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个体化用药
浅析药物基因检测对个体化用药的影响

浅析药物基因检测对个体化用药的影响药物基因检测是一种通过分析个体基因型来指导个体选择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的方法。
它本质上是将个体基因信息与药物的药理特性相结合,以实现个体化用药。
药物基因检测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为每个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检测个体的基因型,可以了解患者的基因变异情况,进而预测特定基因型对药物代谢、药物反应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可能的影响。
这样一来,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型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药物种类以及给药途径,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药物基因检测对个体化用药的影响体现在个体药物代谢能力的预测上。
个体的药物代谢能力主要由细胞色素P450(CYP)酶系统和其他代谢途径决定。
CYP酶的活性可能因基因多态性而有所不同。
有些患者(如快代谢者)可能会快速代谢药物,导致治疗不足;而另一些患者(如慢代谢者)则可能会慢速代谢药物,导致药物积累和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
通过药物基因检测,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CYP酶基因型,据此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频率,以确保药物在患者体内的浓度处于有效范围,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物基因检测在个体化用药中仍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药物基因检测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金钱,且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和指南来指导临床应用。
药物基因检测结果的解读和应用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
药物基因检测当前仅关注较为常见的基因多态性,对于罕见变异或复杂遗传机制的影响仍不清楚。
个体基因型只是影响药物反应和不良反应风险的一个方面,药物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疾病状态等,需要综合考虑。
药物基因检测可以为个体化用药提供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它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药物基因检测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来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实现更广泛的临床应用。
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标准和指南,并培养专业人才,以确保药物基因检测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CYPC-基因检测对药物的个体化治疗

图示
备注 EM
代谢 速度
快
IM
中
PM
慢
中国人频率 (n=283)
42.4%
43.4%
14.2%
第三部分 CYP2C19基因检测与临床药物反应
17
临床上常用的经由CYP2C19代谢的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 Omeprazeol
奥美拉唑 Lansoprazole
兰索拉唑 Pantoprazole
泮托拉唑
Rabeprazole 雷贝拉唑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May, 2008
Trenk et al find CYP2C19 polymorphism is associated with adverse outcomes for patients on clopidogrel followed for one year
氯吡格雷反应存在多样性,低反应的发生率比较高
早期(2002至2005年间)临床研究报道,氯吡格雷低反应发生比例非常高:
试验
n
Jaremo 1
18
Gurble 2
92
Mueller 3
105
Kesmarkey 4 226
Matezky 5
60
总计
501
病人 PCI PCI PCI CVD AMI/PCI
泮托拉唑 pantoprazole
雷贝拉唑 rabeprazole
埃索美拉唑 Esomeprazol e
Eur J Clin Pharmacol
20
(2009)65:55–64
2.神经类药物
癫痫和抑郁症
相关精神科药
物,包括:
临床医学中的药物治疗个体化及基因检测技术应用

临床医学中的药物治疗个体化及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一、引言在临床医学领域,药物治疗个体化及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正日益受到重视。
个体化药物治疗侧重于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体特征和基因变异,制定精确的药物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基因检测技术则可以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组信息,为医生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和剂量提供有力的依据。
本文将探讨临床医学中药物治疗个体化及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以及对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
二、药物治疗个体化的意义及方法1. 个体化治疗的意义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案通常采用的是“一刀切”的模式,即相同疾病的患者被给予同样的药物和剂量。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生理特征和基因变异都有所不同,同样的药物在不同个体中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通过个体化治疗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2. 个体化治疗的方法个体化治疗的方法包括根据病情和患者特征进行药物选择、剂量调整以及药物联合应用等。
在药物选择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型、病因学特征等方面进行判断,选择适合的治疗药物。
在剂量调整方面,可以根据患者的代谢能力、肾功、肝功等指标进行调整。
另外,药物联合应用也是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手段,不同药物的组合可以产生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三、基因检测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1. 基因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基因检测技术主要包括SNP分析、基因组测序和表达谱分析等方法。
SNP分析可以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了解基因在个体中的突变情况;基因组测序可以全面了解个体的基因组信息,包括突变、重组等变异情况;表达谱分析可以测定个体中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了解基因功能的差异。
2. 基因检测技术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基因检测技术可以为医生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和剂量提供依据,提高个体化治疗的效果。
以癌症治疗为例,某些患者对某些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较高,而另一些患者则对这些药物耐受性较强。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筛选出对某种药物敏感的患者,并为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报告单模板氯吡格雷等

XXXXXXXXXXXXXXX药剂科脱氧核糖核酸(DNA)位点测定报告单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67 身高:体重:民族:科室:心内科病历号:病床号:33送检医生:XXXX 送检日期:.02.09 临床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PCI术后DNA序列测定结果:(氯吡格雷用药相关基因)序号检测基因检测位点检测结果1 CYP2C19*2 681G>A(rs4244285)GG2 CYP2C19*3 636G>A(rs4986893)GG CYP2C19*1/*1野生纯合型4 PON1 576 G > A (rs662) AA:PON1突变纯合型检测结论:该患者CYP2C19酶为正常代谢型,酶活性表达正常,PON1基因型突变纯合型(AA),酶活性表达减弱。
该患者PCI术后,行标准氯吡格雷治疗,1年后发生支架血栓的风险,比正常人高11.6倍,因此,从理论上认为该患者使用常规剂量(75mg/d)的氯吡格雷可能无法有效转化为其活性代谢产物,可能导致氯吡格雷抵抗,使得血栓形成风险增加。
个体化用药建议:(1)该患者采用氯吡格雷(75mg,qd)抗血小板治疗,可能无法发挥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
因此,建议替代使用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但应关注替格瑞洛所致呼吸困难。
或给予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100mg/d)和西洛他唑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或者将阿司匹林剂量增加至200~300mg/d;或停用氯吡格雷,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
(2)调整给药方案后,应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或血栓弹力图以评价临床疗效。
(3)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有无皮肤黏膜及消化道等部位出血的发生,若出现则应调整给药方案。
(4)在应用氯吡格雷时,应避免使用CYP2C19酶抑制药,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等,因其可抑制CYP2C19酶,导致CYP2C19酶活性进一步减弱,使得氯吡格雷生物转化进一步下降,而降低氯吡格雷疗效。
如必须使用,可替代使用其他对氯吡格雷作用影响较弱的药物如雷贝拉唑或H2受体阻断剂如雷尼替丁等。
肿瘤个体化用药指导基因检测

第十五页,共28页。
化疗用药指导基因检测产品
化疗药物
铂类药物
吉西他滨 紫杉醇 甲氨碟呤 培美曲赛
检测位点 XRCC1(R194W) XRCC1(R399Q)
ERCC1(C118T)
GSTP1(I105V) CDA(A79C) CDA(G208A) MDR1(C3435T) MDR1(G2677T/A) MDR1(C3435T) MTHFR(C677T) TYMS mRNA表达量
靶向药物
吉非替尼(易瑞沙) 厄洛替尼(特罗凯) 埃克替尼(凯美纳) 西妥昔单抗(爱必妥) 帕尼单抗(维克替比) 维罗菲尼、曲美替尼、达拉非尼 伊马替尼(格列卫)
克唑替尼
曲妥珠单抗(赫赛汀)
拉帕替尼(泰克泊)
靶向治疗用药指导基因检测产品
检测基因
检测位点
EGFR
EGFR 18,19,20,21号外显子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
第二页,共28页。
癌症的治疗手段
约90%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 会用到抗肿瘤药物
第三页,共28页。
肿瘤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
• 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的同时,对增生活 跃的骨髓、胃肠道黏膜、生殖细胞、毛
结果解读 SNP-R194W:疗效CT、TT>CC SNP-R399Q:疗效GG>GA>AA SNP-C118T: 疗效CC>CT>TT
化疗药物 长春新碱
环磷酰胺
检测位点 MDR1(G2677T/A) MDR1(G2677T/A) XRCC1(R399Q)
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

5mg,分两次
77.6元
年使用金额 182.5~730元 关节置换术6314.5元 房颤12629元
15914元 28324元
年使用金额 高出华法林
5584.5~6132 11899~12446.5 15184~15731.5 27594~28141.5
口服抗凝药的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尤其是房颤患者为预防卒中发生甚至需终身用药! 与新型口服抗凝药高昂的治疗费用相比,华法林经济实惠,更容易让患者接受! 很多患者可能短期内使用新型抗凝药,但延期使用可能会换用华法林! 因此,从长期治疗的成本上,华法林不会立马完全失去市场!
CYP2C19基因检测报告解读及指导氯吡格雷用药建议
使用氯吡格雷
CYP2C19基因分型
快代谢 *1/*1
中代谢 *1/*2、*1/*3
慢代谢
*2/*2、*2/*3、 *3/*3
常规使用氯吡格雷
增加氯吡格雷剂量 或换用其他抗血小 板药(替格瑞洛)
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 (如替格瑞洛)
或增加氯吡格雷剂量、 联用西洛他唑
CYP2C9&VKORC1基因如何影响华法林?
CYP2C9基因
✓ 是细胞色素P450酶第二亚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参与华法林药物在体 内的代谢,对其体内浓度 有较大影响。
✓ 中国人群最常见的突变型为 *3型,CYP2C9 *3携带者代谢能力弱, 使用华法林后浓度会蓄积,容易出现出血事件,因此需要的华法林 剂量小。
➢ 氯吡格雷本身是一种无活性的前体药物,进入人体后,必须在肝脏 中被代谢转化为有活性的产物后才具有抗血小板作用,而在被转化 为活性产物之前,氯吡格雷是不具有抗血小板作用的。
➢ 氯吡格雷在肝脏中的代谢活化主要是由CYP2C19基因编码的S-美芬 妥英羟化酶完成(44.9%)。
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仁济医院

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临床意义: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是药物治疗中的普遍现象,也是临床药物治疗失败与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
其中各种药物相关代谢酶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成为影响患者药物治疗有效性及毒副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明确患者基因多态性(SNP)是药物精准治疗的前提。
目前为止,美国FDA已批准了有约140个需要基因信息指导才能准确治疗的药物,CFDA也推荐卡马西平等药物通过筛查基因避免发生诸如表皮剥脱性皮炎严重不良反应。
仁济医院检验科为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开展基于患者基因SNP的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项目。
具体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项目见“检验信息-临床分子诊断菜单”。
采血时间:周一至周六门诊时间检测时间:周一至周五报告时间:5个工作日高敏HBV-DNA(检测下限20 IU/mL)检测临床意义:为了满足临床对乙肝患者病毒DNA基线水平评估、药物疗效与耐药监控、治疗终点判定及治疗后复发的早期检测。
检验科开展高敏乙肝病毒DNA (高敏HBV-DNA)检测。
高敏HBV-DNA检测灵敏度高(检测下限20 IU/mL),线性范围宽(20 – 109 IU/mL),核酸提取、纯化、加样实现全自动化操作,降低人为误差,提高检测准确性。
检验过程从核酸提取开始加入内标,全程监控(提取+扩增),防止假阴性。
采血时间:周一~周六检测时间:周一~周六报告时间:3工作日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胎儿非整倍体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临床意义:仁济医院是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的“高通量基因检测技术进行产筛与疾病诊断”试点单位,为了满足临床诊断需求,检验科和妇产科联合在国家卫生计生委规范要求下开展新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的检测。
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检测项目(简称无创DNA)是筛查胎儿染色体疾病,降低出生缺陷的项目,是一种精确的筛查技术,准确率为99%。
本项目定性检测孕周为12-24周的高危孕妇(如产前常规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高风险、35岁以上高龄孕妇等)所孕育胎儿的染色体非整倍体(13-三体、18-三体、21-三体)。
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概述

不同实验室和机构之间的检测方法、数据解读标准和流程可能存在差异,导致检测结果不一致。需要制定统一的 行业标准和规范,促进标准化进程。
伦理、法律与隐私保护问题
伦理考量
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涉及个人基 因信息,应尊重个人隐私权和自 主权。在检测过程中应遵循伦理 原则,确保受检者知情同意和隐
私安全。
此外,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还可以应用于健康管理领域,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基因变异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
04 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的挑 战与前景
数据解读与标准化问题
解读准确性
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涉及复杂的基因变异信息,准确解读这些数据是关键。需要建立标准化的解读方法和流程, 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等健康指导。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其他相关技术
其他相关技术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 态性分析(RFLP)、单链构象多态性 分析(SSCP)、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等。
这些技术可用于检测基因突变和多态 性,为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提供依据。
03 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的应 用领域
肿瘤个性化治疗
肿瘤个性化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基因变异情况,为其提供针 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个体化用药基 因检测可以检测肿瘤细胞的基因变异,为医生提供治疗依据 ,帮助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案例三:新药研发中的基因检测应用
总结词
加速新药研发、提高成功率
详细描述
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基因检测可以用于筛选潜在的药物靶点,评估药物的疗效和 安全性,从而加速新药的研发进程,提高成功率。
案例四:基因检测在个性化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总结词
预防疾病、个性化健康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吃多少才合适?
大人和小孩服药量不同,那么胖子和瘦子是否应该按照体重去调整药量那? 男人和女人那?
药吃多少才合适?
一般进口药是按照国外标准制定的,而欧美人体格比较健壮,中国人是否应 该减小用药那?
如何才能安全用药?
个性化药物治疗
药物反应个性化差异是极其普遍的现 象。个性化用药,才能真正用好药, 用准药。
严峻形式
全世界每年死亡的人中有1/3死于用药 不当;而我国每年有近20万人死于药 品不良反应、250万人次因用药不当 而住院;因用药失误而急救的人占急 救总数的10%。药物不良反应成为除 了癌症、脑溢血和心脏病外的第四大 死因。
药到病未除
权威数据表明,对于一种特定的药物 而言,只有1/3的医生处方真正是“对 症下药”、“妙手回春”,使得患者 从中受益;剩下的2/3,要么是药物无 效,要么是药物给患者带来了难以忍 受的毒副作用。
湘雅医学检验所相关资质
中南大学下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 盈利:周宏灏院士
中心历史
2004年10月
中南大学个体化治疗咨
询中心成立
2006年2月
2010年9月
中南大学个体化用药基 因检测中心成立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检测 所成立
依托平台
国家药物基因组反应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国际遗传药理学倡导组织(PGENI)亚洲中心;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中南大学遗传药理学亚洲示范实验室;
教育部药物基因组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卫生部临床药理学国家培训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遗传药理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个性化用药咨询指导中心;
863重点项目“重大疾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研究平台;
如何个性化用药?
个体差异来源主要是个性基因背景以 及所处环境因素,其中基因背景是决 定性因素; 通过基因突变检测和基因表达水平检 测。根据分子分型结果,可以协助实 现个性化疾病风险预测。帮助医生更 准确诊断疾病,制定个性化的资料方 案;
个性化用药治疗的好处
帮助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提 高疗效;
避免使用昂贵药物,减轻经济负担;
避免选择过敏药物,减少或者避免药 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哪些人需要进行检测?
理论上所有人。若存在下列情况应该马上进行; 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接受某种药物治疗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 脂、抑郁症、癫痫病、消化道疾病等) 自身或者家族有药物不良反应的人; 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的人; 经常接触有害物质的人; 使用某种药物效果一直不理想,病情控制不稳定的人; 某些特殊人群:如儿童和老年人;
不良用药的几个来源
自己盲目买药。(自己不是专家!)
医生盲目开药,考虑不到个体化差异。 (医生也并不都是专家!!) 医生只开最贵甚至回扣最高的药。 (巨大的药品利润空间,导致的利益 驱动,少部分医生以提成为开药的依 据,已是医药行业公开的秘密!!!)
合适的药就一定药到病除吗?
合适且用量正确才能药到病 除;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药物安全性评价关键技术平台; 中南大学遗传药物体外筛选转基因细胞研究平台; 中南大学遗传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分析和检测技术平台; 中南大学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