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史选讲知识提纲
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5篇)

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5篇)第一篇: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学数学要对整个数学知识点的脉络有清晰的掌握,就是心中要有一个发展的数学框架。
把每单元前的单元介绍看看,注意后几行,一般都是重点。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1一、集合、简易逻辑(14课时,8个)1.集合;2.子集;3.补集;4.交集;5.并集;6.逻辑连结词;7.四种命题;8.充要条件.二、函数(30课时,12个)1.映射;2.函数;3.函数的单调性;4.反函数;5.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6.指数概念的扩充;7.有理指数幂的运算;8.指数函数;9.对数;10.对数的运算性质;11.对数函数.12.函数的应用举例.三、数列(12课时,5个)1.数列;2.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3.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4.等比数列及其通顶公式;5.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四、三角函数(46课时17个)1.角的概念的推广;2.弧度制;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4,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6.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7.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8.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9.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0.周期函数;11.函数的奇偶性;12.函数的图象;13.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4.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15.正弦定理;16余弦定理;17斜三角形解法举例.五、平面向量(12课时,8个)1.向量2.向量的加法与减法3.实数与向量的积;4.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5.线段的定比分点;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7.平面两点间的距离;8.平移.六、不等式(22课时,5个)1.不等式;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证明;4.不等式的解法;5.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七、直线和圆的方程(22课时,12个)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2.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3.直线方程的一般式;4.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5.两条直线的交角;6.点到直线的距离;7.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8.简单线性规划问题.9.曲线与方程的概念;10.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11.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12.圆的参数方程.八、圆锥曲线(18课时,7个)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3.椭圆的参数方程;4.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5.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6.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7.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九、(B)直线、平面、简单何体(36课时,28个)1.平面及基本性质;2.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3.平面直线;4.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与性质;6.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7.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8.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9.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10.空间向量的数量积;11.直线的方向向量;1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3.异面直线的公垂线;14异面直线的距离;1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16.平面的法向量;17.点到平面的距离;18.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19.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20.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21.平行平面间的距离;22.二面角及其平面角;23.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24.多面体;25.棱柱;26.棱锥;27.正多面体;28.球.十、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18课时,8个)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2.排列;3.排列数公式’4.组合;5.组合数公式;6.组合数的两个性质;7.二项式定理;8.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十一、概率(12课时,5个)1.随机事件的概率;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3.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4.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5.独立重复试验.选修Ⅱ(24个)十二、概率与统计(14课时,6个)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3.抽样方法;4.总体分布的估计;5.正态分布;6.线性回归.十三、极限(12课时,6个)1.数学归纳法;2.数学归纳法应用举例;3.数列的极限;4.函数的极限;5.极限的四则运算;6.函数的连续性.十四、导数(18课时,8个)1.导数的概念;2.导数的几何意义;3.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4.两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5.复合函数的导数;6.基本导数公式;7.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8函数的值和最小值.十五、复数(4课时,4个)1.复数的概念;2.复数的加法和减法;3.复数的乘法和除法答案补充高中数学有130个知识点,从前一份试卷要考查90个知识点,覆盖率达70%左右,而且把这一项作为衡量试卷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这一传统近年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关注思维,突出能力,重视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考查.现在的我们学数学比前人幸福啊!相信对你的学习会有帮助的,祝你成功!答案补充一试全国高中数x的一试竞赛大纲,完全按照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即高考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和方法,在方法的要求上略有提高,其中概率和微积分初步不考。
新课程高中数学选修课数学史选讲共153页文档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谢谢你的阅读
新课程高中数学选修课数学史选讲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数学史知识提要

《数学简史》知识提要1 数学史的意义及研究对象: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主要对象包括:重要数学成果、重大数学事件和重要数学人物,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一般文化的联系。
2 数学文化的特点数学史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有着特殊地位,这是由数学的文化特点决定的。
数学文化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以抽象的形式,追求高度精确、可靠的知识。
(2)数学追求最大限度的一般性模式特别是一般性算法的倾向。
(3)数学是创造性活动的结果,追求艺术和美的特征。
3历史上对数学的认识:亚里斯多德:量的科学;笛卡儿:顺序与度量的科学;恩格斯: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美国学者:关于模式的科学。
第一章早期数学主题:以实用为主的早期数学的形成与发展早期数与形概念产生于“河谷文明”。
兴起于埃及(尼罗河)、美索不达米(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国(黄河和长江)、印度(印度河和恒河)等河谷地区的古代文明,史称“河谷文明”。
1数与的起源(1)早期记数:手指计数、石子记数、结绳记数和刻痕记数。
(2)早期的记数系统:除了巴比伦采用60进制,玛雅采用20进制,其他文明诸如:印度、中国、希腊等均属十进制数系。
(3)几个文明地区几何学来源:古埃及测地和测量;古印度宗教;古中国天文观测。
2古埃及(1)主要文献:象形文字;两部纸草书:莱茵德纸草书(84个问题)和莫斯科纸草书(25个问题)。
(2)主要成果:十进制为基础的记数系统,没有位值概念;单位分数是埃及数学一个重要而有趣的特色;几何问题大都与土地面积和谷堆体积计算有关,特别是正确的平截头方锥体体积公式是一个突出贡献。
(3)古代埃及早期数学发展的特点:古代埃及数学是实用数学;古代埃及人没有命题证明的思想,不过他们常常对问题的数值结果加以验证;古埃及人的面积、体积算法对精确公式与近似关系往往不作明确区分,这又使他们的实用几何带上了粗糙的色彩;古代埃及的数学发展具有和它文明一样的静止特性。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3-1数学史选讲《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 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了解刘徽的《青朱出入图》. 2.请简述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有关内容. 3.课后观看《大数学家陈省身》,并写 观后感.
1.最早创用了十进位制
2.最早发现了负数
3.首创了代数学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1. “倍,为二也。”
2. “平,同高也。” 这与欧几里得几何学定理“平行线 间的公垂线相等”意思相同。
3. “中,同长也。” 这里的“中”指物体的对称中心,也 就是物体的中心为与物体表面距离都相等的点。 4. “圜,一中同长也。” 墨子指出圆可用圆规画出,也可 用圆规进行检验。圆规在墨子之前早已得到广泛地应用,但给 予圆以精确的定义,则是墨子的贡献。墨子关于圆的定义与欧 几里得几何学中圆的定义完全一致。
商高曾于《周髀算经》中提到“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 修四,径隅五”。
中国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周髀算经》的开头,记载着 一段周公向商高请教数学知识的对话:
周公问:“我听说您对数学非常精通,我想请教一下:天没有 梯子可以上去,地也没法用尺子去一段一段丈量,那么怎样才能得到 关于天到地的数据呢?” 商高回答说:“数的产生来源于对方和圆这些形体的认识。其 中有一条原理:当直角三角形„矩‟的一条直角边„勾‟等于3,另一条直 角边„股‟等于4的时候,那么它的斜边„弦‟就必定是5。这个原理是大 禹在治水的时候就总结出来的呀!”
1876年4月1日,伽菲尔德在《新英格兰 教育日志》上发表了他对勾股定理的这 一证法。 1881 年,伽菲尔德就任美国第二十任总 统。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对勾股定理 直观、简捷、易懂、明了的证明,就把 这一证法称为“总统”证法。
中国古代数学家们对于勾股定理的发现和证 明,在世界数学史上具有独特的贡献和地位。 尤其是其中体现出来的“形数统一”的思想 方法,更具有科学创新的重大意义。事实上, “形数统一”的思想方法正是数学发展的一 个极其重要的条件。正如当代中国数学家吴 文俊所说:“在中国的传统数学中,数量关 系与空间形式往往是形影不离地并肩发展着 的 ...... 十七世纪笛卡儿解析几何的发明, 正是中国这种传统思想与方法在几百年停顿 后的重现与继续。”
高中数学史选讲知识提纲

高中数学史选讲知识提纲第一章数学发展概述§1 从数学的起源早期发展到初等数学形成一、数学的起源,早期发展(p1-p3)主要标志:数的概念、记数系统、算术、几何等初步形成。
1.数的概念和计数系统 2.经验几何的发展中国最早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了勾股定理。
古埃及在19世纪中期和末期发现两卷纸草书,一卷是“莱茵德草卷”,一卷是“莫斯科草卷”。
3.算术二、初等数学(常量数学的形成)(p3-p7)到公元16世纪,经过系统整理和理论概括形成初等数学,也就是常说的常量数学。
1.希腊(坚持数学中的演绎法和抽象方法)(1)欧几里得,著作《原本》(中文翻译:《几何原本》)是数学史上的第一座理论丰碑,其最大的攻绩在于确定了数学中的演绎模式。
(2)阿基米德对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接近于积分计算。
(3)丢番图的《算术》是古希腊人在代数方面取得的最高成就,书中不仅解决了许多不定方程,而且开始用一套缩写符号表示代数问题,这为以后符号数学的发展开了先河。
2.中国(p4-p6)《九章算术》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它是中国最重要的数学著作,包含了丰富的数学成果,例如,算术方面的此例算术,盈不足术,代数方面的方程术、正负术、开方术等。
(P4)刘徽撰《九章算术注》,其中割圆术是极限思想的萌芽。
刘徽和南北朝时期的祖暅计算球体积的方法是积分学的萌芽。
公元5世纪的《张邱建算经》提出了世界著名的百鸡问题。
他发了三组答案,他是数学史上发出一题多解的第一人。
祖冲之,给出了 的上下界。
南朝《孙子算经》中有“物不知数”问题,通常称作“孙子问题”即孙子定理,中国剩余定理。
杨辉的著作《详解九章算经》中有一张珍贵的图——“开方作法本源图”,也即“贾宪三角,这张图给出了指数为正整数的二次式展开的系数表。
西方人把此三角称作“帕斯卡三角形”。
(p6)宋元一个最深刻的动向是向代数符号化的进展,这就是天元术与四元术的出现。
元朝李治所著《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是最先阐述天元术的著作(天元术:设未知数列方程的一般方法)。
高中数学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高中数学选修3-1:数学史选讲一、内容与要求通过生动、丰富的事例,了解数学发展过程中若干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与重要成果,初步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完成一个学习总结报告。
对数学发展的历史轨迹、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写出自己的研究报告。
本专题由若干个选题组成,内容应反映数学发展的不同时代的特点,要讲史实,更重要的是通过史实介绍数学的思想方法,选题的个数以不少于6个为宜。
以下专题可供选择。
1.早期算术与几何--计数与测量◆ 纸草书中记录的数学(古代埃及)。
◆ 泥板书中记录的数学(两河流域)。
◆ 中国《周髀算经》、勾股定理(赵爽的图)。
◆ 十进位值制的发展。
2.古希腊数学◆ 毕达哥拉斯多边形数,从勾股定理到勾股数,不可公度问题。
◆ 欧几里德与《几何原本》,演绎逻辑系统,第五公设问题,尺规作图,公理化思想对近代科学的深远影响。
◆ 阿基米德的工作:求积法。
3.中国古代数学瑰宝◆ 《九章算术》中的数学(方程术、加减消元法、正负数)。
◆ 大衍求一术(孙子定理)。
◆ 中国古代数学家介绍。
4.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数与形的结合◆ 函数与曲线。
◆ 笛卡尔方法论的意义。
5.微积分的产生--划时代的成就6.近代数学两巨星--欧拉与高斯◆ 欧拉的数学直觉。
◆ 高斯时代的特点(数学严密化)。
7.千古谜题--伽罗瓦的解答◆ 从阿贝尔到伽罗瓦(一个中学生数学家)。
◆ 几何作图三大难题。
◆ 近世代数的产生。
8.康托的集合论--对无限的思考◆ 无限集合与势。
◆ 罗素悖论与数学基础(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9.随机思想的发展◆ 概率论溯源。
◆ 近代统计学的缘起。
10.算法思想的历程◆ 算法的历史背景。
◆ 计算机科学中的算法。
11.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 现代中国数学家奋发拼搏,赶超世界数学先进水平的光辉历程。
二、说明与建议1.本专题不必追求数学发展历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学生生动活泼的语言与喜闻乐见的事例呈现内容,使学生体会数学的重要思想和发展轨迹。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3-1数学史选讲《数学史选讲:引言》

分清数学中的“真”与“可证”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任何形式的系统都不能完全刻画数学理论,总有 某些问题从形式系统的公理出发不能解答。 25岁的哥德尔破天荒地第一次分清了数学中的 “真”与“可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证明的命题 固然是真的,但是真的命题却未必一定可证。这一切 突破了人们对数学真理的传统理解,永远地改变了数 学家们的真理观,使数学真理的认识走向了新高度。
1.早期的算术与几何 2.古希腊数学
数学成为真理的化身 时间阶段:16世纪以前
3.中国古代数学瑰宝
4.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 5.微积分的诞生 6.近代数学两巨星 7.千古谜题
运动变化进入数学
时间阶段:17世纪~19世纪
当 代 数 学
8.对无穷的深入思考 9.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
时间阶段:19世纪~至今
二、你所不知道的数学?
1. 人类史上第一个文本记载的是什么?
——财经文件“数字”。
来自古城乌鲁克大约公元前3400——公元前3000年的 泥板,记载着当时的行政文书。
2.数学第一次危机—— 2 的出现
希帕苏斯
三、刻苦钻研、勇于开拓的数学家 们
欧拉
华罗庚
四、数学史选讲内容概要
古 代 数 学 近 代 数 学
数学史选讲:引言
一、数学是什么?
•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 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
最早的数学知识诞生在那些地 方? 为什么像 2、 3 以及 这样的数 称为无理数呢?
几何问题为什么要进行推理证 明呢? 你想了解数学家们是怎么思考 这些问题的吗?
数学知识的形成与人类认识 自然的历史一样漫长,是随着 人类生活、生产活动而自然产 生、发展和成熟的。
高一数学必修二历史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二历史知识点在高一数学必修二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会接触到一些与数学发展历史相关的知识点。
这些历史知识点的了解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数学的本质和演变过程非常有帮助。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一数学必修二中的历史知识点。
1. 数学的起源数学作为人类最古老的科学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希腊和古印度等古代文明时期。
在这些文明中,数学主要用于计算、测量和解决实际问题。
2. 古希腊几何学古希腊几何学是数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支,由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所创立。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该领域的经典著作。
他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几何定理,如勾股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质等。
3. 阿拉伯数字系统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十进制数字系统是源自于古代印度的阿拉伯数字系统。
阿拉伯数字系统的特点是使用10个基本数字,分别是0、1、2、3、4、5、6、7、8、9,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表示不同的数值。
这个系统在中世纪传入欧洲,并逐渐取代了罗马数字系统。
4. 笛卡尔坐标系笛卡尔坐标系是由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在17世纪引入的一种图像方式,用于几何和代数的结合。
通过在平面上引入坐标轴、坐标点和距离的概念,使得几何问题可以用代数方式来表示和解决,为后来的解析几何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 微积分的发展微积分是现代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的发展离不开牛顿和莱布尼茨的贡献。
17世纪末,牛顿和莱布尼茨几乎同时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
微积分将代数和几何结合在一起,为研究变化和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6. 群论的兴起群论是数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9世纪。
群论研究的是一种代数结构,通过定义一种运算和该运算的一些性质,研究不同对象之间的对称性和变换关系。
群论不仅在数学领域有广泛应用,也在理论物理等其他学科中有重要影响。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
历史知识点告诉我们,数学并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数学发展概述§1 从数学的起源早期发展到初等数学形成一、数学的起源,早期发展(p1-p3)主要标志:数的概念、记数系统、算术、几何等初步形成。
1.数的概念和计数系统2.经验几何的发展中国最早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了勾股定理。
古埃及在19世纪中期和末期发现两卷纸草书,一卷是“莱茵德草卷”,一卷是“莫斯科草卷”。
3.算术二、初等数学(常量数学的形成)(p3-p7)到公元16世纪,经过系统整理和理论概括形成初等数学,也就是常说的常量数学。
1.希腊(坚持数学中的演绎法和抽象方法)(1)欧几里得,著作《原本》(中文翻译:《几何原本》)是数学史上的第一座理论丰碑,其最大的攻绩在于确定了数学中的演绎模式。
(2)阿基米德对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接近于积分计算。
(3)丢番图的《算术》是古希腊人在代数方面取得的最高成就,书中不仅解决了许多不定方程,而且开始用一套缩写符号表示代数问题,这为以后符号数学的发展开了先河。
2.中国(p4-p6)《九章算术》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它是中国最重要的数学著作,包含了丰富的数学成果,例如,算术方面的此例算术,盈不足术,代数方面的方程术、正负术、开方术等。
(P4)刘徽撰《九章算术注》,其中割圆术是极限思想的萌芽。
刘徽和南北朝时期的祖暅计算球体积的方法是积分学的萌芽。
公元5世纪的《张邱建算经》提出了世界著名的百鸡问题。
他发了三组答案,他是数学史上发出一题多解的第一人。
祖冲之,给出了 的上下界。
南朝《孙子算经》中有“物不知数”问题,通常称作“孙子问题”即孙子定理,中国剩余定理。
杨辉的著作《详解九章算经》中有一张珍贵的图——“开方作法本源图”,也即“贾宪三角,这张图给出了指数为正整数的二次式展开的系数表。
西方人把此三角称作“帕斯卡三角形”。
(p6)宋元一个最深刻的动向是向代数符号化的进展,这就是天元术与四元术的出现。
元朝李治所著《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是最先阐述天元术的著作(天元术:设未知数列方程的一般方法)。
朱世杰在《四元玉鉴》中研究了高阶等差极数和内插法,他写的《算学启蒙》,在这部书中给出了正负数乘除法的法则。
3.印度和阿拉伯世界(p6-p7)在代数方面阿拉伯人的第一个贡献是提供了这个学科名称,来源于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花拉子米《代数学》一书之名,可译为《移项和消除的学科》。
4.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虚数。
英国纳皮儿发明了对数,并在1614年发展,1624年布里格斯计算出第一批十进位对数表。
§2 从变量数学到现代数学一、变量数学(p8)1.解析几何的诞生:解析几何的创立是度量数学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1637年笛卡尔著作《几何学》是这一里程碑的标志。
2.微积分:牛顿和莱布尼茨分别独立地建立了微积分,在度量数学的发展中,这是第二个决定性的步骤。
二、现代数学1.(1)几何(p10-p11)19世纪上半叶,波约和罗巴切夫斯基建立了新的几何——非欧几何学,几何学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1854年德国著名数学家黎曼提出了“几何空间种类无限多”的思想,并指出这些空间可能现实的意义。
(2)代数:法国,伽罗瓦(p10)(3)分析(p10-p12)德国数学家康托,在19世纪末创立了集合论。
20世纪初,数学家希尔伯特提出了23个重要数学问题。
20世纪末,英国数学家维尔斯解决了“费马大定理”。
2.计算机与数学数学家图灵和冯·诺依曼,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1976年1月到6月,伊利诺大学的哈肯和阿佩尔借助3台计算机运行了一千多个小时终于成功证明了四色猜想。
3.数学应用(p12)第二章数与符号的阅读提纲1.十进制(p14)(1)是现在通用的记数法,叫阿拉伯记数法。
准确叫法:印度——阿拉伯记数法。
(2)传播路径:印度→阿拉伯国家→欧洲。
(3)重要思想是“位值制”。
(p14)(4)中国、埃及、印度采用十进制(中国是最早采用十进制的国家)巴比伦人采用六十进制;罗马人采用十二进制;玛雅人采用二十进制。
练习P152.数的扩充重要结论:中国是世界上对负数认识最早的国家,负数是在《九章算术》中首先出现的。
(p16)(1)历史顺序:正整数→分数→无理数→负数→零→虚数(复数)(2)无理数:无理数的发现过程中:①错误结论:任何两条线段比都是整数的比或者说这个比是有理数。
②希帕苏斯(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并不是任意两条线段都有一个公共度量,即给定单位线段,存在着不可公度的线段。
是无理数(证明过程:p16)(3)负数:1629年,吉拉尔在《代数新发现》中明确主张:负数和正数具有同等的地位,负数可以作为方程的根,负数是正数的相反数。
(4)“0”是印度人首先发明的,起初用空位表示“0”。
(5)虚数进程(p18-p19):婆什伽罗(印度)→舒开(法国)→卡尔丹(意大利)→吉拉特(荷兰)→笛卡尔→韦塞尔(挪威)→高斯婆什伽罗:第一个遇到虚数的人;卡尔丹:第一个认识虚数的人;笛卡尔:他造出虚数这个词;高斯:他引进了复数3.数学符号(p22-p24)文字阶段——简写阶段——符号阶段第三章几何学发展史1.从经验几何到演绎几何(p26-p31)(1)古希腊的泰勒斯是第一个提出几何学系统化的人,他被同时代的人尊为“希腊七贤”之一。
(2)毕达哥拉斯学派:证明了勾股定理,因此,西方人称此定理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3)几何作图的三大难题:(详见P28)这三个问题都是不可解的。
三大难题:三等分任意角、化圆为方、立方倍积(也叫“倍立方问题”)(p28)(4)欧几里得的《原本》是第一个逻辑结构严谨有体系的几何著作,共13卷。
(详见P29)(5)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与数学家徐光启合译了《原本》前6卷,中译名《几何原本》。
1847年,李善兰译完《原本》后七卷。
(6)欧氏几何要义:给出了“定义”“公理”“公设”“命题(包括作图与定理)”4种不同的概念。
(7)《圆锥曲线论》:古希腊演绎几何的最高成就,由阿波罗尼奥斯完成,它是继《原本》后又一本数学巨著。
2.投影画与射影几何(p32-p36)布鲁内莱斯基:建立了透视体系。
射影几何的诞生:阿尔贝蒂、帕斯卡、丢勒。
射影几何的现实意义:把艺术与数学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拉斐尔的《圣母的婚礼》。
艺术也可促进数学的发展:射影几何的理论是艺术的产物,它的出现引入了新的几何观点和思想。
①有两种几何,一种是触觉几何(如欧氏几何);一种是视觉几何。
②投影和截影原理。
(详见P35)(3)丢勒:油画家、版画家、装饰设计家、工程师、科学家、数学家。
作品有:《为坐着的男人画像》、《为躺着的妇人画像》、《画罐》、《画琵琶》。
3.解析几何(p37-p39)(1)创始人:笛卡儿与费马(2)笛卡儿1637年6月8日出版《方法论》、其中《几何学》是《方法论》的附录,这一天是解析几何的诞生日。
(3)解析几何要义:一个是坐标思想,另一个是方程与曲线思想。
牛顿把这个分支叫作解析几何。
(4)解析几何的意义:(详见P 38共4点)第四章 数学史上的丰碑——微积分§1 积分思想的渊源(p41-p44)一、积分发展的历史足迹(p41)求积问题就是求图形的面积、体积问题,该问题直到牛顿和莱布尼茨建立微积分才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求积问题是促使微积分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刘徽1.刘徽是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宝贵的数学遗产。
他是我国最早明确主张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
认为数学如“庖丁之理”,应讲求技巧,见简即用。
2.刘徽的割圆术刘徽的割圆术是极限思想的开始,他计算体积的思想是积分学的萌芽。
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
如果在内接正n 边形的每个边上作一高为MN 的矩形,则2022()n n n n S S S S S <<+-,刘徽得到圆周率 3.14π≈,化成分数是15750——微率。
§2 圆周率(p46-p48)一、关于π圆周率的定义: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比——π。
1761年,兰伯特证明π的无理性。
1882年,德国数学家林德曼证明π是超越数,即π不是整系数代数方程的解,这就证明了“化圆为方”问题是不可解的。
二、祖冲之与圆周率祖冲之是对圆周率贡献最大的中国数学家。
祖冲之用分数形确定了圆周率的近似值:约率227,密率355133。
如果将圆周率π表示成连分数,其渐近分数是:322333355103993,,,,,1710611333102…… 三、圆周率与极限思想1671年 苏格兰数学家格列高里利用1114(1......)357π=-+-+计算圆周率。
1777年 法国数学家蒲丰提出随机投针实验计算π。
§3 微积分(p50-p54)一、微积分的创立(创始人:牛顿,莱布尼茨) P50 了解 背景中的4大问题二、牛顿 1.《流数简论》是历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微积分文献,反映了牛顿微积分的运动学背景。
2.牛顿完成的3篇微积分论(1)《运用无限多顶方程的分析》,简称《分析学》完成于1669年。
(2)《流数法与无穿级数》简称,《流数法》完成于1671年。
(3)《曲线求积术》,简称《求积术》完成于1691年。
1687年,牛顿出版了他的力学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简称《原理》。
在《原理》中最早表述了牛顿创立的微积分学说.因此《原理》成为数学历史上的划时代名著。
第五章 无 限(p58-p69)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1.无限集:有无穷个元素 如:自然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复数集。
2.基数: 在集合A 与B 之间,若存在一个一一对应则称它们有相同的基数,并称它们是对等的。
3.可数集: 若一个集合与全体正整数集合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则就这个集合是可数集。
例如:有理数集与正整数集基数相同,都是可数集。
练习:用u 表示所有以5结尾的正整数,即 }{5,15,25,35,......u =,建立u 与正整数集的一一对应关系。
4.不可集数:若一个集合与全体正整数集合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既这个集合是不可数集。
例:实数集、实数集(0,1)、无理数集等都是不可数集。
注:(1)实数集与正整数集基数不同。
(2)不可数集数量大大超过可数集数量。
练习:(1)全体偶数多,还是全体正数多?(2)全体有理数多,还是全体正整数多?(3)全体实数多,还是全体有理数多? 第六章 几个数学问题(p71-p89)一、费马大定理(1)内容:n n nx y z +=,0xyz ≠,当2n >时,方程没有整数解。
二、哥尼斯堡七桥问题(1)内容:P(2)解决过程:问题可简化为是否能一笔画成右图。
欧拉结论:(1)七桥问题无解(2)一笔画成的图的条件:没有奇数顶点或者只有2个奇数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