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合集下载

2022年北京张家口崇礼奥运知识问答题题库

2022年北京张家口崇礼奥运知识问答题题库

奥运知识问答一、必答题1.现代奥运会是_性的体育竞赛。

CA宗教B环保C国际2.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每4年在古希腊的举办一次,共举办了293届,历时1169年(公元前776年—公元393年)AA、奥林匹亚B、雅典C、斯巴达3.1992年7月21日,国际奥委会在巴塞罗那召开第99次全会,决定以为榜样,向国际社会呼吁在奥运会期间实行“奥林匹克神圣休战”。

CA、罗马B、埃及C、古希腊4.古代奥运会共举行_届。

C A296 B283 C293 D2865.顾拜旦提出的奥林匹克运动以的宗旨是:CA、更快更高更强B、重在参与C、团结和平友谊6.奥运会每年举办一次。

CA、2B、3C、47.第13届残奥会将于_____举行。

BA、2008年8月15日至9月1日B、2008年9月6日至9月17日C、2008年9月7日至9月17日D、2008年8月8日至8月24日8.古代奥运会体现了的力量。

AA、真善美B、神C、人类9.绿色奥运以理念作为指导,给奥林匹克运动带来新的启示,并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CA反增长B环保优先C可持续发展10.顾拜旦是的教育家。

AA、法国B、英国C、希腊11. 在一届冬奥会上获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是美国男子速滑健将海登,他在1980年第13届冬奥会上共获枚金牌。

A A五B六C七12.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始办于_____年。

CA、1960B、1959C、196113.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是。

CA、萨马兰奇B、罗格C、巴赫14.奥运圣火首先传到,再传到其他主办城市。

AA、雅典B、伦敦C、巴黎15.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是西南约300公里的地方。

AA.希腊雅典B.埃及开罗C.英国伦敦16.奥林匹克运动力图通过_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

BA竞争B体育运动C运动员的交流D宣传活动17.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是: AA.顾拜旦B.福楼拜C.拜占庭18.年6月23日,在法国巴黎正式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A A.1894 B.1984 C.148919.国际奥委会总部设在有世界“花园城市”之称的是:BA.希腊雅典B.瑞士洛桑C.瑞典斯德哥尔摩20.中国奥委会的宗旨是_________AA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体育运动B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C组织中国奥运运动D 提供奥运经费与器材21.第一届奥运会是1896年在举行的。

中国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的文化遗产有哪些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非常多。

下面,就一起来感受中国十大世界文化遗产的神奇魅力。

1、万里长城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

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黄山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与长江、长城、黄河同为中华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被世人誉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

历来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3、明清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沈阳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包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遗址。

200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物馆以秦始皇兵马俑为基础,在兵马俑坑原址上建立的遗址类博物馆,也是中国较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

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1976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979年向国内外公开开放。

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

5、杭州西湖杭州西湖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

中国文化要略考试之真题解析

中国文化要略考试之真题解析

5文化最早出现在《周易·贲》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核心、精华)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统一性、连续性、包容性、多样性中国文化的内在特点:突出人文主义精神;注重和谐与中庸;富有安土乐天的情趣。

中国的疆域:最东端位于和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口;西端深入亚洲大陆的腹地;最南端位于南海的曾母暗沙;最北止于东北漠河县的黑龙江江心。

1986年测得1045平方公里。

汉武帝时在行政区划上设“州”(元谋猿人)是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在云南发现,距今170万年(北京猿人)已经大量使用石器并且懂得人工取火,北京周口店发现,距今60万最能反映母系氏族文化的是(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最能反映父系氏族文化的是(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又称(黑陶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最早发现的是(龙山文化),陶器制作精美,黝黑而光亮。

关于古代文明起源的四大区域以及各自的代表文化以及具体地点:(1)黄河流域文化区: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区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二里头文化(2)长江流域文化区:河姆渡文化、马家兵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3)珠江流域文化区:石峡文化(4)辽河、内蒙古地区文化区(北方和东北草原文化区):红山文化皇的本义是“大”,而“帝”的本义是“王的称号”三皇:(伏羲)时代已经进入血缘群婚时代,教人结网捕鱼、打猎,庖牺(淮阳太昊陵的祭祀活动为中国最大规模的民间庙会)(神农)又称“炎帝”时代已经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教人制作农具,传播五谷,聚货交易,亲尝百草,发明医药。

(黄帝)又称“轩辕氏”,“有熊氏”,是中国的人文始祖。

发明衣帽,建造房屋,制造车船弓箭,黄山因黄帝得名。

五帝:少昊(姓己、名挚、号金天氏),颛顼(zhuān xū)(号高阳氏),帝喾(kù)(高辛氏)尧:又称陶唐氏,又称“唐尧”,设置百官,确定祭祀,配以乐舞舜:姓姚,号“有虞氏”,命禹治水,皋陶掌刑,后稷理农禹;与商城汤、周武王并称“三王”,称“夏伯”,禹的儿子启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中国因此进入奴隶制时代。

关于遗址博物馆开展科研的思考——以曲沃县晋国博物馆为例

关于遗址博物馆开展科研的思考——以曲沃县晋国博物馆为例

2015年9月下半月刊城市旅游规划关于遗址博物馆开展科研的思考——以曲沃县晋国博物馆为例 卢 婧遗址博物馆是现代人类与古代遗址之间沟通的媒介,是我们了解历史文化最形象的教材。

目前,我国遗址类博物馆已达150余座,几乎遍布中国所有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它的发展对我国博物馆事业的整体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在遗址博物馆开展科学研究,是我们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本文以曲沃县晋国博物馆为例,论述遗址博物馆的科研发展方向。

一、遗址与遗址博物馆(一)遗址遗址是指人类活动的遗迹,属于考古学概念,既包括人类为不同用途所营建的建筑群体,也包括人类对自然环境利用和加工而遗留的一些场所。

遗址的特点表现为不完整的残存物,具有一定的区域范围,很多史前遗址、远古遗址多深埋地表以下。

埋藏地下的遗址的发现多与人类活动有关。

(二)遗址类博物馆所谓遗址性博物馆“就是在古文化遗址上建立起的针对该遗址文化进行保护、研究、陈列的专门性博物馆就叫遗址性博物馆”。

遗址类博物馆是在古遗址上建立起来的,以保护、收藏和陈列遗址及其出土文物为主要目的,以解读和传承其遗址与文化内涵为宗旨的博物馆。

曲沃县晋国博物馆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的核心晋侯墓地而兴建的目前山西省最大的一座遗址类博物馆。

也是全国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晋文化的平台。

自1979年以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联合考古队与曲沃县文物部门合作在遗址进行长达三十余年的考古工作,揭露面积达一万三千余平方米,发掘墓葬近千座,出土青铜器、玉器等各类珍贵文物一万两千余件(套),取得丰硕的成果。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九组十九座西周晋侯及夫人墓葬的出土面世,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考古十大发现,21世纪初又被国家有关部门评为二十世纪中国一百项最重大考古发现。

这些重大的发现,确定了曲沃是晋国的始封地、是晋国早期都城所在地、是晋国宗庙社稷所在地。

并为“九五”重点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西周列王编年课题的解决提供支撑。

中国古代十大未解案件

中国古代十大未解案件

中国古代十大未解案件古往今来十大最离奇的未解之谜案件,你知道多少?下面整理了中国古代十大未解案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中国古代史上十大惊天迷案中国古代十大未解案件1 西周“九鼎”遗失古今憾九鼎,是镇国神器,属于古代至宝!相传夏启收集珍禽异兽、奇异之物,绘画成图,让工匠将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九鼎象征九州,反映全国统一和王权集中,作为夏、商、周镇国之宝,相传了二千多年。

九鼎是否仍然存在?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根据《史记》记载,秦穆公把九鼎掠到秦国都城,但《汉书》却说,九鼎沉没于彭城泗水之中,一直未能找到。

如果司马迁所说属实,九鼎应该落入秦始皇手中,何况杜牧有“始皇东游出周鼎”之说!秦始皇对九鼎十分珍爱,这是人所共知之事,九鼎极有可能陪葬入秦始皇陵,这也成为目前一些考古学家鼓动开掘秦陵动机所在。

中国古代十大未解案件2 秦朝十二铜人今何在?千古一帝,秦始皇为后世留下太多谜案,十二铜人就是其中之一!为何要铸十二铜人?原因已不是那么重要,十二铜人不翼而飞,让后世百思不得其解!关于十二铜人下落,有三种猜测:有人说,西楚霸王攻克咸阳,火烧阿房宫,十二铜人一并烧毁。

有人说,十二铜人毁于东汉末年,董卓铸造铜钱用掉十个,另外两个被苻坚销毁。

其实还有一种说法比较乐观,据史料记载,十二铜人并未销毁,十二铜人是秦始皇最爱之物,在陵墓营造好后,随同其它珠宝一起陪葬。

由于一些技术因素,秦陵挖掘暂时不能开展,因此十二铜人下落,至今无人能说清楚。

中国古代十大未解案件3 战国和氏璧流向何方?和氏璧,流传千年,奇货可居,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更传为千古佳话!和氏璧流向何方?众说纷纭,唯一肯定的是,这块宝玉尚在人间,因能耐1300摄氏度高温,一般火无法焚化。

秦灭六国,嬴政终获至宝。

有人说,秦王破和氏璧,上雕“受命于天,既受永昌”八字,就是传世玉玺,历经刘邦、王莽、司马炎之手,一直传到后唐,石敬瑭灭后唐,后唐李从珂人玉共焚,从此下落不明。

凌源简介

凌源简介

女神故里化石宝库北方花都汽车之城——凌源凌源市位于辽冀蒙三省(区)交汇处,因大凌河发源地而得名,是连接京沈两大都市群、沟通内蒙古腹地与沿海港口的重要交通接点城市。

凌源市于1992年撤县设市,全市辖22个乡镇、8个街道、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农产品加工园区、2个旅游开发区和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市总面积3278平方公里,总人口65.4万人。

凌源进入一小时都市圈。

凌源区位优势明显,101和306两条国道、锦承和魏塔两条铁路、“长深”高速公路纵横全境,正在建设的“京沈”高速铁路将于2017年竣工通车,凌源与沈阳、北京及海港间的车程将全部缩短到2小时之内,届时凌源将真正融入环渤海大经济圈和沈阳、北京两大城市圈中。

在市域内,国、省、市黑色路面通往任意一处乡村,可在1小时内抵达各重要旅游区。

凌源文化迎来发展的新时期。

凌源文化底蕴深厚。

历代文明古迹在域内均有遗存,满、蒙、回、汉多民族文化交融,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凌源古生物化石文化震撼世界,凌源位于热河古生物群化石沉积核心地带,境内分布着震惊世界的古生物化石,许多珍贵的古生物化石被称为惊世大发现。

凌源热水汤温泉文化声名远播,距凌源市区15公里的热水汤地热温泉属国家一类温泉,素有“神水圣庄”之称,2012年热水汤温泉度假区被省旅游局命名为“辽宁温泉旅游小镇”,2015年晋升为副县级旅游度假区。

凌源红石山生态旅游区位于国家级青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红石山原始森林、红石谷石林景观、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冯家沟苍鹭自然保护区等特色景观。

景区原始森林面积1200多亩,各类原生树木5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85.4%,植被率达95%,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多达60余处,是以原始植被景观为主兼具辽西丘陵景观的自然生态风景区。

红石山原石森林被专家称为“辽西原生森林植被基因宝库”,有“北国碧玉、辽西绿珠”之赞誉。

目前已开发景点30余处,正在建设登山步道,仙松岭景区已部分建成对游人开放。

山西重要考古发现概况

山西重要考古发现概况

一、旧石器时代有:芮城西侯度、芮城匼河、襄汾丁村、阳高许家窑(2011专)、朔州峙峪、沁水下川(2011学)、陵川塔水河岩厦遗址(26000-19000)、吉县柿子滩(2012学)、蒲县薛关遗址(13550±150)、襄汾大崮堆山史前石器制造场遗址(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期)等。

匼河文化中国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遗址位于山西芮城匼河村。

1957年发现,1960 ~1980年多次发掘,出土有动物化石和石制品。

石制品有砍斫器、刮削器、大尖状器、小尖状器和球状器等,研究者认为它们在风格上同北京人的石器不同,而与丁村遗址的石器属于相同的技术传统。

动物化石包含一些古老的种类,如三趾马和一种古老的剑齿象。

有的研究者据此主张匼河文化也许比北京人文化稍早;也有学者从地貌学角度分析,认为该文化的年代较晚。

在华北大石器文化发展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

吉县柿子滩遗址(2001)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遗址距今2---1万年。

位于山西省吉县县城以西的清水河沿岸,东西分布约10公里,面积约6万平方米。

1980年发现并试掘,2001年至今进行了连续发掘,共发现25处旧石器和动物化石地点。

发掘出成组的人类用火遗迹,修整石器的工作区等诸多人类活动的信息。

出土了上万件石制品、动物化石以及制作精美的蚌质穿孔装饰品,还发现了石崖上残存的赭红色岩画。

石制品大部分以石英岩为原料,器形有削状器、尖状器、锥钻、石锯、琢背石片等。

这是中国目前发现面积最大、堆积最厚、内涵最丰富的以典型细石器为主体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是研究中国华北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的珍贵资料。

二、新石器时代:夏县西阴村、翼城枣园、襄汾陶寺(2012专)、芮城清凉寺;另有灵石逍遥遗址(仰韶-二里头)、垣曲古城东关、翼城北橄、垣曲宁家坡陶窑遗址、垣曲下马遗址、临汾高堆遗址、临汾下靳墓地、太原光社,义井遗址、长治小神遗址、太谷白燕遗址等。

翼城枣园枣园遗址位于翼城县东部,地形为丘陵地带,遗址区西、南分别临近浍河上游的史伯河(滑家河)和浇底河,主要遗存分布在两条小河的交汇处东北的一条黄土梁上。

(2020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8 早期中华文化 甲骨文与青铜器(神秘的三星堆)素材 北师大版

(2020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8 早期中华文化 甲骨文与青铜器(神秘的三星堆)素材 北师大版

甲骨文与青铜器
神秘的三星堆
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位于四川省德阳广汉,总面积12平方公里。

平畴之上,有三个起伏相连的黄土堆,宛若三颗星辰,古名“三星堆”。

1 929年的春天,四川广汉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掏水沟时,不经意间触动了一块色彩斑斓的玉石,使“广汉玉器”名声鹊起,拉开人们对这里半个多世纪的发掘研究历程。

1986年7月至9月,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使三星堆名扬海内外,两坑上千件国宝重器的轰然显世震惊了世界。

它将四川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并再次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学说。

出土了造型极其神异的人面鸟身青铜像,这在中外考古史上从未发现过,还有几块成吨重的巨形玉石和大量玉璋、戈、剑等玉器。

玉石碾琢磨制雕刻均非易事,这证明,那个时代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后人几千年后才拥有的玉器雕刻技术;众多出土的青铜造像,铸造精美、形态各异,组成了一个千姿百态的神秘群体;此外,三星堆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金杖、黄金面罩、多种黄金动物图形和装饰品等,显示了古代蜀人是世界上最早开采和使用黄金的古老部族之一。

然而,专家对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的许多重大学术问题,至今争论不休: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是蜀地独自产生发展起来的,还是受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或西亚、东南亚等外来文化影响的产物?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族属为何?目前有氐羌说、濮人说、巴人说、东夷说、越人说等不同看法。

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如何?三星堆青铜器群高超的青铜器冶炼技术及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三星堆古蜀国又何以突然消亡……这些谜团,终因无确凿证据而成为悬案。

三星堆之所以被人视为无法破解的谜团,主要是由于这里还没有发现任何相关的文字记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现1、殷墟:三千年前的帝都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引发了对殷墟的发掘。

“殷墟的发现是新史学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

1899年的一天,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达仁堂中药铺购得治疗疟疾的中药。

在其中的“龙骨”上,他意外地认出了陌生的古代文字。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

“龙骨”成为值钱的古董之后,商贾为专擅厚利而隐瞒了其真正的出土地点——河南安阳小屯。

直到1908年罗振玉探悉真相,才考定了小屯就是沉寂了3000多年的商代帝都——殷墟。

从1928年到1937年春,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对殷墟进行了15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其规模和成就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抗战爆发后,发掘工作被迫中止。

1950年起,新中国的考古人员继续发掘,并于1959年设立了安阳殷墟考古工作站。

经过70多年的发掘,占地30多平方公里的殷墟清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殷墟的重大发现中,除甲骨文之外还有大量珍贵墓葬、祭祀坑、车马坑等。

小屯东北地的殷墟中心还保存了宫殿宗庙的遗址。

这些遗址和文物一方面反映了3000多年前的社会生活状况,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的文明程度和工艺水平。

著名的司母戊大鼎就是在殷墟出土的。

该鼎于1939年在安阳武官村挖出,因无法搬运,又恐落入日本人之手,于是复埋入地下,直至1946年取出,现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

2、敦煌:叹为观止的艺术宝藏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意外发现。

这座掩没在漫漫黄沙中长达1600余年的文化艺术宝库引起了巨大反响。

八十多年来,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专门学科。

1900年5月21日,一个逃荒到敦煌莫高窟的道士王圆在监督雇工清理第七佛殿下第16号石窟甬道中的积沙时,“忽有天炮震响”,“山裂一缝”,奇迹出现了。

王道士顺手用烟袋锅向裂缝处敲了几下,发现里面竟是空的。

于是,在雇工的挖掘下,一个内藏无数古经、绣画、文书、法器等无价之宝的藏经洞就这样重见天日了。

藏经洞是莫高窟寺院僧侣在躲避战乱迁徙他乡时用来珍藏佛家宝物的。

这些僧人既没回来,新来的僧人也无从得知,于是这批稀世珍宝在石洞里一睡就是近900年。

令人痛心的是,由于王道士的无知和当地官员的腐败,这批宝物先后遭到俄、英、法、日等国的“探险家”的数次豪夺,损失极为惨重。

藏经洞的发现是重新唤起人们重视敦煌的一个契机。

敦煌石窟的重要还在于它保存着为数惊人的雕塑和壁画。

这些艺术珍品经过从北朝到元代千余年的雕琢,反映了宗教的文化内容和建筑、服饰、舞乐等社会史迹,具有极高的历史、学术和科学价值,而且,其艺术价值也令人叹为观止。

3、北京人:五十万年前的祖先1929年12月2日,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这一发现为世界人类史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笔。

北京西南有一座石灰岩的小山。

采石工常常在洞穴和裂隙的砂土中发现化石。

老百姓称之为“龙骨”,并将它们卖给中药铺。

1918年,来华担任矿政顾问的瑞典人安特生偶然来到“龙骨山”。

1926年,外国学者们证实,安特生等人1923年发掘出的化石中有一颗原始人的牙齿。

这一发现震撼了世界科学界,沉睡了50万年的“北京人”化石终于被发现了。

1927年,中国地质调查研究所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分别代表中外双方签署了系统发掘周口店的协议,经费由洛克菲勒基金会提供。

1929年12月2日下午4时许,太阳落山,寒意袭来。

在昏暗的烛光下,有人忽然大声叫了起来:“这是什么?人头!”主持发掘的专家裴文中激动地将其亲手取出。

这就是这震惊世界的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

周口店的发掘工作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共发现了6个完整及较为完整的头盖骨和大量的、包括40多个人类个体的人骨化石。

此外,还有大量简朴的生产工具和用火的遗迹,为研究四、五十万年前的原始人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但令人极为痛心的是,所有二、三十年代发现的化石都于1941年太平洋战争中失踪,至今不知去向,成为不解之谜。

化石的失踪和化石的发现一样,再次震撼了全世界。

4、定陵:地下宫殿的辉煌1956年,发掘定陵的工作正式开始,一座神秘辉煌的地下宫殿被打开。

得到珍贵文物的同时,考古学界也得到了许多教训和启示。

1955年10月3日,吴晗等人上书政务院,请求发掘明长陵。

虽有郑振铎、夏鼐提出异议,但周恩来还是签字同意了。

1955年底,“长陵发掘委员会”成立。

但考虑长陵太大,考古队提议先试掘一小型陵墓以积累经验。

1956年5月19日,定陵发掘铲下了第一锹土。

发掘从宝城南侧一处砌砖塌陷处开始,在打开两条探沟后,意外发现了一块上面刻有“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的小石碑。

这一石碑是定陵建成又土封后,为在皇帝皇后一去世立即找到墓门而留下的指示标记。

依石碑所指,第三条探沟挖成。

1957年5月,正值发掘工作一周年之际,激动人心的场面出现了。

石隧道的尽头出现了“金刚墙”。

打开金刚墙,就进入了地下宫殿的第一道大门。

定陵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除万历帝及其两个皇后的三具尸骨外,还有衮服、金冠、凤冠等稀世之宝。

但是,丰富的收获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代价。

在接踵而来的“文革”风暴中,包括三具尸骨在内的大量珍贵文物被付之一炬。

此外,由于当时并不具备处理、保存特殊出土物的条件,加上工作中的失误,致使一些文物遭到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郑振铎、夏鼐于痛心疾首之际上书国务院,请求立即停止继续发掘帝陵,并得到了周恩来的批准。

就连当初积极吁请发掘的吴晗也对此后悔莫及。

5、满城:金缕玉衣、长信宫灯与博山炉1968年,在河北满城发现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子的墓葬。

金缕玉衣、长信宫灯和错金博山炉等罕见珍品得以重见天日。

河北省保定市西北20公里的满城县有一座陵山,自古就被传为帝王陵墓,当地居民也称自己的先人是给人看坟的,但没人知道更多的实情。

1968年,这个古代谜案就在解放军开山的炮声中揭开了。

5月的一天,施工官兵发现山坡上被炸出了一个大洞。

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指派考古所专家与河北文物工作队立即赶赴现场。

满城汉墓的发掘过程高潮迭起。

考古工作者们惊异地发现,山中竟藏有这样一座庞大的地下宫殿和文物宝库。

经考证,墓主是西汉中山国的第一代国王——靖王刘胜。

他在位42年,死于公元前113年2月,距今已有2000多年。

刘胜墓发掘完成后,郭沫若又根据西汉墓葬方式认定,在刘胜墓北侧不远处还应有一座其妻的陵墓。

果然,就在他所指的地方,考古人员准确地找到了刘胜之妻窦绾的墓地。

两座规模巨大、保存完整、年代明确,文物丰富的墓葬同时出土,已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

更令人振奋的是,在随葬品中还有几样稀世奇珍。

两件首次发现的最完整的金缕玉衣共用去玉片4600余片,金丝1800克。

闻名遐迩的“长信宫灯”,其宫女双手执灯的造型优美别致,设计也极为精巧。

此外还有一只华丽精美的错金博山炉,显示出西汉时期手工业和工艺美术方面的高度发展水平。

6、马王堆汉墓:帛画与两千年的古尸1971年,修地下战备医院挖出了一个震惊中外的“马王堆汉墓”。

墓中除帛画、素纱衤单衣等珍品外,还有一具历经两千多年、竟保存得栩栩如生的古尸。

在湖南省长沙市东郊五里牌外,有一个方圆半里的大土堆。

土堆中央醒目地残留着两座东西对峙、高约五丈的封土。

相传为五代时楚王马殷家的墓地,故名“马王堆”。

1971年冬天,湖南军区所属的一个医院为修建地下战备医院在这里施工。

在挖掘的过程中出现了塌方,当挖掘者用铁棍四处探测时,地下冒出了气体,使火苗变成了蓝色。

在场的人当即认定,下面有“宝贝”。

很快,湖南省博物馆决定配合该工程进行发掘,自此拉开了马王堆的发掘序幕。

在马王堆三个墓坑的数以千计的出土文物中,色彩绚丽、线条流畅、构图严密对称的“T”型彩绘帛画和包罗万象的竹简和帛书都相当著名。

而长达160厘米、仅重48克的素纱衤单衣更堪称绝世珍品。

当然,最受世人瞩目的还是那具千年不坏的古尸。

这具女尸出土时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成,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皮下脂肪丰富。

注射防腐剂后软组织尚有弹性,且四肢关节略可转动。

其胃部还残留着138粒半的甜瓜籽。

这是一具不同于“木乃伊”、“干尸”和“鞣尸”的“湿尸”,保存完好得近乎新鲜尸体,这在世界古尸记录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无怪乎到了1972年5月,古尸在湖南省博物馆公开展览时,每天参观的人数竟多达1万多,最多时达14000人,连博物馆的玻璃大门都被挤破了。

7、河姆渡:七千年前的鱼米之乡1973年6月,建翻水站时意外发现了“七千年前的鱼米之乡”——河姆渡遗址。

从此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国远古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在浙江省余姚县有一个河姆渡村。

1973年6月,余姚县罗江公社为使境内地势低洼的稻田增产,决定在河姆渡村的北隅建造一个翻水站。

当开掘水闸基坑的工程进行到地下3米时,出现了一批罕见的黑色陶片、建筑木构件以及大量古动物骨骼。

出于高度的文物保护意识,人们立即汇报了有关部门。

在考古工作者试掘三个探方,认定这是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文化层之后,对遗址的抢救性发掘正式开始了。

经测算发现,这部分遗址的范围达4万多平方米。

经过两期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后认定,遗址由4个不同时期的史前文化堆积而成,最早的一层达7000年之久。

在这片遗址上,出土了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艺术品,以及大片密集的、保存较好的木构建筑遗迹和一座形制奇特的木构水井。

而总量达到120吨以上的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存更是轰动了世界学术界。

此外,河姆渡遗址中还有大量的“全国之最”和“世界之最”,比如最早驯养家猪和水牛、最早使用天然涂料——“漆”等等。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无可争辩地证明,7000年前的长江流域已有高度发达的文化,它为中国文明的起源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8、兵马俑:秦帝国的赫赫武功1974年3月,陕西省临潼县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高大的武士俑和车马俑。

深埋地下的古代大军震动了全世界。

秦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在陕西临潼的骊山北麓,有一座“中国第一帝陵”——秦始皇陵。

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就位于始皇陵园东门大道的北边。

1974年3月,临潼县一位普通农民在打机井时意外发现了与真人大小相仿的陶制人头、人身和手。

县文化馆有关人员闻讯后赶到现场,进行了初步的收集和清理。

此时回乡探亲的新华社记者蔺安稳听说了此事,便内部报道了这一消息。

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和中科院考古所有关专家的视察和批准之后,陕西省组织考古队开始了发掘。

到1975年上半年,清理1号兵马俑坑的工作基本结束。

1976年4月,1号坑东北侧出现了2号坑。

5月,又出现3号坑和一个未完成的兵马俑坑。

至今,发掘兵马俑的工作尚未结束。

秦兵马俑以“大”、“多”、“真”著称。

它们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造型更是栩栩如生。

三个丛葬坑的兵马俑以多兵种混合编组,组成了肃穆的大型军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