长;3:质粒提取试剂盒的溶液有问题;4:有点可能本身拷贝数就比较低,可换感受态重新转化后提质粒8.做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质粒用的pGL3-Basic (长度4818bp),连接的目的片段为1.8kb,通过抗性平板筛选每次都有几个单菌落长出,挑单菌落于LB培养基扩增,之后摇菌提取质粒想做酶切验证是都阳性克隆,但是提取到的质粒具有多个条带,这样的话也就没法做酶切验证了。
质粒提取实验报告分析

质粒提取实验报告分析引言质粒提取是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可以用于获取目标质粒并纯化。
在本次质粒提取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传统的琼脂糖凝胶柱层析法提取目标质粒。
本报告将对实验过程、结果和讨论进行详细的分析。
实验方法1. 质粒培养和提取1. 选取目标质粒进行大规模培养,添加适量的抗生素并摇床培养。
2. 收集培养液,离心沉淀并洗涤。
3. 使用琼脂糖凝胶柱层析法提取目标质粒。
2. 质粒浓度检测1. 取提取得到的质粒样品,使用纳米比色计测量DNA的浓度。
2.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质粒的浓度。
实验结果1. 质粒提取情况根据琼脂糖凝胶柱层析法分离得到的质粒经紫外线照射后观察,发现提取效果良好,目标质粒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纯化。
2. 质粒浓度检测根据纳米比色计的测量结果,计算得到质粒的浓度为XX ng/μl。
测量的标准曲线显示结果可靠。
结果分析1. 实验验证质粒提取的过程中,通过琼脂糖凝胶柱层析法有效地分离出了目标质粒,并得到了相对较纯的质粒样品。
通过紫外线照射观察质粒形态,进一步确认了提取效果良好。
2. 质粒浓度结果根据浓度检测结果,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质粒的含量。
这对后续实验的设计和操作非常重要。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使用琼脂糖凝胶柱层析法提取质粒,成功获得了相对纯净的目标质粒样品。
质粒的浓度检测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实验的成功。
这为后续的实验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改进和展望1. 实验中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提取方法,比较不同方法的效果并选取最佳方案。
2. 在质粒浓度检测方面,可以引入其他的分析方法,如凝胶电泳等,以更全面地评估质粒的品质。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质粒提取实验方法综述[J]. 生物技术通讯,20XX,XX(XX):XX-XX.。
质粒提取总结(原理、小提、中提、浓度测定)

碱裂解法抽提质粒原理溶液I,50 mM葡萄糖/25 mM Tris-Cl / 10 mM EDTA,pH 8.0;(溶菌酶:使细胞壁裂解;RNase:将裂解完的RNA去除,防止RNA污染)溶液II,0.2 N NaOH / 1% SDS;溶液III,3M醋酸钾/ 2 M醋酸。
溶液I的作用:①任何生物化学反应,首先要控制好溶液的pH,因此用适当浓度的和适当pH值的Tris-Cl溶液。
②50mM葡萄糖:加了葡萄糖后最大的好处只是悬浮后的大肠杆菌不会快速沉积到管子的底部。
因此,如果溶液I中缺了葡萄糖其实对质粒的抽提本身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所以说溶液I中葡萄糖是可缺的。
③EDTA:EDTA是Ca2+和Mg2+等二价金属离子的螯合剂,配在分子生物学试剂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DNase的活性和抑制微生物生长。
在溶液I中加入高达10 mM的EDTA,无非就是要把大肠杆菌细胞中的所有二价金属离子都螯合掉。
如果不加EDTA,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是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完成质粒抽提,就不用怕DNA会迅速被降解,因为最终溶解质粒的TE缓冲液中有EDTA。
如果哪天你手上正好缺了溶液I,可不可以抽提质粒呢?只要用等体积的水,或LB培养基来悬浮菌体就可以了。
有一点不能忘的是,菌体一定要悬浮均匀,不能有结块。
溶液II:这是用新鲜的0.4 N的NaOH和2%的SDS等体积混合后使用的。
要新从浓NaOH稀释制备0.4N的NaOH,是为了保证NaOH没有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减弱了碱性。
其实破细胞的主要是碱,而不是SDS,所以才叫碱法抽提。
事实上NaOH是最佳的溶解细胞的试剂,不管是大肠杆菌还是哺乳动物细胞,碰到了碱都会几乎在瞬间就溶解,这是由于细胞膜发生了从bilayer(双层膜)结构向micelle(微囊)结构的相变化所导致。
用了不新鲜的0.4 N NaOH,即便是有SDS也无法有效溶解大肠杆菌,自然就难高效率抽提得到质粒。
如果只用SDS当然也能抽提得到少量质粒,因为SDS也是碱性的,只是弱了点而已。
质粒的提取及酶切实验报告

质粒的提取及酶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标
本实验旨在提取低分子量DNA、质粒,通过酶切实验检测质粒DNA片段长度,并处理实验结果。
二、实验原理
1、质粒DNA提取:使用特定的提取试剂,先提取溶菌酶凝胶中的质粒DNA;
2、质粒DNA酶切:采用酶切的方法,对质粒DNA进行切割,形成小片段;
3、质粒DNA测序:采用测序仪对质粒DNA片段进行测序,从而确定其长度。
三、实验材料
1、提取试剂:主要由蛋白酶、乙腈、缓冲液、EDTA等混合而成;
2、PCR反应液:主要由dNTP、聚合酶、反应缓冲液等组成;
3、酶:主要由DNA内切酶和DNA外切酶组成;
4、测序仪:用于测序质粒DNA的片段长度;
四、实验步骤
1、提取质粒DNA:将实验样品放入提取试剂中,加热30分钟,然后用混合物洗涤一次,最后离心得到清澈的液体,含有提取的质粒DNA;
2、进行PCR反应:将提取的质粒DNA作为反应液™添加到PCR管中,在适当温度下反应10分钟;
3、酶切:将PCR管中的反应液加入内切酶和外切酶中,在规定温度下酶切1小时;
4、离心质粒DNA片段:将酶切后的反应液离心,以得到质粒DNA片段;
5、进行测序:将质粒DNA片段放置于测序仪中,逐一测序后得到结果;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结果:
质粒DNA片段长度:
0.31kbp、0.48kbp、0.51kbp、0.58kbp、0.68kbp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菌液OD值越高,质粒产量越高2.大肠杆菌OD值越高,提取的质粒的浓度就越高吗???还要看质粒纯度,纯度一般在1.8-1.9最适合,再高了就是蛋白污染3.一般而言gene导入原核细胞称转化,导入真核细胞称转染。
4.用QIANGEN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质粒,我没有提不出来的经历,有以下几点要注意,从细胞、试剂盒及操作三个方面考虑:1..确定细菌是阳性转化子,应该含有你的质粒,过夜摇菌已足够,记得加抗生素。
2.关于试剂。
溶液2中是否浑浊,SDS在低温产生结晶,使用前用37度水浴。
溶液3中的醋酸钾可能产生结晶,使用前应该温水溶解。
确认洗脱液1中的乙醇没有挥发,闻一闻就知道了。
洗脱液2是否在使用前已加乙醇,加乙醇后在盖子上打钩,以免与没加的混淆。
3.抽提过程中,加溶液1(放4度保存)后应该充分悬浮菌体,以便裂解充分;加溶液2和3应该快,加溶液2后打开盖有丝状物,加溶液3出现絮状沉淀,离心要充分。
请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如果你觉得以上几点你都做的很好,试剂盒是新的,换含其它质粒的菌株试一试,如pUC18的转化子。
如果试剂和是用过的,放置太久,换其它试剂盒吧,要不换土法试试!5.Qiagen我卖这么多个,到目前还是零投诉。
不过出现问题基本如下:1。
如果是质粒超纯试剂盒,得率偏低,因为Qiagen自己得专利树脂填料,对纯度得要求比对得率得要求高,在超纯质粒的抽提过程中,得率比同类产品要低些,不过OD 得比值很好,就是纯度很高。
2。
如果是质粒小提,快速提取等,基本不出什么问题。
有些操作要注意,1。
Solution2,3有没有沉淀。
2。
细菌培养过程中,有没有抗生素选择压力,不然质粒丢失。
4。
收获细菌有没有测OD值,有些仅凭目测,呵呵,又差异得。
不过,有个建议,质粒小提,快速提取,就不要用Qiagen得了,偏贵。
6.从你跑的电泳来看,你的质粒不是很多,差不多就是300ng,可能你的小片段太少,所以你的小片断那就看不出来了,不知道你大片段分子是小片段的多少倍,一般跑电泳能看到在50ng左右,标准的MARK是每条带是50ng,如果你即使切下来了,但你的小片段太小,也是什么都看不到的,这里有一个大约估计量的公式,小片段的纳克数等于大片段纳克数乘他们分子量的比值7.提取质粒失败的可能的原因:1:克隆有问题;2:提质粒时裂解时间过长;3:质粒提取试剂盒的溶液有问题;4:有点可能本身拷贝数就比较低,可换感受态重新转化后提质粒8.做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质粒用的pGL3-Basic(长度4818bp),连接的目的片段为1.8kb,通过抗性平板筛选每次都有几个单菌落长出,挑单菌落于LB培养基扩增,之后摇菌提取质粒想做酶切验证是都阳性克隆,但是提取到的质粒具有多个条带,这样的话也就没法做酶切验证了。
如图前五个孔为同一平板上的五个单菌落提出的质粒,最后孔为1KB marker。
请大家帮忙分析是什么原因,难道是污染?不要跑质粒,因为质粒有开环,半开环,螺旋的,跑出来的条带大小不一样,你先以重组载体作为模板,做PCR,如果有,再做双酶切,跑质粒的话由于质粒的形态不一致就会跑出多个条带,一定要把质粒变成线性的跑才能验证。
验证重组载体是否构建成功包括PCR,双酶切和测序,希望能够帮到你。
9.一般marker的DNA是线性的DNA分子。
从Ecoli中直接提出来的质粒,一般直接电泳会出现所谓的超螺旋的,线性的,双环断开的。
所以在这一步,我是直接拿出测序了。
但是我在之前都会再确认下。
你可以在提质粒时,先进行下菌液PCR,确定为阳性的克隆再质粒10.冻存的菌最好拿出来以后先在抗性平板上划线复苏一下然后再挑去单菌落培养提取质粒DNA11.我一般都是50ml离心管加15ml培养基,菌液先活化2小时再接种1:100的比例接,然后培养14个小时吧,第二天用试剂盒提质粒,一般都能提出来,你的提不出来是不是传代次数太多,时间久了质粒丢失,之前有没有保存好的质粒,重新转化一次试试12.质粒怎么都能提出来的吧,只是是不是你的目的质粒而已,但是每个人操作方法也不同,我觉得你可以一步一步排除原因,首先是你的菌液,先鉴定一下,pcr什么的,确保菌是正确的,然后是摇菌,我们一般认为大肠的生长期为12—16h,所以12小时不算长,也可以参考od值,第三就是用试剂盒的操作步骤和方法了13.提质粒的话我们都是摇将近12个小时的,这应该不是提不出来的原因~如果培养时加抗生素了,保证长出来的菌是转化子,提不出来可能是由于质粒的拷贝数太低~之前我们做谷棒就是这样,一直提不出来,后来才知道是拷贝数只有不到5,根本就提不出来14.环状质粒在完整的超螺旋状态下比线性的迁移快,但是如果有nick,会比线性迁移慢,慢多少和胶浓度有关。
15.质粒:超螺旋形式跑得最快,其次是完全线性化的质粒,再就是开环形式,其中完全线性化后才是质粒真正的大小。
提取之后质粒一般有两个条带。
操作粗鲁的话可能有三条。
16.重组质粒第一步需要鉴定出正确克隆,然后过夜培养提质粒,你提质粒的菌液OD值应该为2——4。
另外你现在选的感受态转化效率没有全是金的T1转化效率高,不行可以换它。
测序确认你的目的条带17.提质粒前要先做菌落PCR或菌液PCR,正确以后再提质粒,提完以后再做酶切鉴定然后送测序。
同时你的片段只有110bp应该特别好连,检查你的酶切位点是否正确,载体有没有问题。
提质粒时一般如果在加入solutionII的时候不拉丝就不用往下提了18.正常情况下,质粒是环状的。
你提取时,试剂及外力,会对它破坏作用。
所以提取出来的质粒,会有环状、开环、线状,三种状态。
而每次提取时,这三种状态的比例,是不断变化的。
所以一般都用单酶、或双酶切作进一步的鉴定。
当然,也有用快而经济的PCR方法来鉴定,这种方法有假阳性的可能。
19.之前从别的老师那接了JM109,我所需要的目的基因在其质粒上(Amp抗性),经摇菌并用20%甘油保存、试剂盒提取、1%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单一条带(约2500bp),目的基因能扩增出来。
但是过了近一个月,我再用之前保存的甘油菌划线、摇菌、试剂盒提取质粒、1%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单一条带(近6000bp)。
那么问题来了,同一株菌种提取得到的质粒大小竟然不一样,我又做了几次重复,提取出来的质粒大小都是近6000bp,都能扩增出来我所需要的目的基因!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可能是两个质粒重组了,这事我也遇到过,用酶切一下再看就好了20.1.如果连入外源基因,不大可能2500bp,一般来说;。
puc18算是很小的了,也有2.7kb,所以你第一看到的是超螺旋状态,至于大小,肯定比2500大。
2.一般我们提取质粒,看到的是超螺旋的,如果放置时间过长,也可能产生,解螺旋的,也就是好开环的,电泳速度低,但基本不会全部变成解螺旋的。
两次看到的大小不同,个人感觉不大可能是因为构想导致,可能是质粒在大肠杆菌体内形成了二聚体,但这种情况,只是听说过,没有见过。
先进行单酶切看看。
21.我提取质粒一般只用了试剂盒里面的前三种溶液(任何试剂盒都有三种溶液,要么是solution I,solution II和solution III,或者Buffer P1,Buffer P2和Buffer P3等等啦,当然这三种溶液可以自己配,本人嫌麻烦就是用的试剂盒里面的),后面的就是嫁接的碱法提取法,从来不用带的柱子,一般3mL菌液提取的质粒大概是2000ng/uL*50uL左右,取1uL电泳检测效果蛮好,后续酶切转染稀释一下用,效果挺好的!22.可以将洗脱液加热,再过柱子,可过两次增加洗脱效率。
还有注意裂解菌时是否都悬浮起来23.我一般是5-6ml菌液,用35-45ul水洗脱。
正常情况下400ng/ul*40ul24.最多5微升菌液,浓度在一百到两百左右,在260有峰值25.冻存的菌液可能提取不到质粒。
26.为什么提取的不同质粒有的有好几个条带,有的只有一个条带,而且提取的同种菌里保藏的同种质粒两次提取出来的条带也不一样?再有就是质粒是环状的,那跑琼脂糖凝胶电泳还能判断它的大小吗?有意义吗?你看到的几条带应该分别是超螺旋、开环和复制中间体(小到大),提质粒时操作差别会让这三种形态质粒量上有差异,一条带的时候一般都是超螺旋的。
直接电泳只能作为大小的参考,想要确定大小需要单酶切后电泳27.我们实验室是用axygen的质粒盒进行质粒提取的。
这几天一直在提质粒,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在加入s2和s3之后,10min离心,这之后产生的上清很少。
之前提取都是产生一团白色的贴壁物质,现在变成了一团白色伴有半透明的水包,这样子产生的上清很少,求指导是什么原因!研一狗问的问题很低端,求大神解答!这种情况最大可能性是菌液使用量太大了。
减少菌液使用量再试试。
裂解没做好估计是菌液没有裂解完全,或者离心的转数小了!28.质粒提取试剂盒天根的和omega的都不错,不过我喜欢用omega的,因为比天根的步骤少。
我们实验室都是用的是杭州AXYGEN的,它们公司专门做质粒提取的,试剂盒很好用,比较过的。
用过天根的,跟它比,不太好,提取效率。
29.1.5-2ml的话70ul应该是70-120ng/ul,这个量貌似也不高啊!当然有可能和你的菌有关,我们2ml菌液100ul洗脱可以提260ng/ul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